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
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
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一、背景介绍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活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对其环境质量进行考核。
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统计、分析和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的作用1.了解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详细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概览。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包括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等。
2.检测和预警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可以帮助监测地下水污染的趋势和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3.评估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可以作为评估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的依据。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数据,可以评估污染治理措施的效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治理工作。
4.提供决策支持: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制定地下水保护政策和治理措施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确保地下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的内容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信息汇总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考核点位基本信息•考核点位编号:每个考核点位都有唯一的编号,用于标识和索引。
•考核点位名称:每个考核点位都有相应的名称,用于方便识别和通信。
•考核点位位置:标注考核点位的地理位置,包括经度和纬度等坐标信息。
•建设时间:记录考核点位的建设时间。
2. 地下水环境质量数据•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记录地下水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各项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总磷等。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记录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包括不同时间段的地下水位高度及其变化趋势。
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水质样品采集、保存、送检与检测、监测指标、目标检出限和检测报告
附录A(规范性)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见表A.1。
表A.1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附录B(规范性)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保存、送检与检测B.1 制定采样计划B.1.1 确定水质采样负责人。
采样负责人负责编制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应熟悉和了解相应的采样任务、技术要求和采样环境;采样前应与有检测资质实验室取得联系确保能及时完成检测任务。
B.1.2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目的、井位、监测指标(含现场监测指标)、采样数量、采样时间和地点、人员分工、采样器材、采样方法、质量保证、送检实验室,交通工具和安全保证措施等。
B.1.3 选择的采样技术应能在采样井中准确定位,满足检测组分要求,并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B.1.4 熟悉现场测试和抽水设备使用维修以及取样流程等。
B.2 样品采集及保存条件样品采集容器、采样量、保存介质及保存时间见表B.1。
表B.1样品采集、保存要求表B.1 样品采集、保存要求(续)表B.1 样品采集、保存要求(续)表B.1 样品采集、保存要求(续)B.3 采样方法B.3.1 采样方式基本要求B.3.1.1 应采集能代表天然水质的样品。
B.3.1.2 采取钻孔或观测孔里的水样时,采样前应排出井孔中的积水,抽干或当所排出的水不少于三倍井孔积水体积,且现场测试指标达到表B.2稳定状态时,方可采样。
表B.2现场检测水质指标稳定状态参照表B.3.1.3 采集生产生活井或民井水样时,如井长期未使用,应提前抽水并采集泵抽出的新鲜水,避免在管网、水塘或蓄水池取水。
B.3.1.4 采集水源地或有抽水设备的井水时,应先放水5 min~10 min,然后在井口或生产井排水管中采集水样,也可从距配水系统最近的水龙头或井口中取水,采集时应确保水样未经过滤、消毒处理,能够代表地下水样品物化性质。
B.3.1.5 取泉水水样时,应在泉口处采取。
B.3.2 现场检测B.3.2.1 现场检测指标气温、水温、pH、电导率(EC)、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氧(DO)和浑浊度(TD)共7项。
实习报告三:地下水位监测
一、引言本次实习我参与了地下水位监测的工作,旨在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实习地点选在我校附近的地下水观测井。
二、实习过程在实习开始前,我详细学习了地下水位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地下水观测井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随后,我跟随导师前往地下水观测井进行实地操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正确读取水位数据,并记录了不同时间点的水位值。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数据,我采用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并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了多次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天气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如降雨后水位上升,干旱时水位下降等。
这些观察结果让我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我将收集到的地下水位数据进行了整理,并使用图表展示了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通过图表分析,我发现地下水位的变化与降雨量和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在雨季,地下水位普遍较高;而在旱季,地下水位则相对较低。
此外,我还发现地下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可能与降雨量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地下水位监测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了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的技能。
同时,我也发现了地下水位与降雨量和季节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些发现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观测井的维护不够及时、测量设备精度有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未来可以加强观测井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测量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五、结论本次实习让我对地下水位监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实地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不仅掌握了相关技能和方法,还发现了地下水位与降雨量和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参考文献[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钻探技术要求:1、抽水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
2、钻探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孔(管)口高程及孔位坐标,孔内所有测深均应从一个固定点算起。
3、抽水孔应采用跟管法钻进,也可采用能保证抽水孔平直,孔身附近不受扰动,孔壁不被覆盖和堵塞的其他钻进方法。
严禁采用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
4、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过滤器直径不宜小于127mm,测压管内径不小于25mm。
5、取1-3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
二、设备安装主要技术要求:1、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物质冲洗干净,详细记录过滤器各部分的规格和实际长度(其中沉降管长度宜为2-3m)和实际下入深度,并及时绘制抽水孔结构图。
2、采用包网过滤器。
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外壁上,与过滤器同步下入孔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过滤器处于居中位置下到孔内预定深度。
4、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的空隙率不小于30%。
5、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影响范围以外。
6、用水表测定流量前,应准确测定起始读数。
三、抽水试验:1、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3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降深为准,各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降深宜从小到大,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m。
2、试验前应对抽水孔进行清洗,直到水清、砂净、无沉淀时止。
3、洗孔后即可进行试验抽水,其降深宜逐渐增大,达到最大降深后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h。
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观测抽水孔出水量及水位变化,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稳定流抽水的最大降深。
4、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30min观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
5、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观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基坑监测记录报告表格汇总
基坑监测记录报告表格汇总2018年12月编制目录第一篇监测点位埋设记录表 (1)平面基准点/工作基点埋设考证表 (2)高程基准点/水准点埋设考证表 (3)地表沉降测点埋设考证表 (4)分层沉降管埋设考证表 (5)测斜管埋设考证表 (6)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埋设考证表 (7)土压力传感器埋设考证表 (8)水位管埋设考证表 (9)内力传感器埋设考证表 (10)点之记 (11)第二篇监测原始记录表 (12)地表沉降监测记录表 (13)地表沉降监测记录表(续表) (14)分层沉降监测记录表 (15)分层沉降监测记录表(续表) (16)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 (17)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续表) (18)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 (19)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续表) (20)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续表) (21)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竖向位移) (22)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竖向位移)续表 (23)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水平位移) (24)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水平位移)续表 (25)桩墙内力监测记录表 (26)桩墙内力监测记录表(续表) (27)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尺) (28)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尺)续表 (29)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计) (30)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计)续表 (31)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 (32)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续表) (33)土压力监测记录表 (34)土压力监测记录表(续表) (35)第三篇监测日报表 (36)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 (37)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续表) (38)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续表) (39)分层沉降监测日报表 (40)分层沉降监测日报表(续表) (41)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 (42)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 (43)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 (4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 (45)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 (46)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 (47)立柱变形监测日报表(竖向位移) (48)立柱变形监测日报表(水平位移) (49)桩墙内力监测日报表 (50)地下水位监测日报表 (51)孔隙水压力监测日报表 (52)土压力监测日报表 (53)巡视检查日报表 (54)年月日监测日报结果汇总表 (55)危险报警分析报告 (56)第四篇监测阶段性报告模板 (57)第五篇监测总结报告模板 (64)第一篇监测点位埋设记录表平面基准点/工作基点埋设考证表高程基准点/水准点埋设考证表地表沉降测点埋设考证表分层沉降管埋设考证表测斜管埋设考证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埋设考证表土压力传感器埋设考证表水位管埋设考证表内力传感器埋设考证表点之记第二篇监测原始记录表地表沉降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地表沉降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分层沉降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分层沉降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竖向位移)监测单位:记录编号: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竖向位移)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水平位移)监测单位:记录编号:立柱变形监测记录表(水平位移)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桩墙内力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桩墙内力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尺)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尺)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计)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地下水位监测记录表(水位计)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孔隙水压力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土压力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土压力监测记录表(续表)监测单位:记录编号:第三篇监测日报表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观测:计算: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续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观测:计算: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地表沉降监测日报表(续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分层沉降监测日报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观测:计算: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分层沉降监测日报表(续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观测:计算: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观测:计算: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观测:计算: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观测:计算: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续表)监测单位:报告编号:。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泉点野外编号
经度
纬度
高程(m)
地理位置
省
市(县)
镇(乡)
村
泉点名称
图幅名称
泉点类型
含水层岩性
泉水用途
补给来源
沉淀物及气体成分
流 测定方法 量 涌水量(L/s)
动态变 化特征
泉水物理性质
水温(℃)
色
味
嗅
透明度
pH
取样情况 地质、地貌、含水层特征
泉水成因地质剖面图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平(剖)面图
备注:
试样编号 调查单位
调查人
矿坑统一编号 经度
地理位置 矿坑名称 矿坑类型 总涌水量(L/s) 停采时间 矿坑水用途 揭 露 地 层
记录人
照片编号 调查时间
审核人
附表 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
矿坑野外编号
纬度
高程 (m)
省
市(县)
镇(乡)
村
硐口标高(m)
图幅名称
主要矿种
建井时间
含水层特征
村
照片
取样情况
图幅名称
地
貌
与
地
质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环
境
地
质
问
题
沿
途
访
问
记
录
剖
平
面
面
位
位
置
置
示
示
意
意
图
图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时间 审核人
.
.
附表 4 机(民)井调查表
调查点统一编号
基坑监测记录表 (1)
工 况
测量员:
记录:
校对:
金盛达地产岸上澜湾项目
(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测日 站期
编 点号 号
上次 高程
本次 高程Βιβλιοθήκη 平差 后高 程变化 量
累计
沉降 量
本次 高程
平差 后高 程
变化 量
累计
沉降 量
闭合差 工
况
测量员:
记录:
校对:
金盛达地产岸上澜湾项目
(坐标法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岸上澜湾 48#、49#楼及地块三车库
点日
号期
本次位
本次位 本次坐 本次位
坐 本次坐标
本次坐标
标
移量
移量
标
移量
备注
1x y
2x y
3x y
4x y
5x y
6x y
7x y
8x y
9x y
工
况
测量员:
记录:
校对:
金盛达地产岸上澜湾项目
(地下水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岸上澜湾 48#、49#、57#、59#楼及地下车库工程
测量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
2
3
4
5
6
7
8
9
备注 本次 本次 本次 本次 本次 本次 本次 本次 本次
测深 测深 测深 测深 测深 测深 测深 测深 测深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
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钻探技术要求:1、抽水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
2、钻探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孔(管)口高程及孔位坐标,孔内所有测深均应从一个固定点算起。
3、抽水孔应采用跟管法钻进,也可采用能保证抽水孔平直,孔身附近不受扰动,孔壁不被覆盖和堵塞的其他钻进方法。
严禁采用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
4、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过滤器直径不宜小于127mm,测压管内径不小于25mm。
5、取1-3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
二、设备安装主要技术要求:1、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物质冲洗干净,详细记录过滤器各部分的规格和实际长度(其中沉降管长度宜为2-3m)和实际下入深度,并及时绘制抽水孔结构图。
2、采用包网过滤器。
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外壁上,与过滤器同步下入孔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过滤器处于居中位置下到孔内预定深度。
4、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的空隙率不小于30%。
5、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影响范围以外。
6、用水表测定流量前,应准确测定起始读数。
三、抽水试验:1、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3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降深为准,各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降深宜从小到大,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m。
2、试验前应对抽水孔进行清洗,直到水清、砂净、无沉淀时止。
3、洗孔后即可进行试验抽水,其降深宜逐渐增大,达到最大降深后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h。
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观测抽水孔出水量及水位变化,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稳定流抽水的最大降深。
4、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30min观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
5、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观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6、动水位稳定标准:采用地面离心泵和潜水电泵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波动不应大于3cm;采用空压机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波动值不应大于10cm。
地质勘探原始记录表格【范本模板】
地质勘探原始记录表格岩土样品统计单项目名称:NO:GCZFB-C3取样人:统计人:统计日期:钻孔地质描述记录表NO:GCZFB—A02项目名称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X;____Y;____高程:_____钻孔位置_____________开孔日期______终孔日期______共__页,第__页编录员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钻孔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名称: NO:GCZFB—C统计人:统计钻孔稳定水位综合记录表项目名称:NO:GCZFB—C02观测人:钻孔岩土分层统计表项目名称:NO GCZFB-C4统计人:统计日期:钻孔注水试验原始记录表NO:GCZFB-BO9水位观测日期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观测者____试验者____记录者____检测者____钻孔地下水位观测记录表NO:GCZFB—B08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观测类型________共__页钻孔编号__________________孔口高程________第__页观测者______记录者______审核______观测时间________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NO:GCZFB-B08钻孔动力触探原始记录表NO:GCZFB-B1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共__页,第__页试验者_____记录者_____审核者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NO:GCZFB—B15项目名称______钻孔编号___试验编号___孔口高程___共_页试验方法______试段深度___套管深度___稳定水位___第_页机台编号______机长_____班长____观测员____记录员____钻孔抽水试验原始记录表NO:GCZFB-B10 共页,第页观测者____试验者____记录者____试验日期_______钻孔抽水试验水位恢复情况观测记录表NO:GCZFB-B16 项目名称______钻孔编号___试验编号___孔口高程___共_页试验方法______试段深度___套管深度___稳定水位___第_页员____记录员____岩芯钻探原始班报记录表NO:GCZFB—B06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台编号____钻机类型____水泵类型____时间___年_月_日(自__时至__时)共__页钻孔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钻孔性质____钻塔类型____立轴/机高____班次_______天气__________第__页LD-20型冲击式钎探钻机勘探现场原始记录表NO:GCZFB—B05操作者: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工作时间:自_____时至______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现场记录表NO:GCZFB—B13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钻孔编号________水位埋深_________共_页,第_页机台编号________机长______班长______记录员______审核_______。
如何进行地下水位的测绘和监测
如何进行地下水位的测绘和监测地下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它不仅供给了大量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还维持着地表和地下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了解地下水位的测绘和监测方法,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地下水位测绘和监测的方法。
一、地下水位测绘1. 井水位法井水位法是一种常见且经济有效的地下水位测绘方法。
它主要通过测量井中水位的高度变化来判断地下水位的水平变化。
具体操作时,可以在井口安装水位仪器或使用传统的绳子和浮标测量。
通过定期记录水位的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和年际性变化。
2. 应变计法应变计法主要利用应变计测量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面的影响程度。
具体操作时,应将应变计埋放在地下水位所在的位置,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对应的地面应变。
通过收集和分析应变数据,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垂直变化情况。
3. 雷达测距法雷达测距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地下水位测绘方法。
它通过测量雷达波在地下水位之上和之下反射的时间来确定地下水位的位置。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或地下水位测量难度较大的地区。
二、地下水位监测1. 水位计网络监测系统水位计网络监测系统是一种自动化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或分布范围较广的区域中布置多个水位计,并与中央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接,实现对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数据传输。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量的水位数据,有助于对地下水位状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2. 地震波反射技术地震波反射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来监测地下水位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埋放多个地震记录仪,并将地震波反射信号与地下水位的位置关联起来。
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特征,可以判断地下水位的变化。
3. 地下水位监测井地下水位监测井是一种传统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它通过钻探井或井筒,在地下水位区域内设置监测井,并定期测量井中水位的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靠性高,对地下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
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表
深
机长: 记录员:
班长:
地质鉴定员: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
泥浆回转钻进冲洗夜观测
观测时间
间隔时 稠 比
自
至 间 隔 间进尺 度 重
消耗 总量
潜孔锤冲击回转钻进水量观测
观测 量水器 出水量 水
孔深
温
读 数 (L/S)
(m)
℃
备注
钻孔(井)下管记录表
孔(井)号:
孔(井)结 构示意图
序号
孔深: 自
长度(m)
至
m
至
m
至
m
至
m
直径
日期
日期
日期
监测井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验收记录表
项目名称
施工单 位
施工负责人
施工时间
孔位
孔深(m)
验收单位
验收项目
1
孔位、孔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孔径、孔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岩芯采取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岩性描述是否准确详细
5
管材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过滤器、砾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4
3
孔口保 护装置
孔口防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4
4
能否满足自动监测设备安装
14
5
高程测量点设置是否合理
14
6
资料是否齐全
10
7
资料整 理
质量控制是否满足要求
12
8
资料整理是否满足要求
8
总分
验收意见及评级
验收方
施工方
监理方
注:评级标准:(1)60 分以下不合格;(2)60-75 分合格;(3)75-90 分良好;(4)90 分以上优秀。
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地调局(附表)
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格附表1 地质项目资料整理汇总表附表2 野外调查路线表附表3 野外水文地质调查表附表4 机(民)井调查表附表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附表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附表7 地表水点综合调查表附表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附表9 暗河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表10 裂隙统计表附表11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附表12 农村灌溉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3 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表15 岩溶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汇总表附表16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汇总表附表17 国民经济及用水规划数据表表18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表附表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附表20 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续)附表26 地面沉降调查表表27 土壤潜育化(冷浸田)调查表附表28 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表附表29 水文地质钻孔综合表附表30 水文地质钻孔地层描述表附表31 水文地质钻孔孔径变化表附表32 水文地质钻孔井管结构表附表33 水文地质钻孔填砾(止水)变化表附表34 水文地质钻孔测井曲线表附表35 水文地质钻孔含水层段表附表36 槽探野外施工记录表附表37 物探测深成果汇总表附表38 试坑渗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39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附表40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41 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记录表附表42 地下水位监测野外记录表附表43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记录表附表44 地下水质现场测试成果表附表45 野外岩土样品采集记录表附表46 土工实验成果汇总表附表47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成果表附表48 岩土体化学成分成果表附表49 岩石矿物鉴定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