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观测

合集下载

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

第二章水位观测第一讲一、水位观测的目的和要求水位是指:河流或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其单位以米(m)表示。

水位是反映水体、水流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水文测验中最基本的观测要素,是水文测站常规的观测项目。

水位观测资料可以直接应用于堤防、水库、电站、堰闸、浇灌、排涝、航道、桥梁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中。

水位是防汛抗旱斗争中的主要依据,水位资料是水库、堤防等防汛的重要资料,是防汛抢险的主要依据,是掌握水文情况和进行水文预报的依据。

同时水位也是推算其它水文要素并掌握其变化过程的间接资料。

在水文测验中,常用水位直接或间接的推算其它水文要素,如由水位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流量;通过流量推算输沙率;由水位计算水面比降等,从而确定其它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

由此可见,在水位的观测中,要认真贯彻《规范》,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使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同时还要保证水位资料的连续性,不漏测洪峰和洪峰的起涨点,对于暴涨暴落的洪水,应更加注意。

二、二、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水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体自身水量的变化,约束水体条件的改变,以及水体受干扰的影响等因素。

在水体自身水量的变化方面,江河、渠道来水量的变化,水库、湖泊引入、引出水量的变化和蒸发、渗漏等使总水量发生变化,使水位发生相应的涨落变化。

在约束水体条件的改变方面,河道的冲淤和水库、湖泊的淤积,改变了河、湖、水库底部的平均高程;闸门的开启与关闭引起水位的变化;河道内水生植物生长、死亡是河道糙率发生变化导致水位变化。

另处,有些特殊情况,如堤防的溃决,洪水的分洪,以及北方河流结冰、冰塞、冰坝的产生与消亡,河流的封冻与开河等,都会导致水位的急剧变化。

水体的相互干扰影响也会使水位发生变化,如河口汇流处的水流之间会发生相互顶托,水库蓄水产生回水影响,使水库末端的水位抬升,潮汐、风浪的干扰同样影响水位的变化。

三、基面与水准点水位是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清华大学水文信息技术第三章+水位观测

清华大学水文信息技术第三章+水位观测
洪水期或水位变化急剧时期,每1~6小时观测 一次;
水位暴涨暴落时,应根据需要增为每半小时或 若干分钟观测一次。
12
黄海平均海平面——我国海拔高程基准面 13
二、基面 datum
基面是确定水位、高程零点的水平面。
分类
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河段上。上下比降 断面间不应有水流入或分出,河底和水面比降 不应有明显的转折。上下比降断面的间距应使 测得比降的综合不确定度不超过15%。
•比降断面间距的测量,往返不符值应小于测段 距离的0.001。
10
一、水位 stage
江、河、湖、库等水体的自由表面相对于某一 基面的高程。
已设水位站,应将原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 为冻结基面。
4
新设站,应采用与上下游测站相一致的基面, 并作为本站的冻结基面。 水位站已采用测站基面的,可继续沿用。
水位站采用的冻结基面,应尽快与现行的国 家高程基面相连结。各项水位、高程资料中, 应写明本站采用的基面与国家高程基面之间的 换算关系。
5
水准点的设置
河道水位站,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床稳定、 水流集中的河段。
湖泊出口水位站,应设在出流断面以上水流 平稳处。
3
堰闸水位站和湖泊水库内的水位站,宜选在 岸坡稳定,水位有代表性的地点。
河口潮水位站,宜选在河床平坦、不易冲淤、 河岸稳定、不易受风浪直接冲击的地点。
基面的确定
水位观测采用的基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文信息技术
Hydrolog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
第三章 水位观测
本章内容 水位 水位观测成果的计算 水位数据处理
2
第一节 概述
本章内容可参考《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

水池水位观测的方法有哪些

水池水位观测的方法有哪些

水池水位观测的方法有哪些
水池水位观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使用浮子或浮标:将一个浮子或浮标放在水池中,根据浮子或浮标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通常可以通过读取浮子或浮标上的刻度来进行测量。

2. 使用水银柱:将一段长度较高的玻璃管嵌入水池中,并将一段端口封闭,形成水银柱。

根据水银柱上的水银高度,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一般可以通过读取水银柱上的刻度来进行测量。

3. 使用压力传感器:将一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水池的底部或侧壁,并通过传感器读取水对传感器施加的压力来确定水位的高低。

4. 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将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水池的上方,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其返回的信号来测量水位的高低。

5. 使用浮球液位计:将一个浮球液位计安装在水池内,根据液位计上的浮球位置,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6. 使用毛细管:将一根较细的毛细管嵌入水池中,并测量在毛细管中上升的液体高度,根据液位高度可以推断出水位的高低。

以上方法都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位观测。

第2章 水位观测

第2章  水位观测

基面是作为水位和高程起算零点的固定基准面。 水文测验中采用的基面有四种: 1.绝对基面 以某一海滨地点的特征海水面为水准基面,这个 特征海水面的高程定为0.000m,目前我国使用的基面 有大连、大沽、黄海、废黄河口、吴淞、珠江等基面。 2.假定基面 水文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或没有接测条件时, 暂时假定的一个水准基本面。作为本站水位和高程起算 零点的基准面。(暂时使用,以后有接测条件时,应更 改为标准基面)
3.测站基面 基面一般选在河床最低点或历年最低水位 0.5~1.0m以下。(可能长期使用,可以更改) 4.冻结基面 这是将测站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不 再改变。 (不能更改)
水位观测设备
一、水位的直接观测设备 (一)水尺的种类 1.直立式水尺。2.倾斜式水尺。 3.矮桩式水尺。4.悬锤式水尺。
般水位观测中,水尺读数和水位值应准确0.01m 。在小落差河段上观测比降、堰闸水头或有其它 特殊精度要求时,应淮确测记至0.005m。时间 应记录至分。 ⑶根据观测对象的特点,必要时,应将明 显影响水位观测精度与水位变化的水文气象要 素和现象,如风力、风向、水面起伏度、流向 以及漫滩、分流、决口、临时堤坝、闸门启闭 情况、回水、河干断流、冰情等作为附属项目 ,同时进行简要的观测和记载,以供分析和资 料整编时查证。
⑵在水文测验中,常用连续观测水位记录 。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流量及其变化过程。 ⑶利用水位还可推求水面比降和江河湖库 的蓄水量; 此外,在进行流量、泥沙、水温 、冰情、水质观测的同时也要观测水位,作为 水情标志。 二、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 水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体自身水量的变 化,约束水体条件的改变。 三、基面与水准点
第二章 水位观测
概述
一、水位观测的目的 1.水位是指河流或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在 某一指定基面以上的高程,以米为单位。 2.水位观测的目的 ⑴水位是反映水体、水流变化的重要标志, 水位观测可直接用于水文情报预报,为防汛抗 旱、灌溉、航运及水利工程的建设、运用和管 理等及时提供水情信息。长期积累的水位资料 是水利水电、桥梁、航道、港口、城市给排水 等的建设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

第3章-水位观测

第3章-水位观测
• 浮子式自记水位计适用于可修建测井、无封冻、河床无较大 冲淤变化的测站,应设置在岸边顺直、水位代表性好、不易 淤积、主流不易改道的位置,并应避开回水和受水工建筑物 影响的地方。
• 浮子式自记水位计由自记仪和自记台两部分组成。自记台按 结构形式和在断面上的位置可分为:
• 岛式:岛式自记台由测井、支架、仪器室和连接至岸边的测 桥组成,适用于不易受冰凌、船只和漂浮物撞击的测站。
(3)临时水准点,因水文勘测等工作需要而在特定地点设立的 短期高程控制点。
2、水文站应在不同位置设置三个基本水准点。
3.2.2 高程测量
1、水准点的引测 (1)水文测站的基本水准点,其高程应从国家一、二等水
准点(国家基本水准点)用不低于三等水准引测,条件不 具备时可由国家三等水准点引测。
(2)当水文站设有三个基本水准点,应用环形闭合水准路 线进行水准点联测,构成高程控制自校系统。
一采用的基面的高程一般是已知的,并设有标志或埋设带有 标志的标石。
(1)基本水准点,是水文测站永久性的高程控制点。应设在测 站附近历年最高水位以上、不易损坏且便于引测的地点。
(2)校核水准点,是用来引测和检查水文测站的断面、水尺和 其它设备高程经常作校核测量的控制点。可根据需要设在便 于引测的地点。
(3)校核水准点从基本水准点用三等水准测量引测,条件 不具备时,也可以用四等水准测量引测。
2、水准点的校测 • 基本水准点每5年~10年校测一次;校核水准点应每年校测
一次。
3.2.3 水尺接测与校测
• 水尺零点高程,水尺的零刻度线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1、测算要求 (1)采用s3级水准仪,双面标尺,往返测。 (2)需要校核的各支水尺,在往测和返测过程中,都要逐
2、水位观测测次。应能测到完整的水位变化过程,满足日平均水位 计算、各项特征值统计、水文资料整编和水情拍报、水文预报的 要求。

水位观测实验报告心得(3篇)

水位观测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前言水位观测实验是我们学习水文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水位观测在水利、水运、防洪、防涝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水位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水位观测仪器的使用技巧;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4. 了解水位观测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实验前,我们了解了水位观测的基本原理,熟悉了水位观测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水位观测:(1)选择合适的观测点,确保观测点的安全性;(2)使用水位观测仪器(如水尺、超声波水位计等)进行水位测量;(3)记录观测数据,包括水位、时间、仪器型号等;(4)分析观测数据,计算日平均水位、月平均水位等。

3. 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我们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水位变化曲线,计算水位变化趋势。

四、实验心得1. 水位观测的重要性:水位观测是水文测验的基础,对于防洪、抗旱、水资源调度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水位观测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 水位观测仪器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水尺、超声波水位计等仪器进行水位观测。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合作:本次实验需要多人协作完成,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们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水位变化与季节、降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使我明白了数据分析在水位观测中的重要性。

5. 安全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五、总结通过本次水位观测实验,我收获颇丰。

不仅掌握了水位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经验,为我国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运工程水文观测规范

水运工程水文观测规范

水运工程水文观测规范
施工水运工程的水文观测,应按照《水利部水文测量规范》及相关标准规范开展,有以下内容:
一、水位观测
1.水位观测要采取定点,定期观测。

2.对于水文观测站站点位置的确定,应有明确标准。

3.观测范围:应包括正常水位、高潮水位、低潮水位。

4.观测方式:一般采用测量仪表观测,或者采用浮标观测。

二、水流量观测
1.水流量观测应包括洪水流量观测和枯水流量观测。

2.观测方式:一般采用流量漂流物和集水涵闸等工程设施加以观测,或者采用水位流量曲线法加以观测。

三、水质观测
1.水质观测应采取定点,定期观测。

2.观测内容:应包括色度、温度、PH值、悬浮物、有机物、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3.观测方式: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加以观测。

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水位是衡量水平面,并表示流体和物质在自航向外扩展性或收缩性的变化情况的重要参数。

水位测量观测对于评价水环境、水资源管理、河流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水位观测标准主要包括水位及其监测要求。

其中,水位又可分为实测水位、邻岸位、绝对基准位、平均水位、超高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和最低水位等。

水位实测,现场应量化观测水位,即用技术装置和仪表按一定标准和要求测定水位。

一般采用水位计、离心流量计或者气动流量计等方法测定水位,并以静态水位的变化情况为依据测量。

实测水位要求有不同,一般常见的大水位实测和小水位实测,大水位实测一般采用千分尺有关仪器按一定精度观测,小水位实测可由测水管装置和水位表直接测定。

邻岸位是指水位在河段内一旁的临近岸边的水位,绝对基准位是指河流绝对基准点的水位,一般绝对基准位的形成有江低地拔高、海上风化成岛、湖中放水或地势拔高等。

平均水位是指衡量河流的水位的方法之一,常规的水位,其变化周期为 1、2、3、12、24、48 小时,用作在测量中标准水位计算的依据。

超高水位是指超出正常最低水位限量的一种特殊水位状态,又称警钟水位,通常为水位失控的报警标准,根据水位变化情况是指水位到达预定的值而发出的警报。

警戒水位是根据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确定的,用于安全管理的水位参考标准,当水位以此警戒水位为界限时,各种水务活动应做到安全。

保证水位是根据河流的水文要求,特殊的施工用水、生态保护及防洪险情求取出水等相应情况确定的,它是指河段需求水量不能低于它的水位。

最低水位是把水位分为正常水位和最低水位两类,最低水位是水位较低时的最低水位,它反映了水位低时流量状态,有助于研究定量分析河流水量状况。

水位观测标准 2010

水位观测标准 2010

水位观测标准 2010水位观测是水文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水文监测和预报的基础。

水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水文工作的开展和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水位观测工作,提高水位观测数据的质量,国家制定了《水位观测标准》(GB/T 34530-2017),该标准于2010年正式实施。

一、水位观测的基本要求。

1. 观测点的选择。

水位观测站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貌、水文气象条件、水文地理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观测点,保证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 观测设备的选择。

水位观测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和设备,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检定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3. 观测方法。

水位观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定点观测、定时观测、定点定时观测等,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4. 观测记录。

水位观测数据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在观测记录表中,包括水位值、观测时间、观测人员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二、水位观测的质量控制。

1. 质量控制。

水位观测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观测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观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估等,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评估。

水位观测数据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等方面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三、水位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利用。

1. 数据处理。

水位观测数据应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校核、整理、计算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利用。

水位观测数据是水文工作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利用水位观测数据,包括编制水文年报、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开展水文预报等工作。

四、水位观测数据的报送和管理。

1. 数据报送。

水位观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报送到上级水文部门,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 数据管理。

水位观测数据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也是水文测量、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利用的重要依据。

水位观测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水位变化情况,了解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

水位观测标准应包括水位观测的目的、观测的位置、观测的精度和观测的时间等要素。

水位观测的目的是明确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即检测水位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水位是否有变化,是否有洪水发生等;观测的位置应根据水位变化的情况选择,以保证精度;观测的精度要求根据水位变化的程度和频率选择,以保证观测的准确性;观测的时间要求根据水位变化的情况选择,以保证观测的实时性。

另外,水位观测标准的建立也要结合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水位观测标准的建立要考虑水位变化的情况,以保证水位观测的准确性;水位观测标准的建立要考虑水位变化的频率,以保证水位观测的实时性;水位观测标准的建立要考虑水位变化的范围,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总之,水位观测标准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水文测量、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利用的重要依据。

建立水位观测标准,要根据水位变化的情况,综合考虑水位变化的目的、位置、精度和时间,以及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以保证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和水利工程的安
全可靠运行。

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水位观测是水文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洪减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水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水位观测标准,以规范水位观测工作的进行。

本文将对水位观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水文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水位观测工作。

一、水位观测设备选择。

在进行水位观测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水位观测设备。

一般来说,水位观测设备应具有以下特点,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安装和维护等。

常用的水位观测设备包括压阻式水位计、浮子式水位计、毛细管水位计等,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二、水位观测点设置。

水位观测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水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设置水位观测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水位变化规律、水文地质条件、水位观测设备的安装方式等。

合理的水位观测点设置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的水位情况,为后续的水文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水位观测操作规范。

在进行水位观测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具体包括,观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水文知识和操作技能;观测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避免遗漏或错误;观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禁在危险区域进行观测操作等。

四、水位观测数据处理。

水位观测数据的处理是水文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排除异常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插补和修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水位变化曲线和报表,为水文分析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五、水位观测质量评估。

水位观测质量评估是保证水位观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水位观测质量评估时,需要考虑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稳定性等方面。

通过对水位观测数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水位观测工作的质量和水文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六、水位观测标准的执行与监督。

水位观测标准的执行与监督是保证水位观测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

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

第二章水位观测第一讲一、水位观测的目的和要求水位是指:河流或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其单位以米(m)表示。

水位是反映水体、水流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水文测验中最基本的观测要素,是水文测站常规的观测项目。

水位观测资料可以直接应用于堤防、水库、电站、堰闸、浇灌、排涝、航道、桥梁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中。

水位是防汛抗旱斗争中的主要依据,水位资料是水库、堤防等防汛的重要资料,是防汛抢险的主要依据,是掌握水文情况和进行水文预报的依据。

同时水位也是推算其它水文要素并掌握其变化过程的间接资料。

在水文测验中,常用水位直接或间接的推算其它水文要素,如由水位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流量;通过流量推算输沙率;由水位计算水面比降等,从而确定其它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

由此可见,在水位的观测中,要认真贯彻《规范》,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使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同时还要保证水位资料的连续性,不漏测洪峰和洪峰的起涨点,对于暴涨暴落的洪水,应更加注意。

二、二、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水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体自身水量的变化,约束水体条件的改变,以及水体受干扰的影响等因素。

在水体自身水量的变化方面,江河、渠道来水量的变化,水库、湖泊引入、引出水量的变化和蒸发、渗漏等使总水量发生变化,使水位发生相应的涨落变化。

在约束水体条件的改变方面,河道的冲淤和水库、湖泊的淤积,改变了河、湖、水库底部的平均高程;闸门的开启与关闭引起水位的变化;河道内水生植物生长、死亡是河道糙率发生变化导致水位变化。

另处,有些特殊情况,如堤防的溃决,洪水的分洪,以及北方河流结冰、冰塞、冰坝的产生与消亡,河流的封冻与开河等,都会导致水位的急剧变化。

水体的相互干扰影响也会使水位发生变化,如河口汇流处的水流之间会发生相互顶托,水库蓄水产生回水影响,使水库末端的水位抬升,潮汐、风浪的干扰同样影响水位的变化。

三、基面与水准点水位是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水位观测的方法

水位观测的方法

水位观测的方法引言水位观测是指对水体中的水位进行测量和监测的过程。

水位观测的方法非常重要,不仅在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还对预防洪灾、保障水资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位观测的方法及其应用。

1. 水位观测的重要性水位是指水体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它直接反映了水体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水位进行观测和监测,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 预警洪灾:通过实时监测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变化,可以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洪灾,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时间窗口。

- 水资源管理:对于水库、湖泊等大型水体,及时准确地观测和监控其水位变化,可以帮助决策者合理调度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 环境保护:通过长期观测不同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变化,可以评估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污染等问题。

2. 水位观测的方法水位观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位观测方法。

2.1 水银压力计法水银压力计法是一种传统且精确的水位观测方法。

它利用了液体在容器中产生静压力的原理,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来间接推算出水位高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水银压力计仪器,并需要进行校准和修正,但具有高精度、长期稳定等优点。

2.2 浮子式水位计法浮子式水位计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水位观测方法。

它利用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作用时会上升或下沉的原理,通过固定在一根杆子上的浮子来直接读取水位高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深度和尺寸范围内的水体。

2.3 声波水位计法声波水位计法是一种先进的水位观测方法。

它利用了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通过发射和接收声波来测量水位高度。

这种方法具有非接触、自动化、实时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对大面积水体进行连续监测。

2.4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基于航空或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水位观测的方法。

它利用了光学、红外等传感器对地面特征的探测和分析,通过测量不同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能量来推算出水位高度。

水位、水温、墒情观测流程图

水位、水温、墒情观测流程图

现场测取土壤含水量
计算土壤含水量
w=
m盒+湿土_ m盒+干土 ×100 % m盒+干土_ m盒
合理性分析

计算相对湿度,判定旱 情等级
校核 (签名)
水温计放置 水温计放入水中的时间应不小 于5min。将水温计铅直提出 水面进行读数,视线与水银柱 刻度平行进行读数,应准确至 0.1-0.2℃,立即记录,然后 校对一次。观测后应倒干水温 计底部水量 否 观测记录
如水温突变可绘制水温过程线 并与水位过程线、岸上气温对 照,检查变化是否合理
合墒情测验流程
旱情等级由相对湿度W判定 (%):W>60%不旱、50<W≤60轻 旱、40<W≤50中旱、30<W≤40 严重干旱、W≤30特大干旱
旱情等级
W=
θ ×100%
FC
W—土壤相对湿度,% Θ—土壤平均重量含水量,% Fc—土壤田间持水量,%
人工监测 (烘干法)
自动监测
确定测验场地
1.水尺应统一编号。 2.确定使用水尺零点高程。 3.换尺时应进行比测。
读数、记录
读数、记录
1.读数 读数视线尽量与水面平行,读 至1cm,小河站读至0.5cm;有波 浪时,应读记波浪峰、谷两个读 数的均值;水面起伏度到达4级 时,应加测波浪高。 2.记录 现场记录水尺读数及水尺编 号;如水面起伏度达到4级时, 应在水位记载薄的备注栏内记录 波浪高。 3 . 不应追记、涂改、套改,擦改 和伪造 1、水位=水尺零点高程+水尺 读数; 2、小河站水位直接用水尺零 点高程加上水尺读数,水位值 取位采用“2舍3入,7舍8入” 的原则记至0.005m,其他站先 将水尺零点高程应按“四舍六 入、逢五奇进偶舍”原则保留 到0.01m,加上水尺读数即为 水位值。

GBJ138-90水位观测标准

GBJ138-90水位观测标准

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6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水位观测标准》的通知(90)建标字第31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水位观测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7月2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水文工作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充实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市解放大道1155号),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

水利部1990年5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合理地统一我国水位站建立、水位观测设备设置、水位观测和计算等方面的技术规定,保证水位观测资料的质量,以便为各类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湖泊、水库、人工河渠、受潮汐影响河段和水工程附近的水位观测。

第1.0.3条水位观测的时制应采用北京标准时。

第1.0.4条水位观测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第二章水位站第一节水位站的站址选择第2.1.1条水位站的站址选择应满足建站的目的和观测精度的要求,选择在观测方便和靠近城镇或居民点的地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河道水位站,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床稳定和水流集中的河段。

水位观测实验总结

水位观测实验总结

水位观测实验总结引言水位观测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常用于地质勘测、水文研究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准确、可靠的水位观测对于了解自然水体变化、搞清楚水文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一次水位观测实验的过程、方法、结果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讨论。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水位观测手段,了解某个水域的水位变化情况,从而研究水文地理学中的相关问题。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包括:水位计(或水尺)、数据记录仪(或手动记录)、标尺、指南针等。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观测位置,并将标尺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

2.安装装置:将水位计或水尺正确安装在观测位置上,确保稳定和准确。

3.数据记录: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手动记录或使用数据记录仪进行数据采集。

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下相应的水位数据,同时记录下实验时间和环境条件等。

4.观测结束:观测结束后,及时整理记录数据和记录仪,并拆卸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在本次实验中,利用水位计持续观测了某水域的水位变化情况,并记录了一系列的水位数据。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和方法:1.数据整理:将实验记录中的水位数据整理成表格或者数据文件,方便后续的分析。

2.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去除异常值和纠正误差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可视化: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或编程语言,生成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和趋势图,直观地展示水位的变化规律。

4.数据分析:根据得到的水位数据和可视化图形,分析水位的变化趋势、周期性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实验结果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和待解决的地方:1.设备精度:水位计的精度和准确性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需要选用质量可靠并且精度较高的设备,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环境干扰:环境条件、风力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对水位观测产生干扰,需要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尽量考虑和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水位观测的名词解释

水位观测的名词解释

水位观测的名词解释水是生命之源,而对于人类来说,了解和掌握水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在各类水文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水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水位观测进行名词解释,探讨其原理、应用与意义。

一、水位观测的定义水位观测是指对水体中的液位高度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它是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获取水位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变化情况,进而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调度进行合理规划。

二、水位测量的原理水位测量的原理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是通过在水体内部安装水位计,根据测量仪器的读数直接获取水位高度。

常见的直接测量方法有:气泡水位计、压力式水位计和雷达水位计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水域环境和观测要求。

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与水位相关的物理量,来间接推算出水位的高度。

最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是利用水位与液体静压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压力来获得水位高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水位观测的应用水位观测在水文学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具有广泛应用。

首先,在水文学研究中,水位数据是分析河流径流、蓄水情况和水文循环等问题的基础数据。

通过长期观测水位变化,可以了解水体的季节性和年际性变化规律,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此外,水位观测在水资源管理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水库、湖泊和河流等水体的水位进行及时测量,可以掌握其蓄水情况和用水状况。

在干旱季节或节水管理中,水位观测数据可以作为调度水资源、保证供水安全的依据,以避免浪费和冲突。

四、水位观测的意义与挑战水位观测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水文学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所需的基础数据,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准确的水位观测数据可以帮助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然而,水位观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观测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这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水位观测用什么方法

水位观测用什么方法

水位观测用什么方法
1、常用的有水尺和水位计。

水尺是传统的有效的直接观测设备。

实测时,水尺上的读数加水尺零点高程即得水位。

水位计是利用浮子、压力和声波等能提供水面涨落变化信息的原理制成的仪器。

水位计能直接绘出水位变化过程线。

水位计记录的水位过程线要利用同时观测的其他项目的记录,加以检核。

2、水尺、水位计设置在河道顺直、断面比较规则、水流稳定、无分流斜流和无乱石阻碍的地点;一般避开有碍观测工作的码头、船坞和有大量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入的地点,使测得的水位和同时观测的其他项目的资料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为使水位与流量关系稳定,一般避开变动回水的影响和上下游筑坝、引水等的影响。

第 1 页共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观测作业水位的观测设备可分为直接观测设备和间接观测设备两大类。

直接观测设备主要是指各种传统水尺,包括直立式、倾斜式、矮桩式、悬锤式和测针式水尺等。

间接观测设备也称为自计水位计,是利用机械、电子、压力等传感器的感应作用,间接反映水位变化,包括浮子水位计、压力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雷达水位计、电子水尺和激光水位计等。

1、人工观读水尺的安装要求a.直立式水尺的安装直立式水尺的水尺板应固定在垂直的靠桩上,靠桩宜呈流线型,可用型钢、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或用直径10~20cm木桩做成。

当采用木桩时,表面应作防腐处理。

安装时,应将靠桩浇注在稳固的岩石或水泥护坡上,或直接将靠桩打入河床。

靠桩入土深度应大于1m。

松软土层或冻土层地带,宜埋设至松土层或冻土层以下至少0.5m;在淤泥河床上,入土深度不宜小于靠桩在河底以上高度的1.5倍。

在阻水作用小的坚固岩石或混凝土块石的河岸、桥墩、水工建筑物上,可直接刻绘刻度或安装水尺板。

水尺应与水平面垂直,安装时应吊垂线校正。

b.矮桩式水尺的安装矮桩式水尺的矮桩材料及入土深度与直立式水尺靠桩相同,桩顶应高出床面10~20cm,桩顶应牢固并呈水平面,木质矮桩顶面宜打入直径为2~3cm的金属圆头钉,以便放置测尺。

两相邻桩顶的高差宜为0.4~0.8m,平坦岸坡宜为0.2~0.4m。

c.倾斜式水尺的安装倾斜式水尺的坡度应大于30°。

倾斜式水尺应将金属板固紧在岩石岸坡上或水工建筑物的斜坡上,按斜线与垂线长度的换算,在金属板上刻划尺度,或直接在水工建筑物的斜面上刻划,刻度面的坡度应均匀,刻度面应光滑。

一般每间隔2~4m应设置高程校核点。

倾斜式水尺的尺度刻划方法:方法一是用测定水尺零点高程的水准测量方法在水尺板或斜面上均匀测定几条高程控制线,然后按比例内插需要的分划刻度。

方法二是先测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然后按照斜面长度与垂直长度的换算关系绘制水尺刻度。

d.临时水尺的安装临时水尺可采用直立式或矮桩式,并应保证在使用期间牢固可靠。

当发生特大洪水、出现特枯水位或水尺处干涸冻实时,临时水尺应在原水尺失效前设置。

若在观测水位时才发现观测设备损坏,可立即打一个木桩至水下,使桩顶与水面齐平或在附近的固定建筑物、岩石上刻上标记,先用校测水尺零点高程的方法测得水位,再设法恢复观测设备。

e.测针式水位计的安装应将水位计支架紧固在用钢筋混凝土或水泥浇筑的台座上,测杆应与水面垂直,安装时可用吊垂线调整,并可加装简单的电器设备来判断指示针尖是否恰好接触水面。

f.悬锤式水位计的安装支架应紧固在坚固的基础上,滚筒轴线应与水面平行,悬锤重量应能拉直悬索。

安装后,应进行严格的率定,并定期检查测索引出的有效长度与记数器或刻度盘读数的一致性,其误差应小于±1cm。

2、水位衔接比测的方法换读水尺比测是指水位在涨落过程中,水面同时到达相邻两支水尺的尺面上,可以观测到同一时刻两支水尺的读数,并计算出各支水尺水位,用以检验两支水尺观测的水位是否衔接,并可检验水尺零点高程有无变动。

当水位的涨落过程需要换水尺观测时,应对两支相邻水尺同时比测一次。

换尺频繁时期,若能确定水尺稳固,可不必每次换尺时都比测。

3、比降水位观读要求比降水尺水位一般由两名观测员同时观测。

水位变化缓慢时,可由一人观测。

观测步骤为;先观读上(或下)比降水尺,后观读下(或上)比降水尺,再返回观读一次上(或下)比降水尺,取上(或下)比降水尺的均值作为与下(或上)比降水尺的同时水位,往返的时间应基本相等。

比降水位一般读记至1cm。

当上、下比降断面的水位差小于0.2m时,比降水位应读记至0.5cm,时间应记录至1min。

水面比降数值S是用观测到的上、下比降断面的水位计算而得的,等于上、下比降断面观测水位Z u、Z l的差值除以上下比降断面间距L,并以万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4、冰期水位观测技术要求冰期应观测河道、水库(湖泊)等水体的自由水面的水位。

水位测次,以能测得完整的水位变化过程为原则。

当观读水尺处周围出现微冰、流冰花等冰情,水尺处能观测到自由水面时,直接观读水尺读数。

当观读水尺处为岸冰时,应将水尺周围的冰层打开,观读自由水面的水位。

封冻期观测水位,应将水尺周围的冰层打开,捞除碎冰,待水面平静后观读自由水面的水位。

当水面起伏不息时,应测记平均水位;当自由水面低于冰层底面时,应按畅流期水位观测方法观测。

当水从孔中冒出向冰上四面溢流时,应待水面回落平稳后观测;当水面不能回落时,可筑冰堰,待水面平稳后观测,或避开流水处另设新水尺进行观测。

当发生全断面冰上流水时,应将冰层打开,观测自由水面的水位,并量取冰上水深;当水下已冻实时,可直接观读冰上水位。

当发生层冰层水时,应将各个冰层逐一打开,然后观测自由水位。

当上述情况只是断面上的局部现象时,应避开这些地点重新凿孔,设尺观测。

当水尺处冻实时,应向河心方向另打冰孔,找出流水位置,增设水尺进行观测;当全断面冻实时,可停测,记录连底冻时间。

对于出现全断面冰上流水、层冰层水、冻实冰情时,应在水位记载表中注明。

5、自记水位计日常检查方法自记水位计日常检查一般包括机房环境安全、接头连接、电源工作、仪器工作、记录误差、数据保存等方面,可根据具体仪器配置和有关条件设计记录文档格式,随检查随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记录文档保存备查。

(1)检查机房和测验环境的卫生、安全等,使仪器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

记录仪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和不受腐蚀气体侵蚀的地方,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使用、保养和维护。

(2)检查主要记录仪表的接地、避雷针等防雷装置是否连接正常。

(3)检查设备与各种电缆的连接是否完好,保证接头紧固;检查是否存在因漏水或沿电缆、电源线入口进水造成故障。

(4)检查测站供电情况,供电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

检查仪器配接的蓄电池连接是否完好。

检查仪器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处于何种供电状态。

(5)检查自计水位计记录显示或打印过程情况,判断水位计工作是否正常,出现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使用其他方法观测;判断仪器参数设置是否符合测验要求;通过校测及其他测验(如流量测验观测的相应水位)检查观测值对比记录精度,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6)对于气介式的超声波、雷达等水位仪器测量端,应定期检查换能器安装处是否有鸟类、昆虫结网或赃物遮挡声波发射与接收,影响工作。

(7)检查仪器工作一定时期的数据备存情况,应定期将存储在仪器的测量数据读出备份保存,保证测量数据的安全。

(8)纸介质模拟记录的自记水位计检查。

①在换记录纸时,应检查水位轮感应水位的灵敏性和走时机构工作的正常性。

电源应充足、记录笔、墨水应适度。

换纸后,应上紧自记钟,将自记笔尖调整到当时的准确时间和水位坐标上,观察1~5min,待一切正常后方可离开,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排除。

②应按记录周期定时换纸,并应注明换纸时间与校核水位。

当换纸恰逢水位急剧变化或高、低潮时,可适当延迟换纸时间。

二、数据资料记载整理1、水尺编号索引表的格式内容与填记要求水尺编号规定为便于正确识别和记载各水尺观读的数值,水位测验设置的水尺按规则统一编号,并标示在各水尺桩上。

一般直立式水尺标注在靠桩上部,矮桩式水尺标注在桩顶,倾斜式水尺标注在斜面上的明显位置。

按不同断面水尺组和从岸上向河心依次排列的次序,采用英文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编号,编号的排列顺序为:组号、脚号、支号、支号辅助号。

组号用于区别不同断面,代表水尺断面名称,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P为基本水尺,C为流速仪测流断面水尺,S为比降水尺,B为其它专用或辅助水尺。

设在重合断面上的水尺编号,按基本水尺、流速仪测流断面水尺、比降水尺、其它专用或辅助水尺顺序,选用前面一个,如基本水尺兼作流速仪测流断面水尺时,组号用P。

脚号用于区别同一类水尺有上、下游断面设置的情况,代表同类水尺的不同断面位置,用小写英文字母u表示上游,l表示下游。

如比降断面分为比降上、下断面,比降上断面表示为S u,比降下断面表示为S l。

一个断面上有多股水流时,自左岸开始用a、b、c等小写英文字母作脚号,但不选用u、l等已规定专用的字母。

支号用于区别同一组水尺在本断面的位置,代表同一组水尺中各支水尺从岸上向河心依次排列的次序,用数字表示,如P1、P2等。

当在原设一组水尺中增加水尺时,应从原组水尺中最后排列的支号连续排列,如在P5、P6之间增加水尺时用P6之后的顺序号P7、P8等。

支号辅助号代表同支水尺零点高程的变动次数或在原处改设的次数,用数字表示。

当某支水尺被毁,新设水尺的相对位置不变时,应在支号后面加辅助号,并用连接符“—”与支号连接。

如P9水尺被毁两次均新设,相对位置不变,其。

编号为P9—2当设立为临时水尺时,在组号前面加符号“T”,支号应按设立的先后次序排列,当校测后定为正式水尺时,应按正式水尺统一编号。

水尺编号应注意字母和脚号的书写规则。

组号为大写(含临时水尺组号T);脚号为小写,与支号、支号辅助号均为下标脚号。

水尺编号的标注应清晰直观。

当水尺设置变动较大时,可经一定时期后将全组水尺重新编号。

水尺编号一般情况下一年重编一次。

2、“面积包围法”的概念和算法计算日平均水位的面积包围法又称48加权法,以各次水位观测或插补值在一日24h 中所占时间的小时数为权重,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值作为本日的日平均水位值。

计算时,可将1d 内0~24h (当无0时或24时实测水位时,应根据前后相邻水位直线插补推求)的折线水位过程线下的面积除以1d 内的小时数得平均水位。

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如下图所示,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示意图按下式计算式中—日平均水位,m ;a ,b ,c ,…,n —观测时距,h ;Z 0,Z 1,Z 2,…,Z n —相应时刻的水位值,m 。

计算机水位资料整编均采用面积包围法。

以面积包围法求得的日平均值作为标准值,用其他方法求得的日平均值与标准值相比,其允许误差一般为2cm 。

3、转换水尺的水位计算方法在水尺水位涨落换读观测中,当两支相邻水尺同时比测的水位差不超过2cmZ 0Z 1 Z 2 Z 3Z n-1 Z n0时 b c m n a 24时时,以平均值作为观测的水位;当比测的水位差超过2cm时,应查明原因或校测水尺零点高程。

当能判明某支水尺观测不准确时,可选用较准确的那支水尺读数计算水位,并应在未选用的记录数值上加一圆括号。

应详细记录选用水位数值的依据,并将记录结果填入水位记载表的备注栏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