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针法临证谈

合集下载

直刺透穴法的临床应用

直刺透穴法的临床应用
使 用透 刺 针法 越来越 普遍 的来看 , 穴 针法 总 透
() 曲池透 少海 3
主治 : 半身 不遂 、 高血 压 、 上肢 痹痛 刺法 : 刺 向少 海 方 向进 针 2 2 5寸 , 直 ~ . 局
部 酸 胀或 有 麻 电感 向下 放散 , 时 酸 胀感 可 向 有
上传 至肩 。

刺法 : 由阳陵 泉直 刺进 针 . 向阴陵泉 方 向透 刺, 针 3 进 ~4寸 , 局部酸 胀感 或 有 麻 电感 向足
部放 散 。 (2 1 )条 口透承 山
主治: 肩关 节 周围 炎 、 扭伤 、 睽 下肢 痹痛 、 麻
木 , 筋。 转
刺法 : 由条 口直刺进 针 , 向承 山穴方 向透 刺 约 2 5 3 5寸 , 部 酸 胀 感 向上 扩散 , .~ . 局 或麻 电
顺利 进针 此外 , 进行 透穴针 刺时 还应注 意 以 下几 点 : ( )应熟 悉 所 刺穴 位 的 局部 解 剖 + 1 这样 才 能顺 利进 针 , 保证 安全 并
刺法 : 直刺 透 向太溪 穴 , 约 0 5 15 , 深 .~ . 寸 局部酸 胀感 或 向小趾 放散 。
刺, 进针 2 3寸 , 胀感 可 扩散 至 肩部 整个 关 ~ 酸
3 , 向劳 宫穴 透 刺 1 寸 或 ~2寸 。局部 酸胀 或
( ) 膝阳关 透 苗泉 9 主治 : 膝关 节痛 、 半身不 遂 、 下肢痹 痛 。
节 腔 , 有麻 电感 向手部 放 散 。 偶
( )肩 内陵透 肩贞 2 主 治 : 关节周 围炎 、 身 不遂 、 臂痛 。 肩 半 肩
()要熟 练地 掌握针 刺操 作技 术 。因透 刺 2 法 所用针 具较 长 , 进针 后必 须保持针 体 不弯 , 且 手法 熟练 才能达 到所 要求 的 目的及 治疗效 果

透穴疗法

透穴疗法
多为直刺深刺,如阳陵泉透阴陵泉、合谷透劳宫,昆仑透太溪,光明透蠡沟等。这种刺法刺激量大,针感强烈,可调和阴阳,调节表里,对改善全身症状和远端病症效果较好。
应用举例《针灸大成·玉龙歌·杨氏注解》关于透穴的运用实例如下:
印堂刺1分,左右透刺攒竹婴儿慢惊风
风池刺1.5寸,透风府穴痰饮所致的偏正头痛
合谷穴刺至劳宫偏正头痛
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口眼喎斜
头维沿皮透刺两额角眉棱骨痛及眩晕
瞳子髎透鱼腰两睛红肿疼痛羞明
阴陵泉透阳陵泉关节红肿疼痛
间使透支沟疟疾
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手臂红肿连手腕疼痛
列缺透太渊寒痰咳嗽
透穴针刺手法
透穴刺法: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三)向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应用举例:
展开透穴刺法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三)向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一、应用举例:
透穴刺法透穴刺法是继《内经》以后,毫针应用的一种新的特殊刺法。透穴刺法是用卧针沿皮刺或直立深刺,让毫针从一穴刺入,使针尖到达另一穴的部位,达到一针二穴或一针多穴的目的。
少泽穴沿皮向后刺3分乳痈
至阳针刺沿皮下刺3分黄疸
风门沿皮向外刺伤风感冒
针复溜3分,沿皮向骨下刺1寸伤寒无汗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如丝竹空透刺率谷、地仓透颊车、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等,可增强疏通本经经气的作用,提高对经脉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多为同一平面的横向透刺,如风池横透风府,曲差沿皮向外透头临泣,印堂透攒竹等,可增强疏通局部经气的作用,对改善局部症状效果明显。

阳陵泉透阴陵泉针法解析

阳陵泉透阴陵泉针法解析

阳陵泉透阴陵泉针法解析
透穴是从一个腧穴进针,行针至另一腧穴的皮下—为透刺、透穴。

透穴的历史悠久,在《肘后备急方》《玉龙歌》《针方六集》《医学纲目》等书中均有记载,其疗效显著。

透穴是通过经络达到目的,即所谓“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阳陵泉透阴陵泉穴位主治
《玉龙歌》云:“膝盖红肿鹤膝风,两陵二穴亦堪攻”
陵泉透刺阴陵泉,起到理气、活血、活络、疏经功效,阳陵泉为筋会,善治经筋之病,又可平衡阴阳。

取穴操作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小腿屈曲45°,脚外展约15°,用0.35*100mm针灸针,穴位局部消毒后从阳陵泉向阴陵泉方向进针2一2.5寸,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尖到达阴陵泉穴位皮下隆起时停止进针,不要刺破皮肤。

透穴位置解剖
倪海厦师父周左宇讲针灸
周左宇先生为与董氏奇穴齐名的台湾四大针灸医派(台湾四大针灸医派:董氏奇穴、古典针灸、飞经走气和华陀派)之一古典针灸派传人。

出身河北中医世家冀阜永安堂,师从周汝汉、杨天霖、承淡安、孙培荣四位针灸名家,继承各家特色而撮其精要。

著名经方家倪海厦即是师从周左宇先生学习针灸。

周先生擅长古代通经理论“五门十变法”“脏腑通治法”,擅用远程取穴和透针,并辅以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扁鹊神针对位法等古法,对十三鬼穴的应用也颇有心得。

对周老古典针灸感兴趣者,抓紧时间扫码免费店铺。

强效实战针法:透穴针法讲解

强效实战针法:透穴针法讲解

强效实战针法:透穴针法讲解透穴法是用一针透多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使用本法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

由于用穴多,方法简单疗效好,因此颇为临床医生所喜用。

1、常用针术(1)、通天针(督脉)针法: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

针感:额颅痛酸胀麻,发凉,留针15-20分钟,起针后头脑清醒眼发亮。

主治:镇痛、镇静解痉清热、可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癫痫、癔病、精神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头晕、美尼尔氏症、高血压、神经性头痛、感冒、脑震荡后遗症等。

(2)、二龙针(膀胱经)针法:曲差→五处→承光→通天。

主治:神经衰弱、癫痫、癔病、精神病、鼻炎、副鼻窦炎。

(3)、穿甲针针法:天井→清冷渊→消泺。

主治:抬肩障碍(肩关节周围炎)、上肢瘫痪、小儿麻痹。

(4)、强心术针法:大陵→内关→间使→郄门。

主治: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虚脱。

(5)、催眠术针法:神门→阴郄→通里→灵道。

主治:失眠、癫痫、精神病、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

(6)、川阳一针针法:仆参→昆仑→跗阳→飞扬。

主治:偏瘫、腰腿病、癫痫、腹痛、浮肿。

2、其它针术(1)、通天针对锋刺针法:前面由上星→百会,后面由强间→百会,二针交锋相对。

主治:顽固性头痛、通天针所不能止痛者。

(2)、百会十字刺针法:前面由前顶→百会,后面由强间→百会,二侧由正营→百会。

主治:各种脑病。

(3)、过梁针针法:以粗针横贯脊柱二侧,相对应之募穴,患者侧卧,胸膝位(腰穿姿势)。

手法:划好标记(内脏病取相应募穴、腿腰痛取肾募、肥大性脊柱炎取相应募穴)。

助手以二拇指、食指在穴位上下顺脊柱捏起皮肤,以粗针横穿相对二穴,留针十分钟(露出之针尖下垫以棉球,以免针体倾斜时针尖刺痛皮肤),然后将针推至中心段,使两端露出之针体大至相等。

二手持露出针体之两端,用力向外弹拉十余次,退针时先将针尖拉入针孔,以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出针前先以酒精棉球擦拭露出之针体以免感染)。

主治:腰腿痛、肥大性脊柱炎、脊柱骨质增生以及各种内脏病。

透穴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透穴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透穴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刘美平;王泽涛;卢笛;彭炼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1)010
【摘要】透穴针法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1针作用于2个或多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运用透穴针法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悠长历史,历代医学文献均有记载.早在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载有“救卒死尸厥方,爪切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此为针刺人中透龈交治疗卒中症的急救针法.金、元时期的针灸家提出“一针两穴”的透穴针法,这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1针作用.于2个穴位来增加针刺的强度.
【总页数】2页(P1009-1010)
【作者】刘美平;王泽涛;卢笛;彭炼
【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
【相关文献】
1.透穴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J], 王泽涛;袁宜勤
2.透穴针法的临床应用治验举隅 [J], 梁军
3.子午流注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J], 陈有明;许亚兵;杨鹏年
4.放松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J], 吴高鑫;李琳
5.几种部位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J], 王木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透穴针法临证谈[欣赏]

透穴针法临证谈[欣赏]

透穴针法临证谈[欣赏]透穴针法临证谈透穴针法临证谈更新日期:2009-12-20 点击: 李开明关键词:急性腰扭伤;偏头痛;胃下垂并慢性肠炎;针灸疗法;透穴针法透穴针法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

如《灵枢.官针》篇中记载:“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后世的横针透刺颇为相似。

“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

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后世的多向透刺法如出一辙。

另外,浮刺、输刺,与后世之斜针透刺、直针透刺也非常接近。

笔者30年来,运用透穴针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验案举要1.1 急性腰扭伤王某,男,35岁,1995年4月28日诊。

患者诊前一日负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自服云南白药、三七片等,未效。

诊时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俯仰,转侧及下蹲时痛甚。

查无脊柱侧弯,无腰脊神经根激惹体征,唯左侧腰肌压痛明显。

此系腰肌扭伤、脉络瘀阻,治宜行气活血、散瘀定痛。

施双内关透外关法:以1.5寸毫针从内关向外关透刺,施以捻转、提插泻法,务使针后酸麻感沿手厥阴经、手少阳经向胸胁部放射。

10分钟后痛减,半小时后痛止,施法1次而愈。

按: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别走少阳,其气通于阴维;外关为手少阳之络,别走手厥阴,其气通于阳维。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相互络属,故内关透外关一针两穴,能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交通阴阳之气。

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脉络通,通则不痛。

两穴同用,辄获良效。

1.2 偏头痛李某,男,71岁,1997年9月5日诊。

素患右侧偏头痛,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每服正天丸等止痛剂可缓解片刻,得劳及郁怒则复发。

此次头痛发作3天,服药效差。

诊时右侧头部疼痛如裂,血脉怒张,以右侧太阳穴为甚,疼痛牵引同侧面颊及额角,伴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数。

透穴治病:长针穿过身体不伤身

透穴治病:长针穿过身体不伤身

透穴治病:长针穿过身体不伤身*导读:古书记载,古代名医扁鹊为了治疗患者偏头痛,运用针灸之术,把一根银针从太阳穴穿头而古书记载,古代名医扁鹊为了治疗患者偏头痛,运用针灸之术,把一根银针从太阳穴穿头而过,并把患者的头痛治好了。

不少人现在还当这是个传说,可现实生活中,还真有碰到过一些神奇针灸的市民。

市民经历我体验了银针穿身而过我亲身体会过针灸穿身而过的神奇。

在一次采访中,市民黄先生讲述了他经历过的神奇针灸。

黄先生曾经因为一些原因从小就右边的手脚就行动不方便,各种治疗效果都不怎么好。

在1991年,他慕名前往广州找到了一位老中医求治,就这一次诊治,让他印象深刻。

当时老中医就拿着一根长针,从我的肩膀下锁骨旁边的地方扎针进去,一下子就穿透了肩膀,从背后透出来。

我当时并没有感觉疼,可在针扎进去一会儿后,我就感觉到针处一阵麻胀感,接着又有一阵麻感从肩膀传到手指。

再一会,我就感觉到原本僵硬的手指居然能微微动弹了。

这次的针灸让黄先生坚定了用针灸治疗的决心,回到南宁后,他又继续找医生做针灸治疗,同时做康复训练,几年过去了,他原本不能行动的右半边身体居然与正常人无异了。

黄先生还告诉记者,在广州的这段时间,他甚至见识了这位老中医用针灸进行麻醉,配合一位外科大夫进行了开胸手术的奇事。

专家解答有此针法却不常用针灸能有这么神奇吗?这种穿透身体的针灸是何种针法?记者采访了广西针灸学会理事农泽宁,想了解这到底是失传的技术,还是一种特定病种采用的针法?农泽宁认为,这其实是针灸里的透穴法,即用约8寸长的芒针(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刺入某穴后,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

透穴法在临床上还是有医生用的,而且是学针灸的人必须会的基本功。

但要用得好,有疗效,技法还得要更高明一些。

农泽宁说,之所以很少人看见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因为需要操作者有很扎实的针灸功底,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并不用于常见病,大多用于瘫证或是针感不敏感的人。

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和分析

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和分析

针刺透穴治疗面瘫50例体会和分析本文主要阐述了周围性面瘫针刺透穴治疗的方法、体会和分析。

①在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诊断上的鉴别是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

②对中枢性面瘫的诊断一定要借助于现代设备,如CT、MRI等加以鉴别。

③明确诊断后采用针刺透穴的方法可以缩短病程。

笔者提出周围性面瘫切勿用磁疗仪(TDP)烘烤,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标签:周围性面瘫;透穴;针刺面瘫,即面神经麻痹。

中医学称“口眼歪斜”,临床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外周性面瘫2类。

两者在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上有很大区别。

中枢性面瘫,多以脑实质或脑桥内的神经核受损,或以面神经的神经元,主要以传出神经的损害为主,如心血管疾病的脑出血或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症状以口眼歪斜、语言謇涩、人中沟不居中、鼻唇沟变浅,同时伴有上肢”挎篮状”,下肢以”划圈步态”出现。

而笔者所述的面瘫是属周围性面瘫的针刺透穴治疗体会和分析,中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是以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的气血经络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导致[1]。

现代医学认为另一致病原因即病毒的侵袭,除了有口眼歪斜,一侧额纹消失等症状外,常常在耳廓内出现疱疹,有的是以颈后或耳后”风池”穴附近疼痛,典型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一侧面部是以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眼睛闭不实、迎风流泪、漱口时漏水、咀嚼食物时,口腔后腮部位食物残留,或者一觉醒来感觉面部麻木,而后出现一侧嘴角歪斜等。

中枢性面瘫临床检查时常出现血压不稳定或伴有高血病史,结合CT、MRI 检查常发现伴有脑出血或脑梗塞(或腔隙性梗塞)。

周围性面瘫常无血压变化,血压检查为正常。

除了临床徒手检查就可以区别两者不同表现外,结合CT、MRI 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中医辩证分型1.1风寒袭络由于正气亏虚,发病初期感受寒邪、风寒袭络、寒则筋急、络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面部失于濡养与温煦而致口眼歪斜,眼睛不能闭合。

可伴恶寒重,发热轻,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等症。

针刺透穴临床运用方法和操作

针刺透穴临床运用方法和操作

针刺透穴临床运用方法和操作透穴疗法是临床经常运用的针刺手法之一,是指一针多穴的透刺手法,它是在进针方向与深度而有其变化的毫针刺法。

现将针刺透穴手法的临床运用浅述如下:(一)针刺透穴的变革针刺透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灵枢·官针》篇云:“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这就给后世“透穴针刺”奠定了基础。

至宋代杨氏《玉龙歌秉承《内经)》旨意,首创透穴刺法,日:“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麓,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口眼隔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膝盖红肿鹤藤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等,透穴针刺和注解提法达十余条。

其后,金·窦汉卿《金钏指南》、元·王国瑞《扁鹊神应玉龙经》及明·吴昆《针方六集》都有“透穴针刺”记载.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对以上著述内容作了详细注解和补充,如在注解《玉龙歌》中云:“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印堂入0.3厘米,沿皮透左右攒竹穴等。

明代《循经考穴编》更记载透穴30则之多,至此针刺透穴已趋成熟阶段。

至近代也有不少医家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针灸事业的变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方法与操作1.皮内浅刺透穴法:将毫针在所选的腧穴皮下刺入,待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将针尖沿皮刺向所要透的本经或它经中的腧穴。

此法多用于头、胸、颈部及四肢肌肉较薄之处的腧穴。

2.皮内深刺透穴法:将毫针刺向腧穴皮内,俟得气后,再使针尖导引经气,直接刺向对侧所要透之腧穴,多适应四肢以及肌肉较丰满处腧穴。

针刺透穴法的临证施治时,很少使用复杂的复式手法,一般常用补泻或提插、捻转等单式的操作手法。

其补法是补充其正气,多用于久病、体虚疾患,应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泻法是驱除其邪气,多用于初病邪气盛的疾患,或先泻后补。

并结合提插、捻转,使惠都得气(酸、麻、张、痛),而达到邪祛、正复之目的。

临证心得 透穴治疗面瘫

临证心得    透穴治疗面瘫

临证心得透穴治疗面瘫发表时间:2011-11-18T15:23:17.3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王合民[导读] 本组57例,男37例,女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月。

王合民(河南省西华县清河驿乡卫生院大王村卫生所 466600)【中图分类号】R24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423-02 面瘫徐称口眼歪斜,西医称为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面瘫。

其诱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

因骨性面神经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

表现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患侧鼻唇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等。

1 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7例,女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月。

2 治疗方法取穴;地仓透四白,地仓透颊车,下关透颊车,合谷,太冲,翳风;如果面上部1/4瘫痪者配攒竹透丝竹空,阳白,太阳。

面部诸穴进针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合谷用泻法,使用G6805—2A电针治疗仪,通电30分钟,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以瘫痪肌肉出现收缩现象,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可休息3—5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痊愈:面表情肌完全恢复正常,动静态均无歪斜;显著:面部表情肌大部恢复正常,静态无歪斜,动态可见两侧轻度不对称;好转:表情肌部分恢复,动静态均可见两侧不对称,但均较治疗前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3.2治疗结果 57例中痊愈20例(35.1%);显效26例(45.6%);好转5例(8.8%);无效6例(10.5%),总有效率(89.5%)。

4 病例介绍张**,男,18岁,2010年12月6日初诊。

中医针法的秘技之一‘透穴’

中医针法的秘技之一‘透穴’

中医针法的秘技之一‘透穴’
中医针灸歌诀有‘一针两穴世所稀’,人们在阅读中医典籍也经常看到‘条口透承山’治肩周炎,‘颊车透地仓’治疗面瘫等文字,那么这个‘透’是什么意思呢?
针法所谓的‘透穴’不是扎透的意思,而是针刺的方向朝向欲刺穴位的意思!此穴有针感、而欲‘透’的穴位也有针感,这样可以联系二到三道经络,疗效可以倍增!
下面简单举例说明一下:
1+膝关节痛可以阳陵泉透阴陵泉,可以贯穿脾经和胆经对膝关节痛效果很好。

2+条口透承山对肩周炎效果好。

3+后溪透劳宫透合谷穴,对面口、头痛就比较特效。

4+颊车透地仓穴对面神经麻痹效果就好。

另外针法透穴不仅是异经应用,对同经同样可以,如背部膀胱经的背俞穴也可以一针数穴,可以调节相邻穴位的作用,针刺疗效也大幅提高!。

透穴刺法的古代文献源流与问题探讨

透穴刺法的古代文献源流与问题探讨

透穴刺法的古代文献源流与问题探讨引言透穴刺法是中医学中特殊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透穴刺法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有较为广泛的记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透穴刺法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和合理性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透穴刺法的古代文献源流,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古代文献源流在古代中医文献中,透穴刺法的记载较多,特别是《素问》、《灵枢》等经典著作中。

比如,《内经》中就有“刺透皮肤,与其相关之处,能透气血而取病寒也。

”(《灵枢·经水》)的记载,这是对透穴刺法起源和疗效的初步描述。

而《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更是详细地论述了透穴刺法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和疗效等。

这些文献的记载,为透穴刺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

二、透穴刺法的应用问题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透穴刺法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问题。

首先,透穴刺法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虽然早期文献中提及了透穴刺法对气血运行的调节作用,但现代医学尚未找到确凿的科学解释和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

其次,在透穴刺法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穴位的选择和针刺的力度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透穴刺法在不少人中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出血、感染等,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透穴刺法的前景和发展尽管透穴刺法在现代医学中面临诸多问题,但它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应用。

一方面,透穴刺法具有独特的治疗方式,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如疼痛症状的缓解等。

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透穴刺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

例如,现代医学通过研究穴位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探索了透穴刺法对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有望进一步明确透穴刺法的机理和有效性。

结论透穴刺法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记载。

然而,在现代医学中,透穴刺法面临着一些争议和问题,包括机理不明确、操作不确定性和不良反应等。

【针知识】透穴刺法的临床应用

【针知识】透穴刺法的临床应用

【针知识】透穴刺法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认为透穴刺法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经气流通、上下相接,免伤卫气、增强针感的功用。

临床实践中,可透之穴较多,大体分为竖透法、横透法、斜透法、围透法四类。

临床实践证明,透穴刺法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此法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治疗病种亦在逐步扩大。

透穴刺法即'一针两穴'的透刺针法,也就是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穴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针刺角度和针刺深度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

此法具有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

笔者在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期间,应用此法,每获良效。

透穴刺法的渊源透穴刺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此为后世'透穴刺法'奠定了基础。

至元代《玉龙歌》中首倡此法,并为此法立名,亦论述了临床的应用。

如'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等。

金元时期针灸名家窦默善用此法。

明代吴昆在《针方六集》中亦较多地记载了透刺法。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对此法又有所发挥,如'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等;并提出多向透刺法,'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

清代医家周树冬著《金针梅花诗钞》中更详细地论述了此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出'不但双穴可以前后互通,而且两经亦可彼此连贯矣';'不论为直贯或斜串,于针尖抵达次一孔穴时,均不宜将针透出皮外'。

由此可见,透穴刺法的理论在逐步完善。

透穴刺法的功用⏩协调阴阳,疏通经络透穴刺法可以直接沟通表里阴阳二经经气,并能加强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经穴与脏腑之间的联系,能促使阴阳经气通接。

对病程日久,症情顽固之疾,采用阴阳经透刺法,以达'阴阳相求';若久病伤阴者,可从阳经腧穴透刺阴经腧穴,即可'从阳引阴';若病在阳的患者,可从阴经腧穴透刺阳经腧穴,又可'从阴引阳'。

(84)透穴刺法浅议

(84)透穴刺法浅议

(84)透穴刺法浅议透穴刺法又称为透刺法、透针法、透穴疗法,是针刺入某一穴位后,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针刺角度和不同的针刺深度,以同一根针作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

透穴刺法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透穴刺法”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灵枢·官针》篇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各种针法,其中“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与后世的直针透刺、斜针透刺近似。

“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近代的横针透刺类似。

“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及“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现在的多向透刺法相近。

正式定名“透针”的是金代的窦默,他曾著《针经指南》,内有透针的提法,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救卒死尸厥方,爪切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

此为针刺人中透龈交治疗卒中症的急救针法。

又如元·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首次明确提出了透穴刺法,并为之立名,其中所记载的玉龙歌曰:“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希”。

这是针刺丝竹空透率谷治疗偏头痛的针法。

同时《玉龙歌》中还记载了口眼歪斜和鹤膝风的透穴针法。

曰:“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明朝吴昆在《针灸六集》中也有不少透穴针法治疗疾病的记载。

这都说明透穴针法在临床上确有卓越的疗效。

1 透穴刺法的作用透穴刺法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腧穴主治功能为基础,治疗疾病以辨证施治为准则的针刺疗法。

这种针法充分发挥了两穴双重主治作用的叠加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并具有取穴少,针感强,疗效佳的特点。

1.1 协调阴阳,疏通经络透穴刺法可以直接沟通表里阴阳二经经气,并能加强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经穴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每一透穴犹如各经又增添一个“经穴”,能促使阴阳经气接通,以发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之作用。

第三章 毫针刺法及临床应用

第三章 毫针刺法及临床应用
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临床常用刺法
第一节临床常用刺法
一、透穴刺法 透穴刺法又称为透针刺法、
透刺法,指一针透达两个或多 个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 方法。
(一)操作方法
1、直透法 2、斜透法 3、横透法 (二)临床应用
1.适应范围 目前临床运用透穴刺法的病症,主要有面瘫、
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头痛、胸痹、心悸、 哮喘、胃下垂、痹证者、痿证等,以病程长、 病情顽固者为宜。
1.操作方法
(1)短刺法:进针由浅入深时,边摇动针 柄、边逐步深入,深刺至骨部,在骨膜 处作上下捣动,如摩刮骨状。
2.临床特点
(1)精简用穴。
(2)避免组织损伤和局部疼痛。
(3)对难以直接针刺的部位,用透穴刺法可采 用定向深刺透穴,以达到治疗目的。
(4)透穴针法可根据腧穴深层解剖特点,灵活 掌握针刺方向和深浅程度,达到常规针法难以 取得的较强针感,从而扩大了腧穴主治范围。
(5)同经邻近穴透刺,可达到两穴同取达不到 的治疗作用,有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的作 用。
(1)施术时应注意针刺方向与深浅。因肌 腱、韧带常附着于四肢关节,此处血管 丰富,且有关节软骨与滑囊等组织,如 刺入不慎则易引起出血、疼痛,甚至会 影响关节屈伸功能。
(2)用恢刺法时,一般宜在针体退至穴位 浅层后,再屈伸肢体,以免弯针和折针。
(四)短刺和输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短刺和输刺出于《灵枢·官针》,为刺骨之 法。所谓“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 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输 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 痹。”即是此法。
(三)注意事项 1、透穴刺法应因人施术。 2、手法要轻柔。 3、因病制宜。 4、透穴刺法在进针时要注意避开邻近血管。 5、透穴刺法以相关腧穴得气为度。

你必知的针刺透穴4大原则

你必知的针刺透穴4大原则

你必知的针刺透穴4大原则针刺透穴又称“透针法”,是一针透刺二穴或者贯穿数穴的一种针刺方法。

可减少针刺的数量和多针的痛苦,加大刺激量,增强针感的传导、扩散,能起到分刺穴位起不到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有“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原则,说明不能单纯地阳病取阳经,阴病取阴经。

如何根据此原则,合理地把针刺透穴运用于临床?针灸名家王启才教授总结了4大原则。

一、因人制宜《灵枢·通天》说:“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

《灵枢·终始》说:“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体形决定。

年轻力壮、体形肥胖、气血旺盛、对针刺耐受力强或针刺不易得气者,宜取深刺透穴法;而老人气血虚弱、小儿娇嫩之体、孕妇、产后、体质瘦弱或对针刺敏感者,一般不用透针法,少数可用浅刺透穴法。

正如《金针赋》所云:“更观元气厚薄,浅深之刺犹宜。

”二、按部而取根据针刺部位决定透穴深浅。

《针灸聚英》中指出:“盖肌肉有浅深……若肌肉厚实处则可深,浅薄处则宜浅。

”可见,头面部、胸背部宜取浅刺透穴法;四肢、腹部及腰骶部以下可取深刺透穴法。

《针灸大成》所说“前面深似井,后面薄似饼,用针前面宜深,后面宜浅”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在上腹部深刺也有很大的危险,不可盲目深刺。

三、依病而论根据病情需要决定。

主要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01辨阴阳《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审之阴阳,刺之有方。

”《灵枢·阴阳清浊》曰:“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

”《难经·七十一难》说:“针阳者卧针而刺之。

”由此可见,凡阴证宜深刺透穴并留针;阳证宜浅刺透穴不留针或少留针。

02明表里《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灵枢·官针》则云:“病在中者,取以长针。

”说明里证应采用深刺透穴法;而表证则取浅刺透穴法即可达驱邪之目的。

针灸奇葩——透刺(1)

针灸奇葩——透刺(1)

针灸奇葩——透刺(1)透穴针刺法是一针两穴或数穴的针刺方法。

这种针刺法的特点是刺激点少、透穴多、刺激深、刺激量大、反应效果明显。

透穴针刺法在我国古代针灸文献很少记载,是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

一、透穴针刺法的优点(1)透穴刺法一针多穴,减少了进针刺激点,减轻了患者的针刺痛苦,同时节省了医者的针刺时间。

(2)有些同经功效相同或相近的经穴透刺,如百会透上星,加强了针刺作用,提高了针刺效果,缩短了行针治疗时间。

(3)不同的经穴一般都有不同的治疗作用,透穴针刺法一针透多穴,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

(4)透穴针刺法虽刺入点少,但可同时刺激多穴,刺激量大,穴位功效激发效果明显。

二、透穴针刺方法透穴针刺法可分为单向透刺法、向心样透刺法和放射状透刺法3种。

放射状透刺法是从一个穴位向周围或对侧穴位透刺的方法,如从颧髎穴分别向人中、地仓icon、颊车icon等穴透刺;向心样透刺法是由不同方向的数穴向同一穴位透刺的方法,如分别从攒竹、阳白向鱼腰穴透刺;单向透刺法是单方向从一个穴位向另一穴位透刺的方法,如外关icon透内关icon、百会透上星。

透穴针刺法的注意事项(1)针刺操作前应仔细检查针具是否完好无损,针尖有无弯钩,避免针身弯曲、折角导致滞针甚至断针。

(2)透刺时要徐徐进针,若针下感觉韧硬,可能是针尖触及筋骨或血管组织,要轻提针身改变针刺方向,避免刺破血管等重要组织。

(3)起针时要徐徐退针,切忌一拔即出,以免因滞针牵拉损伤血管等重要组织。

(4)在胸背部行透穴针刺法时,要准确掌握透刺针刺方向,以免刺伤脏器。

(5)选用透穴针刺法时,患者体位应舒适得当,操作治疗时患者不得变换姿势,以免造成弯针、滞针,甚至断针、刺伤脏器等不良情况。

(6)选用透穴针刺法时,选取针具长度要得当,透穴刺入后要留取至少针身的1/5于体外,以防断针应急处理。

肖少卿“透穴针法”举要

肖少卿“透穴针法”举要

肖少卿“透穴针法”举要
欧阳八四;高洁;肖少卿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7(38)9
【摘要】肖少卿教授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数十载。

笔者受业于肖老,肖老临床常用“透穴针法”治疗。

透穴针法为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的针刺方法。

其在《内经》中即有其雏形。

随着医学的发展,后世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刺法。

肖老在临床中不断探索。

【总页数】2页(P534-535)
【关键词】透针;名医经验;肖少卿;腰扭伤
【作者】欧阳八四;高洁;肖少卿
【作者单位】苏州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R274.340.5
【相关文献】
1.肖少卿教授诊治疑难病证思路浅析 [J], 李宏大
2.肖少卿教授运用承浆穴验案教则 [J], 刘哲
3.倒马针法联合放血、探穴针刺、透刺、选穴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验案1则 [J], 车红霞;李嘉;高玲;犹春丽;周琴;付倩;张雄
4.《循经考穴编》中透穴针法的应用 [J], 邢晓彤;张智龙;杨元庆
5.肖少卿教授运用承浆穴验案数则 [J], 刘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针二穴我学倪师透针透穴的个人笔记,共31条

一针二穴我学倪师透针透穴的个人笔记,共31条

一针二穴我学倪师透针透穴的个人笔记,共31条《玉龙歌》记载: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透穴法我刚学针灸那会,觉得“透针透穴”真是神秘不可思议,就跟武林高手的最后大招一样。

扎一个穴不行,那我一口气扎两个,简直嗨秃噜皮了。

那么,何所谓“透针透穴”?透穴法是用一针透多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使用本法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

其方法为刺入穴位后,将针尖刺抵相邻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

由于用穴多,方法简单疗效好,因此颇为针灸师喜用。

倪师在视频中有提到诸多透穴经验和应用,对中医临床可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从这些视频中,抽取整理了相关透穴方法,以期助力各位学习和针灸临床。

我总结这份笔记大约在2018年8月,是我个人从人纪中一条条摘录出来的。

31条透针透穴1. 中府透云门治症:咳嗽、气喘、哮喘、肺癌。

来源:倪海厦透针,再配穴孔最、公孙、内关以加强效果。

此方法常常效验,举医案一隅:王女士,47岁,常年至秋冬季节呼吸出现问题。

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

喉咙处干疼,要用力咳才感觉舒服,这个时节要用吊瓶才能解决问题。

以隔天扎针治疗:内关、天突、膻中、尺泽、中府透云门、公孙,效果非常不错,当天止咳。

2. 阳陵泉透阴陵泉治症:中风、中经络、雷诺氏病。

来源:孙培荣、周左宇、倪海厦用以治疗中风证,再配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市、悬钟。

3. 悬钟透三阴交治症:中风、中经络、肩膀痛、上肢神经痛。

来源:孙培荣、周左宇用以治疗中风证,再配阳陵泉、阴陵泉、内关、水沟、极泉、尺泽、委中、风市。

倪海厦用于治疗肩膀诸痛证,若双肩痛则须一边一边针。

4. 曲池透少海治症:半身不遂、偏瘫。

来源:孙培荣用于治疗半身不遂证,再配风市、环跳、曲池、少海。

孙公有言:先针健侧用泻法,再针患侧用补法;健侧不可灸,患侧可灸。

5. 水沟透龈交治症:晕倒、晕厥。

来源:周左宇用于治疗晕厥证,再配涌泉、关元、丰隆。

浅谈透穴刺法

浅谈透穴刺法

浅谈透穴刺法
李琴;邹文静;黎蝉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09(018)023
【摘要】笔者因有感于透穴刺法的简便,针感强,特考其源流,浅析其应用,并尽量遍阅有此记载的典籍,细溯各书中记载次数,将其中明确提及"透"的穴位,去其重复,汇聚整理,"意在举一反三,实非穷搜而罗列也".希望能供各位同道参考.
【总页数】2页(P87,89)
【作者】李琴;邹文静;黎蝉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年制针灸英语2003级,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年制针灸英语2003级,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年制针灸英语2003级,四川,成都,6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31
【相关文献】
1.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耳针直刺法对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快速镇痛效应的比较研究
2.浅谈透穴刺法
3.透穴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4.透穴针刺法联合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5.透穴刺法对帕金森病焦虑大鼠杏仁核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透穴针法:一组双侧滑肉门透刺梁门,一组双侧天枢透刺中脘,均用3寸毫针,施捻转泻法,两组交替使用。另外,根据脉证配以直刺水突、足三里,平补平泻;艾条灸中脘、神阙、气海、天枢、足三里。针刺3次后,自觉食后胃部沉坠感减轻,恶心消失。又针刺4次,肛坠等肠道症状不复见,胃纳渐增,脘腹得舒。经治1月,症告痊愈。随访2月,未见复发。
施透穴针法:先由丝竹空沿皮透刺率谷,用平补平泻手法;继取太冲透涌泉,施以捻转泻法。透针2次,头痛减轻;继续针刺治疗4次,头痛已止;再针5次,以作巩固。2年来未见复发。
按:丝竹空、率谷为手足少阳经穴,可疏通少阳经气以治标;太冲为足厥阴原穴,涌泉为足少阴井穴,这两穴合用,能交通肝肾经气,滋水涵木,平肝潜阳而引火归元,属治本之法。标本同治,气火得平。
2 临证体会
2.1 掌握好透针深浅度
透穴针法分为直针透刺、斜针透刺、横针透刺和多向透刺。直针透刺所及之穴皆为深刺;斜针透刺,所进之穴为浅刺,所透之穴为深刺;横针透刺所及之穴皆为浅刺。
2.2 灵活应用透针基本方法
一是本经透刺法。此法有加强通经接气,增强针刺强度,使针感易于循经传导的作用,配合迎随补泻,可提高补益经气或疏泻邪气的效果。如内关透间使,可促使针感沿经向上传导,直达心胸,以通经活络,用以治疗心气不足的心悸健忘、气短乏力等症;
二是表里经穴透刺法。此法可加强两经之间的联系,平衡阴阳,使表里两经经气得以协调。如大陵透外关,可加强调理三焦和心包络的作用,安眠镇惊,治疗失眠效佳;再如血海透梁丘,既可使局部经气疏通而治膝膑疼痛,又可调和足太阴、足阳明经气,使脾胃升降有序,运纳有度,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之疾。
三是手足同名经穴透刺法。此法治疗手足同名经循行的共同部位上的病证,有良好的调治作用。如丝竹空透率谷治偏头痛,可宣散少阳风热。
四是异经经穴透刺法。此法可沟通经脉间经气,调整经络气血。如太冲透涌泉,既可治头痛头晕、惊风抽搐、呃逆腹胀,也可治喉痹、鼻衄、小便不利、癫狂昏厥等症。
五是作用相近的邻近穴透刺法,可增强疗效。如心悸失眠者,可取神门透大陵;胆囊炎者可取胆囊穴透阳陵泉;面瘫者,可用太阳透率谷、牵正、下关,牵正透地仓、颧、承浆,头临泣透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等。
透穴针法临证谈
更新日期:2009-12-20 点击: 李开明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偏头痛;胃下垂并慢性肠炎;针灸疗法;透穴针法
透穴针法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如《灵枢.官针》篇中记载:“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后世的横针透刺颇为相似。“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后世的多向透刺法如出一辙。另外,浮刺、输刺,与后世之斜针透刺、直针透刺也非常接近。笔者30年来,运用透穴针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施双内关透外关法:以1.5寸毫针从内关向外关透刺,施以捻转、提插泻法,务使针后酸麻感沿手厥阴经、手少阳经向胸胁部放射。10分钟后痛减,半小时后痛止,施法1次而愈。
按: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别走少阳,其气通于阴维;外关为手少阳之络,别走手厥阴,其气通于阳维。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相互络属,故内关透外关一针两穴,能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交通阴阳之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脉络通,通则不痛。两穴同用,辄获良效。
1.2 偏头痛
李某,男,71岁,1997年9月5日诊。素患右侧偏头痛,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每服正天丸等止痛剂可缓解片刻,得劳及郁怒则复发。此次头痛发作3天,服药效差。诊时右侧头部疼痛如裂,血脉怒张,以右侧太阳穴为甚,疼痛牵引同侧面颊及额角,伴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数。证属少阳头痛,由肝郁化火,风阳上扰少阳经络,脉络受阻所致。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治之。
1.3 胃下垂并慢性肠炎
尹某,男,33岁,1999年7月15日诊。患胃肠疾患日久,X线钡餐检查诊为胃下垂,结肠镜检查诊为慢性结肠炎,长期服中西药未见好转。诊见:神疲乏力,形瘦纳呆,食后脘腹痞胀作呕,自觉胃脘沉坠,肛门坠胀,大便时带粘液,舌淡苔薄,脉弱无力。脉证参合,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宜补中益气、提胃举陷。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意事项
透穴针法优点甚多:透穴可精简用穴,避免多穴多针,减少病人痛苦,尤其适用于畏针及小儿患者;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某些病变范围大,病情顽固的病症,更显优势。具体应用时应注意:要熟悉透刺局部的解剖,尽量避开大血管、肌腱和主要神经干,不可刺及重要脏器;透刺时针感多较强烈,透刺局部肌肉相应地紧张,故行针时应适可而止,以防发生晕针、滞针和断针现象;针尖最好不要透出皮外,以免造成针刺感染。
按: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同属气血生化之源。素患胃疾,脾虚胃弱,气血渐少,气少不足以鼓动,血少不足以滋养,中气渐陷于下,传导失常,诸症迭出。取用滑肉门透梁门,天枢透中脘,以调节阳明经气,加强腹壁收缩,鼓舞胃气,升提中气,胃强则脾虚自愈;继灸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暖胃健脾,益气补中;配以水突针之,“下病上取”,利咽膈而提气。如此治疗,脾胃得健,气血渐旺,中气上举,故而获效。
1 验案举要
1.1 急性腰扭伤
王某,男,35岁,1995年4月28日诊。患者诊前一日负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自服云南白药、三七片等,未效。诊时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俯仰,转侧及下蹲时痛甚。查无脊柱侧弯,无腰脊神经根激惹体征,唯左侧腰肌压痛明显。此系腰肌扭伤、脉络瘀阻,治宜行气活血、散瘀定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