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礼”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礼--论语中礼的概括、总结

论语中的礼--论语中礼的概括、总结

论语中的礼--论语中礼的概括、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论语中的礼礼学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

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

文指诗书礼乐,行主要是行礼,亦即执礼。

所以司马迁概括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史记·孔子世家》)。

礼学无疑是孔子毕生从事的主要课题,也是孔门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

在当时孔子所宣扬的,主要是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体制。

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他的学生子贡也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这种可以传之百世的周礼,经孔子向各方面学来而集中整理,便构成孔子的礼学。

它是西周以来传统的君主等级制社会的规范准则,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至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

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到礼的制约,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如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

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

……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

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这是在聘享中恭谨谦让以礼自持的事例。

同书《襄公七年》记:“卫孙文子来聘。

……公登亦登。

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

论语中的礼仪

论语中的礼仪

子曰: “巧言 令色, 鲜仁 矣。”
【译文】 孔子说: “花言巧语, 装出和颜悦 色的样子, 这种人的仁 心就很少 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
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
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 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 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师:早安,诸弟 生:早安,吾师 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中的礼仪篇
论语简介 由来 关于礼仪
1 2 3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 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 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 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 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 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 不可行的。”
孔子谓季氏:“八佾 舞于庭,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 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 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 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 心做出来呢?” (上册42页)
赏析:
• 很早以前,夏朝治理天下四百余年,之后是商汤继承 了大统。商代的礼法,比如修人纪以正万邦,都是沿袭夏 朝的,不曾更改。至于夏朝的制度形式等,有些过分的, 有些不足的,或增或减,稍有不同,比如历法之类,可以 考证而知。商朝治理天下六百余年,之后是周文王、周武 王继承了天下。周朝实行的礼法,比如建皇极以锡庶民, 都是沿袭商朝的,不曾更改。在制度形式方面也有增减。 比如历法之类也有所改变,这些细节都是可以考证的。由 此可见,天道礼法,是不能改变的,是立国的根本。至于 外表的制度形式,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变通,从 今以后,有取代周朝的,也一样会沿袭这样的规律而已。 如此推断,百代也是一样,何止十代而已。 • 这里说的礼制,由根髓上讲,是指道德伦理。任何社 会也不可能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伦理的辖治,如果一个 时代缺少了这些,就很可能是乱世,不会长久。

《论语》思想之“礼”与“仁”

《论语》思想之“礼”与“仁”

《论语》、《老子》导读
三、仁礼相成
•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者也”; • “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
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 世?”(《左传》)
《论语》、《老子》导读
•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主要针对一般人, 对于统治者而言,则是“上好礼,则民易使” (《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 路》)
•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伪善,过分
恭敬,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 藏在心里而与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这是可耻的, 我也认为这是可耻的。”
《论语》、《老子》导读
•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 知仁矣。”《里人》
•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各属于 一定类别的。观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错,就可以知道仁还 是不仁。”
• 礼: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 矩、仪节。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晚期 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 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 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 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论语》、《老子》导读
仁的基础
• 孔子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这是仁 的主要基础。但不是说具备真情实感就一定是仁 人。
•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 ·子路》
•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接近于仁。 • 孔子认为,这些品行接近于仁,也就是说,具备
了成就仁德的良好基础。
《论语》、《老子》导读
《论语》、《老子》导读

《论语》 说礼

《论语》 说礼

《论语》说礼《论语》是记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为止。

或启发辩论、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其核心那就是“仁”、“礼”、“中庸”。

其中“礼”作为孔子思想的三大核心之一,是孔子毕生推行的理念,更是孔门教学的主要内容。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而行.那么礼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

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同时礼又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致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

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礼的制约。

所以《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如果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亚圣孟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一边纺纱织布维持生活,一边全部心思地关注着孟子的成长。

因为家住在墓地附近,所以孟子就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些模仿送葬类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就迁居到一个市场附近。

可是发现孟子很快又学起小贩子沿街叫卖的事来。

孟母就又迁居到学堂的附近。

当时学堂里的先生不仅教学生们读诗书,明白做人的道理,还教导学生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和接物的礼仪。

自从住到学堂附近后,孟子不但能将学到的经典,常常背给母亲听,还能自然地在生活中模仿学堂先生的行事和礼仪。

孟母看到学堂对孩子的教化作用,就选择在此定居下来。

这件事后来被称作「孟母三迁」,广泛流传至今。

孟子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结婚了。

有一次他因为有急事,顾不上敲门,就匆匆忙忙的直接跑进了卧室里,不料却看到他的妻子居然蹲在房里。

那个时候,妇女蹲在地上是很不礼貌的事情。

孟子非常的生气,认为自己娶了一个很没有教养的妻子,就跑去告诉他的母亲说:“我的妻子不懂礼貌,我要休掉她!”孟母忙着问他:“她有什麽不对的行为吗?”孟子回答说:“她在房间里不端端正正地坐着,却蹲着!”孟母接着问他:“你怎么知道她蹲在房间里呢?”孟子回答说:“是我亲眼看到的!”孟母又问:“你进房间之前,先打了招呼吗?”孟子回答说:“没有。

论语八佾篇中对礼的定义

论语八佾篇中对礼的定义

论语八佾篇中对礼的定义《论语·八佾篇》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经典。

其中对于礼的定义含义深远,给人们提供了对于礼的全面理解和指导。

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所谓礼,即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需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

它源于人们对于社会秩序和和谐共处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八佾篇》中强调:“礼者,人情之所以成,而修之莫若礼。

”他认为,礼是维系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礼的定义包含了多个方面。

首先,礼是一种行为规范。

孔子强调了礼仪规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尊敬长辈、友善待人,有所回报等。

这些行为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孔子认为礼也是一种价值体系。

他主张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孔子认为个人的利益应当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而不是相悖。

他强调了礼义之道即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追求,认为人们应该做到仁者爱人、恶者憎恶,追求道德上的高尚境界,具备对他人关怀和尊重的能力。

此外,孔子还指出,礼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提倡人们要有互助精神,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他倡导了谦虚、宽容、诚信等价值观念,认为这些品质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只有通过遵循礼仪和价值观念,人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且在相互交往中保持互信和和谐。

有鉴于此,从《八佾篇》中我们可以看出,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时刻注意修养自己的素养,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学会追求高尚的品德,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礼仪的作用,遵循规范,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秉持着诚实和信任的原则与人交流合作。

总之,《论语·八佾篇》中对礼的定义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论语》中的“礼”之内涵及“仁”“礼”关系

《论语》中的“礼”之内涵及“仁”“礼”关系
梁漱溟认为: “ 礼” 是心之节文, 是心情的 自然表露。 “ 仁” 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
他说, 在 孔子 看来礼是源自 情的, 而情是质朴的, 如果没有 好的 礼还不如质朴。 但是质朴虽然是近乎圣人, 但毕竟不 是圣人的境界, 所以 更好的 方法是用礼影响心, 使质朴粗乱 的心变得真诚又细腻。而这种以礼影响心的方法在他看来 就是所谓的 诚意的 功夫。 综上所述, 在梁先生看来, 礼是一

履行的责任, 即古人所说的“ 礼, 履也” 。一方面, 礼是一套 感情 , 那么繁复的礼节就是空洞无用的。“ 礼” 是“ 素事后
外在的制度, 即通常我们所说的“ 礼制” ; 另一方面, 礼还是 绘” ( 《 八佾第八》 ) , 有了质朴的感情再加上外在的行为规
作者简介 : 张雨亭 , 在读硕士 , 兰州大学历史 文化学院 2 0 1 3级 。
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如果说礼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外在的社会规范那么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一书中将二者归纳为客观的人文世界和内在的人格世界
第1 5卷
第1 O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 URNA L OF J I XI UNI VE RS I T Y
V0 I . 1 5 No . 1 O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2 2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礼” 之辩

套内在的观念, 即我们常说的“ 道德准则” 。而礼在现实
“ 礼” 是孔子思想中继“ 仁” 之后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中的表现就是“ 宗法制度” , 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使其不至 于混乱的制度。礼的主要内涵有两个方面, 一是区分上下、 尊卑、 亲疏、 远近使之有差别 ; 二是协调上下、 尊卑、 亲疏、 远 近使之更和谐。前一个方面重在“ 分” , 后一个方面重在 “ 合” 。而“ 合” 即是与“ 仁” 的概念的结合。仁的核心是由

论语》之“礼”

论语》之“礼”

《论语》之“礼”在《论语》中,“礼”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它既是维系社会伦理秩序的制度规范,又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同时还是种种仪式的内在核心。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共出现“礼”74次。

例如: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①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②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

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③……小由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大至国家的治国之策,都渗透着一个“礼”字。

可见,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安家治国,孔子对“礼”都是十分看重的。

一、“礼”之本《论语》中对“礼”的阐释涉及方方面面,看似零散,其实自有其一套体系,都有一个“礼”之核心蕴含其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呢——《说文解字》曰“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豊,豊亦声。

”《释名》曰:“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④由以上比较权威的三种解释,可以把“礼”归纳为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

“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

”⑤“礼”包括了由君主到平民各阶级各阶层的行为规范,它对从诸侯会盟到婚丧嫁娶,从祭祖先到祭鬼神的各种仪式,都有着具体的规定。

“礼”是一套完整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说它是一部无形的社会的法律,它明确且严格地规定了上下等级、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对全社会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其二,是指一种为人处世,仁爱忠信的情感态度和内在表现。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情感的准则。

那么,“礼”其实就是“仁”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体现。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强调“礼”的贯彻实行要从自我做起,不断地克服自己不好的思想情绪,让自己的行为恢复古礼的标准,这样才能符合“礼”的标准,体现“礼”的精神。

《论语》阅读--“礼”专题

《论语》阅读--“礼”专题

9.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②?”对曰:“未也。尝独立③, 鲤趋而 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 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④。”(《季氏》)

《论语》
1.子曰:“上①好礼②,则民易使也。”(《宪问》)
①上:指在上位的人。②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 道德规范。《管子·心术篇》:“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有体谓之礼。”孔 子根据西周礼制,集春秋礼说之大成,而进一步加以发展,于是便出现了以礼正 心,以礼修身,以礼齐家、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以礼为教等等,从而奠定了 儒家礼教的理论基础。
4.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①也。” (《八佾》)
①谄:谄媚。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 却认为这是在讨好君主哩。”
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其时臣侍奉君多无礼, 故有人做到了服侍君主尽臣子之礼,却反被人认为是在谄
媚,故孔子有此感慨。孔子主张以礼侍君。
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 观之哉?”(《八佾》)
孔子认为克制自己,行为符合Fra bibliotek的,这样就能 做到“仁”。
3.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斯③为美, 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也。” (《学而》)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 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②和:调和、和谐、协调。③ 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 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 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 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 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 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

《论语》之“礼”

《论语》之“礼”

《论语》之“礼”小由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大至国家的治国之策,都渗透着一个“礼”字。

为人处世,还是安家治国,孔子对“礼”都是十分看重的。

、“礼”之本《论语》中对“礼”的阐释涉及方方面面,看似零散,其实自有其一套体系,之核心蕴含其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呢 一一《说文解字》曰“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豊,豊亦声。

” 《释名》曰:“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由以上比较权威的三种解释,可以把“礼”归纳为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 秩序。

“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

”⑤“礼”包括了由君主到平民各阶级各阶层的行为规范, 它对从诸侯会盟到婚丧嫁娶,从祭祖先到祭鬼神的各种仪式,都有着具体的规定。

“礼”是一套完 整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说它是一部无形的社会的法律,它明确且严格地规定了上下等级、 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对全社会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其二,是指一种为人处世,仁爱忠信的情感态度和内在表现。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德情感的准则。

那么,“礼”其实就是“仁”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体现。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 强调“礼”的贯彻实行要从自我做起,不断地克服自己不好的思想情绪,让自己的行为恢复古礼的 标准,这样才能符合“礼”的标准,体现“礼”的精神。

并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 陶冶情操,才会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仁人君子,养成理想的人格。

所以,仲弓问“仁” ,孔子回答 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论语•颜渊》)”可见,孔子心目中的“礼”,不仅仅是外 在的形式和条文,而是要以“仁”作为其内在核心的一种价值观。

同时,孔子还指出,对“礼”践 行是要发自内心,是要拥有恭敬、真诚的态度的。

例如: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 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⑥一般人认为能赡养父母、供养父母就算是孝顺了,但孔子认为只有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基础上对 父母和颜悦色、态度尊敬才能称为真正的孝顺。

浅析《论语》中的“礼”

浅析《论语》中的“礼”

浅析《论语》中的“礼”摘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礼”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不仅仅是外在的礼节束缚,更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论语》中相关章句阐释了承载着个体自然情感的仪节形式是如何恰当准确的表达感情并调节人际关系以达到和谐的,以及作为伦理规范的礼教是如何重塑人的本性心理的。

关键词:论语礼之本和不学礼无以立“礼”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其中包含“礼”字的章句就达四十三章之多。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论语》“礼”的解释是: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

朱熹认为“礼”是天理的节奏和文饰,是人事的仪式和规则。

周公制礼作乐,论语中“礼”、“乐”常常同时出现,这里“乐”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礼制的一部分,是配合各种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

礼乐合而为礼,礼乐制度就是以乐从属礼的制度。

《论语》中的“礼”一般指包括“乐”在内的周礼,不仅仅是人事交往规则,更是国家典章制度,是无所不包的社会规范体系。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动迁,天子实力式微,各地诸侯实力大涨,诸侯之间战事频发,百姓生活颠沛流离,周礼逐渐被废弃。

孔子认为当时的社会道德沦丧、礼崩乐坏,主张恢复周礼。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为政第二十三章)。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传承演进,因时制宜的对太过了的礼仪制度进行减损,对不足的进行增益,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天命秩序――周礼。

《论语》八佾第十四章“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就表达了对周礼的赞叹。

孔子一生无论为官还是教学都以克己复礼为己任。

孔子尚礼,从小便是。

《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论语中涉及礼仪的部分

论语中涉及礼仪的部分

论语中涉及礼仪的部分第一篇:论语中涉及礼仪的部分论语中关于义的句子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5、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朝闻道,夕死可矣。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浅析《论语》中的礼

浅析《论语》中的礼

《论语》中的礼浅析《论语》中的礼目录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论语》中礼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名物之礼 (2)第二节言行之礼 (3)第三节礼乐 (3)第四节典章制度 (4)第二章《论语》中礼的实践 (5)第一节名物之礼 (5)第二节言行之礼 (6)第三节为国以礼 (7)第三章《论语》中礼的作用 (8)第一节积极作用 (8)一法治思想的奠定 (8)二仁政思想的产生 (9)三克己复礼与控制欲望 (10)第二节消极作用 (11)等级制度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绪论每个时代,都会有变革在发生,可是每个时代都无法抛弃前代文化的积淀。

礼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

《论语》,其内容涉及教育,伦理,仁,礼等各个方面。

论语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用的,由此可见,孔子的“礼”的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所以研究论语中礼的思想就变得极为重要。

作为传统文化礼是不可或缺的,是不完美的,是延续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依赖于诠释的。

从汉到清,历代学者对礼的研究诠释,主要侧重于对传统经学进行注疏、证考、释义、分类汇编等。

如《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礼的研究成果,此外如孔颖达《礼记正义》,贾公彦《周礼正义》等都是研究礼的经典文献。

20世纪以来礼文化研究热潮再度袭来,使礼学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其研究涉及到礼制,礼俗,礼学思想,礼乐文化,人文精神等。

如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1],邹昌林《中国礼文化》[2],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3]等,这些学者的研究为礼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

另外,国外对礼的研究也有比较大的成就。

《论语》之“礼”

《论语》之“礼”

《论语》之“礼”在《论语》中,“礼”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它既是维系社会伦理秩序的制度规范,又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同时还是种种仪式的内在核心。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共出现“礼”74次。

例如: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①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②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

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③……小由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大至国家的治国之策,都渗透着一个“礼”字。

可见,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安家治国,孔子对“礼”都是十分看重的。

一、“礼”之本《论语》中对“礼”的阐释涉及方方面面,看似零散,其实自有其一套体系,都有一个“礼”之核心蕴含其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呢——《说文解字》曰“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豊,豊亦声。

”《释名》曰:“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④由以上比较权威的三种解释,可以把“礼”归纳为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

“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

”⑤“礼”包括了由君主到平民各阶级各阶层的行为规范,它对从诸侯会盟到婚丧嫁娶,从祭祖先到祭鬼神的各种仪式,都有着具体的规定。

“礼”是一套完整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说它是一部无形的社会的法律,它明确且严格地规定了上下等级、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对全社会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其二,是指一种为人处世,仁爱忠信的情感态度和内在表现。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情感的准则。

那么,“礼”其实就是“仁”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体现。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强调“礼”的贯彻实行要从自我做起,不断地克服自己不好的思想情绪,让自己的行为恢复古礼的标准,这样才能符合“礼”的标准,体现“礼”的精神。

论语中关于礼的论述

论语中关于礼的论述

论语中关于礼的论述《论语》中关于礼的论述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孔子对于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中,也强调了礼的作用和地位;第三,孔子对于礼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方式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指导。

首先,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在《学而篇》中,孔子说:“为人之道,我未尝不得其道也。

所谓‘修己治人’者也。

”这句话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而在《大学篇》中,孔子进一步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道大明。

” 这句话则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层次的要求与礼联系在一起,显示了孔子对于礼的重视。

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之至于仁也,而民。

不敬,何有于道。

” 这句话则突出了礼与道的关系,强调了礼对于成为君子的重要作用。

其次,孔子对于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中,也强调了礼的作用和地位。

在《学而篇》中,孔子说:“君子不器。

”这句话指出,只有符合礼的要求,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在《季氏篇》中,孔子强调了君子行为的规范和礼仪的作用:“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致之,诚无忠也。

’曰:‘何为其致之?’曰:‘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 这句话说明了礼在君子行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通过礼来引导民众的行为。

第三,孔子对于礼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方式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指导。

在《学而篇》中,孔子提出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理念,这一理念可以理解为君子在修身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自律,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要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和修养。

在《为政篇》中,孔子指出:“君子以文化修身,不以修身为目,以修身为基础。

” 这句话意味着君子修身必须注重文化修养,并且修身是实现更高目标的基础。

在《雍也篇》中,孔子讲到了做人要讲究礼貌的问题:“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论语中的礼完整版

论语中的礼完整版

论语中的礼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①祭祀之礼②规约之礼学而篇第一?1.12有子曰:“礼②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②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②,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②者也。

”。

为政篇第二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有耻且格。

”2.5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②;死,葬之以礼①,祭之以礼①。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②,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八佾篇第三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②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4林放问礼②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②,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②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9子曰:“夏礼②,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②,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②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②也。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①。

”3.18子曰:“事君尽礼②,人以为谄也。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②,臣事君以忠。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②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论语》中的六艺

《论语》中的六艺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提到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这六艺是古代中国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这六艺进行详细介绍。

一、礼礼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

《论语》中提到的礼,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如吃饭时该如何用餐具、如何行礼等。

孔子认为,礼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重要方式,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

二、乐乐是指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

在古代中国,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表达。

孔子认为,乐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更加美好、高尚,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射射是指射箭和弓箭技巧。

在古代,射箭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技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

孔子认为,射箭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耐心和毅力,使人更加坚强和自信。

四、御御是指驾驭车辆和马匹的技能。

在古代中国,御马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孔子认为,御马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耐心和毅力,使人更加坚强和自信。

五、书书是指书写和阅读的技能。

在古代中国,书写和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方式。

孔子认为,书写和阅读可以培养人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同时也可以传递知识和文化,使人更加有智慧和见识。

六、数数是指算术和几何学的技能。

在古代中国,数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方式。

孔子认为,数学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传递知识和文化,使人更加有智慧和见识。

总之,《论语》中提到的六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艺术形态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更可以培养人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传递知识和文化,使人更加有智慧和见识。

在现代社会,这些艺术形态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关于礼的论语

关于礼的论语

以下是关于礼的论语句子:
1.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也。


2.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
之。

’”
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7.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8.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9.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0.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这些句子都是孔子关于礼的教导和解释。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守礼的规定,尊重长幼有序、尊卑有别、道不同不相为谋等传统观念。

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自我反省,以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论语中关于礼的理解

论语中关于礼的理解

论语中关于礼的理解礼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普世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有礼貌的社会。

《说文解字》认为:“礼,履也。

所以事神至福也。

” 故礼是初民祭祀鬼神的仪式。

《论语》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用的,可见,孔子的“礼”的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体系。

孔子毕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他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制度,也希望人人以礼调和社会。

正如孔子的弟子有子所说,“礼之用,和为贵。

”那么,在孔子眼里,礼究竟是什么样的?怎么样才算是礼?礼本乎心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鲁人林放问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对这个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回答说,“就一般的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不如朴素俭约;就丧礼说,与其追求周备的仪式,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因为礼本于人心之仁,表露在外,就是礼。

奢者易者,只注重形式外表,流于浮华,不若俭者戚者质朴而保有内心。

《礼记·檀弓》中记载了子路的一段话,他曾经听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与此言同义,所注重的还应该是礼本乎心。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孔子在这里,提到了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

礼之用,和为贵。

礼既包括外面所表现出的敬,又包括内心所有的和,外敬内和,知敬能和,就必然有让。

礼在人与人相处之时必不可少,让也同样。

有礼无让,那还叫礼吗?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玉帛是礼器所用之物;钟和鼓是用来娱乐的东西。

那么我们说的礼和乐,是指玉和丝绸之类的东西吗?你指的是这些乐器比如钟鼓吗?孔子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意思很明显:不是。

论语中关于礼的语句

论语中关于礼的语句

论语中关于礼的语句一、什么是礼?•礼的起源–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相互尊重和合作的需要。

–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关系的表达方式。

•礼的含义–礼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遵守的行为准则。

–礼是一种道德准则,是人们在行动中体现出的道德品质。

二、论语中关于礼的语句•孔子对于礼的理解–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品德。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为政》)他将孝和弟视为行为和品德的基础,也就是礼的核心内容之一。

•孔子强调的礼的重要性–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学而》)他认为通过学习诗经、礼仪等可以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和教养,并倡导人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思维,不偏离正道。

•孔子关于礼的实践–孔子注重礼的实践,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为政》)这句话说明他在行为中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权利,并通过礼的实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孔子对礼的要求–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学而》)他要求人们在行为中要谦虚和谨慎,不要因为个人成就而骄傲自满,这也是礼的表现之一。

三、礼对于个人的影响•提升个人修养–孔子认为礼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

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述而》)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戒除不同的恶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培养出品德高尚、修养深厚的品质。

•增强社会合作能力–礼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合作关系的表达方式,通过遵循礼的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提高社会合作能力。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学而》)他将诗经视为培养人们思考道德准则的工具,通过学习诗经中包含的礼仪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礼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之“礼”
在《论语》中,“礼”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它既是维系社会伦理秩序的制度规范,又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同时还是种种仪式的内在核心。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共出现“礼”74次。

例如: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①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②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

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③
……
小由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大至国家的治国之策,都渗透着一个“礼”字。

可见,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安家治国,孔子对“礼”都是十分看重的。

一、“礼”之本
《论语》中对“礼”的阐释涉及方方面面,看似零散,其实自有其一套体系,都有一个“礼”之核心蕴含其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呢——
《说文解字》曰“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豊,豊亦声。


《释名》曰:“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④
由以上比较权威的三种解释,可以把“礼”归纳为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

“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

”⑤“礼”包括了由君主到平民各阶级各阶层的行为规范,它对从诸侯会盟到婚丧嫁娶,从祭祖先到祭鬼神的各种仪式,都有着具体的规定。

“礼”是一套完整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说它是一部无形的社会的法律,它明确且严格地规定了上下等级、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对全社会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其二,是指一种为人处世,仁爱忠信的情感态度和内在表现。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情感的准则。

那么,“礼”其实就是“仁”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体现。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强调“礼”的贯彻实行要从自我做起,不断地克服自己不好的思想情绪,让自己的行为恢复古礼的标准,这样才能符合“礼”的标准,体现“礼”的精神。

并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陶冶情操,才会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仁人君子,养成理想的人格。

所以,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论语·颜渊》)”可见,孔子心目中的“礼”,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条文,而是要以“仁”作为其内在核心的一种价值观。

同时,孔子还指出,对“礼”践行是要发自内心,是要拥有恭敬、真诚的态度的。

例如: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⑥一般人认为能赡养父母、供养父母就算是孝顺了,但孔子认为只有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
①摘自《为政》,《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摘自《泰伯》,《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③摘自《述而》,《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摘自百度百科“礼”词条;
⑤摘自《后汉书荀爽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基础上对父母和颜悦色、态度尊敬才能称为真正的孝顺。

可见,礼节的行使离不开“仁”,离开“仁”的“礼”,仅仅是留于表面,而丧失了内在的真情实感,显得做作而虚假。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崇尚和赞同的“礼”,并不仅仅是“礼”的形式、原则,而更在于拥有“仁”的内涵的“礼”。

正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①只有内在的主动的接受和服从,才能真正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只有以“仁”的思想来建立礼制,把作为外在规范的“礼”导向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情感上,才能使“礼”不再是一种强制推行的等级制度、行为规范,而是一种能够通过个人修养和精神调节而达到的内在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这才是孔子真正想要保留和强调的“礼”。

二、“礼”之辩证的发展观
春秋中后期,周室衰微,周王室已经无法恢复权利和威信,整个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随着礼崩乐坏,诸侯僭礼越礼的事件不断发生,“礼”的政治权威性走向衰退。

孔子就处于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

然而面临礼崩乐溃的政治局面,孔子仍大力主张复礼。

这里的“礼”指的是“周礼”,孔子取法周朝的礼仪宗法制度,把它作为衡量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标准与尺度。

正如他所说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

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这里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

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

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

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他所主张的“复礼”并不是指要回到周公时代,而是要在变通的基础上继承。

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从周礼的一些祭祀仪式可以看出,这种人文的礼仪中始终贯注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缅怀之情。

礼仪不是一种冷冰冰的外在形式,而是人们内在心理情感的表达。

因此“礼”本身就意味着内在、外在的和谐统一。

可是到了春秋末期,人们逐渐丧失了内在的敬畏之心,缅怀之情。

孔子认为这种内在情感的丧失是礼崩乐坏,天下失位的主要原因。

因此,孔子强调要继承的,更多的应该是人们逐渐遗失的一种敬畏、恭敬的内在情感,外在仪式只是这种情感的载体。

例如: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③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

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

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

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

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在今天人眼里看,跪拜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在过去却是整套制度的一部分,代表着责任与敬畏。

孔子认为,这种“礼”是不可废的。

从此也可看出,孔子对礼仪形式的外在物质载体并不是特别强调的,他所注重的是能体现“礼”之内在情感的行为规范。

孔子对“礼”的继承是发展和更新的,既保留了“礼”之根本,又联系当时社会背景加以变革,这种去粗取精,辩证发展的观点,不得不说是孔子思想的一种进步体现。

①摘自《为政》,《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摘自《为政》,《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

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论语》之“礼”,在中国社会流传发展了差不多二千余年,发挥和体现了它巨大的思想和政治作用,它的历史功绩是我们无法否定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和历史性,正如胡适所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也有一时代之礼学。

《论语》之“礼”于春秋战国,是进步的,但是之余明清、近代乃至今天,就不可并而论之了。

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些东西便开始僵化凝固,徒存形式,失其精神,如后世所称的“名教”、“礼教”。

这也成了人们攻击孔子的一个依据。

实际本不应该如此,“礼”是内外和谐一致的,是变化发展的,它本身是自由灵活的,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被人们赋予了形式和物质载体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论语》之“礼”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批判,也要反思自己,像孔子继承周礼一样,我们也可以辩证地认识和发展《论语》之“礼”,取其精华,保留“礼”最初的精神,发扬中华礼仪之邦的真正风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月;
【2】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钱穆,《孔子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