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的礼

浅析《论语》中的礼

目录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论语》中礼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名物之礼 (2)

第二节言行之礼 (3)

第三节礼乐 (3)

第四节典章制度 (4)

第二章《论语》中礼的实践 (5)

第一节名物之礼 (5)

第二节言行之礼 (6)

第三节为国以礼 (7)

第三章《论语》中礼的作用 (8)

第一节积极作用 (8)

一法治思想的奠定 (8)

二仁政思想的产生 (9)

三克己复礼与控制欲望 (10)

第二节消极作用 (11)

等级制度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绪论

每个时代,都会有变革在发生,可是每个时代都无法抛弃前代文化的积淀。礼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论语》,其内容涉及教育,伦理,仁,礼等各个方面。论语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用的,由此可见,孔子的“礼”的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所以研究论语中礼的思想就变得极为重要。

作为传统文化礼是不可或缺的,是不完美的,是延续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依赖于诠释的。从汉到清,历代学者对礼的研究诠释,主要侧重于对传统经学进行注疏、证考、释义、分类汇编等。如《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礼的研究成果,此外如孔颖达《礼记正义》,贾公彦《周礼正义》等都是研究礼的经典文献。20世纪以来礼文化研究热潮再度袭来,使礼学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其研究涉及到礼制,礼俗,礼学思想,礼乐文化,人文精神等。如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1],邹昌林《中国礼文化》[2],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3]等,这些学者的研究为礼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另外,国外对礼的研究也有比较大的成就。如本杰明.史华兹(美)《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4]。总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礼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如礼的起源,周公制礼作乐的性质,周礼的实质和功能,礼与乐,礼与仁等方面。

21世纪,学术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礼的功能,根本精神,思想内涵等角度,阐述了“礼”对当代社会伦理,教育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如刘梦溪[6]在其文章中认为儒家“礼”思想包涵四个部分:约束之礼、礼让之礼、尊重之礼、和合之礼;蔡尚思[7],认为孔子的教育,主要是礼的教育。从整体上讲,中国就是礼的社会。因此本文就在前面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从论语中礼的含义,实践和作用方面综合做一个浅析,使之更好引导中国“礼”之风尚,“礼”之精神。

第一章《论语》中礼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9]认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所以”“礼”的最初含义是祭祀鬼神的仪式,这也是学界普遍的看法。有学者对《论语》中的礼进行研究,将其含义归纳为“祭祀的仪式,典章制度,宫廷礼仪”三部分。国内几部权威辞书也就“礼”的含义做了一个分类。综合以上的归类,本章就《论语》中个人所领悟的礼的含义做一个浅析。

第一节名物之礼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由此可见,礼是初民祭祀鬼神的仪式。名物之礼则是祭祀的一个外在形式,即指举行祭祀或典礼等正式,不正式场合等人们的服饰搭配、所用的礼器、以及交往所赠送的礼物、礼品等。如:“礼服,礼玉,礼金,祭酒,干肉”。作为名物之礼,孔子有一整套的服饰礼仪与礼物礼仪,其中对颜色,材质,搭配等都做了详细的论述。

服饰礼仪,简单来说就是人的仪表仪容。主要是人们祭祀或者交往中的着装及饰物的佩戴的规则、规范。《论语》中服饰有祭服,丧服,朝服和常服四种。祭服按照祭祀对象,以及身份地位的尊卑有所不同。如:君子祭祀穿的礼服有帷裳和黼冕①。对于饰物的佩戴,特别是服丧期间佩饰的使用有做出严格规定,如《论语·乡党》篇提到“去丧,无所不佩”即服丧满了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佩戴。对于朝服,古礼也有严格规定,《论语·乡党》就明确指出其穿戴的时间和场合“吉月,必朝服而朝”。朝服是臣子面见天子必穿之衣服,是对天子的敬重。常服即家居之服,就其颜色搭配、款式、材质也做出了说明。“缁衣,羔裘;素衣,廘裘;黄衣,狐裘。”因此可见,服饰的穿戴在古礼中有严格的规范的。

礼物礼仪,即用于祭祀的物品和人际交往中用于表示礼貌谦让而馈赠的物品,又被称作礼物。古礼用于祭祀的物品按照祭祀的对象,身份,有一定的规格,物品必须完备,摆放必须合礼。周代丧葬礼制规定,鼎以及其他的铜器如簋②都只能是贵族使用的礼器,一般平民,只能是日用陶器来陪葬。

第二节言行之礼

礼,是一种体制,是人们说话做事要遵循的体制。言行之礼就是对人在言语,行为方面的一个体制的约束。即社会交往过程中因人的身份等级差别而应遵循的行为仪节和举止

①绘黑白斧形的礼服和礼帽。黼fǔ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冕miǎn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

②读作“诡”(Guǐ),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

②束脩:脩是干肉,又叫脯。每条脯叫一挺,十挺为一束。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古代用来作初次拜见的礼物。是菲薄的。

规范,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古代社会有很强的身份意识,在交往中不同身份的人必须在言辞,身份,容色等方面显示出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举止言行,否则就是失礼。《论语·乡党》“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①即:孔子到外国出使,举行典礼,拿着圭,好像举不起来的样子,以表示恭敬谨慎。上举似在对别人做揖,向下拿似在交给别人。面色如在作战一样庄重。脚步细密紧凑,不歪斜。满脸和气的奉献礼物,以四人身份邀约他人见面,面部表情温和。可见孔子即使在出使外国也慎言、慎行、循规蹈矩。所以,孔子特别主张揖让周旋之礼,违之则不合礼。

孔子认为“礼”的特征即“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个人的视、听、言、动都必须遵循“礼”的规范,不得失时失度,不得违犯,不得逾越。“巧言令色鲜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食不语,寝不言”都是合言语和行为的。《论语·憲问》“原壤夷俟。子曰:‘幼不孫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扣其胫。”则是不合礼。可见礼是个人立身之本,不知礼,不学礼,则很难在社会立足。

第三节礼乐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哉?乐云乐云,钟鼓云哉乎?”。可见礼乐不只限玉帛钟鼓之意。这里的礼乐其实是指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基本形态,即礼乐文化,它是统治者为巩固阶级内部秩序和更好的统治人民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是君子个人修养的最好途径。

礼乐分为礼文化和乐文化。礼文化,即人们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乐文化,除了管弦歌唱以外,还是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作为礼乐文化的“礼”,主要是从外在的行为上硬性的规范人,强制人去遵守。如“天子驾六”。“八佾制”,“列鼎制度”,都是外在行为的硬性规范。“乐”,主要是隐形的,达到潜移默化去感染人的效果。孔子听见韶的音乐,就使之“三月不知肉味”。这种境界就是乐的软性感化,使人格和性灵得到结合。“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对自己节制约束犯过失的事情就会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用礼来引导人们的行为,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内心,达到“音乐安详欢乐,其政和谐;音乐怨恨恼怒,其政紊乱。”外从礼,内从乐,礼乐结合,可使人民内则无怨,外则不争。使社会呈现一种和谐的景象。

第四节典章制度

《论语》中所说的礼,实际就是上升到社会层面的夏、商、周的典章制度,也即朝章国典。而作为典章制度的礼,是指在周人灭殷后,孔子根据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再结合一部分殷礼的基础上,相互融合改造而形成的一套维护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系统机制,即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