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8.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要带领大家复习一下除法的基本概念,然后再引入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教学的重点是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实物投影仪、计算器以及一些练习题的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引入今天的话题,例如:“如果有13个苹果,我们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还剩下几个?”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个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比如:“13除以5等于多少?剩下的苹果怎么处理?”我会讲解每一步的运算方法,让大家清楚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3.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大家自己动手做一些有关的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题目,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的公式和概念,比如“有余数的除法”、“除法运算方法”等,以及一些例题的解题过程,让大家能够直观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我会设计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除法题目,以及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激情导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请看屏幕,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其中一个五角星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试试?生:………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本领?(生齐答:想。

)师: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学到这个本领了。

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先从分东西开始吧……二、新授:师:请看这里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生:可以摆3盘。

1、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2、质疑: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

)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看来大家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错,我来出一道稍难一点的:(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比刚才多了1个草莓,是7个草莓。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带着问题请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1、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

你发现了什么?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过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2)接下来,咱们就小组讨论一下,用你们的学具按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同学摆得快又对。

二年级数学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1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1教案 沪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平均分、等量划分等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重点和难点: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3. 通过练习探究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多元感知,引导探究(一)实物操作:小学资源网1. 明确要求,小组合作(1)(4人一组)每组有8个棋子,12个正方体,9个圆片,15根牙签。

(2)要求:每人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员,并记录。

2. 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上。

3. 问:(1)分剩下的结果有什么不同?(有的正好分完,没有余下的;有的不够分了,还有余下的。

)(2)列式计算:师:前两题怎样列式计算:平均每人分到多少个?后两题可以用怎样的乘法算式来表示刚才分的过程。

板书:8÷4=2 12÷4=3 9=4×2+1 15=4×3+3(二)表象操作1. 理解余数的含义(1)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2)媒体演示,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3)问:在分到余下2个时,为什么不继续分了?(生:余下的2个不够每人再分一个了。

)(4)认识余数:这样的数叫做余数。

(板书)2.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小学资源网(1)列式:14÷4=3 (2)(2)读法:14除以4等于3余2。

(3)理解除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板书)(4)知道除式中每个数的名称(板书)(5)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3. 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商和余数表示的意思。

有26个桔子,4个装一袋,能装几袋?还余几个?(1)审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几个问题?)(2)看图圈一圈,列式。

(3)想一想,各部分表示什么?单位名称是什么?板书:26÷4=6(袋)……2(个)4. 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1)想一想:前面两次分圆片和牙签可以用怎样的一个除法算式来直接表示?板书:15÷4=3......3 14÷4=3 (2)(2)观察板书,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挂图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

2. 讲解新课: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提高: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3. 拓展练习:研究其他类型的除法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辅导与指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与评价。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以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辅导与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支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分给大家。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如果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指导操作。

谈话: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完后问: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

谈话:如果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表(1)表(2)(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10支铅笔每人分5支,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支?这1支还能分吗?这1支是剩下的,它是10支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除法》中的有余数的除法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小棒五、教学过程2. 概念讲解:通过实例,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运算中余数的概念。

3. 方法讲解: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应用拓展: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概念,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除法运算中余数的概念,以及有余数除法运算的步骤。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费用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除法运算中会有余数?如何避免余数的出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至关重要。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0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一一、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五课时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

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出示10÷21)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23………………3)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 出示: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2503314563. 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余数的概念,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余数的概念,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整除和素数的知识,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话题。

2. 学习余数的概念1.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剩下的部分称为余数。

2.让学生举例说明余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介绍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4. 练习1.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

2.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订正。

5. 拓展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拓展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余数的概念,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拓展练习:收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方法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巩固和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困惑,请及时向老师提出,老师会尽力帮助你解决问题。

祝大家学习愉快!。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一》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一》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一》的教案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同学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熟悉余数,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同学在猎取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讨论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看、操作、商量、合作沟通、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阅历,进展抽象思维。

3、同学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胜利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同学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同学经受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同学稳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预备:课件、小棒、同学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1、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2、引导观看,沟通信息。

商量:分不完的怎么办?3、老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解疑合探一〔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同学沟通猎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消失有剩余的状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同学利用学具操作。

〔3〕沟通发觉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共6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共6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课时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有余数的除法。

3.理解余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是什么意思。

4.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课时二: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余数的性质。

2.能够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余数的性质。

2.掌握根据余数的性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2.讲解余数的性质。

3.讲解如何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余数性质的运用。

课时三:余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1.熟练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应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余数的性质。

2.讲解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组讨论解决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4.练习题目巩固应用能力。

课时四: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回顾余数的性质。

2.学习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重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2.掌握余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1.完成课前题。

2.总结余数的性质和应用。

3.讲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4.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课时五:余数的应用实战教学目标1.进一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余数的应用理解。

教学重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提升应用余数的实战能力。

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1.分发实战练习题目。

2.学生个人或小组解决实战问题。

3.学生展示解决方法,讨论交流。

4.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这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节。

在这一节课中,我希望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二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今天我们将学习第38页至第40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定义,如何进行计算,以及如何判断余数的大小。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深入理解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个计算方法。

我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一些练习题目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除法算式,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规律。

2. 讲解:我会通过多媒体教具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比如说我们要分配10个苹果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并讲解计算方法。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和我一起检查答案。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讲解和练习的内容,适时地进行板书,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律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目。

2. 请学生们思考一下,如果有12个苹果要分配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并试着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练习中我发现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如何判断余数的大小还有些困惑,我需要在课后个别辅导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二课时教案 北京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二课时教案 北京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生理解“余数”的含义。

3.情感目标:⑴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⑵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课前准备:师:食物图。

生:食物图。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周末的时候,老师家里来了一些客人,老师就给这些客人洗了10个鸭梨。

现在请大家帮老师分一分。

二、动手实践:引出“余数”:1.学生自想;同桌合作动手实践。

2.实践情况:(1)有10个梨,每2个放一盘,需要几个盘子?(生说)边说边操作:老师有10个梨,每2个梨放在一个盘子里,有10个梨就需要5个盘子。

也就是:10里面有()个2就有()份。

(2)有10个梨,每5个放一盘,需要几个盘子?(生说)边说边操作:老师有10个梨,每5个梨放在一个盘子里,有10个梨就需要2个盘子。

也就是:10里面有()个5就有()份。

(3)10个梨,每3个放一盘,需要()个盘子。

(强调“余数”的含义)边说边操作:老师有10个梨,每3个梨放在一个盘子里。

你们发现了什么?(剩下一个梨)你们是怎样分的结果就剩下一个梨。

3个梨是一份,10里面有( 3 )个( 3 )就有( 3 )份,还剩(1 )个。

你们是按老师的要求分的,剩下一个梨,也是对的。

剩下的1个梨,可以挤在这三盘中的任一个盘子里吗?为什么?让他它单占一个盘子行吗?问为什么?所以:剩下的( 1 )个梨不够一份。

我们就管这个“1”叫余数。

三、练习:1.模仿练习: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块,还剩几块?平均分给4人呢?(1)出示图,看明白图义。

(2)可通过圈图,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的含义,解答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质课教案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质课教案

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小白兔家要来客人了,它采了许多花,要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它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70页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12÷3=4(枝)教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

讲述: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丿”表示除法,在“丿”的左边写除数3。

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2的位置写上4。

教师:有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学生:一共分了12枝花。

教师:这个12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3×4=12。

教师:好。

我们把算出来的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说明什么?学生:说明花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教师:一共有12枝花,减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自主练习,做“试一试”的两道题。

2、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横式:45÷5=9(只)。

教师:如果写成竖式,应该怎么写?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竖式。

教师:对着自己写的竖式,想一想,商9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被除数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教案)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1)-二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1)-二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1)-二年级数学
下册(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了解余数的含义及用途
3.认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基本概念
4.能够正确使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电子板书、小数模型、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由5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板,并用小数模型展示板块的分配情况:如果要将长方形板平均地分配给5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块?
2.让学生找出规律,发现可以用除法计算出答案。

教师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简单介绍余数的概念和用途。

讲解
1.教师把一个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解释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基本概念。

2.教师示范用计数器演示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过程。

3.教师再演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五支笔分给3个人,每人能得到几支,余几支?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回答问题。

实践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相互纠正错误。

2.学生配对练习,相互出题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家庭作业:完成课本上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习题。

教学总结
1.整理学生笔记,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课后用电子板书记录课堂重难点及解题方法,供学生复习参考。

3.鼓励学生多练习,加深印象,巩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参考文献
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糖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1、猜谜语 2、猜气球的颜色
二、观看动画,引出课题
六一儿童节
1、6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颗?
请两个同学上台来分一分。

(1)怎样列算式 6÷3=2(颗)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请同学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7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颗?
分小组摆一摆、分一分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颗糖,在算式中称为“余数”,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1)怎样列算式7÷3=2(颗)……1(颗)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请同学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4)教同学们读算式:7除以3等于2颗余1颗
问题: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老师总结: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颗糖,在算式中称为“余数”,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面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三、例2用小棒摆正方形
问题:1. 用8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 如果用9根、10根小棒来摆呢?
4. 11根、12根呢?
5. 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思考: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问题:
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呢?
四、智力大比拼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六、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