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总结.doc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一部分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考点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考点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
考点3.“证”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考点 4.感冒的治疗,可分别采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此属于同病异治。
因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下垂,都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此属于异病同治。
考点5.同病异治的实质是证异治异。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考点1.构成宇宙的本原是精气。
考点2.“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考点1.可用于区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火。
考点 2.以昼夜分阴阳,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考点 3.以四季分阴阳,春天为阴中之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之阴,冬天为阴中之阴。
考点4.体现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有:①“孤阴不生,独阳不生”②“阴阳离决,精气乃绝”③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考点5.阳虚日久导致阴气化生不足,反映的阴阳关系是互根互用。
考点 6.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每一方都包含有另一方的阴阳关系是阴阳互藏。
考点7.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阴消阳长。
考点8.阴阳的皆消皆长(如阴随阳消,阴随阳长等)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阴消的互为消长(如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等)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注:此考点为2020中医执医师所涉及考点。
考点9.“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考点10.体表为阳,则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
考点11.以脏腑分阴阳,心为阳中之阳的【太阳】,肺为阳中之阴的【少阴】,肾为阴中之阴的【太阴】,肝为阴中之阳的【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考点12.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药味分阴阳,药用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条文考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条文考点汇总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百病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2阴阳天地——万物之上下;阴阳——血气之男女;万物之能始:左右——阴阳之道路;水火——阴阳之征兆;3阴阳属性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昼为阳,夜为阴;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
4对立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5消长平衡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冬至到立春)至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
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夏至到立秋)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
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是阴阳双方在相互消长的状态中彼此相互作用,保持着稳定性。
6互根互用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生。
阴者,藏精而起亟(ji)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7相互转化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阴主寒,阳主热。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8偏盛偏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9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阴虚不能制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阳虚不能制阴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中医基础理论》原文考点总结
2006-5 与《素问·调经论》所说“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相关 的是:【心神】
考点
肺 生理功能
脾 生理功能
肝 生理功能
肾 生理功能
原文
真题对比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本神》:“故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
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肝
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现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 2004-9/1996-7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病机是:【血随气逆】
变化,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甚则可 2001-8 产生“薄厥”的病因,多是:【大怒】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 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 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至则 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 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孤 2005-14 在治疗虚衰病证,为求阴阳相济,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
阴不生,独阳不长”。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此为:【阳中求阴】
1991-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
间存在着:【互根互用】
情较轻浅。如《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 必甚”,是指:【子病犯母】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一节五行学说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吾兄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时(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二节气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气机的含义、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的关系气的运动称作气机,简单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滞: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三、 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和概念1.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布及排泄;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
2.温煦和凉润作用: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汇总
一、中医阴阳学说
1、中医阴阳学说,即所谓的“五行阴阳”:金、木、水、火、土五
行之中,木金水火土的阴,金木水火土的阳,以此呈现出“阴阳并用,互
生互克,相生相克”的概念。
2、“阴阳之气相生相克”,即阴阳气互相抵消,相生相克以调和身
体的自然生理功能,以及达到调节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3、“一阳生三阴”,即以阴的形态表现出来的三种状态:升起、旺盛、凋零,它们都被赋予了三种不同的元气来完成阴阳之气的克补,以达
到身体的机能平衡。
4、中医五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中医认为人体受四季更替及五行
的影响,对身体有不同的变化,在健康和疾病的发生上也有一定的规律。
四季更替和五行的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
二、中医养生之道
1、“二十四节气”:中医认为二十四节气是阴阳学说最有力的佐证,每个节气均与特定的生理功能及养生药膳有关,如果能够根据二十四节气
的变化,合理安排膳食搭配,就可以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2、中医认为宜忌用药:宜用温补的药物滋润肺阴,忌用寒凉的药物
刺激肝阳;宜用温甘的药物调节肾阴,忌用苦辛的药物刺激脾胃。
3、平衡营养:中医认为,稀疏的膳食可以增进体力,但不宜过于极端。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第一部分:一、病、证、症的概念:病,是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三、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四、五体的阴阳属性: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五、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药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辛、甘二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六、五行的母子相及:即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子行虚弱→母子俱虚。
子病及母:(1)子病犯母:子行亢盛→母行亢盛→子母亢盛。
(2)子母俱虚:子行虚弱→母行不足→子母俱不足。
(3)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子盛母衰。
七、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补母和泻子。
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治法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八、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九、五脏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就是整体观念,二就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就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得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
3、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收集得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得证候得过程。
4、论治,就是根据辨证得结果,确定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
5、“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得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得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得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得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得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就是有机得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得活动。
8、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得内涵。
阴与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得事物与势力,又可以代表与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得两个方面。
9、阴阳得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得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得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得对立制约;②阴阳得互根互用;③阴阳得交感互藏;④阴阳得消长;⑤阴阳得转化;⑥阴阳得自与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完整word)《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材料,推荐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1﹒绪论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2.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王叔和的《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我国第一步医学百科全书。
陈.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陈.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发展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为热”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攻邪以病,————攻邪派。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补土派;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养阴派;5.明代吴有性的《温疫论》中创“戾气”说清·叶桂的《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不可分割,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病理相互影响。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总结
【气与血】1997-100 以阴阳对立
是:【阴阳的互根关系】
《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
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
阴阳 阳主热。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藏精
相互转化 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而起亟(ji)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的含义 《素问·六微旨大论》:“升已而降,
为握(抽搐,为筋的病象)。南方生热,热 为:【哕】
事物 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变动为忧(言 2001-75 脾之变动为:【哕】 五行属性 语吞吐,反复不定)。中央生湿,湿生土, 2001-76 心之变动为:【忧】 的推演与 土生甘,甘生脾,……在变动为哕(干呕)。 2000-73/1996-73 肝之变动为:【握】
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2010-1/2003-1/1997-1/1992-2“动极
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
阴阳
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阴阳制约(消
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
对立制约
长平衡)】
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的含义
1997-100 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
互根互用 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 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的含义 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 【阴阳互根互用】
升而泉源不竭。”
2019
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 2009-2/2006-2 “无阳则阴无以生,
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指:【阴阳互根互用】
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的基本哲学思想中医学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以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并能运用这些思想解析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二、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特点,对疾病进行辨证断病,然后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三、中医的基本范畴中医的基本范畴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中医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四、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脉象等来确定疾病的较为直观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疾病的特点。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发病情况等来获取疾病信息。
切诊是通过切脉来了解患者的脉象,进而判断疾病的情况。
掌握这些诊断方法的基本技巧和要点是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
五、中医的病因病机中医强调病因病机的诊治,病因是指引发疾病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中医理论中常用的病因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过劳等。
病机则包括寒邪、热邪、湿邪、燥邪、风邪等。
了解病因病机对于辨证论治和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医的防治方法中医的防治方法包括调摄、攻邪护正和辨证施治。
调摄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方式,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攻邪护正是指通过治疗方法,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汇总
以及参考资料
一、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它
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抽象到有形的气
的相互转化,气的聚散,不断回归太极,形成自然界规律的一种循环。
中医经典认为,宇宙万物本也具有阴与阳的两性,即“天地两气,气
生五行”,气本自太极,气的聚散形成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它
们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形成了宇宙间气的规律,
因此称之为“阴阳五行”理论。
二、气血津液理论
三、脏腑五脏六腑理论
“脏腑五脏六腑”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阐释机体宇宙规律的总体理论,认为人的根本生命形态与宇宙的形态相同,即有“阴阳”,“五脏”,
“六腑”,“七经”,“十二经脉”,“八经穴”,“三宝”,“三焦”
等基本概念。
四、辩证思想
辩证法,是中国传统医学处方的本体理论。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doc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doc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天人合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划分《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总结原文真题对比《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2008-1 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人体“春日浮”,则可见:【如鱼之游在波】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2005-1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中午之前,人身阳气随因为:【人气始生,病气衰】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2001-73 《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是指:【水火】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2001-74 《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是指:【左右】昼为阳 -- 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夜为阴 -- 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
”2004-71 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时属:【阴中之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2004-72 以脏腑部分划分阴阳,则肾属:【阴中之阴】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素问 ?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
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
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
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指出阳以阴2010-1/2003-1/1997-1/1992-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阴阳制约(消长平衡)】1997-100 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寒与热】2002-2/1996-127下列治法,均以阴阳对立制约为依据:【①寒者热之,热者寒之;②阴病治阳,阳病治阴;③热因热用,寒因寒用】2007-1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说明了:【阴阳对立制约】1990-79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依据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2007-2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互根考点阴阳相互转化的含义阴阳偏盛偏衰阴阳的学防说治指导疾病原文真题对比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互用】“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孤 2005-14 在治疗虚衰病证,为求阴阳相济,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阴不生,独阳不长” 。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
此为:【阳中求阴】1991-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2008-3/1995-2/1994-128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据是:【阴阳互根互用】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2009-2/2006-2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指:【阴阳互无阳则阴无以生。
”根互用】2004-2 体现阴阳互根关系的是:【①阴在内,阳之守也;②阳在外,阴之使也;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④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997-99 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为主的是:【气与血】 1997-100 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寒与热】1993-99 气和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和互用关系】1993-100 寒和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藏精而起亟 (ji) 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阴主寒,阳主热。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素问·六微旨大论》:“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
”2000-14/1998-14/1997-13/1990-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阳病治阴】《素问·至真要大论》:“阴虚不能制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阳虚不能制阴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1999-1/ 1995-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阳虚阴盛】1999-13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是指【阴病治阳】1994-1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主要是指:【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2002-3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考点五行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制化乘侮五情相胜心生理功能原文真题对比法则,是指:【阳中求阴,阴气得复】2010-81 根据五行归类,肺之变动为:【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变动2010-82 根据五行归类,脾之变动为:【哕】2001-75y u ě为握(抽搐,为筋的病象)。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变动为脾之变动为:【哕】2001-76 心之变动为:【忧】忧(言语吞吐,反复不定)。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变动为2000-73/1996-73 肝之变动为:【握】哕(干呕)。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在变动为咳(肺气上逆)。
2000-74/1996-74 肾之变动为:【栗】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变动为栗(战栗)。
”1999-3 在五脏变动中,正确的描述为:【①肝之变动为握;②心之变动为忧;③脾之变动为哕;④肺之变动为咳;⑤肾之变动为栗】《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2008-4/2001-121/1994-1五行相乘,是指:【①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这是对五行相乘与相侮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②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关系所作的很好说明。
2003-2 五行相侮,是指:【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五行学说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如清·徐2007-3 《难经·经释》说:“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大椿《难经经释》说:“邪挟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微邪”,是指哪种疾病传变形式:【相侮】还而相克,来势必甚。
”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2006-3 按五行规律传变,“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情较轻浅。
如《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必甚”,是指:【子病犯母】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
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2005-3 《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母能深入,故为微邪。
”病及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2000-2 在情志相胜的关系中,正确的描述为:【①悲胜怒;②怒胜思;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③思胜恐;④恐胜喜;⑤喜胜忧】情胜情”之法。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1995-75 心为:【生之本】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肠小肠三1995-76 肝为:【罢极之本】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 ,是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的。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1995-10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由于:【心主神志】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
考点肺生理功能脾生理功能肝生理功能原文真题对比《素问·调经论 62》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2006-5 与《素问·调经论》所说“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相关息利少气。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
志的是:【心神】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灵枢·本神》:“故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膀胱者,2009-82 肺为:【相傅之官】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肺者,相傅(备注:肺为水之上源)之官,治节出焉” 。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素问·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素问·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说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全2005-106 《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赖脾的转输与散精作用。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①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②脾能转输水谷精微;③脾气散精,上归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是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