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明、.doc
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郑正秋——“他不懂电影技术,有的是人生的阅历和舞台经验”。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收丰富的创作养料。
第二章:30年代电影(1931——1937)
30年代电影是指32年左翼电影运动到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由于九一八事变改变了国内局势,更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电影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出现了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外先进电影理论的传入,使这段时间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日军的侵华行为,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厌恶那些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鸳鸯蝴蝶派电影,希望电影能够传达抗日救国的意念。
张石川更注重创作上的商业性,尤其特别善于利用情节的起伏控制观众的情绪,造成较强烈的剧场效果。
文明戏作为初期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
影戏电影大多披着一层社会教化的外衣,并且创作原则上是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的,作品中戏剧元素影响深远,但是如果没有很深的戏剧造诣,是不可能轻易获得成功的。
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很具有代表性,田汉把电影看做“人类用机械造出来的梦”,强调电影是借胶片“宣泄现实世界被压榨之苦闷”,这种宣泄的主张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因素。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电影作者论的开始,在某些方面,电影就是展示一种思想,并且这种思想必须要引起观众们的共鸣。电影在创始之初就注定要有他广阔宣扬的一方面,巨大的观众市场,再加上电影能够带给人的影响,使电影有了教化的功能。
左翼电影的迅速兴起。《姊妹花》、《渔光曲》直接反应了社会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甚至有些人成1933年为“中国电影年”。《神女》、《桃李劫》通过以同情的笔调深入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热情歌颂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中国近代的电影文化与社会变革
中国近代的电影文化与社会变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逐步进入近现代社会,国内外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成为了一张记录时代变迁、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文化名片。
一、电影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地位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是工业化和大量劳动力的利用,这导致了城市化的进程,成千上万人涌入城市中。
同时,通讯、交通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和流畅,电影的出现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电影的出现,使得社会更加开放,进而催生了许多新事物,文化、思想等方面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电影作为对话社会、文化和经济意义的记录和反映,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业的起步始于20世纪初,最早的电影公司是1896年由美国派来的一些人在北京开设的。
早期的电影多以教育、科技、谋生为主题,影片内容单调,缺乏创新性和艺术性。
但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电影市场的兴起,电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更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和工具。
1905年,上海的公共租界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南洋影业公司,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真正起步。
早期的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些传统的、古老的故事,亲民的风格,寻求观众的共鸣。
同时,更多的人开始看电影,电影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想象,成为了新兴的文化,和旧有的文化相比更加注重可视化、感性化、娱乐性等方面。
近代社会变革的进程中,电影为普通人带来了和文化接触的机会,推动着中国社会文化思想变革的步伐。
三、中国电影的成长与文化意义浩浩荡荡的社会变革,使得电影发展成为了一门文化艺术,中国电影的发展开始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开始极具特色。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武媚娘传奇》上演,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
同时,格局慢慢地变化,电影产业体系建立,主题浩瀚无垠,影片的内容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影响着历代观众。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电影艺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影艺术也不断地在变革和进步。
在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滋长和演变的历程。
从开国初期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电影艺术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电影创始期到现代电影的发展演变,探讨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一、电影创始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一位英国传教士展示了一部在上海展出的摄影机的电影。
此后,电影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且在1905年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大陆。
1913年,投资者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
在电影创始期,从技术上讲,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弱。
这是因为中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
然而,早期的电影创作者们是一批热血青年,他们在电影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等方面的看法。
这些电影充满了强烈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电影黄金时期中国电影黄金时期大概是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当时的电影市场经济繁荣,有大量的资本流入电影产业。
同时,中国电影艺术的技术和制作环节也开始逐渐成熟。
《神剑峰》、《牡丹亭》等电影精品问世,多位电影艺术家在这个时期独树一帜。
在这个时期,电影艺术家开始在政治方面进行创作,为中国涉及争取独立和抗日战争等政治事件倡导。
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电影艺术也不断变化。
三、社会主义时期时代变迁,中国电影艺术随之而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当时,电影成为了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武器。
电影工作者开始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生活现象,从而帮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关注的重点从精品转向了一般大众。
电影的传教工作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四、新旧更迭时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成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电影的萌芽期。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中国亮相。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由外国人带进来的,主要用于娱乐和展示。
然后,1905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无声电影、黑白电影、彩色电影等阶段。
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孤儿救祖记》、《狂流》、《中华儿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
近现代中国电影的政治属性呈现历程
私 营电影 :主张教 化社 会 , 体 现 时 政 主 题
一
、
这 部影 片 以教 孝 、惩 恶 、劝学 和 市 民 的需求 , 超 越了 男欢女爱的浪 漫故事 。
教 育 为主 题 ,体现 了郑 正 秋所 提 出 的 而 电影 《姊妹 花 》的 出现 ,恰 好 满 足
在 他 看 来 ,中 国影 戏 题材 选择 的最 终 影 片公 司以拥 有 当时 最好 的制片 公 司 、 得 了 很 好的 票 房收 入 ,甚 至能 占到 美 目标 应 当是 弓 1 导 大众 、促进 大 众 与社 最 好 的技 术 投 入 、拥 有最 多读 者的 原 国 电影市场 的一定份 额。
影 人 意识 到 了 电影 的 社 会教 化 功能 。
会 改 良和 反 映 妇女 悲惨 命 运 为主 要 内 影片 公映 时 ,恰 逢 上海 6 0年来 罕 见的
当时 国产 影 片 匕 座 的 最高 纪 录 。这 部
譬 如 ,2 0世纪 2 ( ) 年 代 中 期 ,在 明 星 容 的社 会片 。这 些 影片 开 启 了 当时 中 酷热 ,但 连映 8 4天 场场爆 满 ,创下 了
会 的 进 步 。抗 日战 争 时 期 ,私 营 公司 作 、最 好 的 编 剧 、最好 的 导 演 和最 强
1 9 4 5 -1 9 4 9年 成 为 中 国 电 影 发 展
对 电影 的意 识 形态 属性 产生 了 一定 的 的 男女 影星 阵 容 ,高额 投 资 出 品 了幽 中最特 殊 的 … 个时 期 。抗 战 胜 利 后 ,
殖 民 地半 封 建 的旧 中 国 落后 的思 想 和 该 片 在 当时 社 会上 一 度 引起 轰 动 。之 公 司摄 制的 电影 《 渔 光 曲 》 ,成 为 中 游 戏 消遣 的 金 钱主 义。但 也 有 一些 电 后 ,影 视 公 司 又拍 摄 了一 批 以宣 传 社 国 第一部 获得 国际 电影节奖 项的 影片 。
短暂的“联姻”——苏联电影与中国电影
短暂的“联姻”——苏联电影与中国电影短暂的“联姻”——苏联电影与中国电影近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十年代,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电影产业曾经历了多次的转变和变革。
其中一个重要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中国与苏联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联电影在中国的引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电影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设备和人才都十分匮乏。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引进了许多外国电影,其中包括不少来自苏联的电影作品。
这些作品在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
那时,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战火特殊时期,由于战争和内战的影响,中国的电影制作条件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特别重视与苏联电影工业的合作,从苏联引进电影技术和设备,并派遣了一批电影人员到苏联学习电影制作技术。
这些早期的合作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先进的电影美学和制作技术。
在此次合作中,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表现风格和制作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电影强调现实主义风格,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描绘,这与当时中国电影的宣传和教育性质相契合,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苏联电影还带给中国电影制作技术上的真正革新,推动了中国电影技术水平的提高。
经过与苏联电影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电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不少影片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成功,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
中国电影制片人学到了苏联电影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技术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奇瑰了中国电影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然而,尽管中苏两国在电影合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这段“联姻”并不持久。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出现了裂痕,文化交流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中国政府开始削弱对苏联电影的引进与合作,并倡导发展中国电影工业的“自力更生”,并开始重点培养本土电影创作和制作人才。
早期中国电影
早期中国电影(1905—1949)大致脉络l 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1896年中国出现了电影放映;1905年秋,北京丰泰照像馆的任景丰在北京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戏剧舞台纪录电影《定军山》,这件事被认定为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
l 1909年由外国人创办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
1916年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制作公司是张石川和几个朋友联合创办的“幻仙影片公司”。
但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资金困难而宣告结束了。
此后,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投资拍摄电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务印书馆。
1917年,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低价买进了一批电影器材,决定在图书出版之外,兼营电影业,这是中国自己投资拍摄电影较有规模的开端。
l 2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当时全国数十个城市大小电影公司林立,仅上海就达141家。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导演和电影明星。
这个时期既有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娱乐片(如武侠片、古装片等),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生问题剧”。
20年代,上海每年的观众数超过700万人,这个规模和世界其它大城市不相上下。
l 3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转折时期。
1931年,夏衍等人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电影小组。
1933年2月9日,“中国电影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直接干预时政的影片也多了起来,电影从摄影棚中走出来,承担起唤起民族精神的时代任务。
同事,有自由派文人支持的商业电影也相当繁荣,这些抱着娱乐人生目的商业电影人曾与左翼电影人发生过激烈的论战。
l 30年代后期—40年代中期,抗战爆发后,中国存在着四种电影形态:上海汪伪政府电影、重庆国民党电影、伪满洲电影、延安电影。
但总的来说,电影艺术发展缓慢。
l 抗战结束后,在当时国民政府的扶持下,国家电影机构和民间电影企业拍摄了不少电影。
但从质量上看,民间企业的出品更优秀一些。
代表作l 1928年,《火烧红莲寺》掀起武侠神怪片的大潮,这部影片在三年内连续拍摄了18部集,观者之多,堪称万人空巷。
中国电影史复习重点
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拓荒期(1896-1932)中国电影的传入以及第一个黄金时代探索期(1932-1949)中国点一个的初步成熟发展期(1949-1966)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创作停滞期(1966-1976)文革十年的中国电影复苏期(1976-1984)新中国电影的恢复繁荣期(1984至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1:社会历史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革2: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3:中国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特殊联系,尤其是戏剧的影响更加明显4:与世界电影相比,中国电影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5:各个创作部门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起—虹口大戏院电影创作:1913年《难夫难妻》(郑正秋导演编剧)中国故事片开端1913年《庄子试妻》(黎民伟)“香港电影之父”20年代《阎瑞生》(任彭年导演)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中国电影探索期结束《车中盗》(任彭年导演)中国最早类型片,确立了娱乐观众的方向商业投机性:决定中国工业从一开始就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粗制滥造模仿外国商业影片1920年商务印书馆为梅兰芳拍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郑正秋电影成就:1922年与张石川等组成明星电影公司,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艺术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把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电影创作:《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特色,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种开端)《玉梨观》《劳工之爱情》(滑稽短片)《自由之花》《姊妹花》(最早有声故事片)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导)是我国第一部艺术片,打破了外国影片独占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掀起了国产电影创作的阵阵高潮。
中国电影创作正式进入长片创作阶段。
郑正秋的制片思想:主张有一选定的教育作用的通俗的大众化的商业电影制片思想。
中国电影发展史
《姊妹花》创造了连续在一家影院放映 60天的记录
《渔光曲》于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成 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创造了连续放映 84天的记录
解放区电影突飞猛进,实现了 多项人民电影的“第一”
1922 年 与 张 石 川 等 创 建 明星影片公司。主要作 品有《孤儿救祖记》、 《姊妹花》、《玉梨魂》 等。
张石川
中国电影事业的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1927年 导演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 烧红莲寺》,
1931 年 导 演 中 国 第 一 部 有 声 片 《歌女红牡丹》。
他的影片具有平易、朴实、手法 灵活、故事性强的特点。
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城市之夜》 “国防电影的代表”《狼山喋血记》 《生死恨》;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主演:梅兰芳) 代表作:《小城之春》 东方电影的开荒之作
吴永刚
1934年编导其第一部 影片《神女》,被誉 为“达到了中国默片 的最高峰”。
1980 年 导 演 的 影 片 《巴山夜雨》(与吴 贻弓合作),获得了 第一届中国电影“金 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代表作有《难夫难妻》、《三 笑》、《燕归来》等。
《歌女红牡丹》
《火烧红莲寺》
第二代导演
主要活动时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蔡楚生、费 穆、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 电影的转变。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从单纯 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 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一)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 1905—1931)一、草创1、开端⑴国产电影开端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 1905年春夏之交;任庆泰(字景丰)拍摄;谭鑫培主演。
⑵故事片开端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1913 年;导演:张石川、郑正秋;编剧:郑正秋;新民公司拍摄。
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1 年;导演:任彭年;编剧:杨小仲。
【注:短片≤ 6 本;长片≥ 7 本】⑶其他开端香港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 1913 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主演:黎北海、严珊珊(中国第一位女演员、非职业)2、终结《劳工之爱情》—— 1922 年;中国短故事片创作基本终结的标志3、滑稽短片《劳工之爱情》—— 1922 年;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地位:中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之作,现存最早的中国电影。
成就:制作过程规范、镜头语言成熟、喜剧元素丰富。
4、“商务”之短片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任彭年5、1919—1922 年间的三大公司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初盛景观1、《孤儿救祖记》1923 年年底;明星公司推出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主演:王汉伦——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
其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从此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结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
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2、“国产电影运动”特征:⑴制片机构的勃兴【最为显著的特征】著名的流派有“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大中华百合”、“天一”这几个群体。
【补充:“长城画片”——1921年5月,由旅美华侨青年梅雪俦、刘兆明、程沛霖、李文光、李泽源等人成立于美国纽约,以冀通过制作爱国影片,端正海外视听,维护祖国尊严。
中国电影史纲要(近代)
1897年5月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在上海礼查饭店进行。
雷玛斯建立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控制半个中国放映网的大型企业——雷玛斯游艺公司。
初创期中国电影(1905~1922年)早期中国电影(1922~1930年)发展期中国电影(1930~1937年)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年)高峰期中国电影(1945~1949年)一、初创期1.1905年,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认定的起始原点——《定军山》(任庆泰)2.丰泰现象——1905年北京,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丰泰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师,所拍摄的一系列,以京剧名角、名戏为主题的影片,包括《定军山》、《艳阳楼》、《白水滩》等。
3.民族影业的生成,中心由北京转为上海,经历了“贴附”带“附设”两个阶段。
4.1909年,中国(上海)最早的外资制片公司——亚细亚公司成立。
5.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新民公司拍摄)。
6.“形制”是指影片的本数,四本以下为短故事片,四本以上为长故事片。
7.张石川、管海峰创立幻仙影片公司,将文明戏《黑籍冤魂》改编为电影;《黑籍冤魂》中已经有了实景、景别、剪辑意识的体现。
8.新民公司:上海,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经营三等组建,《难夫难妻》;华美公司:香港,黎北海、黎民伟、本杰明·布拉斯基组建,《庄子试妻》。
(“黎式兄弟”黎民伟、黎北海)新民和华美为中国制片业迈出的第一步,形制均为贴附于外资运作的企业。
幻仙公司同样也是贴附性企业。
9.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形制已经是附设性机构,区别于新民、华美、幻仙之处在于,已是民族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自资企业。
代表作:京剧艺术片《天女散花》《春香闹学》,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中的《阎瑞生》《红粉骷髅》,长故事片《荒山得金》《莲花落》。
代表人:任彭年、陈春生、廖思寿、杨小仲。
10.1926年,商务活动电影部脱离附设性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
二、早期中国电影1.早期中国电影是民族影业最具活力的自主发展阶段。
《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资料
《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资料《建国大业》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的电影,该片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越的斗争中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
电影将观众带回到20世纪初的中国,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关于《建国大业》历史背景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晚清政治的动荡与崩溃(1895年-1911年)晚清政治的动荡与崩溃是《建国大业》的历史背景之一。
在该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国内政局不稳定和国民经济困境等严重问题。
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了维新运动,但最终被清政府所镇压。
其中鸦片战争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甲午战争的失败等事件,彻底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威信,导致了中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
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911年-1949年)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也是《建国大业》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
该片描绘了辛亥革命的发展和成功,以及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建立中华民国的过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宣告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然而,在中国各地的新旧势力之间持续的斗争和内战,导致中央政府的衰弱和国家的分裂。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1921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是《建国大业》的主题之一。
影片通过描绘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们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党的成立大会,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断壮大的过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
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和推翻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抗日战争是《建国大业》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背景。
影片中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团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战斗。
中国电影史读后感
中国电影史读后感
中国电影史是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记录中国电影人奋斗、创新、发展历程的史册。
中国电影史可以分为近现代中国电影和当代中国电影两个时期,近现代中国电影从 19 世纪末期开始,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电影文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人不断探索、创新,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大闹天宫》、《骆驼祥子》、《茶馆》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也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地位。
在当代中国电影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电影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电影人不断创新、探索,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如《红高粱》、《霸王别姬》、《甲方乙方》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奖项和好评。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电影作品进行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阅读中国电影史,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独特文化,也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人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中所做的贡献。
同时,阅读中国电影史,也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
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
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卢米埃尔(1864~1948) 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
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
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
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
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
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
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把原先独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将其连成一部来放映。
得到观众欣赏,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辑。
他是电影的创始人。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
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
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
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
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浅谈中国近代电影
三、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
• 1905年,《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从此之后中国电影风风 雨雨经历了100年,这是一部无声片,长约五分钟。 •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是20世纪30年代由蔡楚生导演的《渔 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 1953年11月5日 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 山伯与祝英台》 。 • 1980年电影《庐山恋》,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吻戏,也是“文革”后 国内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女主角张瑜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 百花奖的“双料影后”。
•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 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 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 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 《那山那人那狗》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 大批新生力量。 •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 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 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 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 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2、两次高潮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白毛女》、 《祝福》、《林家铺子》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 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 次高潮; • 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 《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 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 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 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中国近现代电影发展史30页PPT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中国近代史——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化的色彩。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
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
社 会 生
活
的
报刊、影视
变 迁
促进经济 文化发展
改变人们 思想观念
丰富人们 社会生活
交流联系 更加便捷
推动社会 进步
由传统向西式化发展,逐渐多元化,呈现出追新慕异、 去土存洋、新旧并存、中西融合的特点。 一、物质生活 (1)衣着: ①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欢迎。 (2)饮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吃西餐成为有钱人 的一种时尚。 (3)住房:出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期间成宣传
改良,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
娱乐大众、传播新知。(通俗报,满足市民文化消遣,丰富生活;
专业报,传播新知)
2.电影事业的发展 (1)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 (2)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
事业开始起步。 (3)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4)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
中国近现代电影发展史30页文档
中国近现代电影发展史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无声前的《定军山》只 有5分钟,存下来的只有 一张主角谭鑫培的剧照。 在没有影像资料和太多史 料可查的情形下,通过合 乎情理的想象,完成了拍 摄。新版《定军山》采取 的是戏中戏的结构,完整 地记录了中国第一部电影 从筹备到选角,再到最后 拍摄的整个过程。
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1931年)
《渔光曲》: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王人美(1914.12- 1987.4.12),原名王 庶熙,湖南长沙人。13 岁入上海美美女校(中 华歌舞团前身)学习歌 舞,后登台演出。 1931年入联华影业公 司,主演《野玫瑰》, 以其自然泼辣、迥异于文明戏的表演而崭露 头角。后又成功地主演了《渔光曲》、《风 云儿女》、《壮志凌云》等影片。同时录制 了《渔光曲》主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