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和设问句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反问句、设问句认识及练习

反问句、设问句认识及练习

反问句、设问句认识及练习第一篇:反问句、设问句认识及练习问句的认识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你认识他吗?你几岁了?小红,这是你的笔吗?今天几号了?你会做这道题吗?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例句1、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一、设问句重要的不在于前面的提问,而在于后面的回答。

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使后面的回答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标题或开头用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便于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相关例子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他真的很坏吗?不是的,是你没有看透他!3、为什么小鸟会飞呢?因为它有翅膀。

4、难道这件事很难办到吗?不,是你自己心不在焉!5、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6、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把课本借给他了。

7、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8、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玩具赛车。

9、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二、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1.“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并没有这么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的重要性。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最新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复习过程

最新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复习过程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一、疑问句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有疑而问,是向别人询问一件事,解除自己的疑团的, (即: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句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做设问句。

提问者知晓问题的答案,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设问句的后边,紧接着的是作者本人的答语。

如: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2、“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3、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4、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5、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三、反问句反问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答在问中。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 “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 “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总之,疑问句是我问他答,答在问后;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后,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已经暗示了出来;设问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

放大电路的瞬态分析与稳态分析对放大电路的研究,目前有稳态分析法和瞬态分析法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稳态分析法:也就是已讨论过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该方法以正弦波为放大电路的基本信号,研究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的响应(或叫做放大电路的频域响应)。

其优点是分析简单,便于测试;缺点是不能直观地确定放大电路的波形失真。

瞬态分析法:是以单位阶跃信号为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研究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又称为放大电路的阶跃响应或时域响应。

区分设问句 反问句 疑问句

区分设问句 反问句 疑问句
• 1.加入反问词。 • 2.肯定否定词相互转化。 • 3.句末加疑问语气词。 • 4.句号变成问号。 • 5.检查 句子是否通顺,且原意不变。
• 例: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 • 1.加入反问词。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是真理。 • 2.肯定否定词相互转化。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 • 3.句末加疑问语气词。 • 4.句号变成问号。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 5.检查 句子是否通顺,且原意不变。
• 1.找出陈述句中可以提出的问题,及答 案。
• 2.拆分句子,加入疑问词及对应标点, 拆一为二。
• 3.检查是否语句通顺。 • 例:小麻雀的家在树上。 • 我亲密的战友。 • 我不会忘记谁?当然是我亲密的战友。 • 爷爷和我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 是谁和爷爷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当然是我。 •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 谁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梅兰
不闻不问 •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
象征。 •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 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 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的桥梁。 •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
天的幸福生活。
• 13、每一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 • 1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 • 15、我们都喜欢看闲书。 • 16、我们的教室很安静。 • 17、他对我专很属好。 • 18、这部电影很精彩。
陈述句变设问句
•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

七.2常见修辞手法(二)——反问、设问、对偶、反复

七.2常见修辞手法(二)——反问、设问、对偶、反复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常见修辞手法(二)——反问、设问、对偶、反复常见答题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反问:指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答题规范: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举例:《我的老师》中“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用否定的“不喜欢”“不愿意”反问,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挚爱之情。

6.设问:指为了引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作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答题规范: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举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文题提出疑问,引人思考。

7.对偶: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作用: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

一般用于古诗文中。

8.反复: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抒发了……的心情。

举例:《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例题讲练】山岗上的秃树①车过山岗的时候,忽然就发现了那株树,它突兀地站在冬天的地平线上,远离成片结队的森林,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苍老、孤独、虬枝盘结,努力想把枝枝丫丫伸出生空,却怎样都伸不直的样子。

②那时节,夕阳西下,有飞鸟还巢,金色的夕阳把那棵秃树镀了一层金,暗淡的背景里,那棵秃树,彰显,凹凸,浮雕一样,像一张逆光的照片,唯美,清凉,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周遭的山岗,田野,石头,兀自静默,唯有风,像一个行吟诗人,抚过秃树,抚过旷野,抚过泥土,抚过沙石,留下一行行蹩脚的诗句。

学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反问和设问教案

学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反问和设问教案

学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反问和设问教案引言: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反问和设问这两种修辞手法,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与示范,以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这两种手法。

一、了解反问的定义及作用(200字左右)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常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观点,但实际上并无意回答,而是用来强调或增强说话者的言辞。

通过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更生动有趣,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一个例子:"我们不是人吗?我们没有感情吗?"二、反问的应用场景与技巧(800字左右)1. 引起读者兴趣在文章开头或重要段落使用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激发读者的思考欲望。

例如:"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世界背后隐藏的秘密究竟是什么?"2. 强调观点使用反问手法可以将观点更明确地表达出来,增加说服力。

例如:"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3. 创造对比反问也可以用来进行对比,突出观点的不同之处。

例如:"你是选择坐以待毙,还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4. 带入个人情感通过反问的方式,可以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让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这个世界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呵护?"三、了解设问的定义及作用(200字左右)设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常用陈述句的形式来提出疑问,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达到强调的效果。

通过设问,可以使读者主动思考,从而更好地接受文章的观点和立场。

下面是一个例子:"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吗?"四、设问的应用场景与技巧(800字左右)1. 引导读者思考设问常常用于引导读者思考某个问题或现象的价值与意义。

例如: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2. 表达观点通过设问来表达观点,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例如: "当我们的梦想一再被现实击碎时,我们是否应该放弃追逐?"3. 强调重点设问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将文章中的重点内容更加突出。

小升初语文设问和反问修辞的考点汇总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小升初语文设问和反问修辞的考点汇总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小升初语文设问和反问修辞的考点汇总|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查字典为大家准备了小升初语文设问和反问修辞的考点希望能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ﻭ小升初语文设问和反问修辞的考点汇总ﻭ
(1)设问: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设问也叫设疑、提问.ﻭ
作用:设问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我们去思考,使所要强调的意思更加突出.ﻭ
如:是怎样小的小船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ﻭ
(2)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中修辞手法。

它的特点是:问而不答,答案其实就在句子中。


反问如果句子形式是肯定的,意思就是否定的;如果句子形式是否定的的,意思就是肯定的。


作用: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达的更加鲜明、强烈.ﻭ
如:你对我的情谊,我怎么会忘记
以上就是小升初语文设问和反问修辞的考点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阅读了解,能对大家写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返回查字典首页ﻭﻭ。

设问句:你需要根据什么来认识和练习反问句、设问句?

设问句:你需要根据什么来认识和练习反问句、设问句?

设问句:你需要根据什么来认识和练习反问句、设问句?介绍认识和练反问句和设问句是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重要部分。

通过使用这些句型,我们能够更灵活地表达观点、引起他人的注意并加强语气。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认识和练反问句和设问句。

认识反问句和设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型,用于表示询问和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

它们一般以倒装句的形式出现,即将动词或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

反问句反问句一般用于表示强调、疑问、反驳或婉转表达观点的情况。

通过反问句,我们可以向他人传达特定的语气或意图。

例如:- 他真的是这个城市的市长吗?- 这样做是不是更好?设问句设问句是用来提出一种设想、假设或疑问的句子。

它们通常用于思考问题、逻辑推理和表达观点等情境。

例如:- 如果今天下雨,我们还能进行户外活动吗?- 假如你是校长,你会怎么改进学校的制度?认识和练反问句、设问句的方法要认识和练反问句和设问句,以下方法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1. 研究范例:阅读和听力是研究语言的重要部分。

通过接触各种范例,你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反问句和设问句的例子,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

2. 角色扮演:与他人进行角色扮演练,模拟各种情境中使用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场景。

通过实际操作,你可以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练写作:尝试在书面表达中使用反问句和设问句。

写作练可以帮助你思考和组织语言,进一步掌握这些句型的用法。

4. 参考资源:查阅语法书籍、在线研究资源和语言研究网站,寻找关于反问句和设问句的详细解释和练材料。

总结通过学习和练习反问句和设问句,我们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这些句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技能,还增强了语气和表达观点的灵活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应用,你将能够更自如地使用这些句型。

加油!。

设问与反问 课件(共16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专项

设问与反问   课件(共16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专项
例①中的“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呢?”这是用否定句反问,表达肯定的意 思,叫人们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谁又能把它忘怀呢?”这是用肯定句反问,表达否定 的意思,叫人们不忘怀翠竹。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虽是反问,可意思是确定的。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反 问这种修辞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反问有连用的形式,表达的思想内容更深刻,语气更强烈。 例如: ②在旧社会,多少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人们,向往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化繁荣。 但是,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哪里有科学的地位,又哪里有科学家的出路!(郭沫若《科学的 春天》)
[解析] A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B项,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C项,运用了 反复的修辞方法,反复运用“沉默”一词。
12
2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运用了反复
的修辞方法,起强调作用,增强了感染力。)
【答案】 示例:什么是最美丽的风景?是画家笔下的云霞,是缥缈的海市蜃楼, 是雨后天晴的彩虹,还是故乡那平淡的山水?
7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手机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论是吃饭、 上班、聚会、坐车,甚至是上厕所,都是手机不离手,不愿抬起头。 他们已成为典型的“手机低头族”。他们的行为不仅有损健康, 更严重的是造成心理依赖、社交障碍,甚至于情感冷漠、疏远亲 人…… 请给“手机低头族”写一段规劝性的文字,运用反问和对偶 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 字。
15
4下面是某同学在教师节给老师写的感谢信的开头,请替该同学续写两句话,表 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意。要求:使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

反问句和设问句微课稿

反问句和设问句微课稿

微课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起来学习反问句和设问句姓名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新的修辞手法——反问、设问。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个概念。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主要分两种情况:用肯定的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反问表示肯定。

设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后随即作答,即自问自答。

(1)用肯定的反问表示否定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否定的反问表示肯定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反问句,一般只问不答,把它改为陈述句答案就出来。

而且都带有较浓的感情色彩,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先确定反问句中有肯定词(是、能、会等)还是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反问句中有肯定词的,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反问句中有否定词的,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有!这个人就是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

3、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精美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由此可见: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先提出问题,然后加以回答,即一问一答。

设问句疑问句反问句

设问句疑问句反问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反问句疑问句、 设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都有问号 ,都以问的形式 作标志的 ,形式十分相象 ,所以 ,常常有一些同学甚至个别老师 把三者混为一谈 ,弄不清什么是疑问句 ,什么是设问句 ;也分不 清哪个是设问句 ,哪个是反问句。

其实 ,三者虽然十分相似 ,但 它们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来说的 而设问句和反问句是从修辞的角度来说的。

三者有一定的交、疑问句 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 ,它是用 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 ,是有疑而问 ,当向别人询问一件事时 ,我 们就会用到疑问句。

如: 1.这是谁家的狗 ?(契何夫 《变色龙》 ) 2.还能告诉我一些题外的细节吗 ?(张新民《落棋有声》 ) 3.你读过书么 ?(鲁迅《孔乙己》 ) 上边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疑问 句,它们都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类型。

一般说来 问句是有疑而问 ,提问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需要由别人来给出回答。

它通常是由一方发问 ,由另一方作答 ,所以 ,疑问句与 回答句是紧紧相连的 ,回答句紧跟在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 句 设问句是从句子的修辞角度来说的 , 它是作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 ,为了取得吸引读者思考、 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效果 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 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 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 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 的意思。

)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叉。

,疑而有意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句与设问句》教学教案

《反问句与设问句》教学教案

反问句与设问句教学教案教学背景在英语教学中,反问句和设问句是两个经常用到的语法点。

反问句能够强调说话者的意见或态度,设问句则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表达和交流。

本教学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基本概念、用法和表达方式。

教育目标本教学教案的教育目标:•了解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概念和用法。

•学习反问句和设问句的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反问句的概念和用法课时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反问句的概念和用法,能够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1.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什么是反问句,以及反问句的用途和表达方式。

•课堂讲解: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反问句的概念、用法和表达方式。

•练习时间:学生进行反问句的练习,要求使用句型“是不是……?”或“不是吗?”等。

2.课后作业•选择一篇英文文章,找出其中的反问句,并思考反问句的作用。

第二课时:设问句的概念和用法课时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设问句的概念和用法,能够运用设问句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

1.课堂活动•演示练习:老师示范用设问句引导学生讨论某个话题。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某个话题,其中一人使用设问句引导讨论,其他人回答并讨论。

•课堂讲解:老师梳理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设问句的概念、用法和表达方式。

2.课后作业•设计一个问题,使用设问句提出,并写出回答和讨论结果。

第三课时: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比较课时目标:学生能够比较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异同点,能够应用两种语法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引导别人的思考。

1.课堂活动•分组比较:学生分组进行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比较,比较内容包括用法、表达方式和效果等。

•讲解解答:老师讲解和解答学生的比较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应用。

2.课后作业•设计一段话题,使用反问句和设问句交替表达,体会两种语法点的异同点。

教学方式本教学教案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包括讲解、演示、练习、讨论和比较等。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的区别复习过程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的区别复习过程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的区别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一、疑问句:我问你答是疑问;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它通常是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所以,在记叙文中某方的疑问句与另一方的回答句是紧紧相连的,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1、这是谁家的狗?2、还能告诉我一些题外的细节吗?3、你读过书么?二、设问句:自问自答是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叫做设问句。

它们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问句,其实提问者本来完全知晓问题的答案,是明知故问且又自问自答的一种问句形式,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设问句的后边,紧接着的是作者本人的答语。

例句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2、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3、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4、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5、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6、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7、是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8、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三、反问句:不需回答是反问;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

它们都运用了问句的形式,表达了某种确定的意思。

反问句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也是作者自问自答,把答案蕴藏在问句之中,答案就是问句意思的反面。

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句:1."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要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强调要保护环境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正确使用修辞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使用修辞反复、设问、反问

举例
• 例如:(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 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 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 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 "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 法为反复。
举例
• (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 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 了解她,爱她,娶她。(莫泊桑 《项链》)这句含有相同词语"她", 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 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 该句为排比。
反复的类型
• 3.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 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 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 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 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 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 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 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 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 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 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 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 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 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 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 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 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 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反问句与设问句

反问句与设问句
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问句里面,是 问句的反面。
由此可见:
反问句——一般只问不答, 答案就在反问句里。而且 都带有较浓的感情色彩, 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作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为了引起 读者思考和提高阅读兴趣而采用的一种 问句形式。
作者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的后面。
设问句: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后随即作答,即自 问自答。
由此可见:
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和思考,先提出问题,然后加 以回答,即一问一答。这样可 以引起读者兴趣,加深印象。
反问句与设问句的区别:
反问句:无疑而问,答在其中。 设问句:有疑而问,自问自答。
1、难道你没有看见我在说话吗?( )
2、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 )
3、不耕耘怎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பைடு நூலகம் ( )
修 比喻 拟人 辞 夸张 排比 手
法 设问 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肯定的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 的反问表示肯定。
设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
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是根 据需要提出问题后随即作答,即 自问自答。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如:
1、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 你能数得清吗?《数星星的孩子》
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如: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养花》
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科利亚的木匣》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 强调语气。说话者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 的答案。常与“难道”“怎么”“这么” 等词连接。
4、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

三年级下册语文区分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区分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 1、骄傲的小强,肯承认比不上别人吗?

❖ 2、为什么哥哥昨天没上学?
❖ 3、你喜欢看海豚表演,还是鹦鹉表演?
设问句:自问自答
例句:1、这是他的错吗?不是的。
(自问)
(自答)
(提出问题后,立刻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是自问自答)
2、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四十四个。
请找出设问句
❖ 1、法律是什么?就是保护人类的社会法则。

❖ 2、难道这不是游玩的地方吗?
❖ 3、没有爸妈,会有我吗?
反问句:提出的问题,不需 要别人回答,因为我们可以
在问题中找到答案。
例句:1、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你是七点起床的)
2、天气这么热,还需要穿毛衣吗? (不用回答,大家也知道不需要穿毛衣。)
哪一句是反问句?

❖ 2、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不会下雨?
❖ 3、昨天难道不是你值日吗?

辨别下列句子是什么句
❖ 1、过山车这种游戏十分刺激,怎么适合有心脏病的
人玩呢?反问句
疑问句
❖ 2、哥哥没来,是因为病了,还是因为明天要考试?
❖ 3、植物没有阳光和水分,能够生长吗? 反问句
❖ 4、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口吗?据最近统计,已经超 过十三亿了。 设问句
❖ 5、我们会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前往海洋公园?疑问句
❖ 6、谁把花瓶打碎了?疑问句
❖ 7、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设问句
❖ 8、事实摆在眼前,你可以抵赖吗? 反问句
疑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的区分
读读想想: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1 | 今天,你几点起床的? 2 | 今天谁七点起床?我。 3 | 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
反问句的意思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8.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9.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10.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迟到》(林海音)
1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的吗?
12.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反问句的特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设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应与反问句分别开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例: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


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例:"难道数学有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陈述句:数学不难。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都有问号,都以问的形式作标志,所以都可称为“问句”。

因为它们形式十分相似,所以,常常有一些同学甚至个别老师把三者混为一谈,弄不清什么是疑问句,什么是设问句,也分不清哪个是设问句,哪个是反问句。

其实,三者虽然十分相似,但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一、疑问句
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有疑而问,当向别人询问一件事时,我们就会用到疑问句。


1、这是谁家的狗?(契诃夫《变色龙》)
2、还能告诉我一些题外的细节吗?(张新民《落棋有声》)
你读过书么?(鲁迅《孔乙己》)
上边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疑问句,都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

一般说来,疑问句是有疑而问,提问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需要由别人来回答。

它通常是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所以,在记叙文中某方的疑问句与另一方的回答句是紧紧相连的,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句
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设问句是文章作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为了取得引起读者思考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而特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如:
4、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不死》)
5、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6、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陈尔寿《地坏是圆的吗》)
上边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设问句,它们都是作者有决心书而为之的问句,其实提问者本来完全知晓问题的答案,是明知故问且又自问自答的一种问句形式,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设问句的后边,紧接着的是作者本人的答语。

三、反问句
反问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7、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魏巍《我的老师》)
8、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茅盾《白杨礼赞》)
9、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以上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反问句,它们都运用了问句的形式,表达了某种确定的意思。

反问句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也是作者自问自答,把答案蕴藏在问句之中,答案就是问句意思的反面。

由此可见,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的目的和作用都各不相同: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询问、解除自己的疑团的,它是有疑而问,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设问句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吸引力或引起注意和思考而有意而为之的问句,作者自问自答,答在问后;反问句是为了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加强某种语气而有意而为之的问句,是无疑而问,
作者自问自答,答在问中。

对于这三种问句,只要我们经常有意识地、仔细地加以分析,就一定能够将它们正确地区分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