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急性毒性试验

合集下载

急性毒性实验参考

急性毒性实验参考

小鼠口服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急性毒性试验摘要小鼠一次灌胃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连续观察14 天。

观察行为反应并记录死亡情况。

死亡小鼠解剖可见心脏瘀血。

存活者第15 天全部解剖,肉眼检查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变。

其死亡率用Bliss 法求得枸橼酸托烷司琼LD50 为418.29 mg/kg;95 可信限为390.74 447.79 mg/kg。

1.0 实验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次口服对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2.0 受试物2.1 名称: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白色粉末。

2.2 提供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友成组2.3 批号: 99022.4 含量:99.7%2.5 配制方法:将受试药物用0.5%CMC-Na 研磨配制成混悬液,并稀释成相应浓度,使各剂量组给药体积相等。

2.6 溶剂:0.5%CMC-Na3.0 动物3.1 来源、种属、合格证:昆明种小鼠60 只,(♀30 只,♂30 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中科动管第005 号。

经一周适应性饲养。

饲料购自中英合资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自由取水,饲养温度为23 2℃。

3.2 体重:给药时体重为18 22 克。

3.3 性别:雌雄各半。

3.4 每组动物数:按体重随机分组,实验时以每10 只(♀5 只,♂ 5 只)为一组4.0 剂量4.1 剂量设置:按预初实验结果,最高剂量定为570 mg/kg。

以0.9 的比例递减,即为570、513、461.7、415.5、374、336.6 mg/kg,6 个剂量组。

4.2 每只动物接受容量:口服体积为0.2 ml/10g 体重。

5.0 给药途径小鼠禁食 6 小时一次灌胃给药。

6.0 方法动物按体重随机分 6 组,每组10 只,雌雄各半,每组的小鼠体重分布相似。

给药后即观察动物各方面反应情况,死亡动物即进行解剖,检查内脏。

记录每天动物的死亡数。

7.0 观察指标7.1 观察期:14 天7.2 毒性反应:观察检查小鼠外观、行为、进食、粪便等情况,死亡动物进行尸解。

[医药]急性毒性试验

[医药]急性毒性试验

有毒(LD50 25~ 200)
非啮齿类
(发现毒理学研究)
h
4
h
5
怎么做?
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要求
※两种动物 ※两种性别 ※两种给药途径
啮齿类 非啮齿类
h
6
两种动物:充分暴露受试物毒性, 若未采 用非啮齿类动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应 阐明其合理性。
两种给药途径:通常,给药途径应至少 包括临床拟用途径和一种能使原形药物 较完全进入循环的途径(如静脉注射)。 如果临床拟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则仅此 一种途径即可。
个途径 ※如不能静脉给药可改为其它途径
h
10
怎么做?
剂量
※化学药物最高剂量 静脉给药:2 g/kg 口服给药:2-5 g/kg
※临床拟用剂量的100-300倍
h
11
怎么做?
给药容量:各剂量组应按等容量,不等浓 度的给药原则
最大给药容量:可参考相关的文献
h
12
怎么做?
口服(包括灌胃)给药前通常禁食过夜 (至少小鼠3-4 h),但不禁水,给药后 仍需禁食2-4 h(小鼠1-2 h)
原因: ※胃内容影响给药容积 ※胃内容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h
13
怎么做?
观察期限
※一般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
※如给药第2周内发生动物死亡或出现新的 毒性反应时,应延长观察期限
h
14
怎么做?
观察终点 ※死亡 ※明显毒性征状
h
15
怎么做?
观察指标
※死亡情况 ※体重等一般情况 ※征状(Sign) ※实验室等检查
h
19
近似致死计量法
※方法: 选取剂量序列表中的某个区段,每个剂 量(也可每隔一个剂量)给一个动物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给药方法;了解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试化学物后,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的特征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观察受试动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求出半数致死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成年昆明系实验小鼠(SPF级别)。

器材:注射器(0.25,1,2,5ml)、吸管(0.1,0.2,0.5,1,2,10ml)、容量瓶(10,25,50ml)、烧杯(10,25,50ml)、滴管、灌胃针12号、动物体重秤、解剖剪刀、镊子、手术手套,口罩。

试剂:受试化合物(氯化钡溶液,20mg/mL)。

三、实验原理氯化钡是强电解质,可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导致钡离子在小鼠血液内部引发急性低钾血症,故小鼠会出现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心肌应激性减低,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由于肌无力,严重中毒的小鼠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乃至死亡等症状。

四、实验内容1.健康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4.小鼠灌胃操作技术。

(1)预实验,取小白鼠、称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以灌胃的方式给予等体积、不同剂量的氯化钡溶液,摸索小鼠接近100%和0%死亡的剂量范围。

(2)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以灌胃的方式给予等体积、不同剂量的氯化钡溶液。

小鼠灌胃法:将钝头的12号注射针(适用于小鼠),安装在适当容积的注射器上,吸取所需的受试物溶液,左手抓住动物双耳后至背部的皮肤(小鼠仅抓住耳后、颈部的皮肤,用无名指、小手指和大鱼际肌将其尾根部压紧),将动物固定成垂直体位,腹部面向操作者。

注意使动物的上消化道固定成一直线。

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由动物口腔侧插入,避开牙齿,沿咽后壁缓缓滑人食管。

若遇阻力,可轻轻上下滑动探索,一旦感觉阻力消失,即可深入至胃部。

如遇动物挣扎,应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千万不能强行插入,以免操作穿破食管,甚至误人气管,导致动物立即死亡。

(完整版)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完整版)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 LD50法(1/10,1/50,1/100) – MTD法(1,1/3,1/10)
• 蓄积性毒性剂量设计
– 1/10LD50,然后按等比级数1.5倍逐渐递增
试验目的和意义-为特殊毒性试验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 生殖毒性试验高剂量为母鼠MTD – 致突变试验
• 啮齿类动物微核试验高剂量为1/2 LD50 • 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高剂量应为1/2 LD50
• 近似致死量法 • 最大给药量法 • 最大耐受量法 • 固定剂量法 • 上下(序贯法) • 累积剂量法(金字塔法) • 半数致死量法
定义
• 最大给药量(MFD):指动物单次或24小时内多次(2-3次)给药所采用的最 大给药剂量
• 最大耐受量法(Maximal tolerance dose, MTD):是指动物能够耐受的而不引起 动物死亡的最高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 动物体重:小鼠18-22g,同次体重相差不超 过平均体重20%;大鼠120-150g,同次体重 不超过平均体重20%;犬用成年犬
• 性别:雌雄各半
给药方法
• 动物禁食
– 为减少吸收差异和大容量给药造成急性扩张,小鼠和大鼠至少应停食4-6h,要求一夜停 食(不停水),给药后再禁食3-4h
• 给药途径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LD50法
• LD50测定法剂量设计
– 预试验:找出0%及100%估计致死量 – 正式试验:根据预试验药物毒性大小一般在1:0.6-1:0.9范围
内设计4-7档剂量
• LD50计算方法
– Bliss法 – 改进寇氏法 – 点斜法 – 简化概率单位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法
– 中药新药除临床给药途径外,一、二类水溶性药应同时采用静脉给药途径,其他如油剂、 混悬剂之类可擦爱用皮下给药途径。腹腔注射在人体极少用,中药粗制剂成分复杂,动 物毒性试验中也尽可能少用,以避免腹腔刺激性的干扰。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三、给药方法
(一)动物禁食
动物购入后应在实验室观察1星期,口服给药前,为减少吸收差异和大容量 给药造成胃急性扩张,小鼠和大鼠至少应停食4 -6h,要求一夜停食(不停水), 投药后再停食3-4h。
(二)给药途径
中药新药除临床给药途径外,—、二类新药还希望其他给药途径,水溶性 药
物应同时采用静脉给药途径,其他如油剂,混悬剂之类可采用皮下给药途径。 腹腔汁射在人体极少用,中药粗制剂成分复杂,动物毒性试验中也尽可能少 用,以避免腹腔刺激性的干扰。
(一)观察指标
不能把求得致死剂量看作是急性毒性实验的唯一要求。发现毒性症状及毒性反应 的靶器官同样是急毒实验非常重要的目的。给药前后应观察体重、进食、进水的状 况,密切观察异常毒性症状,特别是给药后的一、二日。以后1日至少观察1次,观 察7 日观察症状包括①行动:不安定、多动、发声;②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 痉挛、运动失调、姿态异常;③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眼球突出、流涎、流汨、排尿、 下泻、竖毛、皮肤变色、呼吸;④死亡。应每日记录体重、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濒死动物应单独饲养,死后及时解削进行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束存 活动物也进行解剖,如有病变进行组织学观察。
(二}致死剂量计算
可用Bliss点斜法、简化机率法、改进寇氏序贯法等计算最小致死量或半数致死量。 Bliss法严谨精确,缺点是计算非常繁复。但近代有计算机软件,汁算方法可推荐 Bliss法。各种方法原则基本相同,如:①剂量刘数值应为等差,即剂量应按等比级 数排列;②各组动物数应相等;③死亡率应在50%上下基本对称分布等。但各种方 法还各有特殊设计要求,如有的要求Dm和Dn必须为100%和0%死亡率等,可参考有 关专著,此处不赘述。如受试物毒性低,测不出LD50,可求得最大给药量。

[医药]急性毒性试验

[医药]急性毒性试验

LD50法
※动物 ●种类:小鼠 ●体重:18∼22 g/只 ●分组:一般6组 ●每组动物数:10∼20只〔每组动物数相
等〕 ●性别:雌、雄各半
LD50法
※剂量组 ●最高剂量:达到或接近使动物100%死亡 ●最低剂量:达到或接近动物0%死亡 ●中间设3个剂量组 ●另设对照组
LD50法
※剂距:0.60∼0.90,常用0.70 ∼0.8 各组间成等比级数
※给药容量:0.2 mL/10gBW 灌胃最大容量可达0.8 mL/只
LD50法
※观察—观察期14天 ●观察重点:死亡 ●体重 ●征状 ※结果:分性别根据各剂量组的死亡率用
Bliss法计算LD50
固定计量法
●动物:首选大鼠
●剂量:5、50、500和2000 mg/kg
●观察终点:明显的毒性反应
●实验:
用2000 mg实 验
2000
用500 mg实 验
无严重急性 毒性危险性
上下法〔阶梯法〕
※主要用于: ●口服化学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死亡发生于给药后1~2天内的药物
※优点:节省动物
上下法
※动物 ●种类:啮齿类,一般选用大鼠 ●性别:单一性别,一般选用雌性 ●周龄:实验时8~12周 ※实验 ●限度实验:适用于毒性可能较小的受试物 ●主实验:适用于估计有明显毒性的受试物
固定剂量法
※正式实验 ●结果判断
剂量
5
50
存活<100%
高毒
有毒或高毒用
(LD50≤ 25) 5 mg实验
存活100%毒 性明显
有毒(LD50 25~ 200)
有害 (LD50 200~
2000)
存活100%无 用50 mg实验 用于500 mg

4-1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

4-1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

4-1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第一节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一、概念和试验目的(一) 急性毒性概念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

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

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

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二) 实验目的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参数),以初步估计该化合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

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方法(一) 实验动物选择在卫生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物对人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

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反应,应当与人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一致,虽然利用任何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向人外推都必须十分慎重,但这一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非常重要。

1.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

目前实际应用中以大鼠和小鼠为主,尤以大鼠使用很多。

需指出大鼠并非对外来化合物都最敏感。

家兔常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皮肤毒性,包括对粘膜的刺激。

猫、狗也用于急性毒性试验,但因价贵不易于大量使用。

猪为杂食动物,对一些化合物的生物效应表现与人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皮肤结构与人较近似。

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经口灌胃技术,半数致死剂量的意义。

2、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半数致死剂量的计算及毒性判定。

二、实验原理:化学物经口染毒的方法是毒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是研究化学物毒性效应的基本试验。

通过该实验学习化学物毒性试验的实验设计原则和掌握经口灌胃技术。

三、仪器、试剂与材料1、器材帆布手套、橡胶手套、电子天平、剪刀、大头针、小鼠鼠笼、泡沫塑料板、棉签、纱布、脱脂棉、小鼠灌胃针、1ml注射器、电子天平、动物体重秤等2、试剂敌百虫、苦味酸饱和溶液。

3、实验动物成年、健康的雌、雄小鼠50只。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编号、称重和分组参考实验一中动物性别鉴定、编号和分组方法,5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组,各小鼠用电子天平称重,以g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2、确定染毒剂量:经预试验获得敌百虫0%~100%的致死剂量范围,由公式计算各组剂量公比值r:1/-r,根据公比值确定各组正式剂=n ab量。

a:最低组剂量,mg/kgb:最高组剂量,mg/kg3、配制毒物溶液准确称取敌百虫2024mg,溶解并稀释至10 mL,取5 mL置于容器中,供第五组染毒;加入5 mL溶剂,稀释后取出5 mL供第四组动物染毒;再加入5 mL溶剂,稀释后取出5 mL供第三组动物染毒用,依此类推,可配制成按1:0.5递减的各剂量组不同浓度的溶液。

4、计算每只动物实际灌胃体积每只小鼠实际灌胃量=0.02 mL/g ×该小鼠体重g5、染毒(1)动物的禁食和复食:试验前,实验动物禁食过夜,不限制饮水,灌胃后2-3h后复食(2)灌胃操作技术:同实验一小鼠灌胃染毒法。

6、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观察染毒后观察和记录中毒体征及出现的时间、死亡数量和时间及死亡前的特征。

高剂量组动物的死亡常很快发生,染毒后应即刻密切观察。

根据观察情况分析中毒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单次或短时间内暴露给动物或人类的某种物质引起的致死或可逆的严重生理或行为异常的试验。

该试验方法是衡量化学物质的毒性的基本方法。

本文将介绍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试验动物的选取、试验总体方案和数据分析。

一、试验动物的选取:一般采用小鼠、大鼠、兔子等常见实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前可选用以体重为基础的随机方法进行面部体检和组织检查,确保被选中的动物状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建议使用健康、年龄相当、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

二、试验总体方案:(一)实验前准备① 确定药物的理论毒性LD50值。

② 检查试验动物的健康状况,重量平均分布。

③ 毒物制备:根据LD50值计算出适量的毒物浓度,制备用于实验的溶液。

(二)实验操作① 实验动物按照体重分组,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 实验组的动物分别接受毒性物质,对照组的动物接受纯水或生理盐水等无害物质。

③ 观察动物在接受测试物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和明显症状。

④ 测试持续时间应不超过14天,每日记录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水分摄入量,并定期检查动物的状态。

(三)数据分析① 研究数据分析应该包括生理指标评价、心理行为表现、体重变化评估等多个方面。

②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摄入量等数据,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三、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② 准备用于实验的试验动物,并确保它们健康、无明显异常。

⑦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并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

四、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物质毒性的基本方法。

选择健康的、年龄相当的、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作为试验对象,并制定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动物情况和记录关键数据。

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并分析毒物的毒性程度。

研究人员应该严格把握实验过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第4页
二、试验准备
试验应在符合GLP试验室内进行,试验样品质量和稳定性应符合要求,与药效学及 临床试验一致。
(一)样品液配制
中药材町用浓缩煎剂或浸膏,中药制剂可用不含辅料提取物加水或用o.5%羧基纤 维素钠,0.5%吐温—80,5%阿拉伯胶等混悬剂、增溶剂配成混悬液等,尽可能配成 水溶液,水不溶性成份可用植物汕配成油溶、乳浊液。也有用乙醇、聚乙醇等溶剂配 成样品液者,但溶剂本身急性毒性能干扰试验结果,所以,急性毒性试验汇报中应对 样品液配制方法加以详细说明,必要时设溶剂对照组。
急性毒性试验
第7页
第二节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一、LD50测定
最小致死量是使动物刚好致死药品剂量,但因为药品性质,给药方法和个 体差异,每只动物最小致死量确很大差异,试验和统训学原理表明一群动物 最小致死量平均值相当于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很多,但试验没 计大同小异,所不一样者为算方法不一样,其试验方法以下:
急性毒性试验
第12页
(二)安全性评价
(1)依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判断供试药品毒性强弱、类型。我国尚无统—要求。
(2)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临床研究有指导意义,能够为临床研究时探索安全有 效剂量防止出现急性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不过,鉴于人体与各种动物对各类化合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类 型毒性反应差异,尚无规律可循,现有化学药品统计数据表明,在进行临床研 究时,仍应依据试验结果参考文件资料报道进行由低到高安全治疗剂量探索。
(二)样品液浓度及给药容量
为了求得最低致死且或半数致死量,需要设不一样剂量组,使个别组反应率在50% 以上,个别组反应率在50%以下。不一样剂量设定有两种方式,—是浓度一定不一样 给药容量,另—种是容量一定不一样给药浓度,二者各有所长。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实验⼀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的】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意义、原理,掌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法和计算过程。

【原理】LD50是指在⼀群动物中能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由于实验动物的抽样误差,药物的致死量对数值⼤多在50%质反应的上下呈正态分布。

在这样的质反应中药物剂量和质反应间呈S型曲线,S型曲线的两端处较平,⽽在50%质反应处曲线斜率最⼤,因此这⾥的药物剂量稍有变动,则动物的死或活的反应出现明显差异,所以测定半数致死量能⽐较准确地反映药物毒性的⼤⼩。

【实验材料】1、动物:⼩⽩⿏,体重18-24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12⼩时,不禁⽔。

2、药品:盐酸普鲁卡因,苦味酸。

3、器械:⼩⿏笼,天平,注射器(1mL),电⼦计算器。

【⽅法和步骤】(⼀)预备实验1、探索剂量范围:先找出100%及0%死亡的剂量,此即上下限剂量(D m及D n)。

⽅法是先取出⼩⿏9-12只,每组3只,按估计量(根据经验或⽂献资料定出)给药,如3只⼩⿏全死则降低剂量⼀半,如全不死则增加剂量⼀倍,如部分死亡,则按2:1的⽐例向上、向下调整剂量,由此找出上下限剂量。

2、确定组数,计算各组剂量:确定组数(G):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般分5-8个剂量组。

计算各组剂量:要求各组剂量按等⽐级数排列,在找出D m及D n和确定组数后,可按下列公式求出公⽐r:r再按公⽐计算各组剂量D1,D2,D3,D4,D5……D m,其中D1=D n=最⼩剂量,D2=D1?r; D3=D2?r; D4=D3?r; D5=D4?r; ……D G=D G-1?r。

r值⼀般以1.7~1.15之间为宜。

计算举例:已知某药在致死毒性实验中,Dm=187.5 mg/kg; Dn=76.8 mg/kg, 确定组数G=5,求r及各组剂量。

先代⼊公式求r=1.25,再计算各组剂量D1=Dn=76.8 mg/kg,D2=76.8?1.25=96 mg/kg, 依次计算D3,D4,及D G(D5)分别为120,150,187.5 mg/kg。

急性毒性实验内容

急性毒性实验内容

曲线:中间高、 两侧低,右侧 延长较远
剂量
中点
正态曲线 中点
对数剂量
计算LD50的常用方法: 概率单位法 Bliss法 改良寇氏(Kärber)法等
LD50的计算公式
校正公式
LD50的标准误
LD50 的95 %可信限
LD50 的95 %可信限 =log-1(log LD50±1.96×Sx50)
Hale Waihona Puke 察、化验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当口服剂量大于5g/kg或注射剂量大于 2g/kg时,不产生急性毒性或死亡,则不 必准确的测定LD50
在耳缘先用针穿孔和用剪刀剪口,再用酒精墨汁涂抹,使黑色渗入孔口,伤口愈合后不易脱落,这种标号亦可标号1~99。
LD50所表达的是50%动物存活与50%动物死亡的点剂量,是一个质的现象,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有些外源化学物用同一物种、
观察指标
中毒症状:确定靶器官 ① 行动:不安定、多动、发声; ② 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痉挛、运动失 调、姿态异常; ③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眼球突出、流涎、流泪、 排尿、下泻、竖毛、皮肤变色、呼吸。
体重:隔日测量 死亡和死亡时间 病理学检查及其他指标
LD50的计算
LD50测定是以动物死活为指标的质反应,当 死亡呈正态分配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剂量对数值与动物死亡频数之间为正态分 布曲线关系; 剂量对数值与死亡率之间为正“S”型曲线; 从实验数据可计算LD50以外的其它信息。
如:丙烯腈,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
了解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的强度,求出LD50 了解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性质、毒效应的特征
及可能的靶器官,初步评价外源化学物的危险 性。
探求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为亚慢性毒性、蓄积毒性和慢性毒性及特殊毒 性试验染毒剂量的设计和观察指标的选择提供 参考。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中,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 产生危害的重要步骤。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可以初步了解化学品对生物体的毒性 作用和潜在风险。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可以为化学品的分类、标签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有助于制 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急性毒性试验的局限性
常用动物
大鼠、小鼠、兔子等。
02
急性毒性试验操作流程
实验前准备
明确实验目的
在开始急性毒性试验之前,必须明确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化学物质、 药物或其他物质的毒性,还是为了其 他目的。
准备实验材料
准备好所需的化学物质、药物或其他 质,以及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如注射器、秤、笼子等。
选择实验动物
细胞模型
利用特定细胞系或干细胞 分化得到的细胞,模拟体 内环境进行毒性测试。
计算模型
基于已知化合物的毒性数 据,建立预测模型,实现 对新化合物的快速毒性预 测。
微流控技术
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实现 细胞与分子的复杂交互, 为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提 供新途径。
急性毒性与其他毒性试验的整合
整合多种毒性试验
将急性毒性试验与其他类型的毒性试验(如慢性毒性、生殖毒性 等)相结合,全面评估化合物的潜在危害。
目的
了解受试物质的毒性性质,为后续的 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以及毒理学研 究提供依据,同时为化学品的安全评 估和危险度评估提供重要数据。
试验方法
实验设计
根据受试物质的特点和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大鼠、小 鼠、兔子等),确定受试物质的剂量范围,设置对照组。
给药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经口、皮肤、吸入等),确保 受试物质能够被动物充分吸收。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实验
取健康小鼠24只,雌雄各半,禁食24h后,生药于次日灌胃给予痛风颗粒颗粒混悬液0.78ml(16.30g/kg,相当生药量86.88g/kg),观察小鼠活动、饮食、呼吸等情况,然后连续观察15天,纪录7天内的动物死亡数及毒性反应。

结果:灌胃后,小鼠活动减少,约1小时左右逐渐缓解,7天内24只小鼠无一只死亡及明显中毒反应。

计算过程:
常温下配的痛风颗粒最高浓度为0.417g/ml(16.30g/kg,相当生药量86.88g/kg),颗粒密度4.73g/ml。

20g小鼠胃内容积0.78ml。

按动物表面积比率换算等效剂量换算(20g小鼠:70Kg成人=381.9:1)
按最高浓度4.73g/ml(相当生药剂量22.23g/ml)及小鼠最大灌胃容量0.78ml计算:
小鼠最大给药剂量:4.73*0.78/0.02=207.87g/kg;
按动物表面积比率换算等效剂量换算,折算70Kg成人最大给药量:207.87*0.02*387.9=1612.66g/70kg,相当生药剂量7579.5g/70Kg。

成人每日口服痛风颗粒生药剂量30g/70kg,小鼠一次口服痛风颗粒为成人每日临床常用量的253倍:7579.5/30=253倍
小鼠一次口服痛风颗粒的最大耐受量为86.88g/kg,此为成人每日临床常用量的253倍,结果表明该药口服给药临床常用量使用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那就用下一个挡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该动物存活,就在此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

每个剂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

每个剂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

给受试药物后的观察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尚应继续再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

每个剂量最少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

根据预试的结果,由前面所述的四种剂量中选择出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死亡的剂量;如预试结果表明,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试验。

试验观察:给受试药物后至少应观察2周,根据毒性反应的具体特点可适当延长。

对每只动物均应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各种毒性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

给受试药物当天至少应观察记录两次,以后可每天一次。

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皮肤、粘膜、毛色、眼睛、呼吸、循环、自主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

动物死亡时间的记录要准确。

给受试药物前、给受试药物后1周、动物死亡及试验结束时应称取动物的体重。

所有动物包括死亡或处死的动物均应进行尸检,尸检异常的器官应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固定剂量试验法所获得的结果,参考下表标准进行评价。

单次口服固定剂量试验法结果的评价二、非啮齿类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近似致死剂量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一般用6只健康的Beagleg狗和猴。

选用其他种属的动物时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6-8月龄。

同批试验中,试验初始动物的体重应不超过或者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试验前至少驯养观察2周,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心电图及精神状况,择其正常、健康、雌性无孕者作为受试动物。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注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近似致死剂量试验方法:1.估计可能的毒性范围:根据小动物的毒性试验结果、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其它有关资料,估计可能引起毒性和死亡的剂量范围。

2.按50%递增法,设计出含10-20个的剂量序列表。

3.根据估计,由剂量序列表中找出可能的致死剂量范围,在此范围内,每间隔一个剂量给一只动物,测出最低致死剂量和最高非致死剂量,然后用二者之间的剂量给一只动物,此剂量即为所要求的近似致死剂量。

4.给药途径:原则上应与临床用药途径相同,如有不同,应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给受试药物后观察14天,当天给受试药物后持续观察30分钟,第1-4小时再观察一次,以后每天观察一次。

仔细观察记录各动物的中毒表现和其出现和消失时间、毒性反应的特点和死亡时间。

中毒死亡或中毒表现明显者,需作大体解剖检查。

尸检异常的组织器官应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三、说明:(一)创新药物应提供两种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资料,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二)溶于水的药物,啮齿类动物应提供两种给药途径的毒性试验资料,一种静脉注射途径,一种临床途径,若临床用静脉注射途径时,可只做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试验。

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一、目的观察动物反复给予受试药物后,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主要的毒性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提供无毒性反应剂量及临床上主要的监测指标,为制定人用剂量提供参考。

二、试验条件(一)动物1.动物品系:一般用两种动物,一种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常用SD或Wister 大鼠和Beagle狗或者猴。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2.年龄:根据试验期限的长短而定。

大鼠一般6~9周龄。

Beagleg狗一般6~12月龄。

试验开始时体重差异不应超过或者低于该次试验动物平均体重的20%.3.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2周。

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精神状况、心电图、有关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等功能指标。

选择正常、健康、雌性无孕动物作为受试动物。

(二)饲养管理1.饲料:所用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提供生产单位。

2.实验的环境条件: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三)受试药物:应写明受试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三、试验方法(一)试验分组:一般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必要时尚需设溶媒对照组。

低剂量组原则上应高于同种动物药效有效剂量,在此剂量下,动物不出现毒性反应;高剂量组原则上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甚至引起少数动物死亡;为观察毒性反应的剂量关系,在高、低剂量组之间应再设1个中剂量组。

(二)动物数:每组动物的数量应根据给药周期的长短决定。

大鼠一般为雌、雄各10~30只;Beagle狗或者猴,一般雌、雄各3~4只。

(三)给药途径:原则上应与临床用药途径相同。

若用其他途径应说明原因。

口服给药一般采用灌胃给予受试药物。

如采用将受试药物混入饲料中服用,应提供受试药物与饲料混合的均匀性、受试物的稳定性、有关受试物质量检查及说明动物食入规定受试药物的量等方面的资料,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临床用药途径为静脉注射时,由于给药周期长,大鼠静注有困难时,可用其它适宜的途径代替。

原则上应每天给药。

试验周期长的试验,也可采取每周给药6天。

每天给药时间应相同。

应根据体重增长情况适时调整给药量。

(四)观测项目:原则上应根据受试物的特点选择其相应的观测指标。

一般共性的观测指标最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性状、食量、体重、给药局部反应、狗的心电图变化等。

大鼠群养时,应将出现中毒反应的动物取出单笼饲养。

发现死亡或濒死动物,应及时尸检。

试验期间如动物发生非药物性的疾病反应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处理。

2.血液学指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血小板。

3.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总胆固醇(T-CHO)。

4.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系统尸解:应全面细致,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参考。

脏器重量:一般应称取下列脏器和组织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子宫、脑、前列腺。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动物及尸检异常者应详细检查,其它剂量组在高剂量组有异常时才进行检查。

内容包括:肾上腺、胰腺、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脑垂体、前列腺、脑、脊髓、心、脾、胸骨(骨和骨髓)、肾、肝脏、肺、淋巴结、膀胱、子宫、卵巢、甲状腺、胸腺、睾丸(连附睾)、视神经。

(五)恢复性观察:最后一次给受试药物后24小时,每组活杀部分动物检测各指标,留下部分动物,根据受试物的特点,继续观察一定时间再活杀检查,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反应。

在此期间除了不给受试物外,其它观察内容与给受试物期间相同。

(六)观测指标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试验期限的长短和受试物的特点而定。

原则上应尽量发现最早出现的毒性反应。

四、说明(一)关于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期限:原则上根据临床用药的疗程而定。

1.一般药物的给药期限,可参考下表设计:表1一般药物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期限2.细胞毒类受试药物,由于细胞毒类受试药物的毒性强弱差别较大,临床上的用药方案也有很大差别,有的一周给药一次,有的两周甚至三周给药一次,因此,很难规范为一种模式。

应根据具体受试药物的特点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目的设计毒性试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