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原子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基础.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概述、基本原理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物镜
准直镜
反射镜 入射狭缝
光栅 转台
AES仪器略图
光源
一 、AES光源 1. 光源种类及特点
光源
经典光源 现代光源
火焰 电弧 火花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激光光源
直流电弧:接触引燃,二次电子发射放电
L
E 220~380V V
5~30A
G
R
d) 谱线的自吸(self-absorption)及自蚀(self-reversal); e)e) 激发温度 T; f)f) 基态原子数 N0 或浓度 c; g) 前三项由待测物原子自身的性质决定,如核电荷数 、外层电子、轨道状态等。 h) 影响谱线强度及其稳定性最重要的的因素是温度T!
5.3 AES仪器 AES仪器由光源、单色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此
上述振荡电压 10kV(变压器B2) C2击穿 高压高频振荡 引燃分析 间隙(L2-C2-G2);
G 被击穿瞬间,低压电流使 G2 放电(通过R1和电流表) 电弧; 不断引燃 电弧不灭。
5由于原子或离子的能级很多并且不同元素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对特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通过识别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存在与否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概述、基本原理和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1 概述 5.2 基本原理 5.3 AES 仪器 5.4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分析对象为大多数金属原子; 2)物质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射产生特征谱线(线光谱); 3)谱线波长——定性分析;谱线强度——定量分析。
E = E2-E1 = h =hc/
高能态E2)
2. 几个概念 激发电位(Excited potential):由低能态--高能态所需要的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要点:1. 了解影响原子吸收谱线轮廓的因素;2. 理解火焰原子化和高温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基本过程;3.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及类型;4.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干扰及其抑制方法;5. 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实验条件选择原则。
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定义:根据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光源特征辐射谱线吸收程度进行定量的分析方法。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1 )灵敏度高:其检出限可达10 -9 g /ml (某些元素可更高);2 )选择性好:分析不同元素时,选用不同元素灯,提高分析的选择性;(3 )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样处理简单。
第二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共振线在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最稳定态),称为基态( E 0 = 0 )当原子吸收外界能量被激发时,其最外层电子可能跃迁到较高的不同能级上,原子的这种运动状态称为激发态。
处于激发态。
出于激发态的电子很不稳定,一般在极短的时间(10-8-10 -7s)便跃回基态(或能量较低的激发态),并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能量:A E=En-EO=h=hc/ 入共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共振吸收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共振线: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都简称为共振线。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激发至第一激发态(或由第一激发态跃迁返回基态)时,吸收(或发射)的能量不同,因而各种元素的共振线不同而各有其特征性,所以这种共振线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二、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一)吸收线轮廓若将一束不同频率,强度为10的平行光透过厚度为1cm的原子蒸汽时,一部分光被吸收,透射光的强度lv仍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式中:Kn——基态原子对频率为的光的吸收系数,它是光源辐射频率的n函数由于外界条件及本身的影响,造成对原子吸收的微扰,使其吸收不可能仅仅对应于一条细线,即原子吸收线并不是一条严格的几何线(单色I ),而是具有一定的宽度、轮廓,即透射光的强度表现为频率分布。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知识分享
Ei—激发电位(J或eV)。
Iij
gi g0
AijhijN0ekEiT
原子发射光谱 法定量的依据
基态原子密度(N0):Iij正比于N0,N0正比于浓度。
激发电位(Excitation potential)
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成负指数关系。在温度一定时,激发 电位越高,处于该能量状态的原子数越少,谱线强度越小。 激发电位最低的共振线通常是强度最大的线。
目前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DC arc)、交流电 弧(AC arc)、高压火花(electric spark)及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ICP)。
1. 直流电弧
优点:电极头温度相对比较高(4000至7000K,与 其它光源比),蒸发能力强、绝对灵敏度高、背景小;
缺点:放电不稳定,且弧较厚,自吸现象严重,故 不适宜用于高含量定量分析,但可很好地应用于矿石 等的定性、半定量及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微波光谱法
4×10-7~4×10-10 核磁共振波谱法
高能辐射区
γ射线 能量最高,核能级跃迁 X射线 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光学光谱区
(10nm-1000 μm)
紫外光 可见光
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红外光 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波谱区
微波 分子转动能级及电子自旋能级跃迁 无线电波 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2.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就称光谱。
光谱区域 γ射线 X射线 远紫外光 近紫外光
光 可见光 学 近红外光 区 中红外光
远红外光
微波
无线电波
波长 5~140pm 10-3~10nm 10~200nm 200~380nm 380~780nm 0.78~2.5μm 2.5~50μm
第7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光栅的参数
光栅的特性可用色散率和分辨率来表征。
光栅的角色散率可通过对光栅公式求导得到:
d n d d cos
其中dθ/dλ:入射角对波长的变化率,即光栅的角色散率; d:光栅常数; n:光谱级数。
当θ很小且变化不大时,cosθ≈1,光栅的角色散率决定于
光栅常数d和光谱级数n,为常数。因此光栅光谱是均排光
凹面光栅与罗兰圆
多道型光电直读光度仪多采用凹面光栅。凹面光栅既具有
色散作用也起聚焦作用(凹面反射镜将色散后的光聚焦)。
罗兰圆:Rowland发现在曲率半
径为R 的凹面反射光栅上存在着 一个直径为R的圆,不同波长的
光都成像在圆上,即在圆上形成 一个光谱带. 因此,将直读光谱 仪的出射狭缝做在凹面光栅的罗 兰圆上。
达到一定值时,放电盘G1击穿;G1-C1-L1构成振荡回路,产 生高频振荡;
(2) 振荡电压经B2的次级线圈升压到10kV,通过电容器C2 将电极间隙G的空气击穿,产生高频振荡放电;
(3) 当G被击穿时,电源的低压部
分沿着已造成的电离气体通道,通
过G进行电弧放电;
(4) 在放电的短暂瞬间,电压降
低直至电弧熄灭,在下半周高频再
ICP-AES
光电直读是利用光电法直接测定光谱线的强度。 两种类型:多道固定狭缝式和单道扫描式。
单道扫描式是转动光栅进行 扫描,在不同时间检测不同 谱线; 多道固定狭缝式则是安装多 个出射狭缝和光电倍增管, 同时测定多个元素的谱线; 全谱直读光谱仪可同时测定 试样中165-800nm波长范围 内的元素的所有谱线,对其 进行分析。
(3) 光电流∝原子光谱的强度,与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
7.4 光谱定性分析 定性依据: E = hν = h c /λ
第七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法 )与可 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基于物质 对光选择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光学分析法。
2010年1月25日1时53分
组成:阳极(吸气金属)、空心圆筒形(使待测原子集中)阴极(W+ 待测元素)、低压惰性气体(谱线简单、背景小)。
工作过程:高压直流电(300V)---阴极电子---撞击隋性原子---电离(二 次电子维持放电)---正离子---轰击阴极---待测原子溅射----聚集空 心阴极内被激发----待测元素特征共振发射线。
? 自然宽度(约在10-5nm数量级)。
?
?2.多普勒变宽(热变宽):
? 由于多普勒效应而导致的谱线 变宽。由于原子热运动引起的。 其宽度约为 10-3nm数量级。
?3.压力变宽:由于同类原子或 与其它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电子等)相互碰撞而造成的吸收 谱线变宽。其宽度也约为 10-3nm 数量级。
区别: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吸光物质 是溶液中被测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光的选择吸收, 原子吸收光谱法吸光物质是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 光的选择吸收,这种光是由待测元素制成的空心阴 极灯(称元素灯)作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过程:
A元素含量测定----- A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射特征辐射 --------试样在原子化器中变为气态的基态原子-------吸收空心 阴极灯发射特征辐射---------空心阴极灯发射特征辐射减弱-----产生吸光度------元素定量分析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nm。而原子吸收线
仪器分析 第7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摄谱法原理 ⑴ 摄谱步骤
安装感光板在摄谱仪的焦面上
激发试样,产生光谱而感光
显影,定影,制成谱板 特征波长—定性分析 特征波长下的谱线强度—定量分析
⑵ 感光板 玻璃板为支持体,涂抹感光乳剂(AgBr+明胶+增感剂) 感光:
2AgX+2hυ→ Ag(形成潜影中心)+X2
OH
O
显影: 对苯二酚
乳剂特性曲线:
感光板的反衬度
以黑度S与曝光量的对数lgH作图 在正常曝光部分:
γ
S lg H lg H i lg H i
α
乳 剂 特 性 曲 线
S lg( It ) i
Hi为感光板的惰延量
谱线黑度与辐射强度的关系:
S lg( It ) i
定量分析中,更主要是采用 内标法,测量分析线对的相 对强度
磁辐射,通过测定其波长或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不涉及能级跃迁,物质与辐射作用,使其传播方 向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利用这些改变进行分析 的方法
光分析法
非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圆 折 二 射 色 法 性 法
X 射 干 线 涉 衍 法 射 法
原子光谱分析法 旋 光 法
X 射 线 荧 光 光 谱
分子光谱分析法
分 子 荧 光 光 谱 法 分 子 磷 光 光 谱 法 核 磁 共 振 波 谱 法
e. 波长尽可能靠近
(3) 摄谱法中的内标法基本关系式
• 摄谱法中谱线黑度S与辐射强度、浓度、曝光时间 、感光板的乳剂性质及显影条件有关,固定其他 条件不变,则感光板上谱线的黑度仅与照射在感 光板上的辐射强度有关
i0 S lg i
i0 未曝光部分的透光强度 i 曝光部分的透光强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
半宽度受原子性质和 外界因素的影响
原子吸收光谱轮廓图
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谱线变宽因素
自然宽度
Doppler变宽
压力变宽 自吸效应 场致变宽
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自然宽度(△nN) :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与激
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平均寿命越长,谱线宽度越窄。根据量子力 学的测不准原理,粒子能级能量和跃迁时刻不可能同时测准,其能量的 不确定度△E和其跃迁时刻的不确定度△t间有如下关系
其中Kv为吸收系数
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 吸收线轮廓
In I0
中心频率n0最大吸收系数 所对应的频率或波长,由 原子能级决定
不同元素原子吸收不同频率的 光,由图可见,在频率为v0处
透过光强度最小,也就是吸收
最大。原子群从基态跃迁到激
发态所吸收的谱线并不是绝对
单色,而是具有一定的宽度,
第七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AAS)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韩朝丽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概 述 基本原理
本章内容
仪 器
干扰及其 消除办法
分析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原子吸收光谱法——仪器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
光源
原子化系统
光学系统
检测系统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
二、 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为带状光谱; 为什么分子光谱为带状光谱?
原子光谱图
12:21:30
分子光谱图
1.分子中的能量
E=Ee+ Ev + Er + En + Et + Ei 分子中原子的核能: En 分子的平移能:Et 电子运动能: Ee 原子间相对振动能: Ev 分子转动能: Er 基团间的内旋能: Ei
12:21:30
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符号表示:nMLJ
n:主量子数;M:谱线多重性符号;
L:总角量子数; J :内量子数 钠原子的光谱项符号 32S1/2;
表示钠原子的电子处于n=3,M =2(S = 1/2),L =0,
J = 1/2 的能级状态(基态能级);
12:21:30
电子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
L=0,1,2,3,······, 例:碳原子,基态的电子层结构(1s)2(2s)2(2p)2, 两个外层2p电子: l 1= l2 =1; L=2,1,0;
12:21:30
总自旋量子数 :
S =∑ s ;外层价电子自旋量子数的矢量和, (2 S +1)个 S=N/2,N/2-1,……或1/2,0 (N是价电子) S =0,±1,± 2,······±S或 S = 0 ,±1/2,3/2 ,······±S
在一般化学反应中, En不变; Et 、 Ei较小; E=Ee+ Ev + Er
分子产生跃迁所吸收能量的辐射频率:
ν=ΔEe / h + ΔEv / h + ΔEr / h
12:21:30
2.双原子分子能级图
分子中价电子位于自旋成 对 的 单 重 基 态 S0 分 子 轨 道 上 ,当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上 时,若激发态与基态中的电 子自旋方向相反,称为单重 激发态,以S1 、 S2 、······表 示;反之,称为三重激发态 ,以T1 、 T2 、······表示;
原子吸收光谱
0
I 0 e -K Ld
采用锐线光源进 行测量 , 则 Δνe<Δνa ,由图可见,在辐射线宽度范围内, Kν 可近似认为不变,并近似等于峰值时的 吸收系数K0。
11
A lg
e
e
0
I 0 d
0
I 0 e -K Ld
A lg
1 e - K L
lge K 0 L 0.434K 0 L
谱线变宽
1. 自然宽度ΔvN 在无外界影响下,谱线仍有一定宽度,这种宽度称为自 然宽度。 根据量子力学的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能级的能量有 不确定性,ΔE由下式估算: Δ E = h/(2πτ ) τ -激发态原子的寿命;τ 越小,宽度越宽。ΔvN约相当于10-5 nm 数量级。 2. 多普勒宽度ΔνD 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导致的,故又称为热 变宽。 当处于热力学平衡时, Doppler变宽可用下式表示:
在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主要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则:
2 π ln 2 e 2 K0 N0 f D mc
2 π ln2 e 2 A 0.434 N 0 fL kLN0 D mc
在实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被测元素的浓度c 与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的总数保持一定的比例 关系: N0 = a c 所以在实验条件一定,各有关参数都是常数的 情况下,吸光度为: A=Kc 上式就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 Atomic Fluorescent Spectrometry, AFS
1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定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在蒸气状态被测元素原子 对其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1802年,英国科学家 W. H. 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 发现太阳光谱的暗线。
大连理工分析化学课件-第7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化法:
3
cDL A
石墨炉原子化法:
V 3
mDL
A
第六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元素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碱金属
碱土金属
有色金属
贵金属
如:人发中钴的测定。浓硝酸消解,萃取分离。 灯电流为6 mA,光谱通带为0.2 nm。测定Co 240.7 nm的吸光度。检出限为0.02 mg/L, RSD<6%,回收率 94.0% ~ 102.0%。
化学干扰的抑制(了解)
通过在标准溶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 冲剂来抑制或减少化学干扰:
释放剂: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使待测 元素释放出来。
例:锶和镧可有效消除磷酸根对钙的干扰,因 为锶和镧与磷酸根形成更稳定的化合物。
保护剂: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防止 干扰物质与其作用。
例:测定钙时,加入EDTA生成EDTA-Ca2+,避 免磷酸根与钙作用。
洛伦兹变宽(碰撞变宽):由于原子相互 碰撞使能量发生稍微变化。
定量基础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 nm 。而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10-3 nm。
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 0.5%,灵敏度极差。
若将原子蒸气吸收的全部
能量,即谱线下所围面积
测量出(积分吸收),则
是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
在的分光装置无法实现。
定量基础(续)
峰值吸收:峰值吸收系数K0与火焰中待测元素的 基态原子数N0成正比。
前提是:采用温度不太高的稳定的火焰原子化器 和使用锐线光源辐射。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v0一致。 (2)发射线的Δv<吸收线的 Δv。 空心阴极灯可发射锐线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七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吸收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不同的较高能态产生的光谱线。
(2)宽带吸收和窄带吸收分子或离子吸收为宽带吸收;气态基态原子吸收为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积分吸收是吸收线轮廓内的总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K v dr ;峰值吸收是在中心频率v 0两旁很窄范围(dr ≈0)内的积分吸收,可通过测量发射线强度和变化获得vI I A 0lg。
(4)谱线的自然宽度和变宽在无外界条件影响时,谱线的固有宽度称为自然宽度; 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谱线宽度增加称为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和压力变宽谱线的热变宽是指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压力变宽是由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的谱线变宽,与气体压力有关,称压力变宽。
(6)石墨炉原子化法和氢化物原子化法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使试样中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称石墨炉原子化法; 反应生成的挥发性氢化物在电热或火焰原子化器中原子化称为氢化物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8)基体改进剂能改变基体的热稳定性以避免化学干扰的化学试剂。
(9)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质量浓度或质量。
2、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为什么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答:因为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约为10-2~10-3nm ,为解决其测量难题需用锐线光源。
由于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20mA ,放电温度较低,被溅射出的阴极自由电子密度也较低,同时又是在低压气氛中放电,故发射线的热变宽ΔλD 、压力变宽ΔλL 和自吸变宽都很小,故可发射特征谱线是半宽度很窄的锐线(10-4~10-3nm ),加上空心阴极灯的特殊结构,气态基态原子停留时间长(10-1s ),激发效率高,故可发射强度大的锐线。
第七章 第八章原子发射和吸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
(4) 检出限低。一般光源可达10~0.1μg﹒g-1(或μg﹒cm-3),绝
对值可达1~0.01μg。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检出限可
达ng﹒g-1级。 (5) 准确度较高。一般光源相对误差约为5%~10%,ICP相对误 差可达1%以下。 (6) 试样消耗少。
(7) ICP光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这样可测
特征谱线
{ 强度I:
波长λ: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影响谱线强度:
(1)激发电位---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是负指数关系, 激发电位愈高,谱线强度愈小,因为激发电位愈高, 处在相应激发态的原子数目愈少。
(2)跃迁概率---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在 符合选择定则的情况下,可向不同的低能级跃迁而 发射出不同频率的谱线;两能级之间的跃迁概率愈 大,该频率谱线强度愈大。所以,谱线强度与跃迁 概率成正比。
扰的最后线与灵敏线。
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 线----灵敏线 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 察到的几条谱线(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最后线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自吸:原子在高温发射某一波长的辐射,被处在边 缘低温状态的同种原子所吸收的现象。
元素浓度高自吸严重时将谱线中心完全吸收--自蚀。
8-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样品转化为原子蒸气后,绝大部分处于基 态,光源发射的共振发射线通过原子蒸气,其 入射光强度为I0,产生共振吸收,透射光的 强度I与电磁辐射通过原子蒸气的宽度(即火 焰的宽度)L的关系(同有色溶液吸收电磁辐射 的情况完全类似)服从吸收定律。
共振线与吸收线
定元素各种不同含量(高、中、微含量)。一个试样同时进行 多元素分析,又可测定各种不同含量。
第07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019/10/2
青岛大学 高翠丽
第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原子光谱的产生(formation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a) 1.基态:在正常的情况下,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它的能量是
最低的,这种状态称为基态。 2.激发态:当原子受到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原
到分析间隙G的击穿电压时, G的空气绝缘被击穿(空气电 离),产生高频正当放电, L2-C1-G。 d.当G的空气绝缘被击穿(空 气电离)时,电源的低压部 分便沿着已造成的电离气体 通道,通过G进行弧光放电, 放电回路为R2-L2-G。
2019/10/2
青岛大学 高翠丽
交流电弧
e.电当弧C熄1两灭端。的在电交压流降电低另至半维周持,电G弧重放新电被所击需穿要,的如最此低反数复值。时, ②. 特点:交流电弧是介于直流电弧和电火花之间的一种光源,
3.根据所得光谱图进行定性鉴定或定量分析。 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征的波长,故根据这些元素的特征
光谱就可以准确无误的鉴别元素的存在(定性分析),而这
些光谱线的强度又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有关,因此又可
利用这些谱线的强度来测定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2019/10/2
青岛大学 高翠丽
第三节 光谱分析仪器
主要由光源、分光系统(光谱仪)及观测系统三部分组成。
• 高压电弧工作电压达2000~4000V,很少使用。
• 低压交流电弧工作电压一般为110~220V,设备简 单,应用较多。
交流电弧采用高频引燃装置引燃,电流密度比直流 电弧大,弧温略高于4000~7000K,光谱中出现的 离子线也稍多些。
a.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 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 b. 分子光谱法:是由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 的变化产生的,表现形式为带 光谱。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习题
第七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网上习题)一、选择题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1)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2)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3)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4)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答案:(4)2.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1)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2)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3)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4)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答案:(3)3.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 ) 答案:(4)(1) 直流电弧 (2) 低压交流电弧(3) 电火花 (4)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4.电子能级差愈小, 跃迁时发射光子的()(1) 能量越大 (2) 波长越长 (3) 波数越大 (4) 频率越高答案:(2)5.下面哪种光源, 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 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度?()(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4)6.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 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4)7.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最稳定的是()(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4)8.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背景最小的是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1)9.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3)10.用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分析海水中重金属元素时, 应采用的光源是 ( )(1)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 (2) 直流电弧光源 (3) 高压火花光源 (4) ICP光源答案:(4)11.矿物中微量Ag、Cu的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应采用的光源是 ( )(1) CP光源 (2) 直流电弧光源 (3)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 (4) 高压火花光源答案:(2)12.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合金的定性、半定量全分析测定。
第 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概要
1.定义:光学分析法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以及物质与电 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 2.电磁波谱: γ射线 5~140pm X射线 10-3~10nm 光学区 10~1000μm 其中:远紫外区 10~200nm 近紫外区 200~380nm 可见区 380~780nm 近红外区 0.78~2.5μm 中红外区 2.5~50μm 远红外区 50~1000μm 微波 0.1mm~1m 无线电波 >1m
每一条所发射的谱线的波长,取决于跃迁前后两个能级之差。由于原子的能 级很多,原子在被激发后,其外层电子可有不同的跃迁,但这些跃迁应遵循一定 的规则(即“光谱选律”),因此对特定元素的原子可产生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 光谱线,这些谱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保持一定的强度比例。 光谱分析就是从识别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来鉴别元素的存在(定性分析),而 这些光谱线的强度又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有关,因此又可利用这些谱线的强度 来测定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二、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 1.试样在能量的作用下转变成气态原子,并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激发至高 能态。当从较高的能级跃迁到较低的能级时,原子将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而发射出 特征谱线。 2.所产生的辐射经过摄谱仪器进行色散分光,按波长顺序记录在感光板上, 就可呈现出有规则的谱线条,即光谱图。 3.根据所得光谱图进行定性鉴定或定量分析。
(3)ICP中电子密度很高,所以碱金属电离在ICP中不会造成很大 的干扰.
(4)ICP是无极放电,没有电极污染.
(5)ICP的载气流速较低,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 且耗样量也较少. (6)ICP一般以氩气作工作气体,由此产生的光谱干扰背景较 少. ICP—AES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10-9~10-11g · L-1),精密 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一般为0.5%~2%),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 因此同一份试液可用于从宏量至痕量元素的分析,试样中基体 和共存元素的干扰小,甚至可以用一条工作曲线测定不同基体 的试样同一元素。这就为光电直读式光谱仪了提供了一个理想 的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教案
第七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一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三节干扰及其消除第四节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几种常用的定量方法浙江师范大学仪器分析第一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一、概述¾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仪器分析方法。
它是通过测定某一具有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试样原子蒸气后被吸收的多少来测定被测元素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¾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我们曾提到过光源的自吸现象,即光源中内层原子发射的光被外层基态原子吸收,其实,这就是原子吸收。
如果我们把中间层作为一个光源,使之发出的光通过试样原子蒸气,测定吸收了多少,这就实现了原子吸收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仪器分析对原子吸收现象的认识是19世纪初的事。
¾1802年,渥拉斯通(W.H.Wollaston)发现太阳光的连续光谱中有几条黑线。
¾1860年,由柯希霍夫(G.Kirchoff)解释了产生黑线的原因,他认为这是由于比太阳温度低的气体吸收了从太阳发出的光。
¾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士(A.Walsh)首先提出利用原子吸收进行化学分析的可能性,随后,人们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总结和研究。
¾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石油、化工、医学、环保等行业,目前这种方法能分析70多种元素,如果利用间接分析法,还可测定非金属元素。
浙江师范大学仪器分析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征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浙江师范大学仪器分析1.选择性高因各原子均具有自己的固有能级,每个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只对某些具有特定波长的光有吸收。
所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选择性很高,在无机分析中,不必经任何分离即可进行测定。
2.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其绝对灵敏度可达10-10g,而近年来发展的非火焰原子吸收法使绝对灵敏度达到了10-14g,而原子发射法的灵敏度通常在10-10g左右;相对灵敏度可达到ppb、ppt级。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光谱分析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光谱分析原子的光谱分析光谱分析被称为物质分析的皇冠之一,它是通过研究物质的光谱特性来分析物质成分的一种手段。
光谱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天文学到化学,从环境监测到生命科学,都有其独特的应用。
原子的光谱分析是光谱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
原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包含了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许多化学现象,如雾霾、火山喷发等。
原子的光谱分析是一种利用原子的电子能级结构来研究原子性质的方法,是原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原子光谱分析通常基于原子吸现象。
可见光和紫外线是原子吸收光谱的常见波长范围,因为它们能够被原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吸收。
在这个光谱中,每一个周波数或者能量都代表一个原子能级的激发。
当一个原子处于低能量状态时,它的电子处于低能量状态的原子轨道,而当它受到带能量的光时,电子被激发成高能量状态的原子轨道,这个过程叫做激发。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自身能量变高。
电子发生临界激发时,会自发地向低能量状态退回,并且该过程会释放出原子的过剩能量。
能量的释放通常通过光的形式实现,其中稍低于激发波长的特定光子会被释放并放射出去。
基于不同的原子的能级结构,它们会吸收和发射特定的波长和光谱线。
每个元素都有一组特定的波长和光谱线,这些光谱线和波长特征被用于确定原子的存在和原子类型。
这些波长和光谱线可以使用光谱仪来测量。
光谱仪是一种可以测量不同波长和光谱线的仪器,它可以分析特定元素的光谱线强度和波长,并且可以显示出特定的光谱线。
在原子光谱分析中,有许多技术被用来检测特定的光谱线。
例如,原子吸收谱和原子发射谱都是用来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
原子吸收谱使用光源和样品进行比较,通过检测轻微的光强差异来检测特定元素的存在。
而原子发射谱使用放电技术来激发样品,并检测特定元素的光谱线。
这些光谱线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来检测,例如质谱测量、激光测量和光电子测量等。
总的来说,原子的光谱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可以用来确定原子的存在和类型,并对原子的能级结构进行研究。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
一、光分析法及其特点 optical analysi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光分析法:基于电磁辐射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辐射 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电磁辐射范围:射线~无线电波所有范围;
相互作用方式: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等; 光分析法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面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方 法不可取代的地位;
或不同的荧光辐射,在与光源成90度的方向上,测定荧光强度进行 定量分析的方法。
4.分子荧光分析法
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激发后,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发射出比 原激发波长更长的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5. 分子磷光分析法
处于第一最低单重激发态分子以无辐射弛豫方式进入第一三重激发
态,再跃迁返回基态发出磷光。测定磷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电子的自旋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而裂分为磁量 子数不同的磁能级,吸收微波辐射后产生能级跃迁,根据吸收光谱可进行 结构分析 。
12.旋光法
溶液的旋光性与分子的非对称结构有密切关系,可利用旋光法研究 某些天然产物及配合物的立体化学问题,旋光计测定糖的含量。
13.衍射法
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结构,不同晶体具有不同衍射图。 电子衍射:电子衍射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础,研究物质的内部组织 结构。
三个基本过程:
(1)能源提供能量; (2)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产生信号。
基本特点: (1)所有光分析法均包含三个基本过程;
(2)选择性测量,不涉及混合物分离(不同于色谱分析);
(3)涉及大量光学元器件。
二、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basic propertie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绪论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根据物质所产生的测量讯号的不同根据物质所产生的可测量讯号的不同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分离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光分析方法的分类----光谱法凡是基于检测能量作用于待测物质后产生的辐射讯号或所引起的变化的分析方法均可称为光分析法(opticalanalysis)。
光谱法是以光的吸收、发射和拉曼散射等作用而建立的光分析方法,通过检测光谱的波长和强度来进行分析。
检测光谱的波长和强度来进行分析分子光谱原子光谱分子荧光光度法X荧光光谱法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分子磷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散射光谱光分析方法的分类----非光谱法非光谱法是指那些不以光的波长为特征讯号,仅通过测量电磁辐射的某些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折射法旋光法非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干涉法散射浊度法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electrochemicallthilanalysisli,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根据所测得的电讯号的不同分类。
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电解分析法电泳分析法极谱与伏安分析法无净电流流动有净电流流动库仑分析法分离分析法色谱分析方法的分类chromatographicanalysis,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将色谱法与各种现代仪器方法联用,是解决复杂物质的分离和分析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
超临界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电泳分析法激光色谱法电色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其他仪器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第七章原子光谱分析光学分析法(optical analysis) 是基于检测能量作用于待测物光学质后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或所引起的变化的类分析方法。
质后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或所引起的变化的一类分析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9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三个基本过程:个基本过程1.能源提供能量2.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3.产生被检测信号三个基本特点:1.所有光分析法均包含三个基本过程2.选择性测量,不涉及混合物分离(不同于色谱分析)择性测涉物分离同谱分析3.涉及大量光学元器件光学分析法: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电磁辐射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即的方法。
即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现在,已扩展到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电子)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磁辐射范围:射线~无线电波所有范围;相互作用方式: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光学分析法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面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区代的地位。
第一节光谱分析基础(光分析导论)11.1 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1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11.2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2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1.3 光分析法分类光分析分1.4 光谱仪器及其组成1.1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10cm s-11,电磁辐射是种以极大的速度(在真空中为2.9979电磁辐射是一种以极大的速度29979×l010约3 ×l08 m s-1)通过空间传播能量的电磁波。
一、基本性质: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动性和微粒性波动性电场向量Xx微粒性:光电效应光电效应,说明了光的微粒性。
说光的微粒性光子(光量子),具有能量光子光量子具有能量:E=h⋅νh-普朗克(Planck)常数,6.626×10-34J·sν-频率E-光量子具有的能量单位:焦耳(J),电子伏特(eV,,一个电子通过个电子通过1V电压降时具有的能量) )1eV=1.6020×10-19 J二、电磁波谱将电磁辐射按照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将电磁辐射按照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列就得到电磁波谱。
三、电磁辐射的特性(1) 吸收物质(原子、分子或离子)选择性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能,并从低能态(基态)跃迁到高能态(激发态);(2)发射物质将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3)(3) 散射散射丁铎尔(Tyndall)散射和分子散射;(4) 折射由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5) 反射造成光的损失;(6) 干涉当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周相相等或周相差保持恒定的波源所发射的相干波互相叠加时会产生波的干涉现象;(7) 衍射光绕过物体而弯曲地向它后面传播的现象;(8) 偏振只在一个固定方向有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
旋光色散法,圆二色性法,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构象。
(一)与光的波动性相关的特性()与光的波动性相关的特性1.波的叠加(Superposition)2.波的衍射(Diffraction)衍射:光绕过物体而弯曲地向它后面传播的现象。
平行光束S通过狭缝AB,狭缝宽度为a,入射线以φ角方向传播,经透镜聚焦后会聚于P点,则AP与BP的光程差AC(Δ)应为Δ= a · sin φ单缝衍射P点的明暗取决于光程差Δ。
对应于某确定角度φ,如果狭缝可以分成为偶数,则在则在P点出现暗条纹。
如果狭缝可以分成为奇数波点出现暗条纹如果狭缝可以分成为奇数波带,则在P点出现明条纹。
当φ=0时,为零级明条纹零(P0);当φ符合Δ=a · sin φ= 2K(λ/2),K=±1, ±2 , ±3……时,为暗条纹;当φ符合Δ=a · sin φ= (2K+1) (λ/2),K=±1, ±2 , ±3……时,为明条纹(P1, P2, P3 …… P1’, P2’, P3’…… )。
随着K=±1, ±2 , ±3……出现第一级,第二级……明暗条纹。
紫色光的条纹离零级亮条纹P0最近,最近红色光的条纹离P0最远,在P0的两边排列着P1, P2, P3…… P1’, P2’, P3’……各级光谱每级中对称地排列着谱,每一级中对称地排列着尚未分开的各单色光的衍射条纹。
条纹单缝衍射条纹中亮度的分布3. 光的干涉(Coherent interference)当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周相相等或周相差保持恒定的波源所发射的相干波互相叠加时会产生波的干涉现象。
当两列波相互加强时,可得到明亮条纹;相互抵消时,则得到暗条纹。
这些明暗条纹称为干涉条纹。
若两波光程差为δ,波长为λ,当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光波在焦点上将相互加强形成明条纹。
δ=±K λ(K=0, 1, 2,…)相反,当两波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光波在焦点上将相互减弱形成暗条纹。
δ=±(2K+1) λ/2 (K=0, 1, 2,…)4. 光的传输(55. 光的反射(6. 光的折射(7. 光的偏振(Transmission)Reflection)Refraction)Polarization)8. 光的散射(Scattering)丁铎尔散射(Tyndall):大质点(如胶体粒子和聚合物分子)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近时所产生的散射现象,此时散射光极强(与λ2成反比),可以肉眼观察到。
分子散射:当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的尺寸远小于光的波长时所发生的散射现象。
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的两种情况:瑞利散射(Rayleigh):(弹性碰撞,没有能量交换,光子的运动方向改变,但λ不变,产生与入射光波长相同的散射光)。
拉曼散射(Raman):(非弹性碰撞,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时有能量的增加或损失,方向及波长均改变,产生与入射光波长不同的散射光)。
光照导致的分子内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分子极化过程,分子极化率越大,越大RamanR散射越强散射光强I与λ4成反比,因此,散射越强。
散射光强成反比因此用短波入射光比用长波入射光激发所产生的拉曼散射光要强。
拉曼散射光和瑞利散射光的频率差称为拉曼位移。
(二)与光的粒子性相关的特性当物质发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辐射被物质吸收时,而且具有粒子性。
最著名的例子是“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发现1. 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现象:1887,HeinrichHetz(在光照时,两间隙间更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解释:1905,Einstein理论,E = hν证明:1916,Millikan(真空光电管)2能态(Energy state)2.量子理论(Max Planck,1900):某物质粒子总是处于“特定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即能量是“量子化”的。
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粒子发生能级跃迁时的能量差∆E可用hν表示。
两个重要推论:物质粒子存在不连续的能态,各两个重要推论物质粒子存在不连续的能态各能态具有特定的能量。
当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粒子将吸收或发射完全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反之子将吸收或发射完全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反之亦是成立的;即∆E= E1 -E0 = hν33. 电磁波的发射—光谱图光谱组成:线光谱(Line spectra):(Linespectra):由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4Å。
的锐线线宽大约为10-4的锐线,线宽大约为带状光谱(Band spectra):由气态自由基或小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由于各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因而产生的谱线不易分辨开而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其带宽达几个至几十个nm)。
线光谱带光谱连续光谱(Continuum spectra):固体被加热到炽热状态时,无数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或振动所产生的热辐射也称黑体辐射通常产生动或振动所产生的热辐射,也称黑体辐射。
通常产生背景干扰。
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而且短波长的辐射强度增加得最快!另一方面,炽热的固体所产生的连续辐射是红外、可见及较长波长的重要辐射源(光源)。
H2-O2火焰中海水的发射光谱图44. 电磁波的吸收现象:当电磁辐射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时,具有一定频率(能量)的辐射将能量转移给处于基态的原子的辐射将能量转移给处于基态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使粒子跃迁分子或离子使粒子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从而使这些辐射被选择性地吸收。
被吸收的辐射能的辐射能,应具有与吸收粒子的基态与激发态的能量差相同的能应具有与吸收粒子的基态与激发态的能量差相同的能量。
吸收光谱图:以波长(或频率)为横坐标,被吸收的能量(吸光度或透光率)为纵坐标绘制的谱图。
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度分析(UV-Vis);红外光谱分析(IR);核吸收:核磁共振光谱(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