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1.[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内容摘要】
姚斯是读者接受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渊源自德国--阐释学,与60年代西方特别是西德的文学发展实际相联系。在这篇文章中,姚斯认为在他之前文学史研究有四种类型:1.历史主义的文学史;2.实证主义的文学史;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化;4。形式主义文学史;姚斯认为它们都在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里理解文学事实,而削减了文学的一维,即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这一维。因此,应该把文学作品的历史序列作为文学史的关联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找到一个新的答案,那么,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作用美学开放。
在他看来,把文学简单地描绘成创作史是不完备的,作品在历史流动中是否会作为文学传世是值得怀疑的.文本只有被接受才成其为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接受史.在这里他把社会学术语“期待视野"引入到文学领域,认为每个时代的读者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接受活动正是在这个期待视野基础上完成的,同样地,文学历史也是在期待视野的参与下完成的。文中姚斯通过七个方面来表明他的观点:1.文学的历史性不是基于后来建立起来的“文学事实”的关
联,而是基于由读者先前所获得的文学作品经验;2.分析读者的文学经验如果要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就应该在可以客观化的期望参照系统中去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收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3。一部作品的能够这样重建起来的期望视野,使我们能根据这部作品对所设想的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确定其艺术特点;4。在历史上,创作和接受一部作品都面临着当时的期望视野.期望视野的重建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即提出问题,而对这些问题文本已经提供了一种回答,从而推断出过去的读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部作品的;5。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允许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中去领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要求把单个作品放入其“文学系列”之中,以便在文学经验的联系中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6。在语言科学中由于历时分析与共时分析的区分和方法上的结合取得的成果,使我们有理由也在文学史中克服垄断至今的历时观察7。文学史只有当它不仅按文学生产体系的次序共时和历时地去描述文学生产,而且还在文学生产与一般历史的特有关系中把文学看作特殊历史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他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如同他指出的一样,文学是创作史和接受史的结合体,缺一不可,并非只是一部接受史。
2.[德]姚斯著,罗悌文译:《什么叫审美经验》,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内容摘要】
我们应该从功能观念出发来理解审美经验,姚斯是这样认为的。
在该文中姚斯对审美经验作了界定和划分,姚斯说:“审美经验出现在人们对于作品的意义的认知和解释之前,当然也出现在对作品的意图进行重新构造之前”;“就狭义的我们对艺术的态度而言,审美经验根植于客观世界诸现象的审美品质中"。“审美经验可以与日常世界或者任何现实进行交流,并能消除虚构和现实之间的两极对立。”“在接受这方面,审美经验与日常世界的其他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有的暂时性:它使得我们得以进行‘再次观察’,并通过这种发现来给我们的现实以满足的快乐;它把我们带进其他的想象世界,由此适时地突破了时间的樊篱;它预期未来的经验,由此揭示出可能的行动范围;它使人们能够认识过去的或者被压抑的事情,由此使人们既能保持奇妙的旁观者的角色距离,又能与他们应该或希望的人物作游戏式认同:它使我们得以享受生活中可能无法获得或者难以享有的乐趣;它为幼稚的模仿以及在自由选择的竞赛中所采用的各种情境和角色提供相脱离的情况下,审美经验还提供机会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审美教育过程。”“从一开始,作为人的生产能力的审美经验同时就是创造性的艺术家和诗人所碰到的一种限制和抵御的经验。在天才美学之前,人类艺术产品也总是引发一种以自然为极限和理想的规范的经验。艺术家无法穷尽这种极限和规范,更不用说超越了。他们只能摹仿,最多也只能将自然遗留下来的未完成的模型加以完善。"“随着独立自主的天才美学的被突破,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就不仅是指一种没有规则和范例的主观自由的生产,或者在已知世界之外去创造别的世界;它还意味着一种天才的能力,要使人们所熟悉的
世界返璞归真,充满意义。”也就是说,虽然审美活动以自身为目标,但是审美经验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弥补的距离,这个距离促使审美活动达到审美反思的层面。审美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否定性。审美经验的同一性表现在它的交流作用上。借助审美形式的法则,艺术代表某种社会真理。通过与审美主体的认同,审美经验对社会规范的形成、巩固、升华、嬗变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姚斯认为:“艺术创造出来使之成为可能的欣赏态度是地道的审美经验,它既是自主前的艺术的基础,亦是自主的艺术之基础。它必定再次成为理论反思的基础." 审美经验的否定性表现在审美距离上,艺术作品的否定力量改变了人和世界的既定关系,测度出实践与幸福之间的鸿沟。
在以后的著作中,姚斯重新把既古老又时新的审美快感引进他审美经验的阐释框架中.审美快感是初级的审美经验,作为一种把握世界和自我确证的方式,它区别于情欲快感;作为一种经验,它能够把人从工作实践和日常世界的自然需求中解脱出来,从而具有一种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他还指出,审美快感作为审美经验的基础,它和审美经验的三个基本范畴——“创作”、“感受"和“净化”纠缠在一起。这三个范畴“不应被看作是有等级差别的,是一个层次不同的结构,而应看作是一些独立的功能的结合体。这三个范畴不能作相互的还原,但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联接".三者是一个不同层次的结构,是一个多种功能的结合体。“在文学交流的任何运用中,只要创作、感受或者净化活动不抛弃享受,文学交流就始终保持着审美经验的特性”。“创作”指的是审美经验的创造方面,人们能够从自身创造力的发挥
中得到愉悦;“感受”强调审美活动的接受方面,可以定义为审美感觉;“净化”与认同、交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3.[荷兰]福克马等著,邓鹏译:《文学的接受——接受美学的理论与实践》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内容摘要】
这篇论文是D。W.福克马与E。库内-伊布施合著.该文从对以韦勒克等为代表对接受理论提出异议(即对接受理论的研究不过是一阵风而已)的反驳出发,力图说明在文学研究和阐释中,接受无疑具有并起着长期的作用。他们首先对文学研究(研究主体——客体关系)的三个阶段进行回顾:实证论阶段;精神科学阶段;接受理论阶段,并指出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文学作品的三个概念:文献、痕迹、记号,而且认为在俄国形式主义中就已经出现了“接受”的倾向。接着从语言与文学性的关系角度指出语言不可能穷尽对文学现象的阐释,因为在其中没有给历史性和价值判断留下应有的地方,并探讨了什么是以及如何研究文学性的问题。他们指出虽然接受理论也要受语言学的影响,致力于文字分析,但它将重点放在接受者方面,并考虑历史和文化相对性方面以及在与结构主义相结合时,如何克服结构主义的缺陷。他们说:“由于接受理论原则上相信一个客体以及文学作品在历史过程中的可变性,所以它接受了历史和文化的相对主义。”(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5页),但他们区分了它与19世纪历史主义的区别,回避了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