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

合集下载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二)研究接受史
要求把读者的接受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 点,把握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各个历史阶段 所呈现的面貌,用接受过程的描述代替文学 事实的罗列。 对文学作品在历史上的各种接受形式和 审美经验加以整理和研究,其批评对象是具 有评介性质的接受文本,包括文学批评、书 评、剧评乃至新闻报道等。
“一部作品的潜藏含义在该作品首次出现时并不 总是立即能为读者所感知,更不用说在新旧形式 的尖锐对立中将它穷尽。……作品的潜藏含义可 能会长期不为人所认识,直至‘文学进化’随着 另一种新的形式的现实化达到了某种视野高度时, 尚未被认识的较旧的形式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认 可。” 姚斯
卡夫卡 奥斯汀
姚斯的文学观
语言敞开和遮蔽的双重性
语言“‘它既是桥,又是墙’。之所 以是桥,因为只有通过它,人们才能跨 越差异的激流,达到某种意向的同一性; 之所以是墙,因为它阻止人们毫无障碍 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限制着这种表达的 可能性”。
二、接受美学
• 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原联邦德国以姚斯、 伊瑟尔为首的“康斯坦茨学派”。 • 姚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两部著 作被视为接受美学的理论纲领。
读者
传统文学批评中的读者:亚理士多德的 “净化”理论 形式主义批评对读者的态度:读者的个人 情感和经验不允许被带入文学作品。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中的读者 世界 │ 作品 / \ 作家 读者
读者的接受活动应是 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 缺少的一环,文学批 评应着重探索读者与 作家、作品的相互关 系和相互影响,强调 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 决定作用。
“文艺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 质。……文艺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能 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 《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

(完整版)接受美学简介

(完整版)接受美学简介
“隐以复意为工” “意生文外”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皎然《诗式》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诗品》
“意不浅露,语不穷尽” ——沈祥龙《论词随笔》
(3)从读者的角度看,对作品的鉴赏 存在“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的 差异。
《红楼梦》主题思想
《红楼梦》主题思想
戚……
期待视野与读者、作者的关系
期待视野
顺向相应——平庸陈旧,兴味索然 完全遇挫——晦涩难懂,拒绝读者 相应、遇挫——艺术魅力,欣悦满足
暗含的读者 ——指作家预想的能够按照作者
的创作动机去理解作品含义的那种可能出现的读 者。即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 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那些与“暗含的读者” 相近的读者,往往最能理解作品的内涵。
空旷结构——伊塞尔认为文学作品所描写的 是一种虚构世界,存在着不确定的“空白”部分, 它需要读者在阅读中调动现实生活世界的经验和 想象力去补充。
召唤结构 ——正是这种空旷结构,具有召唤 功能,可以引发读者去思考、填补或进行再创造, 这是产生艺术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 旨者也。”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
“暗含的读者”与“现实的读者”
• “暗含的读者” = “现实的读者”?
与“暗含的读者” 相近的读者,往 往最能理解作品。
• 作者为谁而写作 ?
将“小我”与 “大我”结合。
(2) 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具有 “空旷结构”和“召唤结构”。
“如同中外古今一切伟大作品一样,《红楼梦》 的主题不具有简单明了,可以一语道破的性质,这 是作者、作品、读者(批评者)的自身矛盾及其相 互关系的复杂情态所决定的。伟大作品的主题,还 存在永远与流动的矛盾,正是不变中的变,使作品 获得永恒的魅力。企图套用流行公式,对这部大书 的主题作出尽合作品本意的、超越历史性限制的、 绝对权威性的论断,都是不可能的。凡是相对忠实 于作品的各种论断,都不应受到排斥,都具有某种 合理性。”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解析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解析

1. 哲学背景: 1)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现象学
现象学哲学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所谓“回到 事物本身”,并不是指回到我们经验中的客观事物本身, 相反,胡塞尔恰恰认为,经验事实是不可靠的。 回到事物自身,首先必须排除对客体的自然态度,将超 出我们直接经验的事物放进“括号”里,以便使外部世 界变成我们自身意识的内容,在纯意识中把握“纯粹现 象”,把握“意向性客体”。 而“意向性客体”是靠对于意识活动本身和对客体具体 经验事实中不变成分的双重“洞察”获得的。
五、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
尧斯与伊塞尔: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接 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 接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20世纪60年 代在联邦德国展开对文学割裂社会历史的批评, 形成了这一理论。60年代的文学挑战了已有的 文学形式,提高了读者的介入力度。 尧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的挑战》(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在文艺领域中,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文艺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文艺创作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介绍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姚斯,德国著名美学家,1967年提出了接受美学的概念。

该理论以读者为中心,认为文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构建的。

与传统的以作者或作品为中心的美学理论不同,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读者的能动作用和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1、接受美学理论的定义:接受美学理论的是读者在阅读文艺作品过程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意义构建。

它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文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才得以实现的。

2、姚斯对接受美学的贡献:姚斯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强调了读者在文艺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性,认为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

此外,他还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即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作品所抱有的预想和期待。

接受美学理论在文艺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在理解文艺作品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在审美感受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加注重读者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

同时,在价值体现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为我们重新审视文艺作品的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其未来发展方向也备受。

与其他美学理论的比较优势在于接受美学理论更加注重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审美体验。

然而,这种理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对作品意义的过度诠释、忽视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调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在强调读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应忽视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

作品本身的特点和内容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应对作品进行客观分析。

2、提高读者的审美素养:读者的审美素养是影响接受美学理论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9接受美学

9接受美学

二两种理论资源

1 阅读现象学——英伽登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意向性客体。


不定点、空白、具体化
积极阅读/消极阅读 前审美阅读/审美阅读/后审美阅读
2 文学解释学——伽达默尔
完成了将理解从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化
1)艺术作品存在的方式/真理显现的方式——游 戏
2)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读者是可读的”


斯坦利 费什认为,读者是一个文本性的功能。 他一方面认为文本由解释者产生,是读者所属 解释群体的解码程序的产物。任何一个群体都 会采用某种阅读策略,并将其逐步灌输给群体 成员,以指导其解释活动。因此,读者就成了 受其群体决定的文本。而文本也成了读者,我 们阅读文本时文本也在阅读我们。 阅读“充当了一个隐喻,它帮助我们去理解我 们与自身悬而未决的关系,理解我们境遇、接 触、破译他人符号的过程。”——书写读者。 曼古埃尔。
3空白

姚斯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有空白(gaps),期待 着读者去填补:把文本的各个部件组织成一个 范型,使之成为相互照应的整体。读者有填补 空白以完善文本的倾向。“一个文本的实现有 多种潜在的可能性,没有哪种阅读能够穷尽它, 因为每个读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填补空 白。”“潜在的文本比它的任何个别实现都更 为丰富。”可读文本(封闭式)和可写文本 (开放式)。
前见(先行结构)是理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真前见/伪前见 时间距离;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 种效果历史事件。”)
巴赫金的对话性



对话性——这是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对周围现实的开 放性,是一个人准备去进行“平等地”交流沟通的情 愿性,是对他人的立场、见解、看法作出积极回应的 一种才能,也是引起他人对自己的表述和行为进行回 应的一种能力。 “对话的语境没有边界” 对话关系意味着新的意义的出现,这些意义不是稳定 不变(一旦形成就永远完结),它们总是在变化(更 新)。对话关系不宜归结为矛盾和争论,它首先是促 使人们的精神丰富起来而使人们团结起来的一个场域。 “契合是对话关系最重要的形态之一。契合富于多种 多样的形态和细微的差异。”

接受美学与诠释学

接受美学与诠释学

• 后来,海德格尔从存在出发,得出了 “此在”的概念,并说明了“此在” 的存在方式。在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研 究中,提出了“理解”及“理解的前 结构”,并提出了“本真此在才具有 历史性”的哲学观点。
• 伽达默尔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继承 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
•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德国现代哲学家、 语言学家、美学家。
• “游戏理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游 戏,游戏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强 调游戏的真正主体是游戏,而不是游 戏者。
• 游戏通常被理解为是游戏者实现了游 戏作为游戏的东西,但在被游戏者“ 实现”的地方,游戏的主体性仍未改 变,因为是游戏者被吸引到游戏的领 域中。
• 为了更好地理解将“游戏理论”这一 概念,将其归纳为:
• 因此,对文本的解释(理解)就不单 纯的是消极的复制文本的原意,而是 积极的、创造性的、生产性的努力。
• 三、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 转向
接受美学 诠释学
“接受美学”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 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 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姚斯认为,接受美学是一个实践过程 ,而美学的实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 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 受。
所以说,一部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 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问题一:读者的接受活动能不能随心 所欲?
• 对话论(强调本体外在指向性):
• 作为一种游戏存在方式的艺术作品或文本,在本 体论性质的外在表现中,呈现出一种对话方式的 存在。即艺术作品本身具有作者赋予的意义。在 与其“接触”的每一瞬间,它都像对方传达尚未 言说的意义,而同时,“接触”艺术品的这一方 也在用自身言语意义与之对话。
• 伽达默尔说:“诗歌在语言的普遍性中将某种充 满任意幻想的东西达到了表现,所以诗歌总是保 留一种特有的非确定性”

接受美学与诠释学

接受美学与诠释学

• (2)语言性作为诠释学过程之规定。 • 指的是对历史传承物的理解都是一种语言的解释 。 • 伽达默尔:文本应该通过解释而得到表述。如果 文本或书籍不以其他人也可理解的语言说话,那 么它们就不可能说话。 • 解释不可能替代被解释的作品。
• 实际上,无论对解释学的对象还是对于解释学的 过程来说,语言都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由此, 伽达默尔认为,惟有进入语言性,解释学才获得 了它自身的普遍性。
• 同样的,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是一 个“视界融合”的过程,是审美主 体视界与艺术品包含在自身内的多 种视界的融合,这种融合创造了一 种超越双方的新视界。视界的融合 表现作品意义的不断生成过程,这 就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的 结果。
• 视界融合与效果历史的产生,是艺 术作品的“问”和审美主体的“答 ”的对话过程的结果,理解者的视 界不断扩展,艺术品的意义也就具 有了无限可能性。因此,伽达默尔 主张,理解活动应与作品完成“解 释学的相遇”的过程,达到理解的 真实、完整。
• 诠释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真 正将诠释学带入哲学领域的是德国哲 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而他们都 只是把释义学当作哲学与人文科学的 纯粹方法论来看待,这种立场正是后 来哲学诠释学所坚决反对的。
• 后来,海德格尔从存在出发,得出了 “此在”的概念,并说明了“此在” 的存在方式。在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研 究中,提出了“理解”及“理解的前 结构”,并提出了“本真此在才具有 历史性”的哲学观点。 • 伽达默尔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继承 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
• b.语言将个体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 如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一样,我们同时在语言中 存在;然而,并不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中存在而具 有语言性,而是语言使我们获得了在世界中存在 的共同性。所以,语言是一切理解的基础,理解 只是意味着对语言的理解,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 实现的普遍媒介。

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综述

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综述

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综述接受美学(Rezeptionsasthetik)亦称“接受理论”(Rezeptionschorie),“接受与效果研究“(Rezeptionsforschutuny)等。

亦译作“接收美学”。

它发端于联邦德国,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德国的一支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

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到中国,我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工作者在探寻方法论的热潮中,迅速并敏感地译介了接受美学,展开了我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本人对90年代后接受美学的主体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做了一定的归纳,以供参考。

既然是接受美学的“主体观”,首先就必须对“主体”这个概念有一个很深刻的了解。

一、西方文论中“主体”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参在着相当大的分歧。

对于西方文论中主体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我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归纳和分析比较。

有的作者从承担者意义上归纳了主体概念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是个体的存在物,个别的人、个别的马、个别的树木等等,都可以成为主体。

这种作为主体的个体事物被他称为“第一实体”。

除了个体事物以外,不依存于其他主体,但又可以表述其他主体的东西,这种作为事物的“种”和“类”,他称为“第二实体”。

即主体是性质和状态的承担者。

到了笛卡尔时,认为主体是灵魂之类的东西。

即主体是现象的承担者。

18世纪起,人们愈来愈频繁地在精神现象在精神现象的承担者意义上使用主体概念。

康德认为主体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超验存在,就等于自我。

康德理解的主体,并不是形而上学的主体,他的主体不是认识论上的主体,是认识意义上的主体。

从费希特开始,就认为主体就是自我。

即主体是思想活动的承担者。

到了马克思,他的著名论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揭示了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有的作者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问题上,探讨主体性思想历史演变。

古希腊哲学“物活论”,把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看做浑然一体。

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分离了思维与存在,主体和课题,但他还没意识到主体性问题。

姚斯、伊瑟尔及其他漫谈接受美学

姚斯、伊瑟尔及其他漫谈接受美学

姚斯、伊瑟尔及其他漫谈接受美学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接受美学这一文学理论的重要分支,重点关注姚斯、伊瑟尔等学者的贡献和影响。

接受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它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想象来赋予。

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于推动接受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姚斯和伊瑟尔的学术思想及其对接受美学的贡献。

接着,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姚斯和伊瑟尔在接受美学方面的异同点,以期更全面地理解他们的学术观点。

我们将对接受美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二、姚斯与接受美学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姚斯(Hans Robert Jauss)的名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20世纪德国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姚斯以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深入的实践研究,为接受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姚斯主张,读者的接受过程是文学作品的完成和实现的关键环节。

他认为,文学作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与读者的互动中逐渐成形。

读者通过自身的文化背景、审美经验和阅读期待,对作品进行解读和再创造,从而使作品获得生命和意义。

姚斯的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文学理论中将作者和作品视为文学活动中心的观念,将读者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姚斯看来,接受美学不仅仅关注读者的接受过程,还强调读者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读者的接受活动受到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读者群体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偏好。

因此,姚斯主张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20世纪西方文论第5章 接受美学

20世纪西方文论第5章 接受美学

“文本视野”
❖Textural Perspective。 ❖文学艺术文本向读者提供的指导
读者通过与文学文本相互作用而 展现审美客体的线索。这些线索 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作者的世界 观。
整理课件
3、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读 者反应理论》。文学作品存在艺术 和审美两极。前者是作者的文本, 后者通过读者的阅读实现。
整理课件
“隐含读者”
❖ The Implied Reader。 ❖ 即理想读者。一种文本结构。在不必然限定
接受者的情况下预期的存在。预先设定了每 一个接受者承担的角色。即使文本有意识地 忽略而仍然存在。有作家提出的通过作品能 够使得读者改变思想意识的立场。
整理课件
“召唤结构”,
❖ 文本的意义并非全部为读者所获,读者前理 解也并非为文本所得。文本的具体化。阅读 过程就是意义的生成过程。文本的空白与不 确定性受到排列与运作的限定,限制了主观 随意性。
第五章 接受美学 Reception Theory
整理课件
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文学史的研究注 重作家和作品。转向读者的研究。
❖ 康斯坦茨大学。文学的接受之维。名为接受 美学,实为文学理论。姚斯、伊瑟尔等。期 待视野,思维定向,记录过分感受性的偏离 和变异。“理想读者”。
整理课件
期待视野
❖ 任何读者都有一个前理解,就是所谓的“期 待视野”。“期待地平线”。
❖ “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具有审美距离。产 生阅读张力,导致视野变化。阅读的历时性 和同时的文学参照构架之间共时性构成了文 学的历史性。历时性和共时性产生了“视野 融合”。文学功能建构在文学的社会效果之 上的。
整理课件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和理解德国文学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作品意义在读者接受过程中的生成和变化。

姚斯作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观点对文学研究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观点,包括读者中心论、作品意义的动态生成、审美经验的重要性等。

然后,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姚斯理论在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我们将更全面地理解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并评估其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还将对姚斯的理论进行反思和展望,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及在未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一全面的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为文学研究和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姚斯接受美学思想概述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是在对传统美学观念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主张将读者的接受过程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强调读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文学作品解读中的重要性。

姚斯认为,文学作品并非孤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活动紧密相连。

他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指出读者在阅读前已有的审美经验和期待对文学作品接受的影响。

在姚斯看来,读者的期待视野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而不断调整和扩展。

这种动态的期待视野使得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一次新的创造过程,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

姚斯还强调了“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的创造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读者的创造性解读中不断生成和丰富。

姚斯还关注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环境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取决于读者的接受过程,还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的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它完全超出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是把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

这种理论就是接受美学(Rezeptionssthetik)。

接受美学也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接受研究”。

由于它诞生在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坦茨,它的创始人——五位年轻的文学理论家和教授伊瑟尔(Wolfgang Iser)、福尔曼(Manfred Fuhrmann)、姚斯(Hans Robert Jauβ)、普莱森丹茨(Wolfgang Preisendanz)和施特利德(Jurij Striedter)——被人们称为“康士坦茨学派”(die konstanzer Schule)。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接受美学不仅发展成为联邦德国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逐步传播到西欧各国、美国、日本、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等一些东欧国家,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

产生的背景六十年代中,联邦德国的文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核心是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功能和社会效果问题。

一批激进的作家和理论工作者尖锐批评了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社会的倾向,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为现实的斗争服务。

对于统治着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文本批评学派”,他们也提出了强烈的指责,认为这种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早已过时,不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必须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取代之,才能将联邦德国的文学研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所谓“文本批评法”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从纳粹意识形态的死胡同里摆脱出来,而在联邦德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政治化倾向在文学科学领域的表现。

它是在美国的“新批评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认为作品是文学唯一的实体,而每一部作品又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独立的;作品的价值仅仅蕴藏在它自身之内,在对作品进行诠释和评价时,一切背景材料都是多余的。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八、对接受美学的评价
(二)缺憾 1.过分夸大读者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作家和 作品对读者的作用。 2.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论,不无商榷之处。 3.读者反应批评在意义追寻方面忽视对文学 自身的研究。
七、读者反应理论(批评论)
怎样阅读和批评?“六结合”的思路如下: 1.知识型与素质型结合; 2.主观性与动态性结合; 3.体验与经验的结合; 4.调查与研究的结合; 5.个体与群体的结合; 6.作者、作品与读者的结合。

八、对接受美学的评价
(一)成就 1.文学史必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 2.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 3.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接受有重大意义。 4.文学接受包括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两种方式。 5.读者具有再创造的能动作用。 6.文学作品效果取决于作品和读者两种因素; 7.文学功能离不开社会功能,依赖于读者的接 受与发、 读者反应理论
一、发展概况

接受美学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 其创立者是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 坦茨大学的几名中青年学者、教授。它一 产生就在国内外激起巨大的理论反响。在 尔后的二十年间,它东进西渐,在全世界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代表人物
(一)康士坦茨学派 伊塞尔(1926-)《隐含的读者》《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阅读过程的现象学研究》等 汉斯· 罗伯特· 姚斯(1921-1997)《试论接受 美学》《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等 (二)美国的读者反应理论 斯坦利· 费希、乔纳森· 卡勒、霍兰德等 (三)东德的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 瑙曼《社会-文学-阅读》(合著)
三、基本特征
1.强调读者研究的重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2.读者是作品的直接承受者,作品意象与表 现形式有赖于读者完成,读者是文学的一 个组成部分; 3.十分关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研究,从作者、 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角度 研究文学史。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目录(1)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

(2)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

(3)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

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

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关于接受理论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

”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

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

”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现象学强调的是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本质性,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是一 致的;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事物的现象中有客 观的真实存在。而海德格尔却认为现象中的客 观真实是依赖于阐释的,而阐释就是人生存的 本质。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投射 (“project”) 出客 观世界,同时又从属于客观世界,文论流派的 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文学研究的重心 开始转向对于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 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转移,固然有其显在 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但从接受理论的发 展来看,其赖以产生的根基应该是现代阐释 学的理论。
赫伯特· 尧斯、沃尔夫冈· 伊塞尔:接受美学。 60年代后期,在德国康斯坦泽学派,从事接受 美学和效果美学的研究。 尧斯:《文学史作为想文学理论的挑战》 (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解构》(1970) 斯坦利·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
2)狄尔泰(德国历史主义学者家,1833-1911)
建立在人类自身历史中按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和可变性来 理解人的哲学; 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国王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 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留下作为自身“生活表现”的符 号和印迹,对我们来说,它们又不完全是陌生的,使我 们通过“理解的艺术”来加以把握。 基本的阐释活动是对文字著述的阐释(与施莱尔马赫相 似); 阐释的循环:对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局部的理 解,而对局部的理解又必须以假定已经有了对整体的理 解为前提。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 一切理解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完全。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六十年代中期起,一群文学史家与批评家对以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重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他们大多活跃在西德南部博登湖边的康斯坦茨大学,后来被称为‚康斯坦茨学派‛。

这些学者经常聚会,讨论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

当时年近花甲的尧斯注意到:‚形式—结构‛批评所赖以立论的作品的‚永恒‛性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1 31】因为作品的美、作品的价值只有在认为这些作品有价值的人眼中才是美、才是艺术品。

当然这种读者至上的接受理论,绝不意味着在接受过程中读者丝毫不受作品的影响和制约。

相反的,在另一个方面,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一相比较,小说的形象就会出现很多的‚空白‛,这是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的。

在这种‚空白‛的研究中,尧斯更倾向于分析作品的潜在含义如何在历史进程中被读者接受,因而他的学说被称为‚接受美学‛。

【1 39】接受美学作为一种理论形式出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学者R.C.霍拉勃所指出:‚从马克思主义批评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理域,无不接受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

‛【2 282】尧斯也不无自豪的态度回忆道:‚后来,接受理论超越了所谓康斯坦茨学派,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一理论满足了人们在60年代由于对语文学学科的普遍不满而产生的潜在兴趣,这种兴趣由于大学生反对‘资产阶级学术’的抗议运动而变得更加强烈。

‛【3】当然,一种理论的诞生发展并不是尧斯一个人唱独角戏就可以完成的,尧斯在对接受理论的推崇时也没有忘记当初自己使其诞生时的自豪:‚这是一个由我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和沃尔夫岗.伊瑟尔的《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所引起的运动‛。

【3】这里就提到了接受理论双壁的另一位,一个从解释新批评和叙事理论起步的英国文学学者——伊瑟尔。

霍拉勃对两人的区别进行了精辟的说明:‚尽管二者都把注意力从作者和文本转移到文本—读者的关系上,但重视文学理论的重建,他们各自采取的途径却大相径庭。

接受美学的名词解释

接受美学的名词解释

接受美学的名词解释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审美和艺术的学科,致力于理解和解释美的本质以及对美的不同形式的感知和评价。

接受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美的接受程度,以及个体对不同形式美的偏好和认可。

接受美学与审美经验密切相关,探讨的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如何影响其对艺术和美的评价。

一.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接受美学的讨论离不开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美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依赖于个体的感知和体验。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物体或艺术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美学认知。

然而,美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它与万物的完美、和谐和对称有关。

人们认为一些普遍存在的事物和模式比其他事物更美,这表明了美的客观存在。

二.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美的接受的影响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美的接受有深远影响。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赋予了美不同的定义和内涵。

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偏好和欣赏朴实自然的美,尊重传统和写意的艺术。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对个体表达的美更为重视。

因此,个体在接受美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三.美的形式多样性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涵盖了艺术品、自然景观、身体特点等不同领域。

作为接受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形式美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标准。

艺术作品的美可能会涉及创作技巧、表现意图以及观念的传达方式。

自然景观的美通常与自然元素、景色的和谐和平静有关。

身体的美常常与身材比例、五官特点、面容表情等相关。

四.艺术创作和美的接受的互动关系艺术创作和美的接受是相互作用的。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观众则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感经历来接受和感知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

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观众的接受能力会相互影响和塑造美的表达和理解。

五.美的教育和培养接受美学也关注美的教育和培养。

通过美的教育和培养,个体可以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和提升对美的敏感度。

教育和培养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文学阅读、音乐鉴赏等形式来进行。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姚斯指出,美学实践应包括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

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

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

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

读者的接受活动受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作品范围规定,因而不能随心所欲。

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

当一部作品出现时,就产生了期待水平,即期待从作品中读到什么。

读者的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条,读者的经验依此与作者的经验相交往。

期待水平既受文学体裁决定,又受读者以前读过的这一类作品的经验决定。

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读者的期待水平不一致,产生审美距离。

分析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还可以了解过去的艺术标准。

接受者有3种类型:一般读者、批评家、作家。

此外,文学史家也是读者,文学史的过程就是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都在解决以前作品遗留下来的道德、社会、形式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成为后面作品的起点。

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

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

汉斯·罗伯特·姚斯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文学范式的改变》、《审美经验小辩》、《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等。

其美学思想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力图解决“文学史悖论”,后期研究侧重于审美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

是由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五名文艺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

他们认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

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

”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

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

”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

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

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

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

读者的接受活动受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作品范围规定,因而不能随心所欲。

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

当一部作品出现时,就产生了期待水平,即期待从作品中读到什么。

读者的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条,读者的经验依此与作者的经验相交往。

期待水平既受文学体裁决定,又受读者以前读过的这一类作品的经验决定。

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读者的期待水平不一致,产生审美距离。

分析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还可以了解过去的艺术标准。

接受者有3种类型:一般读者、批评家、作家。

此外,文学史家也是读者,文学史的过程就是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都在解决以前作品遗留下来的道德、社会、形式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成为后面作品的起点。

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

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

伊泽尔提出,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在于,作品中所描绘的现象与现实中的客体之间不存在确切的关联作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读者由于个人的体验发现的也正是这一特性。

读者有两种途径使不确定性标准化:或者以自己的标准衡
量作品,或者修正自己的成见。

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一致的对应。

这种无地生根的开放性使它们能在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形成各种情景。

接受美学反对孤立、片面、机械地研究文学艺术,反对结构主义化的唯本文趋向,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创作和接受,这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反映了在结构主义思潮之后,人文思潮的又一次抬头。

但它仍然回避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基本美学问题,表现了它的局限性和理论弱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