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本文以《浮生六记》为背景,探讨林语堂翻译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
在《浮生六记》中,林语堂采用了一种精致、优雅的文字,将其中本已蕴含深奥的文化精髓展现出来,这正是他独特的美学思想。
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采用了一种精致而优雅的文字,将原文中的深奥文化精髓呈现出来。
他的文字选择非常巧妙,能够很好地将原文的深奥文化精髓表达出来,而他的文字独特的精致和优雅,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林语堂的翻译中也体现出了他的强烈的民族情结。
林语堂把《浮生六记》这部作品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思想观念中,让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
他在译作中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精髓完美结合,而他的作品传承也可以让中国文化继续传承,让世人知晓中国的美丽和传统的文化。
另外,林语堂的翻译笔触也体现出了他的诗意美学思想。
他按照中国传统诗词的形式,将原文中的深奥文化精髓表达出来,甚至在翻译过程中将诗词的语言和声调也融入进来,这让读者能够在原文中感受到作者的韵脚和诗性渲染。
因此,从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这一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独特的美学思想:他采用优雅的文字,将原文中的深奥文化精髓表达出来;并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精髓完美结合;他的诗意美学思想也为原作增添了更深的文化层次,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国的美丽和传统的文化精髓。
总之,林语堂的美学思想在《浮生六记》的译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翻译作品既展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又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他也把自己的诗意美学思想融入进作品中,使读者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林语堂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苏东坡诗词英译研究
林语堂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苏东坡诗词英译研究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翻译家,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标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讨论“美”的翻译家,首次提出了“美”的翻译标准,认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原文的风格与内容并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本文旨在透过林语堂”美学“思想的阐释,在美学思想关照下探讨其在《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诗词的英译,分析林语堂的美学翻译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其苏东坡诗词英译作品之中的。
标签:林语堂;美学思想;苏东坡诗词0.引言翻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翻译的科学性伴随艺术性,翻译的艺术性强化了它的科学性。
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几乎所有命题都具有哲学和美学渊源,都是对文学中美学的探讨和评价。
美学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而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他认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
凡艺术的成功,必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
[1]本文结合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诗词的英译,通过分析林语堂提出的美学翻译思想来探讨林语堂是如何实现其“美译”观点的。
1.林语堂翻译标准中的“美译”思想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标准问题。
他认为翻译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我们必须记得这所包括的就是: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于艺术文的问题。
”[1]在这里,林语堂提出的“美”的标准比严复的“雅”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对于“美”,克罗齐认为创作应以“审美综合”为原则,心灵活动“来自情感,基于情感”,他并认为世界一切美术都是一种表现,而表现能力,为一切美术的标准。
[2]林语堂深受克罗齐的影响,他认为,翻译除用之外,还要兼顾到美,使翻译成为一种艺术。
而译艺术文最重要的是解决“美”的问题。
“译艺术文最重要的,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重。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一)引言说起林语堂,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要数他的英文创作了。
作为作家,他那“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又深感惭愧”的娴熟的英语,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有的作品还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
的确,在国际文坛上,这位“幽默大师”凭他的写作实力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居的林语堂主要以英文写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是他的“两脚踏东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起林语堂,人们就会想起他用英文写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诸多作品。
多年来,他的英文作品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评价。
而他的翻译理论和作品相对来说受到忽视。
笔者认为,他的文学翻译作品也很重要,同样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就林语堂的文学翻译理论及翻译作品进行分析,从另一方面对他的文学成就进行评估。
(二)林语堂文学翻译理论林语堂祖籍福建龙溪,1895年出身于一基督教家庭。
他从小聪明好学,曾就读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而又留学海外,英文功底深厚,对他以后从事英文写作和翻译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
他写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加上在西方社会生活多年,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对中英文的掌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有能力搞文学翻译,然而他却把自己的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中去。
这是因为,翻译只是对别人作品的再创造,不能脱离原著,而写作是自己的原创造,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慨。
林语堂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愿在别人的字里行间游走。
从林语堂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可以感受到他的人生观。
尽管如此,同许多当时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文化巨子一样,林语堂还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翻译领域,有若干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作品问世。
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有《论翻译》、《论译诗》等。
其中《论翻译》对翻译理论阐述得更系统、更具体。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林语堂的文学翻译是以翻译性为主导,以内容为中心,以字句为媒介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他翻译的古典文学大部分来自汉唐,充满经典文学气息,堪称汉语古典文学宝藏,他翻译的《浮生六记》便是其中之一。
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时,充分展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刻的文学欣赏和独特的美学思想。
林语堂认为,文字表达的艺术是“有艺术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翻译《浮生六记》的首要原则是“语言要传神”,即通过恰当的表达,使读者获得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意义。
他的翻译,虽然经过了传统的调整和修改,但仍旧保留了原文的活力和表现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古典诗词的浩瀚宇宙之中,为自己获得一份美好的文学滋味。
此外,林语堂把翻译当做一种艺术,对于原文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在翻译时不拘泥于细节,反而大量运用动作、悬殊、排比等艺术表现技巧,强调的是原文的文学感受。
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原文通过翻译语言更加熟练地表达出来,使人们在感性上更加贴近原文。
另外,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对语言的运用令人惊叹。
他将汉语语言的形式和古典文学的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恰当地表达了原文的文学感受,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汉语语言的表达能力,使读者可以从语言的面貌上体味原文的内容。
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既是一部精美的文学翻译作品,又是一部经典的文学译作。
他把融汇贯通的文学品味和精致的文笔技巧,完美地展现出“醍醐灌顶”的极致魅力。
通过翻译,林语堂把“灵神”融入文字,让古典文学在现代语境中重生,丰富我们的文学生活。
他的翻译活动令人称赞,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刻的文学欣赏和独特的美学思想。
通过对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极高的翻译素养,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原文的文学魅力,大胆地运用汉语的表达形式,将古典文学的灵魂注入当代文学之中,为我们的文学生活增色不少。
因此,我们不妨以《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为题,学习借鉴林语堂翻译的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译素养,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_以林语堂英译_归去来兮辞_为例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以林语堂英译《归去来兮辞》为例许春翎3(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摘 要〕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
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
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文中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
这三条标准在他所译的陶渊明名篇《归去来兮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美学视角看待本部译作,认为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关键词〕 林语堂的翻译观;《归去来兮辞》;美学欣赏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07)01-0126-004 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翻译"国民性",建立新文化,一直就是翻译家们精心创作的主旋律,它代表了现代性过程中知识分子对于启蒙,科学和理性的追求;然而,翻译的样式也有另一张全然不同的面孔,它书写浪漫、个性、快乐、自由和大千生活,以审美的个人话语汇入到宏大叙事"之中,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这种审美话语的创造者,就是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
林语堂的翻译,可以说是沿着现代性的足音,在现代性城市中产生和发展的.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到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纽约,林语堂历经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美国的反文化运动",而以翻译进入中国文学界和美国文坛的林语堂,赖以生存的艺术形式竟是以日常生活为原料的通俗翻译,这不能不让我们对这种熟悉而又鲜见的形式产生一种冲动:它是怎么诞生?有什么样的效果?又是怎样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审美视角来看,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从审美视角解读林语堂的翻译观--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者 和妻 子 的 闺房乐 趣 、 家庭 变 故 、 闲适 情 趣 、 I 【 J 水 游 记等 ,字 里行 间 自然 流露 出作 者夫 妻间 的情 深意笃
以及历经 人生磨 难仍 然热 爱 自然 、求 真求 美 的精 神 境界 ,表 现 出作 者 的本真 心灵 和 自然天性 , “ 无 论 记
乐还是 记愁 。 无 论写情 还是 状景 . 都能 采用 一种 极尽 优美 的 文字 . 着意 营造 出一 种情 景 相 融 的意境 ”1 2 ] 。
林语 堂 的译 本 尽 力 兼 顾 原 著 的文 体 风 格 和文 字 含 义, 把其 中包 含 的 “ 声音 之 美 、 意 义之 美 、 传神之美 、 文气文 体形 式之 美 ” 【 1 4 2 6 等 多重美 感用 生动 地道 的英
— —
以林语堂英译《 浮生六记》 为例
张 梅
2 1 0 0 2 3 )
( 南 京 森林 警 察 学 院
警 务 管理 系 , 江 苏 南京
摘 要 : 林 语 堂 是 学贯 东 西并 享誉 海 内外 的 文 学 家和 翻 译 家 , 其 国学 功底 与英 文 造 诣 极 高 。由 于根 深 蒂 固 的 东方 文化 情 结 . 他 致 力 于 用 英 文 写 作 介 绍 中 国 文化 . 同 时把 深 奥 难 懂 的 中 国儒 道 经 典 文 化 翻 译 成 生 动 的 语
第3 5卷第 6期
2 0 1 4年 1 1 月
通化 师范 学院 学报 ( 人 文社 会科 学 )
J OU RNAL OF T ONGHUA NORMAL UNI VER S I T Y
Vo 1 . 3 5№6
NO V . 2 01 4
从审美视角解读林语堂 的翻译观
浅谈林语堂翻译美学观在其译作中的应用
- 230-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林语堂翻译美学观在其译作中的应用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唐启红【摘要】林语堂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将翻译视作为一种对跨语言的和谐之美的追求,在其翻译作品中“神、气、形、意、韵”美时有浮现。
本文将通过对林语堂翻译作品《声声慢》进行赏析来浅谈其翻译美学观在其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并学习林语堂的翻译理念。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 美学观 《声声慢》一、前言《论翻译》是林语堂最系统,最全面的论述翻译理论的著作,在文章中他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是翻译的审美主体,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处于中枢地位。
要做到艺术上的成功就必须满足忠实、通顺、美三个标准。
美又分为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而中国古代诗歌讲究韵味、意境和韵律,在翻译时很难做到对其风格验证的重现,因为不仅要做到忠实原文,还得展现其形美,体现其神美。
得益于从小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中长大,对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美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其本身深厚的文学功底,林语堂在翻译中就将“五美”应用得十分到位,这一点在《声声慢》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林语堂美学思想在其译作《声声慢》中的应用《声声慢》是李清照用在抒写对亡夫的怀念与自己孤单凄凉的境况的词,词人押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全词有一种深深的沉郁凄婉的愁绪。
林语堂在翻译时也很好的兼顾了忠实通顺与美,并且将原文那种哀怨体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就重点来看一下其译文中“美”的应用。
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my old friends,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译文中开头连用了七个“so”加上以“d”开头的词,中文意思“暗淡,漆黑,压抑,无聊,潮湿难耐,一片死寂”,与原文开头的叠词相对应,且以凄清萧索,万木萧条的景象烘托出凄惨悲切的心境,读起来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余味无穷,当真是将翻译的神美,形美与音美发挥到了极致。
行走在创作与翻译之间—论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行走在创作与翻译之间—论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作为一名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在国内国际文坛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其代表作《京华烟云》在美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称为现代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
由于题材和内容深深的植根于中国文化,使得其英文创作语言大多都以汉语的翻译为基础。
同时为了再现汉语语言文化原貌,其英文的翻译痕迹更加明显。
作为一部集翻译和创作于一身的文学名著,《京华烟云》给当今翻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标签:林语堂;京华烟云;翻译与创作1.0引言作为一名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在国内外文坛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经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借鉴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艺术形式而创作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境况变迁,描述了中国从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到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场景。
讲述了那个时代中国大地的风云变化和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的沉浮与变迁,勾画出近代中国的一副全景图,被国内外众多评论家赞誉为一部近代中国的史诗性作品小说于1939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京华烟云》很可能是现代中国小说中最为经典的作品”,小说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林语堂本人也说:“我写过好几本书,尤其以写《京华烟云》最为自豪”(施建伟,1999)在阅读英文版《京华烟云》的过程中,除了感叹作者精湛的英文功底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之余,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耐人寻味,那就是书中处处流露出的翻译痕迹,出于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我发现书中有着大量的汉语式的英语。
如果不是事先看过介绍,很多懂英语的中国读者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部从汉语翻译过来的作品。
近年来,各种有关《京华烟云》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其文学或美学价值。
但从翻译学的角度来研究其学术价值的文章极其罕见。
2.0林语堂与《京华烟云》的创作特点2.1集作家和翻译家与一身的文学大家林语堂出生在中国,却有着数十年在西方国家生活的经历,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熟知西方文化。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第一篇: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摘要:自古以来,对于翻译的标准,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哲罗姆的“意译而非直译”等等。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来分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忠实、通顺、美。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Abstract: From ancient times,many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There are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deologie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example: Yan Fu advocate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Lu Xun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St.Jerome “transliteration rather tha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This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Linyutang’s transl 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Keywords: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引言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翻译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各国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手段和交往途径。
翻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翻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林语堂的翻译观及翻译赏析(1)
文内补偿: 即文内意译, 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不借助注释。
3) 腐不敢强, 瓜可掩鼻略尝, 入咽知其美; 此犹无盐貌丑 而德美也。
I won’t compel you to eat stinking bean- curd, but cucumber is really very nice, if you hold your breath while eating. You will see when you have tasted it yourself. It is like WuYien, an ugly but virtuous woman of old. .(Lin Yutang )
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ioned in an essay by T’ao Yüanming. .(Lin Yutang )
3
2) 清明日, 先生春祭扫墓, 挈余同游。 On the Ch’ingming festival, my tutor was going to visit his
“黄金”指的是微风吹落的花瓣 “青衫”: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 “红袖”:女子,女人,侍女;侍读的女子子所穿之服 例中“青衫”和“红袖”是一种转喻
6
异化: 即主张译文以源语或源语作者为归宿, 放弃寻找异语中的对等 文化
5) (芸) 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She 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 makua on top.
———I wanted to make love to her again ; to hold her in my arms a little longer ; yet I had such respect for her strength of character that I made myself get out of bed , as soon as she did. (Shirley MD2Black )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也是著名的翻译家。
他的翻译理念,尤其是“美译”思想,在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林语堂翻译研究的“美译”理念,探讨其发展历程、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该理念的途径。
林语堂的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初。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他提出了“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
他认为,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有美感,即所谓的“美译”。
在不断实践中,林语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翻译风格,注重保持原文的神韵和美感。
“美译”理念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林语堂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追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通过“美译”,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内涵与美感,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然而,“美译”理念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过于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可能导致对原文的扭曲或偏离。
在追求语言美感的过程中,译者可能会牺牲原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美译”具有挑战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无法完全展现原文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完善林语堂的“美译”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调“忠实”与“美”的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同时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
在“美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展现出原文所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时代印记。
这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以确保译文能够真实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
提倡多元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翻译评价标准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而忽略了翻译的美感和文化传递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翻译的艺术性和文化传播效果纳入评价范围,以更好地体现“美译”的价值。
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界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美译”,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林语堂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兼译者,他的译作《浮生六记》的翻译非常颇具特色,不仅表达了他本人的文学想象力和创作手法,也体现了他独具匠心的翻译美学思想。
本文旨在从《浮生六记》的译文中,挖掘出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的特征。
首先,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强调文本的原句结构得到保留。
他应用比较保留原句结构的翻译技术,将原文的整体结构完整地翻译出来。
以《浮生六记》中“上柱乘虚,下柱伏法,四际重山,八方杳风”为例,在林语堂译文中仍然保留了原句的四句结构,其译文为“上柱行于虚空,下柱被隐藏其中,重山四面,凉风八面”。
林语堂有意保留原句的结构,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节奏感。
此外,《浮生六记》译文也反映出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的强调文体的变化。
林语堂的冲要求译文的文体一定要与原作品的文体相似,即译文文体上要有原句的“意境”。
林语堂将原文文体特点反映到译文中,以求达到完美翻译。
以《浮生六记》中“天空之城”为例,林语堂的译文为“天宫”,其中将原文神话般的意境和色彩反映到译文中,让读者有几分浮想联翩的感受。
最后,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注重原文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他尊重原文的文化气息,坚持译文与原文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让读者对原文更有感受。
以“蒙昧终百事,当自明之”为例,林语堂的译文为“欲明知百事,先明自己”,原文中的因果结构被林语堂完整地翻译出来,让读者可以体会到原文的人文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林语堂的译作《浮生六记》的翻译充分体现了他的翻译美学思想:重视文本的原句结构、注重文体的变化、注重原文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从林语堂的译文可以看出,他认为翻译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因此他的翻译不仅具有文学想象力,而且具有艺术性,因此具有极高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总之,林语堂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兼译者,他译作《浮生六记》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和独具匠心的翻译美学思想,他的翻译效果不仅使人深受感染,也使原作更加神奇,令人爱不释手。
林语堂“五美”论下的文学翻译赏析
林语堂“五美”论下的文学翻译赏析王珍妮北京交通大学摘要:翻译美学对中西方译论之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在国内,如严复的“信达雅”、曾虚白的“神韵与达”、钱钟书的“化境”、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许渊冲的“三美”、汪榕培的“传神达意”等;国外如西塞罗的“辞章之美”、泰特罗的“忠实之美”、德莱顿的“艺术之美”等,无不贯穿着译论的始终,被国内外译者广泛得关注和研究,然而对林语堂“五美”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笔者认为林氏的“五美—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分析,本文试图用“五美”论分析和鉴赏中英诗歌及其翻译,旨在说明林氏“五美”论对于翻译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翻译美学;林语堂;“五美”论林语堂最系统的译论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中所作的序论《论翻译》,出版于1993年1月。
他论述了翻译的“忠实标准”和“美的标准”。
陈福康在其所著《中国译学史》中谈到:“相对来说,林氏关于‘美的标准’的论述比较平平,无甚开拓。
而总的看来,林根据前人的翻译理论重提三个标准,并从语言学和心理学角度作了一些新的探讨,是有价值的。
”(陈福康,2011:273)而许渊冲也曾论述到:“林语堂的‘气美’不知何指,‘神美’可以归入‘意美’之中,所以还是鲁迅提的‘三美’就够了”。
(许渊冲,2016:212)笔者在此认为,曾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大文豪、文学翻译家林语堂,其“五美”论不该被忽略和遗忘,相反,有太多值得挖掘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许渊冲的“三美”译论和林语堂的文字“五美”虽来自鲁迅的“三美”,但林氏更是对其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而“气美”和“神美”更是与中国传统文论、哲学与美学渊源深厚。
截止目前对林氏“五美”论的分析寥寥无几,本文就三个问题加以分析:第一,林氏“五美”论能否也应用到翻译的鉴赏中?第二,“意美”真的能够代替“神美”吗?第三,对“气”和“神”该作出如何解释?“气美”和“神美”该如何传达?一、音美《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林语堂的自译——《啼笑皆非》翻译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林语堂的自译——《啼笑皆非》翻译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多产作家、翻译家和文化名人,翻译是他作为知名文化人的重要角色之一。
林语堂将翻译视为跨越不同文化的桥梁,他的翻译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翻译作品之一。
其中,他的自译作品《啼笑皆非》广受赞誉,被认为是优秀的翻译文本。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考察林语堂的自译作品,有助于深入探究翻译中的“接受美学”原理,以及文学作品中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关系。
此外,本研究还可以揭示林语堂的自译策略,为翻译研究提供更为有效的研究范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林语堂的自译作品《啼笑皆非》的翻译策略和文化差异的处理,以期加深人们对于翻译美学的理解,同时也为那些研究翻译文本的学者提供一个切入点。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主要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分析比较,探究林语堂对文化差异的接受和表达方式,分析他在自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最终明确自译的作用和价值。
四、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结果:1.探究林语堂自译的策略,分析他如何在语言、文化、风格等方面体现自己的意图并加以表达。
2.识别林语堂在《啼笑皆非》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揭示他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及其对自己翻译实践的影响。
3.探究翻译美学在自译过程中的体现和应用,深入解析林语堂的翻译思路和过程,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范例。
五、研究内容和步骤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1. 研究文献收集:收集林语堂的相关资料,包括他的自传、翻译理论文集以及相关评论和研究,建立文献数据库。
2. 文本分析:通过对林语堂的自译作品《啼笑皆非》原文和译文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林语堂的自译策略,分析他在文化差异的处理上的表现方式。
3. 认知分析:通过分析林语堂的译文,探究他在文化认知上的特点,明确他的文化视角和理解方式,形成整体认知模型。
接受美学视角下《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研究田亚亚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摘要]《京华烟云》是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著名佳作,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者是林语堂。
由于《京华烟云》中有对我国民俗的介绍,所以其在海外具有较高的名气。
民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人民独具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娴熟的英语写成的,内容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的小说具备一些翻译的性质。
当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民俗想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被全球所知悉,必须要借助翻译这个工具,所以,民俗翻译的研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学视角;《京华烟云》;民俗翻译;研究[作者简介]田亚亚(1981-),女,陕西商洛人,翻译硕士,商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电影,英语教学。
前言:林语堂的作品在对中国民俗的表述中,充分体现了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
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林语堂通过《京华烟云》中对中国民俗的翻译,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接受美学视角下,通过对《京华烟云》中的民俗翻译研究,探寻更加有效的民俗作品翻译方法,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多可行的翻译方法,从而保证中西文化得到更好交流与沟通。
一、关于民俗(一)民俗和文化的关系对于文化,由于它比较复杂,太模棱两可或又太具体,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当的定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和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全部信仰和实践;有的则认为文化是对信仰的积累,是一种共享和沟通的模式。
民俗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当我们做与文化相关的研究时,民俗便是最好的样本。
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民俗的概念民俗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逐渐形成的文化,并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模式世代相传。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林语堂,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因为幼时特殊的教育环境,林语堂深受东西两种文化的熏陶,遂毕生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文化,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和传播。
除去文学上的成就,林语堂在翻译一事上也颇有心得,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和“美译”的翻译思想。
本文将以林语堂先生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浅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标签: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翻译思想;翻译策略1.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以及成因管窥林语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翻译思想和标准呢?首先与林语堂深受东西两方文化之影响有关。
林语堂在国外留学期间(1919年至1923年)曾认真研读中国古代典籍,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缺失,所以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影响。
有道家文化为根基,林语堂立定脚跟,放眼中外,形成了独特的“性灵,幽默,闲适”的审美思想。
同时,西方文华中康德的“美的艺术”提倡“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康德著、宗白华译,1964:48 ),审美是情感活动,是快感。
克罗齐认为创作应以“审美综合”为原则,心灵活动“来自情感,基于情感”(黄药眠、童庆炳,1991)也都是林语堂“美译”的翻译观观形成的思想源泉。
2.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在《浮生六记》英译本的体现1.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坚持字字传神,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
(林语堂,1999:14)Although i wanted her to lie in bed longer,i couldn’t help admiring her virtue,and so got up myself,too,at the same time with her. (林语堂,1999:15)I wanted to make love to her again; to hold her in my arms a little longer; yet I had such respect for her strength of character that I made myself get out of bed as soon as she did... (Black,1960:14)兩个译本在“余虽恋其卧”一句的翻译上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林语堂译作“I wanted her to lie in bed longer”,而布莱克则更加直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译作“I wanted to make love to her again; to hold her in my arms a little longer;”通过比较可以清晰看出林语堂译本对于忠实这一原则的实践。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林语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经典《浮生六记》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浮生六记》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林语堂将其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更方便地接受这部古典名著。
在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中,林语堂展示出了他独特的翻译美学思想。
首先,林语堂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旨,因此他倡导一种以文字内容为导向的翻译方式,不仅要恰当处理原文的语言表述,还要反映出作者原意,并勿违背原作宗旨。
林语堂高度重视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他以准确、明确的语言表述来反映原文,使得原文主旨更加清晰明了、精准有力。
其次,林语堂重视翻译句子之间的连贯性,特别是在处理具有耐人寻味的句式时,林语堂重视句式的连贯性,他在翻译时不仅努力表达作者的原意,也让翻译之间具有连贯性,使读者在阅读中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意思。
此外,林语堂还重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他在翻译时,特别注意原文所涉及的文化习俗,妥善处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中国读者可以更加明确文章的内容,而不会受到文化上的误解。
最后,林语堂不仅重视文字内容和文字风格,还认为文字中的意象也是翻译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他以其特有的文字意象将原文中的文字意象彻底挖掘出来,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从以上可以看出,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翻译不仅体现出他对文字内容的特别重视,更重要的是他对原文的气韵、风格乃至文字意象的精准把握,他在表达作者原意的同时,也不断追求以新的内容及文字形式传达原文的内涵,从而向读者传播出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翻译中,体现出他独特的翻译美学思想,他坚持以文字内容及文字风格的准确性来反映原文的主旨,重视句式的连贯性,妥善处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也重视文字意象的把握,从而使《浮生六记》的中文译文的文字内容及文字风格更加贴近原文,而且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主旨。
而今,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参照,也激发了翻译界对翻译美学思想的思考,成为其他翻译家学习借鉴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
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
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
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
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
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
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
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
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
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
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
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翻译时若不顾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
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可以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
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
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
因为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
因为要掌握命运,结果他掌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
因为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
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简单描述为:(1)译出语的接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
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怀疑的。
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
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认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
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
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
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
的气息。
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
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
林语堂的翻译也同样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他的双语转换能力首先来自他对中英文双语的精通。
仅仅这一点他就很了不起。
大多数的翻译家只是擅长把外语翻译成母语,而林语堂两个方向都能做。
译者的语言接受和产出能力是其转换能力的基础,也可以视为其转换能力的一部分。
林氏中英文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理解和产出都不成问题(他的其他外语因为翻译中涉及很少我们暂且不论)。
任何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忘却他的母语。
两种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形成对照和对比。
编译是林语堂重要的创作方式,是思想家、学问家和翻译家的完美结合。
1938年美国蓝登书屋出版的《孔子的智慧》(TheWisdomofConfucius)一书,大部分内容是林氏对儒学经典的编译。
这本书不是从中文的某本现成的书翻译成英文,而是林语堂根据不同的资料用英文整理出的一本新书,具有高度的原创性。
其中为了让英语国家读者能够感性地了解儒学经典,他特意翻译了《史记》中的“孔子世家”。
这本书包括了《大学》、《论语》选译和林语堂根据辜鸿铭版本改译的《中庸》等。
林语堂对国学经典的翻译非常认真,并在“绪论”中花大量篇幅解释了自己的翻译方法。
1942年出版的《中国和印度的智慧》以及1948年出版的《老子的智慧》也同样是优秀的编译之作。
《中国和印度的智慧》中编的成分重一些,其中大部分译文是选别人的。
林语堂的翻译工作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主要成就体现在对道家和儒家经典的系统翻译和精心挑选的一些古今诗文、传奇故事和短篇小说。
除了上面提到的英文编译作品中的翻译外,林语堂也出版了几本独立成册的翻译作品:《有不为斋古文小品》(1940)、《冥寥子游》(1940)、《杜十娘》(1950)、《寡妇、尼姑与妓女》(1951)、《全寡妇》(1952)、《中国传奇》(1952),其中《寡妇、尼姑与妓女》是《全寡妇》、《老残游记二集》和(《杜十娘》三篇翻译或改写的作品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