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理念:让学生需要我,让学生可以离开我。

二、教学目标:1.诵读一首词:了解“词”这一文学样式,按节奏韵律诵读。

2.想象一幅画:结合词意,展开想象,丰富意境。

3.走近一个人:尝试评注,拓展阅读,了解词人,体悟情感。

三、教学年级:六年级四、教学活动:(一)初知为基,正确诵读1.师生对话,随机渗透“词”的相关讯息。

2.质疑解惑,初知此词大意。

3.练习诵读这首词。

(二)想象画面,感悟意境1.选择一个角度,想象画面。

2.分享交流各自的想象。

3.感悟意境,再次诵读。

(三)尝试评注,体悟情感1.引导学生尝试评注。

2.拓展阅读学者的评注。

3.交流评注:(1)说说自己与学者英雄所见略同之处。

(2)说说学者没有关注的,而你有感觉的地方。

(3)说说你没有想到的,而学者关注到的地方。

4.结合评注,引导学生关注“醉”这个字,结合词人经历深入理解这个“醉”沼懈星樗卸痢(四)回望课堂,延展课外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下作业。

《清平乐・村居》生活清寒贫苦,贫穷而廉洁守节村居教学设计一等奖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方志敏一直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但是精神却是"富有"的村居公开课教学设计清苦贫穷但是内心平静部编版四语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2~3内容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诗和词的区别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3、体会古诗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笔下的“醉”和“喜”,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同学们,开始上课了,前面我们运用了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了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那么,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一首词。

这首词可是最会打仗的秀才将军辛弃疾写的哦!二、了解作者(观看短片)为什么辛弃疾会被称为最会打仗的秀才将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视频介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媪”“剥”两个生字,理解“翁媪”“吴音”“相媚好”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词中描绘的情景,体会田园生活的美。

3、了解宋词的常识及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培养学生对祖国独特文学形式的喜爱和欣赏的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宋词及辛弃疾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背诵诗词,导入新课1、课前学生背诵新近积累的宋词:欧阳修《采桑子》、陆游《卜算子·咏梅》、晏殊《破阵子》。

2、揭题:刚才,同学们背诵的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你能说出这些作品的体裁类别吗?(宋词)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清平乐·村居》。

3、读课题,注意“乐”是“音乐”之“乐”。

说一说预习中学会了什么。

4、教师补充介绍宋词常识和辛弃疾生平。

二、自学课文及检查交流1、出示要求:读正确、流利,不懂的地方查一查资料。

2、学生自学,教师个别指导。

3、交流与检查:⑴指名读,正音。

教师给予评价,指导适时停顿。

⑵再读全文,词义质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举手汇报。

⑶说说诗词大意。

三、习字1、描红、临写生字。

教师个别指导。

2、抄写词语。

四、作业熟读这首诗。

第二教时一、交流已经学会的内容,明确本课任务1、关于课文,你已经学会了什么?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对照检查:⑴听写词语:低小、吴音、莲蓬、鸡笼、翁媪。

⑵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是否韵味。

⑶说出词所描绘的情景。

过渡:看来我们对这首词的学习还需要更深入些。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体会词的情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精读感悟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词中写的是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2、同小组交流。

3、发言与指导:⑴景:描述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完整与优美,注意顺序。

《清平乐村居》 教案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 教案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案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清平乐村居》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课文,它通过对农村特有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学生在兴致盎然中融入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3个生字,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声、色的动态效果,创设诗意氛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媒体设计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设计了课程资源网页。

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赏韵读文、课文动画、词义点拨、旧词新唱、诗情画意、宋词简介、田园诗句等部分,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整个媒体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走近村居”1、音画共赏,情境导入教学伊始,运用课件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学生置身于恬静的田园氛围,从而创设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揭示课题。

2、美文诵读,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进入“赏韵读文”下的“美文诵读”,边听课文范读边借助拼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二)“走入村居”1、多方互动,自主探索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借助“词义点拨”,弄清重点词语的意思:如“茅檐”、“吴音”、“相媚好”、“翁媪”、“亡赖”,为感悟全词扫清障碍。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恬淡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认读“翁媪”、“卧剥”、“莲蓬”等三个词语。

2、能根据课本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翁媪”、“无赖”、“相媚好”的意思。

借助课本插图,把握词的大体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词描写的田园风光的情境,感受乡村生活的静谧美好。

体会词人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诵读诗文,读出诗的韵味。

2、词画结合,通过想象等策略,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四)、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二、设计理念1、诵读古诗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实施多元评价,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一)、了解词人板书:辛弃疾。

了解辛弃疾吗?(小结学生回答并适度补充:辛弃疾不仅是位著名的词人,他还是位勇敢的将军。

在辛弃疾生活的年代,金兵占领了国家的北方,辛弃疾参加了抵抗金兵的军队。

但后来,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饶农村,在这期间,他写了好几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在那个时候。

)(设计理念: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带着信息走进课堂,这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又可以为全词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绍。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4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4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能背诵和默写。

2、过程与方法: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重点难点:1、给文配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实录)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

谁愿意读读课题?(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这首诗有两个题目。

生:我对刘丹同学的回答有意见,没有两个题目,宋词是一种可以配曲子唱的词,前面的那个“清平乐”是词牌,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

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吗?生:我昨天预习时也不明白,后来上网查阅资料,才明白。

老师,词牌还有很多呢:“醉花阴”、“浣溪纱”、“虞美人”也是的,对了,还有李白“明月几时有”的那个叫“水调歌头”!师:同学们,刘丹已经懂得如何主动学习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确实,宋词和唐诗、元曲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乐演唱,有点象我们现在的歌词。

那么“村居”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读(学生自由读)师:谁愿意大胆站起来读读?(指名读)师:读得真响亮,同学想给你提点小意见,接受吗?生:翁媪(wengao)读错了!生:我觉得词和诗一样,要读出节奏来,郭洋的节奏不清楚。

师:你来示范一下好吗?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真好,诗词只有把节奏读正确,才有独特的音韵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有了怎样的几幅画面?生:我看到了低低的茅檐下,有老爷爷、老奶奶在聊天。

小学三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2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2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2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词”的特点。

2、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背诵。

课前准备:多媒体出示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给学生创设一份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

关于辛弃疾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初读词题,试想画面:我们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

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

谁来背一背曾经学过的古诗。

(课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古诗相似的作品:词板书:词出示全词:1、快速浏览这首词,与学过的古诗相比,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相机介绍词的别称:长短句、填词、上下阕师:乍眼一看,这首词是不是有两个题目呢?词牌名!题目读,停顿乐(正音)师:看到村居,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交流)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

一起读课题。

二、疏通文本,感知画面:师:是呀,我们所看到乡村生活是一幅多么安宁、祥和画面,那么,词人辛弃疾眼中的村居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听录音师:我们来读这首词,要求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一)师: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

媚,剥(bao),翁媪(理解,生领读)(二)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强调停顿,齐读)(三)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呢,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读出来。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锄豆图,联系《锄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织笼图,想象鸡鸭成群,联系《四时田园杂兴》小溪图,茅檐图,感受屋小草青。

想象流水的声音,溪水绕人家。

看到的一幅幅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读卧剥图,想象荷花景,诗句。

抓住“卧”(换躺、趴比较),想象小脚丫的动作,想象顽皮的样子。

“送给他哪个词?”小儿卧在哪儿,观察他的表情。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2022-12-15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5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课文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词图对照,感受意境美1、(ppt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

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能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2、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拨,总结学法:看来结合课文插图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是我们理解古代作品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3、还有哪些字、词、句不明白的吗?(无赖相媚好两个词语的教学)(1)、无赖: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无赖是什么意思呢?(不讲道理,不听话......有贬义之意)那一个无赖的孩子怎么会说最喜呢这不是很矛盾吗?那你觉得在这里无赖是什么意思呢?(顽皮,调皮)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会用这样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我们的疼爱之情,你能想起来吗?(读出无赖)(2)、相媚好:由媚字展开教学,媚字左边是一和女右边是一个眉,好象是说年轻女子的眉毛,美吗,好吗?那课文中谁会说谁好呢?(翁说媪)是吗?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释:互相夸奖对方的好。

他们会怎样夸奖对方呢?(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一个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亲热的坐在一起,正说着些什么?你听......(学生先自己互相说,教师点拨后指名说)4、多么恩爱的老两口,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去描绘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画面写下来?(学生写后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评价:多么好的环境、多么朴素的一家人)5、再读全文,整体感受。

二、咬文嚼字,体会情感美1、你能用一个字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吗?引出醉a、醉字好啊,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咱们一起去和这家的公公、婆婆、还有三个孩子聊天吧。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清平乐·村居》;(2)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分析诗词的意象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2.1 诗词的朗读和背诵;2.2 诗词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3 诗词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3.1 诗词中古代农村生活的理解;3.2 诗词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清平乐·村居》;4.2 参考资料关于诗词的解读;4.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辛弃疾及其作品《清平乐·村居》;(2)学生齐读诗词,感受诗词韵律。

5.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诗词中的生僻字词;(3)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诗词的心得。

5.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词的意象和意境;(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

5.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诗词中作者的情感;(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5.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词的朗读和背诵,以及对诗词情感的理解。

5.6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清平乐·村居》;(2)结合诗词内容,写一篇关于作者情感的小短文。

六、教学策略6.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6.2 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6.3 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评价方式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7.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7.3 诗词背诵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对《清平乐·村居》的背诵熟练程度。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精选11篇)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居”,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2、有了房子,有了家,心里才安稳,才能安居乐业。

二、认识词牌名词是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课件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词中“破阵子”是词牌名,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这个词牌名?1、教师范读词牌名后,让学生跟读2、词牌名有时表示一种节奏,一种情境。

师放音乐(一段描绘古战场厮杀的音乐)。

从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再读词牌名——“破阵子”下面我们再听一首乐曲(一段舒缓,轻柔的乐曲)。

谈谈你的感受。

这可能是那一种词牌名?(“清平乐”)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牌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音乐的欣赏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了词牌名的作用,它表现了整首词的意境。

)三、初读词,体会韵味1、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谁给我们背背这首诗?(学生背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孩子们天真无邪放风筝的情景,那么辛弃疾给我们带来的《村居》这首词描绘的又是一番什么情景呢?2、出示课件清平乐村居。

教师讲述:词一般分上阕和下阕两部分,我们有时候也叫上片、下片。

上阕和下阕之间,老师以空行为标志,这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文章中段与段之间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一样,读的时候要稍微停顿一下。

(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词的教学以前很少接触,这里一方面介绍了词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对下面的指导朗读做了铺垫。

)3、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师对重点字句作相应指导。

理解“吴音”、“翁媪”;读好“媪”、“剥”1、指导朗读。

(古人吟诗,往往加上动作,上阕拍手读,下阕踏足读,师范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双人齐读)(设计意图:采取形式活泼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词的节奏,体会词的韵味。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优秀9篇)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优秀9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秀9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一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

:一、图画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

提问: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不能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概括?2、教师:这幅图就是根据这首词所作。

〔板书:清平乐村居〕提问:谁能把它的题目读一读?〔“乐〞读“yuè〞;“清平乐〞词牌;“村居〞题目〕村居:乡村闲居同学们,你们曾经学过村居的诗歌吗?〔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小知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题目:词牌名+题目〔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结构:分上下两片或上阙和下阙又叫长短句它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起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二、疏通文本,自主解疑。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农村的生活令人陶醉,大词人的笔下又会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生自由练读,教师检查初读情况。

〔要求读准〕指导读准“翁媪〞〔wēng’ǎo〕和剥〔bāo〕。

〔2〕优秀的词,不仅内容引人入胜,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悦耳动听。

老师有个建议,你们看,这首词描绘的乡村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得轻柔、舒缓一点,富有节奏。

〔要求有韵味〕出示节奏图生再次按要求练读,师提醒学生注意词尾“小、草、好、媪〞“东、笼、蓬〞的押韵。

学生表演读2、默读全文,自主释疑。

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首词读正确了,真好!学贵有疑,大家再默读这首词,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同位可讨论。

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

懂了的打“√〞,不懂的打“?〞〔1〕词句和插图结合,理解“翁媪〞,并知道“相媚好〞所表现的就是这对老夫妻感情的浓厚与缠绵!〔2〕老师记得生活中“无赖〞的意思是“赖皮〞啊!在词中怎么是顽皮、天真呢?我不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整首词画面感极强,词中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通过对农村朴素恬静、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的生动描摹,抒发了词人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笔者采用“读一首词”“赏一幅画”“悟一份情”的教学法使词中优美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感悟农村生活的意境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教学要求,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翁媪、卧剥、相媚好、无赖”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通过多层次的诵读,想象词中田园生活的场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难点:多层次诵读,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一:诗词对比,了解词的特点《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首词。

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诗,从未接触过词。

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和词的不同之处。

笔者在黑板上板书“村居”两个字,问学生:“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想到了农村生活,有的回答想到了农村人居住的房子。

笔者接着出示高鼎的诗《村居》让学生读一读,并用一句话进行过渡:“在清代诗人高鼎的笔下,《村居》是一首诗,而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村居》却是一首词。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诗与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和教师对诗词异同的梳理,学生较容易发现词的三大特点:每行词的字数都不相等;词除了有题目,还有一个词牌名;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为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

《清平乐 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

《清平乐 村居》教案、学案、教学反思

一、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清平乐村居》;(2)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3)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4)领会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1)诗词的字词理解;(2)诗词的意象、意境分析;(3)诗词的表达技巧。

3.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生僻字词;(2)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4. 教学准备(1)教材《清平乐村居》;(2)参考资料;(3)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5.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作者辛弃疾及其创作背景;(2)朗读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清平乐村居》;(3)字词讲解:讲解诗词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4)意象分析: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描绘诗词描绘的景象;(5)意境讲解:讲解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6)表达技巧讲解: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习运用;(7)背诵练习:指导学生背诵诗词;(8)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案1. 学习目标(1)理解并背诵《清平乐村居》;(2)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3)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4)领会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 学习重点(1)诗词的字词理解;(2)诗词的意象、意境分析;(3)诗词的表达技巧。

3. 学习难点(1)诗词中的生僻字词;(2)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4. 学习准备(1)教材《清平乐村居》;(2)参考资料;(3)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5. 学习过程(1)预习:提前阅读《清平乐村居》,标记生字词;(2)课堂学习:跟随老师的讲解,学习诗词的字词、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3)课后复习:复习课堂所学内容,背诵诗词;(4)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清平乐村居》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学生对诗词字词、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3)学生对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调整教学方法;(2)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词的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第1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的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培养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并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激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

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留恋于农村,寄情于田园,各自用诗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文体及作者学生分享交流有关词的知识,了解辛弃疾。

明确:清平乐,词牌名。

词是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长短句”。

辛弃疾,南宋词人。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这首词选自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

2、重要字词翁媪剥莲蓬亡赖3、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比比看谁读得又好又准?教师相机指导。

4、析题看到“村居”,你想到了什么?明确:乡村、人家……(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朗读上片,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写乡村人家的?明确:茅檐,草,溪,翁媪2、这些景是怎样的?明确:茅檐:低小;草:青青(溪:清清);翁媪:白发3、想象一下,茅屋、青草、小溪,这是一幅怎样的乡村图画呢?明确:清幽、宁静、秀美……4、默读下片。

村居的“景”是美的,而村居中的“人”更美,词中都写了哪些人?明确:大儿、中儿、小儿5、在作者眼里,最快乐、最喜悦的是谁?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小儿。

“喜”、“亡赖”、“卧剥”。

6、想象一下,小儿各种卧姿可能会怎样剥莲蓬?怎样吃莲蓬?明确: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7、读完这首词,你最喜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明确:大儿、二儿、小儿、翁媪均可,言之有理即可。

8、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作者内心是怎样想的?明确:安适、悠闲。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弥漫在古诗词中浓郁的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笔者作了以下尝试:一、注重情景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

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暗通。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告别了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与繁华,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受美好的乡间生活。

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

学生屏息凝视,从那专注的眼神看出他们已经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静观片刻,我对大家说: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感到乡村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

乡村非常闲适,没有都市的喧嚣、紧张。

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

古诗词的教学由于作者写作时间的特殊性,教者在教学中。

首先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来设计不同的导语或情境,使学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

二、多样解词方法,体会词义的朦胧美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同时古诗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

可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定要对每一个词语都作确切的解释,这样做破坏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连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也被破坏了。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就启发学生看图,并说:老两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他们亲热地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我接着说:是啊,三个字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媚字,把老两口的神态表情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5篇

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5篇

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5篇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清平乐村居窦桂梅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步骤:一、原型启发, 感知词文。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

辛弃疾是我国宋代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

(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清平乐村居》教案三篇《清平乐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的: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

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可以画成图画或扩展成一篇散文或故事。

教学过程:一、题解。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

壮志难酬。

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二、自渎,扫清生字。

1 、读准字音。

2 、解释词语。

三、齐读,指名谈词句的意思或描绘的意境,学生评议。

四、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构思、写法,讨论下列问题。

1 .开头两句写景,描会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明确: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小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

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富于田园特色2 .后六句写人,写了哪些人物的哪些活动? 为什么这样构思?明确:通过翁媪打趣闲淡,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简单情节,安排,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结: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写人物的活动富于变化,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儿.后见其人。

寥寥几笔,如实描摹,写出―家两老三少的活动,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

五、学生朗读、背诵。

六、课堂作业:1 、根据词的意境,画一幅田园景象图。

2 、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清平乐》扩写成300 字的短文。

《清平乐村居》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导语创设情境同学们,三千多年前,我们勤劳智慧的先人就开始了诗歌创作,他们用曼妙的歌声诉说着内心的快乐和忧伤。

从那以后,中国的诗歌就渐渐汇成了一条滔滔不息的河流,它流过古老的先秦,流过显赫的汉唐,流过文化高度发达的唐宋元明清,一直流到今天,流向未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清平乐村居》就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有名的宋词。

2、简介作者生平辛弃疾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加过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 * * * *,不久投归由宋。

清平乐村居优秀教学设计四篇

清平乐村居优秀教学设计四篇

清平乐村居优秀教学设计四篇清平乐村居优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了解“吴音”,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插图读懂课文,描绘村居画面。

运用朗读、想象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安宁美好乡村生活。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实录(一)、对诗热身,导入新课师:我国古代诗词中就有许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春景的诗句,你知道哪些?谁能背上几句?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师: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还有两节: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看来同学们很喜欢积累古诗词。

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二)、释题师:(板书:清平乐·村居)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师:读得真好,在这里“乐”读“yuè”。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清平乐·村居”。

师:“清平乐”是词牌名,而“村居”是词的题目。

(三)、初读,知晓词意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读不懂的词标注出来,同桌互相交流。

(出示全文)生:自由读《清平乐·村居》。

师:谁愿意读这首词?(指名读)师: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生:读得流利,比较有感情。

师:你真会评价,哪一句读出了感情?生:“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最喜”读得好。

师:文中的小儿在干什么?生:剥(bāo)莲蓬。

师:你说得对,老师奖励你推荐一名同学来读。

生:我推荐伍晓锋。

生:朗读《清平乐·村居》。

师:读得真好。

来,我们全班都来读一读。

(齐读)师:有没有读不懂的?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词中的“翁媪”指什么人?生:“翁”指老翁,也就是老爷爷;“媪”指的是老妇人,也就是老奶奶。

师:你怎能么知道“媪”就是老妇人?生:因为“媪”是“女”字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通用7篇)《清平乐·村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教案吧。

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清平乐·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快,接着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

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准字音,了解词意;抓关键词,发挥想象,感受词中意境。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结合材料,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了解辛弃疾在词坛上的成就与地位,激起对辛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想象感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段绵长不绝的情,一曲委婉动听的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词,并通过他的词去探寻这位伟大词人的内心世界。

(出示:走近辛弃疾)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

(补充课题,生读题。

)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四个字:读通读顺。

二、学习新词,感悟意境。

1、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预设:(1)翁媪(“翁”上面是个公字,猜猜是什么意思?媪呢?翁媪就是指年老的夫妻。

)(2)剥莲蓬(把东西的皮去掉时念bāo,把莲蓬的皮去掉叫——剥莲蓬,把花生的皮去掉叫——剥花生,把香蕉的皮去掉叫——剥香蕉,把苹果的皮去掉叫——削苹果,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读——剥削。

“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应念pénɡ,这是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

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指名读)2、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3、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来。

(生自由读)4、人常说诗中有画,你在这首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茅舍清溪图、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5、(出示插图)大家看,这是文中的插图。

看着这幅图,你读懂了词中的哪几句?你感受到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美丽的村居图)你刚才一定看到许多美景,就请你一边想象美景一边读这首词。

(幽静的村居图)你在用心感受,请你读出村居的幽静。

(幸福的村居图)你就带着幸福之情读一读吧。

就这样,按照词的韵律,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都送到词中去,就能读得有滋有味。

6、有的同学说这是美丽的村居,你是从哪句感受到的?(第一句)多美呀!置身其中,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溪水声和小鸟的叫声)那就请你伴着淙淙的流水声读一读。

来,大家闭上眼睛,用力吸气。

说说看,你闻到了什么?(荷花的芳香)(草香和泥土的气息)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送到句中读出来。

7、这是大自然的清新、秀丽之美,也是田园风光的朴素之美。

你想给这幅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命名什么有意思的题目?(农家乐,世外桃源,温馨;最美的风景……)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词中的一个字——醉。

那可真是“沉醉不知归路”了,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居啊,多么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啊,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中,听听这“相媚好”的翁媪在用吴地方言说些什么呢?(1)“相媚好”:什么意思?(想象说话)这是老夫妻聊天的情景,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笑着说:“……”听了老爷爷的话,老奶奶怎么说呢?“……”唱《最浪漫的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多么温馨的情景啊!我们来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

多好啊!侬侬软语传递着绵绵情意。

大家说的,想的都含在一个词中,谁知道?(相媚好)听着他们聊天,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幸福的老夫妻)请读出幸福之情。

(恩爱的老夫妻)请用朗读表现老俩口的恩爱。

(和和美美的老夫妻)老两口恩恩爱爱,悠闲自得,让我们也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我们再来夸夸他们的三个儿子。

研读“无赖”:谁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从哪看出小儿无忧无虑?(无赖)文中哪个词儿具体表现小儿很无赖?(卧)“卧”是什么意思?除了俯卧,还可以怎样卧?(仰卧、侧卧……)想一想小儿剥莲蓬时还可能怎样?(可能摇着小腿,嘴里哼着歌。

可能在地上打个滚儿,玩累了还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觉。

)这样的小儿,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自由自在)读出小儿的自由自在。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还可以用什么词形容他?(天真活泼)读出小儿那个天真的劲儿。

“无赖”读得轻快、上扬,小儿好顽皮呀。

他享受着天真无邪的幸福,多让人羡慕。

我们都来分享他的幸福。

(3)聊着这些,看着这些,让老两口醉了,这里的“醉”仅指醉酒吗?(4)听到这些,作者禁不住走上前去问:“白发谁家翁媪?” (师生对话)“老伯贵姓?你们住在这低小的茅屋里想必生活并不富裕,你们怎么会这么快乐和满足呢?”8、小结:这里的风景优美,这样的家庭很幸福,老两口陶醉在和美的生活中。

让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入情入境地朗读村居。

同学们的心都已和村居相融,那么,请你加进自己想象和感受再来描绘这幅村居图。

运用想象,同学们把村居图读活了,如果请你用这首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这幅村居图,你会选哪个字?是啊,面对这山清水秀的田园美景,翁媪怎能不醉?享受这温馨、惬意的天伦之乐,他们又如何不醉?三、总结升华,背诵课文。

1、你们觉得这些画面美吗?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这些画面对我来说很平常啊,作者怎么就觉得那么富有诗意呢?简介作者生平:800多年前,辛弃疾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而且受到了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

想到在沦陷区度日如年的老百姓,再看到眼前的一家五口,作者真的觉得眼前的画面太美了,太富有诗意了。

2、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酒不醉人人自醉。

此刻,看着这个远离战火、温馨舒适的村居生活,经历了征战二十多年沙场的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怎么想?(指名说)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让老者有所养,勤者有所闲,这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目的呀!看到这样理想的村居生活,他的千言万语化作了这首只有46个字的词——《清平乐·村居》(齐读词)3、这使许多人“醉”了的村居,走过800多年的风雨,清清新新地走来了,能试着背一背吗?大家看,这首词先写景,后写人,先写老,后写小,理清顺序你会背得更快。

最新《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2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恬淡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认读“翁媪”、“卧剥”、“莲蓬”等三个词语。

2、能根据课本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翁媪”、“无赖”、“相媚好”的意思。

借助课本插图,把握词的大体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词描写的田园风光的情境,感受乡村生活的静谧美好。

体会词人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诵读诗文,读出诗的韵味。

2、词画结合,通过想象等策略,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四)、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二、设计理念1、诵读古诗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实施多元评价,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一)、了解词人板书:辛弃疾。

了解辛弃疾吗?(小结学生回答并适度补充:辛弃疾不仅是位著名的词人,他还是位勇敢的将军。

在辛弃疾生活的年代,金兵占领了国家的北方,辛弃疾参加了抵抗金兵的军队。

但后来,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饶农村,在这期间,他写了好几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在那个时候。

)(设计理念: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带着信息走进课堂,这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又可以为全词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绍。

)(二)、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简介词的标题,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标题。

(归纳朗读好词的标题要点:词牌和题目之间有适当的停顿;语速不要太快。

)3、看到“村居”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或想象中的村居。

)4、过渡:那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学生自由读全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几个难读的词语的读音。

读准词语读音后将词语带进句子读。

翁媪重在读好后鼻音;卧剥重点读好多音字;莲蓬重在了解为押韵的需要而改变声调。

)3、指名学生读全词。

(设计理念:把词的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是诗词诵读的前提条件。

字音教学要有所侧重,懂得因“字”施教。

字音教学不是孤立的,要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四)、读好词的节奏1、句子“醉里吴音相媚好”划分正确和错误的两种节奏,让学生在比较中初步了解诗词节奏划分的一把规律。

2、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词,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重点指向节奏的把握。

)3、师生合作读。

老师读标题,男生读一句,女生接读一句。

4、学生个别展示读。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从而初步掌握诗词节奏划分的技能。

这一教学过程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五)、读出感悟,体验词境1、默读全词,圈画出能看出翁媪感情的字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词眼“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