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与反思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
文章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3自然段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这一过程以时间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课文最后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深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3、利用网络资源,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恐龙的不同特点,深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出示)是啊,一只是笨重的恐龙,一个是轻盈的鸽子,看起来一点关系都没有,用课文中的话说,是毫无关系,可是科学家们通过漫长的研究发现,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板书设计一等奖3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板书设计篇6一、教学目标:1.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正确认读词语,指导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3.了解恐龙的一支演化成鸟的漫长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二、教学重点:在学习中体会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读书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品味说明性文章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试着用有条理的语言介绍演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1、学习资料一份。
2、电子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置疑导入:1.学生领读生词:凶猛迟钝笨重数十吨轻灵五彩斑斓敏捷凌空翱翔这两组词语分别描写的那两种动物?指导书写“捷”,练习运用词语说话。
文中作者说“二者毫不相关”这样说准确吗?问: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恐龙和鸟类有什么联系吗?师:“二者毫不相干”这句话就不准确了,怎样说准确了?(似乎)2、师:今天我们一同就走进恐龙博物馆,探索亿万年前恐龙变成鸟儿的奥秘。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3、师: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二)品读演化过程:1、师:课文第4段可能是我们这本书中最长的段落了,怎么读懂它呢?师:用“分部分、抓重点”的方法试着读一读。
默读这段,画出时间词,理清段落条理。
◆问:哪一个时期容易读懂?(指名读第一个时期的内容)你读懂了什么?◆师:第二个时期比较复杂,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方法吧:我们用冒号理清这部分内容,试试吧!师:找一找这部分中用了几个冒号,用方框圈一圈,再把冒号前面的句子划下来。
问:第三句中“一点”指什么?师:读书要这样读,长段落先要理清条理,找时间词语这样就理清了演化过程的条理。
2、师:让我们参观一下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吧。
◆品读“庞大家族”师:自己读,数一数这段中介绍了几种恐龙?出示恐龙图,要求观察后读出特点。
我们师生配合再读一读。
◆品读“变小像鸟”师: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呢?默读,圈画批注。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的飞行原理以及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我们将详细解析教材中关于恐龙飞行的生理结构、羽毛演化以及翅膀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飞行原理,理解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生物进化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恐龙飞行原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恐龙的生理结构、羽毛演化、翅膀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恐龙模型、鸟类模型、羽毛标本。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恐龙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恐龙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恐龙模型、鸟类模型和羽毛标本,讲解恐龙飞行的生理结构和飞行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解析教材中关于恐龙飞行翅膀运动、羽毛演化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5.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要求和提交时间。
六、板书设计1. 《飞向蓝天的恐龙》2. 板书内容:a. 恐龙生活习性b. 恐龙飞行原理c. 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d. 恐龙飞行生理结构e. 羽毛演化f. 翅膀运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恐龙飞行的生理结构。
b. 请分析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c. 请举例说明恐龙飞行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恐龙的飞行生理结构包括:轻盈的骨骼、发达的胸肌、具有羽毛的翅膀等。
b. 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羽毛逐渐演化,身体结构逐渐适应飞行等。
c. 恐龙飞行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飞机的翼型设计、无人机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下文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
3、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是本文的重点;2、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本文的难点。
学习过程:活动一:品味飞向蓝天的恐龙活动任务:探究“作者是从哪几个阶段来写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的?”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活动任务,全班齐读。
2、自主学习:快速地读课文,思考问题。
并找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
3、小组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4、展示分享:小组代表分享交流成果。
5、梳理提升:教师引导梳理并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或段落读一读。
头脑风暴:谁来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活动二:拓展提升活动任务: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之谜呢?”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活动任务,指名读。
2、自主学习:快速地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4、展示分享:指名说一说。
5、梳理提升:师生共同梳理。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三)导结大自然之谜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和解开,这需要我们今后不断探索,用我们的科学去一一揭开。
(四)板书设计第一种恐龙飞向蓝天的恐龙庞大的恐龙家族一些猎食性恐龙课后反思:。
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包括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和相关科普读物。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图片包括恐龙和鸟类的图片,以及科学家研究的图片。图表包括恐龙和鸟类的关系图、演化过程图等。视频包括科学家研究的视频、恐龙和鸟类的生活习性等。
(2)对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和指导,给出改进建议。
(3)对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和指导,给出改进建议。
(4)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5)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的学生对恐龙和鸟类等科普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来学习新知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视觉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听觉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概念感到困惑,需要老师进行详细解释和引导。同时,他们可能对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联系缺乏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此外,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 《恐龙的故事》:这本书通过讲述恐龙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演化过程,增加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钝、谈”等15个生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试着运用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体会课文表达的准确。
3.能以解说员的身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教学重点】1.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运用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恐龙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难点】1.能体会课文表达的准确,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教学准备】教学PPT、音频资源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钝、谈"等15个生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运用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恐龙图片: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图片?(恐龙图)恐龙给我们的印象呢?(笨重、迟钝、在陆地生活)2.如果让我们设想恐龙也像鸟儿那样在蓝天中翱翔,成为飞向蓝天的恐龙,那该多有趣呀!(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1. 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找出描写鸟类和描写恐龙的词语。
(3)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2. 交流出示:轻灵敏捷五彩斑斓身体轻盈凌空翱翔天之骄子笨重迟钝茹毛饮血庞大家族形态各异凶猛异常3.引导交流:在刚刚的阅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1)学生交流:预设1:“繁衍"“中生代”“树栖"“后裔”等词不理解。
预设2:科学界存在哪些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预设3: 20世界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发现了哪些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预设4:现在,科学家们能不能全面揭示带羽毛的恐龙演化成鸟类这一历史进程呢?预设5:作者为什么把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写得这么具体?……(2)教师追问: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指向词语理解的,有些是指向课文内容的,还有些是指向写作方法的。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2.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理解感悟1.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易错的字词,指名学生进行认读。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指名学生进行回答,适时指导学生口语表达。
2.过渡:如此高大、凶猛的恐龙,是怎样变成轻巧、灵动的鸟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科学家一起去探索恐龙的奥秘吧!3.学习第1自然段。
句段1: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一支”“漫长的演化”怎么理解?说明了什么?“一支”指的是恐龙中的一部分演化成了鸟类,并不是指全部的恐龙。
“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恐龙和鸟类)4.学习第2自然段。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科学家有哪些发现。
①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②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③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2)课件出示恐龙和鸟类的骨骼图片。
(3)学生自主比较,加深对恐龙和鸟类相似的认识。
句段2: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4)指名学生读。
(5)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后裔”是什么意思?后裔:指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2022-12-12《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精选15篇)《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2、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交流。
二、精读理解。
1、恐龙到底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交流,找出答案。
2、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师生评价交流情况。
(板书)第一种和狗一般大小(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有些恐龙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四足行走庞大家族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有些身材小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有些温顺可爱(猎食性恐龙)身体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恐龙繁衍成一个庞大的恐龙家族,繁衍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这一部分。
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发现?(排比、对比)同桌合作读,感受对比的写法。
(2)对于这些恐龙,你们有什么了解吗?理解茹毛饮血,想象画面男女生合作读。
(3)在恐龙家族中,还有许多恐龙,你能像课文这样,用有些......有些......说一说吗?指名说,生互评价。
(4)看演化图,你们能不能背一背这句话?3、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恐龙,只有一种猎食性恐龙最终演变为鸟类,谁来读一读它们的变化?其他同学闭眼想象:它有哪些变化?指名说。
是这样吗?我们再到课文中验证一下,自由读文。
5、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完整演化过程吗?小组合作说演化过程。
6、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生接读)毋庸置疑怎样理解?(无须怀疑)带着这种语气再读这句话。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精品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第三章“生命的奇迹”第二节。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飞行原理以及与鸟类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及其与鸟类的联系。
2. 掌握恐龙飞行的原理,理解其在生物进化史上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恐龙飞行的原理及其与鸟类的联系。
重点: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及其在生物进化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恐龙化石和鸟类骨骼对比图,引导学生思考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分析恐龙如何飞向蓝天。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实例,深入剖析恐龙飞行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生物的飞行原理。
六、板书设计1. 《飞向蓝天的恐龙》2. 主要内容:恐龙的起源与演化恐龙飞行原理恐龙与鸟类的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
(2)分析恐龙飞行的原理。
(3)谈谈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联系。
2. 答案:(1)恐龙起源于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恐龙。
其中,翼龙类恐龙逐渐演化成鸟类。
(2)恐龙飞行的原理主要依靠其强大的胸肌、轻便的骨骼和特化的翼膜。
这些特点使得恐龙能够在空中飞行。
(3)恐龙与鸟类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骨骼结构、呼吸系统等。
科学家认为,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飞行原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了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可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如研究其他生物的飞行原理、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2024版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一等奖
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五册第二章《生命的奇迹》中的第三节“飞向蓝天的恐龙”。
详细内容包括: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飞行原理,以及恐龙与鸟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理解飞行原理,认识恐龙与鸟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提高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恐龙的演化过程、飞行原理,以及恐龙与鸟类的关系。
难点:理解飞行原理,认识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恐龙模型、鸟类标本、实验器材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化石和恐龙动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发展历程。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分析恐龙如何演化成鸟类,引导学生理解飞行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恐龙与鸟类的演化树。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飞向蓝天的恐龙2. 内容:恐龙的起源与演化飞行原理恐龙与鸟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恐龙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解释飞行原理,并分析恐龙如何演化成鸟类。
(3)绘制恐龙与鸟类的演化树。
2. 答案:(1)恐龙起源于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的演化过程,最终灭绝。
(2)飞行原理:通过前肢演化成翅膀,身体结构发生变化,重心后移,实现飞行。
恐龙通过这些变化,逐渐演化成鸟类。
(3)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恐龙的演化过程、飞行原理以及与鸟类的关系。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的《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阅读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来掌握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与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阅读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能够熟练阅读、理解并背诵文章的部分内容。
3.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初步的语文表达能力,能够简单描述恐龙的基本特征。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了解到自然界中的恐龙的样貌与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加强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如“恐龙、体形、飞龙、陆行、攀爬、群居”等。
2.掌握和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能够描述恐龙的生存环境与基本特征。
3.通过学习和模仿,提高初步的语文表达能力,理解文章内核。
2.教学难点1.拓宽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培养学生有效的协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阅读课文,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教师用纸板,教案手册等。
2.准备恐龙的幻灯片,并将其展示在课室屏幕上。
3.贴出学生的创作、绘画或手工作品的展示版块,以及贴纸、绘画纸等工具。
五、教学流程1.引入习题:为什么恐龙已经灭绝了?它们当初生活在什么地方?提问让小朋友们逐渐接受课程内容,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配不同的视角,向学生展示恐龙的种类与特征。
1.视角一:介绍恐龙的种类将恐龙的种类一一展开,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并将展示这些恐龙的幻灯片呈现在课室屏幕上。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重要标志让学生记忆——例如不是所有蜥蜴都是恐龙等。
2.视角二:团队合作与交流老师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同的恐龙种类。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文第二章“恐龙的演化”,详细讲解恐龙如何从陆地生物逐渐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
内容包括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与鸟类的相似之处、恐龙的飞行演化过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演化过程,掌握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恐龙的飞行演化过程。
教学重点: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恐龙模型、鸟类图片。
2. 学具:阅读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模型和鸟类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引发学生对恐龙与鸟类关系的思考。
过程:5分钟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章,了解恐龙的演化过程。
过程:15分钟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分享阅读心得。
过程:15分钟4. 例题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恐龙飞行演化过程的图解,讲解恐龙如何飞向蓝天。
过程:15分钟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绘制恐龙飞行演化过程的简图。
过程:15分钟过程: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飞向蓝天的恐龙2. 内容:恐龙的演化过程、恐龙与鸟类关系、飞行演化过程图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以时间为线索,绘制一幅恐龙飞行演化过程的简图,并配上文字说明。
答案:略2. 作业要求:内容完整、图解清晰、文字说明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恐龙的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差异,避免混淆。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指名带读生字词,听写部分生字。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并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理清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段:⑴自读一自然段,画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二者毫不相干。
⑵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二者指的是谁?归纳二者在外形、习性方面的不同点。
⑶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师:为了给人类的假想找到依据,中外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现?2、默读第二段,思考中外科学家的不同发现,并小组交流:⑴媒体出示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副古生物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⑵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⑶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
在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1、轻声自读这一部分,并画出自己认为写的好语句多读几遍。
说说这部分介绍的是什么?(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
)2、指名读三、四段,小组讨论:陆地上的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飞向蓝天的?3、完成表格:恐龙的庞大家族恐龙的演化过程它们各自的特点作者说明的角度4、思考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理解: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6、再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班上交流: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8、练习背诵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的过程。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这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包含的信息?2、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里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等奖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等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
1、读全文(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学习这一段时,根据讨论题,学生自主读文思考,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1自由读文,说说这一段介绍的是什么。
(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2再读全段,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的提示,与小组同学合作填写下面的表格。
(注:此表格中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取舍,即教师给出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学生合作完成)3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介绍恐龙的“庞大家族”?4根据所填写的表格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样一个庞大家族清晰有序地介绍给我们的。
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6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意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而“恐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都吸引着学生好奇心。
因此,在设计中,我抓住这一学习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以自主学习唤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6飞向蓝天的恐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钝、仅"等12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 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 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 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教学重点: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在徐星的一篇科普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来读一读:“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说说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学生问题预设:什么是中生代?恐龙一支是怎样变成鸟儿的?科学家为什么提出这个说法?准备视频资源:百度百科中生代介绍2、解开其他疑问之前,老师先看看你们生字预学效果如何?请生读欣喜若狂点睛之笔茹毛饮血天之骄子赫胥黎后裔隧道繁衍开辟崭新二、PPT出示任务(一):初读课文,寻找答案1、默读课文,继续采用批注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问2、小组交流分类问题并尝试互相解决(板书贴条:指向内容、指向表达、指向思辨,帮助学生分类问题)3、划分段落,理清文章结构1-2段;说到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4段:介绍了恐龙向鸟儿的演化过程5段:科学家希望全面解开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三、PPT出示任务二:合作探究,聚焦疑问:为什么科学家会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个假说?1、自主默读课文1-2自然段和课后资料袋,划一划课文中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有哪些依据?学生圈画预设: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研究了大量恐龙和化石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科学界存在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2、小组交流,分工汇报出示3星评价标准:小组发言声音洪亮探讨结果科学准确组内分工合作默契___?星?星?星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对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进行了详细的理解,现在我们还剩下哪个问题没解决呢?是的,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是怎么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统编部编四下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飞向蓝天的恐龙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试着用学过的方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借助示意图,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感受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艰辛。
(三)借助示意图,尝试用举例的方式介绍事物。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所提出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结论”1.回顾课文内容。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恐龙的哪些知识,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2.回忆上节课所学,引出科学家们发现证据和通过考证后得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结论。
(出示句子)(二)研读“演化”,感悟语言1.过渡。
上节课,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解决了一部分不懂的问题。
这节课将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课文。
(板书: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结合生活经验)2.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
(1)完成《作业本》第4题第(1)题。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归类。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恐龙演化成鸟类要经历哪些阶段”,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找一找恐龙演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圈画关键语句。
(2)引导学生读懂《作业本》第4题第(2)题。
(出示题目)点拨:左侧一列表示时间,右侧一列表示恐龙演变的过程。
(3)小组交流并填写示意图,理清顺序。
(4)全班交流,完善示意图。
①交流示意图中的“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哪些特点。
聚焦关键词“用两足奔跑”“用四足行走”,补充介绍恐龙的行走方式。
聚焦关键词“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引导发现这是在介绍恐龙的体型大小。
聚焦关键词“凶猛异常”“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引导发现这是在介绍恐龙的性情和生活习性。
小结:作者从不同方面抓住不同特点举例说明,先总写了恐龙家族形态各异,又分类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不同的恐龙。
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感知课文内容,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有条理的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及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这篇科普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有了一些发现,他们希望找到更多、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出示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精读感悟(一)交流学习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交流、思考,回答。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联系在一起,通过比较引出观点: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出示: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和“漫长的演化”分别指出了什么?“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指很长时间,而不是突如其来。
作者用词十分准确。
(二)学习交流第2自然段1. 组织学生交流、在思考:在第2自然段中,哪句话是科学家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依据?交流,归纳:预设: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2.品析:“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
“应该"表示推测,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不能确定。
《飞向蓝天的恐龙》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四年级教研组一、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基于识字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基于阅读教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说到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向鸟儿的演化过程;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二、学习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三、评价任务1.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指导交流练写会认读15个生字。
2.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意思,体会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4.体会语句表达的准确性,积累表达。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评价要点导入一、谈话导入1.你看过关于恐龙的电影吗?说一说你对恐龙的了解。
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恐龙种类繁多、体形庞大、恐龙灭绝等相关话题。
2.要是有人告诉你,这些体型庞大的家伙飞向蓝天,你相信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创设情境,导入全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二、初读感知(一)课文导入: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2.认读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指名带读生字词,听写部分生字。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并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理清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段:⑴自读一自然段,画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二者毫不相干。
⑵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二者指的是谁?归纳二者在外形、习性方面的不同点。
⑶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师:为了给人类的假想找到依据,中外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现?2、默读第二段,思考中外科学家的不同发现,并小组交流:⑴媒体出示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副古生物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⑵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⑶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
在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1、轻声自读这一部分,并画出自己认为写的好语句多读几遍。
说说这部分介绍的是什么?(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
)2、指名读三、四段,小组讨论:陆地上的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飞向蓝天的?3、完成表格:恐龙的庞大家族恐龙的演化过程它们各自的特点作者说明的角度4、思考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理解: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6、再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班上交流: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8、练习背诵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的过程。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这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包含的信息?2、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里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
如果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而来。
3、齐读最后一段。
五、概括全文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积累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
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七、作业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⑴恐龙最终都演化成鸟类大家族。
()⑵恐龙演化成鸟类经过了三千万年。
()⑶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是证明恐龙能飞上蓝天的关键。
()2、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好在哪儿: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板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恐龙中的一支飞向蓝天2、《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
【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地学习。
在这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抓住了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去探究、去发现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以及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体会,然后再让学习通过图片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并利用课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与龙同行》DVD光碟。
3、课前分好小组,推荐组长,打印好表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播放DVD《与龙同行》中时空转换画面,师解说: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呢!二、学习重点段落1、整体感知: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介绍的是什么?(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庭),指名答。
2、填写表格:⑴屏显表格: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的提示,在课文中划出写恐龙特点的关键词句,并填在表格内,并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恐龙的庞大家庭时间顺序繁衍生息的情况它们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的)猎食性恐龙⑵生默读课文,根据提示自主学习,先划出关键词句并思考作者表达的方法。
3、合作填表(抓住关键词句简要地填写):⑴要求: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一人负责填写,一人负责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⑵教师在巡视中询问指导。
⑶鼓励表扬会学习的个人、小组。
4、全班交流: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在汇报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重点内容和表达方法,并指导朗读。
⑴第一种恐龙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指名读部分课文。
⑵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男女生对比读这部分课文。
⑶猎食性恐龙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生齐读这部分课文。
⑷师评价小结: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5、直观感受:师: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详细的介绍拉近了恐龙与我们的距离,现在就让我们再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各种类型的恐龙吧!师大屏幕投影,按作者介绍的顺序出示不同类型恐龙的`图片,并抓住要点进一步介绍。
6、学生复述: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根据课文展开丰富、合理的现象,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
指名说。
7、体会表达特点:⑴师设问: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演化成了鸟类呢?是哪一类恐龙演化成了鸟类?这个演化过程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呢?指名说。
生齐读课前板书: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⑵师:从这一句中带点的词,同学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让你体会到这个特点?指名答。
三、总结全文,激发探索精神师: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家族。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你认为有没有这种可能?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答。
师总结:同学们对未来寄予了厚望,你们说得好,随着越来越多恐龙化石的发现,给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他们不断探索,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现在已经能够形象直观地再现恐龙生活的画面、演化的过程、灭绝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世界去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播放DVD《与龙同行》片断。
【板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
【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地学习。
在这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抓住了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采用填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去探究、去发现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以及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体会,然后再让学习通过图片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并利用课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与龙同行》DVD光碟。
3、课前分好小组,推荐组长,打印好表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播放DVD《与龙同行》中时空转换画面,师解说: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呢!二、学习重点段落1、整体感知: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介绍的是什么?(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庭),指名答。
2、填写表格:⑴屏显表格: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的提示,在课文中划出写恐龙特点的关键词句,并填在表格内,并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恐龙的庞大家庭时间顺序繁衍生息的情况它们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的)猎食性恐龙⑵生默读课文,根据提示自主学习,先划出关键词句并思考作者表达的方法。
3、合作填表(抓住关键词句简要地填写):⑴要求: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内一人负责填写,一人负责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⑵教师在巡视中询问指导。
⑶鼓励表扬会学习的个人、小组。
4、全班交流: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在汇报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重点内容和表达方法,并指导朗读。
⑴第一种恐龙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指名读部分课文。
⑵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男女生对比读这部分课文。
⑶猎食性恐龙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生齐读这部分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