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

合集下载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输血输液加温
在手术过程中,对于需要 输注的血液和液体,应进 行加温处理。
在加温过程中,应密切监 测温度变化,避免过热或 过冷。
加温设备应符合相关规定, 确保加温效果和安全性。
04
术中低体温的监测与处理
使用体温监测仪
实时监测
使用体温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发 现低体温情况。
指导治疗
03 心血管反应
低体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并 发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尤为不利。
影响术后恢复
01 延迟苏醒
低体温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使患者术后苏醒时 间延长。
02 增加疼痛感
低体温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导致术后疼痛感加剧。
03 延缓伤口愈合
低体温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伤口愈合过程,延 缓术后恢复。
继续监测
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体温,以确保患者的体温 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对于出现低体温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如加强保暖、调整输液温度等,以促进患者的康 复。
提高医护人员对低体温的认
05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向医护人员 传授低体温的相关知识,包括低
体温的危害、预防措施等。
制作宣传资料和手册,方便医护 人员随时查阅和学习。
02 保温毯的温度应根据患者的体温和感觉进行调节, 避免过热或过冷。
02 使用保温毯时应确保其干燥,以免影响保温效果。
减少暴露部位
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患 者的暴露部位,如头部、颈部 和四肢。
对于暴露的手术部位,应使用 保温毯或保温垫进行覆盖,以 减少热量散失。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 保暖,如及时调整手术床的角 度、遮盖非手术部位等。

手术中低体温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中低体温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中低体温症的预防措施手术中低体温症是指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下降至低于正常范围的症状,通常定义为体温低于36摄氏度。

低体温会导致术后恢复时间延长、感染风险增加、心血管变化和脑功能受损。

因此,在手术中预防低体温症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预防措施。

1.术前良好的沟通和准备:在手术前,医生和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低体温症风险。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情况和可能的术后复苏需要。

同时,医生还需要有充足的准备,包括准备合适的设备和药物。

2.术前保暖:术前保暖是预防低体温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在手术前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如穿着保暖的衣物和袜子,使用保暖毯等。

保暖措施能够减少热量丧失,提高患者体温。

3.避免寒冷环境:手术室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水平,避免寒冷的环境。

同时,手术室内使用的液体和气体应该保持适当的温度,以避免患者在手术中体温下降。

4.预热技术:手术中使用预热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体温。

常见的预热技术包括使用加热的毛巾、热水瓶、电热毯等对患者进行局部加热,或者使用全身预热设备进行全身加热。

预热技术能够提高患者的体温,减少热量丧失。

5.合理的麻醉管理:术中麻醉管理也是预防低体温症的一个重要方面。

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和手术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一般来说,全身麻醉比局麻更容易导致低体温,因此在全身麻醉中应该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

6.高效的循环管理:术中的循环管理也是预防低体温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麻醉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患者的体温。

常见的循环管理措施包括增加液体和血液的输注,使用加热的输液设备,使用加热的输注管等。

7.使用保温设备:手术中可以使用各种保温设备来减少热量丧失。

如加热输液器、加热输注器、加热毛毯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温暖的液体和气体,有效地避免患者体温过低。

8.围手术期独立检查:围手术期独立检查是指对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围手术期进行独立的评估和记录。

围手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和预防ppt

围手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和预防ppt
空气流通
为了保持手术室的洁净,通常会 使用空气流通设备,这可能导致 患者体温下降。
麻醉因素
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麻醉药物会干扰人体的正常体温调节机制,导致体温下降。
麻醉剂对皮肤血管舒缩的影响
麻醉药物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导致体温下降。
手术因素
大量输血和输液
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输血或输入大量 液体,这些液体在体内会吸收热量, 导致体温下降。
低体温可降低疼痛阈值, 使患者术后对疼痛的敏感 性增加,需要更多的镇痛 药物来缓解疼痛。
01
围手术中低体温的 危害
增加手术风险
01
02
03
术中出血
低体温可能导致术中出血 量增加,影响手术视野和 操作。
手术部位感染
低体温降低免疫功能,增 加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麻醉并发症
低体温可能延长麻醉恢复 时间,增加麻醉并发症的 风险。
暖风机
使用暖风机提供温暖气流,提高 手术室温度。
保温输液
对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以减少 因输液引起的热量流失。
优化手术室环境
控制室温
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少患者 体温下降的风险。
减少暴露
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部位,以减少散热。
保持湿度
维持手术室适宜的湿度,有助于保持体温稳定。
提高医护人员对低体温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01
围手术中低体温的 管理策略
监测体温变化
实时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患者 的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低体
温状况。
定期记录
医护人员应定时记录患者的体温数 据,以便分析体温变化趋势。
异常体温警报
当监测到体温异常时,应有警报提 示,以便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术中低体温,你了解多少

术中低体温,你了解多少

你了解多少⊙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范宇晖人体正常体温在36~37℃,临床上将核心体温低于36℃时称为低体温,而这种情况在麻醉和手术中都很常见。

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

术中低体温危害大术中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能力以及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手术患者有着极大的危害。

1.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当机体体温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加,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不利于扩散到组织中,容易造成组织的缺氧。

缺氧使得机体白细胞介素生成减少,体内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失衡,同时降低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得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术中和术后感染的概率。

2.影响凝血功能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会降低凝血酶的相关活性,使机体血小板功能减弱,诱发血小板释放肝素样因子发挥抗凝作用,抑制凝血功能,造成出血和手术时间延长。

出血量增加就会增加输血需求,同时大量输血又会增加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

3.影响心血管功能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会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使得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会上升,增加心脏负荷,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

4.影响机体代谢术中低体温的出现会影响机体代谢以及氧气供应,体温每下降1℃,机体需氧量降低7%,氧气供应不足时,容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同时术中低体温会导致麻醉药物代谢速度减慢,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5.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术中低体温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这主要是由于体温下降1℃,脑血灌注量会降低6~7%,从而引起意识障碍、判断力下降等。

积极干预防术中低体温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麻醉药物、环境因素、输血输液引起的“冷稀释”效应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根据术中低体温发生诱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心理干预患者对于手术过于紧张焦虑,容易诱发应激反应,增加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

因此在术前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宣教,通过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手术大致流程,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

术中低体温预防

术中低体温预防
开发新型的保温设备和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开发新型的保温设备和材料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成本和费用
使用先进的保温设备和材料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和费用,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 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技术支持和培训
使用新型的保温设备和材料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否则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影响 手术效果。
监测体温有助于及时发现低体温及发热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对症治疗和护理
对于低体温患者, 应积极复温并注意 保暖。
静脉输注的液体应 加温后使用,避免 与低体温叠加导致 体温进一步下降。
采用加温毯、暖风 机等设备进行复温 。
保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保温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烫 伤患者。
各种保暖设备应正确使用,不 要将设备放置在患者皮肤上直
温度传感器
02
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患者的体表或体内,监测患者的皮肤温度
或血液温度。
加温设备
03
使用加温设备,如电热毯、加温输液器等,对患者的体表或体内进行加温。 Nhomakorabea05
术后护理
术后监测患者的体温
1
术后需常规监测体温,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
2
采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测量部位包括口腔 、腋下、肛门等。
3
液体保温箱
液体保温箱是一种可以保持输注液体温度的设备,通过将液体存储在保温箱中, 以保持液体的温度。
04
麻醉期间的保温措施
全身麻醉患者的保温措施
1 2
预充加热毯
在手术床垫下放置加热毯,对全身麻醉患者进 行大面积的保温。
静脉输液加热
使用输液加热器,对静脉输液的液体进行加热 ,以减少热量散失。

麻醉期间的低体温和防护读书报告

麻醉期间的低体温和防护读书报告
麻醉期间的低体温和防护 读书报告
在麻醉期间,低体温对患者的健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报告将探讨低体温 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和防护措施。
低体温的原因
1 麻醉药物影响
麻醉药物可以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导致体温下降。
2 手术环境影响
手术室的低温环境和开放的身体部位会导致热量散失。
3 患者体质差异
不同患者的代谢率和体温调节能力存在差异。
持续监测
连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防 护策略。
团队合作
麻醉团队、手术团队和护理团队之间的密切合 作能够有效防护低体温。
宣教和培训
提供麻醉期间低体温防护的宣教和培训,提高 团队的防护意识。
低体温防护措施的挑战
1
温度控制难度
手术室环境和患者个体差异导致温度控制较为困难。
2
人员培训问题
麻醉团队和手术团队对低体温防护的了解和培训程度不一。
低体温的危害
1 术后感染风险增加
低体温会削弱免疫系统,使患者更容易感染。
2 手术并发症风险增加
低体温可能导致术后出血、休克等并发症。
3 恢复时间延长
低体温会减慢患者的新陈代谢和组织修复过程。
低体温的检测和监测方法
1 体温测量
使用体温计定期测量患者 的体温。
2 监测体温趋势
3 监测生命体征
通过连续监测体温,评估 患者是否存在低体温风险。
3源投入。
结论和建议
麻醉期间的低体温对患者健康有重要影响。提高团队的防护意识,制定个性 化的防护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 恢复。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 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 低体温的早期迹象。
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术中低体温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的状态。

术中低体温不仅会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能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

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应该对患者的体温进行评估。

对于容易产生术中低体温的高危患者,应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高危因素包括老年人、体重过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时间手术等。

2. 保持手术室温适宜手术室的温度是影响患者体温的重要因素之一。

手术室的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应在22-24摄氏度。

如果手术室过冷,将会增加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风险。

3. 使用预温设备预温设备是一种有效的术中低体温预防措施。

使用预温设备可以提前将患者的体温升高到正常水平,从而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常见的预温设备包括温热床和温热毯。

4. 避免脱水脱水是导致术中低体温的常见因素之一。

在手术前,医生应该确保患者的水分摄入足够,并避免术中过度失水。

术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输液,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5. 使用保温维持器械手术过程中,使用保温维持器械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低体温的方法。

常见的保温维持器械包括保温膜、保温袋等。

这些器械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体表散热,帮助患者保持正常体温。

6. 监测患者体温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如果发现患者体温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保温物品、调整手术室温度等。

7. 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术中低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手术前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注射免疫增强剂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感染会导致体温升高,可能遮蔽了患者真实的体温水平。

8. 术后保暖手术结束后,患者仍然需要保持体温。

手术室外应将患者迅速转移至温暖的恢复室,并使用保温毯等物品保暖。

同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温。

9. 教育患者及家属在手术前,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术中低体温的风险以及预防措施。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ppt课件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ppt课件

VIEW MORE
手术时间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增加术后并发症 一项对1200名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与术中保持正常体温的患者相 比,低体温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2.9倍 术中低体温影响手术时间 另一项研究表明,术中低体温患者的手术时间比正常体温患者长18%。 这可能是由于低体温影响了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手术部位的血液供应 预防术中低体温的重要性 术中低体温不仅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还延长了手术时间。因此, 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如使用保温垫、加温输液和吸入气体等,具有 重要意义
预防术中出血和 体液失衡
术中低体温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多种术后并发症,如心脏问题、肺部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等。 一项研究发现,术中低体温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比正常体温患者高5倍。 预防术中低体温能减少出血和体液失衡 保持术中正常体温可以减少出血和体液失衡的风险。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重 大手术的患者中,术中低体温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比正常体温患者多3倍。
02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
麻醉药物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增加术后并发症 一项对1200名患者的调查显示,术中低体温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 症的概率比正常体温的患者高出26%. 预防策略能有效减少术中低体温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保温垫、加温输液和呼吸机加温等措施可以有 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至17%。
手术部位及方式的影响
03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策略
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
低体温影响患者恢复 术中低体温使患者恢复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从而增加医疗费用和风险。 低体温增加术后并发症 术中低体温使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肺炎、心脏问题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低体温影响麻醉效果 术中低体温可以影响麻醉的代谢和清除,从而影响麻醉效果,增加手术风险。 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可降低低体温风险 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可以降低术中低体温的风险,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和死亡。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不建议: • 腋窝温度计 • 红外温度计
PART 04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1、加强手术过程中对病人体温检测经常观 察病人的皮肤、温度及面色,并及时测体 温。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2、术中保温措施
a/控制室温 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系统,保持室温 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d/采用保暖物品
(2)热水袋: 袋内加热水1/3~1/2满,温度50摄氏度以内,并以 多层包裹。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e/呼吸道的加热 热化气体,利用呼吸蒸发器加热吸入 氧气,预防呼吸道散热,可减少深部 温度继续下降。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f/心理疏导 加强手术前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 认真做好术前术后访视,访视时面对面交 流。
低体温的危害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 而出现淡漠、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PART 03
温度检测设备建议
温度检测设备建议
肺动脉导管探头(PAC)-黄金标准
推荐: • 食管温度计探头 • 留置尿导管温度探头 • 口内温度计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b/输入加热的体液 液体加热后输入不仅能有效的减轻低体 温,从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升温作用。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c/温盐水冲洗 术中冲洗液加温至体温水平,以保持病人体 温的恒定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d/采用保暖物品
(1)保暖棉被服: 不实施手术部位用保暖性能好的被服或手术巾遮盖, 使之与周围的冷空气隔绝,尽量避免弄湿被服,保 持手术床的干燥。
1、低温环境 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 如果环境体温太低,则可造成体温过低。 。

手术中低体温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中低体温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中低体温症的预防措施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也是导致术中低体温的原因之一。

麻醉药物会抑制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从而导致体温下降。

特别是使用挥发性麻醉药物,如异氟醚、七氟醚等,更容易引起低体温,因为这些药物具有强烈的降温作用。

2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2.1保暖措施术前准备时,要让患者穿上保暖的衣服和被子,以保持体表温度。

手术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2-26℃,相对湿度为50%-60%。

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保暖,可以使用加热毯、暖风机等保暖设备,以维持患者的体温。

2.2液体管理术前和术中要注意补充患者的液体,尤其是温暖的液体,如温盐水、温生理盐水等。

术中输液要控制速度,避免过快输液导致体温下降。

2.3麻醉管理手术中应尽量减少挥发性麻醉药物的使用,可以选择静脉麻醉药物,如异丙酚等,减少机体的降温作用。

麻醉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麻醉深度,避免过度麻醉导致机体产热减少。

2.4监测体温术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低体温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使用体温探头、耳温计等设备监测患者的体温。

总之,术中低体温对患者的危害十分严重,手术团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麻醉药物会抑制中枢用于维持正常体温的自我调节系统。

肌松药会消除肌震颤,阻碍产热。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控制下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但全身麻醉时,全麻药物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对低温反应的阈值降低约2.5℃。

因此,麻醉后,患者的体温呈现下降的趋势。

气管插管后,低温干燥的气体直接进入肺内,使中心体温下降1℃~2℃。

手术室建筑设施的发展,如空气净化层流设备,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

手术室的温度过低,会导致病人体热过度散失。

因此体温下降的幅度与手术室环境温度有关。

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但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皮肤时,消毒液的蒸发会带走大量热量,使体温迅速下降。

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

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

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低体温(低于36摄氏度)是麻醉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因此,在麻醉科手术中,对于低体温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低体温的原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来探讨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处理的重要性与方法。

一、低体温的原因低体温在麻醉科手术中常常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 麻醉药物的影响:许多麻醉药物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的体温下降。

2. 麻醉科手术的环境:手术室的温度通常要低于正常室温,这也增加了患者低体温的风险。

3. 麻醉科手术的时间:麻醉手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者体温的下降。

二、低体温的危害低体温对于麻醉科手术患者来说,可能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的危害:1. 代谢率下降:低体温会导致人体的代谢率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器官功能。

2. 心血管系统影响:低体温会导致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降低,进而增加术中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

3. 免疫功能受损: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其易受感染。

三、麻醉科术中低体温处理方法为了有效应对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 预热:在手术开始之前,使用预热设备或毛织品等对患者进行预热,以提高其体温。

2. 反应性预防:在手术中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情况,一旦发现体温下降,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叠被、加热灯等,以保持患者体温的稳定。

3. 使用加热设备:在手术中使用加热设备,如加热床、加热呼吸器等,以帮助维持患者体温。

4. 加强监测:在手术中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及时发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5. 给予保温措施:手术中应尽可能避免患者接触冷的物体或表面,使用保温器材等措施,以保持患者的体温。

6. 加强团队合作:麻醉科手术中,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等应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及时探讨低体温处理的策略,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结语在麻醉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低体温带来的危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低体温的监测与预防,提前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管理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管理
6.心理疏导 加强手术前的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认真做好术前术后访 视,访视时面对面交流,可消除病人对手术室和工作人员的陌生感,缓解病人的 焦虑情绪, 减轻病人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对冷刺激的阈值下降。
2024/2/13
医学文档
2024/2/13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4.静脉输注未加温的液体、血制品 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 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库血 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l, 若加压可达500~600ml。大量的, 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更导 致了低体温的加重。
5.手术中使用未加温的冲洗液 在施 行胸(腹)腔大手术时 ,体内脏器及 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术中 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 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并且覆盖在病人 身体上的被单在冲洗时浸湿,近一 步导致热量散失。
手术患者术中 低体温管理
授课人:
2024/2/13
医学文档
目 录
2024/2/13
前言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预防措施 注意事项
医学文档
前言
低体温是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体温在34 ~36 ℃,即称 为轻度低体温,外科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病率高达50%~80%,特别是老年患者 及大型手术时更易发生。
医学文档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6.其他 术前禁饮禁食、皮肤消毒、患者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强烈的情绪反应 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导致体温发生变化。情绪激动时,体温上升;情 绪低落时体温下降。病人因精神因素、恐惧、紧张、害怕等情绪波动,使血液 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
7.新生儿、婴儿、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虚弱、老年患者等为发生低体温的 高危人群。
医学文档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课件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护理课件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危害包括 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影响器官 功能、延长住院时间等。
低体温对手术病人的影响
01
02
03
影响麻醉效果
低体温使麻醉药物的代谢 速度减慢,从而延长麻醉 时间,增加术后苏醒时间 。
增加手术感染风险
低体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增加手术感染的风 险。
延长手术时间
低体温会影响手术操作, 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保温垫
在手术床上可以放置保温垫,以保持病人身体的 温暖,同时注意调整垫子的温度。
热水瓶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热水瓶为病人保暖,但 要注意避免烫伤。
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
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
镇静药物会降低病人的代谢率,增加热量散失,因此应该尽量减少其用量。
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应该尽量使用对体温影响较小的镇痛药物。
研究展望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原因和机制,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和预防措 施,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重视和应对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危害
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低体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增加术后感染的风 险。
影响器官功能
低体温会影响器官功能, 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延长住院时间
低体温导致术后恢复时间 延长,从而需要更长时间 的住院治疗。
02
手术室病人低体温的原因
手术过程中病人的体温调节
手术过程中,病人会因为紧张、焦虑和疼痛等原因导致体表 温度升高,但这种升高通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人体会 自动调节体温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控制手术时间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术中低体温的名词解释

术中低体温的名词解释

术中低体温的名词解释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即手术过程中出现体温下降的现象。

一般来说,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5°C至37.5°C。

手术期间,患者常因手术器械冷却、麻醉剂影响和身体代谢变化等因素导致体温下降。

术中低体温可能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低体温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液流动减缓,从而降低了组织氧供。

此外,低体温还会抑制心肌收缩,使心功能下降,增加了术中心肌缺血的风险。

此外,低体温还可能引发感染,因为免疫功能在低温下受到抑制。

要预防和管理术中低体温,有几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提前预热患者可以帮助提高体温。

这可以通过给患者提供温暖的毯子或使用专门的预热系统来实现。

其次,麻醉团队应加强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体温。

这可以包括增加手术室的环境温度、使用加热系统以及给予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

此外,术中有效的体温监测也是预防低体温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食管温度探测器和膀胱导管等。

然而,术中低体温的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些患者可能具有诸如高龄、体重过低、严重疾病或低代谢状态等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增加低体温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这些高危患者,应采取更加全面的措施来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在手术室中使用加热系统来改善手术室的环境温度。

另外,药物疗法也是预防和处理低体温的手段之一。

例如,一些麻醉药剂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格外谨慎。

除了手术室中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外,一些术中低体温患者在手术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康复。

这包括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以及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抗感染治疗。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也是术后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总之,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并且潜在危险的外科并发症。

对于手术患者来说,低体温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心肌缺血和感染等。

因此,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和管理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

方法: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控制室温、控制皮肤散热、输入加温的库血和液体、覆盖肢体保温及加强术中低温的检测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结论:积极有效的预防是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术中低体温;危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12—01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是衡量机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护士评估患者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

人体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身体中心温度在37±0.4℃。

由于手术中病人内脏或肢体大面积、长时间的暴露,大量室温液体的输注,反复长时间的术区的冲洗,麻醉药对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的抑制等,导致术中患者体温低于正常体温。

(手术期身体中心温度低于36℃,称为低体温[1])。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老年人及小儿,术中低体温可使机体耗氧增加、心率增快、免疫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现就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综述如下,旨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我们手术中的护理质量。

1 术中低体温的危害
1.1 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低体温通过三种方式促进切口感染:第一,低体温引发体温调节血管收缩,显著降低皮下氧张力致组织缺氧,间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第二,低体温直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第三,低体温加重术后蛋白的消耗,使伤口愈合受到抑制[2]。

有研究表明,轻度体温降低可直接损害骨髓免疫功能,尤其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释放作用,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减少皮肤血流量,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增加伤口感染率 [3]。

1.2 寒战的发生率增加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保持中心体温接近 37℃,患者中心体温约降低 1℃,就会出现寒战,这使机体耗氧增加,心血管系统供血需求增加[4]。

寒战增加患者不适感,以及引起伤口疼痛,从而需增加止痛剂的用量[5]。

1.3 影响机体凝血功能
手术期间发生的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功能受损,降低凝血物质的活性,降低凝血酶的活性,血液黏滞度增加,激活纤溶系统,严重的低体温可致dic的发生,导致增加术中失血量和对同种输血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低温又导致静脉瘀滞和局部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5]。

1.4 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轻度的低体温由于每分钟通气量和氧耗量减少,通气/血流比(v/q)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加重;低体温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低温可引起
低钾,低钾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率失常的重要原因,严重可引起心衰,当中心温度低于正常37℃时,室速和心脏异常的发生率将增加2倍[6]。

1.5 对心血管的影响
轻度低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1.6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体温每升高10℃,机体代谢率增加1倍,每下降10℃,代谢率下降一半[8]。

低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 1℃,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5]。

低温会使麻醉药在体内的代谢减慢,导致术后清醒时间明显延长。

当氧传送不足时,甚至不能满足低温时低氧化代谢的需求,便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2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2.1 预防“冷稀释”作用
对患者输注的液体和血制品使用加温器。

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我们针对50例术中老年、全麻患者输入两种不同温度液体后体温变化的观察,术中采用输血加温器为患者加温输血,术毕测得体温(36.4±0.5)℃。

因此,采用加温器加温法加温的库存血输入后可以防止输血时及输血后体温下降,有效的避免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2.2 减少热量的散失
适当提高室温,对病人体温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采用手术薄膜覆盖手术切口,减少皮肤散热以及对冷的刺激。

手术中减少病人暴露的面积;对于手术时间长,体腔暴露时间长的患者,术中使用38℃盐水纱布和敷料擦拭、止血,保持纱布温度接近38℃[7];进行体腔、切口的冲洗时选择38℃~40℃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2.3 被动加温
有效的遮盖,可减少体温的散失。

在手术过程中,在不影响无菌操作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使用一次性治疗巾、中单、包布,和已加温小棉被为患者保暖。

术中洗手护士随时注意保持切口周围无菌单的干燥,减少散热和避免低温液体渗透入人体后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致血管收缩、寒战等不利情况的发生[8]。

2.4 主动加温
加压空气调温毯加温预热方法,可有效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的发生它是采用柔和的充气毯覆盖于非手术区域,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提高患者的体表温度,减少人体内部热量向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转移,起到隔离机体和周围冷环境、经皮肤主动加热的双重作用,据寿红艳等报道[9],30例年龄>65岁,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病人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后体温低于35℃发生1例,不采取保温措施30例患者中,体温低于35℃有21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5 加强术中病人体温的监测
对体温的有效监测,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
重要措施之一。

术中积极采用有效的保温措施,并加强对病人体温的监测,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低体温并发症的出现。

3 小结
综上所述,现在术中低体温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通过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控制体表和体腔的散热,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病人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的低体温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且利于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育红,陆冠宇.术中病人体温变化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04,18(12):2118-2119.
[2] 莫朝辉.低体温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影响和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0,19(12):199.
[3] 黄宇光,译 . 保持围手术期体温正常 [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6 (4):203
[4] 寿红艳,徐旭仲,张旭彤.手术室环境温度对老年人手术期间核心温度变化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6):555-557.
[5] 崔福荣,谷巧月,石玉芳 . 外科手术中病人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 [j].山东医药,2004,44 :3.
[6] 王郁.全麻术中综合保温措施效果的研究 [j]. 重庆医学,2005,5 (9): 859.
[7] 洪华,黄小红,祝妍华,等.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15(13):1209-1211.
[8] 祝妍华,谢小玲,黄小红,等.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4-5. [9] 寿红艳,徐旭仲,张旭彤.不同保温措施预防老年人全麻后低体温的效果比较[j].浙江医学,2005,27(2):126-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