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一场经济危机
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
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把全世界作为单一经济体来研究,可以发现,每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总有一个经济引擎来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最近几十年,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分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基建投资,二战、冷战时期的军事工业,九十年代的电子信息产业,二十一世纪初房地产行业。
到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房地产业这一经济引擎失去动力。
2008、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刺激行动让世界经济看起来没有进一步恶化,表面上是复苏了。
但由于没有新的经济引擎出现,所以这种复苏只是表面上的。
就像一个人生病了,病根没有治好,用的药是针对症状的,看起来高烧退了、精神好了,但病根始终存在。
靠长期经济刺激显然无法支撑世界经济发展,不管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刺激计划始终要退出。
于是,病根的问题没解决,刺激计划的副作用也会显现。
这就是目前世界经济的状况,旧的经济引擎消失了,新的经济引擎尚未出现,而经济刺激计划的副作用也已显现。
要根本解决目前世界经济的问题,必须有一个强劲的新经济引擎出现才行。
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经济引擎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移动互联网业、新能源或节能环保行业。
对美国经济的判断我们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明确看好,有可能在2012年率先复苏。
理由有二:1、次贷危机解决了美国经济最难解决的问题,把风险转嫁给了全世界。
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凸显了美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了美国经济的霸权地位。
2、下一个经济引擎无论是出现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新能源还是节能环保行业,美国都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取得话语权,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无论如何发展,都将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使其率先复苏。
对欧洲经济的判断欧洲经济2012年将继续在痛苦中度过,看不到复苏的迹象。
主权债务的持续发酵,使欧盟的前途面临三个选择:1、在德、法推动下加快欧洲统一进程。
2、希腊等国债务恶化,退出欧盟,形成连锁反应,最终欧盟解体。
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1月2日西班牙财政大臣金多斯表示,西班牙2011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超过了8%,高于此前政府宣布低于8%的预期;同样高于前任政府设定的6.0%的目标。
1月3日希腊政府发言人警告称,如果希腊未能与欧盟、IMF和私人投资者就第二轮1300亿欧元援助达成协议,希腊可能被迫离开欧元区。
新加坡贸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6%,经季节调整后按年率计算环比下滑4.9%,显示新加坡经济正在面临增长考验。
印尼总统苏西洛宣布,印尼201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6.5%,由于前三个季度也保持6.5%的经济增速,印尼去年完成经济增长6.5%的目标。
美联储在议息会议纪要中披露,将开始发布对2012年底和未来数年的利率预测。
此举标志着,这家全球最重要央行的货币政策管理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1月4日德国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最新预测报告称,德国经济2012年初将短暂陷入衰退,但年中将出现反弹,全年可能实现0.6%的增长,到2013年将实现2.2%的较快增长。
标普表示,自从该机构2011年12月将15个欧元区成员国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以来,更多债券发行面临违约风险。
多种迹象显示,欧元区各项风险指标正在恶化。
1月5日西班牙副首相德圣玛丽亚表示,西班牙社会保障系统2011年赤字达6.68亿欧元,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06%。
这是自1998年以来西班牙社会保障系统账户首次出现赤字。
1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12月份,反映经济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连续第10个月下滑。
惠誉宣布,将匈牙利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分别由BBB-和BBB降至BB+和BBB-,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为负面;将匈牙利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由F3下调至B,并将该国国家上限评级由A-下调至BBB。
丹麦公布了担任2012年上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行动纲领,表示将团结欧盟成员国,共同积极应对当前的债务危机。
2012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及经济危机展望
2012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外汇篇)——美元2011荡气回肠 2012奋发图强?2012年经济走势预期2012年的经济走势,2012年中国的经济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世界的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展望明年,主流观点认为2012年将是全球经济和政治最为动荡的一年,未来欧债危机还将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复苏乏力,2012年全球金融系统可能继续处于不利境况。
欧、美、中作为三大经济集团和世界经济的三个支点,任何一个出现力不能支,都会带来灾难性结果。
三大集团各有内忧,在这种形势下,避免外患,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引言经济学家认为,国际形势在2012年仍然会继续2011年下半年已经形成的动乱格局,在2012年还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需关注三点,即,欧债危机、美国大选及中东局势。
2011年美元走势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期间欧债危机、美债谈判所编织的利空利好交替登场,日本核危机、利比亚战争也不忘在一旁“添油加醋”,在经历了卧薪尝胆之后,2012年美元是继续萎靡还是就此雄起?回首2011:美元跌宕起伏、荡气回肠2011即将逝去,回首这一年,从欧债危机的焦灼、到美债谈判僵持,从日本地震核危机,到利比亚战争,从日本、瑞士央行干预市场,到全球的汇率战,再到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风险,过去的和正在上演的那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让我们荡气回肠。
就是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动荡不安的市场环境中,美元奏出了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华丽乐章”。
第一章:避险魅力消退、美联储坚持QE22011年1月到4月,全球经济企稳,通胀快速上升,各球央行在通胀面前开始倾向于紧缩货币政策,但惟独美联储依然坚定不移的实施其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并维持超低利率。
美元指数单边下跌,累计跌幅7.73%,最高81.31,最低72.70。
在此期间,欧元区和英国通胀数据犹如脱缰的野马持续上升,于是以欧洲央行为首的发达国家央行,掀起了一轮加息风潮,加息之声此起彼伏,欧洲央行更是在4月加息25个基点。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应对方式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应对方式首先,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近期美国经济出现改善苗头,但长期增长的势头依然微弱,美联储近日决定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延长至2014年。
美国经济75%以上来自私人消费,受房地产低迷和失业率高的双重影响,消费增长很慢,科技创新、新能源、出口等战略调整还没有到位。
失业是美国经济的大问题,目前失业人口超过1300万,近半数是长期失业,以青少年居多,这是过去没有的现象。
目前其财政政策明显受到制约,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随着美国进入大选年,出台大规模应对举措日益困难。
欧盟领导人峰会对欧债危机问题束手无策或立场不一,不仅拖累实体经济增长,还导致标普等评级机构下调部分欧盟成员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欧盟经济今年只能蹒跚前行。
日本经济长期靠外需拉动,但受日元升值、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2011年日本出现了30多年未见的贸易逆差,加上国内部分产业呈现外迁趋势,预计日本经济今年增长前景黯淡。
在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通货膨胀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欧盟长期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但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政策调整,自身根上的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欧债危机。
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经济持续负增长,政局普遍动荡。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政治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
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主权信用尚好的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大国也将发行新国债,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发债成功率,拉升外围国家的发债成本,3大评级机构对欧元区一些成员的前景展望为负面,可能继续调降等级,市场信心较为脆弱。
再次,各国博弈更加激烈。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酝酿深刻变化,各国利益诉求分化明显,在出口、科技创新等方面竞争将更加激烈,又恰逢多国大选,全球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明显加大。
2012年经济形势回顾
2012年经济回顾1.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
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
2012年以来,受需求减弱、成本上升、企业盈利下滑、产能过剩和就业问题隐忧初现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但受政策刺激和基数效应的影响,四季度经济有望小幅回升,GDP增长8.2%左右,全年GDP增长8%左右,略高于7.5%的调控目标,四季度CPI上涨2.2%左右,全年上涨2.7%左右。
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两低即低增长、低通胀态势。
目前的宏观经济放缓既有传统的周期性因素,同时又有结构性调整因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本轮的宏观经济周期是在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不确定因素增多。
这需要政策长短结合,从长计议,政策的立足点是通过短期稳定增长为长期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其中适时推出改革十分必要。
从短期看,稳增长的核心是稳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近期稳增长的关键,这就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中央财政的作用尤为重要。
2.全球经济形势回顾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
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一方面,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私人需求尚未接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依旧宽松,甚至存在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通胀压力相对较大。
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大量热钱冲击以及政策紧缩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等问题,其经济增速将继续呈放缓态势。
2012全球经济大事记
鱼眼财经系列讲座
印象2012
欧
恐
债
吓
危 机 持
欧 元 的
强 势
续
齐
来
蔓 延
普 拉
袭
斯
6000 ---
QE3
中
巅 峰
美
日
对
钓 鱼 岛
决 美
亿 财 政
之
国
黑
争
大 选
洞
何谓欧债?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 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 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 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谁有能力放高利贷给一个国家?如何放给的希腊?
离不开一个叱咤金融界近200年历史的金融集团----雷曼兄弟
雷曼兄弟何许集团?
1、1850年成立的多元化投资银行 2、沃尔玛、IBM、戴尔、富士、阿尔卡特、英特
尔、美国强生、百事可乐、摩托罗拉、NEC等等等 等每一个行业都是全球领军角色。 3、幕后放高利贷给希腊的真实老板。
巅峰对决
巅峰对决
6000亿美:美元==黄金
QE3强势来袭,不达目的誓不
停
第三次量化宽松(QE3):自2010年6月底,美国的经济数据 例如就业数据等已经接近崩溃,复苏无望,美联储为应对无 法预期中的危机而不得已展开的又一次的量化宽松:第三次 量化宽松(QE3),或是隐性的。美国人或许认为是欧洲希腊 债违约可能把美国经济再度拖入衰退,其实性质在于美国本 身的货币滥发导致其国际信用降低,大量债券的发行,致使 合约履行能力大打折扣,债务违约已成为可能性。
如此庞大的集团怎么会倒闭???
雷曼破产牵住欧元
1、希腊债务危机,迅速打压欧元滑落3000余点。 2、雷曼破产抑制了欧元的强势主导地位,并未伤 及筋骨。 3、不得不再出杀手锏!
2012年的一场经济危机
2012年的另一场经济危机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触发事件是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区对此的反应:通过更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希望能刺激出口来减轻债务负担。
但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还在刺激经济,无力替欧洲分忧。
因此,全球经济将会放缓。
不过,二次探底会是渐进式的,原因有二:首先,欧洲政府不会再让银行破产,雷曼兄弟倒下时曾引发信用危机,他们不敢重蹈覆辙;其次,中国和美国很可能推迟从刺激政策退出。
在二次探底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不断积聚,到2012年,这将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
全球股市近来一直在跌,这是很自然的。
市场过去相信全球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把对未来几年的乐观情绪反映在价格中。
但实际情况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仅仅是由补库存和刺激政策带起来的,并不是来自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的结构性再平衡,而那才是经济真正需要的。
认为光靠刺激计划本身就可以撬动经济恢复增长,并让它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这样的信条已经导致全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个错误正把全球推向高通胀,为2012年的另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下一场危机变的更有可能。
欧洲以外的政策制定者痴迷于经济增长,他们应对欧洲危机的策略可能是推迟退出刺激政策,并在退出时把节奏放的更缓。
这个过程实际是为通胀加燃料,将放大政策错误:即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刺激政策来解决。
多数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相信,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将压低通胀,而当增长率上升时,刺激政策能及时退出,防止高通胀来临。
但这种凯恩斯式的思维在当今世界并不适用,原因有三:首先,虽有刺激政策,结构性缺陷将使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
泡沫产业,如金融、地产及它们的相关产业,规模将缩水,这些产业的员工需要时间被再雇佣。
此外,西方靠借贷支持消费增长的日子已经终结,而发展中国家由出口转为内需尚需时间。
在当前的环境下,凯恩斯式的思维导致长期的、过度的刺激,当通胀成为一个问题时,不太可能因此及时退出。
比较2008年与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比较2008年与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关于《比较2008年与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08 年金融危机介绍金融危机爆发于2007 年8 月9 日,结束于2008 年9 月9日,又称信用危机、次贷危机。
在这场大规模、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2009 年。
2008 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第二,房贷证券化。
第三,投资银行的异化。
第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第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第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就是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加速危机爆发的正是“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这六大环节环环相扣,其中某一环的跌倒,就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
二、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介绍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指欧债危机又称欧元危机,是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的导火索是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为解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2010 年 5 月欧盟与IMF 一致决定三年内向希腊政府提供1100 亿欧元贷款。
同时还建立了一项总额为7500 亿欧元的救助机制。
2010 年11 月,欧盟成员国又通过了总额为850 亿欧元的对爱尔兰的救助方案。
在2011 年7 月召开的欧洲峰会上,欧盟继续向希腊提供1000 亿欧元新融资,并一致决定在欧盟范围内适当采取官方贷款展期、允许私人机构自愿参与等办法,力争稳定欧洲的金融秩序。
这些措施在稳定市场情绪上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
欧债危机形成的因素很多,既有世界发达经济体发展时间过长导致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客观因素,也有欧元区各国货币和财政制度不协调、国家福利过高等体制机制因素,另外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等短期政策也是因素之一。
三、二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一)2008 年金融危机与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的影响如图1 所示,2008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经历的变化过程为从升值预期减弱,到贬值预期出现。
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
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杨焕棉(经济与管理学院09电子商务)2012年5月29日从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两次金融危机都给了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我将对这两次金融危机进行简单的比较。
一、产生原因不同: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继1994年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亚洲金融危机首先起始于泰国,爆发的又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
1997年,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炒家,通过各种渠道对亚洲各国的股市、汇市进行疯狂投机。
以泰国为首的一些亚洲经济新兴国家,为了避免国际游资冲击,主动下调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而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7月2日,泰国首先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
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二、主要表现形式: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形式:1、国际投机者不断冲击泰铢,泰国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抵御无效、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后,被迫于7月2日宣布放弃主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铢随之大幅贬值。
2012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2012阅读原文来自:唐洪琼2011-10-31 14:23:45 |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文/《商界》记者白灵过去的一个月中,最令国内企业界关注的消息无疑是:受宏观调控、资金链断裂等影响,今年1~9月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为近年同比最高,其中不乏员工数千人的企业。
浙江官方关于企业主逃逸的调研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共拖欠14644名员工7593万元薪酬,欠薪人数和欠薪数额均为历史之最。
同时,房地产大佬们开始支撑不住以降价换成交量,股市开始了一轮一轮极具威慑的暴跌。
从全球经济来看,对“二次探底”的进行警示的声音再次密集起来。
这些事件的叠加,颇具标志性意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有三年时间之久,可如今看来,这次危机的余波对于我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而对即将到来的2012年,是否会是世界末日不敢确定,但作为世界经济的末日,其可能性却是非常大。
老板“跑路”的生死结在《商界》今年上半年组织特别策划——《通涨猜想》之时,不少经济学家和企业人士都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白热化之时,其实中国企业的日子是很好过的。
原因在于,尽管外需面临着困境,对于外贸依存度极高的中国制造而言,的确意味着很大的压力,但利好的因素也不是没有:一方面,中国的金融系统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反而有所上升。
而现在,一位温州企业老板列出的2008年与2011年的成本简要清单,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出事情的变化:企业成本的快速上涨,再加上今年以来不断刺激人们眼球的地荒、煤荒、电荒、钱荒、用工荒……无疑使得中小企业真正陷入了“苦日子”。
有评论认为,温州老板们“跑路”的直接原因,多因高利贷和民间借贷秩序的混乱,但我们不妨以温州为例,来看看老板们“跑路”在宏观层面的原因。
众所周知,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推出4万亿元刺激计划,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则预计还要高出这个数字。
2012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
2012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作者: / 时间: 2013年 1月号[编者按] 2012年全球经济继续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各国的宏观调控不力,效果匮乏。
在2012年,全球实体经济的自由落体超出预期,而在2008~2011年间独立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也发生了根本性逆转,成为经济下滑的重灾区。
而中国也深受影响,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出口严重受阻,经济增长失去了重要的动力,2012年的GDP增长目标也不得不进行下调。
2012年开年之际,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总结了国际经济危机的教训,并为未来五年我国的金融工作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包括“一行三会”在内的监管层纷纷围绕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央行统计框架,以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银十条”、《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的出台为各行的金融机构划定了标准,提供了机会。
而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成立保证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立、深平两行的合并、影子银行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都是2012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重大事件。
总结过去,继往开来,《银行家》甄选“2012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铭刻中国金融发展历程,望与广大读者一起,在2013年迈步从头,谱写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新的篇章!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12年1月6~7日,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肇始于1997年的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已经成为惯例,基本上决定着未来五年金融工作的基调和方向,成为指导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第一次,因此本次会议既回顾了中国金融业前五年的成就与问题,也吸收了国际金融危机留给的深刻教训,突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在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
2012经济危机
2012世界经济危机再现2008年美国开始爆发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
然而2010年6月到2012年会初步爆发,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四个季度,奥巴马还声明为此感到高兴。
有人也许会觉得美国经济已经逃出生天。
大家可以看一段历史经验:1990年日本爆发金融危机后,在政府的救助下到1993年曾出现过2.5%的正增长率,其后才陷人了长期萧条。
大多数人认为,美国近两年的经济复苏只是回光返照,接下来将和日本经济一样被有毒的金融资产拖进深渊。
2009年美国创造了一个奇迹,高达800万亿的美元不良金融资产竟然没有引爆第二波金融危机,美国股市还上涨了!创造这个奇迹的是美国政府出台的三大绝招:第一招,政府要求把所有金融市场的合同兑现期通通推迟到2011年,这相当于把危机延后到2011年再爆发;第二招,从2009年初开始,美国允许金融机构改变会计准则,即可以不按现值而是按原始投入价值编制会计报表,也就是说它们的投资虽然严重贬值也按照没有贬值来处理,这样就可以掩盖金融机构的真实亏损情况,这也是把危机延后;第三招,美国政府用由美联储收购美国国债的方式筹集经济刺激计划所需的资金,这是用滥发美元的办法来拯救经济。
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美国的庞大有毒金融资产至今都没有从根本上清除。
出来混总要还的,这个道理东西方通用,2011年美国的第二轮金融危机就将露出苗头。
所以,美国著名学者克鲁格曼和史蒂芬·罗奇,以及著名投资人罗杰斯都不看好美国经济的前景,他们不约而同地说,美国的这场危机可能会持续5年甚至10年。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产品的交易几乎停滞,各金融机构用资本金购买的有毒资产就无法进行处理,如果2009年把这些金融机构的盖子都揭开,恐怕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会因为核心资产严重亏损而必须破产清算。
这个盖子由于上面的原因无法揭开,就只能让美国金融机构在合约到期清算的时候,以破产的方式最终曝光。
不看好美国经济前景的第二个理由是由于美国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和商业地产贷款中的坏账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当美国2011年后必须再次面对这些有毒资产的时候,又会有一大批金融机构要倒闭,金融危机将再度爆发。
2012金融危机
2012金融危机简介2012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首先在欧洲爆发并逐渐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次危机造成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背景在2012年之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
然而,一系列不可预测的事件和潜在的经济风险逐渐积累,最终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以下是一些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因素:1.欧债危机:欧洲经济联盟遭遇了一系列债务危机,特别是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国家。
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扩散到整个欧洲以及其他地区。
2.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中出现了下滑。
这种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3.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许多金融市场在2012年出现了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源于政治风险、利率波动以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
这些不确定性导致了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下降,使得市场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影响2012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方面:经济影响1.全球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经济衰退,很多国家的GDP增速出现负增长。
这导致了失业率上升、消费减少以及企业倒闭等问题,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2.资本市场动荡:金融危机引发了股市和其他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
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导致了股市暴跌、资产负债表的大规模缩水,许多企业和个人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3.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一些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了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这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社会影响1.失业和贫困问题:金融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失业和贫困问题。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进行裁员,导致了大量人员失去工作。
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的启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的启示姓名:准考证号:院(系)远程与继教学院专业:国际金融指导老师:职称:评阅人:职称:2012 年 4 月原创性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___________日期:摘要自1929 年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大型经济危机。
而始于2007 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领略到危机形成过程的异常复杂性。
每一次危机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并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
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中国恰逢经济周期回落。
对中国而言,不仅需要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防止危机向国内传染,同时更需要总结历次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演化机制,深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确保今后不发生中国式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后具有一定传染性, 先是从少数国家或地区内部爆发, 再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快速蔓延到周边国家或地区。
通过对历史上的金融危机的考察,分析各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深化对危机生成、演化的启示, 同时也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发展战略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设想。
每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有内在联系。
关键词:经济危机影响启示AbstractFinancial crises have happened a lot since the 1929 economy crisis. People realize the complexity of the formation after the 2007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Every crisis has its own process of formation together with a wide social economic evolution following behind. While the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becoming bigger, China is faced with the fall of the economy circle. In terms of Chi na, it’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prevent the crisis from invading China as well as conclude the reason of crisis to prevent the same crisis happening in China. Financial crisis is infectious. It breaks out in small area and then spreads rapidly into other countries. By studying the financial crises ever happened in history, I come up with a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revolu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Western countries founded the everlas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finance system after the 1929 crisis. The result of the Euro-currency crisis is the birth of Euro and Euro-economy. And the 1997 Asia financial crisis denied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division,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sia.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hinks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America will surely influent the futur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we should seek the rule of history to establish a new way to increase the power of China.Keywords: Economic crisis influence enlightenment目录1绪论 (1)经济危机的起源及概述 (1)2经济危机 (2)2.1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 (2)2.2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 (3)2.3主动型危机 (3)3关于经济危机的探讨 (4)3.1战前的经济危机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4)3.2战后经济危机 (5)3.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7)3.4经济危机的影响 (8)4归纳与启示 (9)4.1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9)4.2关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思考 (11)4.3中国的未来出路和应对之策 (13)5结束语 (14)6致谢 (15)7参考文献 (16)1绪论经济危机的起源及概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012年美国充满危机与挑战
2012年美国充满危机与挑战作者:张志新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03期政治极化导致的僵局、失业率高企之下的经济疲弱与要求社会公平的“占领运动”此起彼伏构成2011年的美国。
对世界来说,今年美国的政经和社会形势无疑是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2012年对于美国,显然仍将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
如果说2011年美国政治的关键词是极化与僵局的话,2012年的美国由于大选迫在眉睫更加难逃党争不断的厄运。
自从去年国会中期选举以共和党夺取众议院主导权、在参议院增加席位,从而形成府会“弱分治”以来,两党就围绕年度预算、提高政府举债上限、削减赤字等展开无休止的争斗。
共和党人毫不掩饰其试图在2012年将奥巴马“踢出白宫”的野心,因而,在任何奥巴马可能加分的政策议题上横加阻拦便成为他们今后两年在国会的首要任务。
2011年10月,联邦政府2012财政年度已经开始,但两党始终难以就新财年预算达成一致,“关门大吉”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政府的头顶。
直到2011年12月17日,国会才艰难通过新财年剩余时间的政府预算,从而避免危机的爆发。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美国人总是在将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之后,才能找到适合他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前来看,两党将继续在减税、削减政府赤字、税制改革、奥巴马医改存废等问题上展开激烈争斗,2012年对美國政治来说仍将充满激流险滩。
复苏乏力与持续疲弱是今年美国经济的显著特征,由于转型缓慢及奥巴马增就业、促增长的系列政策受到共和党阻挡,2012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缓慢复苏背景下的增长乏力,其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戳破“虚拟经济”这个漂亮的肥皂泡之后,新的增长点迄今没有着落。
经济增长乏力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政府政策的失误。
奥巴马上台后,面对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大政府”色彩的政策,如救助华尔街、接管“两房”,以及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等,虽然避免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的深渊,但是也与中间偏右的保守主义社会底色激烈冲撞。
2012金融危机
2012金融危机概述2012年金融危机,又称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欧洲多国的主权债务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从2009年爆发,一直持续到2014年左右。
此次危机不仅对欧洲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背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国家的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
特别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由于长期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经济衰退严重,难以偿还巨额债务。
这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引发了一系列信用危机和债务违约事件。
主要事件希腊债务危机希腊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核心国家之一。
2009年,希腊政府公布了高额赤字和债务数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随后,国际金融市场对希腊债务的信心急剧下降,希腊国内也爆发了多次示威抗议活动。
为了避免希腊违约,欧洲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希腊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援助。
欧洲央行的行动为了应对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信心危机,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支持,购买债券等。
这些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
主权债务危机扩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很快扩散到了其他国家,例如意大利、西班牙等。
这些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包括高额的债务、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等。
危机的扩散使得整个欧洲金融体系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局面。
欧洲联盟的干预欧洲联盟为了缓解危机,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
例如,成立了欧洲稳定机制(ESM),为危机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
同时,欧洲联盟还推动了经济改革和财政整顿,以加强债务国家的财政纪律。
后果和影响2012年金融危机对欧洲和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欧洲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GDP下降,失业率上升。
此外,这次危机还引发了对欧洲一体化的质疑和不信任。
全球其他国家也受到波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际贸易受到冲击。
总结2012年金融危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部分,对欧洲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危机揭示了欧洲国家在财政纪律和监管方面的不足,强调了政府财政稳健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2012和1929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
2012和1929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2011年已经接近尾声,开始从秋季转向冬季,2012也不远了。
很多人对2012都有着莫名的恐慌,因为有太多人预言过各种灾难和转折点。
先不用去猜测各种谣言和预言,不少人已经感受到了实体经济的萧条,从经济运行的规律来看,2012年将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重新洗牌的过程。
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元流动性紧缩,本质原因是金融行业的去杠杆化运动和美国解决特里芬问题带来的美元回流周期。
不少人将这次危机跟1929年的大萧条相提并论,这其实还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人类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耗活动支撑了整个经济的运行基础,财富生产的驱动力来自于消费,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再多都是摆设品,而消费的动力来自于分配,只有穷人有钱了,消费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
所以经济危机从来都是分配危机,也就是缺少消费需求,然后引起生产过剩,再到失业,消费继续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货币在整个分配当中起了关键的角色,就是货币供应量需要与实体经济的增长相符合。
好比人体的血液量,需要跟人体的身高体重相匹配,血液过多过少,或者分配不均,都会导致问题。
贯穿整个经济运行链条中的核心要素是合理的利润,很多人只重视财富生产者(企业)的利润空间,忽视了消耗者(穷人)的利润空间,如果穷人所分配的财富仅仅能够维持温饱,也就是消耗者的利润严重不足,那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生产过剩,企业关门,萧条来临。
财富生产和消费可以交给自由市场,但财富的分配却是政府天生的职能,所以萧条的原因不在于供给和需求出问题,而是分配出了问题。
1929年的分配问题来自于两方面,一个在黄金本位制度束缚下,可供分配的货币总量缺失。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造成实物供给的增长速度远高于黄金(货币)的增长供给。
第二个是黄金的分配不均,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经积累了世界上1/3以上的黄金,美国在一战后继续大量对外出口,将各国黄金纳入腰包,导致世界各国出现结构性的黄金紧缺,最终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下降,这样美国的出口也就无法继续了;其次是美国国内的分配不均,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国内工人小时工资只上升2%,但生产率却增长了55%,穷人没有了足够的利润来消耗大量的产品,导致内部过剩。
2012~2013大国领袖危机手册
2012~2013大国领袖危机手册2012年,仍然是经济危机持续的一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弱,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大国德法难以独善其身;新兴大国增速放缓,经济进入深层调整期…2012年,那些大国又各有令人困扰的难题周边陡生邻里矛盾,国内反对派抗议游行,改革措施遭遇压力,贪腐丑闻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一年,面对共同的与各自的危机,大国领袖如何应对?他们或“悬崖勒马”,或艰难平衡,或铁拳反腐,或铤而走险……种种博弈,将给2013年的世界带来希望,还是阴霾?在他们的带领下,各国的实力又会有着怎样的消长?闫吉水犹记得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012年11月胜选连任时,第一时间在知名社交网站个人主页上发出这样一则帖子:“再干四年”。
话语落地,他与妻子米歇尔紧紧相拥。
从一年前选情堪忧、自比“哀兵”,到奔走造势、借“桑迪”之风连任,再到危机乍现、力避美国财政坠下“悬崖”,奥巴马的2012年,在与危机的缠斗中难言惬意。
危机一:经济疲软时针拨回至一年多前。
2011年10月3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发布的联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5%的美国人预计共和党2012年将重掌白宫,只有37%的人认为奥巴马会赢得连任。
经济和就业是美国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而当时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美国人不满奥巴马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他们认为,美国经济虽停止衰退,但增长疲软、失业率高企,奥巴马政府虽然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刺激经济和就业,但效果有限。
奥巴马坦言,经济低迷对自己产生负面政治影响,他在2012年总统选举时绝对“处于下风”,“鉴于经济形势,毫无疑问,无论什么都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秘籍:打经济牌布局选战或许应验了“哀兵必胜”的老话,为扭转不利局面,在共和党对手米特·罗姆尼还在为赢得党内提名筹谋之际,奥巴马便开始动用行政资源提前为选战布局,在关键州广泛布点,想方造势拉票,当然,他的主攻方向,就是打经济牌弥补自身的短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的另一场经济危机
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触发事件是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区对此的反应:通过更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希望能刺激出口来减轻债务负担。
但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还在刺激经济,无力替欧洲分忧。
因此,全球经济将会放缓。
不过,二次探底会是渐进式的,原因有二:首先,欧洲政府不会再让银行破产,雷曼兄弟倒下时曾引发信用危机,他们不敢重蹈覆辙;其次,中国和美国很可能推迟从刺激政策退出。
在二次探底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不断积聚,到2012年,这将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
全球股市近来一直在跌,这是很自然的。
市场过去相信全球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把对未来几年的乐观情绪反映在价格中。
但实际情况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仅仅是由补库存和刺激政策带起来的,并不是来自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的结构性再平衡,而那才是经济真正需要的。
认为光靠刺激计划本身就可以撬动经济恢复增长,并让它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这样的信条已经导致全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个错误正把全球推向高通胀,为2012年的另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下一场危机变的更有可能。
欧洲以外的政策制定者痴迷于经济增长,他们应对欧洲危机的策略可能是推迟退出刺激政策,并在退出时把节奏放的更缓。
这个过程实际是为通胀加燃料,将放大政策错误:即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刺激政策来解决。
多数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相信,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将压低通胀,而当增长率上升时,刺激政策能及时退出,防止高通胀来临。
但这种凯恩斯式的思维在当今世界并不适用,原因有三:
首先,虽有刺激政策,结构性缺陷将使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
泡沫产业,如金融、地产及它们的相关产业,规模将缩水,这些产业的员工需要时间被再雇佣。
此外,西方靠借贷支持消费增长的日子已经终结,而发展中国家由出口转为内需尚需时间。
在当前的环境下,凯恩斯式的思维导致长期的、过度的刺激,当通胀成为一个问题时,不太可能因此及时退出。
其次,尽管经济增长缓慢,极低的利率正助长通胀预期。
就像在上世纪70年代,单是预期本身便能将过度的货币供应引向通胀。
应在能源和粮食价格上对这一现象保持警觉。
最后,全球化带来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好处已经发生逆转。
富士康和本田事件对于通胀的意义,比美国苍白的就业数据要大的多。
在过去十年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已经成长为价格制定者。
它的过剩的劳动力降低了制造业产品价格,并在低息环境下抑制住了通胀。
但中国的劳动力剩余时代已一去不返。
五年内,甚至三年内,中国的制造业工资水平可能翻番。
在可见的将来,别的低成本国家,如孟加拉和印尼,其基础设施还不足以让其来承接中国的制造业。
在未来十年,中国的出口价格可以会翻番。
它的出口增长主要将源于价格增长,而非数量增长。
制造业价格上升将助推通胀,使今天的低利率更具通胀性。
十年前,我曾写道,中国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的价格就将上涨;中国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的价格就将下跌。
将来,中国买的东西价格依旧要涨,但中国卖的东西价格也要涨了。
中国的制造业主不敢向他们的大买家——如沃尔玛和苹果——要求提价,但他们将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们再也无法压住成本了。
货币贬值是政策制定者们应对债务危机的又一个老把戏。
亚洲国家十年前是这么做的,美国五年前也这么干,欧洲现在正在这么干。
三年后,也许还有人这么干。
这种螺旋式的贬值将导致货币普遍贬值。
只要各国央行持这样一个态度,全球通胀将是不可避免的。
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损害货币价值的基本力量,预期将会成为推高通胀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上世纪70年代,宽松货币政策和石油价格上升引发了通胀。
未来十年,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国工资上涨将推高通胀。
发达国家将再一次经历滞胀。
二次探底将是渐进的和持久的。
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我们也许会看到中国和美国出台新一轮的刺激政策。
但这并不会改变下滑趋势。
在刺激经济的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会不断集聚。
当通胀演变成危机,也许是在2012年,现在这一代中央银行的管理者将信誉扫地。
接踵而至的危机也许会使新一代的中央银行管理者们更注重稳定币值,而不是关注短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