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知识介绍
生物高考知识点糖类

生物高考知识点糖类糖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体内。
它们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还在细胞生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糖类的一些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一、糖类的基本概念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n(H2O)n。
根据糖分子中含有单糖分子的个数,可将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是由一个单糖分子构成,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如蔗糖、乳糖等;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二、糖类的分类根据单糖的结构,糖类可以分为醛糖和酮糖两大类。
醛糖的分子中含有醛基(-CHO),如葡萄糖;酮糖的分子中含有酮基(-CO-),如果糖。
根据单糖分子中羟基的位置和数量,可将其分为三种结构异构体:差旋异构体、链式异构体和环式异构体。
差旋异构体的羟基在空间构型上构成对映关系,如葡萄糖的α型和β型;链式异构体的羟基相对于醛基或酮基的位置不同,如葡萄糖和果糖;环式异构体的羟基和醛基或酮基形成环状结构,如果糖。
三、糖类的功能1. 能量提供:糖类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能量来源。
在细胞有机物的代谢过程中,糖类能够通过氧化解放出大量的能量,为细胞提供所需的ATP。
2. 结构材料:多糖在生物体内起到了结构材料的作用。
例如,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就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3. 能量储存:动物体内的糖类也可以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葡萄糖摄入过量时,肝脏会将其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
4. 细胞识别:糖类分子的差异结构可以作为细胞识别的标志,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血型抗原中,ABO血型的差异正是由于红细胞表面的糖类分子不同而导致的。
四、常见的糖类1. 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 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3.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总结:糖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质,其多样的结构和功能在细胞生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糖类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糖类的知识点总结一、糖类的基本概念糖类是一类含有可溶性羟基的碳水化合物,它们通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一般为(CH2O)n,其中 n 为大于或等于 3 的整数。
糖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蜂蜜、水果、蔬菜、奶制品等食物中,在生物体内则广泛存在于细胞膜、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
根据其分子结构和性质,糖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单糖:是由一个具有多个羟基的碳链所组成的糖类,最简单的单糖是三碳的甘油醛(Glyceraldehyde)和四碳的醣醇(Erythrose);2.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如蔗糖(麦芽糖、大葡萄糖)、乳糖等;3.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如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在糖类中,单糖是最基本的单位,其他复杂的糖类都是由单糖经过酶催化反应而形成。
同时,单糖也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糖类之一,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它们是细胞内能量的重要来源,也是构成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的基本结构单元。
二、糖类的结构特点糖类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碳骨架、立体构型和环结构上。
1. 碳骨架:糖类的碳骨架通常是由连续的碳原子所组成的,每个碳原子上都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醛基或酮基,由于羟基和醛基/酮基的特性,糖类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因此可以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环状结构。
2. 立体构型:糖类分子的碳原子上的羟基与醛基或酮基之间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糖类分子具有不同的立体构型,常见的有 D 型和 L 型两种构型,它们之间的转化是通过酶的催化反应来完成的。
3. 环结构:糖类在水溶液中通常以环状结构存在,环状结构常见的有六元环和五元环两种类型,其中六元环的糖称为吡喃糖,五元环的糖称为呋喃糖。
糖类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和化学性质,同时也为糖类的合成、分离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糖类的代谢途径糖类在生物体内主要通过糖酵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三种途径进行代谢。
生物化学-糖类知识点

第一章糖类物质1. 糖的定义、功能及分类1)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糖类是多羟基酮、多羟基醛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2)生物学功能:①生物体的结构成分;②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供能);③可转化为其它物质;④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糖蛋白)。
3)糖蛋白:生物体内分布极广的复合糖;糖链起信息分子作用。
4)细胞识别:黏着、接触抑制、归巢行为,免疫保护、代谢调控、受精机制、形态发生、发育、癌变等衰老都与糖蛋白有关。
5)糖的分类:单糖、寡糖、多糖。
2. 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糖的基本单位。
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具有旋光性,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所有单糖都具有还原性。
1)根据含醛基或酮基:醛糖、酮糖;2)根据含碳数:三碳糖(丙)、四碳糖(丁)、五碳糖(戊)、六碳糖(己)等。
D型、L型单糖以甘油醛(最简单的醛糖)为基准:D型-甘油醛(羟基在碳骨架右侧)L型-甘油醛(羟基在碳骨架左侧)3)单糖分子内既有醛基又有酮基、羟基,条件允许即可发生可逆的亲核反应,形成半缩醛,最终形成一个环状化合物(五元环呋喃、六元环吡喃)。
4)信封式的构想最稳定。
5)环椅式、环船式的葡萄糖:β型比α型更稳定。
6)核糖、脱氧核糖都是戊醛糖,以五环呋喃糖形成存在。
7)果糖为己酮糖,以:①游离型的六环吡喃糖②结合型的五环呋喃糖。
8)半乳糖为己醛糖,成环方式与葡萄糖相同,但是C4位上的-OH不同。
9)Fischer投影式的碳链骨架:C1位置上的CHO与C5位置上的-OH形成缩醛反应成环状,使C1具有手性结构(不对称)。
C1上新生成的-OH为半缩醛羟基:左边的β-D-葡萄糖,右边的α-D-葡萄糖)。
10)Haworth透视式将糖环横写,缩略成环碳原子;朝向自己的键用粗线表示,碳键右边的基团写在环下方,碳键左边的基团写在环上方。
11)聚合反应:单糖→寡糖、多糖。
12)还原反应:单糖→糖醇;葡萄糖(醛基)→山梨醇(羧甲基生成)。
糖类知识点总结

糖类知识点总结一、糖类的分类糖类主要分为简单糖和复杂糖两大类。
1. 简单糖简单糖又称单糖,是由一个糖分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简单糖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并转化为能量,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2. 复杂糖复杂糖是由多个简单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复杂糖需要经过消化吸收后才能转化为能量,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二、糖类的作用糖类在人体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
1. 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和动力,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2. 调节血糖适量摄入糖类能够帮助维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维持生命活动糖类不仅是能量的来源,还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作用。
4. 促进吸收糖类能够促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5. 增加食品口感糖类能够增加食品的甜味,改善食品口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6. 饱腹感适量的糖类摄入能够产生饱腹感,避免过度进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重和身体健康。
三、糖类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每天应摄入总能量的55%~75%来自碳水化合物,而糖类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活动量的不同,人体对糖类的摄入量也有一定的需求。
1. 成年人成年人每天对糖类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50%左右,其中简单糖和复杂糖各占一半。
2. 儿童儿童的活动量相对较大,对能量的需求也较高,因此每天应保证适量的糖类摄入,以满足其日常生长发育和活动的能量需求。
3. 运动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量消耗很大,对糖类的需求也较高,为确保身体能量的充足,他们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糖类。
四、糖类的营养价值糖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维持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促进吸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 热量高糖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1克糖类产生4千卡热量,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热量和动力。
糖类知识点总结生物

糖类知识点总结生物一、糖类的结构1. 单糖单糖是构成多糖和多糖醇的基本单元,它们由简单的化学结构组成,包括醛糖和酮糖两种类型。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单糖的化学结构包括羟基(OH)、醛基(CHO)或酮基(C=O)、碳骨架等。
单糖的立体构型也有D型和L型之分,这取决于其手性碳原子的空间排布。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经过缩合反应形成的,其化学结构包括糖苷键和两个单糖基团。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双糖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它们在食物中起着重要的营养作用。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经过缩合反应形成的,其分子量较大,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多糖在生物体内起着能量储备和结构支持的作用,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有机分子。
4. 糖醇糖醇是糖类的一种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OH)而不含有醛基(CHO)或酮基(C=O)。
糖醇具有类似于醇类的一些性质,可以作为食品甜味剂使用。
二、糖类的分类根据结构和性质的不同,糖类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和糖醇等。
单糖是糖类的基本单元,它们通过缩合反应形成双糖和多糖。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相连而成,其结构和性质各异,常见的有蔗糖、乳糖等。
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其分子量较大,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糖醇是糖类的衍生物,其分子中含有羟基而不含有醛基或酮基,是一类具有甜味的有机化合物。
三、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 能量代谢糖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它们通过葡萄糖代谢途径参与细胞内能量的产生。
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可以通过糖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产生大量ATP分子;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可以通过乳酸发酵途径产生乳酸,并释放出少量ATP分子。
糖类在细胞内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 结构支持多糖是细胞壁、细胞间物质、蛋白多糖的组成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结构支持性能,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糖类知识点总结化学

糖类知识点总结化学一、糖的种类1. 单糖单糖是由3至7个碳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分子,最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单糖按照分子构造可以分为直链式单糖和环状单糖两类,其中环状单糖又可分为葡萄糖型和果糖型两类。
单糖还可以根据光学活性分为D-型和L-型两类。
2. 双糖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双糖的生成是通过两个单糖分子的缩合反应形成的。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经过缩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多糖的结构复杂,可以分为直链多糖和支链多糖两类。
多糖在生物体内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二、糖的性质1. 化学性质糖类化合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具有醇、醛或酮官能团。
单糖可以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醛糖和酮糖,而双糖和多糖则不具有还原性。
2. 物理性质糖类化合物大多为白色结晶性固体,溶解于水后呈甜味。
双糖和多糖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旋光性,而单糖可以通过酶的作用将直链构象转变为环状构象。
三、糖的结构1. 单糖的结构单糖的一般式为(CH2O)n,n为3至7之间的整数。
单糖的结构中含有羟基和半乳糖基,不同的单糖之间在立体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它们会呈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作用。
2. 双糖和多糖的结构双糖和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大分子,它们的结构复杂,包括直链式和支链式两类。
双糖和多糖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
四、糖的生物作用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代谢过程,葡萄糖可以被分解为丙酮酸和丙酸,产生大量的ATP分子,为细胞提供能量。
2. 糖原和淀粉的储存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备物质,存储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当体内需要能量时,糖原可以迅速被分解为葡萄糖进行能量代谢。
而淀粉是植物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主要储存在种子、根茎和果实等部位。
3. 结构组成糖类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它赋予植物细胞壁良好的稳定性和结构支撑。
糖类知识点总结归纳

糖类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知识概念1、糖类概述糖是一类碳水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也是维持生活和保持健康的重要物质。
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
其中,单糖是由单一分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最简单的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相连而成,最常见的双糖是蔗糖和乳糖。
多糖则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相连而成,如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
2、糖类的分类根据单糖的不同,糖类可以分为葡萄糖类、果糖类、半乳糖类和氨基葡萄糖类四大类。
其中,葡萄糖类的代表物质是葡萄糖,它是动植物细胞中最常见的单糖。
果糖类主要包括果糖和蔗糖,它们在水果和甘蔗中含量较高。
半乳糖类主要包括半乳糖和乳糖,它们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
氨基葡萄糖类的代表物质是氨基葡萄糖,它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3、糖的生物学功能糖是细胞内外能量储备和供应的主要物质,它通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ATP分子,为人体提供能量。
此外,糖还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调节人体的体温、维持酸碱平衡、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等。
二、糖类的代谢1、糖的吸收和消化体内的糖类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吸收的,消化道主要吸收三种糖类: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糖在消化道内主要经过淀粉酶和蔗糖酶的作用而变成葡萄糖,再通过肠道上皮细胞的运输蛋白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被肝脏和其他组织细胞所利用。
此外,糖类还可以经过代谢过程,被储存为糖原。
2、糖的利用和合成糖类被摄入后,主要是被细胞利用,转化成ATP分子为人体提供能量。
糖的代谢主要分为糖酵解和糖酵解两大过程。
糖酵解是指糖分子被分解成丙酮酸和磷酸酯化合物,再转化成乳酸或乙酸,最终转化成ATP分子。
糖异生是指糖分子通过多道途被合成成脂肪和蛋白质。
3、糖的储存体内的糖类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储存:一种是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另一种是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细胞内。
当机体需要能量时,肝脏和肌肉组织可以通过糖原来合成葡萄糖,进而供给身体需要的能量。
糖的知识点总结

糖的知识点总结一、糖的种类1.葡萄糖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底物之一,也是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主要单糖。
葡萄糖主要存在于水果、蜂蜜、糖浆和玉米中。
2.果糖果糖,又称为水果糖,是一种单糖,化学式为C6H12O6。
果糖是天然存在于水果、蜂蜜和植物中的一种糖类,其甜度是葡萄糖的1.3倍。
3.蔗糖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合而成的二糖,化学式为C12H22O11。
它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砂糖的主要成分。
4.乳糖乳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合而成的二糖,化学式为C12H22O11。
乳糖主要存在于牛奶和奶制品中,是乳制品的主要糖类成分。
5.麦芽糖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双糖,化学式为C12H22O11。
麦芽糖主要由酿酒芽和大麦芽中提取,属于甜味较轻的一种糖类。
二、糖的生产糖的生产主要涉及甘蔗和甜菜的加工,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生产方法。
1.甘蔗糖的生产甘蔗是生产糖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碾压提糖和磿糖两种。
碾压提糖是将采摘的甘蔗经过碾压机压榨出甘蔗汁,然后通过离心机将甘蔗汁和渣分离,再经过澄清、脱色、浓缩和结晶等工艺,最终得到甘蔗糖。
砂糖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将甘蔗汁经过蒸发浓缩、晶体分离和精制等工序,最终得到糖精和醇糖。
2.甜菜糖的生产甜菜是另一种用于生产糖的主要原料,其生产方法主要包括提糖和抽提两种。
提糖是将采摘的甜菜经过去根、去叶、切碎,再经过浸水、渣沥、压榨等工序提取甜菜汁,然后通过澄清、浓缩、结晶等工艺,最终得到甜菜糖。
抽提是将研磨的甜菜通过浸水和抽提等工序,提取出甜菜糖的溶液,再经过脱色、浓缩、晶体分离等工艺,最终得到糖精和糖醇。
三、糖的作用糖在人体内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提供能量、增加食品风味、改善食品品质、保持体温和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作用。
1.提供能量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供应者之一,其每克能提供4千卡的能量。
在人体摄取糖后,糖分子通过代谢途径提供能量,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糖类知识点总结初中

一、糖类的分类糖类是一类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1. 单糖:单糖是由单一的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其化学结构包括三种常见的单糖,分别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单糖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能量来源和生物合成的作用。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结合而成的,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双糖需要通过消化酶的作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结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多糖是植物细胞壁和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和结构物质。
二、糖类的作用1. 能量供给:糖类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在人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经过代谢产生ATP分子,从而提供能量。
2. 生物合成:糖类是生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它能够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合成脂肪、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3. 储存物质:多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存物质,如植物种子内的淀粉、动物肝脏内的糖原等,它们能够在生物体需求能量时释放储存的糖类分子。
三、糖类的消化和吸收1. 消化:在口腔内,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多糖和双糖,而在胃部则主要是胃蛋白酶的作用,而在小肠内则有胰脏分泌的淀粉酶、蔗糖酶和乳糖酶,将淀粉和双糖进一步分解为单糖,以利于其吸收。
2. 吸收:单糖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由肝脏调节分布到全身。
而多糖和双糖需要通过细胞膜上的不同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再通过内源性途径转化为单糖,进入血液循环。
四、糖类的应用1. 食品加工:糖类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多种作用,可以用于甜味剂、防腐剂、增稠剂、着色剂等,提高食品的口感和保质期。
2. 医药领域:糖类在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如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营养补充剂,麦芽糖糖浆作为咳嗽药剂等。
3. 工业生产:糖类也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包括酒精、酢酸、柠檬酸、乳酸等的生产。
1. 能量供给:糖类作为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每克糖类产生约4大卡的能量,在机体能量不足时,可通过糖类的摄取来满足能量需求。
糖类生物知识点总结

糖类生物知识点总结糖类的分类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三大类。
1. 单糖单糖是由一个分子组成的简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单糖的通式为(CH2O)n,n为3~7。
单糖有两种旋光型,即右旋型和左旋型。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右旋)、果糖(左旋)、半乳糖(右旋)等。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经缩合反应形成的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双糖的结构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
其中,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缩合而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缩合而成。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或双糖分子组成的聚合物,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多糖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能量储备物质或结构材料存在。
其中,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备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备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糖类的生物合成糖类在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糖异生和糖原生。
1. 糖异生糖异生是指从非糖源物质合成糖类的生物合成途径。
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是最主要的糖异生途径,通过光合作用中的光合磷酸化和光合醛反应,植物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糖类物质。
在动物体内,糖异生是通过糖异生途径,包括糖异生途径和异糖异生途径,将非糖源物质如脂肪酸、蛋白质等转化为糖类。
2. 糖原生糖原生是指从糖源物质合成糖类的生物合成途径。
植物体内的糖原生是通过糖原生酶,将葡萄糖转化为淀粉或纤维素等多糖物质;动物体内,则是通过糖原生酶,将葡萄糖合成为糖原。
糖类的生理作用糖类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作用,主要包括能量来源、碳源、结构材料等方面。
1. 能量来源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通过糖类的有氧呼吸和乳酸发酵,将糖类分解为能量和二氧化碳,供给细胞代谢活动。
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物质,通过糖酵解途径,葡萄糖可以产生大量的ATP(三磷酸腺苷)分子,为细胞提供能量。
2. 碳源糖类也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碳源物质。
在细胞分裂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类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壁合成的重要原料。
总结糖类相关知识点

总结糖类相关知识点1. 糖类的分类糖类是一类碳水化合物,主要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三类。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是最简单的糖类,能够迅速被人体吸收利用,提供能量。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比较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合而成,比较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等。
2. 糖类的作用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它所提供的能量可为人体细胞提供动力,同时也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底物和中间产物。
此外,糖类还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比如葡萄糖参与了保持血管纤维素的稳定性、协助结缔组织修复、参与抗肿瘤活性等。
3. 糖类的摄入建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每天对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摄入量的10%。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成人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为2000千卡,那么每天对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200千卡,相当于50克。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对能量的需求较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岁以下儿童对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每天总能量摄入量的5%。
4. 糖类对健康的影响尽管糖类对人体提供了必要的能量,但过量摄入糖类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过量摄入糖类容易导致肥胖,糖类是能量密集的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大,从而促进脂肪堆积。
长期摄入过量的糖类还容易引起糖尿病,科学研究表明,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发展成糖尿病。
另外,摄入过量的糖类还与心血管疾病、蛀牙等疾病有关。
5. 如何合理摄入糖类根据上述研究和建议,合理摄入糖类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要适度控制甜食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量,这些食物中的糖类往往是隐藏的热量来源。
其次,应该多选择含有天然糖类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等,这些食物中的糖类多附带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此外,食品加工过程中应该控制添加糖类的量,少吃或不吃加糖的糕点、饼干等食品。
最后,要培养适量运动的习惯,加强对身体的锻炼,消耗多余的糖类,防止脂肪堆积。
总之,糖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营养素,合理摄入糖类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糖类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糖类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糖类的分类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
根据其分子结构和代谢途径,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多糖和醇类四类。
1. 单糖:单糖是由一个分子结构的糖分子组成的,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单糖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其他糖类的基础单元。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分子结构的糖分子组成的,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双糖需要在体内被分解成单糖,才能够被人体有效吸收利用。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分子结构的糖分子组成的,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多糖是人类主要的膳食来源,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能量。
4. 醇类:醇类是一种含有羟基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山梨醇、甘露醇等。
醇类可以被人体吸收,但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常被用于特定人群的食品添加剂。
二、糖类的生物学作用糖类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提供能量、维持血糖平衡、促进脑部功能等。
1. 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在体内被代谢成葡萄糖后,可以提供给身体各个组织细胞所需要的能量。
2. 维持血糖平衡:糖类可以通过体内的代谢途径,调节血糖的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
3. 促进脑部功能:脑部是人体对能量需求最大的器官之一,而糖类是脑部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促进大脑的正常功能,维持思维清晰和运动协调。
三、糖类的来源人类获得糖类的主要来源包括天然食物和加工食品两种。
1. 天然食物:天然食物是指自然生长而成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谷物等。
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糖类。
2. 加工食品: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制备了各种加工食品,其中包括糖果、饼干、饮料等。
这些食品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类,使得其口感更佳,但也增加了糖类的摄入量。
四、糖类与健康的关系糖类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当的摄入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1. 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肥胖:过量的糖类摄入会导致体内能量储备过多,进而导致肥胖。
糖类基础知识点总结

糖类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糖类的分类糖类是一类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单糖是由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分子组成的,例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酶反应而形成的,例如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酶反应而形成的,例如淀粉(由α-葡萄糖分子组成)、纤维素(由β-葡萄糖分子组成)等。
二、糖类的结构糖类的分子结构包括碳、氧、氢三种元素,通常以化学式(CH2O)n 表示,其中 n 为一个整数。
单糖的分子结构主要由一个环状的六碳或五碳骨架构成,它们的结构不同主要取决于羟基的位置。
双糖和多糖则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酶反应而形成,它们的分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
三、糖类的代谢糖类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和利用三个过程。
在消化过程中,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会被唾液和胃液中的酶分解为单糖,然后在小肠中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在吸收过程中,单糖通过小肠黏膜上的细胞膜转运蛋白被吸收到血液中,然后在利用过程中,单糖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酶反应被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四、糖类的应用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糖类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味、口感和保存时间,同时也被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
在医药工业中,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被用于制备口服补液和输液等,而多糖则被用于制备口服补液和糖皮质激素等。
在生物工业中,糖类被用于生物发酵和细胞培养等,例如利用葡萄糖作为细胞培养基的碳源。
总之,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它们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生物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糖类的分类、结构、代谢和应用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糖类基础知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糖类和脂质所有知识点总结

糖类和脂质所有知识点总结一、糖类的知识点总结1. 定义: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一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质。
从化学结构上来看,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等;而淀粉、纤维素则是多糖的代表。
2. 分类:糖类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溶解性和甜度等特性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按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糖和不可溶性糖;按甜度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此外,糖类还可以根据其用途分为食用糖和非食用糖,比如工业上用于发酵的木糖、麦芽糖等。
3. 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人体摄入的糖类主要会在肠道被分解吸收,然后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各个细胞中,提供能量给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此外,糖类还是维持大脑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足时会导致脑力下降、头晕、头疼等症状。
4. 来源:糖类的主要来源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豆类食品,以及食糖、蜂蜜、糖浆等。
五谷杂粮中富含淀粉、水果和蔬菜中富含果糖等,而食糖和蜂蜜则是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糖类来源。
5. 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应保证摄入主食300-400克,摄入总糖类不超过50克。
具体来说,成年男性每天不超过38克,女性不超过25克,儿童每天摄入总糖类量更应当更少。
6. 健康问题:糖类摄入过多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有关。
长期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增加体内脂肪,导致体重增加;过多的糖类摄入还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性,最终发展成糖尿病;另外,过多的糖类摄入还会使血脂增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脂质的知识点总结1. 定义:脂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质,由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而成。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脂质可以分为甘油三酯、磷脂、固醇等多种类型。
2. 分类:脂质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类。
化学 糖类知识点总结

化学糖类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糖是指含有醛基或酮基的碳水化合物。
它们通常是多元醇,也就是含有多个羟基的化合物。
根据碳水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四大类。
1. 单糖单糖是由3-7个碳原子组成的简单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H2O)n。
根据其醛基或酮基的位置和数量,单糖又可分为醛糖和酮糖两类。
常见的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经由缩合反应形成的碳水化合物,通常由α-1,4-糖苷键或β-1,4-糖苷键连接。
蔗糖、乳糖、麦芽糖等均为常见的双糖。
3. 寡糖寡糖是由3-10个单糖分子经由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它们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
低聚果糖、低聚葡萄糖等都是寡糖的代表。
4. 多糖多糖是由数十至上百个单糖分子经由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最广泛的一类糖类。
淀粉、纤维素、糖原等都属于多糖。
二、分类根据单糖的类型和数量,糖类可分为脱氧糖、醛糖和酮糖三大类。
1. 脱氧糖脱氧糖是指在单糖分子中某些羟基被氢或其他基团所取代,从而形成一种脱氧的糖类。
常见的脱氧糖包括脱氧核糖、脱氧賖和氨基葡萄糖等。
2. 醛糖醛糖是指单糖分子中含有醛基的糖类,通常以醛基为末端。
葡萄糖、半乳糖等都属于醛糖。
3. 酮糖酮糖是指单糖分子中含有酮基的糖类,通常以酮基为末端。
果糖就是一种典型的酮糖。
三、生物学功能糖类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构建细胞壁、储存能量和作为通讯信号等。
1. 提供能量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通过细胞代谢途径,单糖分子可以氧化分解成ATP,从而为细胞提供能量。
葡萄糖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完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构建细胞壁在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中,糖类起着构建细胞壁的重要作用。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在细胞壁中起着支撑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3. 储存能量动物体内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可以储存糖原,植物体内的叶绿器中可以储存淀粉。
糖类 知识点汇总

1, 糖类重要存在与植物:含糖量占其干重的85-90%;动物:含糖量不超过其干重的2%,微生物:含糖量占其菌体干重的10-30%2,地球上糖类物质的根本来源是绿色细胞进行的光合作用。
3,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2)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3)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4) 生物大分子之间识别的信息分子4,糖的概念:多羟基醛或酮及其缩聚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5,单糖,寡糖,糖复合物,糖衍生物,旋光性,不对称碳原子的概念6,醛糖手性C原子数和异构体关系7,酮糖手性C原子数和异构体关系8,什么是变旋现象9,糖的构型(D,L)与旋光方向(+,-)10,差向异构体的概念11,吡喃糖和呋喃糖对于Glc而言,1,5加成则六元环-吡喃糖1,4加成则五元环-呋喃糖12,α– D–(+)–吡喃葡萄糖:含义13,糖脎14,糖苷概念,及其特性15,糠醛与酚有颜色反应α-萘酚糠醛紫红羟甲基糠醛紫红间苯二酚酮糖红醛糖浅红16,几种重要的单糖17,单糖的重要衍生物18,常见单糖残基的缩写:葡萄糖:Glc果糖:Fru核糖:Rib甘露糖:Man半乳糖:Gal19,乳糖的性质20,蔗糖的性质21,蔗糖是什么糖与什么糖通过什么键连接而成22,常见的还原糖和非还原糖都有哪些?23,多糖的概念及性质24,多糖的共性25,淀粉的种类,直链淀粉的特点26,糖原属于动物淀粉,遇碘变什么颜色27,纤维素的结构是通过什么键连接起来的?其性质是什么28,糖与蛋白质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其特点和功能是什么?29,蛋白聚糖的组成和功能分别是什么?30,糖脂类的功能有哪些?。
总结糖类知识点

总结糖类知识点一、糖类的分类糖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按照分子大小和结构,可以将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
1. 单糖单糖是由3~7个碳原子组成的简单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单糖在生物体内是最基本的糖类成分,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必须先转化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和利用。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如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双糖在食物中的含量很丰富,人体通过酶的作用将其分解成单糖,再吸收利用。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经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长链状分子,如淀粉、纤维素、聚果糖等。
多糖在食物中的含量也很丰富,它们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对胃肠道有益。
二、糖类在食物中的来源糖类在食物中的来源非常广泛,不仅存在于甜食和甜饮料中,也存在于主食、水果、蔬菜等各种食物中。
1. 主食主食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类食物,如米、面、土豆等。
淀粉在食物中的消化过程中会转化成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2. 水果水果中的糖类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它们是水果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水果甜味的来源。
适量摄入水果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蔬菜蔬菜中的糖类含量较低,主要是纤维素和淀粉,也有少量的果糖和葡萄糖。
蔬菜是人体必须的膳食纤维来源,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 甜食和甜饮料甜食和甜饮料中的糖类主要是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它们属于双糖和单糖。
过量摄入甜食和甜饮料会导致体重增加、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三、糖类在人体内的代谢糖类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和利用等环节,最终被转化为能量或者储存起来。
1. 消化食物中的糖类在胃和小肠中被分解成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和少量的双糖会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被转运到各个组织细胞中。
2. 吸收糖类主要在小肠中吸收,其中单糖和少量的双糖通过细胞膜上的携带膜蛋白进入细胞,再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中,为细胞提供能量。
糖类的知识点总结

糖类的知识点总结一、单糖单糖是由唯一一种糖分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是糖类的最基本的形式。
人体可以从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中获取能量。
1. 葡萄糖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它可以直接被人体细胞内催化酶分解为能量。
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糖类来源,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包括水果、蔬菜、面包、米和糖果等。
摄入过多的葡萄糖会导致身体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等问题。
2. 果糖果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它是一种天然的单糖,与葡萄糖一样,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由于果糖含量高,过量摄入易导致肥胖和代谢问题。
3. 半乳糖半乳糖是乳糖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牛奶和乳制品中。
半乳糖在人体内机体不能直接利用,需要经过肠道微生物的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
二、双糖双糖是由两种单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1. 蔗糖蔗糖又称为食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糖。
摄入过多的蔗糖会导致肥胖、糖尿病、蛀牙等问题。
2. 麦芽糖麦芽糖是由葡萄糖和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双糖,主要存在于大麦中。
麦芽糖对身体健康没有显著的危害。
3. 乳糖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双糖,主要存在于奶制品中。
一些人体内缺乏乳糖酶的人摄入乳糖后会导致乳糖不耐症。
三、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1. 淀粉淀粉是植物的储藏糖,主要存在于谷类、薯类和豆类中。
淀粉是人们膳食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
2. 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谷物中。
纤维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等疾病。
3. 糖原糖原是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
糖原可以经过分解转化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四、糖类的代谢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经过人体代谢后可以产生能量,但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糖类的代谢主要包括糖的吸收、糖的利用和糖的储存。
【知识解析】糖类概述

糖类概述1.糖类的定义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糖类的组成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分子可用通式C m(H2O)n。
来表示,m与n是正整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名师提醒符合C m(H2O)n通式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化合物,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有些糖的分子式并不符合C m(H2O)n,如脱氧核糖C5H10O4。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①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如甘油、木糖醇等;②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因此,糖类物质不等于碳水化合物,也不等于甜味物质。
3.糖类的分类(1)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2)按照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或酮基,单糖又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如葡萄糖属于己醛糖,果糖属于己酮糖。
典例详析例1(2020广东汕头月考)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②糖类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③凡是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④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⑤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以用C m(H2O)n来表示A.①②B.③⑤C.④D.①④解析◆糖类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如醇、醛、羧酸等,所以不能用“含有碳、氢、氧”来定义糖类,①错误。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可用通式C m(H2O)n表示,最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这只是说明了其组成,并不表示这类物质的结构,故绝对不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且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人们发现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并不准确,②错误。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甘油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糖类也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和纤维素,③错误。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可用通式C m (H2O)n表示,但有些糖不符合,⑤错误。
答案◆C点评◆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的“不一定”是解答本题的基础,即有些糖类不一定满足通式C m (H2O)n;糖类不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糖类不一定有甜味;糖类不一定能溶于水;糖类不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等。
生物糖类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糖类知识点总结归纳1. 糖类的基本结构生物糖类是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单糖或多糖,其化学结构一般为一个或多个醛基或酮基与多个羟基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单糖的醛基或酮基不同,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两类。
常见的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它们的分子式为(CH2O)n,其中n为3至7。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常见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2. 糖类的分类根据单糖的结构,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四类。
单糖是由一个简单的糖分子组成,包括葡萄糖、果糖等;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包括蔗糖、乳糖等;寡糖是由3至10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包括低聚糖等;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等。
3. 糖类的生理功能糖类在生物体内担当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结构支持和信号传导等。
首先,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糖类新陈代谢过程产生三酸甘油酯和磷酸酯等高能化合物,从而提供能量。
其次,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葡萄糖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物质。
此外,糖类还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黏附和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
4. 糖类的研究领域糖类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营养学等。
在生物化学领域,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糖类的合成、降解和代谢途径,以及糖类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糖类合成酶、底物特异性以及糖类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糖类与疾病的相关性,如糖尿病、肿瘤等。
在营养学领域,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糖类的摄入量对健康的影响,如过多摄入糖类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总之,糖类作为生物体内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之一,拥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者们通过多个学科领域的努力,不断加深对糖类的理解,为疾病治疗、营养保健和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糖
乳糖酶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抗癌药物、肠道感染 年龄增加
半乳糖
双糖 是由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糖分子上的缩合而成
麦芽糖 由二分子葡萄糖相连而成,大量存在于发芽的谷粒,特别是麦芽中。 麦芽糖是淀粉和糖原的结构成分。
碳水化合物简述
➢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 大类有机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 重要的能量来源。
➢ 我国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人体总能量的60%来自食物中 的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能量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
➢ 化学结构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为丰富 • 蔗糖易溶于水,熔点为160℃-186℃,加热到200℃便成为棕褐色的焦糖 • 易发酵引起龋齿 • 一般认为与多种慢性病有直接关系 • 与肥胖有关系 • 在酸性条件下可转化为等量果糖与葡萄糖
2020/10/11
双糖 是由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糖分子上的缩合而成
2020/10/11
乳糖 由一分子D-葡萄糖与一分子D-半乳糖缩合而成。乳糖只存在于乳及乳制 品中,其占鲜奶约为5%。人体消化液中乳糖酶可将乳糖水解为其相应 的单糖。但是易发生乳糖不耐受。
2020/10/1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简单糖)
半乳糖 此糖几乎全部以结合形式存在。几乎不以单糖形式存在食品中, 而是作为乳糖的重要组成成分。 它是乳糖、蜜二糖、水苏糖、棉子糖、某些植物多糖例如琼脂、 阿拉伯树胶、牧豆树树胶、落叶松树胶等的组成成分。
2020/10/1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简单糖) 其他单糖 戊糖:核糖、脱氧核糖、阿拉伯糖、木糖 这些糖不断的被发现并生产出来,对于人体健康具有特殊的生理意义。 如,L-阿拉伯糖可以抑制蔗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蔗糖在人体内的分解 代谢,对平稳血糖与减少脂肪生成有促进作用。
麦芽糖醇 山梨醇 甘露醇 赤藓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海带中存在
益生元,膳食纤维 棉子糖;水苏糖
大纲
2020/10/11
碳水化合物
一. 单糖(monosaccharide) 二. 双糖(disaccharide) 三. 寡糖(oligosaccharide) 四. 多糖(polysaccharide) 五. 糖醇类
2020/10/11
2020/10/11
名称 常见单体成分
存在的食物及其量
备注
单糖
双糖 寡糖 多糖 糖醇
葡萄糖
许多食物的主要成份
半乳糖 果糖
木糖
L-阿拉伯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海藻糖 低聚果糖 低聚木糖 大豆低聚糖
糖原 淀粉 纤维
少量,主要存在于奶制品中 大量存在于水果,蜂蜜中
大量以多糖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木聚糖的一个组分。如秸秆, 甘蔗渣
2020/10/11
双糖 是由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糖分子上的缩合而成
异麦芽糖
✓麦芽糖是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双糖,异麦芽糖(Isomaltose)则是两个葡萄糖分子以 α-1,6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双糖。由于分子构象不同,所以,为区别于麦芽糖而称为异麦芽糖 其不为酵母利用,不易发酵,但是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所以,也称双歧杆菌因子。 ✓耐酸耐热性好,浓度50%糖浆在PH3、120℃之下长时间加热不会分解。 ✓粘度与同比例蔗糖溶液相当 ✓甜度约为蔗糖的0.4倍 ✓保湿性好,防止淀粉老化 ✓低聚异麦芽糖水分活度:在浓度75%、25℃时为0.75。接近蔗糖,用于代替部分蔗糖在食品配方中的换算颇 为方便。 ✓着色性 低聚异麦芽糖所含糖分子末端为还原基因,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共热会发生Maillard反应而产生褐变着 色 ✓冰点下降低聚异麦芽糖的冰点下降与蔗糖接近,冻结温度高于果糖。用于冷饮品制造,使产品松软可口。 ✓抗龋齿性 ✓安全性好
2020/10/11
大纲
2020/10/11
碳水化合物
一. 单糖(monosaccharide) 二. 双糖(disaccharide) 三. 寡糖(oligosaccharide) 四. 多糖(polysaccharide)分子上的缩合而成
蔗糖
• 俗称白糖、砂糖或红糖,由葡萄糖与果糖的缩合脱水而成 • 蔗糖几乎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叶、花、根、茎、种子及果实中。在甘蔗、甜菜中含量尤
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2分子葡萄糖。 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是具有还原性是一种还原糖。因此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新制碱性氢氧 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3,无色或白色晶体,粗制者呈稠厚糖浆状。一分子水的结晶麦芽糖102~103℃熔融并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还原性二糖,有醛基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班氏试剂(用硫酸铜、碳酸钠或苛性钠、柠檬酸钠等溶液配制) 共热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能使溴水褪色,被氧化成麦芽糖酸。在稀酸加热或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2分子葡 萄糖。用作食品、营养剂等。由淀粉水解制取,一般用麦芽中的酶与淀粉糊混合在适宜温度下发酵而得。 麦芽糖可以制成结晶体,用作甜味剂,但甜味只达到蔗糖的1/3。麦芽糖是一种廉价的营养食品,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 收。
植物中很少游离存在,通常与其他单糖结合,存在于胶体,纤 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酸,细菌多糖等其中。
主要存在于葡萄糖浆中
大量存在于甘蔗与甜菜中 仅存在于奶制品中
广泛存在,如海藻类,豆类,蘑菇等 广泛存在。菊芋,莴苣中存在较多
木糖的低聚物 大豆中较多
动物体内 植物体内 多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木糖醇
广泛存在,人体代谢中间物质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简单糖)
➢果糖(fructose) ➢ 又称左旋糖,果糖主要与蔗糖共存在于水果、蜂蜜中,是 饮料和冷冻食品、糖果蜜饯生产的重要原料。 ➢ 果糖是天然碳水化合物中甜味最高的糖。如以蔗糖甜度为 100,果糖的相对甜度可达110--140。
2020/10/1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简单糖) ➢ 葡萄糖(glucose) ➢ 构成食物中各种糖类的最基本单位,D和L型,L型作为甜味剂 ➢ 人体只能代谢D型,通常所说的葡萄糖,又名右旋糖。D-葡萄 糖不仅是最常见的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有机物。 ➢ 大脑、红细胞、骨髓只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