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练习)
浙教版八上语文期末试卷
![浙教版八上语文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594b5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e.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炽热(chì rè)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C. 璀璨(cuǐ càn)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D. 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成绩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C.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意识。
D. 这本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我看了三遍。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鼎”在“鼎力相助”中的意思是“大”B. “翻”在“翻山越岭”中的意思是“越”C. “寓”在“寓意”中的意思是“包含”D. “绘”在“绘声绘色”中的意思是“描绘”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棵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星星像无数的小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C. 那个湖面就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美丽。
D. 那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赞美春天的到来。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B.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C.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D.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6. 下列关于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色。
B.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浙教版八上语文期末测试卷
![浙教版八上语文期末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cd67aa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6.png)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倾盆大雨(pén)B. 雕梁画栋(diāo)C. 沐浴阳光(mù)D. 欣喜若狂(x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很努力学习,但是成绩依然不好。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
C.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D. 我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流行歌曲。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狐假虎威C. 水滴石穿D. 风和日丽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C. 小红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老师对小明说:“你要努力,争取早日成为科学家。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鸡飞蛋打B. 风和日丽C. 蹦蹦跳跳D. 滔滔不绝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草在春风中欢快地跳舞。
B. 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C. 太阳害羞地躲进了云层。
D. 小猫悠闲地躺在阳光下。
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一天到晚都在学习。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
D. 小明吃了一碗饭,吃得肚子圆圆的。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画画。
B. 你知道小明的爱好是什么吗?C. 这本书里的故事很有趣。
D.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B.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很有趣。
D. 小明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
B.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很有趣。
D. 小明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7ab227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8.png)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览活动序言】友谊wǎn①____如醇酒,味浓而易醉;友谊犹如花香,芬芳而淡雅。
朋友是一首飘逸的诗,是一个美丽的梦,是一座峻qiào②____的山峰,是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真正的朋友,能在你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拔刀相助:能在你陷入迷惘时,悉心开导、出谋划策;能在你面临诘.③(A.jí B.jié)责时,鼓舞打气、激人奋进。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wǎn如②峻qiao③诘.责 A.jí B.jié(2)珍视友谊的思想古已有之,下面哪个成语与友谊无关()A.高山流水B.管鲍之交C.忘年之交D.相敬如宾2.【咏先哲经典】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
山间美景是良友,我们临清流而赋诗,“采菊东篱下,”[《饮酒(其五)》]。
行走在辽阔的平原上,我们顿觉心胸开阔,“,”(《渡荆门送别》)。
可有时,面对生活中的离别与挫折,我们不禁慨叹“,恨别鸟惊心”(《春望》);光阴流转、繁华易尽,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涌上心头,“,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但正如狂风吹不倒松柏,困难也击不垮英雄,“风声一何盛,“[《赠从弟(其二)》]。
最终,我们相信定会迎来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丽图景,“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
我们以惬意的情怀流连于自然,“微动涟漪,”(《采桑子》)。
与自然为友,不畏艰难,不惧坎坷,相信诗和远方永远相伴!3.请运用律诗的知识,结合诗句内容,选择填入以下空白处最恰当的诗句()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____,____。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A.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B.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八上语文期末试卷浙教版
![八上语文期末试卷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80885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b.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潜滋暗长B. 碧波荡漾震耳欲聋C. 妙手偶得震天动地D. 惊心动魄气贯长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对这次考试成绩非常满意。
B. 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我喜欢阅读,尤其喜欢看小说。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水滴石穿C. 画蛇添足D. 雪中送炭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面银盘挂在天空中。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一个宝库。
D. 他的歌声像夜莺一样美妙。
5.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精彩绝伦精美绝伦B. 落花流水落英缤纷C. 风和日丽风和日暖D. 千锤百炼锲而不舍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去了上海,我去了北京。
”B. “他去了上海,我去了北京。
”C. “他去了上海,我去了北京。
”D. “他去了上海,我去了北京。
”7.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 塞外汉字B. 搬家眼睛C. 拦截骂名D. 水坝拐杖8.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厚德载物,方成大事。
B.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C. 知足常乐,宁静致远。
D. 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 下列诗句中,出自《将进酒》的是()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 下列词语中,与“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B.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C. 世间万物皆可化D. 长风破浪会有时11. 下列词语中,与“积少成多”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聚沙成塔B. 滴水穿石C. 雪中送炭D. 雕虫小技12. 下列词语中,与“乘风破浪”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一帆风顺C. 长风破浪D. 风平浪静13. 下列词语中,与“破釜沉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风雨同舟B. 同舟共济C. 风雨无阻D. 风雨飘摇14. 下列词语中,与“一鼓作气”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B. 一举两得C. 一箭双雕D. 一挥而就15. 下列词语中,与“百折不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坚韧不拔B. 坚忍不拔C. 坚定不移D. 坚如磐石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d467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e.png)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学习犹如一段旅程,本学期的旅途风景异彩纷呈:中国石拱桥巧妙绝(lún),雄跨在江河上千年不倒;苏州园林美景处处,高树与低树俯仰生(zī):昆明的雨连绵不断,各种菌.子挑逗着你的味蕾;还有那倔强的白杨树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之上,一扫你恹恹..欲睡的单调情绪……1.请写出文中用拼音替代的汉字。
①巧妙绝(lún)②俯仰生(zī)2.请根据语境选出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①菌.子(A.jūn B.jùn)②恹恹..欲睡(A.yān B.yàn )下面是王同学做的古诗文整理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3.根据积累,补全整理单各板块中的诗文语句。
4.在【甲】处填写合适的板块主题词。
5.如果要将下面诗歌中的画线句增加到整理单中,你认为更适合放到哪个板块?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理由。
秋浦①歌十七首(其二)李白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①非陇水①,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①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注释】①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
本诗是李白第二次游秋浦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
②青溪:在秋浦北五里。
③陇水:在陇州。
④薄游:犹言暂游。
学校举行“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6.结合“知识卡片”,判断下列选项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①良渚古城遗址②余杭滚灯③胡庆余堂中药文化④半山立夏习俗⑤弥陀寺摩崖题刻⑥杭罗织造技艺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7.学校准备邀请杭州西泠印社篆刻专家潘教授为同学们进行主题讲座。
请你根据要求,结合海报上的信息,代表学校给潘教授写一封邀请函。
要求:①只写正文,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①100字左右;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字形、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长歌当(dāng)哭博闻强识(zhì)殒(yǔn)身不恤忸(niǒu)尼B.脍(kuài)炙人扪(mén)心自问深恶(wù)痛绝余勇可贾(gǔ)C.杀一儆(jǐng)百锲(qiè)而不舍娇(jiāo)揉造作挈(qiè)妇将雏D.诲(huì)人不倦剑拔驽(nú)张久而弥笃(dǔ)前倨(jū)后恭2 . 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B.崔颢诗中的“黄鹤楼”与南昌的“滕王阁”、岳阳的“岳阳楼”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选自这部作品。
D.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3 . 下列诗句中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郞西。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 . 下面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2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伯格打造的。
B.斯皮伯格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C.《战马》是终结篇。
D.斯皮伯格打造终结篇。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B.白求恩同志是个好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C.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D.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6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家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各地区要严格遵守,不能各行其事。
B.本次汽车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未来也许就是中国汽车设计界的中流砥柱。
C.长江三峡高深的峡谷、弥漫的云雾、湍急的水流给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台湾艺术家抱着追本溯源的心态到内地进行交流。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之精髓,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B.通过开展扫黑除恶知识宣传活动,初一同学们增强了安全意识。
C.小白刚转学到新的学校,不得不面对陌生的环境,班上的好多同学都不认识。
D.香辣小龙虾是用辣椒、花椒、大蒜、生姜、香叶、紫苏、龙虾等佐料掺在一起爆炒的美味佳肴。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小题。
永久的生命(节选)严文井①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
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我们都非常可怜!②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我们没有时间悲观。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是永久。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④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
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⑤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8 . 选文第①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这样说?9 . 品味选文第②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句子: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表达效果:10 . 选文第⑤段中“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句中“凋谢”和“不朽” 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1)凋谢:(2)不朽:11 . “珍爱生命”是古往今来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
请你写出一句与“珍爱生命”相关的名言警句(要求:不准抄袭选文中的相关语句,不准有错别字,否则不得分。
)名言警句:阅读《艾叶香中寻玉佩》,完成下列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
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
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
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
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
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
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
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
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
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
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
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
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
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2 . 作者回忆了奶奶的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把空缺的三件往事概括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我”磨面作艾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荒年卖玉佩做艾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13 .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说说加线字的表达效果)(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14 .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15 . 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河一掬余光中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
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
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
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
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
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
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
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
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