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皮肤病有很多种,类型还特别的多,常见的皮肤疾病有荨麻疹,麻醉,还有白皮病等这些都是属于常见的皮肤疾病,还有银屑病,牛皮癣等疾病,皮肤病虽然说对身体的伤害很小,但是如果皮肤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危害性质还是挺大的,很多皮肤疾病做治疗的时候人们想到了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那么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效果好吗?

针灸治疗无毒性作用。针灸治疗牛皮癣,可避免某些药物毒性反应重、耐药性大、疗效低且不巩固的不足。经临床验证,针灸疗法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容易推广,是一种治疗牛皮癣较好的方法。

针灸治疗有最佳适应证。针灸治疗牛皮癣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初发者及未经过激素、抗肿瘤等药治疗者效果

佳,复发率低;而对病程长或久服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等药物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效果还同病程、年龄有关,病程短、年龄小的患者疗效好;相反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往往容易复发。

针灸治疗牛皮癣与皮损形态有关,点滴状和混合型皮损的疗效优于钱币和地图状皮损的疗效。据临床观察,进行期牛皮癣比静止期有更明显的疗效。

牛皮癣的病因复杂,至今为止还没有根治牛皮癣的有效药物,传统中医治病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而针灸治疗牛皮癣历史比较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主要有有针刺、刺络放血、三棱针点刺法、耳穴割治法等,以及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等综合疗法,具有疗效整体性、无毒副作用等治疗优势。牛皮癣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多了解一些治疗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

牛皮癣专家向患者介绍,对于多数患者说,用针灸治疗牛皮癣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由于患者体质、病情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获得的治疗效果也截然不同,尤其是不当使用可

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病痛,造成严重的生活困扰。所以治疗牛皮癣不能一概而论,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得了牛皮癣,患者们一定要正确的选择治疗方法。

其实选择中医方面的针灸来治疗皮肤病的话是需要看

情况的,因为不同的皮肤病做治疗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针灸虽然说是可以改善好皮肤病,但是不一定每个皮肤疾病都可以通过中医针灸的方式来治疗好,并且也要看严重程度,如果皮肤疾病太严重了,那么必要的时候还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就诊,及时的对症治疗。

皮肤病分类

皮肤病分类

————————————————————————————————作者:————————————————————————————————日期:

皮肤病分类 一、皮肤病的种类 皮肤病常见分类和症状: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磺胺类、青霉素等过敏引起的皮肤病;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13.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夏天炎热而潮湿,以足癣为代表的各类皮肤病很容易发作,但夏季也恰恰是治疗皮肤病的大好时机。夏天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因此正是各类皮肤病致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付皮肤病,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治疗时间,将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减到最小、费用降到最低。 据介绍,夏季最多见的皮肤病包括足癣、甲癣等足部真菌病和荨麻疹、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许多患者认为足癣等皮肤病迁延难愈,因此放弃了治疗。对此,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足癣等真菌性疾病有可

艾灸温通血海、曲池治疗皮肤病4则

艾灸温通血海、曲池治疗皮肤病4则 【关键词】血海穴;曲池穴;针灸疗法;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脱发;湿疹 曲池、血海作为一组对穴,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具有较强的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腑气一通,则肺的生理功能自然恢复正常。血海属于足太阴脾经穴,具有活血理脾的作用,而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皮肤健康。现举笔者在爱尔兰经治的4个案例,与同道共享,并请多加指正。 1 荨麻疹 案例1:患者,女,24岁,爱尔兰人,大学生,2008年4月16日就诊。因周身大片风团样红疹,剧烈瘙痒1周,曾于某医院治疗2周(药物不详)未效。刻诊:全身红白疹,以腹部、背部、大腿内外侧、手臂内外侧为主,瘙痒遇风寒更甚,夜不能寐,伴有腹泻,每日3次左右,食欲无影响,精神欠佳。自述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经抗过敏治疗而愈,本次无明显诱因而发,发作时正好月经来潮,经期比以往延长1周,且经行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而细。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辨证属脾肺气虚,卫表不固,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扰乱气血,发于肌表。遂取(双侧)血海、曲池快速针刺,得气后,不留针,然后在左曲池和右血海处以艾条寻找热敏点同时施灸,约20 min后,患者觉一股热流顺经络沿大腿内侧直传导腹部,20 min后消失。遂改取右曲池和左血海施灸25 min。后未再复发。

按:荨麻疹属中医“赤白游风”范畴。中医辨证常规分风寒、风热、胃肠实热及气血两虚。本案患者气血不足在先,复感外邪而成虚实夹杂之证。艾条温通曲池,祛除外邪,温通血海,则补血活血,血行风熄而痒止。 2 皮肤瘙痒症 案例2:患者,男,47岁,爱尔兰人,部门经理,2008年3月17日就诊。全身皮肤瘙痒时发时愈半年,在某医院诊断为皮肤瘙痒症,治疗(药物不详)无效。刻诊:全身皮肤瘙痒,夜间为重,情绪不好时加重,睡眠不安,白天精神欠佳,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涩。查体:面色晦黯,皮肤较干燥,全身胸部、背部、腹部满布抓痕,有些搔抓重的地方还有血痂。中医辨证为血虚血瘀。针灸处方:取(双侧)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给予针刺治疗,每周2次。 4月1日复诊:患者感觉瘙痒减轻不明显,遂在原针刺基础上,给予艾条灸血海、曲池,施灸时,左右交替配穴,患者热传导不明显,遂固定施灸25 min后停止治疗。3 d后复诊时,患者瘙痒明显减轻,遂按该方案维持治疗至5月17日结束。9月13日回访,一切正常。 按:皮肤瘙痒症发作无明显诱因,属中医“血风疮”范畴,临床辨证不外寒、热、湿、瘀、虚。本案患者久病,时发时愈,结合脉症,辨证属血虚血瘀毋庸置疑。故治疗运用温通的艾条热敏灸,可收活血通络之效。 3 脱发 案例3:患者,男,39岁,爱尔兰人,陆军教官,2008年5月23日就诊。因头发逐渐稀少半年,伴紧张、焦虑,睡眠欠佳,大便时干时稀,

皮肤病分类

皮肤病分类 一、皮肤病的种类 皮肤病常见分类和症状: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磺胺类、青霉素等过敏引起的皮肤病;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13.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夏天炎热而潮湿,以足癣为代表的各类皮肤病很容易发作,但夏季也恰恰是治疗皮肤病的大好时机。夏天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因此正是各类皮肤病致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付皮肤病,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治疗时间,将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减到最小、费用降到最低。 据介绍,夏季最多见的皮肤病包括足癣、甲癣等足部真菌病和荨麻疹、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许多患者认为足癣等皮肤病迁延难愈,因此放弃了治疗。对此,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足癣等真菌性疾病有可

能引发淋巴管炎、丹毒或蜂窝织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科学研究表明,皮肤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每年的4~9月。“因为秋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下的细菌自我保护力较强,会对药物作用的发挥起到一定影响。相反,在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春夏季,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治疗时间。” 二、皮肤病的症状 黄褐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很多女性朋友,尤其是生完宝宝的女性朋友会被黄褐斑困扰,那么出现黄褐斑怎么治疗呢?其实黄褐斑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例如常见的饮食就可以辅助治疗,然后再加上药物治疗。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湿疹症状主要是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皮炎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皮肤出现脱皮、剥落、变厚、变色,及碰触时会发痒等现象。包括常见的夏季皮炎、隐翅虫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皮炎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脱发是头发脱落的现象。引起脱发的原因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脱发指头发正常的脱落。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的脱落。

中医针灸治疗湿疹

湿疹就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疹,成片状或弥漫状,倾向于湿润部位,对称性分布,易于复发与慢性化,自觉剧烈搔痒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其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与慢性湿疹三类。 中医学按发病部位及其特点而有不同名称,浸淫遍体,滋水极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的称“血风疮”,发于婴儿面部的称“奶癣”,发于耳部称“旋耳疮”,发于手部的称“瘸疮”,发于阴囊部的称“肾囊风”,发于下肢弯曲部的称“四弯风”。其发病原因多为湿热侵袭肌肤或血虚有热,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所致。急性以湿热为主,慢性多兼血虚。 由于本病发于肌表,部位多较局限,早在六十年代中,就已试用皮肤针治疗,疗效颇令人满意。 近十余年来,应用穴位注射、针刺、电针等,不仅能治疗各类急慢性湿疹,对一些顽固性的阴囊湿疹也有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临床观察还证实,针刺或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这可能就是针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辨证】 湿疹急性者可见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并存。初起为密集的点状红斑及粟粒大小的丘疹与丘疱疹,很快变成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点状糜烂面。瘙痒不能忍受,影响睡眠。亚急性湿疹为急性湿疹迁延而来。见有小丘疹兼少数疱疹与水疱,轻度糜烂,痒感较剧烈。病程可经数周而愈或转为慢性。慢性湿疹由亚急性湿疹转变而来,也可一发病即为慢性者。患部皮肤粗糙、增厚、触之较硬、苔藓化,常有色素沉着,抓痕,间有糜烂,渗出,血痂及鳞屑,病程较长,可延至数月或数年之久。 1、湿热证 急性者湿疹多见。丘疹红肿、糜烂、浸淫成片,瘙痒不堪,或伴有身热,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苔黄腻,脉弦数。 2、血虚证 慢性者湿疹多见。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皮疹色淡,增厚,脱屑,呈苔藓样变,间见搔痕色素沉着、血痂,伴有头昏唇淡,肢软乏力,舌淡,脉弦数。 【治则】 湿热证以清泄湿热为主,对湿重者,佐以健脾化湿。取手阳明、足太阴、督脉经穴为主。针用泻法。血虚证宜养血润燥,取足阳明、太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 【治疗】 穴位注射(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 (二)、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维生素B1(50 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第一组穴治疗50例顽固性湿疹,结果显效以上占84%,总有效率达96%;第二组穴治疗顽固性阴囊湿疹35例,结果治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皮肤病有很多种,类型还特别的多,常见的皮肤疾病有荨麻疹,麻醉,还有白皮病等这些都是属于常见的皮肤疾病,还有银屑病,牛皮癣等疾病,皮肤病虽然说对身体的伤害很小,但是如果皮肤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危害性质还是挺大的,很多皮肤疾病做治疗的时候人们想到了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那么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效果好吗? 针灸治疗无毒性作用。针灸治疗牛皮癣,可避免某些药物毒性反应重、耐药性大、疗效低且不巩固的不足。经临床验证,针灸疗法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容易推广,是一种治疗牛皮癣较好的方法。 针灸治疗有最佳适应证。针灸治疗牛皮癣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初发者及未经过激素、抗肿瘤等药治疗者效果

佳,复发率低;而对病程长或久服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等药物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效果还同病程、年龄有关,病程短、年龄小的患者疗效好;相反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往往容易复发。 针灸治疗牛皮癣与皮损形态有关,点滴状和混合型皮损的疗效优于钱币和地图状皮损的疗效。据临床观察,进行期牛皮癣比静止期有更明显的疗效。 牛皮癣的病因复杂,至今为止还没有根治牛皮癣的有效药物,传统中医治病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而针灸治疗牛皮癣历史比较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主要有有针刺、刺络放血、三棱针点刺法、耳穴割治法等,以及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等综合疗法,具有疗效整体性、无毒副作用等治疗优势。牛皮癣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多了解一些治疗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 牛皮癣专家向患者介绍,对于多数患者说,用针灸治疗牛皮癣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由于患者体质、病情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获得的治疗效果也截然不同,尤其是不当使用可

皮肤科常见病及用药培训教材

皮肤科常见病及用药 皮肤科常见病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细菌性(脓疱疮、痤疮等)、真菌病(头癣、手足癣等);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藓、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本章主要讲述癣、湿疹及皮炎、荨麻疹。 一、癣 常见病症:头癣、手癣、足癣。 (一)头癣: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 【症状】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将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4种类型。 (1)黄癣:俗称“瘌痢头”。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黄癣痂)。真菌在发内生长,病发干燥无光泽,易折断,伴轻度瘙痒,皮损处散发出特殊的鼠臭味。(2)白癣:又名“白秃”。在头癣中最为常见。最初症状为群集毛囊性红色小丘疹,呈环形灰白色鳞屑斑、圆形或椭圆形,病发于高出头皮2-4mm处折断,残根部包绕灰白色套状鳞屑(菌鞘),一般无炎症反应,只有程度不同的瘙痒,至青春期后可自愈。(3)黑点癣:初起为散在的鳞屑性灰白色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片,散于患者的头皮或枕部,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留下残发在毛囊内,毛囊口处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4)脓癣: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 【用药原则】 (1)口服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片(首选)、伊曲康唑胶囊、酮康唑片、氟康唑胶囊等。(2)外用抗真菌药:克霉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益康唑喷剂等。 (3)剃发消毒: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等。 (4)脓癣急性期:口服抗真菌药物+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片、氢化可的松片、醋酸泼尼松片、酸酸地塞米松片等。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拉定胶囊、头孢氨苄胶囊、头孢羟氨苄胶囊、头孢唑啉粉针剂、头孢匹林粉针剂、头孢曲秦粉针剂等。 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分散片、头孢孟多等。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 一、药物: 1、煮吃的中药: 二花(三钱)荆介(三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草支子(三钱) 甘草(二钱)退虫(二钱)党参(三钱)子草(三钱)野菊(三钱)高粟壳(二钱) 共11种,高粟壳又名米壳、或阴粟壳,或鸦片壳 2、当茶喝的药: 参须(三钱)(煮开后平时作茶饮用) 3、洗患处的药: 花胶(二两),少量的食盐,一同煮水,用药棉洗患处 4、擦患处的药: 雄黄(一两)、水煮过的鸡蛋黄四个、冰片(一钱)(将蛋黄、雄黄、冰片三样合成粉后,用毛笔擦患处) 瘢痕疙瘩 取三七粉适量,用食酷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度.用药期间如过敏,暂停用药.有效率为89% 治疗寻常疣特效方 雄黄50克放入100克酒精内,用棉签蘸酒精涂抹疣体一般10天左右即愈。此方我已应用多年,屡用屡效,在此献给大家。 一个巧治扁平莸的方法 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方子,用龙虎牌清凉油(在任何药店都有卖,红色圆盒子,很便宜的)抹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扁平莸上。我当天就去药店买了一盒回家开始抹,大概两周以后,扁平莸开始脱皮,然后慢慢就平了,现在我眼皮上盒嘴角上的已经好了,那块最大的也摸着平了,只是还有一点印,我现在还继续用着清凉油。

治疗脚气效方 亲身试验有效。我自己有脚气多年,什么方法都用了:达克宁、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还有一些偏方,都不行,实在是太顽固了,经介绍用白醋(最好是原液,只有1元一带,还比较经济)泡脚的偏方,由于也并不是太信,一周内用了三次,竟然好了!之后我推荐给几个人效果均很好。 后面了解真菌适合生存于碱性环境,看来确实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了解有的人曾经用一般的食用醋泡脚效果却比较差,原因也不太清楚。注意在使用时更换袜子和鞋。不同的醋,有不同的度数,我想尽量选些高度的可能更好。 供养大家一个治疗臭脚丫子的绝方! 每天晚上用适量的干净柏树枝叶煮水(多煮会儿效果大),然后用这个水先熏脚,再烫脚(多烫会儿),最后用这水洗脚。(洗完脚后,顺便用这个水洗袜子,如果是白袜子就算了,否则就变色了。)每天如此,半个月后出奇效! 这个方子是陕北米脂的寂严法师传我的,末学试过以后,真实不虚! 如果在柏枝水里再加点益母草,不光效果好,还能起到补的作用。 再有,我们每天喝剩下的茶叶卤子千万别倒,那可是宝贝! 1:将其倒在窗台上晾干,用纱布缝两个小包,凡是臭脚的人,每天回家脱鞋以后,将小茶叶包放到鞋里,鞋没有臭味。 2:凡是有臭脚的人,每天晚上将和剩下的茶叶卤子加水煮开(多煮会儿),先烫脚、再洗脚,最后洗袜子,效果也很好! 冻疮效方(原创) 此是福建一民间中医的效方,他的名字我忘了,但这个方子的效果,你用了就不会忘记! 方:麻黄、附子、细辛各25克,大黄、生姜各20克,桂枝10克,60%酒精500ml,将上药研碎后,兑入酒精内浸泡10天,去渣取液,涂患处,破溃者涂周围,每天2-5次,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一、药物: 1、煮吃的中药:二花(三钱)荆介(三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草支子(三钱)甘草(二钱)退虫(二钱)党参(三钱)子草(三钱)野菊(三钱)高粟壳(二钱)共11种,高粟壳又名米壳、或阴粟壳,或鸦片壳2、当茶喝的药:参须(三钱)(煮开后平时作茶饮用)3、洗患处的药:花胶(二两),少量的食盐,一同煮水,用药棉洗患处4、擦患处的药:雄黄(一两)、水煮过的鸡蛋黄四个、冰片(一钱)(将蛋黄、雄黄、冰片三样合成粉后,用毛笔擦患处)瘢痕疙瘩取三七粉适量,用食酷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度.用药期间如过敏,暂停用药.有效率为89% 治疗寻常疣特效方雄黄50克放入100克酒精内,用棉签蘸酒精涂抹疣体一般10天左右即愈。此方我已应用多年,屡用屡效,在此献给大家。一个巧治扁平莸的方法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方子,用龙虎牌清凉油(在任何药店都有卖,红色圆盒子,很便宜的)抹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扁平莸上。我当天就去药店买了一盒回家开始

抹,大概两周以后,扁平莸开始脱皮,然后慢慢就平了,现在我眼皮上盒嘴角上的已经好了,那块最大的也摸着平了,只是还有一点印,我现在还继续用着清凉油。 治疗脚气效方亲身试验有效。我自己有脚气多年,什么方法都用了:达克宁、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还有一些偏方,都不行,实在是太顽固了,经介绍用白醋(最好是原液,只有1元一带,还比较经济)泡脚的偏方,由于也并不是太信,一周内用了三次,竟然好了!之后我推荐给几个人效果均很好。后面了解真菌适合生存于碱性环境,看来确实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了解有的人曾经用一般的食用醋泡脚效果却比较差,原因也不太清楚。注意在使用时更换袜子和鞋。不同的醋,有不同的度数,我想尽量选些高度的可能更好。供养大家一个治疗臭脚丫子的绝方!每天晚上用适量的干净柏树枝叶煮水(多煮会儿效果大),然后用这个水先熏脚,再烫脚(多烫会儿),最后用这水洗脚。(洗完脚后,顺便用这个水洗袜子,如果是白袜子就算了,否则就变色了。)每天如此,半个月后出奇效!

看图识皮肤病四种

看图识四病 麻风疣状皮肤结核挤奶人结节副肿瘤类天疱疮 躯干部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 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 一、病史 患者女 62岁。 主诉:面、颈、躯干、四肢起皮疹,伴轻度瘙痒8年。 现病史:患者8年前发现腹部一拇指甲大小的红斑伴轻度瘙痒,未经治疗皮疹逐渐扩大并延及后背、四肢。近3年皮疹发展到面、颈部,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未明确诊断,遂来我科就诊。发病过程中无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自觉皮疹处出汗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其它病史。务农,5年前迁居内蒙呼和浩特市。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2×3cm~10×18cm大小,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未触及粗大神经。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整。 取皮损作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皮突变平,真皮浅、中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神经周围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抗酸染色:阴性 二、诊断 诊断:麻风病(leprosy)。 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慢性病程; 2.皮损特点: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未触及粗大神经。 3.神经功能检查: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整4.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中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神经周围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抗酸染色见右图。

左手背暗红色疣状增生性斑块,有脓性、浆液性渗出液 一、病史 患者男,61岁 主诉:左手背皮损18年,逐渐加重。 现病史:18年前患者左手无名指因外伤而行截指术。2个月后,左手背出现一个黄豆大小皮疹,缓慢增大,渐累及整个左手背,逐渐出现破溃,有渗出,伴疼痛。曾诊断为“孢子丝菌病” “着色芽生菌病”,先后口服伊曲康唑、10%碘化钾、特比萘芬等,均无明显效果。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食欲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9年,1996年患脑血栓,发现糖尿病1个月。否认结核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左手背9cm×10cm暗红色疣状增生性斑块,上有脓性、浆液性渗出液,覆盖黄色痂,有触痛。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糖6.14mmol/L,胸片正常,皮损脓液培养、组织真菌镜检和培养,多次阴性。组织匀浆革兰染色未见细菌、抗酸染色阴性、培养无细菌生长、无结核菌生长。PPD试验阳性。 PCR扩增病损组织分枝杆菌16S rRNA基因,结果显示在电泳中呈现一条扩增条带,其大小与预期扩增片段1030bp相符, 并与人结核杆菌扩增出的条带处于同一位置。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IS6110 PCR检测结果显示在电泳中呈现一条扩增条带,其大小与预期扩增片段123bp相符,并与人结核杆菌扩增出的条带处于同一位置。 组织病理:示表皮增生,真皮全层弥漫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浸润,有结核样肉芽肿表现,部分中央有干酪样坏死。PAS染色阴性。 二、诊断 诊断:疣状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verrucosa cutis)。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患者,慢性病程,有外伤史; 2.皮损特点:以疣状增生斑块为主; 3.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增生,真皮全层弥漫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浸润,呈结核样肉芽肿表现,部分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4.PPD试验阳性;

风—穴在针灸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

风—穴在针灸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以风开头的穴位(风池、风府、风门、风市)在针灸医籍及现代应用,探讨总结风字穴在针灸治疗皮肤病中的作用。 标签:针灸;皮肤病;风-穴 皮肤病是发生于人体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的疾病。针灸因其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疗效明显,逐渐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和肝肾亏虚。《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风邪因”其为阳邪、易袭阳位、善行数变的性质”,使其成为皮肤病的重要的致病因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风池、风门、风市、风府四个十四经脉中以风开头的穴位,都有着一定的疏风、祛风、熄风的作用。现通过查阅整理这四个穴位在历代针灸典籍中作用,及现代的应用,来探讨它们在针灸治疗皮肤病中的作用。 1 风池穴 1.1历代医籍的运用风池穴,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所谓五十九刺者...风池二,天柱二”,也见于《灵枢·本输》:“项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风池有疏风解表,平肝熄风,利五官七窍,舒筋解痉等作用。对于皮肤病的治疗,主要是风池疏散外风的作用。如古籍记载:《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外台秘要》日:”治温热病,汗不出,头眩痛,疟”。《伤寒论》中有风池配风府以治太阳病。《针灸聚英》:”风池主大风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针灸大成》中:”伤寒汗不出:风池、鱼际、经渠(泻)、二间……主洒淅寒热,伤寒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头痛,痎虐,颈项如拔,痛不得回顾,目泪出,欠气多....大风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膺气”。《胜玉歌》:”头风头痛灸风池”。 1.2近现代运用 1.2.1皮肤瘙痒郭氏[1]运用针剌加拔罐的方法,治疗皮肤瘙痒症37例。治疗组:主穴取大椎、风池、合谷、曲池、外关、血海、太冲,均为双侧。风池针尖对准鼻尖方向,达到麻胀感即可。毫针先直刺入皮肤,然后按倒针柄,与皮肤呈15°~30°夹角向下透刺,使麻胀感下传,行捻转泻法加强针感,2 min后出针。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6 次为1疗程,2 疗程后统计疗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1.2.2神经性皮炎盛氏[2]用磁化针治疗神经性皮炎48例。磁针组:取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丰隆、曲池、内关、丰隆穴针柄上套磁化针器,留针30min,1次/d。西药组(42例)口服息斯敏5mg,1次/d。安慰剂组(31例)口服淀粉片5mg,1次/d。三组均7d为1疗程,共2 疗程。结果:磁针组与西药组疗效相近,均优于安慰剂组。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重症多形红斑 1.药疹:明确用药史,可以是两周或20天以内的,可以是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麻疹型,猩红热型,紫癜型等,瘙痒比较明显,皮疹颜色鲜红。严重者可累及粘膜:眼,口腔,唇,外阴等。该患者发疹前无用药史,可排除。 2.多形红斑:皮疹常见于四肢末端,初发为边界清楚红色斑疹,后变为隆起水肿性丘疹,周边水肿性红斑,中心紫癜,虹膜现象明显,多对称分布的。根据皮疹特点暂不考虑 3.重症多形红斑:皮损可为红色斑疹、水疱等。如病情严重,可累及粘膜处。一般发病诱发因素与用药无关。故暂排除。 4.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皮损为多形性,有痒性风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多数发疹之前有肿瘤表现。DIF有组织病理改变,IIF可阳性。必要时查病理、DIF 等以进一步排除。 5大疱性类天疱疮:此病好发于老年人。皮损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红斑、水疱但呢个。部分病人见口腔溃疡。IIF可提示抗基底膜待抗体,DIF示疱周正常皮肤基底膜带处C3、IgG免疫反应物沉积。目前依据不足。必要时入院后查病理活检、DIF等进一步排除。 1.荨麻疹性血管炎:反复发生风团伴瘙痒,可自行消退,消退后皮损处可见暗红色斑疹,部分伴有疼痛,关节肿胀 2.环状红斑:多见于中青年皮疹呈环形或融合,成多形水肿性红斑:因新旧损害重叠可呈现靶样,边缘隆起如缇状,其内缘附少量鳞屑:好发于臀、股及小腿:微痒:病程慢性复发性,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以真皮炎症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的细胞润浸润为病理基础。该患者病理结果不考虑该病。 3.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分为丘疹鳞屑型和环状红斑型,环状红斑型初为水肿性丘疹,逐渐扩大成环状或多环状,边缘隆起的斑块,表面平滑或有少许鳞屑,消退后可留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损害好发于面、手、前臂、上胸等曝光部位。常有敏感的光敏感现象,血清抗Ro及抗体La及ANA阳性,皮损DIF阳性,血细胞减少,血沉增快。该患者皮疹。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青年女性,主因“全身起疹3个月,加重半月”入院。查体有双颊部水肿性红斑,四肢、耳后暗紫红色斑疹。病程中有雷诺氏现象,有关节疼痛,有脱发、乏力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抗核抗体阳性(1:100000),白细胞下降(3.00x10^9/L),C3、C4下降,已达到SLE诊断标准,故SLE诊断明确。 2.扁平苔藓:原发损害为紫红色、扁平的多角形丘疹,初起针尖大小,后逐渐扩大至0.5-1.0cm,表面有蜡样薄膜及细的白色条纹(Wickham纹),好发于四肢曲面,尤以腕部屈侧、踝部周围和股内侧最易受累,本病瘙痒明显,常累及黏膜,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本例患者双手臂外侧有暗紫红色斑疹,但是表面未见Wickham纹,且病史和相关检查不支持,暂不考虑。 3.皮肌炎:亦可有与SLE类似皮损,但其典型皮损为上睑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色斑、Gottron 丘疹等,可扩展至颈部V字区、肩胛部,常伴对称性近端肌肉乏力、疼痛和触痛,实验室提示肌酶上升,肌电图示肌源性变化,本例患者无肌力下降,但有乳酸脱氢酶偏高(311U/L),建议行肌电图检查以明确。 1.皮肌炎:主要皮疹表现为双上眼睑暗紫红水肿性斑疹,可扩展至颈部V字区、肩胛部,亦可有与SLE类似皮损,但有肌无力、肌酶上升、肌电图表现,若无肌肉症状,SLE相关抗体可鉴别,本例患者无肌力下降,可进一步肌电图检查以排除。 2.CAD:多为中老年男性,主要在曝光部位,呈皮炎湿疹样或浸润性丘疹和斑块,偶为红皮病,皮损持久,反复发作,光试验大多对UVB敏感,光斑贴可能阳性,无SLE相关抗体,

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

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 牛皮癣, 放血疗法, 皮肤病, 湿疹 原创:我的从医感受(111)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 这两天我一直在关注月晓风清给儿子治疗皮肤病的文章,我感觉我们祖国的医学在民间真是人才济济,这真是验证了邓小平说的那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是月晓风清的文章,给我的提示,我把这篇文章写出来。共大家探讨。 我也治疗一些牛皮癣和湿疹。在五一前我也是治疗一例牛皮癣,她同时也在脖子和肘窝长 了很多湿疹。同时她还有癫痫病。 我在治疗的时候主要是应对她的牛皮癣和癫痫病,我先是用火针给她扎牛皮癣,开始是间隔7天,第二次是间隔10天、第三次是间隔半月、四次以后是间隔20天。她的牛皮癣总 共是扎了6次,在手上的,现在已经痊愈。 然后我就是给她治疗癫痫病,每天一次,10次一个疗程,共治疗20次。在这20次的治疗中,我也是在背部的各俞穴放血拔罐,每5天放血一次。还有十宣穴放血。委中穴放血。每年的夏天都是她湿疹好发季节,在今年夏天的时候我看到她的湿疹在逐渐的好转,她的癫痫病也很少复发了,有次我遇到她说:“你还是针灸有效果了,你的牛皮癣和湿疹都好 了。” 她说:“我一直在服用中药,也许是中药起了作用。” 现在看来,可能是我的针灸和放血疗法,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配合的口服中药也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针灸、放血治疗,单纯的口服中药恐怕还是不能尽快排除体内的毒 素。 针灸和放血疗法主要看的是远期疗效,马上针灸完后,不会马上就好,经络的疏通好似高速公路,有赌也有疏的,只要有好的管理和负责任的警察,高速公路就会畅通无阻。经络也是这个道理,需要逐步的疏通,经过30多年的从医感受,使我更加体会到,针灸过后的 疗效要比针灸期间的疗效要好得多。 “温大夫认为皮肤病是血液问题,是因为有不好的血液在身体循环导致发病,只有将坏的血液放出才能好,他说只有他能看出不好的血液在哪,也是我们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听温大夫说曾经有位银川的皮肤科大夫上他这来治自己的皮肤病,把放出的黑血带回医院化验,又从原处抽出点血液也做化验,结果他抽出的血液是好的而放出的血液却是不好的.他只有医术没有理论,他说医术是家传的他是第三代传人,因没有文化书是看不懂的,又不能让外人看,所以他不能解释出什么病要在什么地方放.” 我也是赞成温大夫说的这些话,我建议你的儿子再找人配合针灸,促进新陈代谢,疏通经 络,可能会好的更快

中医针灸治疗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疹,成片状或弥漫状,倾向于湿润部位,对称性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搔痒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其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类。 中医学按发病部位及其特点而有不同名称,浸淫遍体,滋水极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的称“血风疮”,发于婴儿面部的称“奶癣”,发于耳部称“旋耳疮”,发于手部的称“瘸疮”,发于阴囊部的称“肾囊风”,发于下肢弯曲部的称“四弯风”。其发病原因多为湿热侵袭肌肤或血虚有热,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所致。急性以湿热为主,慢性多兼血虚。 由于本病发于肌表,部位多较局限,早在六十年代中,就已试用皮肤针治疗,疗效颇令人满意。近十余年来,应用穴位注射、针刺、电针等,不仅能治疗各类急慢性湿疹,对一些顽固性的阴囊湿疹也有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临床观察还证实,针刺或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这可能是针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辨证】 湿疹急性者可见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并存。初起为密集的点状红斑及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很快变成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点状糜烂面。瘙痒不能忍受,影响睡眠。亚急性湿疹为急性湿疹迁延而来。见有小丘疹兼少数疱疹和水疱,轻度糜烂,痒感较剧烈。病程可经数周而愈或转为慢性。慢性湿疹由亚急性湿疹转变而来,也可一发病即为慢性者。患部皮肤粗糙、增厚、触之较硬、苔藓化,常有色素沉着,抓痕,间有糜烂,渗出,血痂及鳞屑,病程较长,可延至数月或数年之久。 1.湿热证 急性者湿疹多见。丘疹红肿、糜烂、浸淫成片,瘙痒不堪,或伴有身热,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苔黄腻,脉弦数。 2.血虚证 慢性者湿疹多见。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皮疹色淡,增厚,脱屑,呈苔藓样变,间见搔痕色素沉着、血痂,伴有头昏唇淡,肢软乏力,舌淡,脉弦数。 【治则】 湿热证以清泄湿热为主,对湿重者,佐以健脾化湿。取手阳明、足太阴、督脉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血虚证宜养血润燥,取足阳明、太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 【治疗】 穴位注射(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 (二).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维生素B1(50 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常见的皮肤病大全有哪些

常见的皮肤病大全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皮肤是我们身体当中裸露到外面最大的一个部分,然而皮肤一旦出现疾病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疼痛感,甚至会巨痒无比,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自身形象,然而皮肤病的种类也特别的繁多,比如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由于真菌感染等都容易出现一些皮肤疾病,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常见的皮肤病大全有哪些。 常见的皮肤病大全有哪些 1.皮疹 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常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 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 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 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水痘 按临床表现,属于水疱型;按病毒特点,属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前驱期较短,不超过24小时即出疹。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可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病程2周。在儿科中可见的异型有大疱型水痘及新生儿水痘。偶尔发生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

(我们60~80年代曾抢救过多例水痘合并重症脑炎,现几乎未见)。 6.麻疹 按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付黏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上升,卡他症状明显。发疹的部位从耳后-面颈-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态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还可有内疹出现,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黏膜发生koplik斑。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7.风疹 属于小DNA风疹病毒引起,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病前可有轻度发热,发疹情况从面部-躯干-四肢,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表现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合并颈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艾灸治疗皮肤病

夏季多湿热,蚊虫出没,病菌滋生,加之皮肤总裸露在外,易罹患各种皮肤问题,而艾草是皮肤病的克星,在这皮肤病的高发季,一定不要忘了它。 一、夏季皮肤病高发,勿忘有艾! 关于艾草,清代药书《本草从新》中是这样说的:“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 艾叶中所含的挥发油有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痒、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细菌、抗真菌等多种作用,外用可治疗多种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疥癣之类皮肤病。 现代医学药理研究也表明,艾草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一直以来,艾草对皮肤病调理效果就很好,用起来也方便,比如用艾叶洗澡,可以缓解皮肤瘙痒,治疗皮肤小红疙瘩、湿疹,还能防蚊虫叮咬。 我国民间自古便有用艾保健康的习惯,洗艾浴,艾草泡脚,烧艾熏屋,煮艾草鸡蛋,可杀菌除虫,提升人体皮肤抗性。 二、艾灸是所有皮肤病的克星! 艾草本身调理皮肤病的效果已经很好了,做成艾灸后点燃,以穴位施灸,火力集中,效果成倍增强,许多医书中的记载,也说明了皮肤病十分适宜用艾灸防治。 《类经》:“痒者散动于肌腠,故为阳”,说明瘙痒之症多在表属风。

《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湿气粘滞重浊,是许多皮肤病的温床,为艾灸所克。 《针灸大成》:“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说的是艾灸调理皮肤病,直达病灶,是其它方法难以比较的。 艾灸不仅可以起到消炎、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艾灸热力深透局部,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制渗出,提高免疫,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燃烧的能量,对于大多数皮肤病有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如皮炎,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类疾病。 三、6大常见皮肤病,均可艾灸! 1、痱子 痱子是夏天最常见的浅表皮肤病,主要因为夏天湿气大,排汗多,汗腺堵塞,经炎热而成痱子。调理也很简单,保持皮肤干燥,勤换洗,辅以艾灸祛湿,基本可以扫清痱子的来源。 2、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痒起来像风一样,遍及全身,多与跳蚤、虱、蚊等昆虫叮咬有关。夏季尽量少到草丛、树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可在室内进行艾熏,祛除蚊虫,再配合艾灸。 3、湿疹 听名字就知道,湿疹与湿气有关,是夏季湿气重的后果,多见为脱皮、瘙痒。调理时要保持皮肤干燥透气,皮肤瘙痒者,针对阿是穴艾灸,加上艾灰,效果一级棒! 4、晒伤 夏天紫外线强烈,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容易因为过度暴晒皮肤受伤,脱皮,通常表现为出现红斑和水疱,要避免暴晒,可艾灸配合一些防晒物品使用。

儿童常见皮肤病有哪些

儿童常见皮肤病有哪些 身体上突然冒出了许多疹子、斑斑点点,或是小肿块,是孩子得了什么皮肤病吗?不仅仅是皮肤病才会有皮肤症状,一些过敏症、传染病或其它身体反应也会出现一些皮肤症状。通过学习辨认这些常见的症状,才能知道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当然,最终的诊断和处理意见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癣 蠕虫并不是引起癣的原因。这种皮肤传染病是因为真菌存活在死去的皮肤、头发和指甲组织里。刚开始是一个个小红点,干燥的皮肤上还会有些小鳞屑脱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痒感的凸起的红色环状肿块,还会有水疱,边缘有鳞屑。癣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或者通过共用物品传播,人和动物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播。大部分癣传染病可以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来处理。 传染性红斑 这也是传染性疾病,但是它的症状通常都很轻微,在患病后的几个星期内就会自愈。疾病初期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接着面颊和身体就会发出疹子。本病可通过咳嗽和喷嚏来传播,在疹子出现前的一个星期传染力最强。患病后,孩子应该多休息、饮食以流质为主、缓解疼痛,并注意观察是否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由于感染此病的病毒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果家中孩子患有此病,而你又正在怀孕,请咨询医生。 水痘 虽然水痘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疾病,许多成年人在他小的时候都得过此病。它非常具有传染性,且传播非常容易。皮肤症状主要是遍及全身的痒感的疹子、红色的斑点或者水泡。水痘的皮肤症状会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水泡、破裂、结痂、脱落。此病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肺炎、脑损害,甚至死亡。患上水痘的人在今后也有可能会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注射水痘病毒疫苗是被推荐为预防

此病的一个有效方法。除了适龄儿童,从来没有得过水痘的青少年和成人或是符合注射水痘疫苗适应症的人都会被推荐注射此疫苗。 脓疱病 它通常是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疹子或水疱,水疱破溃后脓液会慢慢渗出,发展成为黄褐色的痂。症状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是通常出现在嘴巴和鼻子周围。脓疱病可以通过亲密接触或是共用物品,比如毛巾、玩具等,传播给其他人。由于疹子和水疱有痒感,它也可能通过抓痕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本病可通过使用抗生素(内服或外用)来处理。 疣 在皮肤发育时期,因接触了带有传染性人类乳头瘤病毒的人而引起的皮肤病。疣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或者通过一件病毒携带者用过的带有病毒的物品来传播。手和手指上最常见的能找到疣的地方。预防疣的传播就是不要挑破它们,不要咬指甲或指甲周边的皮肤。大多数引起的疣是无害的,无痛的,能够自行消失的。如果它们很顽固,可以采取一些处理方式,包括冷冻、外科手术、激光或药物。 热疹(痱子) 它的出现是因为汗腺被堵住了的结果。痱子看上去像一个个小的红色或粉红色的疹子,通常遍及孩子的头部、颈部和肩部。孩子生痱子不仅仅是因为炎热的天气,也可能是因为好心的父母给孩子穿得太暖和了。有时候,我们摸着孩子的手虽然感觉它有些冷,但这都是正常的。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反应,通常是因为接触了一种物质而引起的,比如食物、肥皂,或植物油,如常春藤、漆树、橡树。皮疹通常开始与暴露于致反应物质后的48小时内。少数案例可以是轻微的皮肤发红后出现红色肿块,严重的反应可能会导致肿胀、发红、严重的水肿。接触性皮炎通常是轻微的,在停止接触致反应物体后就会自行消失的。

艾灸两穴,可治疗各种皮肤病~

艾灸两穴,可治疗各种 皮肤病 曲池、血海作为一组对穴,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具有较强的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腑气一通,则肺的生理功能自然恢复正常。 血海属于足太阴脾经穴,具有活血理脾的作用,而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皮肤健康。 1、荨麻疹 案例1:患者,女,24岁,爱尔兰人,大学生,2008年4月16日就诊。因周身大片风团样红疹,剧烈瘙痒1周,曾于某医院治疗2周(药物不详)未效。刻诊:全身红白疹,以腹部、背部、大腿内外侧、手臂内外侧为主,瘙痒遇风寒更甚,夜不能寐,伴有腹泻,每日3次左右,食欲无影响,精神欠佳。自述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经抗过敏治疗而愈,本次无明显诱因而发,发作时正好月经来潮,经期比以往延长1周,且经行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而细。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辨证属脾肺气虚,卫表不固,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扰乱气血,发于肌表。遂取(双侧)

血海、曲池快速针刺,得气后,不留针,然后在左曲池和右血海处以艾条寻找热敏点同时施灸,约20min后,患者觉一股热流顺经络沿大腿内侧直传导腹部,20min后消失。遂改取右曲池和左血海施灸25 min。后未再复发。按:荨麻疹属中医“赤白游风”范畴。中医辨证常规分风寒、风热、胃肠实热及气血两虚。本案患者气血不足在先,复感外邪而成虚实夹杂之证,脉脉艾灸提醒您艾条温通曲池,祛除外邪,温通血海,则补血活血,血行风熄而痒止。 2、皮肤瘙痒症 案例2:患者,男,47岁,爱尔兰人,部门经理,2008年3月17日就诊。全身皮肤瘙痒时发时愈半年,在某医院诊断为皮肤瘙痒症,治疗(药物不详)无效。刻诊:全身皮肤瘙痒,夜间为重,情绪不好时加重,睡眠不安,白天精神欠佳,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涩。查体:面色晦黯,皮肤较干燥,全身胸部、背部、腹部满布抓痕,有些搔抓重的地方还有血痂。中医辨证为血虚血瘀。’针灸处方:取(双侧)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给予针刺治疗,每周2次。4月1日复诊:患者感觉瘙痒减轻不明显,遂在原针刺基础上,给予艾条灸血海、曲池,施灸时,左右交替配穴,患者热传导不明显,遂固定施灸25 min后停止治疗。3天后复诊时,患者瘙痒明显减轻,遂按该方案维持治疗至5月17日结束。9月13日回访,一切正常。按:皮肤瘙痒症发作无明显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