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方剂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和 解 剂 - 东阳孙氏本草中医药研究所

第三章 和 解 剂 - 东阳孙氏本草中医药研究所

第三章和解剂凡用和解法解除病邪的一类方剂,统称和解剂。

用于治疗少阳病或表里俱病,肝脾不和,以及寒热互见、虚实夹杂之肠胃不和及疟疾。

和解剂本为足太阳胆经病设。

然肝胆相表里,互可影响,又涉脾胃,故疏理肝脾之剂,也归入本类方剂。

后世又将治表里证及俱寒热阵作特点之治疟诸方,归入和剂范畴。

故本章分类如下。

一、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少阳的半表半里证。

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目眩,脉弦等。

常用柴胡、黄芩、青蒿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

二、表里双解:适用于表里同病之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实,表里俱虚之证。

常用解表药与清里药,或温里药组合成方。

代表方如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黄芩黄连汤、五积散等。

三、疏理肝脾:适用于肝气郁结,影响脾胃所致之肝脾失调证。

如胸胁胀满,或两胁疼痛,泄利腹痛,嗳气吞酸,或往来寒热,或女子月经不调,脉弦而缓等。

常用柴胡、白芍、白术、甘草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等。

四、调和肠胃:适用于邪在肠胃致升降失常,寒热互见,虚实夹杂之肠胃不和证。

如脘腹痞满,恶心呕吐,或腹痛肠鸣,泄泻等。

常用辛开苦降、平调肠胃寒热的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

五、截疟:适用于感染疟邪,寒热阵作,胸闷欲呕等。

常用透邪截疟之常山、草果、槟榔等药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截疟七宝饮、达原饮(见化湿解表剂)、何人饮等。

注意事项:凡邪在表末入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不宜使用和解剂。

邪在表误用和解,易引邪入里;若病已入里误用和解,则会延误病情。

凡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两虚而症见寒热者,忌用。

第一节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12-24克(半斤)黄芩9克人参9克甘草(炙)6克半夏9克(洗,半升)生姜(切)9克(各三两)大枣7枚(十二枚,擘)水煎服。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第一章绪论▍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二、汉代《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四、唐朝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2、《外台秘要》王焘五、宋代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六、金元时期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儒门事亲》以汗、吐、下三法攻邪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论》……辨析补益脾胃之法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倡导“相火论”《丹溪心法》主张滋阴降火之法…………七、明代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八、清代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3、温病学派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③薛雪(生白)④王七雄(孟英)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方剂与病证▍方剂与治法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方剂学》上篇学习笔记
参考教材《方剂学》第四版主编李冀、连建伟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一、病证分类
1、首见于《五十二病方》,有《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医宗金鉴》
2、脏腑分类,首列脏腑,下分病证。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3、病因分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张氏医通》
二、组成分类
七方,《黄帝内经》提出,《伤寒杂病论》明确七方概念,并改“重”为“复”: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明·施沛《祖剂》
三、治法分类(功用分类)
1、始于《药对》北齐·徐之才
2、始用十剂的概念,金·成无己《伤寒明理方论》: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

3、明·张介宾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4、综合分类法(治法分类为主,兼顾临床科目)
清·汪昂《医方集解》开创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张秉成《成方便读》
四、笔画分类
《中医方剂大辞典》
五、刷题笔记
1、十剂出自唐·程藏器的《本草拾遗》,但还未形成十剂概念。

中医方剂完整版

中医方剂完整版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证
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一贯煎
滋阴疏肝
阴虚肝郁证
胁脘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虚弦
补肺阿胶汤
养阴补肺清热止血
阴虚肺热证
咳嗽气喘,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肾气丸
补肾助阳
肾阳不足证
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尺脉沉弱或沉细而迟
右归丸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肾阳不足
肝郁化火证
疼痛与情志因素相关,且时作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瓜蒌薤白白酒汤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痰阻气滞之胸痹
胸中闷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
枳实薤白桂枝汤
通阳散结下气除痰
胸痹
心中痞气留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枳实消痞丸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
左金丸
清肝泄火降逆止呕
肝火犯胃证
胁痛口苦,呕吐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
清胃散
清胃凉血
胃火上攻证
牙痛牵引头脑,面颊发热,齿龈肿痛或溃烂,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玉女煎
清胃热,滋肾阴
胃热阴虚之牙痛;消渴。
牙痛头痛,消谷善饥;少阴不足,肾阴亏需之烦热干渴,舌干红少苔。
芍药汤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湿热痢疾
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苔黄腻
加减葳蕤汤
滋阴清热发汗解表
素体阴虚, 外感风热证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咽干口燥,舌赤脉数
麻黄附子细辛汤
助阳散寒散寒解表
素阳虚,外感风寒或暴哑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太少两感)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一、选择题型】【A11.以病证分类的最早方书是:A.《伤寒杂病论》B.《太平圣惠方》C.《普济方》D.《小品方》E.《五十二病方》2.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家是:A.张仲景B.孙思邈C.成无己 D.张景岳 E.汪昂3.明确提出“十剂”之名的医家是:A.王焘B.徐之才C.张景岳D.刘完素E.成无己4.下列哪项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A.病证分类B.病因分类C.脏腑分类D.组成分类E.治法分类5.“七方”的名称首见于哪本方书:A.《伤寒论》B.《伤寒明理论·药方论》C.《五十二病方》D.《集验方》E.《普济方》6.“十剂”的概念首见于哪本方书:A.《五十二病方》B.《本草纲目》C.《药对》D.《伤寒明理论·药方论》E.《成方切用》7.“七方”中的急方是指:A.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疗邪气方盛的方剂B.药性峻猛,以治疗病势急重意欲快速取效的方剂C.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邪微病浅或病位在上的方剂D.两方或数方合成的方剂E.组成药物合乎单数的方剂8.“十二剂”是在“十剂”的基础再加下列何项而成:A.寒.热B.升、降C.调、和D.解、利E.淡、清【B型】A.病证B.病因C.脏腑D.组成E.综合9.《伤寒杂病论》方剂分类的依据是:10.《医学纲目》方剂分类的依据是:11.《医方集解》方剂分类的依据是:A.《五十二病方》B.《伤寒明理论·药方论》C.《普济方》D.《医方集解》E.《成方切用》12.以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13.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书是:14.率先提出“十剂”之名的医书是:【X型】115.以病证分类方剂的医书包括: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外台秘要》D.《太平圣惠方》E.《医方集解》16.《黄帝内经》提出的“七方”包括:A.大、小B.缓、急C.寒、热D.奇、偶E.重17.《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率先提出:A.七方B.十剂C.十二剂D.十四剂E.古方八阵二、名词解释18.病证分类法19.大方20.急方21.复方三、填空题22.方剂分类法中的病因分类和脏腑分类,均隶属于的范畴。

方剂的组成 PPT课件

方剂的组成 PPT课件

总论 第六章方剂的煎服法汤剂的煎煮法用 具浸 泡
火 候
时 间
砂锅
文火 武火
解表剂
补益剂
一般方剂
15分钟 40分钟
30分钟
方剂的服法
服 药 时 间
服 药 方 法
1.一般药物,饭前一小时。 服 药 时 间 2.滋补药物,空腹服用。 3.安神方剂睡前服用。 4.急重病证,不拘时间。
服 药 方 法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
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 药
臣 药
佐 药
使 药


使
君药
在一首方剂中是主要的, 起主要作用,是不可少的。臣、 佐、使是否都具备,要根据病情 和药性而定。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三两 二两 七十个
一两
炙甘草
功用 主治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第二节
药 味 的 增 减
组成变化
药 量 增 减 剂 型 更 换
• 每日一剂 • 一煎、二煎兑合 • 分2--3次服用

方剂方歌

方剂方歌

二 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四逆散非四逆汤,柴甘枳芍共煎尝,透解阳郁治热厥,调理肝脾效亦彰。 逍遥散:逍遥散中芍归柴,苓术甘草姜薄偕,解郁疏肝脾亦理,丹栀加入热能排。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腹痛肠鸣泻泄证,意在泻肝与补脾。
三 调和肠胃剂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用连芩,干姜甘草枣人参,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第四章 清热剂 一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白虎汤中石膏知,甘草粳米四药施,辛寒清热且生津,气分热盛最相当。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
二 清营凉血剂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角丹元连麦地,银翘竹叶营热清。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神昏谵语因血热,热入营血服之康。
二 温下剂
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最相当。 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三 润下剂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土燥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捷。 济川煎: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五 补阳剂
肾气丸: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小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济生》加入车 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十补丸有鹿茸味,主治肾阳精血虚。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六 阴阳双补剂
地黄饮子:地黄饮萸麦味斛,苁戟附桂阴阳补,化痰开窍菖远茯,加薄姜枣喑痱服。 龟鹿二仙胶:《医便》龟鹿二仙胶,人参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疗效高。
第十章 固涩剂
一 固表止汗剂

中医方剂学.完整版ppt

中医方剂学.完整版ppt

八法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一 汗 法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2、适应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第一节 方剂学开展简史
〔一〕先秦时期 复方的产生和开展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根底的奠基 1.?黄帝内经? 初步奠定方剂学的理论根底; 2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简、便、廉、效 ?小品方? ?刘娟子鬼遗方?
中医方剂学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方剂学概念及根本任务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 2、?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涵义
方:1、医方、药方、处方 “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2、规定、规矩 之意。 “以规成园,以矩成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园〞 剂: 古文通“齐〞,整齐、整合、排列 ;调配、调和 “排比而整齐谓之齐〞 “参差而无杂谓之齐〞
组成原则
方剂
剂型、用法
因此可见,方剂决不是简单的药物拼凑或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被称为符合要求的方剂,我们在开场学习有关方剂知识时,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方剂学?的涵义:
方剂学是研究和说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主要的根底学科之一。
(四)隋唐时期 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1.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 唐·王焘 ?外台秘要?

中药及方剂第三章和解剂

中药及方剂第三章和解剂
防止柴胡的耗伤阴血之弊。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
以补肝之体,体用并治,为调肝的常用组 合。
四逆散
* 佐:枳实 — 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 合柴胡一升一降,舒畅调达肝脾气机;
合白芍则调畅气血而止腹痛。 * 使:炙甘草 — 合芍药酸甘化阴,增强养
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 — 调和诸药。
小柴胡汤 (Minor Decoction
of Bupleurum)
(《伤寒论》)
• 1.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治法、组方原理 及用法.
• 2.小柴胡汤配伍生姜、半夏的意义
【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柴胡半斤 半夏
洗,半升
黄芩三两
人参 三两
生姜 大枣 甘草 切,三两
擘,十二枚
炙,三两
用法
*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温服 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去渣再煎,可使药性更 为醇和,汤量更少,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附方 • 1.柴胡疏肝散
• 组成:四逆散去枳实,加枳壳、陈皮、香 附、川芎
•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
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 〖典型病案〗 龚某某,女,83岁。
• 主诉:发热5天,加重1天。
• 病史:5天前开始发热,头昏痛,口干苦, 渴欲冷饮,大便3天未行,小便色红而 短。 昨夜起昏眩不能起,四肢冰冷。查体温 38.3℃,苔白厚,脉弦有力。
•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 少阳病 •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 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方剂学重点总结归纳第一章解表剂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渗透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桂枝杏仁(各6g)甘草(3g)【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君药麻黄,臣药桂枝,佐药杏仁,使药甘草(兼佐药)配伍特点:一为麻、桂相须,开腠畅营,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2g) 桂枝甘草杏仁(各6g) 石膏(12g)生姜(9g)大枣(3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芍药(9g)细辛、干姜、甘草(6g)桂枝(9g)五味子(6g)半夏(9g)【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君药麻黄桂枝臣药干姜细辛佐药五味子芍药半夏佐使炙甘草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g)【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咽干,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君药桂枝臣药芍药佐药姜枣佐使炙甘草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6g)生姜(9g)甘草(6g)大枣(3g)葛根(12g)【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

【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

桂枝汤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生姜(9g)甘草(6g)大枣(3g)厚朴杏仁(6g)【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桂枝加桂汤《伤寒论》【组成】桂枝(15g)芍药生姜(9g)甘草(6g)大枣(3g)【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三两,炙(9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

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

第三章方剂的组成

第三章方剂的组成
浙贝
二、组方原则的内涵 4.使药有两种意义: 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第三节 组成变化
三、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组成变化
一、组成变化的意义 · 病情的轻重 · 邪正的虚实 · 兼证的有无 · 体质的强弱 · 年龄、气候、方土习俗。
第三节 组成变化
二、组方原则的内涵 3.佐药其意义有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 次要兼证。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 物。 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 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第三节 组成变化
浙贝
方剂变化的形式(续):
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的变化: 指方剂的组成药物与剂量同时发生变 化,从而使方剂的配伍、功效与治证亦随 之改变,使方剂更适合临床治证的需要。
d、剂型更换的变化。 方剂的组成药物与剂量完全相同,只 改变方剂的剂型,其功效和适应证也有轻 重缓急的不同,以适应临床上轻重缓急不 同证候的需要。
第三节 组成变化
一、组成变化的意义 · 病情的轻重 · 邪正的虚实 · 兼证的有无 · 体质的强弱 · 年龄、气候、方土习俗。
二.组成变化的形式:
a、药味增减的变化; 通过增加或减少方剂的一、两味药 物,方剂的治证与功效都有所改变,从 而使全方功效发生改变以适合临床证候 的需要。 b、药量增减的变化; 指方剂的组成药物不变,仅仅增加或 减少方中主要药物的用量,方剂的治证 与功效亦有所改变,改变其药效或配伍 关系,以适应临床证候需要。
第二节 组方原则
一、组方原则的概念
依法选药,主次有序 辅反成制,方证相合

中医方剂学(全套1413页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全套1413页PPT课件)
*《医方集解》:清代,汪昂编著。开创了新的治法 (功效)分类法(22类综合分类法)。
*《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载方96592首。
第三节 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方剂学具有基础与临床的双重属性; *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运用的重要形式; * 衔接传统中医与现代生命科学法(二十二类分类法):见于清代汪昂之 《医方集解》。其开创了方剂新的治法(功效)分类法, 具体将方剂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 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 清暑、利湿、润燥、泄火、除痰、 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 经产和急救良方共22剂。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升降相随、散收同用、刚柔相济、 通涩并行。 · 制毒纠偏; · 引经报使。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
1.方剂变化的原因: ·病情的轻重 ·邪正的虚实 ·兼证的有无 ·体质的强弱 ·年龄、气候、方土习俗。
2.方剂变化的形式:
a、药味增减的变化; 通过增加或减少方剂的一、两味药
方剂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一、方剂学的概念: *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
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制方原理 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 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 方剂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产物; * 方剂的产生都是以辨证为依据的; * 方剂是针对具体病证作出的针对性治疗的方案。
金 银 化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的概念:
*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证审因之后,在治疗原 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供中医学本科使用)一、前言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达到: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理解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熟悉常用治疗大法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和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功用主治的影响。

了解有关方剂分类、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3、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方剂100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尤其要重视体现控制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结构。

二级方剂50首,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

三级方剂32首,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

一级方剂及部份二级方剂要求背诵方歌(加注“△”者)。

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加强逻辑推理的方法,重点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2、充分利用声象教学,重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对组成、功效、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能深入理解其相关内容并为以后的正确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每类方剂首先应阐明其概念,适用范围,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及其运用的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方剂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功用、主治、组方原理以及配伍技巧要讲深讲透,对部分方剂在剂量、剂型及用法方面有特殊要求者应重点强调。

二、教学要求和主要内容绪言【要求】1、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2、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内容】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方剂的分类

方剂的分类

方剂的分类总论第三章方剂的分类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多味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証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的。

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在应用上,由于所用药物的种类多少和产生疗效的快慢不同,故在中医药的发展史中常因历代医家见解迥异,归纳产生不同的方剂分类法。

方剂的分类,历代不一。

历代对于方剂的分类,繁简不一,各有取义。

其中主要的有“七方”说、“十剂”说、按病证分、按治法分、按组成分、按病因分。

本教程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将所辑之方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计十八章,每章分若干小节,使之纲目清晰,便于学习和掌握。

一、七方之说:最早记载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又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制下,制以急;急则气厚,缓则气味薄。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

』。

金元.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首先明确指出七方名称:『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複七方是也。

』。

“七方”是最早的方剂分类法,“七方”的实质,是以病邪的轻重、病位的上下、病势的缓急、病体的强弱作为制方的依据。

大方:指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需要重剂治疗的方剂,如大青龙汤、大承气汤。

小方:指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之轻剂治疗的方剂,如葱鼓汤、桑菊饮。

缓方:药性和缓,气味较薄,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方能收效的方剂,如四君子汤。

急方:药性峻猛,气味较厚,以治病重势急,须迅速治疗急于取效之方剂,如四逆汤。

奇方: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如五苓散。

偶方: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如四物汤。

複方:指两方或数方合用而用治疗较为複杂病证的方剂,如八珍汤。

二、十剂学“十剂学”源于北齐·徐之才《药对》,宋·赵佶《圣济经》正式定为“十剂”。

方剂与中成药第三章

方剂与中成药第三章

(九)合剂 (含口服液)
系指要采用水或其它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 提取,经浓缩制成的液体制剂。 特点:用量小,易吸收,口感好,作用迅速, 质量稳定,携带方便,以保存,但成本比 较高。
(十)胶囊剂 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 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 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 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用。中药胶囊剂 品种很多,其中以硬胶囊为大多数,临床 常用的有牛黄解毒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等。 常用的软胶囊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第三节 中成药常用的剂型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 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的
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 ①中药传统剂型,如丸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 酒剂、露剂、胶剂、膏药等; ②中药现代剂型,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 合剂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 日益丰富,其剂型选用常遵循三效(速效、高效、 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 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的原则, 目前主要常用剂型如下。
二、中成药命名 (一)传统命名 1、按成方药物组成命名 如香连丸“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清热化湿, 行气止痛”、参苓白术丸“人参、茯苓、白术(麸 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 砂仁、桔梗、甘草”“健脾、益气” 2、按成方的功效命名 如补中益气丸、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 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疏肝健脾,养血调 经” 3、按成方来源、创始人、产地命名 如金匮肾气丸、王氏保赤丸、云南白药“蒲黄、白及、 田七、淮山药”
1.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有补益、防腐、矫味作用, 能增加药物滋补作用。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 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 以下的 称小蜜丸,如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 丸、牛黄清心丸等。

第三章方剂的剂型与用法模板

第三章方剂的剂型与用法模板

12、栓剂: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粉
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用于 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释放药物,有杀 虫止痒、润滑、收敛等作用。 13、冲剂:冲剂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 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 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作用迅速、 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特点,深 受患者欢迎 。
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 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 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 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应 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茶剂: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
状制品,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 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 大多用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近年来又 有许多健身、减肥的新产品,如午时茶、刺 五加茶、减肥茶等。
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1)蜜丸:蜜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 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 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 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 疾病,需要长期服用。
第一节 常用剂型
(2)水丸: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 或蒸馏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
5、酒剂:又称药酒,古称酒醴。它是将药
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 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 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在祛风通络 和补益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 五加皮酒等。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 消肿。
6、丹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剂 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 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
第三章 方剂的剂型与用法
方剂的剂型,是指方药制剂的形式。中医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两,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

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

正如《伤寒论》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邪却之征。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

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2.加减变化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胁下痞硬,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4.使用注意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组方]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9g),洗生姜五两(15g),切枳实四枚(9g),炙大枣十二枚(4枚),擘大黄二两(6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

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

因此,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

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

《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

”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

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

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然较小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名曰“大柴胡汤”。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痛剧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以化石。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青蒿脑钱半至二钱(4.5-6g) 淡竹茹三钱(9g) 仙半夏钱半(4.5g) 赤茯苓三钱(9g)青子芩钱半至三钱(4.5g-9g) 生枳壳钱半(4.5g) 陈广皮钱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9g)[用法]原方未著用法(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解]本方为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之证。

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

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痛;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

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

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

综合全方,可使胆热清,痰湿化,气机畅,胃气和,诸症均解。

本方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

但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配人参、大枣、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黄芩配赤茯苓、碧玉散,于和解之中兼有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疼,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呕多,加黄连、苏叶清热止呕;湿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以化湿浊;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通草以利小便。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疽型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属少阳湿热痰浊内阻者。

[文献摘要]1.原书主治《重订通俗伤寒论》:“暑湿疟……当辨其暑重于湿者为暑疟,……暑疟,先与蒿芩清胆汤清其暑。

”2.方论选录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

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

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

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比柴胡尤胜。

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临床报道]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有较好的疗效。

肠伤寒是感染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夏秋季节脾胃功能减弱,湿与热互结肠胃,酝酿熏蒸而致病。

王氏以加味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50例。

处方组成:青蒿、柴胡、知母、茯苓、黄芩各15g,石膏、滑石各30g,大青叶20g,甘草6g,法半夏12g,陈皮、枳实、竹茹各10g。

上药每日1剂,每剂3煎,分早、中、晚饭前空腹服。

3剂为1疗程,连服3剂无效者停药。

结果:速效(药后24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14例,显效(24小时内热减,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24例,有效(药后48小时内热减,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11例,无效(72小时后,体温症状不减者)1例。

[王如政.加味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50例。

新中医 1996;28(12):42]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伤寒论》[组成]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十分(各6g)[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1.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方解]四逆者,乃手足不温也。

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

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

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

”故治宜透邪解郁,调畅气机为法。

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

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

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