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eech的_礼貌原则_
一阶二阶礼貌原则
![一阶二阶礼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9b582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7.png)
一阶二阶礼貌原则
1983年,英国著名学者Leech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阐述了礼貌对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
他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礼貌原
论主义者(compatibilism),认为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相容,也就是说即使你的行动是被因果决定的,但依旧是自由的。
自由和责任的大致关系是,如果你的行动不来源于自由意志,那你就不需要对行动负责(想象一个提线木偶,如果它手里的刀杀死了人,那我们很难会认为这个木偶应该对这个行动负责,因为它没有任何自发性)。
法兰克福认为自由取决于你自身的意愿的结构,而非由外在的因果决定,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别的可能性可供选择,你的行动依旧可以是自由的,因此你就依旧需要负责。
他用“法兰克福反例”说明这一情况:假设食堂里有两道菜,一道是鱼香肉丝,一道是西红柿炒鸡蛋,现在你的脑内有一个芯片,如果你选择鱼香肉丝,它就会启动并且强迫你选择西红柿鸡蛋,但因为你只喜欢吃西红柿鸡蛋,所以从来没选过鱼香肉丝,芯片也就从没启动过强迫过你。
所以说,尽管你只有一个选择,但依旧能够是自由的。
对于拥有二阶欲望、也就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说,责任有不同的等级,如果你的二阶欲望符合你的一阶欲望,完全没有矛盾,那你的行动应该负全责。
如果你的二阶欲望并不希望你的一阶欲望的行动,但你还是
按照一阶欲望而行动,那你就不承担全部的责任,只承担一部分。
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Leech礼貌原则的引入
![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Leech礼貌原则的引入](https://img.taocdn.com/s3/m/77adc5d7d15abe23482f4d39.png)
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Leech礼貌原则的引入[摘要]Leech礼貌原则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原则,本文结合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的许多实例,分析并探讨了Leech礼貌原则,包括四大类言外行为、礼貌程度的三个语用等级和六条礼貌准则,在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社交书信商务英语事务书信礼貌原则一、Leech礼貌原则概述礼貌作为交际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相互之间的言语行为交际。
礼貌对商务活动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不言而喻。
长期以来,中西方对礼貌原则的研究也一直如火如荼,各种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1983年,在美国语言学家H. P.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的基础上,英国学者G. Leech提出了他关于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他的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四大类言外行为、礼貌程度的三个语用等级和六条礼貌准则。
Leech将言外行为分成四大类:竞争类(competitive)、和谐类(convivial)、合作类(collaborative)和冲突类(conflictive)(Leech,1983:104)。
竞争类的言外行为指的是语言的言外功能与社会目标相互竞争的那一类言外行为,诸如“命令”、“请求”、“要求”、“乞求”等;和谐类的言外行为指的是在语言活动中,听话的一方是受益者的那一类言外行为,例如:“提供”、“邀请”、“祝贺”、“致意”、“致谢”等;合作类的言外行为指的是以交换信息为主要目的的那一类言语活动,例如:“声言”、“报告”、“宣布”、“传授”等;冲突类的言外行为指的是言外功能与社会功能互相冲突的那些言外行为,例如“威胁”、“指责”、“诅骂”、“责骂”等(何兆熊,2000:213-214)。
leech(1983)礼貌原则中
![leech(1983)礼貌原则中](https://img.taocdn.com/s3/m/36f465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6.png)
概述1. 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人们在交流中应该如何说话、做事,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
Leech(1983)对礼貌原则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和分类,成为了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
主体2. 礼貌原则的定义2.1 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尊重他人、以礼相待的基本准则。
它包括了人们在交际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方式,涉及到人际关系、社会礼仪、谈吐举止等方面。
2.2 Leech(1983)将礼貌原则分为七条基本准则,包括了酬答原则、耐心原则、恰当原则、天真原则、合作原则、同情原则和尊重原则。
这七条准则涵盖了语言交际中的各种场景和情境,为我们理解和运用礼貌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3. 礼貌原则的重要性3.1 礼貌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表现,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在社会交往中,礼貌可以让人们彼此之间更加和谐,减少冲突和摩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2 礼貌也是一种职业素养,对于工作和职场来说尤为重要。
在商务谈判、客户服务、团队协作等方面,礼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4. 礼貌原则的运用4.1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应该遵循酬答原则,即对他人的言行应该给予适当的回应。
比如在问候中,对方说“你好”,我们应该回答“你好”或者“你好,我很好”等。
4.2 耐心原则要求人们在交际中要有耐心和善意,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我们应该倾听他人的发言,不插话、不打断,并且给予适当的回应。
5. 礼貌原则的跨文化研究5.1 礼貌原则是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的,不同的文化对礼貌的理解和要求都有所不同。
跨文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礼貌差异,避免误解和冲突。
5.2 Leech(1983)的研究也包括了对不同文化中的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他发现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于礼貌的追求和表达方式各有特点,这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结论6. 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它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和人际关系,为人们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f41983767ec102de2bd8925.png)
Leech (1983) formulates ‘Politeness Principle’, or PP for short, trying to remedy Grice’s (1975) Cooperative Principle (CP) which is presumed to be unable to interpret why, for instance, people are prone to use indirect ways of saying things. To Leech, it is politeness that motivates it.Social acts like competitives (ordering, asking, begging, etc.) demand politeness far more than other kinds like convivials and collaboratives, because the former makes a threat to the audience’s face, or negative face (in Brown and Levinson’s (1978/1987) terms). V arious politeness strategies, thus, are employed to mitigate the face-threatening power. According to Leech, the greater the cost an act is (be it verbal or non-verbal) to the audience, the more polite the speaker ought to try to make the utterance. 1) is a request, and it is (made) polite by (means of) the smallness of the cost to the other person, and the politeness particle please. 2) is an order, impolite in nature. So is 3), ruder and more dangerous for it is robbery.1) Give me ten cents, please.2) Put up your hand!3) Give me all your money and get out of the house.If the act is benefit (beneficial) to the hearer, the speaker does not have to sound polite, or extremely so, for the benefit speaks for itself. 4-5) are polite requests, so please as a token of politeness is not necessary, least so with 6) which is a huge if not impossible benefit.4) Y ou can take this newspaper.5) Take this bike.6) Drive my car away as you please.The PP of Leech has six maxims (below is adapted from Leech: P. 132):(1) Tact Maxim: Minimize cost to hearer; maximize benefit to hearer.(2) Generosity Maxim: Minimize benefit to speaker; maximize cost to speaker.(3) Approbation Maxim: Minimize dispraise of hearer; maximize praise of hearer.(4) Modesty Maxim: Minimize praise of speaker; maximize dispraise of speaker.(5) Agreement Maxim: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peaker and hearer;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peaker and hearer.(6) Sympathy Maxim: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peaker and hearer;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peaker and hearer.We do not have to exemplify all the maxims, for most of them are self-evident, and we can easily detect that these maxims are not equally true with all cultur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re may be found some noticeable differences, but in spite of that, Leech doubts if there is any ‘divide’. (Leech 2005) According to him, the PP as a principle is universal across cultures. Differences lie only in the social parameters of politeness like age, sex, rank of imposition represented by the saying,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eople or sides, relative power of one person over the other, and so on. When Americans and Chinese receive the same praise, for instance, the former like to thank or appreciate the praiser, while the latter try all means to minimize their own praise-worthy merit.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Americans disobey the Modesty Maxim. Thanking in this case implies modesty by thanking the praiser or other people (like the good director or teacher of the praised), and over-dispraising self is a typical (extreme) modesty model in the eastern culture. So the skepticism about the universality of PP all over the globe, which seemed to be gaining ground in the two or three decades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Leech (1983), does not really hold under scrutiny.作为社会的人、社交的人、合作的人——作为人,我们需要礼貌。
见面礼仪六声原则
![见面礼仪六声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5a4690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2.png)
见面礼仪六声原则
合作原则只解释了人们间接的使用语言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以及对他的理解,但是却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不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去交际。
为了弥补Grice的合作原则,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83)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简称PP)。
“礼貌原则”并非Leech首创。
E。
Goffman,P。
Brown和S。
Levinson早已对礼貌现象有所论述。
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次准则:策略、慷慨、赞扬、谦虚、赞同、同情。
Leech指出,礼貌原则可以“救援”合作原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益补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进退相让的关系。
要考虑合作原则多一点,往往就要考虑礼貌原则少一些,反之亦然。
礼貌原则包括以下六个准则:
(1)策略准则(TactMaxim):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让别人多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Maxim):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虚准则(Modesty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
(5)赞同准则(Agreement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的语用语言礼貌观
![Leech的语用语言礼貌观](https://img.taocdn.com/s3/m/bb4b56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2.png)
2、积极反馈:当别人表达观点或分享经历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以示 尊重和赞同。
3、适度表达: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时,保持适度和谦虚,避免过于直接 或冒犯。
4、善意理解:尝试理解别人的立场和观点,即使与自己不同,也要保持善意 的态度。
5、同理心: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表示同情和支持,并提供可能的帮助。
5、使用寒暄语
寒暄语是一种日常用语,它可以用于调节气氛、缓解紧张情绪。例如,“How are you?”、“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等。
二、礼貌原则在英语语言交际中 的应用
1、得体原则
得体原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要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尽量避免使 用冒犯、侮辱或不合适的言语。在英语中,得体原则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 使用一些敏感话题时,要使用委婉语或称呼语来避免冒犯对方。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语言礼貌也受到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例如,在某些社会场合,年长者或地位较高的人通常被给予更多的尊重 和礼貌。此外,不同性别的人在表达礼貌时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这些因素 都需要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加以考虑。
最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礼貌的语用研究涉及到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词 汇、语法和语调等。通过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 意图,同时传递出礼貌和尊重的信息。例如,使用敬语、谦语和感谢语等表达 方式,可以有效地展示我们的礼貌态度。
其次,在社会交际中,称赞原则和同情原则也十分重要。例如,当朋友分享了 一件好事时,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称赞,而不是过分谦虚或使用贬低的 语言。此外,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尽可能表示同情和支持,给予适当 的帮助和鼓励。
对于这些原则的应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技巧和方法: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摘抄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b96486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f.pn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摘抄
《语用学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是朗文公司(Longman Group Limited)于1983年出版的一本书,作者为利奇(Leech)。
该书中体现了利奇的代表性语用学思想,并被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的语用学研究。
以下为《语用学原则》的部分摘抄内容:
- 合作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参与者要努力保持一致,遵循合作的原则,以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 礼貌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参与者要尽量减少不礼貌的表达方式,遵循礼貌的原则,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 关联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参与者所说的话要与语境相关,遵循关联的原则,以避免产生歧义。
- 表达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参与者要尽可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遵循表达的原则,以确保对方能够正确理解。
这些原则对于理解和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谈Leech的礼貌原则在商业书信上的运用
![浅谈Leech的礼貌原则在商业书信上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fd4118650e52ea551898c1.png)
浅谈Leech的礼貌原则在商业书信上的运用章云燕(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35)一、L eech的礼貌原则综述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0。
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0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0,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礼貌原则0和/合作原则0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交际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
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
L 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所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把礼貌的信念增强到最高限度(Leech1983)。
这一原则的重点就是,在其肯定意义上给予他人以信任,而在其否定意义上,则是避免冒犯他人(Leech1974,339)。
事实上,Leech 的礼貌原则是针对Grice的合作原则的补救而提出的,一旦人们发现对于合作原则的过分遵循会伤害到他们交际的目的时,他们就会转向于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维护了交际双方的均等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人们才可能进行交际。
二、礼貌原则对商业信函的理论意义和潜在指导原则要达到正常的、有效的交际,对于礼貌原则的维护是个根本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交际目的对礼貌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有的交际功能对礼貌程度的要求高些,有的则可低些。
根据语言的言外功能和在言语活动中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社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Leech把言外行为分为四大类:竞争类、和谐类、合作类、冲突类(何兆熊,2000)。
Leech礼貌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4页精选文档
![Leech礼貌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4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300da886c175f0e7dd13723.png)
Leech礼貌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1. 引言邹金宏在《礼仪》中将“礼貌”定义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作为润滑剂,礼貌削弱矛盾和冲突,调节人际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遵循礼貌原则,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推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 理论概述在H. P. Grice提出了语言交际的重要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之后,G. Leech认为其不足以概括语言交际的语用功能,于1983年在《语用学原则》(Principle of Pragmatics)中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简称PP)。
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减少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性;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以上六准则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得体与慷慨准则、赞誉与谦虚准则分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谈如何对待别人和如何对待自己。
一致准则表明不宜直接表达不同的看法,同情准则强调注意表达与对方相同的心情。
从而使对方感到被尊重,获得对方好感,有助于实现交际的目的,促进交际成功。
3. 理论评价礼貌原则是语言语用研究的重大贡献,但本身仍有不足之处。
在实际交际中语境是决定礼貌原则的一个重要变量,语言形式不能孤立地决定言语行为是否礼貌,而是语言形式、语境、交际双方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一定语境下的礼貌话语,在另一语境下就可能显得不够礼貌。
浅议Leech的礼貌原则
![浅议Leech的礼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b2d6ad976eeaeaad1f330df.png)
如顾 日国 教 授 在 中 国传 统 礼 貌 观 念 的基 础 上 提 出了 五 条 礼 貌 理
念 。礼 貌 是 每 个 国 家共 同 的现 象 。 悉 不 同的 文 化 背 景 和 选 择 正 熟
社 会 秩 序 , 护 的友 好 的 人 际 的 联 系 , 少 冲 突和 误 解 并 通 过 礼 维 减 貌 的言 语 行 为 以便 获 得 交 流 的 目的 。要 使 言语 行 为 有 礼 貌 , 以 可
借助于某些原则 , 比如 H. . r e的 合 作 原 则 , e f e L eh P Gi e G o r N. e c y
己 的赞 扬 。 大 对 自 己的诋 毁 。 扩
( ) 同 准 则 ( gem n xm, 叫 “ 致 准 则 、 意 准 5赞 A re e t Mai 也 一 同 则 ” : 小 与对 方 的 分 歧 , 大 与 对 方 的 一致 )缩 扩 ( ) 情 准 则 (y ptyMai : 小 对 对 方 的 厌 烦 , 大 对 6同 S m ah xm)缩 扩 对 方 的 同情 和 好 感 。
参考 文 献Βιβλιοθήκη : 提 出的 礼 貌 原则 , 有顾 日 国教 授 在 中 国 “ 貌 ” 还 礼 观念 的基 础 上 提 出 的五 条 礼 貌 理念 。 礼 貌 原则 并 非 是 L eh最 先 提 出 的 。Gie 17 ) 出 了“ ec r (9 5 提 c 合 作 原 则 ”但 是 没 有 讨 论 礼 貌 原 则 (o t esP nil) 因 此 , , P le s r c e , in i p 他 的理 论 有 时难 以解 释人 们 再 交 谈 时 的某 些 表 现 . 比如 使用 间接 表 达式 , 这违 背 了合 作 原 则 。根 据 L eh的观 点 , 其 实 就 是 为 了礼 ec 这
语言学家leech的礼貌原则
![语言学家leech的礼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8cf89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6.png)
语言学家leech的礼貌原则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是一位英国学者,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套有关语言使用中的礼貌原则。
这套原则被广泛认可并被应用于语言学、社会学和语言交际学等领域。
Leech的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六条:合作原则、合适原则、疑问原则、同情原则、力度原则和模糊原则。
首先,合作原则是指说话人努力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并确保其所说的话符合听话人的期望和需要。
这意味着说话人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晰或令人困惑的语言。
尽量提供准确、明确和有用的信息,以促进顺畅的交流。
其次,合适原则要求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合适的语言和语气。
这个原则强调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调、词汇和语法。
因此,说话人需要对不同的听话人有所了解,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
疑问原则是关于提问的礼貌原则,它强调以礼貌的方式提问,并使用适当的语气和措辞。
说话人应该避免过于直接或冒犯性的问题,并给予听话人足够的空间来回答问题。
这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同情原则是指说话人倾听和关心他人的感受、意见和需求。
这个原则强调在交流中表达同情、理解和尊重。
说话人需要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以建立互惠关系和积极的互动。
力度原则强调在交流中使用适度的语气、语音和语言强调。
这意味着说话人应该根据情境和目的,使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言强调。
适当的力度和重音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力和吸引力,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冒犯或不适。
最后,模糊原则是指在交流中使用模糊或含糊的语言。
这个原则强调当不能提供准确信息或存在不确定性时,使用模糊的语言更为合适。
模糊语言可以用来缓解紧张局势、暗示或提供灵活性。
这六个原则共同构成了Leech的礼貌原则,它们强调了在语言使用中的礼貌和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原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交流至关重要。
遵守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并构建和谐的社交环境。
总结而言,Geoffrey Leech的礼貌原则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帮助我们在语言使用中更加礼貌和尊重他人。
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评析
![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9724ef376baf1ffd4fad36.png)
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评析礼貌问题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用学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在这一领域做过深入的探索.1978年,由布朗和列文森两位英国学者共同执笔的文章《语言使用中的一些普遍原则:礼貌现象》发表,文中首次系统的阐述和探讨了礼貌与面子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为了使交际行为得以顺利开展,说话者与听话者都要为对方保留面子.当说话者向听话者提出一个较小的请求时,会使用一些较为随意的与对方处于同一位置的语言或者是与其社会地位相同特性相同的语言;当说话者提出较大的请求时,他就会使用较为正式的语言,也就是相对委婉礼貌的语言,以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当说话者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应当提出某一请求时,他的语言表达就会更加委婉.以上的情境中,说话者改变语言表达方式都是为了保留面子,而要保留面子, 就需要使用礼貌语言 (何玲梅, 夏决芬, 曹耀萍,2006:46).B&L(1987)在其提出的面子理论中指出,一切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成年人都要脸面--包括消极脸面和积极脸面.应该说,传统礼貌研究大都是以这两个概念为基础展开讨论的.B&L提出面子礼貌的理论后,Leech的礼貌原则随即问世.1 Leech的礼貌原则在Leech之前,还没有人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言语交际,他开创了这一领域的先河.在Leech看来,各种修辞原则支配着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他还区分出普通语用学和社会语用学(1983:10-11) .普通语用学研究的是制约言语交际过程的会话原则,而社会语用学主要研究这些会话原则处于不同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背景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他指出普通语用学又包含两大修辞原则:人际修辞和语篇修辞,而礼貌原则在人际修辞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1983:15-17) .Leech将礼貌原则定义为,在其他情况都相同的情境下,尽量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到最弱,把不利于听话人或第三者的话语略去不说,或者以一种委婉、间接地方式表达出来.礼貌原则是是针对说话者的一种约束,包括礼貌的信念以及礼貌的言语.具体来说有以下六条准则,每条准则又包含两条次则.A.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对他人不利的表达.a.尽量让别人少受损;b.尽量让别人多受益.此准则以"听话人"或者他们为出发点.根据下例⑴-⑸,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它们在听话人和说话人的受损或受益方面存在差别.显然例⑴中,这种表达让听话人吃亏,而说话人得到的益处最大,因而最不符合得体准则;反之,例⑸礼貌性最高,因为听话人受益最大.根据得体准则,例⑴-⑸的礼貌程度是递增的.⑴我出去旅游的时候替我养下我家的猫.⑵把地拖了.⑶关一下窗户.⑷再来一瓶可乐.⑸感冒了就在家好好休息哦.B.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对自己有利的观点.a.尽量让自己少获利.b.尽量让自己多吃亏.慷慨准则的受益和受损是从"说话人"的角度出发的,实际上慷慨准则和得体准则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表达的角度不同,一个是针对说话人而言,一个是针对听话人而言.下面的例句中例⑺的表达对于说话人的受害程度最大,比前两种说话方式更加礼貌;而下面的例⑼显然没有例⑽礼貌,例⑼语气过于生硬,很有可能被对方拒绝.⑹我想知道可不可以给运动员送水.⑺我可以给运动员送水吗?⑻我来给运动员送水.⑼借用一下你的画笔.⑽借我用一下你的画笔,行吗?C.赞誉准则(praise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a.尽量少贬损别人;b.尽量多赞美别人.赞誉准则是针对听话者而言的,其中含有说话者对听话者的评价或者批评.如例⑾和⑿中,乙都违背了"尽量少贬低别人"的次则,因此他们没有丙礼貌;同样,例⒁比例⒀有礼貌,因为说话人遵守了"尽量多赞誉别人"的次则.⑾甲:看,我送给妈妈的礼物怎么样?乙:一点都不实用.丙:怎么说呢,还是蛮漂亮的.⑿甲:我和小刚分手了.乙:这么快?不过你们早晚得分.丙:过去的就算了,还会遇到更好的.⒀感谢你啦,今天的舞会一般!⒁感谢你啦,今天的舞会真开心!D.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a.尽量少赞赏自己;b.尽量多贬损自己.谦逊准则和赞誉准则同样指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谦逊准则针对说话者而言.言语交际中自夸显然是不礼貌的,而谦虚的话语往往更有礼貌.如⒂和⒃中的乙的回答就显得不礼貌,因为它们违背了"尽量少赞誉自己"的次则;话语⒄也显得很符合身份,很礼貌得体,因为说话人遵守"尽量多贬低自己"的次则.⒂甲:唱的挺不错嘛!乙:那当然了!丙:哪里哪里,过奖了.⒃甲:今天的妆真漂亮.乙:这个我很擅长啦!丙:不是吧,我折腾了好久,都担心见不了人.⒄皇上,臣弟给您请安了.E.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言语双方的观点冲突.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共识.这条准则关注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观点、看法是否一致.如例⒅中,乙的话语是最礼貌的,只有他最大程度上和甲的话保持一致;丙部分的同意甲的观点,也即存在部分分歧,因此没有乙礼貌;而丁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完全否定了甲的话,因此显得最不礼貌.⒅甲:我提议大家给雪梨的十八岁成人礼来一个惊喜.乙:我没意见.丙:可以倒是可以,只是现在快要高考了,大家的时间都比较有限啊.丁:不必这么大费周章吧,意思意思就行了.F.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言语双方在情感上的对立.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这个准则主要涉及的是双方的心理感受.如例⒆中的乙完全不考虑说话者的感受,会让甲心理上对他产生极大的反感,而丙表现出的同理心则会让甲听起来更舒适,增加了双方的同情,显得更有礼貌.同样的,例⒇中丙的言语过于直接,对甲是一种心理上的冒犯,非常的无理,相比之下乙和丁都比较含蓄委婉,言语间显出对甲的同情,因而更加礼貌.⒆甲:我不想再和他说话,你们去问吧.乙:他不是你劈腿的前男友吗?哎呀,说句话而已啦.丙:没事,我去问吧.⒇甲:你外婆最近怎么样?身体还好吧?乙:上个月突发心脏病,送到医院就……丙:死啦?丁:哦,太不幸啦!以上是"礼貌原则"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Leech还提出了反讽原则,逗乐原则,有趣原则和乐观原则.这些原则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都被Leech统称为"人际修辞原则".2 礼貌原则评述第一,礼貌现象作为一种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存在于任何交际群体任何人际交际活动中,但是对于不同的交际对象,在不同的交际活动中是有区别的,不应该用一个标准来看待.Leech提出"礼貌原则"的主要依据是英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它不适宜对不同语言、文化条件下的礼貌现象进行统一解说.比如,英语和汉语之间、英语和日语之间的礼貌差异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起初Leech提出"礼貌原则"也是为了对Grice的"合作原则"做一个补充说明,解释"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言语交际现象.比如说为什么有时说话人要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原则,以产生一定的含义而不直言呢?这就涉及到礼貌的问题;同时,以上人际修辞原则是以欧美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为基础描述的,不是以广泛的跨文化交际为基础的普通语用原则,因此其广泛性与适宜性值得怀疑以及进一步考证.第二,从礼貌原则的内容表述来看,Leech并未对礼貌这一概念作出严格的界定.他所说的礼貌既涉及到言语表达方式,又涉及到说话者的信念.他认为,礼貌在本质上是非对称的,相对于说话者本身而言礼貌的行为对于听话者或第三者就是不礼貌的,而对听话者或者第三者礼貌的行为相对于说话者自己就是不礼貌的.这里的礼貌是指一个人的言语表达方式对对方有利(1983:107-108).实际上,礼貌的外延含义是非常广泛的,我们还可以区分出形式礼貌和实质礼貌(张韧,1994:11) .形式礼貌礼貌是一种手段,实质礼貌是把形式礼貌运用在某种语境中达到的实际效果,这两者可能吻合,也可能不吻合.Leech并未对礼貌的概念作出清晰的定义.第三,Leech夸大了礼貌这一语用因素的作用.Leech是在对言语行为论和合作原则不满意的情况下提出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说明,后来便把礼貌原则的地位提升至与合作原则同等的位置,在日常交际中具有同等的约束力,甚至认为礼貌原则对言语交际的调节作用比合作原则具有更高层次.事实上,我们研究可以发现人际交往得以进行下去首先遵守的是合作原则,这是先决条件.表面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其实是深层次上对它的遵守,我们可以借此推断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明了其真实言语意图,而礼貌原则没有这样的功能.一个人言语交际中违反了礼貌原则,我们无法得出他在本质上遵守礼貌原则的结论(Brown&Levinson,1987:5) .3 结论Leech的礼貌原则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礼貌原则随即成为语用学中言语交际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讨论加深了人们的了解,促成了更多相关研究的诞生.该文在讨论礼貌理论中的几个争议问题的过程中, 对Leech的成果做出了评价.总的说来, Leech的理论初始的设定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的普通语用学框架.他的理论同Chomsky理论有类似的理想化之处,但是没有后者极端, 事实上由于跨文化交际的非普遍性,语用学的理论也难以达到普遍适用的程度.因而,要想找到一个理想化的语用学模式,仍需语言学家以及其他研究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验证.参考文献:[1]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2] Brown,P&S.Levinson.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language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3] 何玲梅,夏决芬,曹耀萍.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46.[4] 张韧.礼貌的概念及其它[J].外语教学,1994(1):11.[5] 高航.礼貌现象研究评介[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2):12-13.[6] 高捷.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初探[J].科技信息,2010(14).-全文完-。
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leech礼貌原则的引入
![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leech礼貌原则的引入](https://img.taocdn.com/s3/m/2fd36f0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64.png)
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leech礼貌原则的引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英语在商务领域的运用不断普及,英语的书面表达技能成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商务英语书面表达中,Leach礼貌原则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就介绍一下leech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的应用。
Leach礼貌原则是英国最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理论家Ronald Leach(1912-1992)制定的礼貌原则,他认为,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言语本身和言谈行为的那种关系,让双方在交流时获得最好的效果。
Leach礼貌原则包括六个基本原则:要维持责任、施加影响力、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保持礼貌和关系维护、有效传达信息以及关注整体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
Leach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
在书信写作中,要充分考虑到书信的收信人,尊重收信人的价值观、宗教观,不要冒犯他们的宗教信仰,避免使用难懂的词汇、口语或成语,需要尽量坚持礼貌的语言,并要尊重收信人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简短而有效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书信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另外,在商务社交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更不要强行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
同时,在商务社交中,要慎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以保护双方的关系,不要违背Leach原则表达过度激烈的情绪和意见。
Leach礼貌原则对商务英语社交及事务书信写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六条基本原则的实施,有助于增强沟通效果,减少误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改善商务事务的效率,提高商家的商业形象,增进双方的友谊,从而提升获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书信写作是Leach礼貌原则的重要实践方面,商务书信可以使用具有礼貌性的称谓进行开头和结尾,可以采用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贬低、蔑视或侮辱性的词语,并避免使用夸张的句式,以使书信读起来较为婉转。
leech的礼貌原则-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Word可编辑版)
![leech的礼貌原则-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Word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db62ba25c52cc58ad6be7f.png)
leech的礼貌原则|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一、简介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
他认为人们说话不仅有所述,所为,还会产生言语的后果。
后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会话中的礼貌原则,他认为人们有时会出于礼貌需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合作原则的不足。
可以看出,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不仅能维护交谈双方的地位平等,还有助于双方关系的促进。
在东西方交往方面,各自有不同的注重。
东方国家,如中国好日本,更为强调谦虚准则,而英语国家则更为看重策略准则。
以上这些准则具有一定普遍性,但是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各不相同。
这些差异产生于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社会人们遵循的礼貌准则,与西方国家所遵循的原则有很大的不同。
二、西方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总结P.Brown和S.Levinson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6原则。
Leech认为,人们违背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最根被原因是他们要遵守另一个原则――礼貌原则。
Leech从语用学(Pragmatics)和人际修辞学(Interpersonal Rhetoric)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也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之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准(Leech,1983)。
其内容有: 1.得体原则(Tact Maxim):减少有损他人的观点。
尽量少让自己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益。
2 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自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多让自己吃亏。
3 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
4 谦逊原则(Modest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别人。
5 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观点的不一致。
Leech的合作原则
![Leech的合作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5e1f4f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0.png)
Leech的合作原则浅论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
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因此,格赖斯(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cp)。
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
但是grice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
在此之后,leech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简称pp),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leech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
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而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可以话含义礼貌原则一.grice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就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的,他指出,合作原则就是一切顺利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指出,所有出席攀谈的人在他们展开攀谈活动时实行的就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使我们去搞清楚什么就是合作原则。
它就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攀谈过程中攀谈双方都期望更好的认知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从合作原则,grice把它抽象化为四条准则a.量的准则(quantitymaxim)a)话必须满足用户交际所需的信息量;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也就是说,量的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达的信息就可以就是对方口臭的,无法多也无法太少,不要说道对方不敢听见的。
a:你们家有几个孩子?b.质的准则(qualitymaxim)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道缺少足够多证据的话。
利奇的礼貌原则六个准则举例
![利奇的礼貌原则六个准则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d7b72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7.png)
利奇的礼貌原则六个准则举例利奇的礼貌原则是指通过语言和行为,构建起互相尊重和相互理解的沟通环境。
这六个准则包括:1. 最大化共同点,最小化差异在沟通过程中,尽量找到大家都能认可的共同点,强调相同点,缩小差异,建立彼此之间的共鸣。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各方均可以承认这个项目有很高的利润,避免强调各自的利益差异,这有助于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 尊重对方的感受在沟通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求,避免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或者针对性的责备和批评。
例如,在正式会议中,尊重每个成员的发言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打断他们或者贬低他们的观点。
3. 坦诚相待在沟通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真实、坦诚的态度,避免谎言和欺骗。
如果我们采取虚假的态度,对方可能会对我们失去信任,从而导致沟通失败。
例如在商业合作中,我们应该诚实地告诉对方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有哪些优缺点,而不是故意掩盖缺点。
4. 以对方为中心在沟通中,我们应该关注对方,而不是自己。
在表达观点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对方的背景和特点,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让对方能够理解我们的意图。
例如在非母语人士的教育环境中,老师应该使用简单、清晰、易理解的语言,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会课程内容。
5. 保持适当的形式在沟通中,我们应该遵守适当的谈话礼仪和规范。
在正式场合,我们应该使用正式的语言和姿态,避免使用粗俗或者不雅的词汇。
例如在商务会议中,我们应该使用公正、明确、得体的语言,不要使用情绪化的语言。
6. 鼓励建设性反馈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对方给出建设性的反馈,避免攻击性的言辞或者抨击。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反馈,并且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态度,那么我们的沟通会更加顺畅。
例如,在教育环境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状况。
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
![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8854eece6bd97f192379e936.png)
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礼貌原则是促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之一。
委婉语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 它是为了在交际过程中照顾听话人的利益,而采用含蓄、温和、婉转的语言来代替直言的表达方式。
它体现了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效果。
委婉语的表达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而“礼貌原则几乎存在于人类社会有言语交际活动的任何时间和地方”。
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试图找出礼貌原则的具体准则在一些委婉语中的体现。
说明了委婉语是遵守礼貌原则的,其作用与礼貌原则是相同的。
一、Leech的礼貌原则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在哪一个语言集团中都是存在的,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它制约着人们的言行,调节着人们的交际活动。
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礼貌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N.Leech )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提出了与格赖斯(H.P.Grice)的合作原则相补益的礼貌原则。
利奇的礼貌原则共有六条准则,每条准则下面又各有两条次准则:1. 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a) 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 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2. 慷慨准则:尽量表达利于他人的观点。
a) 尽量少使自己得益;b) 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减少贬损他人。
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贬低自己。
4.谦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一致。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情感上的对立。
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二、委婉语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自希腊语。
词头“eu”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吉言”或“好的说法”。
委婉语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或不够尊敬意味的表达方式”。
Leech礼貌原则在辅导员谈话中的运用
![Leech礼貌原则在辅导员谈话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0aa54ab307e87101f6963f.png)
Leech礼貌原则在辅导员谈话中的运用谈话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又异常敏感,辅导员的言语行为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谈话的终止。
在辅导员谈话中运用Leech的礼貌原则,可以建立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Leech礼貌原则辅导员谈话当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在他们身上烙上了鲜明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勇于竞争;另一方面,他们自尊心强,异常敏感,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抗挫能力相对较弱(郑璇:2011)。
如何引导“90后”大学生又快又好地成长成才,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在校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必须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工作中探索更好地教育方式,而辅导员谈话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了顺利推进谈话进程,实现交流目标,辅导员在交谈中必须遵守某些语言学准则,其中最基础的一条即为礼貌原则。
英国学者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开展谈心工作,提高谈话效果。
一、辅导员谈话的重要性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最主要的方式,也是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孔倩:2011)。
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对话形式,谈话是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进行的,具有民主平等性、交流互动性的特点。
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分为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两种形式。
集体谈话的常见形式是班会、讨论会、小团体谈话等,需要发挥集中谈话对象互相启发作用;个别谈话在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活动中最为常见,它需要根据谈心对象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谈心方式和策略。
要想使谈话达到预期效果,辅导员首先要有真诚的态度、体贴的话语,只有通过自身真诚的谈话态度才能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从而愿意交流内心真实的想法,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赵婷,刘昂:2011)。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掌握英国学者Leech的礼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