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案(32)总复习热现象练习二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热现象教育科学版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热现象教育科学版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热现象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中考复习:热现象二、重、难点1、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的判断2、晶体的熔化和凝固3、质量的概念及测量4、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5、天平的使用方法6、什么是内能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7、比热容的概念及相关计算8、热机的工作过程及热机的效率三、具体内容:(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规定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把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单位用符号℃表示。

2、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类型,使得被测温度在温度计的测量X围之内,否则温度计会被损坏。

因此第一步应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然后根据被测物体的温度确定所选温度计的量程,使用前,首先看清温度计的测量X围和分度值。

(2)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液体中,放在被测液体中部,不能与容器底和壁接触。

(3)要等温度计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要保证玻璃泡不脱离被测物体,且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也不能把温度计从测量对象中拿出来读数。

(二)物态变化1、物体的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由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过程如图2、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如,海波、冰。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如,松香,蜂蜡。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对于同一晶体,熔点与凝固点数值相同。

3、沸点、蒸发与沸腾4、物态变化的条件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且不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的条件:温度降到凝固点且不断向外界放热。

气体液化的条件: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体积压缩到足够小时都可以液化。

初三物理导学案(热现象2)

初三物理导学案(热现象2)

初三物理导学案(热现象2)《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图1.3-1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称为蒸发.蒸发时液体分子由于运动加快从液面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其分子模型如图13-1.说明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图1.3-2中b比a蒸发快.图1.3-2【例1】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同学做了研究实验.图13-3所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图1.3-3(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组;(2)从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些同学认为水分散失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路与技巧在探究过程中可以看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及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有关.因此探究的方法是只改变其中某一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在甲图中只改变温度,乙图的几个因素均相同,丙中只改变空气流动的快慢,因此乙不符合探究思想.说明(1)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在相同条件下,物质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如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先干。

(3)蒸友快慢还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减小气压可加快蒸发.B.蒸发过程要吸热液体蒸发时,液面上部分液体分子克服其他分子作用离开液面,液体的温度降低,液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这就是通常所说“蒸发制冷”的原因.【例2】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缺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理发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它是由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13-4,使用时将食品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地方,并且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起到了保鲜作用.图1.3-4试问:(1)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水的目的是:;(2)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的目的是:.思路与技巧内罐中食品的温度没有升高是因为两罐间水的蒸发吸热所致,因此在沙子上洒水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且水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相同条件下吸热越多.【例3】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A.甲不准确B.已不准确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思路与技巧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应准确;丙在开口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故丙不准确.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沸腾.液体沸腾时,分子运动剧烈,大量分子克服分子作用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沸腾时的分子模型如图1.3-5所示.图1.3-5图1.3-6A.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特征(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况如图1.3-6;(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响,沸腾时不响.这是因为容器底层水先升至100℃变成水蒸气向上升,上层水温仍不足100℃,当蒸汽的小气泡升至低于100℃的水层时,就迅速变为水滴,这种先膨胀又再收缩的过程,就引起了水的振动,当大量的小气泡从杯底上升时,就发出嘶嘶的鸣声;(3)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例4】如图1.3-7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1);(2).图1.3-7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时间(min) 0 1 2 3 4温度(℃) 90 92 94 96 98时间(min) 5 6 7 8 9温度(℃) 100 100 100 100 100图1.3-8思路与技巧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有多种,如烧杯中水的初温过低、加热中热损失过大、酒精灯火力太小等.要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从上述问题入手.B.沸点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说明(1)不同液体沸点不同;(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纯度有关;(3)液体沸腾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吸热保持其沸腾.3.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二.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1.液化的方法(1)降低气体温度.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片,放热降温变成了水,如图13-11;(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使气体液化,如图1.3-12.液化石油气、火箭使用的液态氢氧燃料,均采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液化的.图1.3-11 图1.3-12【例5】图1.3-13是小红与小明在冬天室外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她们的对话是否有错误?若有说明理由.图1.3-13思路与技巧思考时应区分水蒸气、小水珠与烟.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说明生活中开水“冒气”,冰棒“冒气”及雾、露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2.液化放热【例6】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中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思路与技巧“哈气”与“吹气”的区别是:“哈气”是慢慢地吹气,吹气是快速使空气流动,哈气有利于口中水蒸气液化,液化放热;用力吹气加快空气流动,蒸发加快而吸热.探究体验问题情景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藏族同胞的肉类食物通常以烧烤为主;为什么不像我们“炖”为主呢?如图1.3-15所示在海拨2000m的地方,水的沸点为93℃,平原地区的人以“煮”在这儿的人们一般用高压锅煮饭.小明想: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吗?猜一猜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做一做①如图1.3-16所示,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②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瓶内的水;③用酒精灯继续加热,水沸腾时,向烧瓶内压气,会看到水又.图1.3-15 图 1.3-16快乐套餐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为烫口,向水吹气2.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3.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给牙齿消毒4.为了防止疾病,有时需要打预防针.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A.蒸发吸热B.蒸发放热C.液化吸热D.液化放热5.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年平均蒸发量很大,自古就有“火洲”之称.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和,当地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图1.3-18).图1.3-186.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儿,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而成的.7.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过程中要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和物态变化.8.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嵋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造成之说.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较低,导致水的沸点的缘故.9.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白天烈日当空时,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到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觉到凉爽了.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1);(2).《升华和凝华》一、升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

热现象教案1、2 周学军

热现象教案1、2  周学军

朝阳区十八里店中学教案纸学科物理年级初三姓名周学军日期2011、02、21 编号 1课题专题二、热现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温度1、95℅的学生了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95℅的学生了解摄氏温度3、95℅的学生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二)物态变化1、95℅的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现象2、95℅的学生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3、95℅的学生了解晶体的熔点4、95℅的学生了解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5、95℅的学生会查熔点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归纳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物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重点·难点重点:1、温度计的读数2、晶体熔化实验3、熔化和凝固特点难点:分析熔化和凝固图像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复习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课前检查预习知识(见学案知识回顾)二、教学过程:(一)学习2011年分项细目(二)温度知识结构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开尔文K单位常用单位:摄氏度℃单位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在0℃和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

温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实验室用温度计度种类寒暑表温度计体温计使用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典型例题:温度计读法(三)学生练习1、2(见学案)(四)物态变化:知识结构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例如: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b.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c.春天到了,冰雪消融d.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初始状态(固态)末状态(液态)教学内容及步骤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024年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精华

2024年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精华

2024年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精华一、教学内容1. 力学部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力的作用》、第三章《压强与浮力》、第四章《简单机械》。

2. 热学部分:第五章《热现象》、第六章《物态变化》。

3. 电学部分:第七章《电路》、第八章《电流与电压》、第九章《电阻与电功率》、第十章《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力学、热学、电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学部分的重点难点在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热学部分难点在于物态变化的判断及热力学定律的应用;电学部分难点在于电路图的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力学部分的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热学部分的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电学部分的电路图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天平、电压表、电流表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内容:(1)力学部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2)热学部分:讲解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阐述。

(3)电学部分:讲解电路图的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结合实验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针对复习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讲台解答问题,或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 热学部分: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

3. 电学部分:电路图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

2019中考物理二轮练习教案-热现象、内能.doc

2019中考物理二轮练习教案-热现象、内能.doc

2019中考物理二轮练习教案-热现象、内能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1、会正确使用温度计、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知道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3、知道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影响物态变化的一些因素。

4、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5、内能的概念。

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7、要弄清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温度、热量、内能和比热,要会正确区分,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一、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计:(1)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3)温度计测量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a、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

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接触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熔点。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晶休的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相同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

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

三、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九年级物理中考二轮复习精品教案热和能 全国通用

九年级物理中考二轮复习精品教案热和能 全国通用

热和能中考热点概括一、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2.温度的单位和符号,摄氏温标的规定。

3.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或填空形式出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温度计的读数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多以六种物态变化穿插起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二、热和能【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热量的符号及单位。

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和物理意义。

3.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中能的转化。

5.燃料热值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

6.转化率的计算。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利用,其中知识点3、5和6多以计算温度变化时的热量或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的形式出现。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能源的分类。

2.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

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剖析【例题1】(09泰安)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时水沸腾的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中考物理热现象(物理中考复习课件)(392K)复习练习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中考物理热现象(物理中考复习课件)(392K)复习练习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精中, 过一段时间后取出, 观察它的示数, 则发现( C )
A
20℃
B
20℃
C
20℃不变 D
20℃
【例2】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和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的“白 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B
, 后者是液化现象
C
D
典型例题解析
【例3】小明在家烧饭时不慎将手指烫伤, 妈妈让他把烫 伤的手指放在自来 水龙头下用水冲, 小明让妈妈赶 快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冰块敷在被烫伤的部位, 请你说 明, 采取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什么?哪种方法更 好?
【答案】手指被烫后,相关部位的温度迅速升高,使肌 肉组织受到破坏,若能让被烫部位温度降低,则可使肌 肉组织的破坏程度降低,这两种方法目的相似 ,在自来 水龙头下用水冲,只能利用水流与手指接触过程中水温 升高达到吸热的目的,而用 冰块敷时有三个吸热过程: 即零摄氏度以下的冰决温度升高到0 ℃,0 ℃的冰块熔 化成0 ℃ 的水;水的温度继续升高,而1 g 0 ℃的冰熔 化时吸收的热量相当于1 g水温度升高80 ℃所 吸收的热 量,所以,第二种方法的效果更好.
课时训练
7
, 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
糊不清, 过了一段时间, 镜面又变得 清晰起来, 在镜面上
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
A
B
C
D
8 发生了( A C
, 灯丝会变细, 玻璃会发黑这一过程中 C)
B D
课时训练
9
( D)
A
B
C
D
10
, 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
着, 这是因为(
A)
A
B
, 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物质 固态 名称 水银

中考物理复习热现象(PPT)2-2

中考物理复习热现象(PPT)2-2

4
①__用__衣__服__架__撑__开______________ ②__将__衣__服__在__阳__光__下__曝__晒________ ③__将__衣__服__放__在__通__风__的__地__方______.
课前热身
5 A B C Dຫໍສະໝຸດ 6 个是正确的( B )系在一起的年轻疏散星团 NGC 6530被归类为Trumpler型“II 2 m n”(参见《Sky Catalog 2000》等书),这意味着它是分离的,只有微弱的中心聚集度,它的恒星亮度分布范围适中,数目也适中(50-100颗恒星),与星云物质相联系(显然与礁湖星云联系在一起)。由于 它的成员星发出的光都因为星际介质的吸收而略微偏红,这个星团可能刚好位于礁湖星云的前方。其中最亮的恒星是一颗6.9等的高温O5型星,Eichler给出了它的年龄为2百万年。Woldemar Götz提到这个星团中包含着一颗奇特的Of型星,即超高温的明亮O型恒星,其光谱中带有奇特的电 离氦和电离氮的谱线。 这个星云向东方延伸的暗淡部分拥有自己的IC编号,即IC 4678。M8中心区域的这幅照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三幅照片经过精细的窄条过滤后拼接而成的。假如你能到礁湖星云跟前去看看它,那么你会发现照片上的颜色与你眼睛所看到的颜色并不完全一致。然而这与我们平时常见的 许多天体照片比起来,已经是非常接近眼睛所看到的颜色了。 面对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礁湖星云的照片,使我们不禁联想起“哈勃”的另一幅杰作.那就是1995年4月份拍摄的巨蛇座鹰状星云(M16)中心区域的照片,三个犹如大象鼻子的气体柱状物,以及大象鼻子上面伸出来的一个个纤细的手指状结构。然而,M8的中心是比“老鹰的心脏更为复杂的 地方。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恒星诞生的地方。 照片右下角那颗包在红色光晕中的明亮恒星,即人马座9,超大质量的O5型星,发出极其大量的紫外辐射。这一股股高能辐射猛烈地轰击它周围星云的表面,把冷的气体加热到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这个加热过程在星云内部产生了惊人的扰动,形成了强大的风,强风又把星云内部区域的一些 物质吹出来,使这个星云逐渐分化、瓦解,这个过程就是光致蒸发。这颗恒星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孝之子”,它是在星云中诞生的,长大以后,却又大肆掠夺星云,致使这个星云逐渐消亡。 鹰状星云中心的三个“大象鼻子”也是由光致蒸发塑造出来的,还有著名的猎户座大星云(M42)内部也有类似的光致蒸发过程。鹰状星云中心大象鼻子的附近没有超大质是的恒星,光致蒸发是那里唯一主要的物理过程。而M8由于星云中心有超大质量恒星的存在,它的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 光致蒸发形成的强风与超大质量恒星产生的星风相遇,会造成星云内部强大的水平切变,严重地扭曲云层,形成诸如扭结、疙瘩、龙卷风等各种怪异的结构。那里最大的一个扭结长约0.5光年,宽约0.125光年;一对龙卷风长达1.5光年。在这幅令人惊异的照片上,我们还能看到恒星周围的弓 形波、喷流和环等复杂结构。 恒星的诞生过程是天文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M8,M16和M42这几个气体里云中都有年轻恒星或正处于形成过程的原恒星(也称气体球状体)存在,这是天文学家早已发现的事实,因此它们早已成为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诞生的天然实验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即使使用地面上最大的望 远镜也不能看消楚它们的内部结构。因此天文学家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哈勃空间望远镜上。哈勃果然不负众望,拍到了这些气体星云内部结构的精彩照片,令我们眼界大开,更让天文学家对恒星诞生的物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期待着哈勃空间望远镜给我们揭示出更多的宇宙秘密。 窄招潮蟹数量较稀少,栖息在河口的倾斜泥泞堤岸,有屏障的泥滩地或沼泽,或在最低高潮线的平坦泥泞处。河口红树林底层及堤岸倾斜泥泞的泥滩地皆有零星分布,会建筑烟囱。属垂直式挥舞,常伴随着有半伸展式挥舞,激烈时身体会抬高。 [2] 射电望远镜发现,银河系中心处有一个很强的射电源,它被命名为人马座A*。这个射电源的中心特别小,最大不大于木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有人认为,如果银河系中心核的半径不大于0.32616光年,即不大于0.3光年的话,就意味着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大质量的致密天体的中心,甚至是一个黑 洞。如果中心核的半径为1.95696光年,即约2光年的话,那么,不是黑洞的话,也该是一个质量很大的物质团,其中包含着相当于200万个太阳质量的物质。根据1987~1988年天文卫星的观测结果,日本科学家认为,银心曾爆发过一个大质量的天体,或者大量超新星。

【初中教育】最新初三物理教学案(34)总复习热现象练习四word版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初三物理教学案(34)总复习热现象练习四word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初三物理教学案(34)总复习热现象练习四word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总复习热现象练习四主备张继维审定时间1.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A.水比较便宜B.水的密度小C.水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高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A.9∶2 B.2∶9 C.1∶2D.2∶13.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4.沙漠地带早晚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沙子的比热容比较大B.沙子的比热容比较小C.沙子是热的良导体D.沙子是冷的不良导体5.将一块铁切去一半,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比热容D.重力6、汽油机吸入气缸的物质是: ( )A.汽油B.空气C.汽油与空气混合物D.柴油7、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 ( )A.热机做功有用功越多B.燃料热值越大C.热机的功率越大D.热机对燃料的利用率越高8.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汽缸中的.....()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B.压强减小,温度升高;C.压强增大,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9.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B.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柴油的混合物C.吸气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0.为控制大气污染,下列措施目前不可行的是A.尽量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城市居民生活用的燃料 B.开发和使用新能源C.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 D.禁止使用石油资源11.以下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尽量减小热机功率B.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C.保证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D.尽量减少各种热散失12、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13.下列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吸气冲程吸入的物质不同 B点火方式不同C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不同 D用途不同14.汽油机甲的效率比汽油机乙的效率高,这说明[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甲比乙用的汽油少C完全燃烧相等的汽油,其内能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甲比乙多D相同的时间内,汽油机甲比乙所用的汽油节约一些15.热机的热效率总小于1,下述原因中,错误的是[ ]A热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的温度还很高,要带走一部分热量B热机的一些部件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做功C燃料燃烧时使热机温度升高,也要向周围散失一些热量D许多热机设计和制造不够精良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B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过程中,燃料进汽缸C在柴油机的压缩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D柴油机的燃料点火方式是压燃式1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热机所产生的噪音,可以被热机上的消音器完全吸收D.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性18.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9.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做的功肯定比乙的多B.做相同的功,甲用的时间比乙的短C.甲消耗的能量肯定比乙的多D.甲的机械效率肯定比乙的高20.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21、煤油的热值是 4.6χ107J/kg,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质量4kg的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如果将煤油倒掉一半,它的热值将为J/kg .22、热机的共同点是将燃料燃烧时的____转化为____,又通过做功,把______转化为______。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热现象)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训练(热现象)及答案

初中物理热现象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造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它的符号是。

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它的:(1) ,(2) 。

*2.正常人体(口腔)温度约是。

体温计的量程是。

**3.医院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

这种物理疗法的依据是 ( )。

A.人酒精有消毒作用 B.酒精有刺激出汗的作用C.酒精温度低,有降温作用 D.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4.将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则( )。

A.冰和水的温度都逐渐降为-10℃ B.水温渐渐降为-10℃,且水渐渐结冰C.水温保持0℃,且水渐渐结冰D.水渐渐降温而结冰,但冰的温度保持0℃**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是在液体表现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C.因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D.夏天常看见自来水管“出汗”,这些水是从水管中渗出的(200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知识的应用**6.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吸热或放热情况。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棒冰解热液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烧开水时冒“白气”升华( )冬天早晨草上有霜凝固( )**7.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通常要事先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温度。

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或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就必须换用其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因为:如果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则;如果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则。

知识的拓展***8.下列各小题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请分别在各题的横线上写一句或一小段话,用来说明相应的说法错在哪里:(1)任何物质吸热后温度都是升高的(2)液体的汽化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3)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熔点***9.如果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将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学复习课 (2)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学复习课 (2)
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
■分析总结1:题型、题量及分值的 分布 特点(3个)
• 1、题目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
• 2、分值在10分左右。
■分析总结2:主要考点(9个)
• 1.温度计原理及其正确使用、读数 • 2.六种物态变化特点及应用
(1)液化现象的例子判断及解释 (2)熔化、凝固的图象及其意义 (3)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4)熔点、沸点的应用 (5)各物态吸放热情况 • 3.扩散现象及其意义 • 4.内能的描述、改变方法及其与热量的区别 • 5.比热容性质的描述 • 6.物质吸、放热计算及其与电学的综合 • 7.燃料热值的单位、意义及应用 • 8.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四冲程特点 • 9.能源的分类及应用
(ⅰ)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ⅱ)使用时注意: (1)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 (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
相平。
三种常见的温度计
1℃
实验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体温计的测量范
围是
35℃,-4最2 小℃刻度是
。寒暑
表的读0数.1℃是__________。
6℃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实验室 用温度 计
体温计
1、都是根 1、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据液体热胀 冷缩的性质 制成的
2、测量范围从-20ºC到 110 ºC
1、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有一定的 (因为有细小缩口)
量程,都有一
定的分度值 2、测量范围从35ºC到
42ºC
【典例分析】
例1 、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 为( )
• 汽化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五讲 热现象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五讲 热现象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五讲热现象一、复习策略1、温度和温度计(2)温度计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②使用:估、选、放、读、取.2、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2)汽化和液化(3)升华和凝华现象:卫生球、霜、灯丝、冰花、雾凇、雪、干冰、固体清新剂、冰冻衣服变干了等.(4)水的循环①熔化:冰、雪、霜的熔化.②凝固:结冰.③液化:露、雾、云、雨、冷冻物体“出汗”、镜片变模糊、冒白气.④凝华:霜、雪、冰花、雾凇.(5)冰箱和空调二、典例剖析例1、(山西省中考试题)图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_______图为体温计,其示数为_______;若用这支未经下甩的体温计测一个人的正常体温,则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解析:寒暑表和体温计都属于温度计,但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寒暑表的量程通常是-30℃~50℃,分度值是1℃;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因此,图中甲是体温计,乙是寒暑表.由于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所以它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否则它会显示着原来所测的温度.图甲中的体温计示数原为38.5℃,若未经下甩,用它测一个人的正常体温,体温计的读数仍为38.5℃.答案:甲,38.5℃,38.5℃.例2、(襄樊市中考试题)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曲线可能是()A.冰的熔化曲线B.玻璃的凝固曲线C.松香的熔化曲线D.铁水的凝固曲线解析: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在熔化、凝固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吸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它的熔化、凝固图象中有一水平段表示出它的熔化或凝固过程;而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吸热(放热),但温度逐渐升高(降低),因此,它的熔化或凝固图象中没有水平段.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综上分析可知,图是一晶体的凝固图象,则选项D正确.答案:D例3、(南京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 min到第3 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增加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 min到第3 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解析:热学图像题是近年来新兴的热点题型,考查对图像的分析、处理能力,有利于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符合新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晶体类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由此可知在第1min到第4min之间为熔化过程,存在状态为固液共存,故应选A.答案:A例4、(眉山)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 -39 -177 -144沸点/℃100 357 78 35解析:温度计的选择主要涉及温度计的种类、测量误差要求(温度计的分度值)、温度计的量程要求.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从根本上讲是由温度计内的显示液体的熔点和沸点决定的.被测温度必须在显示液体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之间.我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大.北方的冬季,室外气温可以达到-40℃;在夏季,一些地区最高温度会超过40℃.综合我国各地可能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温度计内显示液体的熔点和沸点,选择酒精温度计比较恰当.答案:C点评:xx年夏天,重庆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高温,最高温度持续很多天都超过40℃,曾经达到45℃.例5、(黄冈)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白玉是一种比热容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解析:“空杯中放一锥体,锥体上就会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这似乎就是“无中生有”的一个实例.首先,必须牢固建立“无中生有”是不存在的观念.如果“常满杯”真的存在过,我们必须试着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出现“杯常满”的原因.问题是“空杯”变“满杯”,杯中的水来源于哪里?杯的周围除了空气,没有其他物质,水只能来自于空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比空气温度低的物体时,就会液化成小水滴.杯中放置的“白玉做成的圆锥体”上有水滴产生,说明“白玉制成的圆锥体”的温度比周围气温低,否则空气中的水蒸气不可能在其上液化“生”水.在放出热量相同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大(温度降低得多).白玉的比热容小,放热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降低的多.在“崇山峻岭”中,虽没有水源,但空气潮湿,可以利用“常满杯”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水.这里的“生”是“液化”的含义,而不是“无中生有”.空气里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许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在常温下,空气不能“液化”.答案:B例6、(黄冈市)现代建筑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是图中的()解析:本题考查了非晶体材料的熔化图像,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因此,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故此题选项为C.答案:C例7、(福州市)下列现象形成原因属于凝固的是()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解析: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A选项中霜的形成是水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B选项中的雾是水蒸气变成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C中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从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D选项中衣柜中樟脑丸变小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扩散到空气中,属于升华现象.故应选C.答案:C例8、(厦门市)洗过热水澡后,卫生间里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解析:本题考查了关于液化和汽化的知识,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洗过热水澡后,卫生间室内温度升高,当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就会放热液化,变成小水滴附在镜面上,而过一会儿,室内温度降低后,小水滴又会变成水蒸气不见了,因而发生了液化和汽化两种变化.答案:洗过热水澡后,卫生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镜面,液化成小水珠,使玻璃镜面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上的小水珠蒸发(汽化),使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例9、(龙岩市)图所示甲容器内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下表中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_______.物质酒精水煤油沸点/℃78.5 100 150解析: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上升到沸点;二是要能继续从外界吸热.乙试管中的液体发生沸腾.说明它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它之所以达到沸点,是通过从甲容器中液体吸热而达到,且沸腾时还能从甲容器中液体吸热,这说明甲容器中的液体温度比乙试管中的液体的温度高,即:乙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比甲容器中的液体的沸点低,故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酒精.答案:酒精例10、(北京市)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要减慢液体的蒸发,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来加快蒸发,故选项A不对;同理,选项C、D中所提到的湿衣服晾干的方式、扫帚扫水的方式,都是加快蒸发的方式,故选项C、D不对;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是通过降温,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来减慢蒸发,从而保持水果中的水分,故选项B正确.答案:B28407 6EF7 滷 37699 9343 鍃aQ36360 8E08 踈28769 7061 灡32957 80BD 肽 }35189 8975 襵30640 77B0 瞰30193 75F1 痱g26259 6693 暓。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三章热现象》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三章热现象》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三章热现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温度、内能、热量等热学基本概念,掌握物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及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

2.科学思维:通过热现象的分析和实验回顾,培养学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热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树立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了解热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过程和条件。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热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理解内能与温度、物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热量传递的微观机制。

•分析复杂情境下物态变化的过程及其能量转化。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热现象图片、动画、实验视频等。

•教材及配套练习册。

•热学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烧杯、冰块、酒精灯等,视条件而定,主要用于演示或学生回顾)。

•近年中考热学部分真题及模拟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回顾热学基础知识,强调重点难点。

•实验演示法:利用实验器材或视频,直观展示热现象,加深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热学问题,促进思维碰撞。

•例题解析法: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练习巩固法:安排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几个与热现象相关的生活实例(如烧开水、冰箱制冷、冬天呼气形成白雾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热学原理,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回顾:简要回顾第三章《热现象》的主要知识点,为后续复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学(复习)(1)温度、内能、热量•概念阐述:明确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度量。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讲 热经典精讲课后训练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讲 热经典精讲课后训练

第2讲热题一: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却不准确。

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而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读数为96℃。

那么,若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0℃,则这杯热水的实际温度是()A.46℃B.48℃C. 50℃D. 54℃题二: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标准大气压下将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是-5℃,放入沸水中达到热平衡后,示数为115℃,放入一杯热水中时示数为85℃,这杯热水的实际温度是℃。

题三: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的晶体物质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

题四:(多选)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题五: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从游泳池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吸热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题六: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题七: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题八: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题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九年级物理教学案(32)
课题总复习热现象练习二主备张继维审定时间1.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夏天冰雹的形成
C.清晨大雾的形成D.以上都不是
3、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A升华 B.汽化 C.蒸发 D.熔化
4.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留心观察,生活中时刻发生着物态变化现象。

以下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粘满“汗珠”
B.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冬天早晨,屋顶瓦片上积一层霜
D.敞开瓶盖,酒精逐渐减少6、日光灯用久了,管壁上发黑是因为( )
A、灯丝受热产生升华,灯丝的气体在管壁遇冷凝华而成
B、玻璃分解产生黑的物质
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固而成的
D、灯丝发热,使灯丝附近玻璃熔化发黑
7.下面哪些现象是升华()
A.放在木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8、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棍周围冒“白气”B.玻璃窗上结的冰花
C.冰冻的衣服上的冰没融化也会变干 D.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不见了
9、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
B.花盆里的潮湿泥土变干
C.夏天,冷饮杯外壁有小水珠
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
12、在夏天会看到冰棍冒出白色的“气”,这是因为:( )
A.冰棍蒸发产生的水蒸气B.冰棍升华产生的小冰晶
C.冰棍熔化成小水珠 D.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3、为了抗旱,向空中云层中发射“干冰炮弹”,就能实现降雨,这是因为:( )
A.干冰熔化变为水
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C.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
D.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1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在100 ℃时一定沸腾
B.冰在0℃时一定熔化
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
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5.(2011浙江绍兴,第2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16.(2011浙江嘉兴,第4题)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7.(2011安徽芜湖,第12题)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18、夏天扇扇子是为了加快空气流动,使皮肤表面汗液________.
19、蒸发是液体在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
20、我国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________下用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
罐里的.
21、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
22、烧饭时,掀开锅盖会有水珠从锅盖内壁上滴下来,这些水珠是锅里的水________形成
的水蒸气经________后形成的.
23、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
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