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重庆市赛课一等奖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5991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d.png)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2. 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三角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科书、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面积吗?有什么计算的方法吗?2. 学生回答。
步骤二:概念解释1. 教师解释三角形的面积是指三角形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
2.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说明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
步骤三:计算方法1. 教师介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底乘以高再除以2,即S = (底×高) ÷ 2;- 方法二:海伦公式,适用于已知三边长度的三角形,S = √(s × (s - a) × (s - b) × (s - c)),其中s为半周长,a、b、c为三边长度。
2. 教师通过例题演示以上两种方法的运算步骤。
步骤四:练习1. 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及时核对答案。
3. 教师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步骤五:实际问题解决1. 教师设计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展示答案。
步骤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点,并强调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性;2. 学生复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角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掌握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技巧,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的习题;2. 思考并总结其他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
2024年度三角形的面积说课一等奖
![2024年度三角形的面积说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897192f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5.png)
作业
布置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计算和应 用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 所学知识。
小组报告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探讨三角 形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形成报 告进行展示。
2024/3/23
21
收集反馈信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 反思,发现自身在三角形面积学
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024/3/23
15
04 学生参与与互动
2024/3/23
16
分组讨论:探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分组讨论不同类型三角形的面 积计算方法,如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等。
2024/3/23
探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在实 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土地测量 、建筑设计等。
分享各自对于三角形面积计算 的理解和心得,促进交流和合 作。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和 探究精神。
5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
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等 。
2024/3/23
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电脑、教学软件 等。
其他
三角形模型、不同形状的 三角形纸片等。
6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3/23
7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通过已知的正方形、 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出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 法。
矩形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通过探究矩形的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理解矩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等面积的 矩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公式。
梯形面积计算
圆形面积计算
通过探究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与面积之 间的关系,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过程。
三角形面积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三角形面积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b4d9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4.png)
三角形面积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教师课件、多边形模型。
2. 教材准备:教材PPT及学生教材。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展示多边形模型,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个任意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Step 2 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1. 教师通过教材PPT,介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方法1:底边乘以高,再除以2。
方法2:海伦公式(已知三边长求面积)。
2. 教师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两种方法的应用。
Step 3 练习:计算三角形面积1. 教师出示多个不规则三角形,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计算其面积。
2. 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理解并掌握计算过程。
Step 4 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坐标图,并要求学生根据坐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并在完成后互相核对答案。
Step 5 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2.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Step 6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其他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举一些例子进行讨论。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并掌握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通过练习,我们熟练运用了这些方法,并通过拓展应用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面积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的遗留部分。
2. 思考并总结其他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写出解题步骤。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引入多边形模型,直观地展示了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五上三角形的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五上三角形的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dbf5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a.png)
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引言: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并且学习了计算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接下来,将带领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本教案将介绍五上学期的面积教学内容,并给出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基本概念;2. 学会正确使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 能够独立解决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4. 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笔或粉笔- 其他:练习题和作业2. 学生准备:- 笔、铅笔、尺子等书写工具- 教材、练习册等学习材料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提问学生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由学生回答或互相补充。
第二步:引入1. 教师出示一张纸上画有一个任意形状的三角形,并写上边长的数值。
2. 询问学生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答案。
第三步:概念讲解与示范1. 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高。
2. 将平行四边形看作是由两个相等的三角形组成,进而引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高÷ 2 。
3. 通过板书和示范计算一个例子,让学生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第四步:练习1. 教师向学生出示多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计算其面积。
2. 学生可以使用尺子或者直尺测量三角形的底边与高,并带入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教师可以适当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
第五步:巩固与提高1. 教师出示一些更复杂的三角形,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计算其面积。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分割三角形为更简单的形状来计算其面积。
第六步:小结与作业布置1. 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核对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否掌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等奖说课稿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a8a9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1.png)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等奖说课稿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1.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 运用所学方法计算各类三角形的面积;4. 培养学生对几何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2. 运用所学公式计算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
三、教学内容1. 讲解三角形的面积定义:三角形的面积是三条边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2. 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 * 高 / 2;3.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的面积;4. 练计算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5. 提供丰富的练题和实际应用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演讲教学法:通过讲解和示范演示,向学生介绍三角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互动探究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能力;3. 练巩固法:设置多种类型的练题,让学生反复练,提高计算能力;4. 实践应用法:通过实际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张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介绍三角形的特征;2. 导入话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步骤二:讲解与示范1. 介绍三角形的面积定义和计算公式:面积= 底边长* 高/ 2;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的面积;3. 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几何原理。
步骤三:探究与实践1. 给出一个不规则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2. 分小组讨论,并设计合作研究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与结果,并互相评价。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 提供丰富的练题,包括计算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2. 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地理测量等领域。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48c60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8.png)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84~85页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
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考方法,在探索学习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每小组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条红领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贴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纸卡),一齐大声呼出它们的名字。
(师随机板书: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那你还记得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你来说一说。
2、师:真好,那如果是给出你这样的数据,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面积吗?(在贴图上填数,生口答面积计算结果)㎝10㎝ 10㎝3、师:看来你们真的很愿意展示自己。
为了奖励你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出示红领巾),小小红领巾中包含了许多数学问题。
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等腰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如果我们想知道这条红领巾用了多少布料做成的,实际上是求什么?(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三角形面积)。
4、那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并指读)【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三角形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三角形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54356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8.png)
三角形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教科书。
2. 教具:白板、黑板、笔、直尺、量角器。
3. 学具:彩色纸、剪刀、量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比如房子的屋顶、菜地的小路等等,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2. 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0分钟)a. 定义三角形的概念,并介绍三角形的特征,如三条边、三个顶点等。
b. 引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面积 = 底边长×高÷ 2。
c. 解释公式中的底边和高的概念,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
3. 梳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步骤(5分钟)a. 给出一个简单的三角形示例,带领学生从求解问题的角度分析各个步骤。
b. 强调计算步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计算,避免出错。
4. 练习三角形面积计算(20分钟)a. 在黑板上给出一些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图形,让学生自行计算其面积。
b. 随机抽取几名学生上台解答,并让其他学生评价其答案的正确性。
c. 提供更加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课堂练习。
5. 拓展应用(10分钟)a. 列举一些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应用场景,如地图测量、建筑设计等。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分享。
6. 总结(5分钟)a.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要点。
b. 强调学生在课后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5分钟)a. 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包括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练习题和实践问题。
b. 提醒学生按照上述的计算步骤进行解答,并注重思考过程的规范性和条理性。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观察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的思考过程是否规范和正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a849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c.png)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题目:三角形的面积二、内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三角形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推到三角形的面积的推导以及引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交流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四、教学重难点:1、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2、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1班五、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老财主要给两个儿子分地,其中一块田地是平行四边形,一块地是三角形(图片展示),那同学们能不能帮老财主算一算哪个田地的面积大呢?我们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现在我们只需要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就可以比较了,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探讨下三角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2、探究新知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平时生活中都有哪些三角形呢,引导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红领巾,有的说三角尺等等。
给同学们发一些三角形的道具,有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是否有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给学生5分钟的谈论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谈论完毕,请同学发言,有的学生说,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变成了长方形,可以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来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有的说,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或者锐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可以拼出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四边形的面积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对同学们提出表扬,指出由于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样子),可以直观的看到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更有利于同学的理解,由前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那么可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S=ah÷2,(其中a 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也是三角形的底边长,h代表平行四边形的高,也是三角形这条边上所对应的高)同学们现在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了吧,可以帮帮老财主计算一下啦,(告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3、巩固练习(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再加一道材料中的这个题目的做一做里的练习题4、课堂小结同学们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5、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多多观察身边有哪些三角形的事物,并计算出他们的面积是多少?6板书:三角形的面积S=ah÷2六、《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基础是: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案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6f1b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c.png)
“三角形的面积”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的面积。
2. 探索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以平行四边形为背景,引出三角形。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利用已学知识尝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
(3)教师总结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 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基础题型,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测量树木的高度、估算建筑物的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小结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作业布置:
给出一些关于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和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寻找改进教学的方法。
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ad1d93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c.png)
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例题、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1。
5厘米2厘米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底是2厘米,高是1。
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出示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尝试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1)指名读P。
69页第一段。
(2)订正数的结果。
(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讲义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讲义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8fac45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3.png)
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思考如何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 法应用到其他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中。
拓展延伸:探讨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分割法将多边形划分为若 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积 的计算公式求出多边形的面积 。
探究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其他方 法,如向量法、坐标法等。
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问 题中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 中的面积计算等。
第三边。
02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度。
03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特殊三角形性质
03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边三角形性质
直角三角形性质
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底边 上的中线、高线和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
三边相等,三个内角都等于60度;任意 一边上的中线、高线和这边所对角的平分 线互相重合。
有一个角是90度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 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讲义公开 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 三角形面积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举例 •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设计 • 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说课内容
三角形面积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03
三角形面积公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矩形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 乘高。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一半。
3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得出
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为底乘高除以二。
三角形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人教版
![三角形面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f559f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9.png)
三角形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2.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3.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熟练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白板、黑板、多边形模型。
2. 教材:人教版数学课本。
五、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介绍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你们之前学过如何计算一个矩形的面积吗?请用公式表示出来。
3. 学生回答并板书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长×宽。
【引入】1. 提问: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如何操作呢?2. 学生回答并板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高÷ 2。
【展示】1. 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向学生展示如何测量底和高,并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自行测量底和高,然后计算出面积。
【讲解】1. 教师从几何角度出发,推导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2. 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底和高的概念,并解释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确保最后得到的面积是正确的。
【练习】1.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并设置适当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批改,解答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拓展】1.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2. 提醒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掌握。
3. 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ce1b81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f.png)
1、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操作,亲身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体验“转化”思想在几何体知识中的作用。
同时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旧知进行迁移,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
采取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
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个学具袋,内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小各异的任意三角形3个;2、量具一张,铅笔一支,剪刀一把;3、视频展示台、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是怎样发现这一计算公式的?①学生回忆公式推导过程。
②电脑动画演示。
小结:将图形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研究方法。
今天我们用同样的办法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探究新知1、学生操作每位同学都一袋学具,看看谁能利用这些图形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a、学生动手操作;b、老师巡视。
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用教具贴在黑板上。
2、汇报、交流师: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a、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
b、指名说。
3、推导公式师: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样推导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动态演示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建立转化思想,清楚地理解公式推导的由来。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eada7f1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a.png)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基础概念,其面积是初中阶段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实际应用。
本教学设计将重点探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面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3. 能够灵活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面积的定义和意义;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底乘高、海龙公式、余弦定理、正弦定理);3. 实际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和应用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讲授、示范、练习、探究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将三角形的图形投影到投影板上,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问题发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讲授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三角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演示如何应用计算公式求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面积。
教师还重点讲解了海龙公式、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
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和方法,建立数学概念,理解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练习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试题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通过活动强化学生计算能力,同时激励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探究与创新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通过自主创新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点及其应用,同时也能够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总结与评价教师总结全堂课程内容,回顾所学知识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 【完整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f0dfc3dd36a32d72758134.png)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教学难点】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除以2”,以及三角形底和高对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昨天下午,老师接到一个任务。
现在想请咱们班的同学来帮我一起解决,你们愿意吗我们学校准备在过元旦的时候吸收100名新生入队,这就需要做100条红领巾,那么要买多少布料呢做一条红领巾时必须知道什么(红领巾的大小)对,也就是要知道一条红领巾的面积。
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红领巾的面积有多大呢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实物,以及帮学校计算要用多少布置这样的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 2.复习准备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能说说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指名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猜一猜数一数出示两个等底等高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猜一猜看谁的面积大,再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猜想。
(2)想一想说一说出示一张三角形大楼的图片,问学生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大楼一个面的面积吗(3)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归纳总结三角形怎样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图形面积的计算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学具,看看有些什么类型的三角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突出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想办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05937_三角形的面积获奖一等奖教案
![05937_三角形的面积获奖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f42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8.png)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的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求解 物理问题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 热爱,提高学生的数学素 养和思维能力。
5
获奖背景及意义
2024/1/24
获奖背景
本课程是在全国数学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优秀课程,经过多位专家的评审和 认可。
通过参加数学竞赛和实践活动,同学 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结交更多志同 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和进步。
02
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 思路
在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过程中,同学们 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 挑战自己的极限,培养创新思维和创 新能力。
03
关注前沿科技动态
关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前沿 科技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 术应用,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新 的启示和灵感。
获奖意义
获得一等奖是对本课程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也表明了本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这也为学校和老师提供了展示 自己教学水平和成果的机会,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
02
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2024/1/24
7
海伦公式法
公式介绍
海伦公式是利用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来计算面积的公式,具体为 S=√[p(p-a)(p-b)(p-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p为半 周长,即p=(a+b+c)/2。
16
计算建筑物占地面积
2024/1/24
计算房屋占地面积
对于房屋等建筑物,可以将其底面划分为多个三角形,分 别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和得到房屋占地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1) -完整获奖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1) -完整获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0871d3b90d6c85ec3ac6f9.png)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意义。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被转化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3、会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是同底(长)等高(宽)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通过故事情景产生生活中三角形比较大小的问题:1、比三角形的大小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是比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呢?小结:运用透明方格纸来比较三角形的大小是一种方法,但你感觉怎样?二、探究阶段(一)画三角形。
1、每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要求画三角形。
操作说明:(1)以长方形纸的一边作为三角形的底边。
(2)以对边的任意一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
(3)连接顶点与对面的两个角。
(4)你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2分组交流。
3、猜一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三角形猜一猜它的面积是整个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4、观察已画三角形与长方形之间的特殊关系5、画出三角形已知底上的一条高,观察已画的三角形的面积占整个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二)实验1、剪拼三角形。
操作说明:(1)剪下你所画的三角形。
(2)将剩下部分拼到剪成的三角形中。
思考:剩下部分拼成的三角形是否与剪成的三角形一样大?(3)填写实验报告。
2、学生完成报告后交流(三)归纳根据学生的实验得出结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1)请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
(2)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相应长方形面积/2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运用阶段:1、教学例12、计算导入阶段的3个三角形的面积(1)分别测出3个三角形的底与高,作好记录。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获奖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66831e1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0.png)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获奖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四组。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师: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研究了什么图形的面积?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这节课就研究一下三角形的面积怎么算?我们就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题目。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2、分组实验,合作研究。
在实验之前先请同砚们听清要求:1、请同学们用两个三角形小组合作拼出不同的图形并摆在桌面上;2、小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实验记录。
好,下面同学们开始实验吧!实验记实操作:我们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形。
讨论:拼成的新图形和原来三角形有什么关系?(从拼出的图形中选择一种研究下面问题)1、原三角形的底等于拼成的()形的();2、原三角形的高等于拼成的()形的();3、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形的()。
根据你选择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题目,并针对性地进行指点学困生师:你是怎样拼的?能说一说你的拼法吗?(3)学生本人展示本人的剪拼过程,交换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代表性的情况汇报)展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两等腰直角三角形)底×高÷2底×高÷2长×宽÷2边长×边长÷2(上面是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在每组同学在黑板汇报时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这位小老师。
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教学设计 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031fc7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6.png)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总时间为40分钟。
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应用来展开的。
教学环节可分为情境创设、操作交流、练习反馈和全课总结。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去参观了王伯伯的养虾池,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谁能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一下张爷爷家的养蟹池吧。
(课件出示情景图),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一号蟹池的形状是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那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二、探究新知:(一)操作引入1 、提问: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样也设法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三角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试着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2 、汇报交流:不同方法的小组到前面演示,边拼边讲。
(师选择三种图形贴到黑板上)。
(二)公式推导1 、咱班同学真了不起,小小的三角形竟然拼出了这么多的图形。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呢?(长方形)。
那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长×宽)。
师在黑板上所贴长方形下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 、黄颜色三角形的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3 、长方形的长与这个三角形的底是什么关系?板书4 、长方形的宽与这个三角形的高是什么关系?板书5 、那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生答,师在长方形面积公式下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面积
课时
2
设计者
Xdh小学教育
使用者
教学目标
1.能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简单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在七巧板中找出三角形并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汇报这样几个问题:
(1)在计算这个三角形面积之前,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
(2)为什么要先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呢?(因为三角形面积是用底乘高除以2来算,要先知道底和高,才能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法、情景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 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解答后,抽学生的答案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按刚才我们分析的解题思路算出大约能做多少面这样的小红旗。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答案。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的相关习题。
个性思考部分
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计算三角形面积需要底和高这两个条件;用在方格纸上数的方式,验证面积计算公式是正确的,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的自觉性。这个教学环节属于解决简单问题的教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要求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教学设计中还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通过及时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求出做1面小红旗需要多大的红纸,再求做200面小红旗需要多大的红纸。
教师:同学们可以按这个思路把这个问题解答出来。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是不是给你一张不管是什么形状的面积是0.144 m2的红纸,就能做出200面这样的小红旗呢?
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算出的0.144 m2是做200面小红旗至少需要的红纸,也就是要求一点也不浪费才能做成这样的200面小红旗。使学生理解如果长和宽不刚好是小红旗底和高的整倍数,就可能出现浪费,这样0.144m2的红纸就不能做成200面小红旗了。
(3)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重点让学生说怎样找三角形底边对应的高)
(4)怎样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5)把这个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看它的面积是多少?和计算出来的面积是一样的吗?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第3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教师:这道题有两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第1个问题。要求做200面这样的小红旗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红纸,你觉得应该怎样想?
教师:结合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我们来解答第2个问题,要求长0.9m、宽0.64m的长方形纸大约能做多少面这样的小红旗,小组讨论一下,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出要注意的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注意长方形纸的长和宽是不是三角形底和高的整倍数。
(2)注意这道题的基本的解题思路是长方形
纸的面积包含多少个小红旗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