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1c1d1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a.png)
十、主题概述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且将其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 他对祖国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整个生命奉献给 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邓稼先(1924—1986),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 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 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 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 的理论。成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 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 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 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 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被称为“两弹”元勋。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
【殷红】发黑的红色。 【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 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五、文体知识 1、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 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记叙本人或他所熟悉的人的生活经历、社会活动、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114dc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2.png)
1.写作基础知识:
(1)词语的准确使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2)句子的基本要素: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的概念和用法。
(3)语段的组织:课文中的短文都是由一段段组成的,要求学生学会
整理材料,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语言。
2.课文及词语解析:
(1)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够根
据课文进行复述和总结。
(2)生词解析:对一些生词进行解析和理解,如:寄予、承载、伴随等。
(2)文章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能够分辨文章的类型并读懂相关的内容。
4.课文中的情感:
(1)情感的表达: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怒、哀、乐等,能
够准确地描述人物的情感变化。
(2)对情感的理解:理解并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的原因和内在动机。
5.语言点:
(1)词语的比喻意义: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的比喻意义,如:爱
情的火焰、蔚蓝的天空等。
(2)修辞手法:例如夸张、对比、排比、设问等,能够读懂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作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ee19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b.png)
七年级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每年的开学季,都有许多学生迎来了全新的学习生活,而对于初中的新生来说更是如此。
初中不同于小学,各个学科的难度都有所提高。
为了帮助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语文在语文方面,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小学归来》、《我的课桌》、《大钟寺》等课文,其中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也有较高的要求。
1. 对于文言文,需要了解其基本概念和语言特点,具体包括:(1) 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夸张等。
(2) 常见的文言词汇:如何、何以、何人、何事、何处等。
(3) 古代典籍:掌握了《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古代典籍的内容,将有助于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
2. 对于现代文,需要了解其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包括:(1) 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夸张等。
(2) 运用常识: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对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 阅读态度:具备批判思维,对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数学在数学方面,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1. 有理数的概念: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如何对正负数进行分类和比较大小,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2. 基本性质: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方法及其运算规律,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等基本性质。
3. 运算法则: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方法和运算规律,尤其需要注意正负数的运算法则和符号规律。
英语在英语方面,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基础语法知识和日常用语。
1. 时态:了解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的概念和用法,如何在句中正确使用时态。
2. 名词和代词:认识名词和代词的概念及其基本用法,如何正确使用单数和复数形式,以及正确使用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等。
3. 日常用语: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问候、介绍和礼貌用语等。
综合以上是语文、数学和英语方面的重要知识点,综合起来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1. 多读书、多复习:语文的学习需要打牢基础,数学的学习需要反复练习,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和书写。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课文同步练习+综合性学习 单元合集(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课文同步练习+综合性学习 单元合集(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526776ad02de80d4d8403b.png)
1 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57年他与李政道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得Rumford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这是美国奖学金额最高的科学奖,杨振宁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物理学家。
背景资料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
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100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岐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歌声。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落花的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可歌可泣.( qì )鲜.( xiǎn )为人知鞠躬尽瘁.( cuì )热泪盈眶.( kuàng ) 马革裹.( guǒ )尸风悲日曛.( xūn )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B )A.鞠躬爆炸宰割家喻户晓B.崇高坦诚仰慕锋芒必露C.大厦蓬草萦绕马革裹尸 D.颤抖焦虑筹划死而后已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A.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
B.作者通过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C.小明是我们班的班长,他每天都要处理班级的事务,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D.在我国文学史上,鲁迅、郭沫若、茅盾都是当之无愧....的大作家。
4.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抗旱。
B.今年,我市将投入230亿元打造“幸福武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10d5840975f46527d3e1eb.png)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 “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 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 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 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① 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 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 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 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
“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 清淡的乡思愁情。 3、中心思想 :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 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必须掌握的内容 :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是在描绘长江景色。 2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表达作 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见雁思亲,表现了 淡淡的思乡愁绪 。 4 、这首诗的 首联 、颔联 、颈联 都是 对偶句 。 5 、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 乡愁的诗句 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 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的美景。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与复习提纲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与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5b77f5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4.png)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与复习提纲衣襟jīn 肿胀zhǒng zhng 花圃pǔ 骊歌 l 叮嘱dīng zhǔ 讪笑shn 嫉妒 j d 伫立zh l 荒草萋萋huāng cǎo qī qī 幽寂yōu j(二)解释词语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确凿:确实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沸,水开。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骇人听闻:让人听了就吃惊害怕。
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萋萋: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
(三)、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攒拗哽惮踱撇蘸拽泅瞅雏抽确凿菜畦桑葚臃肿脑髓蝉蜕骊歌花圃丑陋讪笑幽寂二、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①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②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明确:莱畦,石井栏。
③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④找出文中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如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的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afa37d651e79b89680226de.png)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字音字形1.宰割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元勋至死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奠基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难堪仰慕选聘热泪盈眶罗布泊马革裹尸夐不见人河水萦带风悲日曛兽铤亡群蓬断草枯颤抖层出不穷昆仑燕然勒功殷红挚友彷徨铤而走险2.地壳仰之弥高锲而不舍炯炯目光衰微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梳头凌乱无暇及此凌乱不堪众物腾怨心不在焉抱歉深宵伴侣漂白小楷群蚁排衙硕果卓越校补赫然而出潜心贯注迥乎不同一反既往独裁迭起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热情澎湃3.明朗咳嗽调羹绞肉薪金校对草率深恶痛绝揩桌子油腻洗澡悠然阖眼吩咐抹杀疙瘩不以为然揩油捆扎间断叱咤风云二、解释成语并造句1.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热泪盈眶马革裹尸夐不见人河水萦带风悲日曛兽铤亡群蓬断草枯层出不穷燕然勒功铤而走险2.锲而不舍炯炯目光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无暇及此凌乱不堪众物腾怨心不在焉群蚁排衙赫然而出潜心贯注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热情澎湃3.深恶痛绝不以为然4.吴下阿蒙刮目相看三、文学常识(1)杨振宁,美籍华裔___________学家。
与___共获1957年诺贝尔______学奖。
(2)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
为中国成功研制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授予“______”功勋奖章。
《邓稼先》一文的体裁是________,也是一篇典范的________。
(3)闻一多,我国著名()()()。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学术著作___、___等。
(4)《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1930年进入山东大学学习,并得到了老诗人闻一多,王统照的热心教诲,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
而其中《》是诗集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是诗人的标志性作品,也奠定了诗人明快,严峻的创作诗风。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cf98c3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2.png)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
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供大家查阅。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851f10be23482fb4da4cad.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 ( 节选 ) 》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人教版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人教版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d9e58b804d2b160a4ec0c3.png)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主要从 “说”和 “做”两方面来写闻
一多。闻一多一生中的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前期怎样
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
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是 “卓越的学者”,是 “做了再说,做了不
自由畅达、灵活自然。在教学中,这些都是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的。再如, 《说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中,作者是诗人,很多语句富有诗意,精练含
蓄,意蕴丰富。课后练习题中列举出来了一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他的一些
语句进行揣摩。
重点三: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
︵︶七年级
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 “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因为作者自己具有较深厚 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又如,课文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 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 《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90
《中国男儿歌》,引导读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因为作者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大陆长
七年级教材解读
89
她细腻敏锐的心灵进行描绘,捕捉到鲁迅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另外一面,鲁迅形象在一 件件平常小事中站立起来,真切感人,微中传神。
对人物的准确把握,还需要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无论邓稼先、闻一多、 鲁迅、孙权,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关于他们的资料非常多。课文中对这些人物的生平 经历也有所涉及,比如 《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中,教 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细读文本,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把握人物,补充介绍的资 料要适当,要恰到好处,比如,适当介绍当时我国研制两弹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于学 生理解邓稼先工作的艰辛、贡献的巨大有所帮助;适当介绍闻一多被暗杀前后的政治 环境,对于学生理解闻一多的 “大勇的革命烈士”形象有所帮助。要注意的是,不要 将课文阅读变成人物资料的介绍会,让学生记住一些干巴巴的知识,对人物的认识只 停留在概念性知识的层面。不要先行给出一个人物形象的 “标签”,让学生从文中或 补充的资料中去寻找 “依据”,“证实”所谓的理解。而是要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学 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背景,揣摩人物的思想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对人物 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246d063968011ca300914c.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邓稼先》生字元勋yuánxūn奠基diànjī 选聘xuǎnpìn 谣言yáoyán 背诵bèisòng 昼夜zhòuyè 昆仑kūnlún 挚友zhìyǒu 可歌可泣kěgēkěqì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 至zhì死sǐ不懈búxiè 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 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 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 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词语解释至死不懈xi 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 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 ìn :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 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 ǎi 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 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 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 ǎn 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 ūn :立大功的人。
鞠j ū躬尽瘁cu 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 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 àn 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 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 ǎo :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 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0cc93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0.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七年级语文的内容,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涯,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字词攒(cuán) 拗(ǎo)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ân ) 轻捷(jiã ) 蟋蟀(xī shuài)臃肿(yōng zhǒng) 相宜(yí) 书塾(shú) 蝉蜕(tuì) 人迹罕至( jì hǎn) 人声鼎沸(dǐng)斑蝥(máo) 窍(qiào) 覆盖(fù) 收敛( liǎn ) 脑髓(nǎo suǐ) 秕谷(bǐ gǔ) 鉴赏(jiàn shǎng)肿胀(zhàng) 叮嘱(dīng zhǔ) 恐惧(kǒng jù) 骊歌(lí)花圃(pǔ ) 耻笑(chǐ) 玉簪花(zān)衣襟(jīn ) 掸子(dǎn zǐ) 徘徊(pái huái) 栅栏(zhà lán) 蒲公英(pú) 丑陋(lîu) 讪笑(shàn)嫉妒(jí dù ) 啄(zhuï) 吐绶鸡(shîu) 篱笆(lí bā) 沼泽(zhǎo zã) 沮丧(jǔ sàng) 嘎(gā)泥泞(nìng) 骇人(hài) 简陋(lîu) 铰链(jiǎo liàn) 冰雹(báo) 木屐(jī) 飕(sōu) 佣人(yîng)灌木(guàn) 恭敬(gōng jìng) 火钳(qián) 弥漫(mí màn) 瞬息(shùn) 幽寂(jì)荒草萋萋(huāng qī) 涉足(shâ) 伫立(zhù) 足迹(jì) 路径(jìng) 忧郁(yōu yù)皆(jiē ) 邑(yì) 扳(pān ) 环谒(yâ) 泯(mǐn) 方仲永(zhîng) 延绵(yán mián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f6ed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1.png)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初一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课文内容概括。
- 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全文围绕一个“春”字,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展开。
- 绘春部分分别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草之嫩、花之艳、风之轻、雨之细以及人们迎春的喜悦。
- 文章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如济南冬天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和济南冬天的水(绿、清、亮)等,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四季的雨。
春雨的美丽、娇媚;夏雨的热烈而粗犷;秋雨的端庄而沉思;冬雨的自然而平静。
通过对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字词积累。
1. 字音。
2. 字形。
3. 词语理解。
- 朗润:明朗润泽。
-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温晴:温暖晴朗。
- 贮蓄:储存,积聚。
-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 静谧:安静。
-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 粗犷:粗豪,豪放。
三、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2. 文体知识。
- 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抒情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即文章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四、修辞手法。
1. 比喻。
2. 拟人。
3. 排比。
五、描写手法。
1. 景物描写的顺序。
2. 多角度描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ab4c5d77232f60ddcca1ca.png)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韁~皂荚ji树班蝥mo 臃肿yōng zhǒng攒cun成秕bǐ谷系j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歌花圃pǔ砛~懒惰du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词语汇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词语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e35716f960590c69ec376ee.png)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词语汇总整理: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主校王补平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攒cuán成:凑在一块儿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执拗:拗口:确凿záo:确实菜畦qí:菜地。
畦,有土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
桑葚shèn:桑树的果穗,通常暗紫色,浆果状,味甜,可食轻捷jié:动作轻快敏捷臃肿yōngzhǒng:肌肉肿胀相宜xiāngyí:合适,符合书塾shú:私塾方正:正派博学:知识渊博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罕:少人声鼎沸dǐngfèi: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鼎:锅敛liǎn:收拢倜傥tìtǎng:洒脱,不拘束觅食:斑蝥:锡箔:脊梁:秕谷:皂荚:2、《爸爸的花儿落了》肿胀:zhǒngzhàng: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身体某一部分体积增大叮嘱dīngzhǔ:再三嘱咐恐惧kǒngjù:害怕,惧怕骊歌lí:告别的歌花圃pǔ:种花草的园地咻咻xiūxiū: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夹袄:衣襟:玉簪花:3、《丑小鸭》丑陋chǒulòu:(相貌或样子)难看讪笑shàn:讥笑嫉妒jídù:因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来势汹汹xiōngxiōng: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瞬息shùn:一眨眼一呼吸的时间幽寂yōujì:幽静寂寞延绵mányán:延续不断荒草萋萋qī: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伫立:5、《伤仲永》扳pān:通“攀”,牵,引。
环谒yè:四处拜访。
称chèn前时之闻:称,相当,相称。
泯mǐn然众人:完全如同常人。
泯然,完全。
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5991d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8.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笔记第一单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文篇1.《伤逝》:以唐代杜甫的《春望》为引子,通过状物描写,表现自然万物依然春意盎然,而人类却抱愁涂炭的情景;用“既”“则”“又”等连接词表达情感。
2.《赋得古原草送别》:通俗易懂,通过“暮春”描写大自然,反衬人类的悲苦之情;通过用“伤离别之心”评价古代人文化内涵。
3.《小石潭记》:通过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评价了生命的可贵和虚无。
二、常识篇1.风景①风景:指风光、景色、风貌等。
②描写风景的方法:⑴形容词法:如美丽的、雄伟的等。
⑵对比法:如山峦连绵和深谷幽深。
⑶排比法:一层一层或一朵一朵地展现。
⑷夸张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的景色更为壮观。
⑸象征法:艺术家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心中的情感。
2.感受狭义上的感受指的是人的感情体验;广义上则包括感官的体验和认识过程的感受。
三、应用篇1.推广公园活动2.在文学作品中找到描写风景的片段3.对如何表达感受所创作的作文等。
第二单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文篇1.《突围》:为了避免被水淹没,译者和现场民众合作对围巾上下功夫,做出了让人敬佩的成绩。
2.《白雪爱晚》:以“雪”为主题,展示雪的特色,调动读者“世界一片白”的想象。
3.《过零丁洋》:哲理人生感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沟通。
二、常识篇1.雪①雪:是指自天空中以雪花形式降下的气态水,下雪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描写雪的方法:形容词法、对比法、排比法、夸张法、象征法、递进法和其他多种方法。
2.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类的发展源于自然环境。
②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③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和变革。
④人类在享受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危害。
三、应用篇1.仿写《过零丁洋》。
2.团队合作,拿到囧囧森林的小红花。
3.走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等。
第三单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文篇1.《阳光小区》:饱含医者仁心、邻里和睦、传递正能量的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归纳[内容全解]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
这一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鲁迅笔下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从成长的角度选材的课文。
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林海音(现代作家)所写的小说《城南旧事》中节选的。
课文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
全文自始至终贯穿着父亲的热爱及父亲对“我”的关爱。
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童话。
文中讲述了一个从受歧视、饱受嘲弄的丑小鸭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最终变成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白天鹅的故事,启示我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这两首诗的主题对我们的成长都有借鉴意义。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体散文。
作者通过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告诉人们不要单纯地依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这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关知识延伸】1.关于童话童话是文学作品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它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表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它把许多平凡的常见的人物或动物的活动,编织成绚丽多彩的图景,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基本特点是:(1)它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
(2)它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
(3)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而且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以便少年儿童能在阅读后受到有益的教育。
2.秀才、举人、进士秀才,要通过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而获得,由各省的学政主持。
通不过的一律称为童生。
通过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秀才们通过科考选拔,有资格参加本届的乡试。
人们尊称秀才为“相公”。
举人,是通过乡试而得来的。
乡试在秋天举行,也称“秋闱”。
明清的举人,不仅具备会试的资格,而且可以因此进入仕途,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考中乡试第一名者称为“解元”。
第二年的春天举行会试,称为“春闱”,由朝廷的礼部主持,所以也称“礼部试”,“礼闱”等。
通过会试的举人称为“中式举人”或“贡士”,得第一名者称为“会元”,人们尊称举人为“老爷”。
进士,是古代士子们通过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进入为仕的行列,受赐正途出身的荣誉。
通常是三年考一次。
一般进士榜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等为“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得主被称为“状元”。
人们尊称进士为“大人”。
俗话说“连中三元”,就是乡试、会试、殿试均得第一名。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分类复习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第3课丑小鸭童话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讪shàn笑吐绶shòu鸡沼zhǎo泽木屐jī2.用恰当词语填空。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2)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
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
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者是安徒生,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
第4课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萋qī怀恋liàn 幽寂jì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第5课伤仲永文言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zhòng 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
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
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通假字:“扳”通“攀”,牵,引◇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 六至八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知识点归纳:巷子深)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完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不含写作)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A.菜畦qí脑髓suǐ惩罚chénɡ绣像xiòuB.竹筛shāi诧异chà陌生bǎ倜傥tìC.宿儒rú渊博yuān木屐jī讪笑shànD.蝉蜕tuì呜咽yān玉簪zān骊歌lí2.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是()A、倔强强迫强大B、宿儒整宿星宿C、积攒攒动攒集D、着急着凉着迷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阴谋鬼计言简意赅一马平川B、惹事生非金碧辉煌络绎不绝C、仗义直言随声附和忍悛不禁D、真知灼见急功近利旁征博引4、下列词语,有的在课文下面有注解,而有的没有注解,需要我们在阅读中理解,试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骊歌: (2)徘徊(3)挪窝容儿: (4)天之涯:(5)知交半零落5.比较下面句子,说说原句与改句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1)原句: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