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张骞通西域》教案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重庆第三十中学涂菁【课标要求】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
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培养学生通过史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通过对张骞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任务)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Hi,boys and girls.My name is Tujing.Nice to meet you.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重庆三十中的历史老师,我姓涂,大家可以叫我涂老师。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这是?
(逐一展示黄瓜、胡萝卜、石榴)
生:黄瓜、胡萝卜、石榴。
师:这些东西你们都吃过吗?
生:吃过。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原产地是哪里吗?
生:(略)
讲授新课:
师:这些都是古时从一个叫西域的地方传过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域,开启一段神秘的西域之旅。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7页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
本课共分为三个板块,“通”往何处——走进神秘西域,“通”之过程——张骞出使西域,“通”向未来——“凿空”西域影响,我们将其概括为“三通”。
(过渡)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西域。
一、“通”往何处——走进神秘的西域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7页—68页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
一:西域的地理范围?同学们可以结合地图册第23页的地图进行分析。
二:西域人民的生活情况?请同学们在看书的时候将关键词或者是关键句勾画下来。
(引导学生归纳教材)
(播放轻音乐kiss the rain)
师:时间到。
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西域的地理范围?
生: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师:请同学们将书上和地图上的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地理名称勾画出来。
这三个地点所围成的中心区域就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的西域,也就是狭义上的西域。
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
生:新疆。
师:对,就是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那么说的更广一些,西域还包括了?
生:葱岭以西更为广阔的地区。
师:这就是是广义上的西域。
请同学们观察地图,思考狭义上的西域和广义上的西域,他们的分界点在哪里?
生:葱岭。
师:以葱岭为界,葱岭以东、玉门关、阳关以西是狭义上的西域。
而广义上的西域还包含了葱岭以西更为广阔的区域。
因此,无论是广义上的西域还是狭义上的西域,我们都用“两关一岭”来界定它的范围。
提到玉门关和阳关,我们能想到哪些古诗词呢?
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从诗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信息呢?
生:漫漫黄沙,一片荒凉。
师:你是如何得知的呢?
生: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为什么春风吹不过玉门关呢?
生:(略)
师:玉门关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加上高山阻挡,使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无法到达,因此,玉门关及以西地区,也就是西域常年干旱少雨,荒漠和戈壁随处可见。
既然自然环境如此恶劣,那么西域人民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西域地区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
西汉时,各族人民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上进行农业生产。
师:什么是绿洲?
生:(略)
师:绿洲就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
古时的西域人民正是依靠这一片片绿洲才得以在茫茫荒漠中繁衍生息,薪火相传。
西域人民在绿洲上种植?
生:粮食、桑麻、瓜果蔬菜、苜蓿。
师:除了这些物质生活外,他们还创造了怎样的精神生活呢?
生:他们能歌善舞,有许多独特的乐器。
师:很好,上课前我们所听到的那首具歌曲,就是一首极具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歌。
其实,很早的时候,西域和内地就有了联系,但是?
生:由于西域与西汉中心区域相距遥远,内地对西域缺乏了解。
(过渡)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幅西域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随着北方匈奴民族的崛起,开始对西域各族人民进行残酷压迫,从而打破了西域人民宁静而幸福的生活。
二、“通”之过程——张骞出使西域
师:其中有个强大的民族叫做大月氏,在与匈奴的交战中,大月氏王被杀害,匈奴人还将大月氏王的头盖骨作为酒器,对此,大月氏人十分愤怒。
他们发誓要?
生:寻找机会报仇雪恨。
师:同时,匈奴还挥兵南下,威胁西汉的安全。
此时,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怎么做?
生: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
师:但是,西域如此遥远,怎样才能与他们取得联系呢?
生;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师:此时,便有一个名叫张骞的人勇敢的站了出来。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现场表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历史剧。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剧台词朗诵来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老师想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汉武帝,张骞,大月氏王,还有旁白,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
师:这位同学扮演汉武帝,这位同学扮演张骞,这位同学扮演大月氏王,这位同学是旁白,请融入角色,带着感情进行朗读。
其余同学请认真聆听他们的对白,思考四个问题:1、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及任务;2、时间;3、过程;4、结果,请同学们将对白中与问题有关的关键词记到学习资料上。
历史剧《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人物:汉武帝,张骞,大月氏王
地点:教室
旁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匈奴南下侵扰,夺我城池,掠我粮草。
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朕欲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现招募使者一名,出使西
域。
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汉武帝:“来者何人?”
张骞:“启禀陛下,微臣张骞,现在长安任职一个小官。
”
汉武帝:“你已经当官了,生活富足,西域如此荒凉,你为什么还想去呢?”
张骞:“皇上,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虽是一介小官,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堂堂七尺男儿,怎能安于富足呢?今匈奴不断南下侵扰,臣请愿出使西域,以保我大汉昌盛。
”
汉武帝:“好,张骞,朕赐你随从百名,良马百匹,愿你马到成功,早日凯旋。
”张骞:“臣一定不辱使命。
”
旁白:于是,公元前138年,张骞便带上一百多人,离开长安,踏上那未知的西域旅途,茫茫戈壁,飞沙走石。
刚到河西走廊,张骞就被匈奴人俘虏。
但是张骞始终记得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十一年后,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下逃离了匈奴。
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经过大宛,最后,终于找到了大月氏。
张骞:“大王,臣乃大汉使臣,我大汉皇帝想与你一起夹击匈奴。
”
大月氏王:“我们在此已生活多年,百姓安居乐业,不愿再打仗了,但我们很想与大汉往来,请带我向大汉皇帝表达敬意。
”
旁白:无奈,张骞只能踏上返程,走到大夏,张骞便停下来了解当地人民生活的情况。
为避免再次被匈奴抓入,一年后,张骞选择从南路返回长安。
一路上,100多个随从,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了张骞和一个随从。
可是在路上,张骞又被匈奴人扣押了。
一年后,张骞再次逃了出来。
公元前126年,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十年前那个年轻力壮的青年,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
汉武帝:“爱卿,这么多年,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
”
张骞:“陛下,大丈夫言出必行,我怎会忘记对您的承诺呢?大月氏已不愿再和匈奴交战,但是,微臣此次出使,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西域各国也非常想和我大汉交往。
”
汉武帝:“好,好,张骞,你真不愧为我大汉子民!”
旁白:就这样,张骞13年的西域之行终于划上了句号。
师:好,请坐。
刚才这三位同学的朗读非常精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
师:后来,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此时,为了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又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请同学们仿照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填写方法,完成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表格,并将涉及到背景任务、时间、过程、结果、意义的关键词在书上勾画下来。
师: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完成的情况?
生:背景和任务是汉朝对匈奴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联合乌孙王国,夹击匈奴。
师:时间是?
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
师:过程如何?
生: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西域各国,广泛的进行联络。
师:此次出使结果如何呢?
师:很好,那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何异同点呢?异就是不同点,同就是相同点。
现在进行分组讨论,左边的同学比较背景和任务,中间的同学比较时间和过程,右边的同学比较结果和意义。
老师可以给同学们一些提示,主要的相同点可以从出使的任务和结果两方面思考,主要的不相同点可以从出使时匈奴的力量、想要联合的力量、到达地区的范围等方面进行思考。
现在,讨论开始。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生:(略)。
师:很好。
主要的相同点:
1、任务:为了联合少数民族,共同夹击匈奴。
2、结果:都没完成夹击匈奴的任务。
促进了西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主要的不同点:
1、背景:第一次出使时匈奴十分强大,第二次出使时西汉对匈奴战争已取得重大胜利。
2、任务:第一次联合大月氏,第二次联合乌孙。
3、时间:第一次时间长,第二次时间较短。
4、过程:第一次出使十分艰难,第二次相对顺利。
(过渡)师: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
具体有哪些方面的交流呢?
三、“通”向未来——“凿空”西域的影响
生:内地的丝绸、铁器制造、凿井技术传到西域。
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魔术纷纷传入内地。
师:内地传入西域的主要是各类技术,而西域传到内地的是具有区域特色的特产。
那么这些交流中,哪些属于经济?
生:内地的丝绸、铁器制造、凿井技术。
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
师:那么,今天我们所吃的这些瓜果蔬菜,也是张骞从西域给我们带回来的。
(展示黄瓜、胡萝卜、石榴)
师:文化上又有哪些交往呢?
生:西域的音乐、舞蹈、魔术纷纷传入内地。
师:这些极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大大地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
这是一幅西汉茂陵的鎏金铜马图,结合《汉书》中的这段记载,我们可以提取哪些历史信息?
生:(略)
(汗血宝马来自何处,西汉高超的冶金技术,透过这匹马发现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
师:这些原产自西域的马却出现在西汉的陵墓当中,说明?
生:西域与内地之间已经有了经济上的交流。
师:随着西域与内地间往来商旅的不断增多,为了保护这些商旅,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西域都护的设置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哪位同学来挑战一下这个问题?
生: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师:很好,在这里,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从此以后,新疆便纳入我国版图,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任何人妄图分裂新疆的阴谋都必将破灭。
张骞出使西域,意义重大,古往今来,对他的功绩都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这样评价张骞:“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则用”张骞凿空“四个字高度概括张骞传奇的一生。
这里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评价张骞?有哪些史实可以印证这些观点呢?(PPT显示材料一、材料二)
生:(略)
师:那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张骞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给张骞颁个奖。
请同学们结合PPT上的提示,在学习资料上写一写你的颁奖词。
(学生写颁奖词,老师给予指导)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颁奖词呢?
生:(略)。
师:同学们的颁奖词都写十分精彩,老师也写了一个颁奖词。
勇者无惧,行者无疆!他是中华民族放眼世界的第一人,遍地戈壁,漫天黄沙;他翻越千山万水,风餐露宿;他义无反顾,历经十三年寒暑,不辱使命;他凿空西域,敢为天下先;他的精神有着穿越时代的亘古魅力,他就是西汉勇者—张骞。
”
课堂小结:
师:最后,老师有一首歌谣送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齐声朗读。
生:葱岭阳关玉门关,古时称为西域地。
大汉天子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
前138年长安去,联合月氏到西域。
前119年联乌孙,密切联系和交流。
西域都护前60年,西域正式归中央。
张骞凿空意义大,万古流传至今天。
课后延伸:
师:在总结这堂课时,老师发现很多资源非常有意义,学无止境,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观看《大汉天子》这部电视剧,也可以在这些网站上面进行拓展学习,请同学们课后完成本课达标训练。
最后,再次感谢57中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
板书设计:
12课张骞通西域
一、“通”往何处——走进神秘西域
狭义:
西域的范围
广义:
二、“通”之过程——张骞出使西域
1、第一次出使西域:背景、任务、时间、过程、结果
2、第二次出使西域:背景、任务、时间、过程、结果
三、“通”向未来——“凿空”西域影响
1、经济:
2、文化:
3、政治:设立西域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