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1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1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10-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2.能够准确地理解并应用等式的概念;3.学会使用递归的方式解决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式与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2.熟练使用递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式的概念和性质;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授课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2. 理解式的概念•定义式的概念: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集合;•式的性质:相等的式可以互相替代。

3. 一元一次方程•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释未知数的含义;•学习使用递归的方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方程并求解;•练习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实际问题应用式与方程的步骤。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2.举一反三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问题中;3.练习训练法: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解题方法。

六、教学反馈1.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查其理解情况;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3.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式与方程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其他领域中,如几何、代数等;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式与方程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理解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勇敢面对挑战。

以上是本次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共同进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3 式与方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3 式与方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3 式与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式与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式与方程的概念。

2. 方程的解法。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式与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在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式与方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

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而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 方程的解法在学生理解了式与方程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方程:“2x 3 = 7”,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移项和化简来求解这个方程。

4. 实际应用在学生掌握了方程的解法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问题:“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5. 总结与作业布置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学生对式与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2. 在讲解方程的解法时,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路。

3. 在实际应用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式与方程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式与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第【1】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揭题1.谈话导入。

我们学过了关于方程的哪些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预设生1:方程的意义。

生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生3:解方程的方法。

生4: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复习有关方程的知识。

(板书课题:方程)⊙回顾与整理1.方程。

(1)什么是方程?它与算术式有什么不同?明确: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②算术式是一个式子,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与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4)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①等式的性质。

②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互逆关系。

(5)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3题。

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②指名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③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解的。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学生小组交流并集体汇报,然后教师明确:①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②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③列方程,解方程;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及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②你知道哪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预设生1:根据关键性词语找等量关系。

生2:根据常见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3: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4:根据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

(3)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4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各题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自主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第【2】篇〗复习内容: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式与方程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式与方程教案

第7课时式与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P80第1题,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六”中第1、2、4、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及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等。

2.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及方法,进一步建立符号意识,体会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比较系统地掌握式与方程的知识。

教学难点用字母的表达式表示数量的方法以及简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80第1题的表格。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a+b)表示男生、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路程=速度×时间;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师:这些信息中有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它们都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呢?(字母)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代数的开始,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发展的重教学笔记【教学提示】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式与方程的程度,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

要转变。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式与方程的知识。

[板书课题:式与方程(1)]二、复习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师: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请在教科书P80的表格中写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时,可以借助整理帮助学生复习基本的数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整汇报用字母表示的四种数量(加、减、乘、除)和五个定律。

其他部分只需要体会用字母表示比用文字表述更简明易记就可以了。

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用字母表示为s =vt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字母表示为c =at ; 总价=单价×数量,用字母表示为c =a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式与方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式与方程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6课时式与方程(1)【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课件出示:BTV SOS kg NBA ……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意义吗?说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式与方程。

(板书课题)二、复习讲授复习字母表示数1.结合谈话导入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越性?教师:用字母能简明的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1)填空。

(课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

②b乘5.6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a乘h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

③a、b、c、d表示非0自然数,那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2)订正后提问: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3.师生共同总结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4.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的第一个“做一做”。

(2)根据题意写出各式表示的意思。

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第二天卖出9台。

m-9表示() m+9表示()ma表示() 9a表示()(m+9)a表示() (m-9)>a表示()三、课堂作业教材第82页练习十六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检验。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这一大节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字母表示数;二是列方程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式”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式”的概念进行计算;2.能够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的概念;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4.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二、教学重点1.“式”的概念及应用;2.“等式”与“方程”的区分;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教学难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练习册;3.黑板、彩笔;4.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总结表。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回顾“式”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式”的运用;2.引导学生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1.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2.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3.练习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计算。

第三步:拓展练习1.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第四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强调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3.激励学生勇于尝试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习题;2.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如果一个数的三倍再加上5等于17,这个数是多少?3.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做好知识的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初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希望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总复习:第3课时 式与方程 (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总复习:第3课时 式与方程 (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式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列方程,并能够解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列方程。

2.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能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意义。

2. 提问:方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探究(10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3. 学生尝试解方程,并分享解题过程。

三、讲解(10分钟)1.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 强调解方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2. 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2. 强调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列方程,并能够解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后,教师应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5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2)》教案式与方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整体认识知识的能力,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找出等量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与式与方程有关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知识出示:学校组织远足活动。

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过程解:设现在平均每小时走了x千米。

2.5x=3.83 2.5x2.5=11.42.5 x=4.56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千米?二、提出问题1、这是我们熟悉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解题的一种方法。

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识。

2、小组进行讨论(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出发,将这道具体的例题作为一个点,四散出各个基础知识,边回顾边整理,成为一个具体的体系,使学生明白基础的重要。

)三、分析知识建立联系(一)学生汇报各类知识小组汇报知识,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汇报,边汇报教师边完善,同时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后需要集体进行知识的再加工与再整理,使知识更加完善。

)(二)解方程与方程的解1、具体知识4.56是方程的解,而求这个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补充提问: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1)》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1)》教案式与方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式与方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式与方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式与方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算术式的概念;2.能够根据问题的要求,列出算术式;3.能够初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重点1.算术式的概念及其用法;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以及小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

2. 讲解2.1 算术式的概念及其用法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算术式吗?”让学生自己尝试回答。

然后通过更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算术式是由数字和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术式,老师可以列一些例子,例如:5+3、8×2、4-2等等,然后通过一些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常见的方程问题,例如:“班里有一部分同学去游泳,还有5个人没有去,请问这个班有多少人?”,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列出方程的形式,并通过解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可以适当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算术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反思由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因此本节课的难度相对较低。

在讲解算术式和方程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拓展知识,例如多项式、二次方程等等。

此外,在练习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些类型不同、难度适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练习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5 分钟)1.列方程(1)某数的5 倍加上它的2 倍和是42,求这个数。

(2)X 的5 倍减去它的2 倍差是1.2,求X。

2.育民小学四五年级共植树600 棵,五年级植树是四年级的3 倍。

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1)画图,找等量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层次练习(15 分钟)1.育民小学四五年级同学植树,五年级植树是四年级的 3 倍,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植300 棵。

四五年级各植多少棵?(1)这道题与上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你会解答这道题吗?试做(3)订正:解:设四年级植X 棵,五年级植3X 棵。

3X-X=3002X=300X=1503X=3150=450答:四年级植150 棵,五年级植450 棵。

2.试一试: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4 倍,妈妈比女儿大27 岁,妈妈和女儿各多少岁?学生独立做3.小结:解答时,要抓住有倍的那句话设出未知数。

看一看是求它们的和还是差,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15 分钟)1.看图列方程125 页3 题。

完成后交流2.对比练习(1)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

二人从相距112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1.6 小时相遇。

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

二人从相距112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 千米,二人经过几小时相遇?(3)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整理与复习 第9课时式与方程(练习课)》》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整理与复习 第9课时式与方程(练习课)》》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整理与复习第9课时式与方程(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整合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式与方程的解法方法;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式与方程的解法方法。

难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试卷。

3.学生:学生课前完成的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提醒1.回顾知识点:请学生主动回答前几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第二部分:教学授课1.引入新知识:通过教学PPT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重点难点:详细解释式与方程的解法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师生互动: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三部分:练习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准备的练习册上的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2.解答与讨论: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答案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第四部分:课堂总结1.知识梳理: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反馈评价:学生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拓展练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更多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六、作业布置1.完成习题册上指定的练习;2.思考并解决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式与方程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通过师生互动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式与方程的解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未来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希望学生能够在这节课中收获满满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1.3式与方程》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1.3式与方程》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1.3 式与方程》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6.1.3 式与方程》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构成和方程的解法,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6.1.3 式与方程》这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知识基础,对基本的算术运算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对一些特殊的方程可能还没有掌握解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一些特殊的方程,如含有分数、未知数在分母上等的解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

2.讲解式与方程:讲解式与方程的定义和构成。

3.解方程:讲解方程的解法,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

4.练习解方程:让学生进行解方程的练习,并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5.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的拓展讲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式与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等内容。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解题能力等方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数与代数 第6课时 式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数与代数 第6课时 式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数与代数第6课时式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 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应用。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解方程的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对话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激发思维。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数的运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数量关系。

那么,我们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数量关系呢?二、新课1. 讲解代数式的概念,举例说明代数式的应用。

2. 引入方程的概念,讲解方程的意义。

3. 讲解方程的解法,通过实例演示解方程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 提醒学生注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那么,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呢?二、新课1. 讲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 提醒学生注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数与代数 第7课时 式与方程(1)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数与代数 第7课时 式与方程(1)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数与代数第7课时式与方程(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代数式和方程式。

2.能够应用代数式和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灵活运用代数式和方程式来描述数学关系。

二、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应用。

2.方程式的概念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小黑板和粉笔。

3.教具:代数式和方程式示意图。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讲解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1.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组合,代表数之间的关系。

例如,2x+3y=10就是一个代数式,其中x和y是未知数。

2. 方程式方程式是由代数式构成的等式,表示两个代数式相等的关系。

例如,2x+3y=10就是一个方程式,它表示左边的代数式等于右边的代数式。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2.概念讲解:逐步讲解代数式和方程式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对代数式和方程式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代数式和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检查学生对代数式和方程式的理解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七、课堂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入更复杂的代数式和方程式,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式”的概念,能够根据实际情景列式。

2.能够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掌握“式”和“方程”的概念。

•能够根据具体情景列式。

•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

2. 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练习册
•…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式”和“方程”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1.介绍“式”和“方程”的定义及区别。

2.讲解如何根据实际情景列式。

3.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4. 练习与巩固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并及时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继续在课后进行复习。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节课的教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第7课时 式与方程(1)【教案匹配版】——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7课时 式与方程(1)【教案匹配版】——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方程的必备条件
等4式x+2>9 方x程+ 5<12
3+11≠12
1.必须含有未知数
2.必须是一个等式
练与学
解方程。
x 0.25 1 3
x 1 0.25 3
x 7 12
4+0.7x=102 0.7x=102-4 0.7x=98 x=140
x 30% 4 x 30% 4 x 1.2
2 x 1 x 42 32
青蛙每天吃n只害虫, 100天吃掉(100n)只害 虫。
s=vt c=at c=ax
V=Sh S=a2
a+b=b+a
b c bc aa a来自ab=bacm
C=2(a+b) a(bc)=(ab)c
(a+b)÷2
S=πr2 a(b+c)=ab+ac
小结
1. 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 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7 x 42 6
x 36
等式的性质
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同一个 数,结果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以)同一个不 为0的数,结果仍然相等。
随堂练习
1.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
个58元。 9a表示_____9_个__足__球__的__总__价____________; 58b表示____b_个__篮__球__的__总__价____________; 58-a表示__篮__球__单__价__比__足__球__单__价__贵__的__价__钱___; 9a+58b表示_买__9_个__足__球__和__b_个__篮__球__共__用__的__钱___; 如果a=45,b=6,则9a+58b=___7_5_3____;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式与方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通过复习式与方程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用字母列出表达式,进而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

(2)例1,以“会用字母表示什么”为题,借助表格梳理,帮助学生从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等方面回顾所学知识,将已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提升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

(3)例2,让学生回顾代数表达式的正确写法,巩固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某个数量的方法,这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基础。

“做一做”采用连线搭配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起文字表达与数学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4)教材用通俗的语言指出了方程表示一种等量关系的实质。

接着,安排例3、例4,启发学生回顾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和联系,并对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进行回顾与复习。

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和“做一做”重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未知数参与列式,解方程。

教学建议(1)提升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

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关于“式与方程”学过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体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例1,通过教材提供的示例,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例子。

例2~例4及“做一做”都可先让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完成后再交流、评价。

其中,“做一做”要注意形如a³、3a、a3的式子用文字表达的含义及书写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总结,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提高用字母表达数量的能力。

另外,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结合“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经历用方程解答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尤其是如何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回顾与反思。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方程的意义,逐步建立代数思维。

复习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实质是用一个等式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在建立这种等量关系时,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地位同等。

因此,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使用顺向的思维理解数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数与代数》第六课时的内容式与方程,本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梳理和提炼,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解如何用字母表示量,以及含有字母的数字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解什么是方程,培养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小六学生已有对未知数认识的感性经验,思维活跃,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对方程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字母的数学用法,理解带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如何建立方程。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料、实例和辅助性的讲解,学生在查阅、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了解未知数;(2)、根据教师讲解与练习,学会使用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未知数的用法,理解未知数在式子中的含义。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性认识未知数,掌握方程的使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利用方程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1.3 式与方程 -人教新课标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1.3 式与方程 -人教新课标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1.3 式与方程 -人教新课标 (9)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和方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 探索方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出方程的定义。

3. 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通过逆向思维,找出解方程的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方程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解方程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与方程的总复习说课稿
张少序
下面就向各位同行汇报这一次上课的心得和思考,说的不到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以为,复习课的知识是学生已学过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前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得到提高。

在复习中抓住重难点进行复习。

这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带动对一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作“听众”、“观众”、“作业的奴隶”,应把复习整理的机会还给学生。

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就具体落实到我这今天上的《式与方程的总复习》这一节课,
教材解读:
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拙见。

一、说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易方程;能列方程解需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

2、通过复习,增强用字母表示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渗透代数思想,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与代数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倾向,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加深理解方程意义和解法,提高
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式.等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成下面三大块。

(一)激疑引入。

由老师根据提供鞋的码数推算出其脚大约是多少厘米,让学生产生疑问。

老师适时说明方法以含有字母的式子出现,唤起学生回忆起用字母可以表示数。

(二)回忆整理。

1、用字母可以表示数。

(1)学生口答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其他学生说说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是什么。

(2)在练习中回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结合具体的例子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整理方程的相关知识。

(1)由用一组含有字母的式子让学生分一分回忆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由方程回忆与方程有关的知识。

(2)通过练习掌握解方程的依据并回忆等式的性质,及时沟通方程与等式联系和区别,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运用方程解知识决实际问题,在练习中小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明确思路和方法。

感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性。

(三)练习运用。

设计三种题型:我会连、我会做、我会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其中重点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连——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进行辨析。

我会做——并没要求学生一定用方程解,而是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使学生出现错误,进而感受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我会用——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是与课前问题首尾呼应同时又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