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
在张红看来,丈夫不仅不上进,还时不时和 别人打牌赌博。有一次,张红实在受不了, 晚上丢下孩子,收拾衣服住到老乡家去。对 于妻子的行为,丈夫很生气,结果夫妻俩打 了起来。张红曾想到离婚,但为了孩子,她 只能强忍维持现在的婚姻,但她对于目前的 状况还是感到无助和痛苦。 问题:针对张红的问题和需求,请设计一份社 会工作服务方案。(问题与需求分析、方案 目标、介入策略、合作资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 人指在心理上、生理上、人体结构上,某 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 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 人 我国将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 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 多重残疾。
2、对待残疾的观念 • 残疾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现象 • 残疾人具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 外部障碍是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 • 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 德规范;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 • 残疾人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奋斗、自强不 息,才能真正地、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 发展残疾人事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 与、共享”,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 个重要标志
*内涵理解: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殊性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性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 服务需求的多样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
• 价值观的反移情:工作者要反思自己对残 疾人的看法,避免排斥、拒绝和过度保护 的移情 • 文化差异与特定技能:掌握与残疾人沟通 的技能和工具 • 职业倦怠:敏锐察觉自己的工作状态,及 时调整心态,学会自我缓解压力
*老年期
• 可能遭遇的问题:多重残疾;社会隔离; 各种能力的丧失 • 需要的帮助:从事个案管理;提供社区照 顾;发展社会支持网络;协助环境改造; 协助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 人指在心理上、生理上、人体结构上,某 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 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 人 我国将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 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 多重残疾。
2、对待残疾的观念 • 残疾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现象 • 残疾人具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 外部障碍是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 • 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 德规范;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 • 残疾人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奋斗、自强不 息,才能真正地、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 发展残疾人事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 与、共享”,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 个重要标志
*内涵理解: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殊性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性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 服务需求的多样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
• 价值观的反移情:工作者要反思自己对残 疾人的看法,避免排斥、拒绝和过度保护 的移情 • 文化差异与特定技能:掌握与残疾人沟通 的技能和工具 • 职业倦怠:敏锐察觉自己的工作状态,及 时调整心态,学会自我缓解压力
*老年期
• 可能遭遇的问题:多重残疾;社会隔离; 各种能力的丧失 • 需要的帮助:从事个案管理;提供社区照 顾;发展社会支持网络;协助环境改造; 协助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
残障社会工作理论ppt课件
• (4)邻里援助网络。当采取这种介入策略时,社 会服务机构通常以一个以地域界定的的社区为基础 ,然后尽力识别当中所存在的非正式辅助网络及区 内的“自然辅助者”。这些自然辅助者可以在向邻 里提供支援上扮演关键的角色。社会工的任务就是 去强化区内的非正式自然网络,把分布区内的大小 网络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邻里援助网络系 统,帮助区内孤立无援的人士。 • (5)社区授权网络。这种介入策略的目的就是要 发展一个聚合了非正式社区领袖的讨论场所,借以 有效地反映区内各种群体的意见及利益。社会工的 任务是去促进这些非正式领袖的沟通、联系及互助 并建立网络,鼓励这些网络成员去共同参与及关心 区内问题,形成社区内申述问题及倡议社区政策改 革的声音。
第三节 残障的社会参与理论
二、社会参与理论 残疾人在经过康复医疗过程中和医疗 基本终结后,正视残疾事实,科学地评估 残疾和障碍程度,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 助扶持下,重新回归家庭生活和平等参与 社会活动。
第三节 残障的社会参与理论
三、社会参与能力的评估
ICF:《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 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中文简 称国际功能分类(ICF)由世界卫生组织在 2001年5月22日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 命名并在国际上使用。 • ICF为从生物、心理和社会角度认识损伤所 造成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它为从身 体健康状态、个体活动和个体的社会功能上 探索提供了理论框架。
残障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残障的发生理论
一、社会代价理论 • 残疾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残疾是 人类创造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然付 出的代价。
第一节 残障的发生理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
目标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残疾人克服生活、学习和工作 中的困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实现自我价值和潜能 的发挥。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残疾人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初是慈善组织和社会团体为残疾人提供救助 和福利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 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通过组织残疾人参加 各类小组活动,促进他们相互支 持、共同成长的专业方法。
小组工作有助于促进残疾人之间 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 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组工作师根据残疾人的兴趣和 需求,设计各类小组活动,如康 复训练、技能培训、心理支持等 。
通过小组活动,残疾人可以相互 学习、分享经验,增强自信心和 社交能力。
社区融入与生活支持服务包括社区资源链接、生活照顾和社区参 与等多个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协助。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融入与生活支持服务中扮演协调者、倡导者和 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为残疾人提供社区资源链接、生活照顾和社 区参与等方面的支持和协助。
03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
个案管理
01
个案管理是一种针对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全面 服务的专业方法。
03
个案管理师定期跟进服务进展,与残疾人及其家庭 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服务计划以满足变化的需
求。
02
个案管理师通过评估残疾人的需求和资源,制 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并协调各类服务资源,
确保残疾人获得合适的服务和支持。
04
个案管理有助于提高残疾人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残疾人社会工作
$number {01}
目 录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残疾人克服生活、学习和工作 中的困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实现自我价值和潜能 的发挥。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残疾人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初是慈善组织和社会团体为残疾人提供救助 和福利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 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通过组织残疾人参加 各类小组活动,促进他们相互支 持、共同成长的专业方法。
小组工作有助于促进残疾人之间 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 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组工作师根据残疾人的兴趣和 需求,设计各类小组活动,如康 复训练、技能培训、心理支持等 。
通过小组活动,残疾人可以相互 学习、分享经验,增强自信心和 社交能力。
社区融入与生活支持服务包括社区资源链接、生活照顾和社区参 与等多个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协助。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融入与生活支持服务中扮演协调者、倡导者和 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为残疾人提供社区资源链接、生活照顾和社 区参与等方面的支持和协助。
03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
个案管理
01
个案管理是一种针对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全面 服务的专业方法。
03
个案管理师定期跟进服务进展,与残疾人及其家庭 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服务计划以满足变化的需
求。
02
个案管理师通过评估残疾人的需求和资源,制 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并协调各类服务资源,
确保残疾人获得合适的服务和支持。
04
个案管理有助于提高残疾人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残疾人社会工作
$number {01}
目 录
《社会工作概论》PPT 第十四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
1. 确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新理念,把残疾人社会工 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多元中心治理机制下的新型残 疾人社会工作。
这种多元中心,首先要实现残疾人社会工作主体多元 化,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市场企业等;其次要实 现资源来源的多元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社会组织 发挥辅助性作用,从各自的优势出发来筹集资源。
2.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中观和微 观三个层次: 宏观上积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残疾人 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建构,形成“亲和友善”的残 疾人文化,这涉及到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医疗康复 保护、就业扶持与保护、教育保护、社会救助和无 障碍设施规范政策等。 中观层面是培育发展残疾人的组织和为残疾人提 供服务的社会组织。 微观层面主要是残疾的预防与康复,包括残疾风 险知识普及和残疾服务对象的信息支持等积极的预 防性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功能 或进行功能补偿,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把某些工作对象(如残疾人)的行为视为 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 实际上是有偏颇的,因为被某些人视为不 正常的行为在工作对象群体看来是完全正 常的。如精神病患者的某些行为在我们看 来是不正常的,而从精神病患者群体来看 是正常的,福柯认为使其“正常化”的过 程其实是权力强加的过程。
(二)回归社会理论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将残 疾变革为“每个人都可能有面对身体与环境互动时发生障 碍”,残疾就并非个人问题,而是一种人权与政治问题
2006联合国正式发布了《残疾人权力公约》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世界残疾报告》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技巧分享PPT课件
(7)所持专业立场是有意识地把受压迫的 经历作为开展服务对象工作的一个问题来 处理。
(8)了解辅导工作的过程与方法,了解政 策程序也至关重要。
3.倡导模式
许多残疾人由于自身的功能障碍无法有效 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 益。
比如有些重度弱智、患严重精神疾病或痴 呆症的残疾人不能有效地让他人了解自己 的需求,也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6-12岁期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1.创造受教育的社会环境条件 2.协助建立支持性的学校环境 3.帮助处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组织同
伴支持小组 4.帮助克服身份认同上的困难 5.向这一阶段残疾的学生提供危机介入
12~18岁期
发展任务:建立个人身份、独立 问题: 1.脱离父母,建立个人身份 2.无法接受残疾身份,特别是这一阶段致
复健方案
休憩 方案
较疏远 的朋友
护理
就业体系 人员 兄弟姐妹
学校
家庭 教师
父母
政府组织
杂货商 同事 教友
族人
儿童福利
房东
生 态
理发师 美容师
伯叔父母
配偶
祖父母
酒保
的
社 会 系
司法 俱乐部 其他 体系 成员 近亲
统
图
牧师、 神父、 犹太教
亲密的 朋友
其他 士主教
组织
文化团
微个视人系统
孩子 岳父母
继兄弟 邻居 经济(收
理方面的功能,而且还会探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 功能状况,找到稳定、改善或解决服务对象的问 题的途径。
4.社区需求评估
社区需求评估通常会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 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人口统计数据、做社会调查、召 开社区公众会议、代表会议、开办焦点小 组等,了解社区残疾人群体以及个人的需 求。
《残疾人社会工作》PPT课件
• 0-3岁,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
• 3-6岁,主要任务是形成沟通技能和主动性
• 6-12岁,主要任务是建立勤奋感,克服自 卑感
• 12-18岁,主要任务是建立个人身份、独 立
• 年轻成人期,主要任务是成家立业
• 中年期,主要任务是抚育子女、贡献社会
• 老年期,主要任务是精选保课件 持自我完整
9
*0-3岁
精选课件
34
3、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残疾预防
• 发展中国家致残的原因主要有:传染性疾 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意外事 故;慢性病与老年病;其他因素
•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三级预防方式 • 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与疾病的发生 • 二级预防: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 三级预防:预防残疾后产生障碍
• 可能遭遇的问题:父母不接受残疾孩子; 父母不知道怎么帮助和对待残疾孩子;父 母过度保护孩子
• 需要的帮助:提供情绪支持;帮父母得到 一些实用的服务咨询、协助和资源;协助 家庭处理与医疗体系和其他相关体系打交 道时的障碍和问题;帮父母理解残疾孩子 的需要,给孩子提供环境和学习机会;处 理残疾孩子受到遗弃我国采用的康复模式与机制
• 世界组织模式,由卫生部负责,以社区和 家庭为基础建立社区康复网络
• 社区服务模式,由民政部负责,将社区康 复纳入社区服务系列
• 家庭病床模式,由社区卫生部门与医疗康 复机构负责,向社区康复对象提供服务
• 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主要由
民政部门、社区卫生部门、社区康复组织
• 文化差异与特定技能:掌握与残疾人沟通 的技能和工具
• 职业倦怠:敏锐察觉自己的工作状态,及 时调整心态,学会自我缓解压力
精选课件
20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具工作对象相同的生活经历,难找同理心(同感)
2021/2/23
13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预防(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 (一)残疾的风险因素 • (二)主要预防措施 • 三级预防 • 1级:预防( 70%) • 2级: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10%-20%) • 3级:残疾出现后,预防残障
2021/2/23
7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
• 1、根本目的:增强社会功能、参与社会生活、 共享物质文化成果
• 2、具体目的: • 心理:自卑、抑郁、自闭(疏离社会)等 • 生理:康复 • 社会:教育、就业、婚姻家庭、权益、文化
生活、环境 • “歧视” “忽视” “俯视” “仰视”
平视 • (美国政府部门有16万残疾雇员)
2021/2/23
22
• (3)工作重点应有社会因素视角 • (4)残疾人工作的历史和文化视角 • (5)相信残疾人有自身的幸福感 • (6)相信残疾人毫无疑问有权掌握自
己的生活
2021/2/23
23
• (二)残疾人沟通要点
• 1.了解各类残疾情况(类型、原因、 影响、沟通方法)
• 2.掌握专门的沟通技巧(手语、唇读、 盲文、沟通板)
2021/2/23
平等 ● 参与 ● 共享
2
残疾人定义的连结
Disease 疾病
2021/2/23
Impairment 损伤 指身体的 某部份或 系統失去 功能
Disability 障碍 导致此人 不能做某 事
Handicap 残障 因此成为 社会经济 的弱势
3
• (二)残疾人的问题 • 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人生发展任务
2021/2/23
20
• 四、残疾人婚姻家庭 • 婚姻:如何组成家庭 • 家庭:如何维护隐定 • 残疾人的独立自主权的保障
2021/2/23
21
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一)残疾人工作的基本观念与原则 (6个指导原则)
• (1)人是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 • (2)残疾人的问题不是自身的问题
工作能力障碍; 交通及通道障碍; 就业困难; 医疗/康复开支
• 社会支持服务
残障人士就业政策; 建设无障碍环境 就业辅导及训练; 社会教育及宣传; 经济援助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 工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II)
• 医护/专业关系/康复需要
病者/残障人士及家人缺乏病理常识; 缺乏家居护理知识
• (3)所有描述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变量都应予 以评估,既包括人性的特质(人格、行为、身体 状况),也包括环境因素
2021/2/23
27
• (4)信息应该尽可能广泛
• (5)数据资料应当用可以理解的方式 组织到一起
• (6)评估应当与个人及其环境采取的 多种介入措施联结在一起
2021/2/23
28
2021/内容
就因患病、创伤或残障而引起的情绪、家庭、 照顾、人际关系等问题, 提供辅导服务; 协助订定社区康复计划,评估其心理健康,以 及转介病人/残障人士及其家人申 请康复服务 及有关社区资源;提供经济/实物援助,例如 减免医疗/康复服务收费,申请基金资助,以 及购买医疗/康复器材等; 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主动接触社区内有需要 接受康复服务的人士,提供有关的援助; 为遇到同类问题的残障人士或其家人安排小组 辅导服务或讲座或成立俱乐部。
• 医护康复服务
残障人士资源中心/图书馆; 教育辅导服务; 常识讲座; 自理/家居护理训练
(六)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生、心、社会交往)
• 重点关注:遭受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社会工作的重点 所在
• 2、服务需求的多样性
• (1)人数庞大 • (2)困难多重
• 3、工作过程的艰难性
(结合: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 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
2021/2/23
平等 ● 参与 ● 共享
6
对残疾人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 1、定义:围绕个人、家庭、群体、社
会组织、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专业资格、社会授权) • 2、资源:运用已有、争取适当 • 3、场所:专门的组织机构 • 4、方法:个案、小组、社区、个案管 理、方案评估、研究工作
2021/2/23
32
• 3.倡导模式 • 4.自助小组 • 5.社区工作模式 • (1)调动资源 • (2)创造新资源 • (3)社区联络 • (4)社区倡导与教育 • 6.个案管理模式
2021/2/23
33
• 3.运用多种方式求证,确定沟通效果 (重述、复述、观察)
2021/2/23
24
•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一)建立信任关系 • (1)建立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 • (2)树立社工和服务对象对其改变能力的信
念
• (3)传达出对残疾人服务对象的价值的信念 • (4)处理好同情心与同感 • (5)避免掉入先入为主的陷阱 • (6)建立耐心和理解 • (7)减少恐惧和不适
• 4.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特殊康 复服务-建立各类康复中心
2021/2/23
15
• (二)康复类型(对应残疾人的困难和需
求)
• 1.医疗康复 • (1)物理和运动疗法 • (2)作业疗法 • (3)语言疗法 • (4)心理疗法 • (5)文体疗法 • (6)中医疗法
2021/2/23
16
•
2021/2/23
25
• (二)参与残疾评定(懂残疾类型、知
评定程序)
• 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 精神6类残疾的分级和评定标准
2021/2/23
26
• (三)个人与社区状况评估
• 1.生态框架的评估
• (1)评估应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多个生态系统 去收集资料,诸如家庭、学校、就业单位等
• (2)信息来源包括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系统中 的重要他人和社工的观察
• 工作程序:职业评定、咨询、培训、就业指导
2021/2/23
18
• 4.社会康复
• (创造适合的生存、创造、发展、自我实现的社会环 境,享受常人同等权利,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 社会康复
文化角度 应有的尊重 制度角度 法律的健全
2021/2/23
19
• 三、无障碍环境 • 物质环境 • 信息无障碍 • 交流无障碍
残疾人社会工作 PPT课件
第一节 残疾当事人
• 一、残疾人定义与分类 • (一)定义 • 对象边界?带残疾的人 什么是残疾?二等公
民? • (二)残疾人的界定 • 1.世界卫生组织的残疾定义(WHO) • 三类: 损伤/伤残(后天引发) 、 能力缺失
(先天引发)、 残障(两者兼有可能) • 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影响不同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工 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
• 心理/人际关系需要
拒绝接纳自己的残障或疾病所导致的障碍 情绪困扰/惶恐/失望/沮丧愤怒/缺乏社交 网络
• 心理支持服务
残障人/家人辅导 互助小组辅导小组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工 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I)
• 就业/社会关系需要
• 2.优势视角的评估 • 包括四个方面: • 环境的优势 • 个人的优势 • 环境的缺失 • 个人的缺失
2021/2/23
29
• 3.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的评估 • (1)生理状况: 身体功能 • (2)心理状况:内部、精神、情感 • (3)社会生活:外部、关系、环境 • (4)文化:外部、民族、地区 • (5)精神:宗教信仰
• 社会工作者重点关注三级预防:普及防残知 识、提供康复信息、获得康复训练、使用辅 助用具
2021/2/23
14
• 二、康复(社会工作的治疗和发展功能)
• (一)康复模式
• 1.世界卫生组织模式:社区康复网络
• 2.社区服务模式:社区康复机构 (建厂、院、 所、站)
• 3.家庭病床模式:家庭康复服务-在家康复
• 2.教育康复
• (文化、技能教育;普通、特殊教育)
• 文化教育、技能教育
2021/2/23
17
3. 职业康复 (1)掌握残疾人的身体、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 (2)就残疾人职业训练和就业的可能性进行指导 (3)提供必要的适应性训练、身心机能的调整以
及正规的职业训练 (4)引导从事适当的职业 (5)提供需要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 (6)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2021/2/23
30
• 4.社区需求评估 • (1)社会保障 • (2)交友 • (3)教育 • (4)就业协助 • (5)行为调适上的协助 • (6)居家生活协助 • (7)社区无障碍方面的协助 • (8)健康协助
2021/2/23
31
• (四)介入模式 • 1. 危机介入 • 2. 增能模式(8个指导原则)
2021/2/23
13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预防(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 (一)残疾的风险因素 • (二)主要预防措施 • 三级预防 • 1级:预防( 70%) • 2级: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10%-20%) • 3级:残疾出现后,预防残障
2021/2/23
7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
• 1、根本目的:增强社会功能、参与社会生活、 共享物质文化成果
• 2、具体目的: • 心理:自卑、抑郁、自闭(疏离社会)等 • 生理:康复 • 社会:教育、就业、婚姻家庭、权益、文化
生活、环境 • “歧视” “忽视” “俯视” “仰视”
平视 • (美国政府部门有16万残疾雇员)
2021/2/23
22
• (3)工作重点应有社会因素视角 • (4)残疾人工作的历史和文化视角 • (5)相信残疾人有自身的幸福感 • (6)相信残疾人毫无疑问有权掌握自
己的生活
2021/2/23
23
• (二)残疾人沟通要点
• 1.了解各类残疾情况(类型、原因、 影响、沟通方法)
• 2.掌握专门的沟通技巧(手语、唇读、 盲文、沟通板)
2021/2/23
平等 ● 参与 ● 共享
2
残疾人定义的连结
Disease 疾病
2021/2/23
Impairment 损伤 指身体的 某部份或 系統失去 功能
Disability 障碍 导致此人 不能做某 事
Handicap 残障 因此成为 社会经济 的弱势
3
• (二)残疾人的问题 • 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人生发展任务
2021/2/23
20
• 四、残疾人婚姻家庭 • 婚姻:如何组成家庭 • 家庭:如何维护隐定 • 残疾人的独立自主权的保障
2021/2/23
21
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一)残疾人工作的基本观念与原则 (6个指导原则)
• (1)人是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 • (2)残疾人的问题不是自身的问题
工作能力障碍; 交通及通道障碍; 就业困难; 医疗/康复开支
• 社会支持服务
残障人士就业政策; 建设无障碍环境 就业辅导及训练; 社会教育及宣传; 经济援助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 工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II)
• 医护/专业关系/康复需要
病者/残障人士及家人缺乏病理常识; 缺乏家居护理知识
• (3)所有描述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变量都应予 以评估,既包括人性的特质(人格、行为、身体 状况),也包括环境因素
2021/2/23
27
• (4)信息应该尽可能广泛
• (5)数据资料应当用可以理解的方式 组织到一起
• (6)评估应当与个人及其环境采取的 多种介入措施联结在一起
2021/2/23
28
2021/内容
就因患病、创伤或残障而引起的情绪、家庭、 照顾、人际关系等问题, 提供辅导服务; 协助订定社区康复计划,评估其心理健康,以 及转介病人/残障人士及其家人申 请康复服务 及有关社区资源;提供经济/实物援助,例如 减免医疗/康复服务收费,申请基金资助,以 及购买医疗/康复器材等; 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主动接触社区内有需要 接受康复服务的人士,提供有关的援助; 为遇到同类问题的残障人士或其家人安排小组 辅导服务或讲座或成立俱乐部。
• 医护康复服务
残障人士资源中心/图书馆; 教育辅导服务; 常识讲座; 自理/家居护理训练
(六)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生、心、社会交往)
• 重点关注:遭受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社会工作的重点 所在
• 2、服务需求的多样性
• (1)人数庞大 • (2)困难多重
• 3、工作过程的艰难性
(结合: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 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
2021/2/23
平等 ● 参与 ● 共享
6
对残疾人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 1、定义:围绕个人、家庭、群体、社
会组织、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专业资格、社会授权) • 2、资源:运用已有、争取适当 • 3、场所:专门的组织机构 • 4、方法:个案、小组、社区、个案管 理、方案评估、研究工作
2021/2/23
32
• 3.倡导模式 • 4.自助小组 • 5.社区工作模式 • (1)调动资源 • (2)创造新资源 • (3)社区联络 • (4)社区倡导与教育 • 6.个案管理模式
2021/2/23
33
• 3.运用多种方式求证,确定沟通效果 (重述、复述、观察)
2021/2/23
24
•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一)建立信任关系 • (1)建立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 • (2)树立社工和服务对象对其改变能力的信
念
• (3)传达出对残疾人服务对象的价值的信念 • (4)处理好同情心与同感 • (5)避免掉入先入为主的陷阱 • (6)建立耐心和理解 • (7)减少恐惧和不适
• 4.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特殊康 复服务-建立各类康复中心
2021/2/23
15
• (二)康复类型(对应残疾人的困难和需
求)
• 1.医疗康复 • (1)物理和运动疗法 • (2)作业疗法 • (3)语言疗法 • (4)心理疗法 • (5)文体疗法 • (6)中医疗法
2021/2/23
16
•
2021/2/23
25
• (二)参与残疾评定(懂残疾类型、知
评定程序)
• 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 精神6类残疾的分级和评定标准
2021/2/23
26
• (三)个人与社区状况评估
• 1.生态框架的评估
• (1)评估应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多个生态系统 去收集资料,诸如家庭、学校、就业单位等
• (2)信息来源包括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系统中 的重要他人和社工的观察
• 工作程序:职业评定、咨询、培训、就业指导
2021/2/23
18
• 4.社会康复
• (创造适合的生存、创造、发展、自我实现的社会环 境,享受常人同等权利,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 社会康复
文化角度 应有的尊重 制度角度 法律的健全
2021/2/23
19
• 三、无障碍环境 • 物质环境 • 信息无障碍 • 交流无障碍
残疾人社会工作 PPT课件
第一节 残疾当事人
• 一、残疾人定义与分类 • (一)定义 • 对象边界?带残疾的人 什么是残疾?二等公
民? • (二)残疾人的界定 • 1.世界卫生组织的残疾定义(WHO) • 三类: 损伤/伤残(后天引发) 、 能力缺失
(先天引发)、 残障(两者兼有可能) • 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影响不同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工 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
• 心理/人际关系需要
拒绝接纳自己的残障或疾病所导致的障碍 情绪困扰/惶恐/失望/沮丧愤怒/缺乏社交 网络
• 心理支持服务
残障人/家人辅导 互助小组辅导小组
结合残障人士需要和残障社会工 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II)
• 就业/社会关系需要
• 2.优势视角的评估 • 包括四个方面: • 环境的优势 • 个人的优势 • 环境的缺失 • 个人的缺失
2021/2/23
29
• 3.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的评估 • (1)生理状况: 身体功能 • (2)心理状况:内部、精神、情感 • (3)社会生活:外部、关系、环境 • (4)文化:外部、民族、地区 • (5)精神:宗教信仰
• 社会工作者重点关注三级预防:普及防残知 识、提供康复信息、获得康复训练、使用辅 助用具
2021/2/23
14
• 二、康复(社会工作的治疗和发展功能)
• (一)康复模式
• 1.世界卫生组织模式:社区康复网络
• 2.社区服务模式:社区康复机构 (建厂、院、 所、站)
• 3.家庭病床模式:家庭康复服务-在家康复
• 2.教育康复
• (文化、技能教育;普通、特殊教育)
• 文化教育、技能教育
2021/2/23
17
3. 职业康复 (1)掌握残疾人的身体、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 (2)就残疾人职业训练和就业的可能性进行指导 (3)提供必要的适应性训练、身心机能的调整以
及正规的职业训练 (4)引导从事适当的职业 (5)提供需要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 (6)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2021/2/23
30
• 4.社区需求评估 • (1)社会保障 • (2)交友 • (3)教育 • (4)就业协助 • (5)行为调适上的协助 • (6)居家生活协助 • (7)社区无障碍方面的协助 • (8)健康协助
2021/2/23
31
• (四)介入模式 • 1. 危机介入 • 2. 增能模式(8个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