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班主题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
大班体育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

大班体育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圈儿变变变》是一种具有童趣和创意的大班体育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游戏中的规则设置也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观察力;2.训练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记忆能力。
二、活动准备:1.场地准备:在室内或室外的平坦场地上进行活动,确保空间足够,并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2.道具准备:准备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和一个玩具球,并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球。
3.活动规则准备:制定游戏规则,例如:当我喊“变身”时,幼儿需要将手中的小球迅速交换,幼儿互相之间不能传递和传接球。
4.教具准备:准备一份活动指导说明,以供幼儿和教师参考。
三、活动展开:1.知识引入:教师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然后,带领幼儿们一起玩起了《圈儿变变变》的游戏。
2.游戏开始:教师将所有的小球放在大圆圈内,然后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圈,每人手中拿着一个小球。
教师指挥幼儿们开始游戏,让他们将自己手中的小球交换。
3.变身游戏: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大声喊出“变身”的口令,幼儿们则需要迅速将手中的小球交换。
在交换过程中,幼儿之间禁止传递和传接球,只能交换自己手中的小球。
4.游戏继续:游戏继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喊出“变身”口令,让幼儿们不断交换手中的小球,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
5.游戏结束:当教师觉得游戏进行了足够长的时间后,可以宣布游戏结束。
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的规则和活动过程,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活动延伸:1.变身速度:教师可以提出挑战,看看幼儿们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变身。
如果成功,可以给予奖励。
2.增加困难挑战:教师可以增加困难挑战,例如:要求幼儿们围成两个或更多个圈进行交换,或者要求幼儿们用脚进行交换。
3.自行设计规则:鼓励幼儿们自行设计游戏规则,让他们发挥创意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圈儿变变变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圈儿变变变教案名称:圈儿变变变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动作词汇描述圈儿变变变的游戏规则2. 练习使用手眼协调能力,提升运动技能3.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准备:1. 场地:室内或室外空旷的场地2. 道具:足够数量的彩色圆圈(可以是画在地上的圆圈或者软质材料制作的圆圈)3. 音乐:准备活动节奏轻快的音乐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叫做‘圈儿变变变’的游戏。
你们看,我有很多彩色的圆圈,每个圆圈都有一个动作。
我们要根据音乐的节奏跳到不同的圆圈上完成相应的动作。
我们先试一次,然后再玩真正的游戏。
”身体热身活动:2. 带领孩子们进行身体热身活动,例如跑步、跳绳、摇摆手臂等。
游戏规则解释:3. 教师解释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后,我会播放音乐,大家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我喊的指令,在圈圈之间变换。
当音乐停止时,大家要站在最近的圈圈上,然后根据圈圈上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动作。
如果你没有站在圈圈上或者做错了动作,你就被淘汰出局,不能继续游戏。
最后留在游戏中的人会成为胜利者。
”游戏进行:4. 教师播放音乐,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在圈圈之间变换位置。
5. 音乐停止后,教师喊出一个颜色或者动作,孩子们根据圈圈的颜色或动作做出相应的动作。
6. 游戏继续,循环播放音乐,孩子们继续跳跃变换位置,并按照教师喊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游戏总结:7.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游戏经验,让每个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
8.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更好地配合团队,提出合作的想法。
扩展活动:9. 进行类似的变换位置和动作的游戏,例如“跳垫世界”、“拔河比赛”等,让孩子们继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提示:1. 确保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孩子们相互碰撞。
2. 不要让游戏时间过长,根据孩子们的体力和注意力来灵活控制游戏时间。
3. 鼓励孩子们多参与游戏,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大班主题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

大班主题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大班主题活动《圈儿变变变》是为了帮助儿童培养思维敏捷和创造力而设计的。
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并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旨在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场地准备:教室里空旷的区域,足够容纳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
2.材料准备: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3.时间安排:活动时长为40分钟。
三、活动流程1.引入(5分钟)在开始活动前,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我们能用纸做些什么呢?引导孩子们回答纸可以剪成各种形状,然后用胶水粘在一起。
2.操作指导(1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这次的主题活动是《圈儿变变变》,接着讲解简单的指导步骤:–第一步: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彩色纸和一把剪刀。
–第二步:要求孩子们先用彩色笔在纸上画一个大的圈作为底色。
–第三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剪刀将底色圈剪成两半、四分之一、六分之一等多个部分,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圈。
–第四步:让孩子们将剪好的圈儿重新粘贴在纸上,形成新的图案。
3.实践操作(20分钟)孩子们按照指导步骤开始操作。
教师可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自由组合彩色圈儿。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例如:如何利用不同的圈儿形状制作一个动物或植物的图案。
4.展示与分享(5分钟)教师要求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图案展示给全班同学,并鼓励他们用口语语言介绍自己的创意。
通过展示和分享,孩子们可以互相学习,激发灵感和想象力。
5.总结(5分钟)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对这次活动的喜爱之处,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四、活动评估教师可以根据以下评估指标对孩子们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1.孩子们是否按照指导步骤进行操作,并能够用剪刀和胶水独立完成工作;2.孩子们在制作图案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孩子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够清晰表达。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圈儿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圈儿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学习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判断。
2.加深对颜色、形状、大小等的认识。
3.在游戏中认识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4.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幼儿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5.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团队合作的精神。
6.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英文单词:circle, apple, orange, banana, carrot.2.游戏:《圈儿变变变》三、教学准备:1.水果和蔬菜图片。
2.针和线。
3.沙发垫、毛毯、球等物品,用于活动中。
四、教学过程:1.热身。
(1)音乐响起,让孩子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伸直手臂、扭动身体等。
(2)老师给孩子下达指令,让孩子模仿出不同的动物或机器的动作,如模仿老虎、狮子、飞机等动作。
2.导入。
(1)老师出示圆形图形,让孩子说出“circle”。
(2)老师手中拿着一只苹果,问孩子:“这是什么?”,让孩子回答出“apple”。
(3)老师出示其他水果和蔬菜的图片,让孩子说出水果蔬菜的名称和颜色。
3.活动。
(1)让孩子围成一圈,每个孩子手中各拿着一件物品,按照规定的方向传递。
(2)开始界定传递的规则,比如只能传递同一种颜色的,只能传递大物品等。
(3)老师从一旁发出哨声,停止传递,此时每个孩子要说出自己手中的物品,然后交换物品。
(4)老师拿出针线,让孩子把自己手中的物品缝到一起,变成一个大圆。
(5)让孩子合作,在毛毯上摆放圆垫子,爬到圆垫子上,进行接物游戏。
(6)老师拿出球,让孩子在圆垫子上打球,比赛谁控球时间最长。
4.小结与反思。
(1)让孩子总结当天学到的英语单词。
(2)让孩子感受到在游戏中的快乐和成功。
(3)让孩子反思游戏中的失误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提示:1.教师要注意游戏规则的界定和引导,避免游戏过程中出现争吵和冲突。
2.针和线等工具要放在老师的监管下,防止孩子不慎被扎伤。
3.游戏过程要注意幼儿园孩子对活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及时对规则进行调整和引导。
《圈儿变变变》大班体育教案:追逐戏

本篇文章为大班体育教案,题目为《圈儿变变变》追逐戏。
这是一种适合大班幼儿的户外游戏,旨在提高幼儿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
以下为具体的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1.提高孩子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敏捷度;3.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心态,增强自信。
二、活动流程1.游戏规则说明①现场放置一个圆形的游戏区域;②:指定2名幼儿为tagger(追捕者),其余为逃跑者;③:逃跑者需要在游戏区域内疯狂奔跑和跳跃,同时可以通过变换跑道、改变速度来避开tagger的追捕;④:当tagger成功追上逃跑者之后,则为被追者,要退出游戏,反之则加入tagger的行列;⑤:当所有幼儿都被追捕后,游戏结束。
2.游戏前的准备①:为每个幼儿准备运动鞋(请家长务必在家中为孩子更换运动鞋,以免出现安全问题);②:将游戏区域划分出来,并确保地面平整、无障碍物;③:教师关注监管场景,时刻确保幼儿的安全。
3.游戏的过程①:讲解游戏规则,并确保幼儿对游戏流程有所了解;②:提醒幼儿要注重个人安全,不要莽撞行动;③:每一局游戏持续5-10分钟,持续进行3-5局,中间可以加入小组比赛,让幼儿们分组进行游戏;④:在游戏过程中,随时注重幼儿们的身体状况。
4.游戏后的总结①:通过游戏提高幼儿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敏捷度;②: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心态;③:对于游戏中幼儿的发挥进行肯定和评价。
三、教学反思1.关于游戏区域的设置游戏区域的设置需要考虑到幼儿的人数、活动区域的大小、地面的平整度和安全性等,因此在教学前需认真观察场地环境,确保安全。
2.关于设定游戏规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共同协商游戏规则,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游戏兴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认同感。
3.关于身体协调能力的磨练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磨练,而圈儿变变变这种跑跳、变换跑道的游戏能够有效地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敏捷度,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圈儿变变变1500字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圈儿变变变1500字
教案主题:圈儿变变变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发展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对形状和颜色的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
1. 圈儿变变变游戏道具(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圈)
2. 操场或室内空地
教学过程:
1. 游戏准备
- 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圈儿散放在操场或室内空地上。
- 让幼儿坐成一个圈。
2. 游戏规则介绍
- 讲解游戏规则:在音乐的伴奏下,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幼儿要抓住一个圈儿并进行操作。
3. 游戏进行
- 播放适合的音乐,让幼儿围绕放置的圈儿行走。
- 音乐停止时,教师大声喊出一个形状或颜色,例如“红色三角形”,幼儿需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圈儿,并拾起来。
- 每个回合结束后,让幼儿展示自己拾起的圈儿,并解释符合要求的原因。
4. 游戏变化
- 在每个回合中,可以增加难度或变化规则,例如:
- 颜色和形状要求同时出现,例如“蓝色正方形”。
- 要求幼儿找到和自己衣服颜色相同的圈儿。
- 在音乐停止前要求幼儿找到一个圈儿并与其它团队成员连接在一起。
-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游戏的难度和规则。
5. 游戏总结
- 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坐下,回顾游戏中遇到的挑战和收获。
- 引导幼儿思考游戏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延伸:
1. 与幼儿一起制作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圈儿,加深他们对形状和颜色的认知。
2. 在课堂上和幼儿家长共同演练这个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学习成果并展示给家长。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

xx
PART TWO
活动内容与过程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协作能 力和运动技能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体验运动的快乐
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 活性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意 识
活动准备
圈儿:数量充足、 大小适中
场地:宽敞平坦、 安全无障碍
音乐:节奏明快、 旋律优美的儿童 音乐
教师:熟悉圈儿 变变变游戏规则 和安全注意事项
课程意义
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幼儿未来的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增强幼儿的体质和抵抗力。 通过圈儿变变变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思维活跃性。 强调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及时反馈幼儿表现,鼓励幼儿 积极尝试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分组练习:幼儿分组进行练习,培 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示范教学: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引 导幼儿模仿学习
个别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 导,纠正动作,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多 媒体教学,通过图 片、视频等形式展 示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利用网 络资源,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反思
圈儿变变变活动中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方法是否促进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和发现 教学方法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改进措施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幼儿参与 度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说课稿范文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说课稿范文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材,活动主题为《圈儿变变变》。
活动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圈儿的基本玩法;第二章,圈儿的变换玩法;第三章,圈儿的组合玩法;第四章,圈儿的创意玩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基本动作;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协调能力;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圈儿的基本玩法、变换玩法、组合玩法和创意玩法;难点:圈儿的创意玩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圈儿、音乐、视频;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圈儿。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基本玩法(5分钟):教师示范圈儿的基本玩法,如转圈、跳圈等,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变换玩法(5分钟):教师示范圈儿的变换玩法,如圈儿套圈儿、圈儿穿洞等,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组合玩法(5分钟):教师示范圈儿的组合玩法,如圈儿排队、圈儿搭桥等,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创意玩法(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的圈儿玩法,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玩法,让其他幼儿学习并尝试。
六、板书设计本次活动的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圈儿的基本玩法、变换玩法、组合玩法和创意玩法。
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简洁明了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家庭版的圈儿游戏,并拍摄照片或视频,明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创意圈儿游戏,并能用照片或视频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章节和详细内容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材,活动主题为《圈儿变变变》。
《圈儿变变变》大班体育教案

《圈儿变变变》大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圈圈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协作能力。
3.发展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跳跃、滚动、平衡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圈圈游戏的玩法,提高幼儿的协作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圈圈若干个,颜色鲜艳,大小适中。
2.音乐CD《圈圈舞》。
3.活动场地布置:平坦、宽敞、安全。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摇头、扭腰、拍手等。
(2)教师播放音乐《圈圈舞》,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圈圈运动。
2.游戏活动(1)教师出示圈圈,引导幼儿观察圈圈的特点,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2)教师示范圈圈游戏的玩法,如滚动、跳跃、平衡等。
(3)幼儿分组进行圈圈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有序地参与游戏。
①圈圈滚动:幼儿双手拿圈,向前滚动,看谁滚得远。
②圈圈跳跃:幼儿将圈放在地上,双脚跳入圈中,再跳出来,反复进行。
③圈圈平衡:幼儿双手拿圈,保持平衡,看谁坚持的时间longest。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比赛,如“圈圈接力”、“圈圈火车”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创新环节(1)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圈圈创作出各种有趣的造型。
(2)幼儿自由发挥,用圈圈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如“圈圈房子”、“圈圈花朵”等。
(3)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放松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2)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圈圈的柔软和舒适。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了圈圈游戏的魅力。
2.在创新环节,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体育游戏圈儿变变变大班教案

体育游戏圈儿变变变大班教案教案标题:体育游戏圈儿变变变大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和投掷。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彩色圈儿、数字圈儿、动物圈儿等。
2. 音乐设备。
3. 奖励小礼物。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的乐趣和重要性。
2.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游戏主题 - "变变变"。
3. 解释游戏规则和目标:通过变换圈儿的颜色、数字或动物,幼儿需要快速适应变化并按照新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一:变换颜色1. 将彩色圈儿放在地上,让幼儿围成一个圈。
2. 播放音乐,幼儿开始围着圈儿跑步。
3. 当音乐停止时,教师喊出一个颜色,幼儿需要迅速找到该颜色的圈儿并站在上面。
4. 继续进行几轮,每次变换颜色。
活动二:变换数字1. 将数字圈儿放在地上,让幼儿围成一个圈。
2. 播放音乐,幼儿开始围着圈儿跑步。
3. 当音乐停止时,教师喊出一个数字,幼儿需要迅速找到该数字的圈儿并站在上面。
4. 继续进行几轮,每次变换数字。
活动三:变换动物1. 将动物圈儿放在地上,让幼儿围成一个圈。
2. 播放音乐,幼儿开始围着圈儿跑步。
3. 当音乐停止时,教师喊出一个动物,幼儿需要迅速模仿该动物的动作。
4. 继续进行几轮,每次变换动物。
总结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强调变换对他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重要性。
2. 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努力和表现。
3. 分发奖励小礼物给表现出色的幼儿。
教案扩展:1. 尝试增加更多的变换元素,如形状、字母等。
2. 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变换规则,增加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互相交流和合作,例如通过合作完成团队任务。
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幼儿相互碰撞或摔倒。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根据需要提供额外的支持或挑战。
3. 在活动中保持积极的氛围,鼓励幼儿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范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范文_________________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 门:部间:1 / 5一、设计意图在我们的周围,圈儿无处不在,但幼儿更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实物圈,这些圈很常见思维已经形成定势,已经不再有新意,很难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注意兴趣,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观察的欲望,对有些事情会默然视之。
在一次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只是拿圈来做一个范围给孩子玩游戏,却发现有些孩子拿圈来玩出各种玩法,我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在后来的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对圈儿的玩法比较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
为了激起幼儿对圈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圈儿变变变》。
二、说活动目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我确立认知、技能、情感方面的目标,我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能够熟练钻、爬、跳、跑等基本动作练习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孩子能够根据自己想象把圈儿变成各种物体进行游戏,感受用圈玩游戏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孩子喜欢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 / 5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 ,通过小组共同探索不同玩法,制定游戏规则,小组竞赛等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锻炼合作的能力。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幼儿大胆把圈想象成各种物体,并进行钻、爬、跑、跳的动作练习。
”。
我在活动中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小组竞赛等活动,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引导幼儿人人动手,大胆尝试,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三、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来获得发展的。
所以我进行了以下的准备:大呼啦圈若干个,起着辅助作用。
《圈儿变变变》大班体育教案:传递球技

《圈儿变变变》大班体育教案:传递球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协作意识,加强团队合作意识;2.教育孩子们如何正确地传递球;3.训练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控制力;4.增强孩子们的肢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球(足球或篮球);2.一些障碍物或信封;3.一些彩带。
三、教学过程1.引入篇通过简单地提问,引出今天的主题:“我们今天要做什么?”“我们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帮助孩子们对教学主题进行了解。
2.讲解篇让孩子们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内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和场地大小而定,每组必须有一名队长和一名第一个传球员。
接下来,让队长和第一个传球员分别解释如何传球。
注意,传球的时候手不能碰球,只能用脚和头传球。
传球时,如果一个队员成功接住了球,他还要向队友嘴里说一句话,让队友知道他已经接到了球。
3.练习篇接下来,让孩子们在场地内进行传球练习。
把几个信封或其他障碍物放在场地上,让孩子们在这些障碍物之间传球,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控制力。
另外,可以在场地中心放上一个大圆圈,并在圆圈周围绕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彩带,让孩子们在圆圈内传球,每当一个队员成功传球时,他就可以横跨教练标了一个彩带。
4.总结篇课程结束后,让孩子们讨论今天练习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给出适当的纠正和引导。
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四、教学评估在课程结束后,教练可以观察孩子的表现,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传递球。
根据观察的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不断提高孩子们的技能水平。
五、教学实施效果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解决了传球困难的问题,还学会了如何合作、如何领导小组和如何鼓励队友。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协作能力和控制能力,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集体荣誉和团队力量。
幼儿园大班健康《圈儿变变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圈儿变变变》教学设计Part 1 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孩子们处于形体、身心、心理诸方面的发展的黄金时期。
保障幼儿园大班孩子们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身体活动成为了幼儿园大班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次教学设计将带领孩子们做《圈儿变变变》的身体活动,在健康性、趣味性、活泼性中,让儿童更加了解体育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身体素养、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Part 2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到身体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让幼儿了解体育器械动作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养、协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Part 3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圈儿变变变”这个器械动作。
•练习正确实施器械动作的方法,并注重动作细节和注意事项。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环节,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Part 4 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我们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活动环境,因此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热身活动。
让孩子们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跑步活动、伸展活动、手部活动和足部活动等,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器械动作教学•首先介绍本次要学习的“圈儿变变变”动作,介绍器械的名字,如:手摇毛毡球、塑料圈、木石头等。
•展示动作并说明动作要点,比如,怎样稳定地站在器械上,如何扭转身体以及如何翻转器械等。
•让孩子们尝试实践,让孩子们和同伴合作一起练习,注重动作细节和不同级别学生的不同要求。
3. 练习与巩固•让孩子们进行轮流练习,互相观摩、互相辅导。
•增加难度,让孩子们进行组合动作,或是增加速度或者加上一些音乐节奏等等。
•让孩子们进行自己发挥,创意汇聚等等。
4. 清场活动本次教学内容需要提供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清场活动,并提示孩子们注意安全。
Part 5 教学反思本次《圈儿变变变》教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认识到身体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提高其身体素养、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圈儿变变变大班健康教案

圈儿变变变大班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圈儿的基本形式和变化,培养幼儿对线条和形状的认知。
2. 通过圈儿的变换,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圈儿的基本形式:圆圈、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圈儿的变换:大小、颜色、方向、位置、组合等。
3. 创作方式:绘画、手工制作、拼图等。
三、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制作材料。
3. 拼图游戏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圈儿的基本形式,讲解圈儿的名称和特点。
2. 示范圈儿的变换方法,引导幼儿动手实践,变换圈儿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3.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和拼图等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圈儿作品。
4.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搜集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进步和亮点。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相互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如树叶、石头等,创作出有趣的圈儿图案。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创作家庭主题的圈儿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圈儿作品和创作心得,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七、教学实践:1. 设置一周时间为创作周期,让幼儿每天围绕圈儿主题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持续创作能力。
2. 组织一次圈儿作品展览,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师生参观,提升幼儿的成就感。
3. 开展圈儿作品义卖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家长和师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分析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圈儿变变变》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圈儿变变变》教案:大班健康教案《圈儿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游戏,引导学生了解身体运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意识,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健康教育:运动与身体健康。
2. 游戏活动:圈儿变变变。
三、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一圈儿变变变的道具,如绳子、彩色圈等。
2. PPT或图片:运动场景的图片。
3. 奖励物品:奖励小卡片、贴纸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些运动场景的图片,与学生一起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运动。
教师可以辅助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并与学生一起小结出运动的重要性。
2. 游戏介绍(5分钟):向学生介绍游戏“圈儿变变变”,告诉学生游戏规则:学生站成一个圈,下面有一根绳子,教师会提问“谁想变成……”,然后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位置,以此来练习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游戏实施(20分钟):教师依次提问学生,例如,“谁想变成跑步的人呢?”学生调整位置后,教师可以再提问其他种类的运动。
每次提问后,教师可以给予完成得最好的学生一些奖励物品。
4. 游戏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游戏的过程。
问学生他们觉得游戏有什么收获和反思,提醒他们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健康,也可以促进团队合作。
同时,教师可以再次强调运动的好处,并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保持健康的方法,如坚持锻炼、合理饮食等。
五、教学延伸:1. 在课后讨论中,鼓励学生将游戏中的体验与日常生活中的锻炼联系起来,分享他们每天锻炼的经历和方法。
2. 教师可以再次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每天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开展晨间体操活动。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上,学生们通过游戏“圈儿变变变”体验到了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协作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学生们对运动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对保持健康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2021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圈儿变变变》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圈儿变变变》把塑料圈当成替代物来游戏对大班幼儿来讲是件非常感兴趣的事情。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这种尝试能更好地提高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更加激发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1.能把圈想象成各种物体进行游戏。
2.练习钻、爬、跳、跑等基本动作,尝试合作游戏。
3.引导幼儿体验自由玩圈及与小伙伴合作玩圈的乐趣。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每个幼儿塑料圈人手一个。
活动重点:学习圈的多种玩法,发展多种运动技能。
活动难点:启发幼儿创造性的把圈想象成不同物体进行游戏及学会合作游戏的能力。
一、幼儿自由玩圈,可以独立玩或合作玩圈。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鼓励幼儿将圈当作替代物进行游戏,如当幼儿将圈当作方向盘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并鼓励幼儿再想出其他玩法;对一些不会玩圈的幼儿,教师可给予一些暗示、帮助。
(1)幼儿自由结伴,分成若干小组,尝试合作玩圈。
(2)幼儿互相欣赏各组的玩法,并尝试玩玩他人想出的玩法。
二、我的圈儿会变。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在玩圈时把圈儿变成了什么,并玩给大家看。
如用圈当山洞,钻进钻出。
用圈做乌龟壳,扮演乌龟在地上爬。
把两个圈套在两个手臂上当翅膀,等等。
2.想一想圈儿还能变成什么?三、让圈儿一起变。
幼儿尝试合作玩圈,将圈儿想象成各种物体进行游戏。
如几个圈合在一起做一条小河,练习跳跃;部分幼儿手持圈儿垂直排列成隧道,其他幼儿钻玩,等等。
四、幼儿互相欣赏各自想出的玩法,并尝试玩玩他人想出的玩法。
幼儿自由玩圈时,教师的观察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想像,及时肯定幼儿的创意,鼓励他们玩出各种各样的玩法,并适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帮助。
当幼儿不会玩时,教师可适当介绍几种玩法,提示幼儿。
五、难度练习,集体游戏。
(1)幼儿把圈放在地上进行跳圈活动:单脚或双脚连续跳,左右脚交替跳,左右脚开合跳等。
(2)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竞赛游戏:部分幼儿手持圈儿垂直排列成山洞,其它幼儿钻玩,培养幼儿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圈儿变变变》大班教案

《圈儿变变变》大班教案2021-03-31《圈儿变变变》大班教案健康活动圈儿变变变设计思路塑料圈,作为体育游戏的器材,这对幼儿来讲是再熟悉不过了。
但要把塑料圈当成替代物来游戏,对幼儿来讲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这种尝试能更好地提高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更加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并充分发挥塑料圈这一运动器械一物多玩的功能。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自由玩圈及与小伙伴合作玩圈的乐趣。
2、培养幼儿把圈想象成不同物体进行游戏的能力。
3、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技能,训练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皮球、沙包、饮料瓶、跳绳、竹竿等,每个幼儿一个塑料圈。
活动过程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教师启发:“我们小朋友都看过杂技表演,更喜欢看滑稽人走路,有趣极了。
今天你们就来做小滑稽人,老师做大滑稽人,我们一起来玩圈好吗?”1、听音乐,幼儿手拿塑料圈跟着老师做圈操。
2、幼儿随着音乐走成圆圈,师幼一起做“听音乐传圈”的游戏,教师防下手中的圈,听到音乐后,幼儿快速从胸前传塑料圈,音乐停,谁手中无塑料圈就表演一个节目。
3、第二次游戏幼儿弯腰快速从腿前传塑料圈,规则同上。
二、集体玩圈。
1、听音乐,幼儿自由玩圈,音乐一停,幼儿回到老师身边围成圆圈。
2、请幼儿展示玩圈的方法。
3、幼儿尝试新玩法。
教师提示:“小滑稽人玩圈的方法真多,大滑稽人也想了一个很好的玩圈方法,把圈变成其他的物品来玩,你们想试一试吗?”幼儿行动起来,尝试新的玩法,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发现新的玩法及时给予肯定,并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音乐停止,幼儿回到老师身边,介绍新玩法。
5、利用辅助材料,再创新玩法。
教师引导:大滑稽人准备了许多的玩具,小滑稽人能将这些玩具和手中的圈结合起来,想出更新、更有趣的玩法吗?幼儿再次分散,尝试更有趣的玩法,如滚球过门、投篮、小狗钻火圈、小猫钓鱼等。
6、集中演示:刚才小滑稽人都做了尝试,我看到你们又想出了很多种新的'玩法,请你来表演给大家看好吗?幼儿纷纷表演他们的新玩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主题活动《圈儿变变变》说课稿
[说教材]《圈儿变变变》是省编教材大班下学期主题十一《什么变了》中二级主题《我让材料变化》中的一节活动。
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大班幼儿的探索求知意识越来越强,对自己及周围发生的变化都非常感兴趣。
因此,本节活动通过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塑料圈儿,让幼儿创造性的进行操作,展开丰富的想象,探索把塑料圈儿想象成不同物体的不同玩法,达到扩展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兴趣的目的。
它的材料贴近幼儿生活,容易引起幼儿的操作欲望,体现了健康,社会,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的相互渗透与整合,符合大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结合《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我确立了情感、能力、动作等方面的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自由玩圈儿及与小伙伴合作玩圈儿的乐趣。
2、培养幼儿把圈儿想象成不同物体进行游戏的能力。
3、指导幼儿练习钻、爬、跑、跳等基本动作。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培养幼儿把圈儿想象成不同物体进行游戏的能力。
[说教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方法: 1、谈话法:谈话包括师幼、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
活动开始部分,我通过提问“塑料圈儿像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去玩?”等问题,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探索塑料圈儿玩法的兴趣。
2、操作法: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此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能力与经验自由玩圈儿及合作玩圈儿,大胆进行操作,既满足幼儿动手的需要,又是对活动教育意义的一次提升,变“想象”为“行动”。
3、游戏法:本节活动以“玩圈儿”的方式贯穿始终。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4、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既是对幼儿这种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探索的一种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
5、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幼儿玩圈儿的录象,使幼儿直观的获得知识经验,使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扩展想象,开阔思维。
[说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动手操作法、展示法、游戏法,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等来获得知识经验。
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所以整节活动中,幼儿在玩圈儿中去想象、去探索、去发现,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展现的空间。
[说活动程序] 1.活动身体,做好准备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圈儿操。
此环节4分钟,充分活动身体,为接下来得活动做好身体上的准备。
2.师幼谈话,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塑料圈儿像什么?”“我们还可以怎样去玩?”等问题,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探索塑料圈儿玩法的兴趣。
此环节2分钟。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