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历史地震
据《汉书・本纪》记载:“[文帝元年]夏四月,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这是目前所见涉及安徽地区的最早的地震记载,公历为公元前179年。当时楚国都彭城,时领楚、东海、淮阳、薛四郡国60余县,其中甾丘县故城在今安徽宿县北60里。在已保存下来的史志之中,有关安徽历史地震的记载约有700多条。
根据目前已搜集到的地震史料的考证和推算,从公元294年至1903年,安徽共发生大于4.75级的地震12次,其地震参数见表2—1。1904年以后已有现代地震仪器记录。
1904年以前发生的12次地震中,5.0—5.9级地震10次,6.0—6.9级地震2次,均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将各次地震的震害情况分述如下。
一、294年7月寿县5.5级地震
发震日期:公历儒略历和格列历均为7月10日—8月8日间,旧历为西晋元康四年六月。
震中位置:北纬32.6°,东经116.8°。
震中烈度:七度。
震害情况:《晋书》卷四《惠帝纪》记:“六月,寿春地大震,死者二十余家。”寿春即今安徽寿县。
《晋书・五行志》则记:“六月,寿春大雷,山崩地坼,人家陷死。”
二、1425年3月7日六安5.75级地震
发震日期:公历儒略历为3月7日,格列历为3月16日,旧历为明洪熙元年二月十八日。
震中位置:北纬31.7°,东经116.5°。
震中烈度:七度。
震害情况:《洪熙实录》卷2页6记:“直隶六安卫奏,二月十八日夜地震,七日乃止,域垣楼堞多倾塌。”
三、1537年5月13日灵璧5.5级地震。
发震日期:公历儒略历为5月13日,格列历为5月23日,旧历为明嘉靖十六年四月初
表2—1 安徽省历史地震目录(M sE4.75)(公元294年—1903年)
编号年 代
地震日期震 中位 置
月日北 伟东 经地 点
震级M s烈 度
1*294年732.6°116.8°寿 县5.5七
2*1425年3731.7°116.5°六 安5.75七
3*1537年51333.6°117.6°灵 璧5.5七
41585年3631.2°117.7°巢县南5.5七
51644年2832.9°117.5°凤 阳5.5七
61652年21031.4°116.3°霍 山5.5六
71652年32331.5°116.5°霍山东北6七—八81673年32931.8°117.3°合 肥5六
91743年63030.7°118.4°泾 县5六—七101829年111833.2°117.9°五 河5.5七
111831年92832.8°116.8°凤台东北6.25八
121868年103032.4°117.8°定远南5.5六—七
*表中序号1—3的地震发震日期均为公历儒略历,其格列历见各个地震分述。序号4以后的地震发震的日期均为格列历。
五日。
震中位置:北纬33.6°,东经117.6°。
震中烈度:七度。
震害情况:康熙十九年《灵璧县志》卷1页14记:“嘉靖十六年四月,地大震,民居坏十之四、五,夜复震。”嘉靖十六年《宿州志》卷8页7记:“四月初五日戌时,地震,屋壁若倾侧然,人有惊走者。本夜子时,复震尤甚。”
四、1585年3月6日巢县南5.5级地震
发震日期:旧历为明万历十三年二月初六日。
震中位置:北纬31.2°,东经117.7°。
震中烈度:七度。
震害情况:巢县:“地大震,墙屋有倾复者。”康熙十二年《巢县志》卷4页3
铜陵:“地震有声,城垣多裂。”(万历十五年《铜陵县志》卷10页4)
贵池:“地震有声,城垣多裂。”(万历四十年《池州府志》卷7页34)
“合肥(房屋动摇)、含山、庐江、无为、当涂(房屋动摇)、来安、宿松、望江、泗县、滁县、潜山、桐城、怀宁、安宁、和县(江涛沸腾);江苏之盱胎(屋宇动摇)、南京、淮安、扬州、江宁、江浦、六合、溧阳、高淳(人立者仆)、镇江;湖北之浠水均震。”(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57页,1983年)
详见图2—1。
图2—1 1585年3月6日巢县地震
摘自1983年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
五、1644年2月8日凤阳5.5级地震
发震日期:旧历为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日。
震中位置:北纬32.9°,东经117.5°。
震中烈度:七度。
震害情况:凤阳:“是日大凤霾,震屋扬沙,尺不见。”(《明季北略》卷20页2)“皇陵附近庐舍人民坍坏尤甚。”(民国石印本《清史记事本末》卷4页1)
六、1652年2月10日霍山5.5级地震
发震日期:旧历为清顺治九年正月初一日。
震中位置:北纬31.4°,东经116.3°。
震中烈度:六度。
震害情况:霍山:“地震有声,自西南而东北,屋瓦皆坠。”(顺治十八年《翟山县志》卷3页53)
七、1652年3月23日霍山东北6级地震
发震日期:旧历为清顺治九年二月十四日。
震中位置:北纬31.5°,东经116.5°。
震中烈度:七至八度。
震害情况:霍山:“床如倾仄,碗碟皆碎,州界石桥尽裂,庙中塑像有头仆地,似刀截者。”(顺治十八年《霍山县志》卷3页53)
六安:“六、霍地震,屋瓦欲泻,石桥尽裂。”(乾隆十六年《六安州志》卷24页7)颍上:“地震,自西南起,红光偏邑,人畜皆惊,屋宇动摇,河内船只颠覆无数。”(顺治十二年《颍上县志》卷11页7)
舒城:“地震,墙垣皆倒。”(康熙三十九年《舒城县志》卷3页11)
桐城:“地震有声,文庙坏。”(道光七年《桐城续修县志》卷23页7)
此次地震影响面特别大,最远记录达400公里。“铜陵、贵池、安庆、东流、望江、阜阳、巢县、至德、石埭、潜山、太湖、当涂、绩溪、宿松、五河、全椒;湖北之广济、均县、襄阳、罗田、浠水、黄岗;江苏之句容、宜兴;浙江之长兴、湖州、崇德、萧山;河南之固始、商城、潢川、西华、鹿邑、永城、虞城、项城、西平、商水、郾城、确山、汝南、遂平、上蔡、正阳(守城者倾倒);江西之鄱阳、乐平均震。”(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87页,1983年)
详见图2—2。
图2—2 1652年3月23日霍山地震
摘自1983年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