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去社会化作用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摘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环境条件,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
本文正是从正反两方面辨证地论述这种影响的。
关键词: 网络社会化青少年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化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途径。
传统社会里青少年社会化主要依靠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大板块。
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人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越来越广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一次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大陆“上网人口”约5370万人,其中53.7%的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
这表明,青少年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
网络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作为新生事物的易感人群,其所受到的影响尤为巨大,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
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性。
一、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一)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在影响青少年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诸多因素中,人际交往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大量事实证明,青少年要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成员,就必须与社会其他成员进行交往,否则其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能在有限的时空里与广泛的社会成员发生联系,从而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
通过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
青少年不仅能与他们的同辈群体和同地域的人相互交往,而且也能与不同辈和不同地域的、不同阶层的人建立联系,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讨论,还有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交到在物理空间无法交到的朋友。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尤其是互联网,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的影响,并找出了消极影响产生的原因。
针对如何消除消极影响,本文从互联网、大学生、政府、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对策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产生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当代西方,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的过程 。
按照年龄来划分,政治社会化可以划分为儿童期的政治社会化、青年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成年期的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是青年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
大学生与同龄人相比,知识层次、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比较高。
而且,他们的政治表达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都明显地强于同龄人。
因此,大学生将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当中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高等学校中,通过接触和学习各种政治文化,掌握各种政治技能,进行各种政治参与,从而成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使大学生成为我国主流政治制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很有必要的。
一、互联网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许多手段和途径。
家庭、学校、社会、同辈群体、大众传媒被认为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五大主要途径。
但是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成为了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
为什么互联网对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如此重要呢?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1、互联网覆盖的政治信息面最广泛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将网络定位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在信息时代以前,学生接触的各种政治信息,主要来源于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工具和学校的灌输,其所传播的内容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层层把关的,其中很多信息已被删除,这样大学生真正接触到的各种政治信息反而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及对策

现 代商贸工 业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2 0 1 3年 第 2 2期
网络环境对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及对 策
毛 璐
( 湖 南 师 范大 学 , 湖 南 长沙 4 1 0 0 1 2 ) 摘 要 : 分析 了 网 络 环 境 对 大 学生 政 治社 会 化 的 正 面 影 响 : 网 络 环 境 使 大 学 生 拥 有 了 新 的政 治 社 会 化 的 栽 体 ; 获得 了新 的政 治 社会 化 实践 途 径 ; 媒 介 传 播 的 独 特 特 点 有 助 于促 进 大 学 生 政 治社 会 化 。 指 出 了网 络 环 境 对 大 学 生 政 治 社 会 化 的 负 面 影响 : 网络 环 境 易导 致 大 学 生政 治 实 践 能 力 的 弱 化 ; 导致 大学生思 想与价 值观念 的模糊 与混乱 ; 造 成 了 大 学生 政 治 责任 的 淡
化, 法律与道德规 范的弱化 。提 出了网络环境下大 学生政 治社 会化 的发展 对策 : 培养 大学生政 治实践能 力; 加 强大 学生的主 流政 治文化 和价值观 ; 强化 大学生政 治责任 , 遵 守与 维护 法律 与道德规 范, 从 而促进 大学生政 治社会化 的良性发展 。 关键词 : 网络 环 境 ; 大学 生; 政 治社 会 化 ; 影响 ; 对 策
使 宣 传的扩大 化 , 就 增 加 了 对 大 学 生 的 负 面 影 响 。 大 学 生 的 学生 政治社会 化 。 由于 网络媒 体 改 变 了信 息传 播 方式 , 这样 使 人 政 治社会 化受到政 治 文 化 的影 响 与熏 陶, 塑 造 了 自身 的 政 人们 接受和传 递信 息 不再 受 到地 域 与时 间 限 制 , 这种 即时性 与交互 性 的优 势 , 加快 了 治信 仰与政 治态 度 , 逐 步 培 养 了 自身 的政 治 参 与能 力 。大 们交 流互动更 加便捷 ,
浅析社会化网络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及其发展

浅析社会化网络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及其发展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于人类社会模型的模拟越来越真实,自Web2.0概念提出,各种社会化网络应用产品层出不穷,对社会形成很大的影响。
本文仅针对高校的教育对象——大学生这个群体为研究对象出发,分析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以及社会化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会化网络,发展方向1、主要社会化网络产品简介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1.1 博客(blog)博客这种类似于网络日记的产品为个人的情感、思想的表达和传播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而且可以通过标签技术进行很方便的分类,以及博主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引用,通过响应/留言/评论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反馈。
应该说博客是Web2.0的重量级组成部分,理论上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会有很大的用处,学生可以利用博客进行学习笔记、情感的记录,以及信息的交流。
现有调查的结果如下:学生浏览博客是普遍现象(不会与从未听说合计9.8%),但是不会定期浏览(定期浏览占9.9%),只是偶然性行为(54.8%);过半数的学生拥有个人博客(占51.5%)。
用户行为方面,浏览博客的主要原因是内容吸引(42.2%)和认识作者(28.1%),次要原因除了上述两者,还包括了打发时间(居次要原因的第二位占24.4%)。
拥有个人博客的原因是记录生活与分享感觉,至干发表意见(居次要原因的第三位占20.4%)和交换信息则不被多数人看重。
因此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浏览博客是基于内容和作者,拥有个人博客则是为了记录生活和分享感觉。
而且由于录入方式以及终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传统的中长篇幅博客对大多数学生并不适用。
所以微博如今成为了最适合学生们需求,最受学生追捧的产品,跨平台、灵活的交互方式及大量社会知名人士的参与,使得现今的微博成为最为活跃的博客形式。
而且各个社交类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等等也都逐渐转向“类微博”的形态,更大程度的丰富了微博的产品。
使得学生的生活记录及情感交流活动更加丰富。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大学生中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比例逐年攀升,很多高校已在学生宿舍建立了因特网。
可以说,网络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密不可分。
一方面,网络能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力量,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投身到学习知识的氛围之中,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十分丰富,大学生身心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易沉迷于一些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萎靡不振,丧失自我,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荒废了学业。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良性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
本人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担当直接面向学生的班主任一职,几年来深入学生当中,已洞悉他们的个人发展倾向。
因此,积极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一)网络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的更新与学习就大学生而言,学习的自主性很强,有着广阔的空间,这就给那些教学资源不是很充足的学校带来了挑战,使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比如,知识的系统学习,知识的加深与渗透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延伸等。
无疑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福音,随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必要内容,可以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大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联通形成网络资源共享,使学生更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迈进。
同时一些教学软件的推出,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来学习,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也日益渐短。
对于大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有些内容避免不了被当前社会所淘汰。
这就预示着学生一旦离开校园必须要占用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弥补知识更新的缺陷。
对网络而言,勿庸臵疑,能够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把最新的知识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便于及时查阅与学习,为大学生又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

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会学专业学生牛晓敏指导老师张春兰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高校大学生网络互动方式的调查,对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一般浏览、聊天(如QQ)、收发电子邮件和BBS版面活动等等。
此外,网络互动犹如一把双刃剑,发挥着正向和负向的功能,这对正处于基本社会化阶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如“囧”等网络流行语言的出现使大学生网络互动有了更加新颖、创新元素的表现,使大学生在虚拟社会化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如网络互动使粘贴复制网络文章成为大学生最为普遍的作弊行为,造成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关键词:网络互动;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因素Effects of Internet Interaction upon the Socializationof College Students——Tak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NIU Xiao-minTutor ZHANG Chun-lanAbstract: In the investigation foundation of the internet inter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tudents in the form of an interactive network of diverse, mainly for general browsing, chat (eg, QQ), to send and receive e-mail and BBS layout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both a seri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ffects of internet inreractions upon the socializationof college students,such as interactive network copy and paste the article so that students become the most widespread cheating,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the integ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jiong" popular language,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the network also has more college students interactive novel and innovative elements of the performance, so that in a virtual community of students to reflect the value of their own.Keyword: Internet interaction;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fluencing factors前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第21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了12300万人,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了24岁以下的网民占了53.8%。
论网络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论网络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它全面介入了社会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它给人的社会化进程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个人社会化影响个人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个人的社会化有直接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以空前的速度开始了大规模的商业化进程,广泛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当代影响人们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体。
它对个人的社会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网络对个人社会化的积极影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方式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和改善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也改变了认得社会互动方式,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1网络形成的“信息共享”,有助于人们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网络的产生为“信息共享”提供了以前难以想象的可能。
它构建出了跨越地域最广的垒球信息转播媒体,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全球成员传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及社会倡导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共享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先进的科技成果。
人人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了解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并从中掌握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生活技能,获得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实现社会化过程,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
1.2网络拓宽了个人的社会范围,创造了新型的社会关系。
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播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范围更广的社会交往平台,使人的社会性得到了无限延伸和充分发展。
一方面,网络促进了交往方式的革命。
他克服了以往受时空局限的“点对点”的交往的局限性,实现了“点对面”。
甚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交往。
人们在网上可以将自己融入无限的网络群体之中,跨越时空的局限,同时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国籍的人进行交往。
另一方面,网络实现了社会交往的平等性。
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2014 ——2015 第 1 学期课程名称:心理学与人生任课教师:蒋宏大学生姓名:吕兴彬班级:国贸1103班学号:1201110337论文题目: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内容摘要: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产生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
网络人际交往以其独有特征,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追捧”,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本文将结合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三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的详细分析,以揭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大学生社会社会化是学习和传递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习做人的过程。
社会个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实现社会化。
目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给大学生的社会化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
如何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迅速发展、日益普及,使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网络早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样样可通过网络来解决。
然而对网络的利用,还大大超出于我的想象。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1、网络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这就容易使一些学生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夸大意志自由度,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对网络的各种善恶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评判,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互联网的自由空间切合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往往在现实中,也无视社会的道德准则而一意孤行,与社会道德准则背道而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去社会化作用[摘要] 在新的科技革命中,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给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影响。
从大学生的视角去分析网络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去社会化作用,重审网络技术发展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技术大学生去社会化作用
1969年11月21日,6名科学家聚会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观看到一台计算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联通开始,就揭开了人类网络社会的序幕。
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产物,今天,互联网络可以说已经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普及,原先仅存在于科学家或计算机从业人员之间交流的网络,现在已成为普通人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了。
一、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已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及行为。
在强调网络技术在社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今天,人们也容易忽视网络技术另一个方面的作用,其主要结果是使人脱离社会并祛除社会化的影响,原因在于现代的网络技术及其活动本身具有某种非人、不自然的因素。
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接受网
络的群体之一,因而,他们所受到网络的影响也就最早、最普遍。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通过网络可以便捷地获得信息和服务,但同时网络的无界性和隐蔽性也给大学生的社会性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即去社会化作用。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去社会化作用的表现
1、脱离现实,退缩孤僻。
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复杂多变和充满矛盾的,而网络则是虚幻的和充满自由主义的。
有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必须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身心,面对现实生活缺少进取神和战胜生活困难的决心与信心,从而一味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在虚幻的“社会”中寻找自我,满足自我,甚至是麻痹自我。
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虚幻的对象身上,交往成了一厢情愿的随心所欲,满足于“神游世界”,让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念、理想成了断线的风筝随“网”飘摇,结果是一步步地远离生活,脱离现实,面对困难退缩孤僻,渐渐地由回避到惧怕与人交往,最终产生孤僻症。
2、行为的自我约束力下降。
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建立的原始基础是“真诚”,它要求交往双方必须要有必要的责任感、道德感和信誉感,在行为上必须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
但是在实际的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网上行为的诚信度却很低。
调查表明,经常或有时“不用真实的个人资料在网上结识网友”的大学生占到41.4%;有23%的大学生认为“浏览网上不良信息没什么”;有24.8%的大学生对于“在网上任
何活动都是顾虑很少的”。
可见,部分大学生在网上的自我约束力是很低的。
在这样状态下的网上交往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是不良的影响,久而久之,会使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养成无
视责任、放弃道德、不讲信誉的恶习带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
3、造成网络精神疾患。
“进入信息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两个‘社会’之中。
一个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世界,一个是数字化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即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的世界。
”“人的许多需求必须在物理空间得到满足,任何企图‘抛弃’物理空间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现实中的人的生存要保持健全人格就必须处理协调好网络
生存与物理生存的关系”[1] 。
这段论述很好地阐明了人类面对网络世界应该采取的理性选择。
现实的状况是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智地处理好“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关系,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因过分沉溺于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现实”中不能自拔,从而呈现出实际交往能力下降、思维迟缓、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现象,出现严重的网络精神疾患。
甚至因长期沉醉于电脑世界而失去与现实生活交往的能力。
与之相随的是“信息疲劳症”:健忘、头痛、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一切都会对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造成严重影响。
4、沉溺于虚拟角色,容易出现与现实角色相悖的多重人格冲突。
“在internet的虚拟世界里,有思想的个体往往成为一条条奴隶式的网虫,即使沟通方便,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深交,亦缺乏人性
欣赏的体会。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个人在这里无需负担任何社会责任,也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看上去的确是更加自由,然而其性质则是一种消极自由(passive freedom)。
”“当人的精神一无凭籍的时候,生命就将失去意义与价值,随之而来的是人生苦闷感、孤独感和虚无感笼罩在个体的心头,挥之不去,形影相随”[2] 。
在上网的大学生中同样面临着此种问题。
有的大学生整天沉溺于网上交际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表现出脱离现实、退缩孤僻、耽于空想的行为特点,严重者甚至出现网络孤独症;有的大学生过度沉溺于在网上扮演“虚拟角色”,以致与现实角色之间出现二重或多重人格冲突;有的大学生由于不愿直面生活困难或挫折,总企盼到网络世界中去寻找精神慰藉,现实生活中的他与网络中的他是相互背离甚至相互矛盾的。
把在现实生活中隐藏起来的“自我”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男扮女装”、“网络黑客”、“游戏情感”、“反叛社会”等各种现象比比皆是。
有的大学生把上网聊天当成发泄情绪的“有效途径”,在网上信口开河,脏话连篇。
因为行为与思想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空间中常常表现出抵触和矛盾,一部分大学生人格出现裂变。
三、大学生应理性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技术革命,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以计算机为载体所连结起来的网络世界,使人与机器所原有的对立状态得以融合,人性化的界面让人与机器有了对话感和亲密感,没有了原有的一切障碍,时间被缩短了,距离被拉近了,文
化在此交融了,虚拟生活的出现让人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去感受更加丰富多彩的事物。
就网络人际交往而言,它所创设的无限扩大的交往空间和话语空间让社会个体从中感受到自由和安慰,它所发挥出的社会矛盾缓冲器作用有助于组织和社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它所具备的社会监督职能使社会管理成效有可能取得更快的提高。
网络人际交往的程度和质量对现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方向都会产生不可小视的重大影响。
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人类社会总是在二律背反的矛盾中前进的,一方面是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当中取得巨大的历史进步,而另一方面却又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将其与地球上其它种群区别开来并成为“领导者”的力量源泉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
在网络时代中,如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是一味地宣扬网络对人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其必然存在的消极影响,那么同样会让人类在未来的某一刻遭受处罚。
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探索精神突出、求知欲望强烈的群体,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交往质量高低将会对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何在发展信息技术的同时造就出具有责任心,敢于负责、精明能干又富有人情味的人格,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培养具有全面的、健康的社会化属性的大学生,这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健、王东莉.论网络文化传播的失范与规则重建的基本原
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
[2] 李兰梦.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j].自然辩证法,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