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学调查(仅供参照)

合集下载

基于PCR-RFLP技术的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基于PCR-RFLP技术的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基于PCR-RFLP技术的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分析王晓博;杨丽【摘要】为测定苯硫脲尝味基因的表现型以及基因型,采用阈值法测定120名大学生对苯硫脲的尝味敏感性,采用PCR-RFLP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测定PTC尝味的基因型予以验证.结果显示,120名调查对象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基本一致.经验证,该群体处于遗传平衡,味盲基因频率为0.3415,味盲率为11.67%,男女生味盲率分别为15%和10%,二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实验对象来自不同的地区,又属于不同的民族,通过计算得出PTC味盲与民族和地理位置有关.【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年(卷),期】2015(031)004【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苯硫脲尝味敏感性;味盲率;基因频率;PCR-RFLP【作者】王晓博;杨丽【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42+.30 引言苯硫脲(phenylthiocarbamide,PTC)是一种白色结晶状化合物,由于含有N-C=S基团,呈苦涩味[1].人类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具有显著的遗传学特征[1],人 PTC苦味的尝味能力由7号染色体上(7q35-7q36)的一种苦味味觉感受器基因TAS2R38决定,该等位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性状,属于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可以采用阈值法测定苯硫脲的尝味敏感性[2-4].绝大多数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区别在于三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味盲者的PTC编码区有五个限制性内切酶Fnu4H1的识别位点(识别序列5'-GC↓NGC–3'),如果是尝味者,则其第785位SNP恰好形成了一个额外的Fnu4H1识别位点(GCTGC).因此可以利用这个SNP造成的限制性位点多态性,设计引物,克隆该基因,酶切电泳确定并验证基因型[5].1 调查对象与实验材料1.1 调查对象受试者为在校大学生,年龄为20~23岁,共12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80人.1.2 实验材料1.2.1 基因型检测材料受试者用灭菌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用于提取目的基因;PCR引物委托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预期扩增产物303bp;上游引物:hPTC Forward5’-aactggcagaataaagatctcaatttat-3’下游引物:hPTC Reverse5’-aacacaaaccatcacccctatttt-3’1.2.2 试剂和工具酶苯硫脲 (PTC)结晶,dNTPs,Tris碱,Na2EDTA·2H2O,蛋白酶K,溴化乙锭,琼脂糖,100 bp DNA ladder Marker,灭菌超纯水等,Taq 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Fnu4H1等.1.3 方法1.3.1 试剂的配制称取苯硫脲结晶与超纯水制成浓度梯度依次为 1/1500、1/3000、1/6000、1/12000、1/24000、1/48000、 1/96000、 1/192000、 1/384000、1/768000、1/1536000、1/3072000、1/6144000 的14种PTC溶液,标号1~14,过滤灭菌;另取蒸馏水作为第15号液.1.3.2 PTC 尝味能力的测定用滴管滴3~4滴14号液于受试者舌根部,让其尝味,之后用蒸馏水做同样试验;受试者若不能准确鉴别两种溶液的味道,则用13号溶液重复试验,(按浓度递增以此类推)直至能明确鉴别出PTC的苦味为止;当受试者鉴别出某一号溶液时,用此号溶液重复尝味3次,若结果相同时,则记录此时的浓度等级号,若受试者直到1号液仍尝不出苦味,则其尝味浓度等级定为<1号.1.3.3 人口腔上皮细胞总DNA的提取在1.5 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200 μL缓冲液Chelex;受试者用无菌牙签轻刮口腔腮内侧,刮下来的细胞在缓冲液中漂洗;加2 μL蛋白酶K,盖盖颠倒混匀,56℃水浴30 min;冷却室温,涡旋振荡器涡旋振荡混匀10 s;离心机13200 rmp瞬时离心10 s;沸水浴中煮沸8 min;涡旋振荡器涡旋振荡混匀20 s,离心机13200 rpm离心3 min;基因组DNA于4℃保存备用.1.3.4 PCR扩增PTC基因片段及检测PCR产物4℃保存备用.将PTC基因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在凝胶成像系统中拍照.1.3.5 PTC基因PCR产物酶切及电泳检测将PTC基因PCR产物37℃恒温Fnu4H1酶切3h或过夜,酶切产物4℃保存备用.分别依次加入 100 bp DNA ladder Marker对照,10 μL PCR产物对照,电泳50 min;凝胶EB染色后,放入凝胶成像系统中拍照.表1 120名学生PTC尝味能力测试结果浓度等级性别男女合计地域内蒙古区内内蒙古区外合计≤1156516 2 1 0 1 1 0 1 3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5 1 2 3 3 0 36 3 1 4 4 0 47 15 16 31 9 22 318 39 12 6 6 12 9 13 36 49 33 16 49 10 3 69 7 2 9 11 0 4 4 3 1 4 12 0 0 0 0 0 0 13 0 1 1 1 0 1 14 0 0 0 0 0 0 15 0 0 0 00 0合计40 80 120 72 48 1202 结果与分析2.1 PTC尝味能力分布120名学生PTC尝味阈值统计结果见表1,图1、图2为PTC尝味能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PTC尝味能力呈双峰分布,且双峰性十分明显,双峰间的谷底是6号溶液处,故确定第6号液为味盲界限.不能尝出6号溶液及以上(<6)者为味盲,共检出 14人,味盲率为11.67%,其中不能尝出1号溶液的6人,占全部味盲总数的42.86%,峰值在<1位置;能尝出6~14号浓度的为尝味者,共106人,占88.33%,阈值集中在7~9号浓度范围内,峰值在9号处.尝味者中以7号至10号为尝味者杂合体,检出101人;11~14号为纯合体,检出5人.尝味者平均尝味阈值(±SD)为7.900±1.6886.图1 PTC尝味能力测试结果(按性别划分)图2 PTC尝味能力测试结果(按地域划分)2.2 性别与PTC尝味能力的关系苯硫脲味盲基因存在于7号常染色体上,因此从理论上讲,男、女味盲率应该没有显著差异,但文献报道,女性味盲率高于男性[6-7].在收集的资料中,从表1可以看出,40名男生中,尝味者34人,平均阈值为7.5500±1.0720;味盲者6人,占15%;80位女生中,尝味者72人,平均阈值为8.075±2.2460;味盲者 8 人,占 10%.女生味盲率(10%)较男生味盲率(15%)偏低,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男女两性舌部的解剖学差异相关,平均而言,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的蕈状味蕾、有更多的味孔,所以女性与男性相比对PTC苦味更加敏感[8-9].此外,男女尝味者平均阈值的差异,经 t检验,t=1.28 <2.5,无显著性差异.男女味盲率的差异经χ2检验,P>0.05,也无显著意义.这说明,PTC味盲与性别的关系不大.2.3 不同民族PTC尝味能力的测定研究发现人类苯硫腺尝味多态性有种族及民族差异,国内曾报告过一些少数民族的群体资料[10],不同民族人群甚至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对PTC的尝味能力不同[11].笔者检测的120人中有蒙古族15人,女生14人,男生仅1人,PTC尝味能力分布域为7~10号液,分别为1,2,10,2人,平均阈值为8.8667±0.7180;味盲率为 0.汉族有105人,男生39人,女生66人.PTC尝味能力分布在1,2,5,6,7,8,9,10,11,13,分别为6,1,3,4,30,10,39,7,4,1 人,平均阈值为7.7619 ±2.2362.味盲率为13.33%,经 t检验,t=3.52 >2.5,平均阈值有显著性差异.味盲率差异极显著.由此初步可知,蒙古族和汉族PTC 尝味能力有差别.笔者认为蒙古族起源的非均一性和历史上蒙、汉族长期的基因交流,可能是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12].但由于蒙古族样本容量太小,因此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确认.2.4 地理位置与PTC味盲的关系据肖春杰[13]等报道,味盲基因在我国分布有明显规律,即华南地区味盲基因频率最低,而西北地区,尤其新疆北部地区的味盲基因频率最高,其差异幅度相当大.PTC尝味能力在不同地理位置分布见表1.120名大学生中,内蒙古籍学生(区内)有72人,味盲者13人,味盲率18.06%;省外的学生有48人,检出味盲者1人,味盲率2.08%;区内和区外的味盲率有显著的差异性,由于区外的同学均为东部,而内蒙古地处西部,因此,基本说明PTC味盲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所取的样本容量太小,不能够有力的说明东部地区味盲率要远比西部地区低.2.5 群体的甚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由表型判断,群体共120人,基因型为TT的5人,Tt的为101人,tt的为14人.则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为:TT的频率为:P2=5/120×100%=4.17%Tt的频率为:2pq=101/120×100%=84.17%tt的频率为:q2=14/120 ×100%=11.66%由此,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P=f(T)=f(TT)+1/2f(Tt)=4.17%+84.17%/2=46.255%,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q=1-P=1-46.255%=53.745%.根据Hardy-Weinberg公式计算出隐性基因t的频率为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p=1-q=1-34.15%=65.85%.χ2值为 =0.17,自由度 df=1,当 p=0.05,查表得χ2=3.84 >0.17,统计学认为在 5%显著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观察数与理论数无明显差异,即证明本群体处于遗传平衡,且味盲基因频率为34.15%,与郑连斌[14]等测定的内蒙古蒙、汉两族的PTC味盲基因频率接近,但略微偏高,但低于庄振西[15]等测定的蒙古族、汉族和朝鲜族青少年的味盲基因频率,更低于白人的基因频率.2.6 PTC酶切电泳检测图谱分析对照DNA ladder Marker的指示条带位置,查看PCR产物和酶切产物的泳道中各有几条带.PCR产物预期只有一条约300 bp的带.酶切产物中如果只有一条与PCR产物同样位置的带,说明是tt纯合体(303 bp);如果只有两条带,一条暗淡,在前方较远处(64 bp),另一条明亮比PCR产物带稍靠前(238 bp),说明是TT纯合体;如果有三条带,一条明亮、与PCR产物位置相同,另一条比PCR产物带稍靠前,还有一条暗淡、在前方较远处,则说明是Tt杂合体.下面仅展示部分PCR产物和酶切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来验证前文PTC尝味的结果.所有对象的基因型都得到PCR-RFLP的验证,与由表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图3 PCR产物(左)和酶切产物(右)的电泳结果3 小结该调查群体中,味盲基因(t)频率为0.3415,味盲率为11.67%,比我国平均味盲率8.28%高[16-17],男女生味盲率分别为 15% 和 10%,二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PTC味盲与性别的关系不大.但由于实验对象来自不同的地区,又属于不同的民族,通过计算得出PTC味盲与民族和地理位置有关.所有对象的基因型都得到PCR-RFLP的验证,与由表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这就排除了由尝味错误所产生的偶然误差,使结果更可靠.参考文献[1]沈海娥,陈晶,赵杰,等.河北省汉族大学生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与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3:303-304.[2]Bernd Bufe,Paul A.S.Breslinet al.The Molecular Basi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henylthiocarbamide and Propylthiouracil Bitterness Perception[J].Current Biology,2005:154.[3]Guo SW,Shen FM et al.Threshold distributions of phenylthiocarbamide(PTC)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9:855.[4]Akcasu A,Ozalp E.Distribution of taste thresholds for phenylthiocarbamide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Turkey [J].Pahlavi medical journal,1977:83.[5]Borum Sagong,Jae Woong Baeet al.Multiplex minisequencing screening for PTC genotype associated with bitter taste perception[J].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2014:413.[6]Filiptsova I A,Timoshyna,et al.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Ukrainein relation to the phenylthiocarbamide sensitivity[J].Egyptian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 Genetics,2014.[7]Grunwarl P,Herman C.Distribution of taste sensitivity forphenylthiocarbamide in Yugoslavia.[J].Nature,1962:194.[8]陈建国,张亮,沈福民,等.味觉生理与味觉行为[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3):76-78.[9]Guo Sunwei,Danielle R.Reed.The genetics of phenylthiocarbamide perception[J].Annals of Human Biology,2001:282.[10]徐玖瑾,毛钟荣,李绍武,等.中国不同民族中苯硫脲味盲基因频率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2(4):308-314.[11]赵淑娟,庞有志,杨又兵,等.苯硫脲(PTC)味盲基因频率的测定与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97-98.[12]马慰国,李静宜,周德华,等.1476例回族苯硫脲味盲频率的比较分析[J].遗传,1987(5):34-35.[13]肖春杰,Cavalli-Sforza L L,EMinch,等.中国人群的等位基因地理分布图[J].遗传学报,2000(1):1-6.[14]郑连斌,陆舜华,王双喜,等.内蒙古蒙、汉民族PTC味盲基因频率[J].遗传,1991(4):34.[15]王惠孚,王贵琛,庄振西,等.500例汉族青少年PTC尝味能力测定[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0(3):20-23.[16]刘继云,杨春玫,孙建永,等.1016名学生PTC尝味能力基因频率的调查[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1):55-56.[17]Prodi D A,Drayna Det al.Bitter taste study in a sardinian genetic isolate supports the association of phenylthiocarbamide sensitivity to the TAS2R38 bitter receptor gene.[J].Chemical Senses,2004:298.。

人类对苯硫脲尝味能力的遗传分析

人类对苯硫脲尝味能力的遗传分析

人类对苯硫脲尝味能力的遗传分析高熹168615140001一、实验目的通过人群中对苯硫脲尝味能力的测试,学习其特殊的试验方法,认识人体对苯硫脲敏感性的遗传特征。

二、实验原理苯硫脲英文缩写为PTC,是一种白色晶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物质,是一种白色结晶状药物,硫脲的苯基衍生物。

由于含有N-C=S基,所以有苦涩味。

主要用作各种族人群的遗传学分析用途,一个人能否尝出苦涩味是由其基因决定的,与所属民族有关。

由于基因表达的不同,不同人对该物质的味觉敏感度不同。

有的人能尝出1/750,000~1/50,000PTC浓度溶液的味道(苦味、苦涩、少数人感到甜味),这些人称为尝味者(AD);有的人只能尝出PTC浓度大于1/24,000溶液的味道,这些人均称为PTC味盲者(AR)。

PTC味盲是隐性遗传,因此如果父母都是苯硫脲味盲,那么子女也必定是味盲。

因此,在DNA的亲子鉴定诞生之前,曾经用苯硫脲尝味试验来作为双胞胎、亲子鉴定的参考资料。

苯硫脲这种物质要么味道非常苦,要么几乎没有任何味道,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遗传情况,但也与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显示,吸烟者和长期饮用咖啡或茶的人往往对PTC更不敏感,需要更高浓度的PTC溶液才能尝出苦味。

这意味着,人类能感受出苦味的性质可能最初是出于自身防御的目的,因为自然界中很多苦味物质也往往是有毒的,因此通过辨别出这些物质,可使人类避免受到这些有毒物质的伤害。

PTC含有N-C=S苦味官能团,人类的其受体都为TAS2R38,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上。

苯硫脲尝味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尝味由显性基因T决定,味盲由隐性基因纯合子tt所决定。

卷心菜、绿花椰菜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也含有类似的硫脲类物质,因此食用的时候,有些人觉得这些菜特别的苦,不喜欢吃此类食物,而有些人则尝不出其中的苦味。

正常尝味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 g/mL PTC液的苦味。

杂合子尝味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48,000~1/380,000 g/mL PTC液的苦味。

遗传学习题

遗传学习题

1.在番茄中,控制果实表型的两个基因o(oblate = flattened fruit)和p(peach = hairy fruit)以及一个控制花序的基因s(compound inflorescence)都位于第二染色体上,这三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其对应的显性基因都用“+”表示。

现用基因型纯合的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F1代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用三隐性个体与F1进行测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a)计算三个基因之间的遗传重组率和并发系数(5分);(b)绘制染色体图,标明三个基因的顺序和图距(3分);(c)写出用于产生F1代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2分)。

测交子代的表型数目数+ + + 73+ + s 348+ p + 2+ p s 96o + + 110o + s 2o p + 306o p s 632.玉米高杆基因(D)对于矮杆基因(d)是完全显性,高杆杂合株(Dd)经秋水仙素加倍后进行种植。

设染色体为随机的2/2分离,请写出:(a)加倍后植株的基因型(2分);(b)此植株产生各种基因型配子的比例(2分);(c)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的比例(4分)。

3.能品尝苯硫脲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表型,不能品尝出该化合物的表型是隐性。

一位妇女的父亲是非品尝者,而自己具有尝味能力;一位有尝味能力的男子有过—个无尝味能力的女儿,若这两人结婚,试问:(a)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为一个无品尝能力的女儿的概率是多少?(2分)(b)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为一个有品尝能力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少?(2分)(c)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为一个有品尝能力的儿子的概率是多少?(2分)(d)他们的头两个孩子均为品尝者的概率有多大?(2分)。

PTC尝味实验

PTC尝味实验

PTC尝味实验
PTC(苯硫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不同的人对其溶液的苦味有不同的尝味能力。

这种尝味能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t)所决定的遗传性状。

基中T对t为不完全显性。

正常尝味者的基因型为TT,能尝出1/750 000~1/6 000 000 mol/L的PTC溶液的苦味;具有Tt基因型的人尝味能力较低,只能尝出1/480 000~1/380 000 mol/L 的PTC溶液的苦味;而基因型tt的人只能尝出1/24 000 mol/L的PTC 溶液的苦味,遗传学上称其为PTC味盲。

【溶液配制】
称取PTC结晶1.3g,加蒸馏水1000mL,置室温下1~2d即可完全溶解,期间应不断摇晃加以加快溶解过程。

由此配成的溶液浓度为1/750 mol/L,称为母液(1号液),2~14号液均由1号液稀释而成。

【实验步骤】
1、让受试者坐于椅子上,仰头张口,用滴管滴5~10滴14号液于受试者的舌根部,让受试者徐徐咽下品味,然后用蒸馏水做同样的试验。

2、询问受试者能否鉴别此两种溶液的味道。

若不能鉴别蜮鉴别不准,则依次用13号、12号溶液重复试验,直至能明确鉴别出PTC 的苦味为至。

3、当受试者鉴别出来某1号溶液时,应当用此号溶液重复品尝3次,3次结果相同时,才是可靠的。

4、测定时,应将PTC溶液与蒸馏水反复交替给受试者,以免由于受试者的猜想及其他心理作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
根据受试者最初觉察苦味溶液的编号,而查出相应的基因型:tt基因型的阈值范围为1~6号;
Tt基因型的阈值范围为7~10号;
TT基因型的阈值范围为11~14号。

实验四人类遗传性状分析

实验四人类遗传性状分析
实验三 人类遗传性状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类一些常见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方式
2.掌握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苯硫脲的味觉感受能力 PTC即苯硫脲,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白色结晶化合 物。PTC尝味能力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状,不同个体对 PTC的尝味能力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将PTC配制成 各种浓度的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步测试学生的尝味 能力,由此可区分出味盲(隐性纯合体tt)、高度敏感 (显性纯合体TT)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杂合体Tt)。据 此可对人群中味盲基因的频率进行分析。
(5)爸爸双眼皮。妈妈பைடு நூலகம்眼皮,孩子单眼皮;
(6)爸爸单眼皮、妈妈双眼皮,孩子双眼皮; (7)爸爸单眼皮、妈妈双眼皮,孩子单眼皮。
(2)有无耳垂
(3)卷舌
(4)美人尖
(5)拇指竖起時变曲情形
(6)食指与无名指长短
(7)双手手指嵌合
(8)脸颊有无酒窝
三、 作业
1、归纳全班同学的尝味结果,估计计算群体的基因频率,进 一步估算群体的基因型频率,检验群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归纳全班同学的尝味结果,估计计算群体的基因型频率, 进一步估算群体的基因频率,检验群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几种单基因遗传性状的调查分析
(1)上眼睑有无皱褶
左:显性
右:隐性
(1)爸爸、妈妈双眼皮,孩子双眼皮; (2)爸爸、妈妈单眼皮,孩子单眼皮; (3)爸爸、妈妈双眼皮,孩子单眼皮; (4)爸爸双眼皮、妈妈单眼皮,孩子双眼皮;
Tt
Tt Tt Tt TT TT TT TT

12 13 14
2、每人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尝味,记录自己的基因型。
受测者从6号开始尝味,依次是5号、 4号、 3号、2号和1号。尝味时 用滴管向受测者舌根部滴5-6滴溶液,然后记录受测者第一次尝到苦味 时的溶液编号。对尝味结果报告不确切或模棱两可者,重复进行测试, 直至认为可靠后才记录其溶液编号。 能尝出5号、 4号溶液苦味的同学为纯合尝味者TT 不能尝出5号、 4号但能尝出3号、2号溶液苦味的同学为杂合尝味者Tt 仅能尝出1号甚至不能尝出1号溶液苦味的同学为味盲者tt

PTC味盲基因的群体遗传分析

PTC味盲基因的群体遗传分析

PTC味盲基因的群体遗传分析【原理】苯硫脲(phenylthiourea),又称苯基硫代碳酰二胺(phenylthiocarbamide,PTC),是由尿素合成的白色结晶状化合物,因分子结构苯环上带有硫代酰胺基(N-C=S)而呈苦味。

1931-1932年Fox首先发现某些人对PTC有苦味感(尝味者、敏感者),而某些人则无苦味感(味盲者),从而将人类对PTC尝味分为两类。

但味盲者对不含有硫代酰胺基的苦味物(如苦味酸等)还是有苦味感。

1932年Blakeslee对PTC苦味敏感的家系进行了调查,证实了人类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是一种遗传性状。

人类对PTC尝味浓度阈值方面的差异属单基因遗传,随后的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基因(T-t)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味盲者为隐性基因纯合体(TT),而尝味者是显性基因的纯合体(TT)或杂合体(TT),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遗传(Bartoshuk et al,1994;Reed et al,1995)。

但一些研究者从他们的研究数据中发现不能完全地用孟德尔遗传来解释,因而提出其他遗传方式,如:复等位基因(Rychkov & Borodina,1969;Ramana & Naidu,1992)、多基因(Olson et al,1989)等。

另外,遗传背景和环境修饰也影响其表型(Morton et al,1981;Olson et al,1989;Bartoshuk et al,1996;Drayna et al,2003)。

2003年Drayna等通过连锁研究把对PTC敏感的一个主要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第2个基因可能在第16号染色体上。

而第7号染色体上负责该性状的主要基因也被确定为TAS2R苦味受体基因家族中的TAS2R38 (Kim et al,2003)。

世界不同民族与地区的PTC味盲率与隐性基因频率有很大差异,世界上味盲率最高值在印度,为52.8%,澳大利亚土著也高达49.3%。

PTC实验报告

PTC实验报告

实验十一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人体P.T.C (苯硫脲)的味觉调查,练习计算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加深对基因平衡定律及选择对改变基因频率影响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人体对P.T.C (苯硫脲—Phenyl thiocarbamlde)尝味的能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t)所决定的遗传性状,T对t为不完全显性。

苯硫脲是一种白色结晶状有机化合物,有(N=C=S)硫酰胺基而带苦味。

在人群中味觉正常者(TT)能尝出的浓度为1/750000—1/6000000的P.T.C溶液中的苦味;杂合子(Tt)只能尝出1/48000—1/38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基因型tt的人,只能尝出低于1/24000 P.T.C溶液的苦味,甚至对P.T.C的结晶物也尝不出苦味来,这类人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味盲。

根据基因平衡规律,在人群中味觉基因(T/t)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保持平衡状态的而且始终保持不变。

三、实验材料及方法(一) P.T.C溶液的配制:原液:取P.T.C结晶1.3g,加蒸馏水100ml,时时摇晃,在室温(20℃左右)1—2日即完全溶解。

(二)将配制好的14种(见附表) P.T.C溶液,分装于消毒好的滴瓶中。

(三)若干毫升蒸馏水和洗净的滴管。

(四)操作要求:1.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仰头张嘴,实验者用滴管先吸取第14号P.T.C溶液,滴5—10滴于舌根部,令受试者徐徐咽下品味,然后再用滴管自盛有蒸馏水的滴瓶中吸取蒸馏水,滴5—10滴于舌根部,令受试者徐徐咽下品味。

2.询问受试者能否鉴别此种溶液的味道。

如若不能鉴别或鉴别不准确(如认为P.T.C溶液味道是酸、咸、辣或说不出的其他药味)则再用稍浓的13号溶液重复尝试,……直至能说明P.T.C的苦味为止。

3.当受试者鉴别某一种溶液时,应当再用此号溶液重复尝味三次,三次结果相同,才算可靠。

4.测定过程中应将P .T.C 溶液与蒸馏水反复交替使用,以免由于受试者的猜想及其心理作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医学遗传学试题

医学遗传学试题

绪论1.遗传病最基本的特征是()A.先天性B.家族性C.遗传物质改变D.罕见性E.不治之症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遗传病()A.单基因病B.多因子病C.体细胞遗传病D.传染病E.染色体病3.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A.遗传病B.基因病C. 分子病D. 染色体病E.先天性代谢病4.遗传病是指______。

A.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C.基因缺失引起的疾病D.“三致”物质引起的疾病 E.酶缺乏引起的疾病5.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都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生的。

A.微生物感染B.放射线照射C.化学物质中毒D.遗传物质改变E.大量吸烟绪论1.C 2.D 3.A 4.B 5.基因和染色体1.科学家还发现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______。

A.10%B.2%C.1%D.5%E.3%2.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______,由编码的外显子和非编码的内含子组成,二者相间排列。

不同基因所含内含子数目和大小也不同。

A.复等位基因B.多基因C.断裂基因D.编码序列E.单一基因3.每一个内含子的两端具有广泛的同源性和互补性,5′端起始的两个碱基是GT,3′端最后的两个碱基是AG,通常把这种接头形式叫做______。

A.GA-TG法则B.G-A法则C.T-G法则D.G-G法则E.GT-AG法则4.单拷贝序列又称非重复序列。

在基因组中仅有单一拷贝或少数几个拷贝,单拷贝序列的长度在______之间,其中有些是编码细胞中各种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基因。

A.800bp~1 000bpB.400bp~600bpC.600bp~800bpD.500bp~700bpE.1000bp~1200bp5.在基因组的间隔序列和内含子等非编码区内,广泛存在着与小卫星DNA相似的一类小重复单位,重复序列为______,称为微卫星DNA或STR,如(A)n/(T)n、(CA)n/(TG)n、(CT)n、(AG)n等。

实验七:苯硫脲 尝味

实验七:苯硫脲  尝味
7
(2)操作步骤
①让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仰头张嘴,用取无菌棉签
或滴管滴2~5滴14号液于舌根部,让受试者徐徐下
咽品味,并用蒸馏水作对照试验。 ②询问受试者能否鉴别此两种溶液的味道,若不能鉴别 或不能断定,则依次用13号、12号……溶液重复试验(应 注意与蒸馏水交替测试),直到明确鉴别出PTC的苦味为 止。
12
三、 常规性状的调查
1.卷舌性状调查 部分人能够卷舌: 舌的两侧能够在 口腔中向上卷成 槽行,甚至卷成 筒状。卷舌着受 显性基因T控制。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13
2. 眼睑性状调查:人群中的
眼睑可以分为单重眼睑(单眼 皮)和双重眼睑(双眼皮)两 种性状;一般认为双眼皮是受 显性基因控制,位显性性状; 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16
5.发式和发旋的调查:人群中发式有直 发和卷发之分,其中直发为隐性性状, 东方人多是此性状;卷发属于显性性状。 人群中的发旋螺纹方向受遗传因素控制, 顺时针方向为显性性状,逆时针为隐性 性状。
17
6.拇指端关节外展的调查:人群中来自些人的拇 指的最后一节能够弯向桡侧,与拇指垂直轴线 呈60度,该性状为纯合隐性性状。
ptcptc溶液浓度溶液浓度基因型基因型表型表型11750000750000tttt纯合尝味者纯合尝味者11400004000011500000500000tttt杂合尝味者杂合尝味者112400024000ttttptc溶液浓度个体基因型与个体表型的关系人类对ptc尝味能力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半显性遗传而且已知纯合体味盲tt容易患结节性甲状腺肿因此可以把ptc的尝味能力作为一种辅助性诊断指标
实 验 :苯硫脲 PTC尝味 (ph实e验nylthiocarbamide,PTC)

遗传实验-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遗传实验-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遗传学实验报告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刘乐乐生计2013年12月2日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了解群体基因频率测算的一般方法;2、理解遗传平衡定律,了解改变群体平衡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PTC即苯硫脲,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化合物,人体对苯硫脲(PTC)尝味的能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所决定的遗传性状,其中T对t为不完全显性。

在不同人群中对该物质的尝味能力不同。

利用这一原理,将PTC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步测试尝味能力,由此可区分出味盲(隐性纯合体)、高度敏感(显性纯合体)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杂合体)。

据此可对人群中味盲基因的频率进行分析。

正常尝味者的基因型为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具有基因Tt的人尝味能力较低,只能尝出1/48,000~~l/38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基因型为tt的人只能尝出>1/24,000的PTC溶液的苦味,甚至对PTC的结晶物也尝不出苦味来,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味盲。

哈迪一温伯格定律也称遗传平衡定律,是由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于1908年和1909年各自提出的。

两个等位基因的哈迪一温伯格定律的公式为:(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 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

—三、实验材料PTC溶液的配制1、原液:取PTC结晶,加蒸馏水1000ml,在室温(20℃左右)下l-2日即完全溶解。

2、原液的PTC浓度约为1/750,原液稀释1倍为2号液,2号液稀释1倍为3号液,以此类推,直至配成14号液,浓度为1/6,144,000。

3、将配好的14种PTC溶液分别置于消毒好的滴瓶中(见表一)。

表 1 各组PTC的浓度及对应的基因型四、实验步骤1、用滴管滴4~5滴溶液于受试者舌根部,让受试者品味,然后用蒸馏水作同样的试验。

PTC

PTC

•题目: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陈倩倩(交流生)1186271403131,摘要;通过实验掌握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方法,加深对群体遗传学中遗传平衡定律的认识。

2.引言苯硫脲(phenythiocarbamide , PTC) 是一种白色结晶状化合物,其结构由于有N - C = S 基团(硫化酰胺基)而呈苦味对人无毒,在不同人群中对该物质的尝味能力不同。

这种尝味能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t)所决定其中T对t为不完全显性。

基因型为TT,能尝出1/6000000—1/750000的PTC的苦味;Tt基因型,能尝出1/480000—1/380000溶液的苦味,基因型为tt,能尝出1/24000以上浓度PTC的苦味。

极个别体甚至对PTC的结晶也尝不出,这类个体在遗传学上称为PTC味盲。

在 7q染色体上,三个单核苷酸等位多态性AVI (无偿味能力) AAV PAV (有偿味能力)PTC 尝味能力的调查在研究人类群体遗传学、种族学方面有其科学价值;亦可作为双生子、亲子鉴定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PTC 测定在医学领域尤让人感兴趣的是可用于研究某些疾病与尝味能力的关联,为疾病预防提供资料。

例如结节性甲状腺肿、先天愚型等患者中味盲者较多,而食管癌、胃癌等患者中味盲者较少。

若能应用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将PTC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步测试学生的尝味能力,由此可区分出味盲(隐性纯合体)、高度敏感(显性纯合体)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杂合体)。

据此可对人群中味盲基因的频率进行分析。

3.实验材料3.1实验材料配制苯硫脲溶液,对半稀释成14种浓度。

3.2实验方法1,PTC液的制取:取PTC粉末0.65g,加蒸馏水500ml,在室温下使其溶解,原叶浓度为1/750,原液为1号液,去原液100ml,用蒸馏水稀释一倍为2号液,取2号液100ml用蒸馏水稀释一倍成三号液,依次类推,直至14号液,14号液为1/6000000。

遗传实验-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遗传实验-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遗传学实验报告PTC 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刘乐乐生计11.3 2013年12月 2 日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了解群体基因频率测算的一般方法;2、理解遗传平衡定律,了解改变群体平衡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PTC即苯硫脲,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化合物,人体对苯硫脲(PTC尝味的能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所决定的遗传性状,其中T对t为不完全显性。

在不同人群中对该物质的尝味能力不同。

利用这一原理,将PTC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步测试尝味能力,由此可区分出味盲(隐性纯合体)、高度敏感(显性纯合体)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杂合体)。

据此可对人群中味盲基因的频率进行分析。

正常尝味者的基因型为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具有基因Tt的人尝味能力较低,只能尝出1/48,000〜〜1/380,000的PTC溶液的苦味;基因型为tt的人只能尝出>1/24,000的PTC溶液的苦味,甚至对PTC的结晶物也尝不出苦味来,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味盲。

哈迪一温伯格定律也称遗传平衡定律,是由英国数学家哈迪(G.H.Hardy)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于1908年和1909年各自提出的。

两个等位基因的哈迪一温伯格定律的公式为:(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

三、实验材料PTC溶液的配制1、原液:取PTC结晶l.3g,加蒸馏水1000ml,在室温(20C左右)下1-2日即完全溶解。

2、原液的PTC浓度约为1/750,原液稀释1倍为2号液,2号液稀释1倍为3号液,以此类推,直至配成14 号液,浓度为1/6,144,000。

3、将配好的14种PTC溶液分别置于消毒好的滴瓶中(见表一)塢号配制方法臬囲型倍 1 水WOOrl1/750tt2号 1 号港10Gml+^tM 水、00ml1/1uoo tt3尋 2 号液1 OOnl+^tjj 水1伽1tZ3000tt4号1/6000tt$号 4 号aiOOmmMtS 水FOO FF I1/(2000tt6X B号液100制+蒸爛水100耐4000tt7号 6 号液lOGml+^tS 水100耐J/48000Tt8号7 号液水100ml»/&6000Tt9号8 号液100ml00ml1/192000Tt9号港100ml卡蒸tg水TOOwil1/384000Tt 11#10 号港1OQn1+3Ktg4ciOOnl1/768000n12号11号液lOOral才蒸!8水IDOnl1/1536D00TT13号T?号液T0&1W蒸帼水IDOnl1/3072000TT14号13号渔105"蒸歸水IDOnl1/6144000TT表1各组PTC的浓度及对应的基因型四、实验步骤1、用滴管滴4〜5滴溶液于受试者舌根部,让受试者品味,然后用蒸馏水作同样的试验初始浓度不能太高。

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学调查

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学调查

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学调查【摘要】:苯硫脲(phenylthiocarbamide,PTC)是硫脲的苯基衍生物,为白色结晶粉末,因含有硫代酰胺基(N-C=S)官能团而有苦涩味。

人群中根据可以在PTC不同浓度范围内尝到苦涩味的能力即PTC尝味能力,分为尝味者和味盲者。

PTC尝味能力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孟德尔遗传性状,是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7q35-7q36)的一种苦味味觉感受器基因TAS2R38决定的,属于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

所以本次试验调查利用不同人的基因型对PTC 尝味浓度范围的不同进行表型检测和利用PCR技术进行PTC尝味基因型检测两条途径来对参与本次试验学生进行遗传学分析。

Abstract:phenylthiocarbamide (PTC) is the phenylthiourea derivatives, as a white crystalline powder, it contains glucosinolates amide (N - C = S) functional groups and have an indication. The crow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range can be in PTC taste an indication of the PTC taste ability, divided into taste and taste blindness. The PTC taste ability is controlled by single gene of Mendelian genetics,which is located on chromosome 7 (7 q35 q36) of a bitter taste receptor gene TAS2R38, belongs to the euchromosome incomplete dominant inheritance. So the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use different people of different genotypes of PTC taste concentration range by PCR technology is used to detect the phenotype and PTC taste genotype testing two ways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st for genetic analysis.【关键字】:苯硫脲PTC尝味基因型检测PCR前言:该实验旨在调查参与实验同学的苯硫脲尝味能力和其对应的基因型是否一致,以及该基因型在总体中所占比例,验证该基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PTC味觉测试

PTC味觉测试

PTC尝味与Hardy-Weinberg平衡刘翠翠(37)生命基地09-3摘要本实验通过对PTC尝味基因频率的分析,了解基因在群体水平上的传递规律。

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尝味基因(T)频率为0.477,味盲基因(t)频率为0.523。

卡方检测结果χ2=3.000<χ20.05,说明本班43人是3种基因型频率平衡了的群体。

相关研究发现,某些疾病与尝味能力有关。

关键字:PTC尝味;基因频率;Hardy-Weinberg平衡引言苯硫脲(phenythlocarbamide.PT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白色结晶状化合物,由于含N-C=S基团,而有苦味。

PTC尝味能力是一种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T/t决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不同的人对其溶液的苦味有不同的尝味能力。

正常纯合尝味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 g/mL PTC液的苦味;杂合子尝味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48000—1/380000 g/mL PTC液的苦味;味盲者基因型为tt,能尝出1/24000 g/ mL 及以上PTC液的苦味。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

等位基因频率(allelic frequency)或称为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 =(群体中某个基因座位上特定基因的拷贝数) / (群体中该座位所有等位基因数)。

X-连锁座位上的基因频率:p = f (X A)={(2XAXA♀)+(XAXa)+(XAY♂)}/(2×雌体数+雄体数)。

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法则(1908年):在理想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逐代保持不变。

此定律可分为3个部分(1)前提:理想群体,即无穷大,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迁移和自然选择;(2)结论: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逐代不变,达到平衡;(3)关键: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起初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一代以后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

医学遗传学实验五人类遗传性状分析

医学遗传学实验五人类遗传性状分析

实验原理
2、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
存在于人类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性质是ABO血型划分的基础,这 种抗原决定于9q34上的一对复等位基因:IA、IB和i,且IA和IB 对i为显性,IA和IB为共显性。IA决定红细胞表面有抗原A,IB决 定红细胞表面有抗原B,i决定红细胞表面无抗原A和B。根据红 细胞表面是否含有抗原和所含抗原类型的不同,将人类的ABO血 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此外,在不同血型人 的血清中所含抗体不同,即A型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 含有抗A抗体,O型血清中同时含有两种抗体,而AB型血清中那 么不含有这两种抗体。由于在相应的抗原抗体之间会发生凝集反 应,故在输血时对供血、受血者的血型有一定的限制,输血前一 定要进行血型的配型。
实验步骤
1、PTC尝味
1〕取无菌棉签,分别蘸取不同浓度的PTC溶液,自低浓度向高浓 度依次进行尝味。根据本人所感受到苦涩味的最低浓度,确定自 己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2〕统计本实验室全体同学PTC尝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将统计结 果填入下表。
实验室 总人 名称 数
1/750000尝味者 1/50000尝味者(Tt) 1/24000尝味者(tt)
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调查的人类遗传性状,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
1、苯硫脲的味觉感受能力 人类味觉对苯硫脲〔又称苯基硫代碳酰二胺,PTC〕的敏感性由一
对等位基因〔T、t〕控制,属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尝出含PTC溶液的浓度有明显的差异。为便于研究,将能尝出 PTC浓度在1/50000以下苦味者称为尝味者,对PTC浓度在 1/24000以上仍感觉无味者称为味盲者。
定时,必须重做。
实验结果
• 1、计算PTC尝味和ABO血型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 2、根据PTC尝味实验的结果,理解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特点。 • 3、掌握ABO血型系统的原理、检测方法、结果分析和血型判定。 • 4、理解ABO血型系统的配型原那么及临床应用意义。2、ABO血型遗传分析

Exp7 人类PTC味盲基因的遗传分析

Exp7 人类PTC味盲基因的遗传分析
• 将PTC溶液与DW反复交替给受试者,以免 由于受试者的猜想及其心理作用而影响结
果的准确性
• 配液过程所用器皿应高压灭菌 • 给受试者滴液时要悬空加样,避免交叉感染
五、作业
• 1. 计算所测群体的G.f、G.Tf
• 2. 应用2检验确定该实验班是否为平衡群体? 如果不是平衡群体,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全班PTC尝味遗传性状调查表
自己的基因型
3.归纳全班同学的尝味结果,计算G.f及
G.Tf,并做2检验
测试步骤
1.让受试者座于椅子上,昂头张口.用滴管滴3~5 滴14#液于受试者舌根部,让受试者徐徐咽下品 味,然后用DW做同样的试验
2.询问受试者能否鉴别此两种溶液的味道.若不 能鉴别或鉴别不准,则依次用13# 、 12# 液重复试 验,直至能明确鉴别出PTC的味道为止 3.当受试者鉴别出某一号溶液时,应当用此号溶 液重复尝味3次,3次结果相同时,才是可靠的
Tt
Tt TT
12#
13# 14# 15#
11# 100ml + DW 100ml
12# 100ml + DW 100ml 13# 100ml + DW 100ml 双蒸水
1/1500000
1/3000000 1/6000000
TT
TT TT
四、实验步骤
1.配制PTC溶液,对半稀释成14种浓度
2.每人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尝味,记录
表1 PTC溶液的配制方法 浓度和基因型

编号 1#
配制方法 1.3 g PTC +DW 1L
浓度mol/L 1/750
基因型 tt
2#
3# 4# 5# 6# 7# 8#
1# 100ml + DW 100ml

实验七:苯硫脲 尝味

实验七:苯硫脲  尝味

4.额前发际调查:有些人的额前的发际明显的在前额正 中发际向下延伸呈峰形,成 V字型(又称美人尖),属 于显性;而额前发际基本属于平线的属于隐性。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5. 发式和发旋的调查:人群中发式有直
发和卷发之分,其中直发为隐性性状,
东方人多是此性状;卷发属于显性性状。 人群中的发旋螺纹方向受遗传因素控制, 顺时针方向为显性性状,逆时针为隐性 性状。
实 验 :苯硫脲 PTC尝味 实验 (phenylthiocarbamide ,PTC)
人类某些遗传性状调查
本实验通过调查已知的人类遗传性状, 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
人类单基因遗传的性状或疾病在上 下代之间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在 一个大的群体中,通过调查分析这些 性状,可以对该群体的某一基因频率 及基因型频率做出估计;另外某些性
3.实验内容
(1)器材和试剂
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
试剂 PTC 溶液的配制:配制 PTC 原液,浓度约为 1 /
750。PTC尝味使用液配制:将PTC原液编为1号液,
将1号液用蒸馏水稀释1倍编为2号液,将2号液再稀释
一倍编为 3 号液,以此类推,直至配成 14 号 PTC 溶液, 14号液浓度为1/6 000 000,将配好的14种不同浓度 的PTC溶液分别置于消毒好的白色试剂瓶内。
6. 拇指端关节外展的调查:人群中某些人的拇
指的最后一节能够弯向桡侧,与拇指垂直轴线
呈60度,该性状为纯合隐性性状。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7. 达尔文结节的调查:人群中 有些人的耳轮边缘上有一个
(或 2 个及其以上)小的突起

医学遗传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医学遗传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A:基因病B:遗传病C:先天性代谢病D:染色体病E:分子病答案:B2.遗传病是指______。

A:“三致”物质引起的疾病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C:酶缺乏引起的疾病D:基因缺失引起的疾病E: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答案:B3.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都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生的A:大量吸烟B:微生物感染C:遗传物质改变D:化学物质中毒E:放射线照射答案:C4.唇裂的发生______。

A: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B: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C: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D: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答案:A5.苯丙酮尿症的发生______。

A: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B: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C: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E: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答案:B6.遗传病是代代都遗传的疾病。

A:对B:错答案:B7.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

A:对B:错答案:B8.遗传病是家族性疾病。

A:错B:对答案:A9.遗传病是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A:对B:错答案:A10.所有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侧翼顺序不包括。

A:增强子B:终止子C:启动子D:多聚腺苷酸化附加信号E:密码子答案:E2.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______,由编码的外显子和非编码的内含子组成,二者相间排列。

不同基因所含内含子数目和大小也不同。

A:编码序列B:断裂基因C:复等位基因D:多基因E:单一基因答案:B3.当发生下列哪种突变时,不会引起表型的改变。

A:同义突变B:无义突变C:动态突变D:移码突变E:错义突变答案:A4.动态突变的发生机理是。

A:基因重复B:基因缺失C:基因复制D:基因突变E: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扩增答案:E5.碱基被替换后,产生的密码子编码氨基酸,而旧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这一突变属于______。

遗传味觉-苯硫脲尝味能力的分析

遗传味觉-苯硫脲尝味能力的分析

遗传味觉-苯硫脲尝味能力的分析
张美英;王兆娣
【期刊名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年(卷),期】2001(9)1
【摘要】对常州地区 5 5 9人苯硫脲 (PTC)尝味能力测试结果分析表明 :PTC尝味阈值呈双峰分布 ,味盲峰值在 >1号 (1号相当PTC浓度 1/ 75 0 ) ,尝味峰值在第 9号 ,峰谷为第 3号 ,平均阈值9.44± 0 .0 8,味盲基因频率 0 .30 2 0 ,尝味基因频率0 .6 980 ,某些疾病与尝味能力有关。

【总页数】1页(P116-116)
【关键词】PTC;味盲;基因频率
【作者】张美英;王兆娣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口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6
【相关文献】
1.河北省汉族大学生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与分析 [J], 沈海娥;陈晶;赵杰;李明;
2.湖北省襄阳地区大学生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与分析 [J], 王娅;曾繁荣;翟立红
3.安徽地区汉族学生苯硫脲尝味能力的测定与分析 [J], 杨元元
4.基于PCR-RFLP技术的苯硫脲尝味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J], 王晓博;杨丽
5.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与分析 [J], 邹妙雯;康宇佳;石金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学调查
14级生物技术基地
摘要:本次实验通过苯硫脲基因分析、苯硫脲多态性分析、以及群体遗传分析三个实验,测定人群中PTC尝味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理解孟德尔遗传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了解酶切扩增多态序列技术的原理,学会用酶切扩增多态序列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分子水平上测定PTC
尝味的基因型。

计算群体中PTC尝味的基因频率,判断群体是否达到哈代——温伯格平衡。

Abstract:This experiment using phenyl thiourea genetic analysis, phenyl thiourea polymorphism analysi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determination a group of people PTC taste gene phenotype and genotype, understand Mendel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technology, learn to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technical detec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o determine the genotype PTC taste. Computing group in PTC taste gene frequency, to determine whether a group hardy - weinberg equilibrium.
关键词:基因频率,尝味能力,PTC基因
1.引言
1.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一个二倍体某特定基因座上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座位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的数目占群体个体总数目的比率。

1.2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
哈代一温伯格定律也称遗传平衡定律,是由英国数学家哈代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于1908年和1909年各自提出的。

两个等位基因的哈迪一温伯格定律的公式为:(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如a)的频率, 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基本要点:
a. 等位基因的频率世代相传不会改变;
b.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也不改变,达到(p2,2pq,q2)平衡;
c. 只需一个世代随机交配就能达到基因型频率的平衡。

影响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的因素:
a. 基因突变;
b. 自然选择;
c. 群体大小;
d. 迁移;
e. 随机的遗传漂变;
2.实验原理
2.1苯硫脲尝味的遗传形式
苯硫脲(phenylthiocarbamide,PTC)是硫脲的苯基衍生物,为白色结晶粉末,因含有硫代酰胺基(N-C=S)官能团而有苦涩味。

能尝出1/750,000-1/50,000 PTC浓度溶液味道的人(苦涩味,少数人感到甜味)称为苯硫脲“尝味者”, 只能尝出PTC 浓度大于1/24,000 溶液的味道的人称为苯硫脲“味盲者(nontaster)”。

图1.苯硫脲结构图
PTC 尝味能力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孟德尔遗传性状,是由位于7 号染色体上的一种苦味味觉感受器基因 TAS2R38 决定的,属于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

尝味者中显性基因T的纯合子(TT)能尝出1/750,000-1/6,000,000 的PTC 溶液的苦味,杂合子(Tt) 只能尝出1 /480,000-l/380,000 的PTC溶液的苦味。

TT:1/750,000—1/6,000,000 11-14号
Tt:1/480,000—l/380,000 7-10号
tt:>1/24,000-尝不出苦味 1-6号
2.2 人类苯硫脲尝味的基因
人类的PTC尝味基因Homo sapiens taste receptor, type 2, member 38(TAS2R38)(NM_176817),又名 PTC、T2R38 或 T2R61。

绝大多数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区别在于三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一处是145 位,味盲者为 G145(编码丙氨酸ala),尝味者为C145(编码脯氨酸pro);第二处是785 位,味盲者为T785(编码缬氨酸val),尝味者为C785(编码丙氨酸ala);第三处在886 位,味盲者为A886(编码异亮氨酸ile),尝味者为G886(编码缬氨酸val)因此味盲者PTC 多肽中三处对应的氨基酸分别是ala49、val262和ile262,被称为AVI等位基因,而尝味者的三处是pro49、 ala262和val262,被称为PAV等位基因。

如表1所示。

表1 Fnu4HI识别位点(识别序列5’-GC↓NGC-3’)
味盲者的PTC编码区有五个限制性内切酶Fnu4H1的识别位点(识别序列5’-GC↓NGC-3’),如果是尝味者,则其第785位SNP恰好形成了一个额外的Fnu4H1识别位点(GCTGC)。

因此可以利用这个SNP造成的限制性位点多态性,设计引物扩增包含785位SNP位点的PTC基因编码区的一部分,然后用Fnu4H1切割扩增产物,根据是否能把扩增产物切开而判定是某个人的单倍型(haplotype)。

3.PTC尝味能力的测定
检测 PTC 味盲有纸片法(filter paper method)、结晶法(crystal method)、阈值法(threshold method)等几种不同的方法。

近年来国际上研究者采用 1949 年 Harris 和 Kalmus 改进的阈值法。

3.1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设备
高压蒸气灭菌锅、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锅、冰箱。

洁净、经121℃高压灭菌20min的容量瓶、量筒、烧杯、螺口试剂瓶,一次性医用无菌PE手套、乳胶手套、滴管,一次性纸杯,记号笔。

3.1.2 试剂和材料
(1)材料:受试者为全体修读遗传学大实验的学生。

(2)试剂:苯硫脲(PTC)结晶,娃哈哈纯净水。

3.1.3 溶液配制
(1)原液(1号液):称取PTC结晶0.65 g,加娃哈哈纯净水500 ml,在室温(20℃左右)下溶解1~2d(经常摇晃)(或60℃水浴中1 h充分溶解),PTC浓度约为1/750,过滤灭菌。

(2)稀释液:用娃哈哈纯净水逐级稀释原液2~14倍,编为2-14号(表2)。

将配好的14种浓度的PTC溶液,过滤灭菌,分别置于灭菌过的100 ml螺口试剂瓶中。

另取娃哈哈纯净水作为第15号液。

表2 PTC溶液梯度的配制
3.2实验方法
(1)让受试者正坐,仰头张嘴伸舌,用滴管滴2~3滴 15号液于受试者舌根部,让受试者慢慢咽下反复咂嘴品味液体尝味,然后用纯净水做同样的试验,交替给受试者
尝味,避免受试者的臆意猜测而影响结果的准确。

(2)询问受试者能否鉴别此两种溶液的味道。

(3)若不能鉴别或鉴别不准,则依次用 14~1号溶液重复试验,直到能明确鉴别出PTC的苦味为止。

(4)复尝味3次,3次结果相同时,才是可靠。

(5)记录所品出苦味的液体的编号和稀释浓度。

表3.2 PTC尝味表型调查表
注:统计民族、生源地是想调查PTC味盲分布与民族和地理位置是否有相关性。

(因此生源地统计的不是受试者户籍所在地,而是其家族或家庭成员长期生活的地方,如张三家庭成员多代居住在安徽省,3年前搬迁至河北省,现户籍河北省,那么记录安徽省)
4.实验材料与方法
4.1 人口腔上皮细胞总DNA的提取
4.1.1 主要仪器设备
高速离心机、微量移液器、电磁炉、冰箱。

牙签、1.5 mL灭菌微量离心管、微量移液器吸头(枪头)、离心管架,一次性医用无菌PE手套、记号笔。

4.1.2 试剂和材料
(1)材料:受试者,用灭菌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O
(2)试剂:ddH
2
4.1.3 实验方法
O。

(1)在1.5 ml灭菌微量离心管中加入100 µL ddH
2
(2)用无菌牙签轻刮口腔腮内侧几次,刮下来的细胞在ddH
O中漂洗。

2
(3)将上述样品煮沸3 min,直接插入冰中冷却3 min,再次煮沸3 min。

使细胞破碎(4)离心机3000rpm离心20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