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合集下载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贸易和投资在国际上逐渐融合。

会计国际化也成为了一个趋势,有利于提升会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开放性,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从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角度来论述这一问题。

一、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会计制度和规范逐渐趋于一致,成为一种普遍的财务管理手段。

这种趋势不仅是由于国际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还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变得十分重要。

首先,会计国际化有助于提高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适应全球性的会计标准,保证他们的财政报告得到国际认可,获得全球金融和投资市场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全球标准化的会计规范也方便了投资者、银行家和企业家对国际贸易和投资机会的分析和评估。

其次,会计国际化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通过制定通用的财务报表格式和会计核算原则,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全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另外,国际化的会计标准也能够使企业更加透明、规范和可靠,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最后,会计国际化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由于国际化的会计标准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所以就能够加快全球生产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二、会计国家化会计国家化是指在各个国家内,会计制度和规范反映出地方文化、法律和制度上的差异,形成一种符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的会计制度。

在一个国家化的会计环境下,企业适应本国和本地市场的会计法规和制度,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管理和监督。

首先,会计国家化可以增强本国企业对会计信息的控制和管理。

企业在遵守本国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中国特色,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其次,会计国家化可以更好地体现本国经济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

会计制度和规范应该能够合理地反映出本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制度环境。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作者:朱晓婷来源:《财讯》2018年第16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s进步,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那么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则成为了社会上值得关注的话题。

会计作为企业与社会发展的重点环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加强会计的国际化标准,扩大了国际交流,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所加强,提高7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本文将要首先分析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概念,接下来再阐述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可以对会计的发展有新的看法。

会计国家化国际化发展前言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快速蔓延,会计的国际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这种国际化的趋势也成为了会计发展的重要特征。

想要使得会计朝着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家本身不仅仅要适当给予恰当的政策支持,同时也可以给予资金的资助。

此外,国家化与国际化作为会计发展的两个特征在其发展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所以,正确的认识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会对会计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概述(1)会计国际化所谓的会计国际化,主要可以从沟通观、协调观、统一观来阐述,以上的三个方面也是对会计计国际化认识的本质观点。

沟通观指的就是通过不同国家对会计方法以及程序等的比较,以便达到相互了解的过程。

协调观指的就是通过国际组织的有效协调,尽量减少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而达到增强会计信息的效果。

统一观只要就是会计的国际化达到的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

简单来说,会计国际化就是通过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尽量扫除资金流动过程中的障碍,进而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尽量的与国际标准看齐,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2)会计国家化会计的国家化,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根据自身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等制定出来的会计标准与体制,这种会计的国家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出国家的发展特色,并且与国家的实际发展状况相统一。

中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分析

中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分析

中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分析一、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及关系(一)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会计的国家化是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等密切相关,在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中表现出的国家特色,主要体现在各国制订的适用于本国境内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会计工作规范等。

会计国际化是指通过比较、协调和处理各国之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的差异,寻求国际经济业务双方都能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

会计国际化的早期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搜集归纳各国会计实务,辨识各国会计差异,对世界各国会计模式进行分类,进而探测会计差异背后的经济、法律、文化、政治、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形成对各国会计模式的不同划分标准。

(二)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大量理论研究表明,会计科学应以国家化为起点,国际化为导向。

这说明从产生时间上讲,先有会计的国家化,后有会计国际化,这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经济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信息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时,就产生了当局政府统一会计制度和方法的要求,于是有了会计的国家化;当经济活动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超出一国国界时,就产生了会计国际化。

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是相互排斥、相互促进的关系。

会计的国家化是由各国客观环境的特殊性决定的。

否认会计的国家化,一味追求甚至以强制手段推行国际化,其最终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会计的国际化是当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视这种客观存在,一味强调系统的国家化,甚至以强制手段在会计工作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其最终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同时,会计的国家化可以加快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会计的国际化有利于完善会计的国家化。

二、中国会计的国家化原因我国会计准则立足于本国国情并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肯定会受到我国特定的、政治、法律、经济等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中国特色,即会计的国家化。

(一)政治、法律环境每个国家的会计理论、会计规范及会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本国政治制度、政府形象、国家利益及社会安定为前提条件,任何不符合前提条件的会计理论、规范和行为均会受到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强制干预和严厉惩处。

论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摘要】由于我国加入WTO文件的正式签署,我国的会计开始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

同样,不同利益主权国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方面又表现出各种差异。

本文试从定位会计国家化如何协调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方面展开。

【关键词】会计国家化国际化协调中国特色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8-015-0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计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环境因素,而国际化的会计反过来又为国家化的经济创造了条件。

会计的国际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吸收国际资本,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也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榜样作用。

因此,会计国际化问题势必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一、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会计国家化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 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是由各国和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环境的差异所决定和造成的,是会计个性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会计发展的特殊性。

会计也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得到生存和不断发展---会计必然带有国家性的特点。

(一)会计国家化的必要性的主要表现1.任何国家的会计都受该国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会计制度统一的程度越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就越强。

相反,在较为自由的体制下,会计主体拥有相当广泛的自由权,而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则是会计的服务对象。

而且,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繁荣,社会生产力较强,业务频繁,正是由于会计行为主体的范围和涉及的利益广泛,因而对会计的科学性要求的就很高,会计的市场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而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少而简单,对会计的发展水平要求就很低,科学性就差。

2.任何国家的会计深受该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会计总是会深受这个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修改版]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修改版]

【摘要】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的,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国家要统筹协调会计制度、准则、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会计的国家化就是必然的。

在对外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就需要通用的一致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会计的国际化就势所必然。

研究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国家化;国际化一、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及关系(一)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会计的国家化是指与一个国家特定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国家特色。

这种特色明显的带有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受民族文化传统、国家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工作规范等都要适合本国家的具体国情。

会计国际化是指在国际交往中通过比较国与国之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方法的差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会计模式,以进行双边贸易和经济交往。

而在理论研究中,就是要以各国会计实务为基础,比较各国会计差异,对会计模式进行归纳分类,进而探究会计模式差异背后的深层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原因。

(二)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的国际化,从发生时间上来看,是先有会计的国家化,后有会计的国际化。

这说明,会计科学研究应以国家化为起点,国际化为趋向进行研究。

会计国家化和会计国际化的产生,都是与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范围时,经济活动就会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信息的运用范围也就不断扩大,国家为了规范经济活动和信息使用的方式方法,就会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当经济交往和会计信息的使用发生在国与国之间,也就是说经济活动和信息交往呈现国际化的特点时,也就必然产生会计国际化的现象。

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会计国家化是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的特殊性决定的,具有特殊性,不能否认会计国家化的特殊性而一味强调国际化,以强制手段推行国际化,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国家化,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这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交流。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随着国际间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经济合作范围的日益扩大。

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提供方式,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同时,会计又是一项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的活动,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受到国别区域的限制。

这样,会计的国家化现象必然与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发生矛盾。

一、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指通过比较、协调处理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寻求各国都能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是全球会计的一体化、统一化。

它要求各国按照国际上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处理本国的会计实务,使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作为一门科学,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它的科学性和技术性,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会计总是为各国特定利益集团服务。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会计的自然属性。

会计国际化的根源是会计的自然属性,即科学性和技术性。

它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能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使不同语言的信息使用者可比较任何公司的财务报表与评价任何公司的业绩。

会计的自然属性将不受社会形态的制约,并作为人类共同的智慧和财富在传播和应用。

二、会计国家化会计国家化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是会计个性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会计发展矛盾的特殊性。

一般说,会计国家化主要表现是:(l)一国的会计与该国的经济体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计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和利益主体较广,会计的科学性就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活动相对简单,会计发展水平受到限制,科学性就差。

(2)会计受该国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影响,总是带有社会制度和法律环境的特征。

私有制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其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会计信息;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国家,其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3)各国家的会计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摘要: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的国际化问题也已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通过阐述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定义,并阐述我国会计的国家化现状及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而我国通过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扩大对外交流、与国际协调等方法使我国平稳、高效的加快了国际化进程,逐步提高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关键词:会计的国家化会计国际化会计协调在当今社会,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会计的科学化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伴随着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成为一种不可变更的趋势。

而与此同时,会计的国家化也在不断的加强中。

所以,正确的认识会计国际化与会计的国家化并且良好的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对于会计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1 会计的国家化概述为了综合的解释会计的国家化,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会计的国家化是指在一国特定的生产力水平、经济体制、社会制度、文化等与会计紧密的联系下,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明显的国家特色,我们可以称之为会计的国家化。

2 会计的国际化概述关于会计的国际化,学术界认识不一,主要的分歧表现在会计的国际化的本质、财务会计国际化的基本目标和财务会计国际化所依据的标准上。

关于会计国际化的本质认识有三种观点,它们分别是“沟通观”、“协调观”和“统一观”。

“沟通观”认为会计的国际化就是通过对各国会计方法、程序等的比较,以明白差异,达到相互了解的过程;“协调观”认为会计的国际化就是通过有关国际组织的国际协调,达到尽量缩小差异、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观”认为,会计的国际化就是实现各国会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我们可以说会计的国际化就是指通过有关国际组织的国际协调,在与我有利的前提下,达到扫除本国财务会计信息对国际资本顺利流动的障碍、尽量缩小差异、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尽可能的向国际公认会计标准看齐的过程与结果。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PPT

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PPT

会计国际化是会计职业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非常多国际 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成立, 促使国际会计人才 的流动, 也减少了各国会计的差异。
会计国际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金融全球化在国际金融市场起着龙头作 用。金融市场的变化对各国的金融市场都会 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金融风险, 防范和 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各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共 同奋斗目标。为此,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抵御金 融风险很有效的措施之一。
如何协调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矛盾
1.坚持两者并存 我们在保护会计国家化的同时也要大力 发展国际化。会计的国家化是由各国特殊的 历史,经济发展能力等一系列原因决定的, 忽视会计国家化,盲目追求与世界接轨,硬 套别国经验只会减慢会计的发展速度,必然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因此,必须允 许国家化和国际化协调并进。
二、会计的国家化及国际化产生的原因
会计国家化原因:会计的国际差异是一种客观 存在,它犹如各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一样错综复杂, 耐人寻味。会计差异是由于各国长期的历史、经济、 政治、法律等背景不同所造成的。由于会计差异所 造成的会计信息的差异是令人吃惊的,一个典型的 例子就是1993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拟在纽约 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发现按德国会计标准编制的财 务报表显示是盈利(615万德国马克),而按美国 会计标准编制则是亏损(1839万德国马克),两者 相差 2454万德国马克。


趋同的特点: (1)有一个能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会 计组织、国际经济组织认可并给予支持的权威性准 则制订机构; (2)能制定出适宜于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会计准 则; (3)保证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在各国的会计实务 中真正贯彻执行。
所有国家都希望会计国际化吗?它所希望的

论会计的国际性和国家性1稿

论会计的国际性和国家性1稿

论会计的国际性和国家性摘要:会计是环境的产物。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是坚持“中国特色”,还是与“国际接轨”,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对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抉择。

会计具有国家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会计的国家性与国际性的差异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我国的会计改革要正确对待二者对立统一关系。

随着现代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中国的加入WTO,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正成为当今我国会计发展的大趋势,是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我国必须要参与到会计国际化协调的过程中来。

国际化不能照抄照搬,我们要建设一条符合中国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国际化道路。

我国目前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应遵循的一项原则是:充分关注国际会计标准所指向的市场环境与中国目前所处市场环境的差异。

关键字:国际化国家化中国会计发展历程正文:(一)会计国际化会计是为了控制和监督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而采用的一种记帐、算帐的方法。

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会计国际化则是指通过比较,协调处理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寻求各国都能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各国会计处理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一定程度的趋同化。

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流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到国际经济潮流中,任何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较高水准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随着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我国的经济大门将向世界敞开。

21世纪的经济是超宏观经济,信息与货币在全球的运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功能。

各个国家不断增长的经济需求必须在世界整体性发展中才可能满足。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格局中十分重要的一员,实现会计的国际化,能够使我国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我国的会计标准不走国际化道路,必然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利于我国吸收国际资本、更不利于我国到境外上市和发行债券,并且还要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费用。

试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辩证关系

试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辩证关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提供方式,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理应不受国别区域的限制,应为国际经济往来提供充分的共享信息。

但由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利益主权国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方面又表现出各种差异。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作为现代会计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已成为国际会计界所关注的热点。

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简要总结会计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技术性与社会性两种属性。

从技术性方面看,会计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民族和国家都为会计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社会性方面看,会计总是在一定的国别范围内服务于特定的利益集团。

但当不同国别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出现了纽结,这时才有了在跨国范围内共享会计信息的要求。

由此,可以认为:会计国际化问题与会计环境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成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跨国公司的成长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偶然性国际商业阶段、初级国际商业阶段和跨国公司阶段。

我们对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也可作如下三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从16世纪开始,西方国家殖民政府直接向殖民地投资,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国外投资,如英国的跨国公司-东印度公司。

19世纪后期,美国也开始投资海外,会计国际化的问题也由此产生。

这一时期,会计国际化的特征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一些会计思想从一国范围走向世界范围。

第二阶段,从本世纪初到60年代。

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急剧增加,跨国公司的各类业务也随之更加复杂,这就需要所有从事国际经贸的公司充分考虑对会计的要求。

于是,一些从事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的组织开始出现。

如1904年在圣路易斯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会计师会议。

这个会议为世界上主要国家提供了一个对会计原则和实务进行讨论与比较的场所,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作者:霍静韵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已融入到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筹资与跨国经营等经济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因此,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往来日益频繁,我国对会计的国际化呼声也随之高涨起来,本文是通过对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而展开的讨论。

关键词会计会计国际化会计国家化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根据近代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标志就是会计科学与会计实务给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会计的这种影响就叫做会计的国家化;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激烈,同时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各国家间会计科学和会计实务的联系,越来越国际化,且逐渐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就使会计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通用商业语言,这就是所谓的会计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也日益的繁荣起来。

面对国际化的会计规范领域和会计形式,中国要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挑战,要怎样协调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都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关系分析(一)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在程度上存在着不同。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出现了并存的趋势,同时随着会计科学与会计实务的发展,一些从事大型生产的企业在内部的财务管理上广泛的应用了会计来进行结算与管理。

会计发展的使命就是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从而确保企业在会计的计量、记录经济事项的技术领域无差错,同时,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正是因为会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运用,从而才会有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分析

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分析

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分析中国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是一个相互作用和辩证发展的过程。

会计国际化是指中国会计理论、实务和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体系保持一致。

而会计国家化则是指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发展阶段和经济特点,形成适合自身国情的会计理论、实务和制度。

中国会计国际化始于开放的初期。

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加速,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加快,中国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迅猛增长,国际化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成为重要的国际会计准则,为中国会计国际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因此,中国会计逐渐与国际接轨,推进会计国际化。

然而,在会计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国情与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特点明显,金融体系尚未完善,市场规模与国际会计准则适用的规模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要求中国在会计国际化的同时,也要坚持会计的国家化。

会计国家化是依据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理论、实务和制度。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中国的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和母语使用等因素。

首先,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是相互促进的。

通过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中国可以借鉴国际会计理论和实践,并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与此同时,国家特殊情况和国情也可以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可以实现有机统一、国际会计准则是从国际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

而国家化则强调中国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两者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统一发展的关系。

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中国会计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经济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而通过国家化,能更好地体现中国经济的特点、服务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国家发展战略。

最后,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需要平衡和协调。

会计国际化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而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和特点。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当今世界经济的越来越活跃。

会计作为财务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由于各自所处的国家环境不同,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关系也在通过联系性发挥着作用。

所以,本文就从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为出发点,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协调性提出总体的构想结构,以期对我国会计领域的有所启迪。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数据分享方式,其信息的给予、交流与传递也已经变为了国家上经济共享的一种往来活动。

但是,在不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信息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的差异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给予一定的研究。

一、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内涵(一)会计的国际化会计的国际化是指,在会计范畴内的国际化行为。

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世界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以及处理会计的事务中采取国际公认的会计方法和原则,以这种方式来满足国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规划性与协调性问题。

会计的国际化主要包括:会计惯例的国际化、会计管理体制惯例的国际化、执行会计惯例的国际化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惯例的国际化。

(二)会计的国家化会计的国家化是指,在特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情况之下,根据本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自身特有的生产力水平等特点来会计的相关行为中的特有的国家特色。

如果说会计的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外在原因,那么会计的国家化就是会计发展的内在原因,国际化与国家化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协调着共同促进会计的稳定发展。

会计作为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活动,某种特殊的环境对会计的发展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所以,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中,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会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会计的发展,使得整个国家中的各种关系得到平衡。

二、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关系(一)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是程度不一的并存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会计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但在某种意义上讲,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是程度不一的并存体。

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

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我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228-01摘要本文介绍了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基本概念,论述了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两难抉择,并对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两者的之间的关系及两难选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会计国家化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资本流动日渐迅速,会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会计准则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当然,在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同时适应保持中国特色。

会计国家化是指会计制度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与本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国家的特色。

会计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要求世界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时,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协调处理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寻求各国都能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各国会计处理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一定程度的趋同化。

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规定了会计发展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凝聚着我国会计学者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会计发展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向市场经济时期的转变,政府职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政府管理为主过渡到政府实施适当的宏观调控,改革了传统的会计模式,使得我国的会计拥有广泛的自主权,推动了我国会计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法律法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会计国家化的进程。

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同于美国判例法系,判例法系的主要特征是对会计进行宏观调控,而对会计实务的处理约束很少,政府干预较少。

而我国属成文法,政府通过制定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方式对会计进行直接干预,民间组织的影响很小。

会计不仅作为一种技术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反应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结果。

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

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

对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思考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会计作为通用的经济信息的提供方式,为国际经济交往提供了充分的共享信息,促进了国际经济往来,使各国会计活动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同时,会计又是进行经济管理的一项工具,它深深地扎根于本国国土,受到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就出现了会计的国家化。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趋势是一种矛盾,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好这种矛盾,将关系到本国能否顺利地融入到经济全球一体化当中。

本文拟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这种矛盾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国家化一、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涵义会计国家化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 会计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

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具体而言,会计国际化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动态概念,会计国际化的结果是形成国际会计惯例,这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界经常提到的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真实涵义。

(二)一国的会计国际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沟通阶段,二是协调阶段,三是规范和统一阶段。

(三)会计国际化体现的是一种要求、目标和活动过程,是各国会计惯例通过沟通、协调的一种结果。

二、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关系会计国家化是会计的利益取向必须符合上层建筑的要求,并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取得协调和统一;而会计国际化则是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二者的联系在于:一方面,会计国家化是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会计国际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外在动力,是会计国家化的最大冲击;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协调则是会计发展的保证。

试论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试论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试论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这两个看似矛盾却又紧密相连的现象。

会计作为商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会计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但会计的国家化特征也依然显著。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统一,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

本文首先将对会计的国家化进行解析,探讨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和实践表现。

接着,我们将分析会计的国际化趋势,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跨国公司的会计实践以及全球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关系的理解,为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会计的国家化会计的国家化是指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国家特色的会计体系、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

这一过程中,会计不仅服务于国内的经济活动,还反映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会计的国家化体现了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采用更加稳健的会计方法,强调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而另一些国家可能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

这种差异导致了会计实践在国际上的多样性。

会计的国家化还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政府通过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等手段,规范会计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政策反映了国家的经济目标和战略方向,对会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会计的国家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过度的国家化可能导致会计准则的僵化,限制了会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差异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误解,增加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作者:顾政昊邱朝军
来源:《商情》2015年第44期
【摘要】目前,国际间经济活动往来越来越频繁,国际经济合作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当下各国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就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进行研究讨论,以期能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国家化关系
一、会计国际化
会计是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会计国际化的包括内容主要有,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以及会计人员执业的国际化。

其中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关键因素。

会计国际化主要是针对各国会计方法、程序的不同,寻找全球都适用的会计模式,以实现各国会计事务处理方法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使各国能够在处理有关事务上可以相互沟通与协调,深化双边经济关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而在理论研究中,应该将各国会计实务作为基础和前提,分析研究各国会计的不同,并对会计模式做层次性的分类,再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等方面,找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会计国际化也是会计发展的外在动力,出于国际经济发展以及管理的需要,各国在处理会计实务时,必须遵循国际上统一的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惯例和做法,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消除会计差异,为国际经济管理提供便捷,另一方面也促使各国会计在履行对内管理职能时,积极选用一些先进的方法提高会计的科学性。

二、会计国家化
不同国家的会计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有着不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这主要是由各国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以及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表明会计具有国家性。

具体而言,会计国家化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本国的会计是基于这个国际经济体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此会产生各种程度的差异。

对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其经济发展的比较好,因此会计行为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同时也拥有大量的利益主体,会计的科学性就强;而第三世界国家,由于没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活动较为简单,会计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会计就缺乏科学性。

其次,会计受该国法律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范进行,会计准则的制定能够规范企业的信息反映方式,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因此会计总是带有法律环境的特征。

另外,会计也受到国家经济管理水平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会计信息需要达到特定管理的要求,会计准则的选择,会计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均应该结合管理水平进行考虑;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引导企业经营行为,这对企业的会计模式必定会带来明显的影响。

三、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是对立的矛盾关系
由于会计首先服务的对象是本国经济,国际化问题是之后才会考虑的问题,会计的国家化肯定的是本国有效的会计方法,那么不同国家提供的经济信息会导致经济利益产生差异,进而使的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出现对立和排斥。

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有着对立的矛盾关系,此消彼长,会计国家化不利于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过分强调会计国际化会使会计国家化成为经济顺利发展的阻碍。

然而,会计国家化以及会计国际化在总体目标上有着一致性,其目的都在于实现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从现阶段的总体趋势来看,会计发展是以会计国际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各国需要积极适应这种潮流,并注意保持会计国家化的特点。

四、推动中国会计的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

(一)达成共识,积极加入重要的会计国际组织
从长远来看,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中国会计不能全部照搬国际准则,但也不能过于强调中国自己的特色,这样不利于国际化的发展,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总体上维护我国利益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学习和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吸收先进的会计思想和技术,转变我国会计体系中不适应国际会计惯例的方法,以增进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

此外,还要重视国际上一些有影响力的会计组织,例如亚洲CPA、IAS等。

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的会计需要积极加入到这些会计国际组织中去,这样才能促进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二)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
目前国内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很多人仍然只会“记账”,难以适应会计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因此,会计工作应该转变传统的核算型发展模式,并积极向管理型发展,财会人员要增强。

因此要改变现有的会计教育方式,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财会人才,加强其参与意识以及管理意识,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完善会计准则建设
不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会计准则,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体制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会计准则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陆续出台和修订了多条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

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从而制定出完善全面的会计准则。

五、结束语
总之,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社会经济、社会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长远角度上看,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是必然的趋势。

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就应该为其创造一种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紧跟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全面实现会计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孙里亭.浅谈中国会计改革的国家化与国际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2]王宁瑶.浅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发展趋势[J].知识经济,2014,(21).
[3]贺鼎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J].新财经(理论版),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