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国际化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682e1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b.png)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作为全球经济体概念下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在资本市场方面通过了并购、IPO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国外的投资者,这使得我国的企业需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加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FRS)成员。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上市公司开始主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在会计国际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国会计国际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制作和审计的难度,也给国际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的会计人才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的会计人才数量庞大,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二、问题探讨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仍存在一些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力度,通过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监管机构的能力问题。
虽然我国的会计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等。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三、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应加快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也可以提高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应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只有加强会计监管,才能有效遏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中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中国会计国际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a5396d650e2524de5187e5c.png)
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思考摘要:文章对会计国际化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基于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与差异的对比,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国际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化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一、会计国际化的产生的原因在当今社会中,全球经济正走向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密切,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度已达到了息息相关的程度。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不仅要在一国范围内通用,更要在全球范围内通用,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畅通无碍,协调各国的会计准则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因此,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会计准则国际化,乃至会计国际化的根本动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会计国际化产生的影响。
2.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对会计国际化产生的影响3. 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会计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二、中国会计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虽然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有所发展,但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 国际准则不准确翻译造成的理解偏差国际准则的翻译是在采用和执行国际准则的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国际准则的翻译者通常感到难以在译稿中准确的反映出准则的含义和精神。
同时也使使用者无法准确把握国际准则的精要内涵与意义,造成使用者理解上的偏差。
2. 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行成本过高在我国,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公司都应当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并由审计师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中小企业的会计报表通常作为纳税申报、银行契约等经济活动的基础。
然而中小企业感到国际准则的制定机构并没有认识到或者重视国际准则基本原则的改变对中小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成本过高。
加快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加快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3e9dd0576c66137ee061921.png)
二 、 建 . - e r健 全 资 本 市 场
当 前 要 进 一 步 推 进 会 汁 准 则 的 国 际 化 ,特 别 要 服 从 财 务 报 告 的 基 本 目 标 , 突 投 资 人 和 债 权 人 的 信 息
市 场 本 身 尚 未 完 全 成 熟 的 条 件 下 的 会 计 国 际 化 。 因 此 , 国 会 计 国 际 化 必 须 在 政 府 的 主 导 下 , 充 中 在
分 考 虑 中 国 国情 和 特 色的 前 提 下 , 助 资 本 市 场 的 建 立 健 全 、 才 的 培 养 等 手 段 进 行 。 借 人
关 注 的 问 题 , 个 国 家 都 要 参 与 到 协 调 的 过 程 中 来 。因 各
此 , 会 计 国 际 化 的 进 程 中 , 们 不 应 被 动 地 、 极 地 在 我 消 接 受 其 他 国 家 协 调 的 结 果 , 而 应 积 极 地 参 与 会 计 国 际 化 进 程 , 极 参 与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的 制 定 。 得 国 际 会 计 积 使 准 则 能 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体 现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利 益 。目 前 , 中 国 作 为 经 济 转 轨 国 家 。 会 H- 革 的 初 步 成 功 在 转 轨 改 经 济 国 家 会 计 改 革 领 域 为 其 他 国 家 提 供 了 可 取 的 经 验 。 我 们 要 积 极 向 国 际 会 计 界 介 绍 我 们 的 一 些 研 究 成
【 键 词 】 计 准 则 关 会
国际化
进 程主 导 下 , 定 完 善 的 法 制
三 、 养 精 通 国 际 会 计 的 人 才 培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bc5db28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c.png)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摘要: 随着国际经贸和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进展, 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会计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第一从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经济进展的必定趋势入手展开论述, 然后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向, 最后对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进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近年来, 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倍受关注, 专门在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都与世界惯例接轨之际, 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的媒介, 自然也要尽快地与国际惯例接轨, 逐步融入到国际会计中去。
通过十几年的引进和吸取, 中国会计界对有关会计国际化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已有比较成熟的明白得和认识。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和谐已取得积极进展, 开始了一定层面的对话, 但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特点, 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和谐过程仍专门漫长。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定趋势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探讨会计国际化的涵义, 第一应考察和明确“国际化”的涵义。
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交往的进展,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有关事务上, 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和谐, 从而达到采纳国际规范和统一通行做法的行为。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 会计界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 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进展的需要,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 逐步采纳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 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和谐、规范和统一。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内涵确实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和谐, 要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 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 表达国际会计惯例, 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 即企业在经营治理过程中, 应采纳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 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这两方面中,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表达着一国会计进展的国际化程度。
我国会计准则差不多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 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
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fd7f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0.png)
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摘要】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文章从进程背景入手,介绍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后详细解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以及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挑战。
最后展望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指出了需要克服的问题和在国际舞台上的机遇。
通过深入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强调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加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以促进我国会计领域在国际舞台上的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进程背景、国际会计准则、现状、挑战、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引言会计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会计国际化进程备受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我国不断加入国际会计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力求与国际接轨。
我国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会计制度,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我国会计国际化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更新也给我国的企业和会计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尽管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进程背景会计国际化的进程背景可以追溯到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通,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增加,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会计行业也逐步走向国际化。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需要遵守国际会计准则,提高透明度和可比性。
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需要与国际合作伙伴遵守共同的会计规范,以确保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启示文档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启示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fea5d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6.png)
国际经济交流 与合作加深了 会计准则的国
际趋同
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
跨国公司的发展 需要统一的会计 准则
投资者需要可比 的财务信息以做 出决策
降低资本成本和 推动经济发展需 要统一的会计准 则
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和透明度需要 统一的会计准则
跨国公司的需求
跨国公司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来简化财务报告流程 跨国公司需要确保在不同国家遵循相同的会计准则,以避免财务报告差异和不必要的成本 跨国公司需要提高财务透明度和可比性,以吸引投资者和满足监管要求 跨国公司需要更好地协调内部会计操作和流程,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国际趋同能够降低 会计舞弊和错误的 风险,增强财务报 告的可靠性和公允 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有助于投资者做出 更准确的决策,促 进资本市场的健康 发展。
国际趋同能够推动 我国会计理论和实 务的不断完善,提 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相关性。
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助于提高不同国家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方便了跨国公司 的财务报告编制和审计工作。
添加标题
完善企业内部控 制体系:建立健 全企业内部控制 体系,提高企业 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透明度,为会 计准则国际趋同 提供有力保障。
添加标题
加强与国际会计 组织的合作与交 流:积极参与国 际会计组织的活 动和工作,加强 与国际会计组织 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我国会计准 则与国际会计准
则的接轨。
添加标题
会计准则国际趋 同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现状和 进程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挑战: 如何平衡国内外 会计准则差异、 如何应对国际化 带来的监管压力 等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机遇: 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降低融资成 本、提升国际竞 争力等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是什么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0c5d8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1.png)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是什么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是什么会计国际化是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正在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在一步步推进。
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目前陆续出台和在制定中的具体准则都是中国会计实务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产物。
但由于历史和我国经济体制等一些原因,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雄厚的市场经济发展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施行主要力量,但我国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差距仍很大。
资本主义国家是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定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制定的经济体制基础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基础薄弱,使得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实施有很大的障碍。
(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国际会计准则在实施上更多地依靠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不是单纯地按照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处理。
我国会计实务发展较晚,会计职业起步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较弱,再加上利益的驱动,在会计处理中增加主观判断的空间就会增加会计造假、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差距给会计国际化增加了难度,使得会计国际化在我国的发展步履缓慢。
(三)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使得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信息使用者有很大差别,财务报告的格式、内容、要求也会不同。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市场起步晚,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银行和债权人,因而财务报告的编制和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在内容和要求等方面都有差异。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部发达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投融资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对会计国际化的推动力不足。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建议通过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近期内要完全实现会计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会计国家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还是会存在。
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战略
![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c3baef24ed630b1c59eeb55e.png)
的发 展是 会 计准 则发 展 的前 提 , 只有不 断发 展 和完 善我 国的 资本 市场 ,
才能 保证 高 质量 准 则的 执行 到 位 。目前 , 代 企 业制 度在 我 国还 未有 效 现 建立 起 来 , 须尽快 完 善公 司治理 结 构 , 范上市 公司的财 务行 为, 必 规 要进
来 不断揭 露 的国际性 会 计丑 闻再 次地 突出 了在 国际化 进程 中防 范会 计职 业 风 险的 重要性 , 因此 我 国会 计的 国际化 战 略主要 从 会计 准 则国际化 和
会 计职业 风 险防范 两个方 面对 会计 国际化进 行讨 论
一
2 建 立 完善 的会 计人 员培训 制度 , 高会 计人 员的 素质 , 强会 计 、 提 加
会计 准则相 同 , 有严格苛 刻的 条件 , 都 只有 在严格 满足特 定条 件的 时候 ,
国际化 水平 , 设完 善的 会计 服务 体系 , 建 同时 注 重稳 定发 展, 防范 会计 职
业 风 险可能带 来的 潜在 损害。 ▲
开发的 费用才可 以作为 无 形资产确 认 。
5 企 业合并 明确 _ 、 『 购买 法 和权 益结合 法 新 准 则将 企 业合 并分 为 “ 同一 控 制下 的企 业 合并 ” “ 同一控 制 和 非
融 工具 、 投资性 房 地产、 非共 同控 制下 的 企业合 并、 债务重组 和 非货 币性 交 易等 方面 采用 了公允价 值 。 国新 会 计准 则 明确 将 公允价 值作 为计 量 我
屙 陛之一 , 这是我 国会计 准则 国际趋 同是 一个重要 的亮 点, 也是 会计 准则 国际趋 同的 实质性进 步。
【 参考文献 】
( 1 )李淑 萍, 关于 当前会 计 环境 及会 计改 革 中的 问题 , 山 西 经 济管理 干部 学院 学报 》 2 0 年3 ,04 月
会计职业国际化过程以及对中国会计影响
![会计职业国际化过程以及对中国会计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b3de864a98271fe910ef941.png)
会计职业国际化过程以及对中国会计的影响摘要:会计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而形成的,也是当今世界会计行业的大势所趋。
本文主要讨论了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以及这一进程从哪些方面对我国的会计行业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会计职业国际化中国会计一、会计国际化过程(一)会计国际化的概念会计国际化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实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它包涵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以及会计实务国际化。
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在其目标中明确了会计国际趋同的概念,指出要在准则制定的层面实现趋同以达到会计国际协调的状态。
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同于相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趋同是一种互动(王军,2005)。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会计国际协调、会计国际化的组成部分和必要过程。
(二)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开辟广阔的商品市场,谋求稳定的经济利益,采用了更富有侵略性的输出方式---资本输出,包括直接资本输出和间接资本输出。
尤其是二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条件,国际资本流动以加速的方式发展。
至1990年,对外直接投资已达2250亿美元,世界跨国公司总数超过35000家,在国外设有15万多家分支机构。
同时,国际融资趋向证券化。
到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
虽然资本输出的目的是谋求广阔而稳定的商品市场,但已完全不同于商品输出。
不论是在东道国直接投资建厂生产商品或者采用证券投资方式,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结果:关注资本的运行,这是资本自身特征所决定的。
关注自己的资本保全增值,是每个投资者的份内权益,他必然要求详细了解资本运行的全过程,掌握与之有关的所有信息,其中会计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中国会计国际化
![中国会计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12c07e272af90242a895e5dc.png)
会 计要 素或 经济 事项 不 同情 况 , 定 如何 合 理 核 算 规 并 反 映在财务 报 表 中。从 长 期 看 , 计 制度 是 一 定 会 时期 的过渡 办法 , 在我 国现 阶段 , 会计 制度 与会计 准 则 将并 存 , 者不 能 相 互 代 替 , 二 缺一 不 可 , 须 做 好 必
两 者 的协调 与配 合 。 4 3 加 快培 育 国际会计 人 才 .
许 多人将 中国会计 的 国际化 理解 为我 国会计 准 则 的 国际化 , 这虽 然抓住 了问题 的关键 , 但却 是不 全
面 的 。我 国会计 国际化 的 目的 主要 是增 进 我 国会 计
要建 立 一套 完 善 的会 计 人 员 培训 制 度 , 在会 计 人 员 的培养 上 , 要通 过 增 加 国际会 计 准 则 、 语 、 既 外 网络技 术等 新 的教学 内容 和完善 会计 专业 技术考 试 制度 来造就 复 合型 的 国 际会 计 人 才 , 要 重 视会 计 又 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 , 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够及 时 使
中 国会计 国 际化
O包 磊
业 能 力及水 准 , 国际会计 行业 存在 着较 大差距 。 与 此外 , 国会计 国际 化进 程 还 面 临着 经 济全 球 中 化进 程 的不 断加 快 与具有 国际 视野 的新 型高素 质会
计 人 才缺 乏 的矛 盾 。 4 中国会计 国际化发 展 的建 议 . 4 1 增 进 中 国会 计准 则 的 国际化 水平 . 首先 , 尽 快 建 立 中 国 己 的 会 计 原 则 框 架 。 要 国际会计 准则 有一 个 概 念 框架 作 为 参 照 , 以此来 制
水平 , 提高其 独立 、 客观 、 正职业 的 自觉性 , 公 使其尽 快 向 国际水平 靠拢 。 4 4 立足 国情 , . 积极 稳妥 地推 进我 国会计 的国
谈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谈中国会计的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b8ce140576c66137ee061942.png)
“ 试图使 法国接受 世界级 的会计和 报告准 际会计 � � � 惯例的 会计 准则无 疑为 实现该 目的 提供了 制度 保 理委员 会 ( ) 实务来源于 会计准则, 会计准 则的国际化 似乎代表着 会计 里克 , 乔 伊, )最后 , 美 国和英国会计 被认为是 “公允反 � � � 1
收稿日期: 200 — 0 — 2 作者简介: 侯静 (1
— ), 女, 石家庄职工大学教师, 研究 向: 会计学。
0
世纪
年代以后 发展非常迅 速。 以 下从两 Nhomakorabea方 面对我国会 、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 首先, 会计规范的形式
第三, 国际化追求高水平的会计实务。 高水平会计实务不但 要求严 格执行高水 平的会计准 则, 也 要求企业自 愿披露更 多的人 们所需要的 会计信息, 要求不 拘泥于会计 准则而去 更好 地反映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 果, 由于我国文 化传统的原 因, 要形成如此的会计实务是有相当难度的。 总之, 我国 会计准则的 制定已走 上了正确的 国际化道 路, 并且进展很快, 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则远远落 后于会计准则。 三、 努力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水平 、 提高我国会 计准则的国 际化水平。 在制 定准则的过 程中, 我们时刻面对着如下问题: 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我国环
中国
包 头
� 职大 学报 200
年 第 2 期
谈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侯 静
(石家庄职工大学, 河北省 石家庄 0 00 1 ) � �
摘
要: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 内涵就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包括中国会计准则 (含会计制度 )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
国际化两方面。 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较高水平的国际化, 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 在加快我国会计准 则国际化进程的同时, 应大力加强会计准则、 制度的落实工作, 使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会计实务国际化齐头并进。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实务;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 � 2 � 1 1 — 1 0 (200 )02— 00 0 会计 国际化是当 今世界会计 的发展趋 势, 是经济全球 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 20年, 我国会计己初步纳入了国际 会 计体系之 中。 加入 , 将为我 国会计的 第二次 国际化 大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加速会计改革, 促进我国会计国际 化, 是我国会计界的主要任务。 一、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经过近年来的研讨, 目前多数人认为, 中国会计的国际 化可 以表述为: 以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为促动力, 通过学 习、 借 鉴, 使中国会计与 国际会计惯 例逐步协调。 但此 处还 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国际化的中国会计是指哪些方面 二是国际会计惯例是什么 三是何谓协调 中国会计国 际化包括哪 些方面。 许多人 将中国会计 1、 的国 际化理解为 我国会计准 则的国际化 , 这虽 然抓住了问 题的关键, 但却是不全面的。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目的主要是 增进我国 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 可解性。 制定一套符合国 障, 但是否一定能实现该目的还要看会计实务的状况。 会计 实务的国际化。 但实际上,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 国际化并非完全相同, 因为会计实务可能会偏离会计准则。 弗雷德里 克、 乔伊等 (1 )将这种 偏离解释为 以下几个原 因: 第一, 很多国家对不遵守官方会计公告的处罚很微弱或 无 效; 第二 , 公司可 能会 自愿地 报告比 所要 求的更 多的信 息; 第三 , 一 些国家允许公 司脱离会计 准则, 如果这样能更 好 地反映公司 的经营成果和 财务状况的 话。 从以上几方面 看, 一国会计实务的水平可能高于会计准则的要求, 也可能 低于准则要求 。 一 国会计实务 的国际化才 是该国会计真 正 的国际化, 而会计 准则国际化 只是为会计 实务国际化提 供 一套基本标准。 我们认为,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应该包括会计 准则的国际 化和会计实 务的国际化 两个方面 (广义的国际 化还应包括会计职业的国际化以及审计标准的国际化等 )。 什么是国际 会计惯例问 题。 世界各国的 会计惯例一 2、 般都 具有明显的 国家色彩, 某一国 的会计惯例 或各国会计 惯例的综合都不能称为国际会计惯例。 因此, 我们赞同大多 数 研究者的观点 , 即 把大多数国 家 (主要 是发达国家 )通行 的做 法或规则看 作是国际会 计惯例, 并且倾向 于以国际会 计准 则和英、 美会计惯 例为主, 因为国际 会计准则和英 、 美 会计惯例将是国际会计惯例的主流。 首先, 国际会计准则毕 竟是目前世界上 唯一一套成文的、 可资借鉴的惯例, 且已被 大多数国家和 众多国际组 织所认可。 世界上 越来越多的 国 家根据国际 会计准则制定 其国内准则 , 有 些国家甚至直 接 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内准则。 其次,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 济实力在输出资本、 技术、 管理、 文化的同时, 也输出了会计 思想和惯 例。 再 次, 即 使一些发达 国家, 也越来越多 的受到 “真实与公允 ” 美、 英会计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 如英国的 观念已使 欧盟成员国 的会计发生 了某些变化 , 法国 证券管 则—— — 至少 对较大的 公开上市的 法国公司而 言 ” 。 (弗雷德 映” 会计, 与 “遵循法规” 的会计相比, 质量更高。 、 什么是协调。 协调既可以理解成一种存在状态, 又可 以理解成一个过程。 会计协调作为一种存在状态, 表示各国 会 计存在协调 一致的关系或 联系。 协调一致 包括各国会 计 计量方法、 披露实 务及会计准则 的统一性和 逻辑上的一 致 性而不发生冲 突, 即统一性和逻 辑上的不冲 突是会计协 调 的两种状态。 会计国际化所要达到的就是这两种状态。 会计 协调化作为一个过程, 是指对会计实务、 会计准则设定限度 以消除 各国 会计间 存在 的差异 或减 少逻辑 冲突 的活动 过 程。 会计协调化过程的目标或结果, 就是为了使各国会计实 现协调的状态。 二、 中国会计的国际化程度 我国会计 的国际化进 程主要是 从改革开放 开始的, 20
我国会计实现国际化的意义分析
![我国会计实现国际化的意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366e4a69eae009581bec4d.png)
我国会计实现国际化的意义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会计与时俱进,逐步与国际化接轨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世界各国共同协调的过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会计实现国际化将推动世界范围内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会计国际化的内涵,其次具体分析了现状,最后阐述了实现会计国际化水平的意义。
关键词:内涵;现状;意义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随着国内外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我国会计日益实现国际化水平不仅有利于我国的会计系统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加快世界各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一、会计国际化的内涵通常意义上的会计指反映和监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工具。
它也是一个收集、处理和输送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分析,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以价值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领域都在与国际水平接轨,会计体系也不例外,然而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所面临的会计国际化的实际问题就会有所差异,就我国来说,目前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一种过渡性的,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建国初我国会计主要学习借鉴前苏联的会计模式,主要特征是没有独立的会计政策,资产计价、收益确定大体上取决于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决定财务制度,财务制度不仅决定会计确认和计量,还涉及经营成果的确定、财务报告的编制等。
如今,会计国际化是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经济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事实上,会计在它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具有天然的国际性,比如古埃及、古罗马、汉代的中国、中世纪的意大利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语言不同,记账符号不同,但都先后产生了复式记账法,所以会计有时被比作“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人们更加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统一。
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9eaeae6102de2bd960588ef.png)
崔爱军
( 河南中艺进出口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00 ) l 500
中图分类号 :2 F 3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本文首先从什 么是会计 国际化及会计 国际在我 国的 实行原 因入手 , 而浅析 了我 国会 进 计国际化 的现状 , 明确指 出会计 国际化在我 国已倍受关注。然后讨论 了会计准则的 国际化趋 向, 并 依据我 国国情 阐述 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和发展 建议 。 关键词 : 会计国际化 会计准则国际化 国际会计 准则
国的经济 业 务 。它的 主要表 现 是一 个 国家 计 国际 化的一 个重 要 阶段 ,建立 标 准化 的 参 与 国际 经 贸和 进 入 国 际资 本 市场 后 , 要 国际会计 准则 将是 会计 准则 国际 化 的一 个 求把 本 国会计 惯 例逐 步转化 成 国 际会计 惯 里程 碑 。谬勒 教授 的定 义通 过 比较 分析 协 调 和处 理各 国之 间会计 制度 ,会 计 准则 和 策和处 理会计 事 务 中 ,逐 步采 用 国际通 行 例 的过程 。 的会计 惯例 ,以达到 国际 间会 计行 为 的相 会计始 终是 国际化 的会计 , 计 国际化 会计 方 法的差 异 ,寻求 国际 经济 业 务双 方 会 互 沟 通 、 调 、 范 和统 一 , 即 采用 国际 是历 史 的必 然 。会 计 国际化 包含 各 种会 计 都 能够适 用 和接受 的会 计模 式 。会 计 国际 协 规 亦 会计 领域 中的国际化行 为 , 计界 常简 会 称 为会 计 国际化 ,它是 指 由于 国 际经济 发 展 的需 要 ,客观 上要求 各 国在 制定 会计 政 上公认 的会计 原 则和 方法来 处 理 和报告 本 因素的 国际化 ,而会计 准则 国际化 只是 会 化是 发 展的必 然趋 势 ,会计 国际化 是指 国
理性看待中国会计国际化
![理性看待中国会计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e30472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2.png)
理性看待中国会计国际化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的会计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还在国际上逐渐发展起来。
本文将从理性的角度探讨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挑战和前景。
现状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可以说是充满了希望和机遇。
随着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和海外业务的增加,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积极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认可。
中国会计准则已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IFRS)靠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
另一方面,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在积极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培训,提高会计师的国际化素养。
目前已有一些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为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挑战尽管中国会计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文化和语言差异带来的障碍。
国际会计准则主要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而中国的会计师们需要面对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挑战。
其次是法律和监管环境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会计法规和监管要求,中国的会计师在处理跨国业务时需要熟悉并遵守不同国家的规定。
此外,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会计师需要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会计师竞争。
这需要他们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
前景尽管面临挑战,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会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对国际化的会计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其次,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积极推动也为会计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政策支持和法规调整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
另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增加,中国会计师将面对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他们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国际接轨,为中国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会计服务。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22b217680203d8cf2f2466.png)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会计国际化的定义会计国际化,顾名思义就是将会计的全过程运用国际标准来实施。
也就是通过国际认可的方式方法,运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准则来对本国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能有效地协调各国经济业务中出现的纠纷和分歧,并通过国际化的标准能对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业务有所衡量和对比,从而促进公司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则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中项目计量的相关规定以及提供报表资料在最低限度方面的规定等。
二、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1.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较慢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一直在稳步发展之中,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麻烦。
会计国际化的整体环境还处在比较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会计的内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离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赶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与之相对应的货币,外汇产品结构种类比较少,在国际经济中并没有一席之地。
同时,我国的国际经济业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会计国际化的领域比较少,很多领域目前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并没有涉及,并且很多领域不适合我国的国情,需要针对我国的国情进行调整,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的会计制度,才能在我国完善的发展出会计国际化的最大作用。
另外我国目前对于会计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飞速发展的会计国际化的现状与我国滞后的法律发展的现状相制约,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针对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要随着国际化的进行不断地转变,要能够及时与国际市场相适应,这样也对我国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会有素质不高的会计从业人员趁着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钻了法律的漏洞。
2.商业交易行为的受限制较多目前我国还有很多的企业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经济运作方面会受到政府的影响,一方面要求依靠政府的扶持,另一方面,政府也会对国有企业的商业交易行为产生一些影响,这些国有企业不是完全独立运营的个体,并不能支撑我国现有的独立利益市场主体。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理性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da89a62a98271fe910ef9a8.png)
我 国会计 国际化的原则 是 :在会计建设 的过程 中既要 吸 取各 国会计制 度的优点 , 其精华 ; 取 同时在会计 设计 中要体 现
务发生时能够相应的事项凭证进 行业务处理 。下面用采购存
建设 已取得很大进步。在企业存货 、 固定资产 、 中期 报告 、 外币 折算和企业合并等 五个 方面 的准则有望在 近期 出台 ,进一步 缩小 国内外会 计准则差距。 收到货物进行验收后 , 在此事项凭证中录入仓储事项信息 ; 会计 部收到存货发票 审验后 , 在此凭证 中录入会计事项信息 , 完成采 购存货业 务处 理。
关于我 国会计 国
姜 淮
我 国 会 计 国 际 化 的 现 状
一
、
了《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 制度》《 、企业会计 准则》 企业财务 和《
通则 》 1 项具 体的会 计准 则 , 等 3 主要 适用 于上市 公 司 ;0 0 2 0 年 1月 , 2 国家财政 部又发布 实施 了《 业会计 制度 》 企 等一 系列基 本准则 , 对诸如资产 、 负债 和收入等一 系列会计要 素进行 了准 确界定 , 符合 国际惯例 。会计制度 的重 大改 革 , 得了 良好 的 取 社会反响 : 一方面 , 提高 了投资者 的信心 ; 另一方 面 , 国内和 在 国际资本市场上 , 降低 了企业 的筹 资成本 。 我国 的会计准则 主要参考 国际会计准则 以及英 国、 国、 美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等国家 的准则 ,并结合 我 国的实 际情况来
1 5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a658b8ba45177232e60a234.png)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本文主要论述经济国际化给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我国会计必须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标签:会计国际化;挑战;对策一、会计行业面临的挑战(一)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相比,存在如下差距:首先表现在信息披露广度不足,且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现阶段中国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模式。
其中上市公司主要靠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约束,而非上市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会计体系在相当时期内仍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
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低。
(二)在借鉴国外经验和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方面放不开借鉴国外经验和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方向存在片面的倾向。
表现之一是只注重英美等发达国家而忽视了德、法、日等国,这些被忽视的国家或许有许多经验特别是在借鉴英美作法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表现之二是过于重视企业会计方面国外经验和国际会计惯例.忽视了包括宏观会计、政府与非盈利性组织会计领域.结果使得我们今天的预算会计改革难度就更大:表现之三是太看重传统会计和报告。
忽视了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环境会计等许多国外会计方面的新兴领域.不利于中国会计的全面发展(三)国内会计事务所面临的风险加大一旦国际会计机构进军中国会计市场,国内会计机构的部分客户将流失,从而导致那些规模小,业务单一,防风险能力差的会计中介机构的破产。
同时,跨国的中介业务要比单纯的国内业务风险大得多。
这更加剧了国内会计中介机构的审计风险。
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入,以及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必将加剧。
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已经完成了脱钩改制,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性的弊端仍较严重。
机制陈旧,人员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业务领域单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中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化进程37页PPT
![中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化进程3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2446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7.png)
6)全面实施会计人才战略
从市场准入、技术等级、领军人才、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的
措施,把1000多万不同级次的会计人员纳入统一的评价体系,
这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 会计改革转折的需要。 人才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要梳理完善一套制度体系、评价体系、 表彰体系,来促进我们国家会计人员有序发展,实现转型, 而且这套体系已经列入中共中央的人才战略规划。
4)企业会计信息化有序推行
财政部会计司已经启动并着力推进以企业会计准则为 基础的可扩展的商业语言XBRL分类标准建设,促进企业 财务报告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我国计划于今年10月份推 出基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XBRL分类标准,先在上市公司
试行,再逐步扩展到其他企业,同时积极探索推进非企业单 位会计信息化工作。
关于农村会计改革,我国发布了三个制度:《农村经 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 《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为规范农村会计核算和监 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0年2月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财会〔2010〕4号),要求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机构建 设,完善工作规范,落实工作经费,把做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 服务工作作为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集 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治 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课后作业
谈谈你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认识
Thank You!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
1、
的路 。24.2.1424.2.14Wednesday, February 14, 2024
8)注重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教育
中国会计国际化
![中国会计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ae72caf6f705cc17552709a9.png)
2012年第05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5,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81期)Total No .281收稿日期:2011—12—12作者简介:张英文(1973—),男,吉林公主岭人。
长春市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研究方向:会计管理。
浅议中国会计国际化张英文(长春市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51)摘要:本文首先从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入手,然后简单介绍一下发达国家的会计,再挑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会计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向,对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会计国际化;比较会计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073—03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一)会计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市场的变化无常,使得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母公司为了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需各子公司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并编制合并报表;东道国以及居住国政府处于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考虑和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也要了解跨国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财务状况及子公司的经营成果。
(二)会计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必然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
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应按照国际惯例,提供可比和有效的会计信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高效率。
(三)会计国际化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要求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不仅资本的供需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财务状况,满足各自需求,而且国际证券监管机构为实施有效监管,也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审核跨国筹资公司的财务报告。
这就要求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按照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二、比较会计(一)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国际上会计模式分为两大类:一是英美法系会计模式,其典型特征是会计准则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与税法等法规分离,强调真实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类是大陆法系会计模式,其典型特征是会计规范由政府制定,会计规范服从于税法、商法等规范,真实公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被置于次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含义经过今年来的研讨,目前多数人认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可以表述为:以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为促动力,通过学习、借鉴,使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逐步协调,但此处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国际化的中国会计是指哪些方面?二是国际会计惯例是什么?三是何谓协调?(一)中国会计国际化包括哪些方面。
许多人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理解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这虽然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却是不全面的。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目的主要是增进我国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可解性。
制定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无疑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否一定能实现该目的还要看会计实务的状况。
会计实务来源于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似乎代表着会计实务的国际化。
但实际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并非完全相同,因为会计实务可能会偏离会计准则。
弗雷德里克、乔伊等(1999)将这种偏离解释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很多国家对不遵守官方会计公告的出发很微弱或无效;第二,公司可能会自愿地报告比所要求的更多信息;第三,一些国家允许公司脱离会计准则,如果这样能更好地反应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话。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一国会计实务的水平可能高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也可能低于会计准则要求。
一过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才是该国会计真正的国际化,而会计准则国际化只是为会计实务国际化提供一套基本标准。
我们认为,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应该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个方面(广义的国际化还应包括会计职业的国际化以及审计标准的国际化等。
)(二)什么是国际会计惯例问题世界各国的会计惯例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国家色彩,某一国的会计惯例或各国会计惯例的综合都不能称为国际会计惯例。
因此,我们赞同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即把大多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同行的做法或规则看作是国际会计惯例,并且倾向于以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为主,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将是国际会计惯例的主流。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毕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套成文的、可资借鉴的惯例,且已被大多数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所认可。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其国内准则,有些国家甚至直接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内准则。
其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输出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的同时,也输出了会计思想和惯例,如英国的“真实与公允”观念已使欧盟成员国的会计发生了某些变化,法国证卷管理委员会(COB)“试图使法国接受世界级的会计和报告准则——至少对较大的公开上市的法国公司而言”。
(费雷德里克,乔伊,1999)最后,美国和英国会计被认为是“公允反映”会计,与“准循法规”的会计相比,质量更高。
(三)什么是协调。
协调既可以理解成一种存在状态,又可以理解成一个过程。
会计协调作为一种存在状态,表示各国会计存在协调一致的关系和联系。
协调一致包括各国会计计量方法、披露实务及会计准则的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不发生冲突,即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不冲突是会计协调的两种状态。
会计国际化所要达到的就是这两种状态。
会计协调化作为一个过程,是指对会计实务、会计准则设定限度以消除各国会计间存在的差异或减少逻辑冲突的活动过程。
会计协调化过程的目标或结果,就是为了使各国会计实现协调的状态。
二、中国会计的国际化程度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非常迅速。
以下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会计的国际化程度作一概要分析。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
首先,会计规范的形式问题。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会计规范采用“准则”的形式,但也有的国家采用“制度”或“法律”的形式。
会计规范采用何种形式并不是判断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关键是看规范的具体内容是否与国际惯例相协调。
因此,我国目前采用的准则加制度的形式并不存在是否符合国际化要求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准则与制度的关系。
同样,也不能把是否在将来取消会计制度看成是否国际化的标志。
其次,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
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模式:由民间机构制定,由政府制定,由政府和民间机构联合制定。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法律制度、经济体系和政治传统,没有一种模式是世界各国通行的。
但一般认为,准则制定者的广泛代表性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由政府制定的形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没有必要学习英、美模式。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种模式也越来越暴露出不足,如准则制定者缺乏广泛的代表性、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强、制定过程的透明度不够高等,这些都是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
再次,准则制定程序。
科学合理的准则制定程序是高质量准则的重要保证。
财政部在1994年就拟定了我国准则制定的程序。
从程序的四个阶段来看,与英、美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准则的程序是非常接近的。
最后,会计准则的内容,我国已发布的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尤其是已发布实施的具体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因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参考依据主要就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通过比较以上准则,找出其共有特点,再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确定我国每一准则中的定义以及确认计量标准。
我国已发布实施的具体准则中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其国际性出处。
但从已发布实施的准则的数量来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会计实务是国际化程度。
如前所说,即使我国把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内准则,也一定就能说明我国会计已经完全国际化了,只有会计实务实现了国际化才能达到会计国际化的目的。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会计准则国际化相对容易,而会计实务国际化的任务则更加艰巨。
第一,会计准则及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结果并不理想。
企业仍坚持这样的原则,即怎么有利怎么做,怎么简单怎么做,许多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程序、方法难以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得到体现。
第二,由于会计人员水平的局限、对财务会计信息作用的轻视以及利益的驱动,我国会计工作中对会计政策运行的随意性、不准确甚至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失实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就谈不上国际可比性。
我国会计实务远没有达到会计准则要求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第三,国际化追求高水平的会计实务。
高水平会计实务不但要求严格执行高水平的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自愿披露更多的人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要求不拘泥于会计准则而去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要形成如此的会计实务是有相当难度的。
总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已走上了正确的国家化道路,并且进展很快,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则远远落后于会计准则。
三、努力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水平(一)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
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我们时刻面对着如下问题:如何出来国际化与我国环境的关系?以美国、英国的会计惯例及国际会计准则为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参考依据(当然需以其他发达国家的惯例为辅助)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和出来环境差异?我国的具体环境与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环境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人们的观念,此观念使得我们在决策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时不得不在国家化和国际化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把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作用扩大化。
环境毫无疑问对会计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是历史上的,即在世界会计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环境导致了有差别的甚至是有重大差别的各种国家的会计。
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越来越难以辨认。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各国的环境在相互的交往中变得越来越接近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弱也是重要原因。
越来越弱的主要表现是:政治对会计的影响越来越淡化;法律尤其是税法也不再完全要求会计实务与其亦步亦趋;文化的影响越来越让位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影响也在变得更加调和。
另外,各国会计都在处理着相同或相近的经济交易或事项,不同国家间的交易或事项本身无本质差别。
因此,处理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程序的方法应该或者可以是相同或相通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似可无须过多地强调中国特色。
对于那些政治的、法律的不可控因素的要求,当然应该在会计准则中得到体现,但应尽量做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除此之外,凡是与国际上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尽量采用国际会计惯例,对于会计术语和定义,也应尽量采用国际流行的表述方法,只要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就行。
(二)努力提高会计实务质量。
会计实务的质量标准当然主要应该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但仅以会计准则、制度作为评价依据显得过于简单化了。
配普等人曾提出过评价公司会计质量的如下程序:(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的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披露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弗雷德里克,乔伊,1999)。
我们可以把以上程序变通为评价会计实务质量的如下标准: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会计灵活性、会计战略的明确性、披露质量、潜在亏损的程度、能否消除会计扭曲。
若以这些标准评价,则我国会计实务质量是非常低的,主要表现就是,会计政策和估计的抉择有事过分死板而有时又过于随意,甚至滥用会计政策和根据利益需要变更会计估计;会计披露质量低劣;潜在亏损广泛而严重存在,等等。
会计实务的低质量抵消了我们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所做的努力,影响了我国会计以及企业的国际信誉,也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失实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预警机制,使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风险性加大。
要提高我国会计实务质量,首先应大力抓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执行,使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齐头并进;其次,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再次,应大力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改变会计严重失实的现状;最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和职业判断的能力,规范和鼓励企业对信息的充分披露,提高披露水平。
(三)加快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以适应我国经济告诉国际化的需要。
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透明度,加强会计的国际交流,扩大我国会计的国际影响。
参考文献[1]弗雷德里克,乔伊等著,周晓苏等译1999国际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黄世忠,李忠林,邵蓝兰,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2[3]王作,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若干问题研究[J],黑龙江财会,2003,(1)3~8[4]叶陈刚等,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75~77[5]王美萍,伦会计执业道德建设[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 88~99[6]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韩巍,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7]李瑞科,也谈会计信息失真[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致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杭燕萍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