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doc

合集下载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作为全球经济体概念下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在资本市场方面通过了并购、IPO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国外的投资者,这使得我国的企业需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加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FRS)成员。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上市公司开始主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在会计国际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国会计国际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制作和审计的难度,也给国际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的会计人才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的会计人才数量庞大,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二、问题探讨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仍存在一些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力度,通过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监管机构的能力问题。

虽然我国的会计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等。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三、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应加快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也可以提高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应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只有加强会计监管,才能有效遏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中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中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思考摘要:文章对会计国际化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基于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与差异的对比,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国际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化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一、会计国际化的产生的原因在当今社会中,全球经济正走向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密切,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度已达到了息息相关的程度。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不仅要在一国范围内通用,更要在全球范围内通用,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畅通无碍,协调各国的会计准则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因此,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会计准则国际化,乃至会计国际化的根本动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会计国际化产生的影响。

2.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对会计国际化产生的影响3. 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会计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二、中国会计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虽然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有所发展,但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 国际准则不准确翻译造成的理解偏差国际准则的翻译是在采用和执行国际准则的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国际准则的翻译者通常感到难以在译稿中准确的反映出准则的含义和精神。

同时也使使用者无法准确把握国际准则的精要内涵与意义,造成使用者理解上的偏差。

2. 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行成本过高在我国,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公司都应当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并由审计师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中小企业的会计报表通常作为纳税申报、银行契约等经济活动的基础。

然而中小企业感到国际准则的制定机构并没有认识到或者重视国际准则基本原则的改变对中小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成本过高。

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本文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现状、存在障碍以及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标签: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要性;发展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为大的趋势,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强对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分析非常必要。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现如今,全球经济趋于共融化,只有经济趋同发展,才不会被孤立于世界之外。

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化也不例外,于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从实质上趋同。

这种趋同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会计本身不分国界,就同一经济贸易事项,不论采用哪国的会计处理方法,春最终反应的的交易、经济结果依然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会计准则作为一项技术标准,决不会因某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文化背景中法津制度的差异而得到不同经济结果。

尤其是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贸易双方国家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达成市场交易的关键媒介。

可见,会计准则的可靠性、会计方式的科学性以及透明度等,是对外贸易效益效率的重要因素。

从客观方面来看,在促进本国世界贸易的信息交流中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关键一环,需要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进一步统一。

当然,对于我国经济与世界融合,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是必然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会计服务市场的决心,给我国会计服务中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经济面临着世贸高质量的国际标准服务、全球化的激烈竞争,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就要使本国资源在世界经贸中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对抗西欧众国的反倾销的关键等等,这一切都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要向国际准则的标准趋同。

三、解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伴随全球经济的急速发展,我国也对会计准则进行了数量高达39项的改革与完善,基本组成由:1项基本准则、37项具体准则和1项首次采用新准则时与原准则进行实务衔接的办法组成,在会计体系的完整性、可比性、透明度方面比原有会计准则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中 占 据 了 主 导 地 位 , 就 可 以 获 得 更 多 的 利 益 。 利 益 之 争 谁
中 国会 计 国际化 的发 展 , 于 中 国会计 准 则 在 结构 、 由 体
系、 规范 、 内容及方 法上 与世界 各 国存 在着 一定 的差 异 , 些 这
差 异首 先表 现在数 量上 。国际 会计 准 则 (As 不 停 地进 步 , I ) 目前 已经 比较完备 , 已制定 了 4 项 , 国 的会计 准则 也 已 现 1 美 制 定 了 1 0多项 , 中国 目前 只有 1 项 具体 会 计准 则 , 比 0 而 3 相
我 国会计 国际化 的 发展 , 要一 整 套 的 管理 体 系 支 持 , 需
包括 会计 国 际化 发展 的 指导 性 文 件 、 度 与标 准 等 , 目前 制 但 还很 不完善 , 目前没 有 比较完善 的会计 政策 法规 、 会计 准则 、
的 目的 , 必须 提 供具 有 国 际可 比性 的会 计信 息 与 结算 业 务 , 中国要 按 着会 计 管理 的 国际 惯 例 , 现 中 国会 计 国 际 化 的 实
贸往 来 和资 本 流动 的必 然要 求 。会 计 国际 化是 一 个 国际协 调 的过 程 , 世界 各个 国家都 面 临 的一个 共 同课 题 , 是 而不 仅 仅 是 某 个 国家 或者 地 区 的 事 , 个 国家 都 要 参 与 到这 个 协 各 调 过 程 中来 。因为会 计 国 际协 调 的 动力 是 经 济 利 益 , 计 会 国际 化 实质 上就 是 各 国的经 济 利益 协 调 。通过 会 计 的 国 际 协 调 这一 过 程 , 国 间的会 计 差异 逐 步消 除 和减 少 , 际资 各 国 本 市 场 的效率 得 以 提高 , 也有 助 于降 低资 本成 本 、 改善 投 资 环境 、 提升 国家和 地 区的 形象 。因此 , 在 会计 国际化 进 程 谁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等效研究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等效研究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等效研究荫谈多娇朱琳李元霞揖摘要铱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袁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袁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已经成为世界会计领域的发展趋势遥本文对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概念和层次进行了解读袁并针对中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推进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具体策略展开了分析和探讨袁其中重点介绍了财政部2018要2022年建设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的战略意义遥揖关键词铱经济全球化国际趋同和等效会计准则一尧引言2018年袁中国财政部印发叶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曳渊财会也2018页12号冤袁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袁至2022年财政部印发叶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曳渊财会也2022页3号冤袁整整历时五年时间袁完成了我国150个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储备的建设和培养遥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充分考虑了我国企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袁是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遥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是指在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以及处理会计事务时袁以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为基础袁其目的是不同国家之间在会计方面尽量做到相互沟通尧协调尧规范和统一袁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准则尧原则和会计处理程序尧方法来处理和报告企业的经济业务遥用全世界统一的专业会计语言将企业的日常经济事项进行本土化野翻译冶袁能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决策效率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袁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快袁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也越来越普遍袁因此袁也越来越需要一套全球通用的会计语言袁实现会计领域的国际趋同和等效遥近年来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渊International AccountingStandards Board袁简称IASB冤也在积极推进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袁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是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曳的制定机构袁其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6月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渊International AccountingStandards Committee袁简称IASC冤遥迄今为止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发布了41项国际会计准则和一系列野征求意见稿冶袁日益完善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会计界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认可度遥党的十八大以来袁中国政府更加强调了中国的国际趋同和等效战略遥2013年中国提出了野一带一路冶倡议渊一带是指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冶袁一路即为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冶冤袁2014年中国主导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遥十九大提出了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袁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冶战略目标袁并采用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袁对内实现野中国梦冶袁对外构建野人类命运共同体冶遥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中国要坚持经济全球化方向袁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袁共同营造有利于全世界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遥国际会计治理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内容袁中国在会计领域也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袁不断推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和等效袁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尧新兴经济体崛起尧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革调整的背景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遥二尧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概念关于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袁实务界和理论界的观点不一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院其一袁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就是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曰其二袁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与国际接轨曰其三袁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尧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规范与国际接轨曰其四袁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包括会计政策尧会计管理体制尧会计惯例尧执业会计惯例尧会计实务处理方法尧会计事务处理方法以及在国际范围内从事会计相关活动等很多方面与国际接轨遥因此袁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遥其五袁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除了上述内容外袁还包括会计思想尧管理方法尧技术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遥虽然关于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内涵和外延范围不一袁但本文认为袁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指南曰会计法规是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袁其中就包括了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曰会计准则中也包括了会计政策的内容曰会计实务则是会计准则的具体实施曰会计惯例是未经有关的权威会计团体和会计管理机构纳入正式文件予以公布袁但在实践中证明是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的袁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具体方法和程序袁从会计准则的演变历史来看袁任何一个准则的拟定和修订都是源于真实经济生活中的大量会计实践和理论界关于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曰会计准则中的任何一项条款又会对会计实务产生重大影响袁同时对会计理论的探索尧新会计方法的提出尧会计问题的研究尧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培养尧相关会计法规和审计法规等多方面产生连锁的影响遥所以袁上述关于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说法可以合并为第一个观点袁即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就是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袁就是最终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遥通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等效来实现会计的国际化袁能全方面地有效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遥在中国袁会计趋同和等效是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向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曳渊即国际会计准则冤的趋同和等效遥中国财政部在过去的二十余年时间内袁积极推进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进程遥1998年5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袁此后袁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遥2005年袁中国确定了与国际会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会计准则作为企业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唯一主要规范袁明确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中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唯一基础遥2016年财政部发布的叶会计改革与发展野十三五冶规划纲要曳提出将野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渊IFRS冤尧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渊IPSAS冤尧国际综合报告渊I鄄IR冤框架制定袁不断提高我国会计在国际规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冶作为会计改革重要任务遥2017年野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冶中提出将野会计准则趋同和审计监管合作冶作为金砖国家财经合作的重要内容遥截止到2023年袁中国财政部一共发布并实施了一项基本准则和42项具体准则袁其中部分准则进行了多轮修订袁修订的进度也与国际准则同步遥这些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逐渐统一和规范了中国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袁大大提高了中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袁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对社会公众及投资者利益的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袁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袁提高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认可度袁不仅为我国野一带一路冶战略下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抓手与突破点袁也为我国参与其他国际经济规则治理袁扩大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事务中的代表性与发言权提供了支持遥三尧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层次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包括两个层次袁一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袁二是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遥渊一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由于世界各国在经济环境尧法律制度尧文化背景尧监管能力尧财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质量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前景袁即实现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会计准则趋同袁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会计准则一体化袁制定和执行一套高质量尧易理解尧具有强制性的全球通行的会计准则袁保护公众利益袁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有效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支持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进步的象征袁是会计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袁符合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袁将会有效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遥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袁中国财政部从2005年就开始着手修订一系列会计准则袁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38个具体会计准则袁并主动表示袁与国际趋同是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目标之一袁以实现采用中国会计准则的企业应生成和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企业相同的财务报表袁从而成为除2005年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欧盟国家尧澳大利亚尧南非尧新西兰等国外之后第一个采取改革措施和具体步骤袁从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遥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袁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中国会计国际趋同遥2010年4月袁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曳遥在此基础上袁中国不断修订现有准则尧制定新准则尧颁布应用指南尧解释尧培训资料袁以国际趋同作为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计划的基本目标之一遥2014年后新颁布的中国会计准则几乎吸收了新的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有的披露要求遥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以下三方面特征院首先袁会计具体准则的趋同袁如2018年底对租赁准则进行修订袁也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尧实现叶路线图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曰其次袁会计准则体系结构的趋同袁包括基本准则尧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曰最后袁趋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遥现在中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上的趋同袁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与中国的政治尧经济尧文化尧法律等特殊环境有关的文字和结构上的差异袁如安全生产费和维简费尧住房改革导致的损失尧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等袁其中不少差异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在中国会计国际趋同的进程中逐步消除了遥事实上袁国际准则在制定普遍接受的技术标准时也是不断探索新环境袁解决新问题袁探索新机制袁寻找共同点袁尽量缩小和消除差异遥也就是说袁国际准则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遥渊二冤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从国际范围看袁任何两个会计准则之间都不可能实现完全趋同袁只能尽量野求同冶袁也就是说袁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遥世界各国在经济环境尧法律制度尧文化背景尧监管能力尧财务信息编制者和使用者质量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袁因此欧盟委员会对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的定义是野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相比袁能够让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前景作出相同或相似的判断和决策冶遥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能提高国际资本市场效率袁降低由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而增加的潜在决策风险袁节约交易成本遥当然袁会计准则国际等效不能只考虑会计专业技术标准方面的融合袁还要综合考虑不同国家的政治法律体系尧文化背景尧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遥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就是要实现采用中国会计准则的企业生成的财务报表与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相同遥2007年和2012年袁中国财政部分别与香港和欧盟委员会签署准则等效声明遥现在袁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上市袁无须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转换袁只需要对个别项目作出说明或者调整袁因此大大减少了因调节财务报表而产生的额外成本袁促进了中外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遥2022年9月袁财政部与香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要要香港会计师公会要要要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袁认可了中国财政部制定发布的部分企业会计准则尧解释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等与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效遥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为中国企业顺利野走出去冶创造了条件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赞赏遥四尧中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从2007年开始实施全套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趋同的新会计准则袁并从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者逐步成为制定国际准则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袁推动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渊包括很多G20国家冤快速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袁努力推动国际会计准则成为公认的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遥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袁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方案遥渊一冤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袁取得巨大成果遥但在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袁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规模尧所有权结构和经营结构都存在很多特殊性遥如果不顾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和中国企业的特殊性袁一味地追求趋同和等效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负面结果遥很多与国际准则差异的消除是中国准则制定和监管机构长期努力的结果袁如保险尧银行尧采掘等行业的准则差异已经大大消除遥中国通过努力争取袁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积极发声袁在国际会计准则考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袁如关联方披露尧以非现金资产出资成立股份公司时资产评估差异的会计处理等遥然而袁尽管中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过程中很大程度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上的内容袁但没有全盘接受国际会计准则袁也就是说袁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客观差异袁如减值损失的转回尧关联方关系和交易的披露尧某些政府补助项目的核算等遥为此袁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会计准则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的研究动向袁增加国际会计组织及国际准则制定过程的参与力度袁尽可能及时代表中国或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诉求袁避免出现重大的准则差异遥2005年之前袁只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咨询委员会中有中国代表曰2005开始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有了中国代表曰2010年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解释委员会任用了中国代表曰2011年袁中国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成立的会计准则咨询论坛的创始成员遥近年来袁中国会计界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组和专家组袁加入国际财务报告基金会的监督委员会袁履行中国责任袁兑现中国承诺袁中国还成为很多国际会计组织最大的捐款者之一遥这些举措袁都有助于表达中国观点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中国的关注袁帮助中国利益相关者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式袁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在中国的接受程度袁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遥渊二冤资本市场尚待完善资本市场为会计准则运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遥经济的发展会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袁资本市场的有效规范反过来又能积极引导经济发展遥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袁发展经验相对不足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袁中国政府更加强调国际趋同和等效战略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遥目前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加密切袁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袁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遥可以预见袁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加深袁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袁这对我国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袁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提高袁信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尧可比性等有待加强遥因此袁我国需要进一步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袁帮助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遥为了确保投资者获得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袁财政部尧中国证监会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其他监管机构每年都会在年报和半年报披露之前发布预警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遥这也更进一步要求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能够与国际进行接轨袁从而提升中外会计信息的相互等效遥在推进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发展过程中袁除了积极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监管力度和信息的透明度外袁中国还应积极进行区域和国际合作袁共同努力提高国际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袁加大监管力度袁协调和解决多边债务遥例如袁2009年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袁对亚洲和大洋洲各国在会计领域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遥这些区域会计合作组织不仅打破了欧美国家主导国际会计体系的传统袁而且促进了亚洲大洋洲国家的整体会计水平袁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维护自身的利益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遥渊三冤国际化会计人才缺乏人才是行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遥当前袁虽然中国会计从业人员比较多袁但高水平尧有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还非常缺乏袁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的进一步发展遥如上文所述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袁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在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袁助力中国企业野走出去冶遥为此袁中国政府把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遥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渊2010要2020年冤曳中列出了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冶袁其中包括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曰叶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渊2010要2020年冤曳也将培养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作为中国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袁提出要培养一大批野具有国际视野尧通晓国际规则尧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冶袁以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袁加快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袁并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遥2018年财政部根据叶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度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申报工作的通知曳渊工财函也2018页123号冤文件要求袁通过正式申报尧资料评阅尧选拔笔试尧面试尧审定人选尧公示和公布等严格的环节袁前后经过半年时间袁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第一批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30名袁计划五年内形成150人规模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库遥财政部十分重视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袁专门制定了严格的人才培养方案袁遵循野服务大局尧内外兼顾尧培用结合尧统筹协调冶的原则袁努力打造一支国际视野开阔尧实务经验丰富尧专业能力突出尧英语应用娴熟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队伍遥财政部会计司尧会计准则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袁在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库中遴选合适人选袁作为中国代表推荐到国际会计组织进行交流访问尧合作研究尧任职或兼职袁或者作为我国会计合作与交流常设机制的顾问或专家在国际研讨或国际会议上发表专业意见遥此外袁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尧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从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中选拔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袁参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有关工作遥可以预见袁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工作袁参与国际会计标准制定袁提高中国会计话语权袁提高中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影响力袁利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开放机制袁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专业观点和意见袁使国际准则能及时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袁为更多国家争取利益袁发挥会计行业对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助推作用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遥五尧结束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等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遥会计的国际趋同和等效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国际化遥因此袁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袁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袁及时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系统研究和合理吸收袁同时辩证看待中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问题袁不断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袁构建政府监管尧行业自律尧社会监督的合力监管体系袁着力打造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队伍袁为中国会计国际趋同和等效提供全方位尧行之有效的制度环境袁让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既符合国际惯例袁又适应中国国情袁对其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发挥示范和促进作用遥姻渊作者单位院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尧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冤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1]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通知[EB/OL].渊2010-04-01冤./zhengcefabu/201004/ t20100419_288013.htm.[2]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叶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曳的通知[EB/OL].渊2018-05-17冤.http://www. /gkml/caizhengwengao/wg2018/wg201806/ 201809/t20180910_3013373.htm.[3]发改委.会计改革与发展野十三五冶规划纲要[EB/ OL].渊2017-08-09冤.https:///fggz/ fzzlgh/gjjzxgh/201708/t20170809_1196864.html. [4]国防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EB/OL].渊2017-09-04冤.https:///xinwen/2017-09/04/content_5222643.htm.[5]黎慧婷.野一带一路冶沿线各国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研究[J].中国市场袁2021袁(03).。

湖北经济学院_开题报告

湖北经济学院_开题报告
五、完成措施及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参见任务书
六、指导教师意见
系(部)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系(部)公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会计也在逐渐地与国际会计惯例接 轨。因为如果不顺历史趋势而动,还保持“孤芳自赏”的态度,就有可能丧失在世界市场 上投资和筹资的机会,从而降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而影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利 益。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的反倾销诉讼中,因败诉遭受的损失已超 过 96.6 亿美元,其中会计准则未能与世界接轨,以及缺少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师,已 成为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积极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对我国十分必要。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文试图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进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发现中国会计
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会计国际化的涵义 (一)会计国际化的涵义 (二)会计国际化的内容 二、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
另外,我们也应注意到,上述西方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大力推进本国和本组织会计 国际协调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照抄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是牢牢地掌控着本国或本组织会 计准则制定的主动权,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批判性的接受,也就是说,对符合自身利益的 国际会计准则就采纳,对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会计准则就仍采用本国或本组织自己制定 的会计规范。同时,IASC 的改组基本上按美英国家的意图进行,改组后的 IASC 几乎完全 充斥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声音,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微弱。因此,我国会计既要积极融入国际 化的历史潮流,主动参与这场政治争斗,以谋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 到我国会计环境与国际会计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全盘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应循序渐 进,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考虑自己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趋利避害, 扎扎实实地搞好我国的会计改革,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际会计发展的高质量的 中国会计准则。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摘要: 随着国际经贸和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进展, 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会计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第一从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经济进展的必定趋势入手展开论述, 然后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向, 最后对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进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近年来, 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倍受关注, 专门在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都与世界惯例接轨之际, 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的媒介, 自然也要尽快地与国际惯例接轨, 逐步融入到国际会计中去。

通过十几年的引进和吸取, 中国会计界对有关会计国际化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已有比较成熟的明白得和认识。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和谐已取得积极进展, 开始了一定层面的对话, 但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特点, 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和谐过程仍专门漫长。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定趋势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探讨会计国际化的涵义, 第一应考察和明确“国际化”的涵义。

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交往的进展,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有关事务上, 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和谐, 从而达到采纳国际规范和统一通行做法的行为。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 会计界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 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进展的需要,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 逐步采纳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 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和谐、规范和统一。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内涵确实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和谐, 要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 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 表达国际会计惯例, 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 即企业在经营治理过程中, 应采纳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 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这两方面中,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表达着一国会计进展的国际化程度。

我国会计准则差不多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 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doc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doc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作者邬娟院系会计学院专业会计学年级2000级学号0056011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摘要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将世界经济带入全球化的过程。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

相应的,根据这些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而在国际投资、融资和国际贸易中经常性的会计信息间的差异,又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阐述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包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信息技术革命的技术支持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的推动在内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其中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现状差异分析发展前景AbstractThe rapid expanding world trades and the fast flowi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impel world economy into a cosmopolitan epoch. As the generally used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business, accounting is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b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China, however, resulting in the discrepanc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provided, consequently affecting the compar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discrepancy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s increases the cost of transactions greatly, making against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rogr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practical meaning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This paper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First, it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echniqu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novation as well as the forces of national or local organizations.Second,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La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stated above, it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Key words: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current statu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prospect目录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1)(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 (1)(二)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的技术支持 (2)(三)国际性、区域性组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动 (2)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 (2)(一)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进展 (2)(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3)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 (6)(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 (6)(二)在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主要参考文献 (8)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探讨

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探讨

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探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会计学科也在逐渐实现国际化。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际贸易繁荣,跨国公司数量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合并、收购等财务问题,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会计国际化的概念与内涵、现状分析与问题、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会计国际化的概念与内涵会计国际化是指在不同政治、经济背景的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各国间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和统一,以产生相互可比性和适当的决策支持的信息。

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思维、会计技术等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了增强国际会计信息的规范化、透明度和可比性。

会计国际化是全球化带来的产物。

社会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企业的跨国经营、国际投资、对外融资和国际贸易等都需要有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方法。

因此,会计国际化是国际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分析与问题1. 现状分析在现今国际贸易格局下,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会计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全球会计准则的发展也已经成为趋势。

目前,全球探索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

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化的会计标准也不断涌现。

在不同的国际标准下,会计行业开始出现相互融合的情况,不同国家的公司需要了解这些各国会计标准的差异和对其财务报告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地区所采用的会计标准也会影响具体企业的财务报告,这也是企业活动中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不同的会计标准可能会对企业实质性的业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企业在重要的决策时进行仔细的权衡和抉择。

2. 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全球化和国际会计标准的不断发展,其背后所面临的复杂性和难度,尚不可小觑。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会计准则的解读可能出现差异,从而对企业财务报告造成影响。

其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虽然已经制定出台,但其重视度和普及度却仍欠缺,这就需要借助各种国际组织或其他平台进一步推广。

会计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3篇)

会计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经营决策的制定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会计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1)美国会计制度研究美国作为世界会计制度的发源地,其会计制度研究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

美国会计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准则研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SFAS)在会计准则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者对SFAS的制定、修订及实施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提供借鉴。

2)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美国研究者关注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透明度以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3)公司治理与会计研究:美国研究者关注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欧洲会计制度研究欧洲会计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准则研究:欧洲会计准则委员会(EAC)发布的欧洲会计准则(IAS)在会计准则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者对IAS的制定、修订及实施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提供借鉴。

2)跨国公司会计研究:欧洲研究者关注跨国公司会计问题,探讨如何处理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差异。

3)可持续发展与会计研究:欧洲研究者关注可持续发展与会计的关系,探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会计实践中。

2. 国内研究现状(1)会计准则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准则体系研究:研究者关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完善及实施,以期为提高我国会计准则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2)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研究:研究者关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探讨如何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竞争力。

3)会计准则实施研究:研究者关注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摘要中国和亚洲,非洲和欧洲正越来越多地就皮带和道路进行谈判,继续实施皮带和道路倡议以及持续改进和进步。

扩大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得到了加强。

有些公司应该参与各种国际贸易。

在“带和道路”背景下重组公司的中国会计制度国际化。

本文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带路”原则,考察了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认为各国会计准则的采用存在显着差异。

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持续更新的比率中国会计制度在“带负荷”背景下面临会计准则国际化以及战略措施国际化会计准则面临的挑战正朝着国际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会计标准国际化;IFRS引言改革的深化和祖国的开放,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与一些外国有密切的关系。

C总统于2013年建造了皮带和道路,并倡导在丝绸之路和现代海洋丝绸之路上建立经济带。

中国利用腰带发展趋势和途径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

这也是我们经济的繁荣进步。

由C总统领导的新时代是将所有国家的人民转变为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问题逐渐出现,各国会计制度的交流面临着非常困难的经济形势。

一般而言,每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感兴趣的文化都与会计制度,人类经济学和法律结构密不可分。

好的想法是,在三大洲的65个国家采用“一带一路”,所使用的官方语言多种多样,会计系统也有一些不同的颜色。

这严重阻碍了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

国内会计制度不仅经历了许多历史性变革,而且也向国际会计实践方向发展。

国际公约存在一些差异。

在许多方面,会计系统有很大的不同。

它涉及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需要减少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

财务信息的发现和可比性对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并导致会计核算。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你必须努力完成它。

国内路线信息和企业对企业交易的基础本身就是会计系统中的一种很好的交易方法。

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第 一 阶段 是从 2) 纪 8 年代 N9 年 代初 ,也就 是 f 世 0 o 以两则 两 制 的实施 为标 志 ,在这之 前 的 1 是 中国 的 啤 会 计制度 改革 、会 计 准则建 设 的理 论探 讨 和局 部 突破 阶段 =其 中表 现 为 , 应 外商 投 资 企业 发 展 、 适 股份制 试
作 与经 济 发展 、 改革 开放 乃至 国家命 运息 , 共 济 的血 肉联 系 。 二 、 国会计 的 国 际化及 其 面 临的 问J 中 近 年来 ,关 于 中国会 计准 则建 设 与 匡 的 关 系问 题 一 直是 中 国会 计 界一 个 非 常 这绝 不 应 当仅 仅 看 作 是 中国会 计 的特 有
的。 我 国会 计 准 则建设 的历程 也再 一 次 诅
里 对会 计 制度 进行 了局 部 的改革 ,同时 开展 了会 计 准 则 的基 础研 究 , 会计 准 则 的建设 开 始启 动 。 0 我认 这l 年 为 可 以把它 理 解 为会计 制度 局 部改 革 和会 计准则 建设 的 启 动阶段 。 第 二个 阶 段是 从 1 9 年 到 19 年 , 年 时 间可 以 92 9 7 这5
会计 准 则 已经 基本成 熟 , 目前主要解 决协 调 这一 个 问 题 , 着相 当 的区 别 ; 使我 们 的台计 改革 面 临 着 比发 有 也
达 市场经 济 复杂 得 多 、 困难 得 多 的任 务 。 也
为 解 决 好 中 国会 计 国 际化 进程 中 出现 的问 题 , 处 理好 中 国会计 准 则 发展 与协 调之 问 的关 系 ,需要 做 大 量 的工 作 中一 十重要 方 面 , 是要 加强会 汁队伍 的 其 就 建 设 ,建立 一 支训练 有 索 的 、道 德 水平 高 尚 的会 计队 伍。 这个 问题解 决 好 了 , 许多 问题 的处理 就能 够 收 到事

推进中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化_中国会计学会会刊_中国会计研究_第一届研讨会会议综述

推进中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化_中国会计学会会刊_中国会计研究_第一届研讨会会议综述

推进中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化———中国会计学会会刊《中国会计研究》第一届研讨会会议综述祝继高张晨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100029北京理工大学100081)中国已经迅速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并融入到全球经济中。

伴随着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会计研究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会计学会推出了《中国会计研究》(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A Publication of the Accounting Society of China)。

《中国会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发表中外研究人员重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2)发表中外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3)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4)成为SSCI检索期刊。

为了提高《中国会计研究》知名度,吸引高质量的稿件,同时也为学者们提供高水平的研究交流平台,从2012年开始,《中国会计研究》拟每年举办一次研讨会;下次研讨会将于2013年5月17日至5月18日在东北财经大学举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Ste-phen Penman教授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Ranjani Krishnan 教授将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

2012年5月18日至19日,第一届《中国会计研究》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此次会议由中国会计学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承办。

来自财政部会计司和中国会计学会的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媒体单位和实务界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守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美国斯坦福大学Mary E.Barth教授,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周齐武(Chee W.Chow)教授和台湾大学杜荣瑞(Rong-Ruey Duh)教授以及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教授作了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会计研究》杂志联合主编、英国Cardiff大学肖泽忠教授介绍了创办《中国会计研究》和召开其学术年会的理由和宗旨。

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关于 中国会计国际化 问题的探讨
崔爱军
( 河南中艺进出口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00 ) l 500
中图分类号 :2 F 3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本文首先从什 么是会计 国际化及会计 国际在我 国的 实行原 因入手 , 而浅析 了我 国会 进 计国际化 的现状 , 明确指 出会计 国际化在我 国已倍受关注。然后讨论 了会计准则的 国际化趋 向, 并 依据我 国国情 阐述 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和发展 建议 。 关键词 : 会计国际化 会计准则国际化 国际会计 准则
国的经济 业 务 。它的 主要表 现 是一 个 国家 计 国际 化的一 个重 要 阶段 ,建立 标 准化 的 参 与 国际 经 贸和 进 入 国 际资 本 市场 后 , 要 国际会计 准则 将是 会计 准则 国际 化 的一 个 求把 本 国会计 惯 例逐 步转化 成 国 际会计 惯 里程 碑 。谬勒 教授 的定 义通 过 比较 分析 协 调 和处 理各 国之 间会计 制度 ,会 计 准则 和 策和处 理会计 事 务 中 ,逐 步采 用 国际通 行 例 的过程 。 的会计 惯例 ,以达到 国际 间会 计行 为 的相 会计始 终是 国际化 的会计 , 计 国际化 会计 方 法的差 异 ,寻求 国际 经济 业 务双 方 会 互 沟 通 、 调 、 范 和统 一 , 即 采用 国际 是历 史 的必 然 。会 计 国际化 包含 各 种会 计 都 能够适 用 和接受 的会 计模 式 。会 计 国际 协 规 亦 会计 领域 中的国际化行 为 , 计界 常简 会 称 为会 计 国际化 ,它是 指 由于 国 际经济 发 展 的需 要 ,客观 上要求 各 国在 制定 会计 政 上公认 的会计 原 则和 方法来 处 理 和报告 本 因素的 国际化 ,而会计 准则 国际化 只是 会 化是 发 展的必 然趋 势 ,会计 国际化 是指 国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理性思考
确定 。目前 , 国的一些重要 的会计制度 和会计准则 的规定与 我 国际标准和发达 国家的会计标 准相 当接近 ,如期末存 货采用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 低计价 ,可以说我 国在 会计规范 方面 的
我 国会计 国际化的原则 是 :在会计建设 的过程 中既要 吸 取各 国会计制 度的优点 , 其精华 ; 取 同时在会计 设计 中要体 现
务发生时能够相应的事项凭证进 行业务处理 。下面用采购存
建设 已取得很大进步。在企业存货 、 固定资产 、 中期 报告 、 外币 折算和企业合并等 五个 方面 的准则有望在 近期 出台 ,进一步 缩小 国内外会 计准则差距。 收到货物进行验收后 , 在此事项凭证中录入仓储事项信息 ; 会计 部收到存货发票 审验后 , 在此凭证 中录入会计事项信息 , 完成采 购存货业 务处 理。
关于我 国会计 国
姜 淮
我 国 会 计 国 际 化 的 现 状


了《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 制度》《 、企业会计 准则》 企业财务 和《
通则 》 1 项具 体的会 计准 则 , 等 3 主要 适用 于上市 公 司 ;0 0 2 0 年 1月 , 2 国家财政 部又发布 实施 了《 业会计 制度 》 企 等一 系列基 本准则 , 对诸如资产 、 负债 和收入等一 系列会计要 素进行 了准 确界定 , 符合 国际惯例 。会计制度 的重 大改 革 , 得了 良好 的 取 社会反响 : 一方面 , 提高 了投资者 的信心 ; 另一方 面 , 国内和 在 国际资本市场上 , 降低 了企业 的筹 资成本 。 我国 的会计准则 主要参考 国际会计准则 以及英 国、 国、 美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等国家 的准则 ,并结合 我 国的实 际情况来
1 5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本文主要论述经济国际化给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我国会计必须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标签:会计国际化;挑战;对策一、会计行业面临的挑战(一)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相比,存在如下差距:首先表现在信息披露广度不足,且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现阶段中国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模式。

其中上市公司主要靠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约束,而非上市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会计体系在相当时期内仍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

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低。

(二)在借鉴国外经验和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方面放不开借鉴国外经验和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方向存在片面的倾向。

表现之一是只注重英美等发达国家而忽视了德、法、日等国,这些被忽视的国家或许有许多经验特别是在借鉴英美作法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表现之二是过于重视企业会计方面国外经验和国际会计惯例.忽视了包括宏观会计、政府与非盈利性组织会计领域.结果使得我们今天的预算会计改革难度就更大:表现之三是太看重传统会计和报告。

忽视了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环境会计等许多国外会计方面的新兴领域.不利于中国会计的全面发展(三)国内会计事务所面临的风险加大一旦国际会计机构进军中国会计市场,国内会计机构的部分客户将流失,从而导致那些规模小,业务单一,防风险能力差的会计中介机构的破产。

同时,跨国的中介业务要比单纯的国内业务风险大得多。

这更加剧了国内会计中介机构的审计风险。

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入,以及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必将加剧。

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已经完成了脱钩改制,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性的弊端仍较严重。

机制陈旧,人员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业务领域单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与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可能面临的障碍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与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可能面临的障碍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与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可能面临的障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于xx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xx年国际 __爆发后,中国响应G20和FSB倡议,在现有基础上,财政部于xx年4月2日正式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简称“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一、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十年来会计专业人士及其他各界的努力,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在许多方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趋同。

然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在制定准则的程序与机制以及对部分会计事项的处理方面与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准则制定机制上的差距中国的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其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范围较为有限。

而国际准则的草案都是由委员会成员进行充分讨论,再投票表决,整个过程是公开的,充分考虑了不同组织和个人的意见。

因此,与国际准则相比,中国的会计准则或许降低了制定准则的成本,避免了利益各方在制定过程中的争执,但它的权威性却会大打折扣。

2.会计处理问题上的差异①有关资产减值方面的规定存在的差异对于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不得转回,这将使得一些原本就正确计提减值的企业在资产减值恢复时的资产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而且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来构建整个准则体系显然是不一致的。

②企业合并问题存在的差异企业合并过程中有关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选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并一度成为争论的焦点。

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纷纷取消权益结合法,采用购买法作为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指定方法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新会计准则却给了权益结合法一定的“生存空间”——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中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化进程37页PPT

中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化进程37页PPT

6)全面实施会计人才战略
从市场准入、技术等级、领军人才、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的
措施,把1000多万不同级次的会计人员纳入统一的评价体系,
这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 会计改革转折的需要。 人才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要梳理完善一套制度体系、评价体系、 表彰体系,来促进我们国家会计人员有序发展,实现转型, 而且这套体系已经列入中共中央的人才战略规划。
4)企业会计信息化有序推行
财政部会计司已经启动并着力推进以企业会计准则为 基础的可扩展的商业语言XBRL分类标准建设,促进企业 财务报告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我国计划于今年10月份推 出基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XBRL分类标准,先在上市公司
试行,再逐步扩展到其他企业,同时积极探索推进非企业单 位会计信息化工作。
关于农村会计改革,我国发布了三个制度:《农村经 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 《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为规范农村会计核算和监 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0年2月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财会〔2010〕4号),要求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机构建 设,完善工作规范,落实工作经费,把做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 服务工作作为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集 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治 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课后作业
谈谈你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认识
Thank You!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1、
的路 。24.2.1424.2.14Wednesday, February 14, 2024
8)注重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教育

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研究

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研究

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在概述了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分析了管理会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最后在对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出对管理会计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管理会计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管理会计、国内发展、国外发展、比较分析、影响因素、未来趋势、总结、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研究概述在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从摸索阶段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

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涵盖了成本管理、绩效评价、预算、投资决策等方面。

而在国外,管理会计的发展更为成熟和系统。

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绩效考核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

综合国内外的管理会计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虽然各自存在着一些特点和差异,但在整体上都呈现出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管理会计国内外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背景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深,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研究背景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环境的复杂化,管理会计逐渐从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发展为更加注重战略规划和决策支持的管理工具。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将世界经济带入了全球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任何一个国家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谋求自身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参与者也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要求会计国际化,而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一直积极广泛地参与会计国际协调从基本会计准则的实施到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无不表明了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进展。

但是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因各国会计环境的重大差异会计的国际化协调势必给不同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积极与国际准则制定机构沟通,重塑会计大国地位;为新准则的真正贯彻执行扫清障碍;立足本土、着眼现实,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

因而在制定我国会计准则和改革会计制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会计的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阐述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基本动因后,揭示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对策研究目录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念.................................................................................1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1 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优点 (2)2.(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2 1.公允价值适度运用 (3)2.减值准备中国特色 (5)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6(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政治动因……………………………………………6(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动因……………………………………………7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障碍分析…………………………7(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8 1.资本市场的发展滞2.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机制不完善...................................................8 3.企业监管和业绩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我国会计准则提供的信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缺乏可比性..............................................................................9 4.会计人员低素质与会计准则高要求不相适应.......................................9(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障碍分析 (9)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之争.....................9 2.经济后果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主要障碍.............................................10 3.其他阻力因素..............................................................................11四、应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对策................................................... 11 建立健全资本市场 (11)(一)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寒夜的自律机制……………………………………12(二)(三)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12(四)提高各方人员的素质,保证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得以贯彻实施……………12 1.增强企业经营者的2.针对会计准则原则性强的特点,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13 I3.增强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134.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投资者的素质……………………………………13参考文献……………………………………………………………………14 II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不断加速,而会计作为国际交易中通用的经济语言,逐渐突破了时空限制,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所以,加快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步伐,使我国的会计工作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会计领域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所谓会计国际化,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为了客观经济发展需要,各个国家在制定会计制度中注重采用国际通行标准和惯例,实现各国间会计工作的相互协调统一。

会计惯例和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是指某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中把本国的会计工作惯例和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和准则接轨。

会计国际化一般有三个阶段:沟通阶段,参考各国会计惯例异同,促进相互间学习交流;协调阶段,比较会计惯例异同,取消分歧、减少差异,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统一阶段,严格执行国际统一会计标准,使会计工作融入国际化。

2、会计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国际化流动,突出表现在大型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上,大部分跨国公司选择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IFRS)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或是主动向其靠拢。

二是会计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化传播,在会计工作准则、法规和制度制定中,会计工作结构、内容、方法和程序逐渐趋于适应国际惯例。

三是国际贸易增多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比如合并会计报表、外币折算、外币交易会计、国际税收等工作加速了
会计国际化进程。

四是会计职业呈现国际化趋势,根据需求导向,会计人员管理和工作组织体制逐渐采用国际惯例,在会计机构设置、工作人员管理模式、民间组织设置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惯例趋同,在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层次设置、教学目标定位、课程安排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

五是会计组织体系国际化,随着国际会计工作交流沟通频繁,会计发展国际论坛等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世界各国共同商讨国际会计工作事务,加快了会计国际化进程。

二、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对策措施
1、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我国会计准则,包括金融工具、企所得税和坏账准备等方面都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距,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很有必要。

一是我国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企业不可避免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企业客观、真实的公布相关会计信息。

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境外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扩大,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真实、可比的会计信息,资本市场发展也成为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主要动力。

三是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需要。

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必须了解母公司、子公司所在国家的会计工作政策,并加强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把握,特别是跨国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了解在国际会计惯例下企业的会计信息及利润分配等事务。

四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不同会计准则下财务资料不一样,投资者要作出投资决策,就需要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如果会计准则不一致,就会使投资者无法比较,不利于我国吸引投资。

2、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会计工作和教育国际化。

我国不能片面追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结合我国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加强会计国际化步伐的同时,深刻认识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性,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避免会计信息的混乱或失控。

会计工作队伍是会计国际化的基础,而会计教育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前提,要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高校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加强会计工作人员、注册会计师等人才的后续教育,使其迅速学习了解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并辅助进行会计和审计理念教育,提升工作水平。

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了解,通过业务沟通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技能,使我国会计工作步入会计教育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服务国际化的良性循环。

二是遵循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国际会计工作需求。

会计国际化具有双向性,我们既要遵循国际会计惯例开展工作,又要积极推介我国的会计工作经验、研究成果和做法,加强与其他国家会计工作者的交流沟通,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际会计组织在制定会计工作准则时考虑我国的做法和建议。

从我国现实状况看,会计准则国际化相对容易,会计实务国际化任务艰巨,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还不健全,会计实务工作离国际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会计信息失实或不符合国际标准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经济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大了经济运行和金融危机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健全会计标准、执行机制,通过加强会计行业监管、完善标准体系、整顿市场环境和规范企业行为,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消除与国际会计标准体系的差异。

资本市场发展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前提,要健全我国资本市场法律
法规、财税政策和制度体系,特别是制定损失准备和税前抵扣等制度,促进企业不良资产的消化进程,调动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调整完善上市公司相关政策法规,改变片面考核盈亏利润率等少数指标的倾向,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要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适时修订完善会计工作准则,注重与法律法规体系的对接,逐渐消除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国际化是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在明确会计工作国际化必要性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我国会计工作国际化进程,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

[1]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1(11).
[2]彭海鸥.浅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理论坛中国科技信息,2005(9).
[3]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J].会计研究,2001(9).
[4]吕丽.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障碍及对策[J].会计实务,200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