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专题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水的净化和纯化硬水及其软化(练) 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专题4.2水的组成(四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举一反三(科粤版)

专题4.2水的组成(四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举一反三(科粤版)

专题4.2水的组成题型梳理【题型1】水的构成和物理性质【题型2】电解水原理【题型3】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题型4】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1. 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

在压强为101.3 kPa 时,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是100 ℃。

温度为4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2. 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冰、水共存时,冰会浮在水的上面。

易错提示指明水的熔沸点和密度等物理性质时都要注意前提条件,否则可能产生错误,如压强增大(或减小)时,水的沸点会升高(或降低)。

【题型1】水的构成和物理性质【例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D.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答案】B【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即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资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变式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与氢气中都有氢原子,所以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水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主要以三态变化的形式实现【答案】D【详解】A、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能说明水中有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和氢气中都有氢原子,但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水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主要以固体、液体、气体三态变化的形式实现,故选项说法D正确。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1 水的净化 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1 水的净化  练习含答案

《水的净化》练习题1、下列方法中能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2、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可以除去臭味,是因为它具有()A.导电性B.传热性C.吸附性D.还原性3、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高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镏4、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蓬勃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6.5%,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

若实行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5、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后而得到的矿泉水B.双氧水经加热一段时间后的液体C.硬水经处理后得到的软水D.部分结冰的蒸镏水6、硬水是指含有哪种离子的水()A.钙离子B.铜离子C.铁离子D.钠离子7、今年印尼由于海底地震引发海啸,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 较合理的顺序是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8、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A.水分子B.氧元素C.氧分子D.氧原子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豆浆B.空气C.冰水混合物D.碘盐1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空气和氧气——带火星木条B.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C.水与食盐水——加热蒸发D.硬水与软水——肥皂水11、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

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普通水”中含有氮分子B.“普通水”中含有氧分子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12、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单质的是()A B C D13、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课时2 水的净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认识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2.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3.知道硬水的危害,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水的净化方法、原理、操作难点:初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答案】略。

2.结合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说一说将固液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答案】生活中用漏勺捞水饺,用滤网分离茶叶和茶水等。

【课堂探究】任务一:分析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梳理涉及的净水方法,并完成下列流程图的填空。

【答案】①沉淀池;②过滤池;③活性炭。

任务二:过滤是实验室常用的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总结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1)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___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低于__________边缘;滤液低于__________边缘。

(3)三靠:烧杯紧靠__________;玻璃棒紧靠在__________滤纸的地方;漏斗尖嘴端紧靠__________内壁。

【答案】(1)漏斗。

(2)漏斗;滤纸。

(3)玻璃棒;三层;烧杯。

任务三:净水器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其主要的净水试剂是活性炭,如图是简易净水装置,了解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

(1)纱布:隔离物品及过滤和支撑的作用。

(2)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__________不溶性杂质,其中小卵石过滤大颗粒状的杂质,石英砂过滤小颗粒状的杂质,且三者的位置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调换。

(3)__________:过滤部分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的色素、异味。

【答案】(2)过滤;不可以。

(3)活性炭。

任务四:阅读教材P88第二、三段,分析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并总结硬水的危害和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答案】区别: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粤教版化学九上4.1《我们的水资源》同步练习 解析版

粤教版化学九上4.1《我们的水资源》同步练习 解析版

粤教版化学九上4.1《我们的水资源》同步练习解析版A. 氧元素B. 氢元素C. 钠元素D. 氯元素8.下列对水的处理方法,不能使水净化的是()A. 使水静止沉淀 B.对水进行过滤 C.在水中加入杀虫剂 D.蒸馏9.下列方法不能使硬水得到软化的是()A. 煮沸 B. 过滤 C. 蒸馏 D. 利用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钙、镁等离子10.通过下列方法,能够得到纯水的是()A. 煮沸B. 过滤C. 蒸馏D. 加入净化剂11.鉴别硬水和软水的简便方法是()A. 加肥皂水B. 加食盐水C. 加明矾D. 加氯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 软水一定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 硬水不可为锅炉用水D. 通过过滤可使井水软化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B. 实验室中常用化学方法软化硬水C. 通过蒸馏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水D. 保护水源的方法就是节约用水三、综合题14.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能使硬水软化的是________;能使水得到纯化的是________;能使自来水得到净化的是________。

①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②明矾净水;③通过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钙镁等离子;④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⑤煮沸;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⑦蒸馏;⑧水经过絮凝剂、过滤、消毒等程序进行处理;⑨节约用水;⑩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

15.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连接好之后,应先检查________,然后在进行水的蒸馏。

(2)在烧瓶下垫上石棉网加热,原因是________。

(3)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4)取三只小试管,试管A取开始蒸馏出的液体,试管B取蒸馏一段时间后蒸馏出的液体,试管C取未进行蒸馏的水。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肥皂水,观察到的现象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二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_1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二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_1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二课时)1.(2024·广西·中考真题)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方法是()A.过滤B.蒸馏C.沉降D.吸附【答案】D【解析】A、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水分离,故A错误;B、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可得到纯净水,故B错误;C、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悬浮杂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故C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D正确。

故选:D。

2.(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淀B.吸附C.消毒D.蒸馏【答案】D【解析】沉淀只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只能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选:D。

3.(2024·山西长治·二模)科学家设计合成了多孔石墨烯膜用于海水淡化,当海水流过石墨烯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

这种海水淡化的方法属于()A.过滤B.吸附C.沉淀D.消毒【答案】A【解析】当海水流过石墨烯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能除去海水的盐,实现了氯化钠和水的分离,过滤通过孔洞的大小分离物质,故这种海水淡化的方法类似于过滤操作;故选:A。

4.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答案】C【解析】A、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选项错误;B、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D、由图知,净水时从上到下,最先经过小卵石,选项错误。

《4.2 水的净化》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

《4.2 水的净化》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

《课题2 水的净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蓝墨水B.生理盐水C.蒸馏水D.葡萄糖水2.“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A.明矾B.漂白粉C.臭氧D.硫酸铜3.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4.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5.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

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6.区别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 )A.明矾B.澄清石灰水C.活性炭D.肥皂水7.2019年10月16日第19号台风“海贝思”日前肆虐日本,令该国受灾惨重,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8.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 )9.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过滤可以使硬水变软水C.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D.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二、填空题11.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⑴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⑵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⑶井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⑷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来消毒杀菌,二氧化氯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初三化学2012科粤版第四章生命之源----水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2012科粤版第四章生命之源----水知识点总结

化学要点整理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一、人类离不开水地球是“水球”,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这就是江、河、湖、海。

水约占人体重的65%,成人每天需要补充约2.5kg水。

水母约95%,鱼约70%人。

(一)水有许多用途,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1.工业上要用水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物质。

2.农业上:灌溉农用车,它的用量占人类消耗淡水问题的2/3以上3.生活中(二)节约用水的途径:1.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2.工业上使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3.生活中,可通过一水多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冲马桶),以淋浴代替盆浴,用桶盛水洗车而不用水管冲洗,及时修理坏的龙头,使用节水龙头和节水马桶等节水器具。

二、珍惜水资源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6×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0.7%,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表水。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在西北等部分边远地区,特别缺水。

三、水污染及其防治1.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来源):⑴工业生产上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未经处理,任意排放;⑵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⑶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⑷船舶的航行;⑸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都会造成水污染。

附加内容: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污染的一种表现。

富营养化最显著的特征是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得原本清激透明的水面,随藻类颜色的不同,而呈现蓝色、红色、红褐色、乳白色或绿色。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这是因为江河湖泊中大量繁殖的水藻多呈蓝色、绿色,而海洋中的海藻多呈红色、褐色。

江河湖海中过量营养物的人为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二是农业排水;三是生活污水。

目前,后者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第2课时 硬水与软水含答案.ppt

【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第2课时 硬水与软水含答案.ppt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实验现象】 硬水: 泡沫 少,有大量 浮渣 ; 软水:无浮渣,有大量 泡沫 。
【实验结论】
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将等量的肥皂水分 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和硬水的试管中, 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产生 丰富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很少或不起泡沫, 易起浮渣的是硬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定义

区别

方法
与 软 硬水的 水 危害
硬水软 化方法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
用肥皂水
生活上的危害 生产上的危害
煮沸、蒸馏等
状元成才路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状元成才路
第2课时 硬水与软水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R·九年级化学上册
状元成才路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并学会用肥皂 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初步了解硬水的危害 及硬水的软化方法。 2.了解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状元成才路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含有较多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叫做硬水, 不含或含较少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叫做软水。
沉淀、过滤、吸附
经过上述处理的水,澄清 透明,比较洁净,是不是 纯净物?为什么?
状元成才路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硬水和软水
(1)定义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 物的水。
(2)区别
【实验4-3】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 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 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粤版专题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水的净化和纯化硬水及其软化(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水样品中溶有的较多的氯化钙,想要得到较纯净的水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肥皂水B.过滤C.吸附D.蒸馏2.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明矾可以给水消毒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蒸发食盐水C.滴加液体D.闻气体气温4.对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沉淀、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B.过滤后的是纯净水C.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煮沸可以杀菌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7.现在校园内都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9.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拟定如图所示的净化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I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净物1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一个也不落下”;【最新】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其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C.生活中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热液体B.读取数据C.滴加试剂D.蒸发结晶1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C.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13.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凑近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B.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C.蒸发食盐水时,用玻璃棒搅拌D.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移开蒸发皿D.添加酒精15.在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B.将硬水变为软水C.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二、填空题16.水的用途广泛,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温州市规划到2022年底要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将污水集中处理净化后再进行排放和利用,井作为“五水共治“重要举措。

(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_____方法净化水。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

下列对上述变化过程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A 该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B 该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C 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17.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分:取、加、沉、滤、吸和投。

“取”为从水库中取水。

(1)“加”为向水中加入主要成分为_____(填“蓝帆”、“胆矾”或“明矾”)的絮凝剂,作用是_____。

“沉”为在反应池中沉降分离。

(2)“滤”为过滤掉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吸”为将过滤所得的滤液引入吸附池,加入_____,作用是_____。

(4)“投”为投药消毒,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水体污染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污染。

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常加入的絮凝剂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自来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中可以用_____(填一种试剂)来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9.“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字母。

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__。

A 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 吸附色素和异味C 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2)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方法_________。

(3)在烧水过程中,水烧开时,经常看到壶盖被顶开了,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

三、实验题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

(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A.B.C.D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

①_____;②_____。

(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_____。

(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1.D【详解】A、加肥皂水可以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不能提纯水,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氯化钙可溶于水,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吸附可除去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于水的氯化钙,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蒸馏能除去不溶性和可燃性的杂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水,选项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握几种净化方法的比较,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能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水。

2.A【解析】【详解】A、用明矾溶于水,产生胶状物,吸附杂质沉降,起到净水的作用,不能给水消毒,故错误;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故正确;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较少,软水泡沫较多,故正确;D、生活中,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故选A【点睛】生活中,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里,将水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做题时,要加以区分。

3.C【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4.B【详解】A、沉淀、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可以除去难溶性颗粒物,故A正确;B、过滤后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正确;D、少部分细菌在高温作用下会死亡,开水的温度达到100℃作用,在这个温度下并且经过浸泡,细菌便会死亡,煮沸可以杀菌,故D正确。

故选B。

5.D【详解】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消毒只能除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

【点睛】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操作中,由于蒸馏后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6.D【详解】A、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错误;B、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不是全部,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故说法错误;C、水的化学式为:H2O,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从宏观上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故选:D。

7.B【详解】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故选:B。

8.C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 不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B不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C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D不正确。

故选C。

9.D【详解】A、由于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以加速悬浮颗粒的沉降,选项正确;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选项正确;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是高铁酸钾与细菌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使细菌死亡,选项正确;D、净化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错误,故选D。

10.C【解析】【详解】A、受热蒸发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选项A不正确;B、水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B不正确;C、生活中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选项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原子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C。

11.C【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C、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2.C【分析】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结合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制取蒸馏水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作用是防止暴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烧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C【详解】A、闻药品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A选项做法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否则液体沸腾时喷出会伤人,故B选项做法错误;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外溅,用酒精灯持续加热,当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预热将剩余的水蒸干,故C选项做法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否则易引起失火,故D选项做法错误;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