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术后功能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5、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 其中髋关节持续被动运 动:术后第2天可开始使 用,每日2次,每次0.5-1 小时。 也可用CPM机活动:术后 第1天0-45° 开始,每 天增加5-10°
6、患侧踝部、足趾及健侧的主动活动。
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 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 次/组,每日2~3组。
康复目标:康复治疗重点为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肿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染,防止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进行等长肌力及活动度训 练,以免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以静力被动训 练为主。
1、术后第1-2天 卧床:制动。
2、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 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
一)术前康复治疗:
1、增加患肢及其他肢体肌力的训练。 2、教患者学会深呼吸及咳嗽,预防卧床引起 肺部感染。 3、教患者术后应用的训练方法:床上体位转移 活动。 4、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手 杖,能够相对缩短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 5、心理疏导。
二)术后康复治疗:
(1)急性期(1-2周)
6、步态训练
适当减重情况下,辅助器具四点-三点-两 点步态训练过渡。
(3)恢复期(8-12周)
康复目标:康复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髋周肌肉力 量及关节稳定性,尽量恢复关节功能,日常生 活自理,逐步恢复运动。
1、部分负重行走训练(双腋拐→肘拐→ 手杖)具体训练强度视站立训练情况。
2、股四头肌、腘绳肌渐进性肌力训练
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 高患肢来改善。
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 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对 I2 并发 症 的发生 、 后 2周髋 关 节功 能评分 及平 均住 院 天 z组 E 术
数。
23 1并 发症 有 否 出现 假体 脱位 , 骨化 , 染 , 疮 , 肢深 .. 异位 感 压 下 静 脉栓 塞等并 发症 。 23 2关节 评分 按 照Har 评分 标准 由专 业人 员对患 者髋 关节 .. ri s 功 能进行评价统 计 , :0 0分 , 8  ̄8分 , 7 -7分 , : z 优 9 -10 良:0 9 中:0 9 差 7 ' f ̄
2 3 效 果评 定 .
T HA的 目的 是恢 复 患髋 功 能 , 高 生 活 质量 。 提 而THA 后 早期 术 康 复训 练是 保证 和巩 固手 术效 果 、 进患 者功 能 康复 的有 效方 法 。 促 我 院 20年 开始对 T 术后 患者 进行 早期 渐进式 康 复训练 , 05 HA 效果满 意 , 现报道如 下。 1 临床 资料 20年3 0 5 月至 2 0 年 1 0 9 月选 取 本 院 收 治的 THA患者 8 例 , 3 0 男 7 例 , 4 例 , 龄 4 ~8 岁 , 均 6 岁 。 中股 骨 颈 骨 折 4 例 , 女 3 年 5 8 平 5 其 7 股 骨 头 无菌 性 坏 死2 例 , 4 其他 髋 关 节病 9 ; 水 泥4 例 , 骨 水 泥 3 例 骨 2 非 8 例 ; 前髋 关 节功 能 Har 评分 1 ~4 分 , 均 3 .分 。 有 患者 均 术 ri s 5 2 平 35 所 为 首次 接 受THA, 严重 脑 血 管意 外 、 神 异 常等 病不 能 配 合训 炼 无 精 者 。 8 例 入选 者 随 机 分为 观 察 组和 对 照 组 各4 例 , 将 O O 其年 龄 、 别 、 性 病情、 术前 Ha r 评 分 无 统计 学 差异 ( ri s P>0 0 ) .5 。 2 方 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术后第一天:1.保持休息和伤口干燥。
避免扩大或张开伤口。
2.推荐做一些深蹲和脚踝活动以避免血液循环不畅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3.无需使用助行工具或拐杖。
有需要时,使用助行工具也需要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术后第二天至第五天:1.巩固康复冠军理念,积极参与康复锻炼。
2.进行下肢的活动锻炼,如腿伸直,屈腿和转腿。
3.开始进行短距离的步行练习,并逐步增加路程。
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使用拐杖来辅助行走。
4.床上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于床上,将手从床边向两侧张开,用力压床,保持腿部伸直,并尽量将腿抬高10-15厘米,在此姿势下保持10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术后第六天至十四天:1.继续进行活动锻炼,包括腿部伸直,屈腿和转腿等。
可将拐杖用作支撑,以增加稳定性。
2.增加步行的距离和时间。
逐步增加步行的强度和速度。
鼓励在平整的地面上行走,避免走在不平坦或滑溜的地面上。
3.进行全髋关节的伸展和运动练习,如抬腿、踝关节伸展。
4.可进行一些强化肌肉的练习,以增加腿部力量。
如坐位练习抬腿,坐起立练习等。
术后第十五天至一个月:1.继续进行之前的锻炼,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爬楼梯锻炼,但要注意安全。
2.尝试下蹲姿势,逐渐增加深度。
如需要,可使用椅子作为支撑。
3.增加每天的步行距离和时间。
可以外出进行户外散步,但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坐下。
4.增加肌肉强化练习,如借助传送带或杠铃进行腿部肌肉的锻炼。
术后一个月后:1.继续进行之前的锻炼,持续巩固恢复效果。
2.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如增加深蹲的深度,加大负荷等。
3.尝试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上下楼梯、下蹲等,但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关节。
4.定期检查手术区域,确保伤口康复良好。
髋关节手术后注意事项

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后康复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卧床4-6天,并且需要在新关节下置放锥形枕头以使新关节保持在正常位置。
另外,卧床期间需要在膀胱放置尿管引流尿液。
一般情况下,术后几天即需要在助走器,拐杖的帮助下开始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要持续数周到数月。
术后功能锻炼的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被动加主动、等长收缩等。
1、被动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2、主动功能锻炼:在被动活动的同时行主动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伸屈活动,两周后双下肢垂于床边做膝关节伸屈活动、下床围床活动行走,适应两天后离床行走。
下床活动的初期,每次扶双拐站立5~10分钟,行走数步,行走时需有人在旁扶持,并观察病人有无虚脱发生。
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从短时间(每天15~30分钟)到长时间,从短距离(每次1~3米)到长距离,以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
3个月后弃拐行走,6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
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避免哪些运动?术后6-12个月内,手术肢体任何形式的旋转动作是禁止的,你不能让你受伤的腿向内旋转超过身体的中线,不能使置换的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包括向前屈曲和向后屈曲。
康复科的理疗医生会告诉你运动的方法与技巧,并会向你推荐一些帮助你应付日常生活的辅助工具。
记住,如果不按照理疗师的医嘱去做,你极有可能使你的新关节脱臼而不得不再次手术!即使关节功能已经完全恢复,过重的运动和体力劳动也是需要避免的,置换的关节只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家庭护理有哪些?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让生活变得容易一些,这些方法包括:(1) 尽量少爬楼梯。
对每天的生活做好计划,这样每天只爬1-2次楼梯就能把该办的事情办好。
(2) 避免摔倒。
将房子铺上防滑地毯,不要乱扔东西以防絆倒。
(3) 使用能升降的马桶,这样能减少髋关节弯曲的程度。
(4) 在关节完全恢复之前不要养那些很好动的宠物患者关心的关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其他问题汇总一、股骨头坏死病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可怕吗?髋关节置换手术是将病变的髋臼关节软骨面去掉,安装一个金属、聚乙烯的臼杯;并把病变股骨头及股骨颈的一部分去掉,将一带柄的人工股骨头、颈插入股骨近端髓腔内,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然而,手术后康复过程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良好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恢复并提高手术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帮助大家顺利度过康复期。
术后早期(0-6周)1、术后第一周:1、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2、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腿部肌肉收缩练习。
3、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进行少量步行活动,避免过度活动。
2、术后第二周:1、逐渐增加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肉力量。
2、尝试进行坐姿到站立的转换,开始站立训练。
3、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逐渐增加行走距离。
3、术后第三周:1、继续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抬腿、侧抬腿等。
2、开始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注意安全。
3、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减少辅助器具的使用。
术后中期(7-12周)1、术后第四周:1、主动进行各方向的活动,如弯腰、旋转等,避免剧烈运动。
2、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洗澡、穿衣等。
2、术后第五周:1、增加肌肉力量训练,如抗阻训练。
2、根据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
术后晚期(13周以后)1、术后第六周:1、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3、继续保持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训练。
2、术后第七周:1、评估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2、在医生建议下,逐渐减少药物使用。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重。
康复建议:1、术后休息时间和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2、遵循合理的锻炼计划,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活动。
3、注意保持身体的水分和营养,合理饮食。
4、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避免焦虑和压力。
5、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总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骨科健康教育资料目录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二、骨质疏松须知三、截瘫患者须知晓四、正确的拐杖使用方法五、膝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六、上石膏患者自我照顾注意事项七、肩关节术后功能锻炼八、深静脉血栓知识九、什么是磁共振扫描检查十、骨科手术后注意事项十一、脊柱手术照护十二、颅骨牵引简介十三、浅谈泌尿道感染十四、压疮的预防制定日期2014-02-2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置换手术后绝对禁止动作1、手术后早期禁止“跷二郎腿”,更不要在跷二郎腿的同时施压。
2、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禁止蹲便3、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4、禁止做腿部剧烈运动5、禁止走不平的地面,避免摔倒6、禁止在卧位或者行走时向外旋转您的髋关节7、睡觉或侧卧位时,尽量不要采用患侧(手术侧)卧位手术后72小时内注意事项1、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72小时后拔除2、早期应尽量平卧,手术一侧腿向外打开30°,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3、双腿内置入三角枕4、避免向手术侧翻身,可以侧卧后,睡觉时最好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5、抬高手术一侧腿,主动屈曲伸踝关节6、72小时内疼痛将较剧烈,术后早期疼痛多应手术创伤所致,适当服用镇静止痛药或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泵,减少疼痛刺激,以保证病人较好地休息7、术后一般使用抗生素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8、全身静脉麻醉的病人术后常规化雾化吸入,鼓励排痰防止肺部感染9、多饮水,多吃粗粮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10、可以使用冷敷以缓解手术切口疼痛手术后第1-3天康复治疗开始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此期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
但暂不活动髋关节1、在手术切口周围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以缓解疼痛2、患者自主屈伸踝关节训练:手术后立即开始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
每隔5-10分钟就可以联系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3、患者自主转动踝关节训练: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4、建议在每次康复训练结束后使用冷敷。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论文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
方法对我院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各个时期实施系统化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练习、髋关节主动、被动练习、站立行走练习、髋关节活动度练习。
结果 46例患者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康复出院。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及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关节周围粘连,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
同时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1],使术后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和早期康复出院。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73-03老年人髋关节病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导致髋关节功能的丧失。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手术固然重要,但手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如果忽视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就会给病人生活带来不便,也会加速关节的老化、松动,影响手术效果。
我科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6例,进行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 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中,其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55-85岁,平均67.5岁。
外伤后股骨颈骨折23例,骨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
均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病史,其中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20例,全髋关节置换26例。
所有病例手术均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单侧关节置换。
2 手术方法人工髋关节假体由股骨柄、球、髋臼杯和配套的内衬3部分组成。
所有病例在髋关节的后外侧,作一长为8-10厘米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关节,使髋关节脱位。
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

5 2一
T ODAY NURS J n , 0 2 No 6 E, u e 2 1 , .
人工全髋置换术 患者 的功能锻炼指导
邱 菊
摘要 总结 了3例人 工全髋 置换 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 。 4 包括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 护士、 患者 、 家属 共同参与制订切 实可行 的康
23 _ 大 多 数 患者 3d 伤 口疼 痛缓 解 , 以鼓励 患者 早 期下 地 .83 . 后 可 站立 。 床方法 : 下 患肢 先 移 至 健 侧 床 边 , 侧 腿 先 离 床 脚 着 地 , 健 由 他 人 协 助 患侧 腿 离 床 , 地 , 凭 双 拐站 起 , 床 时 按 相 反顺 序 脚着 再 上 进 行 。 床 活 动 第 1 , 边 凭 双 拐 站立 5 1 i, 不 适 时健 侧 离 天 床 ~ 0 mn 无 和 拐杖 支撑 身体 重量 , 小 步 围 床 行走 ; 床 活 动 第 2 , 凭 双 迈 离 天 可 拐 在病 房 内行 走 ,逐 渐延 长 距 离 ,时间 逐渐 增 加 , 每 次不 超 3 但 O mn 上 、 午各 1 , 走 时患 肢始 终保 持 外 展3 。 右 , 不 负重 , i, 下 次 行 0左 并 护士 或 者 家属 在旁 边 守护 以防 意外 。 2 穴 位按 摩 . 4 足 三 里具 有 调 理脾 胃 、 中益气 、 补 通经 活 络 、 风 疏 化 湿 、 正祛 邪 之 功 能 , 扶 经常 按 摩 足三 里 , 使 胃肠 蠕动 有 力 而 规 可 律 , 能 提 高 多种 消 化 酶 的活 力 , 进 食 欲 , 助 消化 ; 并 增 帮 阴陵 泉 具
2 术前 指 导 21 心 理指 导 .
髋 (9 。 , < 0 )禁止 内收外旋 , 每次 1下 ,~ 次/。 0 34 d ⑥侧 卧位外展 , 翻身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及出院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及出院指导:(1)正确的翻身方法:床上练习:术后活动未固定关节,作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防止深静脉血栓,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作髋、膝关节屈伸练习,每日2~3次,每次15~20min,注意屈髋不能大于90°。
要正确搬运患者,保护患侧髋部,始终保持对患肢外展中立位,4周内禁止向患侧侧卧,4周后向患侧侧卧时,两腿之间应夹40cm厚的棉枕,避免髋关节内收。
在使用坐便器时应首先使床头抬高30°左右,使髋关节稍成屈膝位,下肢外展,内旋的基础上将坐便器送入,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
(2)立位行走练习:术后5~6周即可扶拐下地,但患肢不负重,7周后患肢部分负重,10-12周可弃拐独立行走,借助行器并需在旁给予协助下床活动,下床行走时保持两腿分开,双手提起助行器向前移动10cm左右再放下,依靠助行器支撑身体的重量。
患肢迈向前一小步。
继续向前移动助行器,健肢再向前走一步,与患侧平行或稍向前,再重复上述动作。
在转弯时应以健侧为支点,患侧向健侧转动,逐步移动患肢完成转弯动作,以避免患肢过度外旋。
弃拐后应避免患肢过度活动,避免摔伤。
(3)为防止人工髋关节的脱位,除严格控制患者的体位,患者及家属正确放置坐便器的方法,开始走路后的一段时间用小步走,以避免髋关节大幅度伸展。
从轮椅或坐便器起立时,要两脚叉开,张开双膝,挺胸,不至于上半身向前倒下,以上肢负担体重慢慢起身。
出院后:(1)进行功能锻炼且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活动过度引起肢体肿痛,注意患肢不做盘腿动作。
(2)术后3个月内不弯腰系鞋带,不做下蹲动作,不坐矮板凳。
穿袜子时要在伸髋屈膝后进行,保持患肢屈髋不大于90°,术后避免作过度屈髋动作。
(3)鼓励患者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充足的睡眠,如有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4) 外科随访1年,严格定期随诊,每2-3月随诊1次,并行X片复查,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应及时来院复诊。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功能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功能锻炼本文探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手术,旨在解除髋部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调节双下肢长度,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使90%-95%的病人疼痛表现完全减退或大部分减退,很多髋关节僵直的病人术后重获接近正常人的活动度,几乎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改善。
1.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1.1一般护理1.1.1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常规监测,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疼痛、肿胀、渗出等情况。
如果患者疼痛,应按医嘱给予镇痛剂。
1.1.2为了保持引流管通畅,切口需要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
同时需要勤于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
如果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毫升,可以拔出引流管,并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
需要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记录引流液量及切口出血情况。
如果短时间内引流量较多颜色鲜红并伴有血压下降,应立刻报告值班医生,尽快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
1.1.3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1.1.4需要每日消毒导尿管,预防尿道感染。
女性需要给与擦洗会阴每日2次。
需要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尿管通畅,并每日更换尿袋。
需要关闭尿管,定时开放,以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并嘱患者多喝水。
术后第二天可以拔出尿管。
1.1.5需要每隔2小时按摩腰骶部,背部及其他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同时需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无碎屑。
1.1.6需要鼓励患者将痰咳出,以预防坠积性肺炎。
需要嘱患者多饮水。
1.1.7需要预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并定时排便。
术前可以在床上进行排便锻炼。
1.1.8需要注意观察患肢趾端血液循环状况、皮肤温度、是否水肿、及神经末梢的感觉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弱。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囊 人髋置井理复 囝 工关换 及训 全节术护康练 都 术 平 后
( 洮南市医院 , 吉林 洮南 1 70 ) 3 1 0
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是将人 工关节取代 原有病变髋关 节
置人人体 的一种手 术 , 目的是解 除髋 部疼痛 , 持髋关节稳 其 保 定, 恢复关节功能 , 调整双下肢长 度 , 短卧床时 间 , 缩 促进早 日 工髋关节置换术 3 , 0例 通过术后 护理 和康 复训 练 , 均获得满意 疗效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 资料
51 第 一阶段 ( . 术后 1 ~ ) 目的是肌力训 练 , 3d d 主要是 肌 肉等 长收缩训练 , 同时进 行关节运 动训练 , 逐渐加 大关节活 动 范围。 手术 当天静脉 留置止痛泵持续止痛 , 以减少痛觉 , 留 保
康复 , 减少并发症 。我院于 2 0 0 9年 1 月一2 1 O 0年 1 月共行人 本体感觉和触觉 , 于早期进行锻炼 。将患肢行外展 1 ̄~ 0 2 利 5 2 ̄
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指导 ,或通过电话指导。
包括 : 在辅助器下练习下蹲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 助辅助设 备 借 完成 日 常的穿裤 、 穿鞋袜等运动 , 直至功能恢复正常。 最终依据 评价指标采用电话或来 医院复查方式进行追踪寻访。
6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 人工髋关节
指导患者术后
1 天做伸指 、 握拳 , 活动指关节 ; 2 第 天旋转腕关节 、 肘部 的屈 曲 乳腺癌是女性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我国 占全身各种 在 恶性肿瘤 的 7 1 %. %~ 0 近年来 我国乳腺 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 , 已 超过宫颈癌 , 成为女性 发病率最 高的恶性肿瘤【 l 】 。目前在 国内大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 胡强
今年5月份,歌手刘欢结束了在北 京的右腿“髋关节置换术”的康 复治疗,正式出院回到家中静养。
关于此次股骨头坏死手术及治疗情 况,刘欢介绍说:“我是2009年 年初在美国时自己发现并于六月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为右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创伤 是主要病因。最早是在准备2004 年北京个人演唱会前的体能训练 时因受伤首次发作。因为当时还 没有听说过这种病,再加上不到 半个月右腿就恢复了,所以完全 没有在意,直到这次在家进行负 重劳动时再次受伤。”病发后, 刘欢于今年四月中旬在北医三院 骨外科进行了右腿“髋关节置换 术”,手术非常成功。此后是一 个月的康复治疗。
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
大腿肌
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 内侧群: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
收肌、大收肌 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髋关节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股骨头和股骨颈的两种极端类型: Ⅰ型股骨头大于球形
的2/3,股骨颈与干的夹角(I=125O)和前倾角(D=25O)均 为最大值。股骨干纤细,骨盆较小而高悬。
人工关节正常使用超过十年以上者占95%,20年以上者占90%。因此,作为病员 首先应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可通过阅读科普资料,参加病友联谊会,了解 手术的过程和效果,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生理准备
1、注意休息,不要随便离院外出活动,避免交叉感染,以免延误手术期限。 2、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戒烟酒。吸烟的刺激会导致器官分泌 物的增加,痰液增多,使术中术后易出现痰液阻塞气管,而发生致命的危险— 窒息。 3、训练有效咳嗽:术后会因麻醉刺激等因素,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导致咳 嗽,而患者由于术后都有手术切口,剧烈的咳嗽会导致切口疼痛。您会出现有 痰而不敢咳的现象。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又会导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所 以您在手术前两天一定要训练有效咳嗽。 4、治好体内其他感染病灶:如鼻窦炎,牙龈炎,手癣和脚癣等。 5、停服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6、训练平躺在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情况;术前训练自行排尿:术前两天, 自行训练在床上自行解尿以适应特殊的体位需要,减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可能, 避免留置导尿管的痛苦。 7、学会使用助行器及拐杖。 8、进行屈髋,伸膝及外展等关节功能锻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临床效果分析

・
短 篇论 著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临床效果分析
刘 亦恒 张 寿 1 张海英 崔 可赜 , 3
视 。T HR后 治疗 不 是 单 纯 卧 床休 息 等 待 组 织 的 愈 合 , 是 要 而 在 术 后 早 期 实 施 康 复 治疗 , 帮 助 患 者 改 善 肌 力 、 力 及 功 以 耐 能 . 患 者尽 早 康 复 . 高 生 存 质 量 【4 使 提 1] - 。经 过 多 年 的 临 床 实
始 稳 定 性不 佳 , 术后 出现 关 节 感 染 、 体 松 动 等 并 发 症 , 体 假 假
翻修 术患 者 。
起 时 应 两腿 分 开 , 免 髋 内 收 , 避免 屈 髋 > 0。 同时 让患 者 避 并 9。 平 卧 床 上 , 髋 膝 关 节 伸 直 的 情况 下进 行 髋 关 节 的 内收 和 外 在
践 . 们 逐 渐设 定 了 针对 T 我 HR后 , 复 患者 髋 关 节功 能及 日 恢 常 生活 活 动 能 力 的 康 复治 疗 方 案 ,开 展 阶 段 性 康 复 t 练 , J l 并 【 取 得 了较 好 的临 床 治疗 效 果 。
l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资 料 .
人 工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 t i rpae e t H ) 目 ta hp elcm n.T R 是 ol
前 常见 骨 科 手术 之 一 。在 过 去 的 3 0年 中 T R 的应 用 逐渐 普 H 术 后 第 一 阶 段 f 后 l 内) 维 持关 节稳 定 性 , 术 周 : 防止 肌 肉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人饮食调护: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术后第1周术后当日即穿“丁字鞋”,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部按摩,可进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和抗阻活动。
术后3~5天行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且进行患侧髋、膝关节被动活动。
通过双肘支撑,在他人帮助下或双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环挺起上半身,臀部抬离床面,保持10~15s,重复5~10次。
术后第5天,在膝下垫枕使髋弯曲10°~20°,然后以膝部为支点做挺髋动作,即抬臀动作。
术后第2周鼓励患者在无痛范围下进行主动的患髋膝屈伸能力训练;屈髋度数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侧足跟置于空心圆垫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运动,在无痛范围内加强患侧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可逐渐抬高床头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侧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时间逐渐延长(30~60min)。
一天可重复进行多次,为坐站练习做好准备。
术后第3周做四点支撑半桥运动,即在双肘及双下肢屈曲位支撑下抬臀并在空中保持10s,重复进行10~20次,每个动作要求缓慢进行;加强步行训练,开始在平行杠内进行,将步行周期中的摆动期和支撑期分解进行,分别进行前后交替迈步训练,并逐渐过渡到步行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平稳顺利,则应过渡到拐杖步行,有条件进行减重步行;继续加强患侧股四头肌渐进行抗阻训练,不断提高患侧下肢的肌力;加高床、椅、座厕的高度,坐椅两边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让患者尽量睡硬板床,穿松紧鞋和宽松裤,以方便患者完成动作。
术后4周~3个月逐渐改善患髋的活动范围,增加患髋的负重能力,使人工置换的髋关节功能逐渐接近正常水平,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点人体全髋关节主要由人工股骨头与人工髋臼构成。
在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金属材料对患者髋关节进行置换,根据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并发症较多,现代医学中已经将此类材料摒弃。
有关人体全髋关节的设计、类型较多,在现代医学中均采用高强度模量金属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
功能锻炼作为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期间的功能锻炼要点(一)术后当天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回到病房,清醒便可开展有关踝关节、膝关节的活动训练,引导患者双侧踝关节、趾关节伸屈,每日开展2~3次,每次5min。
而后逐渐开展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在此过程中患者膝关节部位要尽量伸直。
(二)术后第1~2天患者采取平卧位,家属将床头逐渐摇起,不超过30°,要指导患者有规律的、主动的开展跖屈活动以及背伸活动。
在此过程中,引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环转运动,每组逆时针、顺时针各开展35~50次,早中晚各练习3组。
同时,患者还要开展有关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引导患者经膝关节、髋关节部位抬高,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活动时,在此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髋关节稳定,或者直接将硬枕直接放在膝关节下方,引导患者在床上,旋转中立位的位置下进行膝关节伸直训练,将小腿尽可能的抬起。
在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运动内容进行深呼吸。
(三)术后第3~7天术后第3~7天的主要功能锻炼要点为增加患者关节活动范围。
此时患者的股四头肌如果锻炼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引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活动,为早日下床进行负重锻炼打下基础。
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缓慢的从床上起身,在床边站立,然后拄着拐杖开展肌力训练。
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家属还是陪护人员,都要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
患者在下床时需要借助健肢力量,患肢尽量不要触碰地面,保持伸直位便可。
先移动到健肢一侧的床边,依靠双手的支撑,使得健肢能够顺利着地,患肢不能用力。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R)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关节炎、骨折等。
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一、术后早期康复1、术后第一天:进行轻微的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术后第二天至第三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第四天至第五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包括髋关节屈曲、伸展、内外旋转等。
二、术后中期康复1、术后第六天至第七天: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如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屈曲练习。
2、术后第八天至第九天:进行站立练习,逐渐增加负重,以适应日常生活活动。
3、术后第十天至第十三天:进行步态练习,包括平衡练习、步行练习等。
三、术后后期康复1、术后第十四天至一个月: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器械训练等。
2、术后第二个月至三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
3、术后三个月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四、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不要擅自更改或延误康复进程。
2、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过度屈曲、伸展和旋转髋关节。
3、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以免导致关节脱位或骨折。
4、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及后续治疗建议。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耐心。
通过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概述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的背景、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然后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意义、标准、形成过程等。
接着,对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二者的应用实践。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点及康复功能锻炼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点及康复功能锻炼方法股骨头置换或全髋节置换术的目的是清除病人髋部难过、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康复功能锻炼,提前恢复患腿的行走、负重功能。
在病人开始康复功能锻炼从前,应让患者认识并掌握全髋置换术后的注意点:(1) 不要交织双腿 ( 老例术后病人双腿间置一三角状枕头,以防病人双腿交织)( 见图 1) ; (2) 站立或坐时身体向前倾斜幅度不能够高出90° ( 见图2、3) ;(3) 手术后的髋关节防范内旋及过格外旋。
当站、坐或躺时,膝盖和脚尖不能够转向内侧,应保持脚尖和膝盖直对天花板或朝向外侧。
( 见图 4、5、图 6) 。
图 1图2图 3图 4 图 5 图 6 在病人已掌握术后注意点的基础上,开始髋关节练习。
1 卧床练习踝关节跖屈和背屈双脚上下运动;保持膝盖挺直;膝盖伸展练习仰卧,绷紧大腿前的肌肉,向下压患侧膝部;保持 5s ,尔后放松;膝盖屈曲练习仰卧,略微波折患侧膝部;脚后跟用力往下按,收紧膝盖后大腿肌;保持5s 尔后放松; ( 见图 7) 。
图 7膝部和髋部屈曲练习仰卧,慢慢波折患侧膝部,使脚跟滑向臀部;向来保持脚平贴床面;再慢慢恢复原位;当脚跟上下滑动过程中,向来保持膝部垂直于床面,不要左右摇晃; ( 见图 8) 。
图8臀部外展练习保持患腿向外滑向床沿,尔后慢慢恢复原位;保持膝部挺直,脚趾和膝盖朝向天花板;在来回滑动过程中,不能够让腿部随意向内或向外转动;不要试着从床上抬起脚;在床面和腿之间可以放一层塑料纸,以减少磨擦; ( 见图9) 。
图 9臀部和膝部屈曲练习仰卧,提起患腿,在髋部和膝盖处波折,并且脚部抬离床面;臀部屈曲不能超过90 °; ( 见图10) 。
图 10髋部伸展练习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s, 尔后放松:臀部屈曲,膝部伸展练习仰卧,波折健侧腿,脚放平( 这对于有过背部难过史的病人特别重要) ;抬起患腿,但不能够高于第一条腿的膝盖地址,慢慢使腿部降回到床面,防范突然落下;( 见图 1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训练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在我国逐渐普及,术后康复训练也引起足够重视,其方法也日渐完善。
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防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减少住院间。
一般将康复训练计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肌力训练,主要是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护士帮助患者实施规定的锻炼项目,包括: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②踝关节主动背屈背伸运动。
③主动臀收缩运动。
④被动髌骨推移运动。
此阶段训练持续3~5天。
第2阶段(关节活动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训练,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运动时由被动向主动过渡,包括: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抬高在3O度以内。
②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由护士帮助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小于9O度。
③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
④卧位到半卧位运动.摇高床头小于9O度。
此阶段持续4~5天。
第3阶段负重行走训练).实施康复训练7~1O天后即开始,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包括:①侧卧位外展运动,运动时双腿间夹1个枕头,禁止内收,内旋。
②卧位到坐位运动,利用健腿和双手的力量将患腿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
③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拄拐站立,患肢不负重。
④站位到行走训练,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时即可负重或部分负重练习,非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应许少量负重,从脚尖点地一部分负重一完全负重。
此阶段持续2周。
第4阶段(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阶段),为开始锻炼4周后,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包括:①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②借助辅助设备完成日常的穿裤,穿鞋等动作,直至功能康复。
为提高手术疗效,国外发达国家在术后对THA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得手术的最终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了更高水平。
总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4个方面,其中肌力训练是该手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但每个环节开始训练时间各不相同。
有学者认为:过早活动与负重可导致假体松动,移植骨移位等,但术后早期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周围组织粘连,增加周围肌肉群的力量,增加关节稳定性与骨的负重能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减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称为早期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是指术后1~3天,术后1~3天无须硬性规定康复训练从哪一天开始,可根据对患者的评估结果和个体差异。
指导患者在术后3天内开始进行训练,这样既体现人文关怀,又可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康复训练.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康复训练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为最佳。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 此阶段目的是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手术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和程序,以便得到患者的配合,此期康复训练是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进行有氧训练,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体力,但训练中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以免影响术后康复治疗信心。
因此,此期康复训练的要求不必过高。
方法:①加强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每次静力收缩10s,休息10s,每1O次为1组,每天完成5—1O组;同时进行踝关节屈伸肌的主动收缩练习,方法同股四头肌. 。
②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皮牵引、骨牵引等治疗,减轻挛缩的程度。
③人院时要教会患者用“秋千”拉手抬臂每日50次,每次数分钟。
方法:双手拉住固定的环形拉手,健肢蹬床,用力把臀部抬起,对于那些无力抬起的患者,护士用双手托住其臀部协助活动。
第二阶段(术后0~14d,住院期间)(1)术后0~7d:目的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I:3愈合,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股四头肌和臀肌肌力。
方法:①手术当天患肢抬高2O度,两腿间夹枕以维持患肢外展,约15度,每2h以健肢抬高臀部,注意手术髋关节屈曲不可大于45度;指导患者进行踝关的踱屈背屈运动,每次3~5min,Tid。
为减轻疼痛,消除患者对功能锻练的恐惧感,术后48h的镇痛非常重要,可在患处冰敷20min,休息5min,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也可采用术后镇痛泵镇痛。
②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收缩10s,放松30s,10min,"lid。
踝关节的跽屈背屈运动,3—5rain,Tid。
③术后第二天,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增加臀肌等长收缩,收缩10s,放松30s,10次,Tid。
④术后第三天,监督患者踝关节的跪屈背屈运动,至少5O次,Tid。
协助患者做臀肌等长收缩,至少2O次,lid。
也可用带托架行持续关节被动活动(CPM机),但屈髋(3O一4O度)每次3O一60min,不宜大于45度;指导病患直腿抬高45度运动,维持10s,5次,Tid,协助病患坐起(至健侧边)床缘,并注意病患是否有不适及头晕的情况,同时可做膝关节主动助动运动,Tid。
⑤术后第四天,在完成前日的运动量外,指导病人健侧腿举沙袋,直腿抬高5下/次,Tid,并且示范正确助行器。
⑥术后第五天,在完成前日运动量的前提下,协助患者坐床缘10min,两腿问仍夹枕。
并协助下床使用便盆椅,便盆椅的高度以髋关节屈曲不可大于45度为宜。
坐椅时两腿不可交叉。
⑦术后第六天,让患者练习自行翻身,正确的翻身姿势: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旋转中立位,伸直同侧上肢,手掌垫在大粗隆后面,向术侧翻身,防止患肢外旋,两腿间夹枕。
⑧术后第七天,指导患者自行床上翻身下床站在床缘之姿势,并评价是否正确。
注意手术髋关节屈曲不可大于45度。
(2)术后第8—14天:重点是加强患肢在不负重状态下进行主动运动,开始拄拐行走和步态训练,并加强患者平衡能力的训练。
方法:①让患者在床尾或平行杠前站立,护师在其身后左右摇晃,以了解患者的平衡能力,然后让患者在平行杠内练习行走。
当其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能适应时,脱离平行杠,利用拐杖进行行走训练,但患侧下肢负重时仍要小心,不应超过体重的10% J。
②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早期主要依靠拐杖和健侧下肢支撑上下楼梯。
训练时健侧先上,患侧先下。
第三阶段(术后第15天至3个月,即出院后) 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前2周康复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肢的活动及负重能力,进一步加强下肢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肌力的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继续依靠拐杖行走,患肢逐渐从不负重过渡到部分负重。
待患者适宜后逐渐减少拐杖的依赖,最终能脱离拐杖,独立行走。
为防止假体脱出,术后6周内髋关节屈曲<90度,忌内收及内旋,可在两下肢中问放一软枕,6周内不要交叉双腿,不坐沙发,坐位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东西。
卧床时仍平卧或半卧位,2月内不坐小矮凳,不踮脚拿高处物品,3个月内避免侧卧。
3周内屈髋<45度,以后逐渐增加屈髋度,但避免>90度,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J。
1.3 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髋关节百分评分系统。
临床疗效评定:优≥85分;良7O一84分;中6o~69分:差≤59分。
2结果本组均获随访6—12个月。
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49例,良19例,优良率100%。
患者能够脱离拐杖行走及上下楼梯,生活完全自理。
3 讨论由于髋关节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其在负荷运动及稳定等生物力学特性上的复杂性。
术后的康复训练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避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及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THA术后康复训练规程的优点:①强调早期进行主动的康复训练方法,纠正了早期因恐惧疼痛不敢进行训练,易忽略早期的肌肉主动性收缩训练,易致患者下肢肌力下降的缺陷。
②本规程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具体操作,何时进行何种训练,如何掌握运动量更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等问题,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THA术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①THA手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康复训练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者明显疼痛为宜。
②注意患肢末梢血运及肿胀情况。
③训练过程中做到“三防”。
一防:防过度屈曲和伸直;二防:防内旋;三防:防内收。
④每日训练前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有无不适反应,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
⑤患者出院后,仍应坚持训练,与医生保持联系,定期检查关节及下肢的功能,制定适宜的训练方案,并督促其按计划完成。
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健康教育1 术毕回到病房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即患肢的外展中立位.梯形枕置于两腿之间。
并适当固定。
避免患髋进行屈曲内收和内旋复合动作。
防止术后关节脱位。
并交代家属不能随便翻动患者,翻身时护士一定要在旁协助或指导。
2 术后第一天,开始指导患者开始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股四头肌及臀肌的收缩舒张,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加强下肢肌肉力量训练。
3 术后第一天,可使用CPM(下肢关节活动器),在使用前向患者说明使用的目的。
一般将CPM开始的最大活动角度定为4O度,此时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 45度。
以后每日增加5 10度,每日可训练3~4小时P-1。
4 术后便器的使用:患者术后大便放置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
女性患者小便时尽量使用女式尿壶以避免过多使用便盆增加髋部运动。
5 上下床训练:术后1—2周后患者可以下床活动,即可开始进行上下床训练,在此之前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为离床做准备,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示范使患者能较好的掌握上下床的方法。
下床方法:先将床头摇起,患者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拄双拐或助步器站起。
上床时,则相反。
即患先上床。
首次离床时护士在旁指导扶持.同时观察有无虚脱等情况发生,本组曾有l例发生虚脱,经立即上床休息后缓解。
6 自理能力训练:由于本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因此术后要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如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
离床活动后可训练站立状态下的活动,以增进食欲,改善自理质量。
促进身体机能康复。
7 助步器及拐杖使用训练:准备合适的双拐.使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与患者的身高臂长相适宜,拐杖底端配橡胶装置 (防滑),拐杖的项端用软垫包裹(减少对腋窝的直接压力),对术前能行走的患者训练其掌握使用方法,练习利用双拐(助步器)和健腿的支撑站立。
以及在患肢不负重的状态下行走。
出院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均于术后15~25天出院。
因术后恢复期长,所以出院后家庭的自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我们在患者出院时均给予了详细的健康指导。
1 自行上、下床指导:出院前l天或当天指导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离床活动.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