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

合集下载

软膏剂 制备方法

软膏剂 制备方法

软膏剂制备方法
软膏剂是一种半固体制剂,常用于外用,具有较好的稠度和附着性,可以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基质:常用的基质有软膏基、水合软膏基和水合液体软膏基等。

根据药物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基质。

2. 加热基质:将基质加热至熔化状态,通常温度在70-80之间。

3. 溶解药物:将需要使用的活性成分(药物)加入到熔化的基质中,搅拌均匀溶解,通常温度控制在溶解点以下。

4. 加入辅助剂: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辅助剂,如稳定剂、凝胶剂、增稠剂、润湿剂等,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5. 混合均匀:将药物和辅助剂混合均匀搅拌,保持温度不低于基质的凝固温度,防止分层或凝聚。

6. 冷却凝固:将混合好的软膏剂放置在室温下冷却凝固,形成软膏。

7. 检查质量:对制备好的软膏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颜色、干燥时间、粘度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可能会有所变化,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调整。

因此,以上步骤仅供参考。

在实际制备软膏剂时,应根据具体需求和药物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

软膏剂的制备

软膏剂的制备

• 【质量检查】 • (1)取已制备的5种双氯酚酸钾软膏剂, 分别填于内径约为2cm的软膏释放管内 (管高约为2cm),装填量为1.5cm高, 管口用玻璃纸包扎,使管口的玻璃纸无 褶皱且与软膏剂贴无气泡。
• (2)将上述软膏释放管按封贴玻璃纸 面向下置于装有100ml37℃蒸馏水的大 试管中(大试管37℃的恒温水浴中), 软膏的下面浸于水面下约1mm(定面积 释放)。分别于第15,30,45,60, 90,120,150min取样,每次取出5ml (每次取前应搅拌均匀),并同时补加 5ml蒸馏水,按方法测定含量。
• 四、 实验内容 • (一)单软膏的制备 • 【处方】 • 蜂蜡 6.6g • 植物油 6.7g • 【制备】 • 取处方量蜂蜡于蒸发皿中,置水浴上加 热熔化后,缓缓加入植物油,搅拌均匀,自 水浴上取下,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
• 【注意操作】
• 加入植物油后应不断搅拌混匀,再从水 浴取下搅拌至冷凝,否则容易分层。
• 【操作注意】 • (1)双氯酚酸钾需先粉碎成100目细粉。 • (2)在测定释放样品时,如果吸收度 超过0.8,则用水适当稀释后再测定, 测定后要将稀释得倍数代入结果中。
• 五、实验结果 • 1. 记录不同时间药物的释放量 • 2. 以Y2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作图,求出K 值(斜率),并比较不同的K值,讨论扩散 速度的快慢。 • 3. 制得的水杨酸软膏涂布在自己的皮肤上, 评价是否细腻,比较四种软膏的黏稠性与 涂布性,讨论四种软膏中各组分的作用。
• • • • •
六、结论与讨论 七、思考题 1. 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加入方法有几种? 2. 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3. 影响药物从软膏基质中释放的因素有哪 些? • 4. 软膏中药物释放试验中,半透膜选择有 何要求?

软膏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软膏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软膏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软膏剂的制备唐明星蔡姣(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北碚 400716)【摘要】实验目的: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根据药物和基质的性质,了解药物的加入方法。

方法:采用研和法和熔和法制备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以及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两种类型的乳膏基质。

结果:制备出四种基质的水杨酸软膏。

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为略带粉红色透明膏状物质,涂于皮肤上光滑无油腻感;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为淡黄色膏状物质,涂于皮肤上光滑但油腻感很强;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为白色膏状半固体物质,涂于皮肤上光滑油腻感小,易涂布均匀;W/O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为白色均匀细腻的膏状物质,涂于皮肤上光滑,油腻性较小,但比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油腻性大。

【关键词】基质制备水杨酸软膏软膏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在软膏剂中,基质占软膏的绝大部分。

基质不仅是软膏的赋形剂,同时也是药物载体,对软膏剂的质量、药物的释放以及药物的吸收都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又成为乳膏剂,按基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包油型乳膏剂与油包水型乳膏剂。

水溶性基质: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水中而制成的半固体软膏基质。

易溶于水,无油腻性,能与水性物质或渗出液混合,易洗除,药物释放较快。

可用于湿润的或糜烂的创面,也可用于腔道黏膜或防油保护性软膏。

油脂性基质:包括动植物油脂、烃类、类脂及硅酮类等疏水物质。

润滑,无刺激性;涂于皮肤上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作用;能与较多药物配伍,不易长菌。

缺点是油腻性大,不易洗除;吸收性差,与分泌物不易混合,不适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皮损;药物释放性能差;往往影响皮肤的正常生理。

主要用于对水不稳定药物的基质,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增加吸水性,常用作乳膏基质中的油相。

软膏制备实验总结

软膏制备实验总结

软膏制备实验总结引言软膏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剂形式,具有渗透性好、易于涂抹和保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治疗和保养。

本文旨在总结软膏制备实验的步骤和关键要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步骤以下是软膏制备实验的基本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选购所需药物原料,比如基础软膏、活性成分、辅料等。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其他实验器材和试剂。

步骤二:称量和混合根据配方中每种药物原料的比例,仔细称量所需的每一种原料。

步骤三:加热融化将基础软膏加入制备容器中,加热至软膏开始融化。

步骤四:加入药物原料在软膏融化的过程中,将按照比例称量好的其他药物原料逐一加入容器中,并搅拌均匀。

步骤五:冷却固化将混合好的软膏溶液静置,待其冷却固化后,即可得到软膏制剂。

关键要点在软膏制备实验中,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清洁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实验员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避免外界污染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正确配比药物原料的比例是保证软膏质量稳定的关键。

在配比阶段,务必要准确称量和按照配方比例加入。

搅拌均匀在加入药物原料后,务必搅拌均匀,以确保软膏中每一部分都含有足够的药物。

防止渗漏在软膏制备容器的选择上,要注意防止软膏溢出或渗漏,以免造成药物浪费和实验区域的污染。

测试质量制备好的软膏样品可以通过一系列测试,如外观、触感、溶解度等,来评估其质量和符合性。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在软膏制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问题一:软膏溶解不彻底解决方法:加长加热时间,增加溶解度。

问题二:软膏凝固速度过快解决方法:降低冷却速度,可以在冷却过程中搅拌软膏溶液。

问题三:软膏质地不均匀解决方法:加长搅拌时间或增加搅拌强度,确保溶液充分混合。

问题四:软膏外观不理想解决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原料比例、加热温度等方法来改善软膏的外观。

结论软膏制备实验是一项重要的药物制剂实验,通过合理选材、准确配比和精细操作,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软膏制剂。

《药剂学》软膏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软膏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软膏剂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研和法、熔和法和乳化法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并能根据基质类型及处方组成合理地选择制备方法。

2.掌握药物加入基质的方法。

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4.了解糊剂的制备原理和方法5.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不同类型软膏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概念软膏剂是指原料药、药材、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剂型。

配制环境要求:无菌软膏剂的配制、灌装(或灌封)需在C级环境下进行软膏基质基质为软膏剂的赋型剂,可使软膏具有一定的特性且影响软膏剂的质量及药物疗效的发挥,基质本身还具有保护和润滑皮肤的作用。

软膏剂的基质有以下三类:油脂性基质、乳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可根据主要的性质及临床治疗要求选用适宜的基质制成软膏剂。

软膏类型: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制备方法: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

质量标准(1)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无粗糙感。

(2)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于皮肤或黏膜,涂布后能软化而不熔化。

(3)性质稳定,无酸败、异嗅、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

(4)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它不良反应。

(5)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6)必要时可向软膏剂中加入乳化剂、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和透皮吸收促进剂等附加剂。

(7)所用包装材料,特别是直接与软膏接触的内包装材料不应与药物或基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8)除另有规定外,软膏剂应置避光容器中密闭保存。

糊剂(Pastes)概念糊剂系指用适宜基质与大量粉状药物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其含粉量通常为25%~50%,多为具有吸湿、收敛性亲水性药物,如淀粉、氧化锌、碳酸钙、白陶土、碳酸镁等。

糊剂类型(1)油脂性糊剂用油脂性基质和多量粉末药物制成。

(2)水溶性凝胶糊剂以蒸馏水加甘油,淀粉或水溶性高分子物质为基质,所含固体粉末长较油脂性糊剂为少。

质量要求全质均匀、细腻,有较高的硬度、较低的油腻性和较强的吸收水分能力,适用于分泌液较多的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干燥、收敛和保护作用。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软膏剂主要是液体软膏类、膏剂类和复合型软膏类。

下面就详细介绍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一、液体软膏类1、配方:根据不同的配方,需加入所需的药物、抗菌剂和稀释剂。

2、调制:将药剂加入string介质中,搅拌均匀,调节到满足要求的浓度;然后置于50℃-60℃温热水浴中,用移液泵将药液抽取出来。

3、收缩:将收到的药液放入流变仪中进行收缩实验,即不等时液体变稠试验,夹具温度在20-28℃,搅拌速应在250秒-1至400秒-1之间;4、处理:在罐中按照规定的温度--80℃--搅拌进行处理,处理时间8-12小时,完成调制的反应;5、装瓶:制好的软膏用清水冲洗后装瓶,鉴于膏剂应用范围广,最好用金属瓶和透明的塑料瓶来装;二、膏剂类1、配方:根据不同的配方,准备并调配药材、抗菌剂等,满足药物的要求。

2、分散:将药材和抗菌剂分散在原料中,这需要用乙醇对药材进行研磨,直到达到有效的粉碎度要求,经过萃取、抽滤,获得药物浆体;3、预沉淀:将药物浆体置入石英槽中外加热,控制25℃-65℃,持续加热,直至药剂被分解;4、贴片:待贴片剂凝结完全后,用糊板将其贴在烘箱罩上,烘箱内温度设定在50℃-60℃;5、箱包及包装:已烘熟后的膏剂再用纸张包装,再用纸盒或塑料盒包装,成完整的装备。

三、复合型软膏类1、配方:根据不同的配方,准备药物、抗菌剂及固体浆料等,按照规定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使比重稳定,控制其流变行为;2、调温:将搅拌好的配方加入罐中,放入温控箱,温控箱温度在50℃-60℃,配方可以被熔化,提高均匀性;3、滴加:将高熔温的配方加入管中,用移液针管搅拌均匀,保证比重的恒定;4、冷却:将搅拌好的配方加入模具、模型内,再将其放入恒温冷却水池中,冷却到40℃左右;5、裁切:待冷却完毕后,用切边机将模型内膏剂裁切成若干块,并将裁切好的膏剂根据规格进行分装,即可完成复合型软膏剂制备。

《软膏剂的制备》课件

《软膏剂的制备》课件

硬块
软膏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硬结现 象。解决方案:控制贮存温度和 湿度,避免与空气接触,选择合 适的包装材料。
04
软膏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软膏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软膏剂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软膏剂的研发不 断取得突破,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 在软膏剂制备中的应用,提高了软膏剂 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面临的挑战
虽然新型软膏剂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如何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此外,新型软膏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行业政策与法规
行业政策
政府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新 型软膏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提出了 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鼓励创新和研发新型软膏剂。
《软膏剂的制备》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软膏剂概述 • 软膏剂的制备工艺 • 软膏剂的质量控制 • 软膏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软膏剂制备实例分析
01
软膏剂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软膏剂是一种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 成的外用药剂,可直接应用于皮肤表 面。
特点
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也 可透过皮肤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
法规要求
为了确保新型软膏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 家对新型软膏剂的注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 制定了严格的法规要求。企业需要遵守相关 法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05
软膏剂制备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品牌乳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结词:工艺流程优化 总结词:质量控制 总结词:产品性能评价
详细描述:该实例主要研究了某品牌乳膏的制备工艺, 通过实验对比,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提高了乳膏的 质量和稳定性。

t曲线计算k值。 讨论四种软膏基质中药物释放速度

t曲线计算k值。 讨论四种软膏基质中药物释放速度

实验九 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不同类型基质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软膏剂中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3. 了解应用插度计测定软膏稠度的方法。

二、实验指导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它可在应用局部发挥疗效或起保护和滑润皮肤的作用,药物也可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基质为软膏剂的赋形剂,它使软膏剂具有一定的剂型特性且影响软膏剂的质量及药物疗效的发挥,基质本身又有保护与润滑皮肤的作用。

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三类:油脂性、乳剂型和水溶性基质。

用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剂亦称乳膏剂,o/w型又称霜剂。

软膏剂可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用研合法、熔和法和乳化法制备。

固体药物可用基质中的适当组分溶解,或先粉碎成细粉(按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凡例标准)与少量基质或液体组分研成糊状,再与其它基质研匀。

所制得的软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于皮肤或粘膜上且无刺激性。

软膏剂在存放过程中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它可通过测定软膏中药物穿过无屏障性能的半透膜到达接受介质的速度来评定。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一般遵循Higuch公式,即药物的累积释放量M与时间t的平方根成正比,即M=kt1/2 (1)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基质组成会影响k值大小。

软膏剂的稠度影响使用时的涂展性及药物扩散到皮肤的速度,它主要受流变性的影响。

常用插度计测定,即在一定温度下金属锥体自由落下插入试品的深度来衡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水杨酸,液体石蜡,凡士林,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石蜡,白凡士林,司盘40,乳化剂op, CMC-Na, 苯甲酸钠研钵,天平,电磁搅拌器,烧杯,温度计,节点温度计等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1.处方水杨酸 lg液状石蜡 适量凡士林 加至 20g2.操作取水杨酸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液状石蜡研成糊状,分次加入凡士林混合研匀即得。

软膏的研制实验报告

软膏的研制实验报告

软膏的研制实验报告引言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剂形式,由于其方便使用和渗透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中。

本实验旨在研制一种具有良好药物渗透性和稳定性的软膏,并验证其在体外的药物释放性能。

材料与方法1. 材料:- 载体油相:白凡士林- 水相:甘油、聚山梨酯20- 药物:抗菌药物(以灰霉素为代表)2. 方法:- 准备药物负载软膏:将适量的白凡士林和聚山梨酯20按一定比例(如3:1)加热混合,制备油相基质。

将甘油和药物溶解在水中,制备水相溶液。

将油相基质以小滴加入水相溶液中,同时边搅拌边加热至软膏完全均匀。

- 药物释放性能测试:在离心管中取一定量的药物负载软膏,放入透析膜袋中,并将透析膜袋封口。

将透析膜袋浸入含有模拟皮肤温度和体液条件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保持一定时间。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透析膜袋中的药物负载软膏样品,测定释放的药物量。

结果与讨论1. 软膏制备: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凡士林和聚山梨酯20的混合比例对软膏的稳定性和渗透性有一定影响。

当白凡士林和聚山梨酯20的比例为3:1时,软膏的质地较为均匀,易于应用在皮肤表面,且在体温下不易变色。

2. 药物释放性能:通过药物释放性能测试,我们发现药物负载软膏样品在模拟皮肤温度和体液条件下释放药物的速率较为稳定。

初期释放速率较快,后期逐渐趋于平稳。

这是由于软膏中的药物通过透析膜袋逐渐被扩散出来。

结论本实验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良好药物渗透性和稳定性的软膏,并验证了其在体外的药物释放性能。

研制的软膏可应用于外用药物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张颖, 李明, 陶元红. 软膏剂及其临床应用[J]. 医药导报, 1999, 12(9):16-18.致谢感谢实验中指导老师和实验室同学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感谢提供药物和材料的厂家。

药剂学实验:软膏剂的制备(含现象结论及讨论)

药剂学实验:软膏剂的制备(含现象结论及讨论)

软膏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含现象结论及讨论)实验日期:202X年X月X日 T:24℃ RH:40%一、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类型基质软膏的制备方法。

2.掌握软膏剂质量评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研和法、融合法、乳化法。

根据药物和基质性质、制备的量及设备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研和法:固体药物→研细→加部分基质→研磨至糊状→递加其余基质研磨→成品融和法:基质→水浴加热熔化→加入其他基质→搅拌至基质全熔→搅拌下加入药物→搅拌冷却至膏状乳化法:油溶性组分→搅拌下加热至约80℃;水溶性组分→搅拌下加热至与油相相同温度;将水、油溶性组分加到一块搅拌冷凝至稠膏状→成品三、仪器与材料仪器:水浴锅,研钵,软膏板,软膏刀,显微镜等。

材料:水杨酸,凡士林,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三乙醇胺,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钠,纯化水。

四、实验内容1.油脂性基质软膏的制备:处方:水杨酸 1.0 g 主药液体石蜡适量(约4 g)油脂性基质凡士林加至200g 油脂性基质制法:取水杨酸置于研钵中,加少量液状石蜡研磨成糊状,分次加入白凡士林,研磨均匀,加入剩余的液体石蜡调节稠度,即得。

2.O/W型乳剂基质软膏的制备处方:水杨酸 2.0 g 主药硬脂酸 4.8 g 与三乙醇胺形成有机胺皂作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 1.4 g 辅助乳化剂白凡士林0.4 g 油脂性基质羊毛脂 2.0 g 油脂性基质液体石蜡 2.4 g 油脂性基质三乙醇胺0.16 g 与硬脂酸形成有机胺皂作乳化剂纯化水加至40.0 g 水性基质制法:取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羊毛脂和液体石蜡于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0℃搅拌熔化。

取三乙醇胺和计算量纯化水于另一烧杯、水浴加热至80℃,搅拌均匀。

同温下,将水相与油相混合,水浴上不断搅拌,后取出于室温搅拌。

在有水杨酸的研钵中加入O/W型乳剂基质,即得。

3.水溶性基质软膏的制备处方:水杨酸 1.0 g 主药羧甲基纤维素钠 1.2 g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甘油 2.0 g 油脂性基质苯甲酸钠0.1 g 防腐剂纯化水16.8 ml 水性基质制法: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研钵中,加入甘油后研磨均匀,然后边研磨边加入溶有甲酸钠的水溶液,待溶胀后研磨均匀,即得水溶性基质。

软膏剂制备的实验报告 -回复

软膏剂制备的实验报告 -回复

软膏剂制备的实验报告-回复
实验名称:软膏剂制备
引言:
软膏剂是一种局部外用制剂,具有黏度适中、易于使用、良好的外用性能以及较长的残留时间等特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掌握制备软膏剂的基本步骤和相关原理,并评估其质量。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软膏剂制备的基本步骤;
2. 理解软膏剂的制备原理;
3. 评估软膏剂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
软膏剂制备主要包括固体脂类和液体油类的混合、加热溶解、加入活性成分、调整黏度和添加辅助剂等基本步骤。

1. 固体脂类和液体油类的混合:软膏剂的基础是由脂类组成的基... ...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软膏剂制备的基本步骤,理解了软膏剂的制备原理,并评估了软膏剂的质量。

我们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外用性能的软膏剂,并完成了对其质量的评估。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该实验中只是简单介绍了软膏剂的制备过程和相关原理,还有许多细节和深层次的内容没有涉及,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软膏剂的特性和应用,开展更为复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估实验,以期更好地应用该制剂。

此外,软膏剂的制备是一项综合性实验,需要熟悉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实验操作,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软膏剂制备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对于掌握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能够对软膏剂的制备有个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研究中。

软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软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软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软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 准备原料:根据软膏剂的处方或配方,准备所需的原料,包括药物成分、基质、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等。

2. 混合和加热:将基质、增稠剂、乳化剂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混合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

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融化。

3. 加入药物成分:将预先称量好的药物成分逐步加入融化的混合物中,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药物均匀分散于混合物中。

4. 加入辅助剂:根据需要,可以加入防腐剂、润滑剂、香精等辅助剂,以增加软膏剂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5. 冷却和包装:将混合物倒入容器中,然后进行快速冷却,以促进软膏剂的凝固。

最后,将凝固的软膏剂进行包装,通常使用铝管、塑料瓶或玻璃容器。

6. 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软膏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pH值、药物含量等,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7. 灭菌处理:对软膏剂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8. 成品包装和储存:对经过灭菌处理的软膏剂进行包装,并进
行标签贴附和包装码放。

然后将成品储存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软膏剂制备工艺操作

软膏剂制备工艺操作

2021/5/27
15
四、软膏剂的制备
(一)基质的制备
1.研和法(用于油脂性基质):基质中各成分直
接研磨混合均匀。
◆适用:基质各成分均为半固体或液体。
2.熔和法(用于油脂性基质):将基质中各成分
加热熔融后混合均匀。
◆适用:基质中含固体成分。
◆注意:基质各成分按熔点从高到底的顺序逐渐加
入,最后加液体成分。
软膏剂
教学目标
• 1.掌握常用的基质类辅料及其作用 • 2.熟悉各类基质的性质与特点
2021/5/27
2
一、概述
1.概念 ◆软膏剂: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均匀
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乳膏剂: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型基质中形
成的均匀半固体制剂。
◆糊剂:大量(>25%)固体粉末均匀分散于适
宜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021/5/27
7
类脂类
①羊毛脂: 为淡黄色黏稠、微有特臭的膏状物,有良好
的吸水性,性质与皮脂接近,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但 无水羊毛脂过于黏稠,难于取用,常用含水羊毛脂(含水 30%),一般不单独使用,与凡士林合用可改善其吸水性 与药物渗透性。
• ②蜂蜡与鲸蜡:蜂蜡为黄色或白色块状物,鲸蜡为白
6
烃类
•①凡士林: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成。凡士
林性质稳定、无刺激性,能与多数药物配伍,特别适用于 抗生素等不稳定的药物。本品有适宜的黏稠性和涂布性, 可单独用作软膏基质,但其吸水性与释药性差。
②石蜡与液状石蜡:石蜡为固体,液体石蜡为液体,
两者均用于调节软膏基质的稠度,液状石蜡也可用于研磨 分散药物粉末,有利于药物与基质混匀。
◆ 脂溢性皮炎、痤疮不宜用油脂性基质 ◆ 多量渗出液皮肤病不宜用油脂性、 O/W型乳 剂基质 ◆皮肤炎症、真菌感染用穿透性强基质,如乳膏 基质。 ◆基质水合能力顺序

3.软膏剂的制备

3.软膏剂的制备

3.软膏剂的制备
软膏剂是一种局部用药剂型,其制备方法可分为两类:水相软膏剂和油相软膏剂。

以下为详细步骤:
1、研磨和筛选:将药品粉末研磨成较细的粉末,并筛选过筛网,以去除杂质。

2、制备水相基础:将一定量的稳定剂和增稠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并在一定温度下持续加热,最终得到一种稠度适中、稳定性好的乳液。

3、加入药品:将第一步中研磨好的药品粉末加入第二步制备好的水相基础中,搅拌均匀。

4、调整pH值:根据药品性质,将药物中的pH值调整至最适宜的范围。

5、封口和灭菌:将软膏倒入容器中,密封并进行高压加热灭菌。

2、加热溶解:将液态石蜡、液体石蜡或白凡士林加热至液体状态,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和增稠剂,搅拌均匀。

软膏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药品的质量控制、pH值的调整、灭菌条件的严格控制等。

同时,制备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软膏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软膏剂的制备

软膏剂的制备

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软膏中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二、实验时数(共5学时)时间安排:试验讲解及提问0.5学时实验准备及称量药品0.5学时制备四种软膏2学时绘制水杨酸标准曲线1学时对四种软膏释放速度进行测定1学时整理试验台三、实验指导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它可在局部发挥疗效或起保护和润滑皮肤的作用,药物也可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在软膏剂中,基质占软膏的绝大部分。

基质不仅是软膏的赋型剂,同时也是药物载体,对软膏剂的质量、药物的释放以及药物的吸收都有重要影响,常用的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三类:1.油脂性基质此类基质包括烃类、类脂及动植物油脂。

此类基质中除植物油和蜂蜡加热熔合制成的单软膏和凡士林可单独用作软膏基质外,其它油脂性成分如液体石蜡、羊毛脂等多用于调节软膏稠度,以得到适宜的软膏基质。

2.乳剂型基质由半固体或固体油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和乳化剂三种成分组成。

常用的乳化有肥皂类、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脂类、多元醇脂类如三乙醇胺皂、月桂醇硫酸钠、聚山梨酯-80等。

根据使用不同的乳化剂,可制得O/W型和W/O型软膏。

用乳剂型基质的制备的软膏剂也称乳膏剂。

3.水溶性基质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所组成。

常用的有甘油明胶,纤维素衍生物及聚乙二醇,聚丙烯酸等。

对于制备软膏剂用的固体药物,除在基质的某一组分中溶解或共熔者外,应预先用适量的方法制成细粉。

必要时软膏剂中可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保湿剂、防腐剂等。

软膏剂可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不同用研和法,熔和法和乳化法制备。

由半固体和液体成分组成的软膏基质常用研和法制备,即先取药物与部分基质或适宜液体研磨成细腻糊状,再递加其它基质研匀(取少许涂于手上无砂砾感)。

若软膏基质由熔点不同的成分组成,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时,采用熔和法制备,即基质中可溶性的药物可直接加到熔化的基质中,不溶性药物可粉筛入溶化或软化的基质中,搅匀至冷凝即得。

软膏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软膏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方法
(1)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处方:水杨酸
羟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羟苯乙酯
纯化水
制法: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研钵中,加入甘油研匀,然后边研边加入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待溶胀后研匀,即得水溶性基质。
取水杨酸置于软膏板上或研钵中,分次加入制得的水溶性基质研匀,制成10g。
(2)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处方: 水杨酸
水杨酸软膏为皮肤科用药,应用广泛,用于银屑病、皮肤浅部真菌病、脂溢性皮炎、痤疮、鸡眼、疣和胼胝等的治疗。浓度不同药理作用各异。1~3%浓度具有角质促成作用,可使皮肤角质层恢复正常,同时有止痒作用;5~10%具有角质溶解作用,通过溶解细胞间粘结物而减少角质层细胞间粘附,或通过降低角质层的pH值而提高水合作用和软化作用导致角质松解而脱屑。≤%水杨酸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及致病性酵母菌即有抑菌作用,水杨酸的抗真菌作用由抑制真菌生长及去除角质层两方面产生。此外,浓度≥ %还有光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大面积使用吸收后可出现水杨酸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神志模糊、呼吸急促、持续性耳鸣、剧烈或持续头痛。
333乳剂基质的类型决定于乳化剂的类型水相与油相的比例等因素即便乳剂基质的类型决定于乳化剂的类型水相与油相的比例等因素即便乳剂基质的类型决定于乳化剂的类型水相与油相的比例等因素即便乳化剂为乳化剂为乳化剂为ow型但处方中水相的量比油相量少是则往往难以得到稳定的型但处方中水相的量比油相量少是则往往难以得到稳定的型但处方中水相的量比油相量少是则往往难以得到稳定的型乳剂会因转向而生成型乳剂会因转向而生成型乳剂会因转向而生成wo型乳剂基质或破乳
乳膏基质:与乳剂相似,乳膏基质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有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之分。稠度适宜,容易涂布,不妨碍皮肤分泌物的分泌和水分的蒸发,对皮肤的正常功能影响较小。因含表面活性剂而较易洗除,并有利于药物与皮肤的接触。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破损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及化脓性创面。[唐明星 蔡姣

软膏剂制备工艺操作

软膏剂制备工艺操作

软膏剂制备工艺操作软膏剂是一种半固体制剂,具有粘稠度高、可塑性好的特点,常用于局部涂抹或外用治疗。

下面就是软膏剂制备的基本工艺操作流程。

1.原料准备(1)药物成分:根据配方需求,准备好所需的活性成分、辅料和辅助成分。

(2)基质:根据所采用的基质类型,如油膏、水膏或乳膏,准备好相应的基质材料。

2.材料称量准备好所需材料后,按照配方中各成分的比例,准确称量每种材料。

3.活性成分预处理部分活性成分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如粉碎、过筛或溶解等。

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均匀性和溶解度。

4.基质的制备(1)油膏:加热适量的油相基质(如液体石蜡或白凡士林)至60℃左右,然后加入辅料并充分搅拌,使之均匀混合。

(2)水膏:将适量的乳化剂(如辛醇酸甘油酯)和水相基质(如甘油或聚乙二醇)加热至60℃左右,然后慢慢加入活性成分和辅料,充分搅拌乳化。

(3)乳膏:将油相基质和乳化剂分别加热至60℃左右,然后将活性成分和辅料先加入油相基质中,再慢慢加入乳化剂,充分搅拌乳化。

5.加热混合将基质材料或乳化剂固化点以上的成分加热至60℃左右,并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和均匀混合。

6.加入活性成分和辅料将预处理好的活性成分和辅料慢慢加入基质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注意加入的顺序和速度,以避免成分之间的反应或分解。

7.冷却搅拌继续以适当的搅拌速度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使之固化成软膏状。

搅拌是为了保证混合物均匀,避免沉淀和分层。

8.灭菌可使用辐射灭菌、高温短时灭菌或过滤器灭菌等方法对制备好的软膏剂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产品无菌。

9.包装以上便是软膏剂的制备工艺操作流程。

在整个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搅拌速度和加料方式,以确保制备出质量稳定的软膏剂。

同时,对于含有活性成分的软膏剂,还要注意粉碎、过筛和溶解等预处理操作,以保证药物的均匀性和溶解度。

软膏剂的制备

软膏剂的制备

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不同类型基质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软膏中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3. 熟悉皮肤给药制剂的体外透皮实验4. 了解应用插入式稠度计测定软膏稠度的方法。

二、实验指导皮肤用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剂、乳膏剂和糊剂。

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因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分为溶液型和混悬型。

乳膏剂(creams)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制备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乳膏剂根据基质的不同,分为O/W型和W/O型乳膏剂。

糊剂(pastes)是指大量的固体粉末(一般25%以上)均匀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可分为单相含水凝胶性糊剂和脂肪糊剂。

皮肤用半固体制剂具有润滑皮肤、保护创面和局部治疗作用,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和外科一些疾病的治疗。

某些药物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皮肤用半固体制剂由药物、附加剂和基质组成。

基质是软膏剂的赋形剂和药物的载体,对软膏剂的质量、药物的释放与疗效有影响。

常用的基质分三类:油脂性基质、乳状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理想的基质应该是:①性质稳定,与主药和附加剂不发生配伍变化,长期贮存不变质;②无刺激性和过敏性,无生理活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生理;③稠度适宜,润滑, 易于涂布;④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⑤易洗除,不污染衣服;⑥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

各种基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很难有一种基质完全符合以上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治疗目的与药物性质,混合使用各种基质,调制成理想的软膏基质。

皮肤用半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有熔和法、研和法和乳化法三种,需根据其类型、制备量与设备条件选择制备方法。

它们的工艺流程为熔和法固体基质熔化物 液化基质 可溶性药物混合 不溶性药物搅拌至冷 挥发性药物成品研和法不溶性药物 糊状物 加少量基质(等量递加)逐渐加基质至足量 成品 乳化法均质机匀化物 乳状物 搅拌 乳膏灌装 溶解成品搅拌过筛,加液研磨冷至60℃以下加入加热 加液体(半固体)基质过筛,加液研磨搅拌皮肤用半固体制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软膏剂制备的实验报告

软膏剂制备的实验报告

软膏剂制备的实验报告总结:
本实验报告主要介绍了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软膏剂是一种半固体制剂,常用于皮肤、黏膜等部位的治疗。

实验中,我们选用了一种合适的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并加入适量的药物和添加剂,如防腐剂、保湿剂等,通过加热溶解、搅拌、冷却等步骤制备出软膏剂。

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基质、药物、添加剂等。

2. 将基质加热至熔化,加入药物和添加剂,搅拌均匀。

3. 将混合物倒入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形成软膏剂。

4. 对制备的软膏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稳定性、药物含量等。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软膏剂符合质量要求,可用于皮肤、黏膜等部位的治疗。

此外,通过实验还探究了不同基质、药物和添加剂对软膏剂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软膏剂配方
提供了参考。

总之,本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软膏剂具有良好的质量和疗效。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软膏剂的制备方法一、课题的科学意义软膏剂是将药物加人适宜基质中,制成易于涂布于皮肤剖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由于软膏有较好的附着性、涂展性,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在皮肤科、眼耳鼻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借助国内外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制出不少新的中药软膏品种,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等,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一种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用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剂又称为乳膏剂;含有大量药物粉末( 25%-75% )的称为糊剂。

软膏剂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亦能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糊剂主要起局部保护作用。

软膏剂在我国创始很早,公元前 2 世纪在《灵枢经》中即有“涂以豚脂“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有软膏剂及其制法和使用,所用基质多为植物油,又称油膏剂。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广泛采用凡士林、石蜡等到烃类物质作为基质,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以高分子材料的新型乳剂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品种明显增加,从而制成较为理想的软膏剂。

《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二部软膏剂有 48 种,其中乳膏剂占 32 种。

与软膏剂密切相关的防护用品、化妆品的发展则更快。

新基质的不断出现、药物透皮吸收途径与机理研究、生产工艺的革新、生产与包装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软膏剂在医疗保健及劳动防护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利用皮肤给药方便、可随时终止给药这一特点,通过皮肤给药而达到全身作用的制剂日趋增多。

三、应用前景虽然中药软膏剂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中药作为外用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软膏剂作为经皮给药的一种剂型,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峰谷变化,而且已成为克服药物副作用的有效用药途径之一;其次,在医院皮肤科、外科里广泛应用,并在医院的普通制剂,“内病外治”可能成为中药软膏剂今后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 软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不同类型基质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软膏剂中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3. 了解应用插度计测定软膏稠度的方法。

二、实验指导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它可在应用局部发挥疗效或起保护和滑润皮肤的作用,药物也可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基质为软膏剂的赋形剂,它使软膏剂具有一定的剂型特性且影响软膏剂的质量及药物疗效的发挥,基质本身又有保护与润滑皮肤的作用。

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三类:油脂性、乳剂型和水溶性基质。

用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剂亦称乳膏剂,o/w型又称霜剂。

软膏剂可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用研合法、熔和法和乳化法制备。

固体药物可用基质中的适当组分溶解,或先粉碎成细粉(按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凡例标准)与少量基质或液体组分研成糊状,再与其它基质研匀。

所制得的软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于皮肤或粘膜上且无刺激性。

软膏剂在存放过程中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它可通过测定软膏中药物穿过无屏障性能的半透膜到达接受介质的速度来评定。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一般遵循Higuch公式,即药物的累积释放量M与时间t的平方根成正比,即
M=kt1/2 (1)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基质组成会影响k值大小。

软膏剂的稠度影响使用时的涂展性及药物扩散到皮肤的速度,它主要受流变性的影响。

常用插度计测定,即在一定温度下金属锥体自由落下插入试品的深度来衡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水杨酸,液体石蜡,凡士林,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石蜡,白凡士林,司盘40,乳化剂op, CMC-Na, 苯甲酸钠
研钵,天平,电磁搅拌器,烧杯,温度计,节点温度计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
水杨酸 lg
液状石蜡 适量
凡士林 加至 20g
2.操作
取水杨酸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液状石蜡研成糊状,分次加入凡士林混合研匀即得。

3. 操作注意
(1)处方中的凡士林基质可根据气温以液状石蜡或石蜡调节稠度。

(2)水杨酸需先粉碎成细粉(按药典标准),配制过程中避免接触金属器皿。

(二)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
水杨酸 1.0g
白凡士林 2.4g
十八醇 1.6g
单硬脂酸甘油酯 0.4g
十二烷基硫酸钠 0.2g
甘油 1.4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4g
蒸馏水 加至 20g
2.操作
取白凡士林、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置于烧杯中,水浴加热至70—80℃使其熔化,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计算量的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溶解,在同温下将水液以细流加到油液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o/w乳剂型
基质。

取水杨酸置于软膏板上或研钵中,分次加入制得的o/w乳剂型基质研匀,制成20g。

(三)w/o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 处方
水杨酸 1.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2.0g
石蜡 2.0g
白凡士林 1.0g
液状石蜡 10.0g
司盘40 0.1g
乳化剂OP 0.1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2g
蒸馏水 5.Oml
2.操作
取锉成细末的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状石蜡、司盘40、乳化剂OP和对
羟基苯甲酸乙酯于蒸发皿中,水浴上加热熔化并保持80℃,细流加入同温的水,边加边搅
拌至冷凝,即得w/o乳剂型基质。

用此基质同上制备水杨酸软膏20g。

(四)水溶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
水杨酸 1.0g
羧甲基纤维素钠 1.2g
甘油 2.0g
苯甲酸钠 0.1g
蒸馏水 16.8ml
2. 操作
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置研钵中,加入甘油研匀,然后边研边加入溶有苯甲酸钠的水溶液,
待溶胀后研匀,即得水溶性基质。

用此基质同上制备水杨酸软膏20g。

(五)软膏剂中药物释放速度的比较
取带柄小皿做扩散池,将制备得到的4种水杨酸软膏填装于内,装填量约高1.5cm,管
口用浸泡过蒸馏水的玻璃纸包扎,使管口的玻璃纸无皱折且与软膏紧贴无气泡。

另取一
250ml烧杯,内装lOOml蒸馏水及显色剂10滴作为接受介质(显色剂为1g FeCl3,溶于100ml 1% 的HCl中)。

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并加热至37℃,然后将扩散池倒置悬挂在接
受介质中,玻璃纸端向下,软膏的上表面与水面平,开启磁力搅拌器,定时取出5ml释放溶
液(装置见图9-1),于分光光度计52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测定后立即把溶液倒回介质中。


测定时以空白介质作对照。

将结果填于表9-1中。

图9-1 释放度测定装置示意图
2.操作注意
比较4种软膏剂中水杨酸的释放速度,当取样时间进行至60min时即可明显区分4种基质的差别,但如要根据式(1)求取k值,需将实验持续进行3h。

(六)软膏稠度的测定
1.操作
以凡士林为样品,用插度计(见图9-1)测定插入度评价样品的稠度。

将凡士林熔化倒入适宜大小的容器中,静置使样品凝固且表面光滑,保持样品内温度为均匀的25℃,放到已调节水平的插度计的底座上,降下标准锥,使锥尖恰好接触到样品的表面,指针调到零点,按钮放下带有标准锥的联杆,用停表计时,控制5s,然后固定联杆,由刻度盘读取插入度。

依法测定5次,如果误差不超过3%,用其平均值作为稠度,反之则取10次实验的平均值。

图9-1插度计
2.操作注意
为使标准锥尖恰好接触到样品表面,可借助反光镜以求精确地安放。

不要将锥尖放到容器的边缘或已经做过试验的部位,以免测得的数据不准确。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 将制备得到的四种水杨酸软膏涂布在自己的皮肤上,评价是否均匀细腻,记录皮肤的感觉,比较四种软膏的粘稠性与涂布性。

讨论四种软膏中各组成的作用。

2. 记录药物释放速度比较实验中,各种软膏基质的不同时间释放溶液中水杨酸浓度,列于表9-1。

根据释放溶液的体积及每次取出样品的量,计算各个时间累积释放量,并列入表9-2。

分别以时间t和t对累积释放量M作图,得释放曲线,由M-t曲线计算k值。

讨论四种软膏基质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差异。

3. 记录凡士林样品的插入度测定值,计算平均值。

表9-1 各种软膏基质不同时间释放溶液中水杨酸的浓度(mg/ml)
时间(min) 油脂性基质 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5
10
20
30
45
60
90
120
150
180

表9-2 各种基质水杨酸软膏的累积释放量(mg)
时间t(min) t油脂性基质O/W乳剂型基质W/O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
5
10
20
30
45
60
90
120
150
180
六、思考题
1.大量制备时如何对凡士林等基质进行预处理?
2.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的加入方法有哪些?
3.制备乳剂型软膏基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加温至70~80℃?
4. 用于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软膏剂在制备时应注意什么?
5. 影响药物从软膏基质中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