酊剂及糖浆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酒剂、酊剂的制备实验
酒剂、酊剂的制备实验一、三两半药酒的制备1. 处方当归100 g黄芪(蜜炙)100 g牛膝100 g防风50 g2. 制法以上4味,粉碎或粗粉,按渗漉法,用白酒2 400 ml与黄酒8 000 ml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在渗漉液中加入蔗糖840 g搅拌溶解后,静置,滤过,即得。
3.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用于气血不和,四肢疼痛,感受风湿,筋脉拘挛。
4.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0~60 ml,一日3次。
5. 注意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忌服。
二、碘酊的制备1. 处方碘 20 g碘化钾 15 g乙醇 500 ml蒸馏水适量共制 1 000 ml2. 制法取碘化钾,加热蒸馏水20 ml溶解,加碘溶解完全后,再加乙醇及适量蒸馏水使成1 000 ml,搅匀即得。
3. 附注(1)碘具强氧化性、腐蚀性、挥发性。
注意不与皮肤接触,忌用纸称取。
(2)碘化钾宜先配成浓溶液,然后加碘,能很快促进溶解。
(3)碘与碘化钾形成络合物后,能使碘在溶液中更稳定,不易挥发损失;能防止或延缓碘与水、乙醇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碘化氢,使游离碘的含量减少,使消毒力下降,刺激性增强。
(4)碘在乙醇中溶解度为1:13,在该处方中,不加碘化钾,碘可完全溶解在乙醇中,但切不可将碘直接溶于乙醇后再加碘化钾,否则失去加碘化钾的络合作用。
(5)投药瓶和用软木塞密塞时,应加一层蜡纸,以防软木塞中的鞣酸使碘沉淀。
大量配制时宜用棕色玻璃磨口瓶盛装,冷暗处保存。
(6)碘酊忌与升汞溶液同用,以免生成碘化汞钾,增加毒性,对碘有过敏反应者忌用本品。
三、复方樟脑酊的制备1. 处方樟脑 0.3 g阿酊 5.0 ml苯甲酸 0.5 g八角茴香油 0.3 ml56%乙醇 8.5 ml共制 100 ml2. 制法取苯甲酸、樟脑与八角茴香油,加56%乙醇90 ml溶解后,缓缓加入阿片酊与56%乙醇适量,使成100 ml,搅匀,滤过即得。
3. 附注(1)本品含无水吗啡(C17H19O2N)应为0.045-0.055%(g/ml)。
药剂学实验·实验三注射剂和酊剂的制备
参考文献
01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
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02
[2] 卫生部药品标准. 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
. 第6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03
[3] 药剂学实验教程.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THANKS
酊剂制备结果
成功制备出颜色鲜艳、澄清透明的酊剂,符合酊剂的质量标准。
结果分析
注射剂制备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注射剂的制备流程和注意事项,成功制备出了符合质 量标准的注射剂。这表明我们的实验操作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实验前的理论 学习是有成效的。
酊剂制备结果分析
在制备酊剂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不同溶媒对酊剂颜色的影响,以及温度对溶 解速度的影响。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我们成功制备出了符合质量标准的酊剂。这 表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用于药物药效学研究。
用于药物药效学研究。
用于体外药物筛选和药 效学研究。
CHAPTER
04
实验步骤
注射剂的制备步骤
溶解与稀释
将药物溶解或稀释至所需浓度 。
灌封
将药液灌入注射器或安瓿中, 并封口。
材料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药 物、注射用水、溶剂等。
滤过
使用滤纸或滤器对药液进行过 滤,去除杂质。
质量标准
注射剂和酊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 鉴别、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微生 物限度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理化指标检测、生 物学检测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等,以确 保注射剂和酊剂的安全有效性。
CHAPTER
实验三、浸出制剂实验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三、实验内容
Experimental Contents 橙皮酊的制备 处方: 橙皮粗粉 70%乙醇
20g 适量 共制50ml
2012-9-3
5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制法: 1、取橙皮于100ml于烧杯中,加 70%乙醇(溶媒)适量,浸润 15min。 2、将渗滤筒固定在铁架台上,筒底 铺一层脱脂棉,用溶媒浸润。
2012-9-3 2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目的
Objective
1、掌握:掌握用渗漉法制备酊剂的方法。
2012-9-3
3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实验原理
Experinment postulate 酊剂是指药材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 成的制剂,一般药物酊剂每10ml相当于原药材2g, 剧毒药酊剂每10ml相当于原药材1g。制备酊剂的方 法有渗漉法、浸渍法、稀释法和溶解法,其中渗漉法 使用较多。 渗漉法的操作流程如下:粉碎药材→润湿药材→药 材装筒→排除气泡→浸渍药材→收集渗漉液
2012-9-3 7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四、实验报告
Test Report
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题目 2.处方 3.制法 4.实验结果 5.讨论 6.思考题
2012-9-3 8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五、思考题
Questions
2012-9-3
9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Questions 1.渗漉法制备橙皮酊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2.如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举出一种方法) ? 3.橙皮酊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2012-9-3
6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3、将浸润后的橙皮粗粉分次移至渗虑 筒内压平,上面铺一张滤纸,压上少许 碎石(3~4粒),加入70%乙醇溶液 适量至浸没药粉表面约2cm左右 ,松开 渗虑筒下的出口,排出空气,使浸出液 的流速为1滴/秒,流出的液体倒回到 渗虑筒内,保持溶媒浸没药粉表面约 2cm左右,浸渍1.5h。放出浸渍液滤 过,加溶媒至全量,摇匀即得。
实验九 糖浆剂的制备
实验九糖浆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标
1、学会浓配法配制药物溶液的方法。
2、完成单糖浆、橙皮糖浆的制备,掌握糖浆剂的制备原则和方法。
二、实验用品
药品:蒸馏水、蔗糖、橙皮酊、枸椽酸等。
器具:架盘天平、乳钵、试剂瓶、烧杯、砂布、玻璃棒、漏斗、量杯、量筒、铁架台等。
三实验内容
1、单糖浆的制备
处方:蔗糖85克
蒸馏水ad 100ml
制法:蒸馏水45ml 煮沸,加蔗糖溶解,加热至100℃,趁热保温过滤,自滤器加热蒸馏水100ml ,即得。
2、橙皮糖浆的制备
处方:橙皮酊5ml
枸椽酸0.5克
蔗糖85克
蒸馏水ad 100ml
制法:取橙皮酊、枸椽酸、滑石粉(1.5g ),缓加蒸馏水40ml 研匀,反复滤至澄清,成45ml ,加蔗糖溶解(不加热),自滤器加热蒸馏水100ml ,即得。
3.质量检查检查者
日期四、实验指导
单糖浆为含蔗糖85%的近饱和水溶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应密封30℃以下避光保存。
配制单糖浆时,加热不仅加快蔗糖溶解,还杀灭微生物,使糖浆易于保存。
但加热(尤其直火加热)温度不宜过高、过久,以防蔗糖的焦化,而影响制剂质量。
配制的单糖浆比较粘稠,需趁热保温过滤。
包装容器洗净后应干热灭菌。
乘热灌装后将容器倒置放冷后,再恢复直立,以防蒸气冷凝成水珠存于瓶颈,致使糖浆发酵变质。
五、思考题
1、蔗糖的焦化、转化,对糖浆的质量有何影响?
2、配制的糖浆乘热灌装后,为什么要密闭倒置?品名
项目结果判断审定标准
外观。
糖浆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糖浆剂的制备,实验报告1.热溶法:按处方称取符合药典的蔗糖,加入适量的沸蒸馏水中,加热搅拌使溶后,再加入可溶性药物,溶解滤过,从滤器上加适量蒸馏水至规定容量即得。
此法的优点是蔗糖原料中常含少量蛋白质,加热可使其凝固易于滤除,并可杀灭微生物,有利于保存,但应注意避兔加热时间过长,否则转化糖增加易致发酵和焦化,色泽加深。
因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最好掌握以沸腾后5min为限,并应趁热迅速滤过,遇有难于过滤澄明的糖浆时,可用滤纸纸浆或滑石粉、鸡卵蛋白等助滤剂,吸附杂质,有助于滤清。
大量生产时可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滤过。
本法适用于单糖浆或含不挥发性成分及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的糖浆剂。
2.冷溶法:按处方称取蔗糖,在常温(200C左右)搅拌下溶解于蒸馏水或含药物的溶液中,滤过至净,收取即得。
本法的优点是成品色泽浅,含转化糖少。
缺点是糖溶解需时较长,因此,制备要严格要求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防染菌。
本法也适用于单糖浆与不适于加热的糖浆剂如含挥发油及挥发药物的糖浆。
3.混合法:此法系浸出制剂的浓缩液、药物或药物的液体制剂与糖浆直接混合均匀而制成。
水溶性固体药物,可先用少量蒸馏水制成浓溶液后再与计算量单糖浆混匀即得。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者,可酌加适宜辅助溶媒使溶解后再与计算量单糖浆混合即得。
液体药物如甘油等,可直接与计算量单糖浆混匀即得。
如挥发油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先溶于少量乙醇等辅助溶媒或酌加适宜的增溶剂,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即得。
酊剂及流浸膏剂与单糖浆混合时,可加适量的甘油或其他适宜稳定剂,或加适宜的助滤剂滤净即得。
水浸出制剂,因含蛋白质,粘液质等易致发酵,生霉变质,可先加热至沸后5min,使凝固滤去,滤液与单糖浆混匀即得,必要时将浸出液的浓缩物可用浓乙醇处理一次,回收乙醇后的母液加入单糖浆内混匀即得。
如药物为中药干浸膏,应先粉碎成细粉后加入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稀释剂,在无菌乳钵中研匀后再与单糖浆混匀即得。
酊剂及糖浆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浸出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浸出制剂的原理和制法2、掌握溶解法制备酊剂的方法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熟悉含糖量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1、浸出剂(1)定义: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直接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获得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2)浸出制剂的分类:a、水浸出制剂:汤剂、合剂、口服液等b、含糖浸出制剂:糖浆剂、煎膏剂等c、含醇浸出制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等d、无菌浸出制剂:中药注射剂等e、其它浸出制剂: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栓剂、软膏剂、气雾剂等(3)常用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等2、酊剂(1)定义: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附:a、酊剂多供内服,少数外用b、酊剂不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c、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的10g;其它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因片的20g(2)制备方法:a、浸渍法: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用浸渍法提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b、渗漉法:将药材用乙醇渗漉出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c、溶解法:用于化学药物的配置d、稀释法:以浓酊剂、浓浸膏为原料,用适宜乙醇稀释至规定浓度,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即得3、糖浆剂(1)定义:含有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附:a、糖浆剂含着糖量应不低于45%b、糖浆剂中的糖主要用于矫味(2)分类a、单糖浆: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附:1)可供配制含药糖浆、矫味、作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和片、丸剂的粘合剂2)作矫味时,一般用20%,小儿用药为20~40%b、药用糖浆:是含药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c、芳香糖浆:是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3)制备方法一般工艺流程:浸提—净化—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a、热溶法适用:单糖浆、不含挥发性成分的糖浆、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优点:蔗糖易于溶解,糖浆易于过滤,可杀死微生物,易于保存缺点: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超过100度b、冷溶法适用:单糖浆制备,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优点:制得的糖浆色泽较浅或呈无色、转化糖较少缺点:溶解时间较长,生产过程易受微生物污染c、混合法: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成药物糖浆的方法三、实验仪器1、仪器:烧杯、量筒、不锈钢锅、回收装置、铁架台、玻璃漏斗、玻璃棒、蒸发皿、抽滤装置2、设备:手持测糖仪、电炉、水浴锅四、实验内容(一)溶解法制备碘酊1、处方分析(1)处方:碘0.5g碘化钾0.4g:易溶解碘在水中溶解1:2950(0.03%)碘加碘化钾发生络合反应,能使碘的溶解度达到5% 乙醇:13ml蒸馏水加至25ml(2)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3)用途:杀菌消毒,适用于皮肤消毒与局部消毒(4)用法:用棉签粘取少许外涂需消毒部位(5)贮存: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2、制备:取碘化钾加1~2ml水溶解,加入碘搅拌使其全溶解,再加入乙醇搅拌,再加水至所需量。
酊剂的制备方法
酊剂的制备⽅法因原料性质不同⽽异,多⽤渗漉法,亦可⽤浸渍法,溶解法或稀释法。
简述如下。
(1)渗漉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渗漉法”操作,在多数情况下,收集渗漉液达到酊剂全量的3/4时,应停⽌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适量溶剂⾄所需量,静置⼀定时间,分取上清液,下层液滤过,合并即得。
若原料考试,⼤收集整理为毒性药时,收集渗漉液后应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再加适量溶剂使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
如颠茄酊等。
(2)浸渍法:以规定浓度的⼄醇为溶剂,按“冷浸渍法”操作,收集浸渍液,静置24⼩时,滤过,⾃滤器上添加浸渍时所⽤⼄醇⾄规定量,即得。
如⼗滴⽔等。
(3)溶解法:将处⽅中药物直接加⼊规定浓度的⼄醇溶解⾄需要量,即得。
此法适⽤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有效部位或提纯品酊剂的制备,如复⽅樟脑酊等。
(4)稀释法: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规定浓度的⼄醇稀释⾄需要量,混合后,静置⾄澄清,虹吸上清液,残渣滤过,合并上清液及滤液,即得。
如远志酊等。
糖浆剂根据其组成和⽤途的不同,可分为: ①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不含任何药物,除制备含药糖浆外,⼀般供矫味及作为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剂、丸剂等的粘合剂。
②药⽤糖浆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考试,⼤收集整理的浓蔗糖⽔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如复⽅百部⽌咳糖浆,具清肺⽌咳作⽤。
③芳⾹糖浆为含芳⾹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溶液。
主要⽤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如橙⽪糖浆等煎膏剂系指药材加⽔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
由于煎膏剂经浓缩并含有较多的糖或蜜等辅料,故具有药物浓度⾼,体积⼩,稳定性好,便于服⽤等优点。
煎膏剂的效⽤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药性滋润,故⼜称膏滋。
也有的加糖的称糖膏,加蜂蜜的称蜜膏。
煎膏剂多⽤于考试,⼤收集整理慢性疾病,如益母草膏多⽤于妇⼥活⾎调经;养阴清肺膏多。
糖浆剂实例分析报告范文
糖浆剂实例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糖浆剂是一种常见的口服药物剂型,由于其易于服用、吸收迅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制剂中。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例分析,深入了解糖浆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药品中的应用情况,为今后的制剂工艺优化和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二、实例分析1. 糖浆剂的制备过程糖浆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筛选、粉碎、溶解、脱色、过滤、浓缩、糖浆稳定剂的加入等。
其中,原料的选择对于糖浆剂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需选择优质的糖类原料,并根据不同药品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溶解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溶剂比例,以保证溶解的均匀性和溶解度的符合要求。
脱色环节则是为了去除原料中的杂质,通常会使用活性炭等脱色剂进行处理。
浓缩过程则是调节糖浆剂的浓度,保持其稠度与口感的平衡。
糖浆稳定剂的加入则有助于提高糖浆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防止发生析出、沉淀等现象。
2. 糖浆剂在药品制剂中的应用糖浆剂在药品制剂中起着溶解药物、调味美化、延长保存期限等作用。
在某药品液体剂型的制备中,糖浆剂作为溶剂被广泛应用。
研究发现,制备过程中对糖浆的溶解性能及浓度的控制,对该药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口感方面有重要影响。
另外,在某种感冒药物的制剂中,糖浆剂的添加不仅能够使药品更易服用,还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三、实例分析得出的结论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糖浆剂的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特别是原料的选择、溶解和浓缩过程,对于糖浆剂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糖浆剂在药品制剂中有广泛应用,可用作溶剂、药物稳定剂等,有助于提高药品的服用性和稳定性。
3. 今后可通过针对糖浆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以提高糖浆剂的质量,并研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四、建议1. 加强对原料的筛选与质量控制,确保糖浆剂的质量稳定性。
2. 对糖浆剂的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3. 进一步研究糖浆剂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多适用于不同药品的糖浆剂制剂。
中药药剂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药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中药散剂、煎膏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3. 掌握中药药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学院药学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XX教授五、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药筛、研钵、烧杯、天平、电热炉、磁力搅拌器、滴管、玻璃棒、玻璃管等。
2. 试剂: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白酒、蒸馏水等。
六、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处方:明腰黄0.62g、人工牛黄0.15g、青黛0.93g、龙胆末0.62g、黄柏0.62g、黄连0.62g、煅石膏3.13g、甘草0.62g、冰片0.62g、薄荷冰0.62g。
(2)制法:1)将黄连、黄柏、龙胆末、甘草置乳钵中研匀,倾出。
2)将雄黄置研钵中,分次加入石膏(按等量递增法),套研均匀倾出。
3)取青黛少许置研钵研匀,将冰片、薄荷冰放入研钵中轻研,研匀后加入青黛、人工牛黄:石膏和雄黄混合粉顺序加入,每加一种药都要充分研匀。
4)再将黄连等四味药混合粉加入,研匀,至颜色均匀,装瓶即得。
(3)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称定重量,置直径9cm的圆筒中,轻敲使内容物均匀分布,将圆筒倒转,重复操作两次,用直径9cm的圆筒刮刀平行刮取,计算散剂含量,应符合规定。
2. 煎膏剂的制备(1)处方:明腰黄0.62g、人工牛黄0.15g、青黛0.93g、龙胆末0.62g、黄柏0.62g、黄连0.62g、煅石膏3.13g、甘草0.62g、冰片0.62g、薄荷冰0.62g。
(2)制法:1)将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按处方比例称取。
2)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煎煮过程中不断搅拌,煎煮时间为2小时。
3)煎煮完成后,过滤去渣,取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入适量白酒,搅拌均匀,放入冰箱冷却,待凝固后取出,切成小块,晾干即得。
陈皮酊剂的实验报告
陈皮酊剂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陈皮的提取方法;2. 掌握陈皮酊剂的制备方法;3. 研究陈皮酊剂的理化特性。
二、实验原理2.1 陈皮的提取方法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是柑橘属植物的果皮。
提取陈皮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水提法、醇提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
2.2 陈皮酊剂的制备方法陈皮酊剂是将提取得到的陈皮汁液与一定比例的酒精混合,并按一定的配方和工艺进行调制而成。
三、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陈皮,将其洗净去杂质;2. 将洗净的陈皮切成细片,以利于提取过程;3. 将陈皮放入提取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水;4. 开启提取装置,进行提取过程,提取时间为1小时;5. 将提取得到的陈皮汁液过滤,并收集滤液;6. 将陈皮汁液与酒精按照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7. 将混合液置于适当温度下进行静置,保持一定时间;8. 过滤混合液,取得陈皮酊剂;9. 测定陈皮酊剂的理化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步骤中制备得到的陈皮酊剂,具有以下理化特性:1. 外观:酒精溶液呈黄色,略带橙色;2. 气味:具有醇香和柑橘味;3. pH值:酊剂的pH值为4.5-5.5,呈弱酸性;4. 密度:酊剂的密度为0.95-1.05 g/mL;5. 溶解性:酊剂在水中易于溶解,溶解度较高;6. 保存性:陈皮酊剂在密封条件下,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可以长期保存。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陈皮酊剂,并研究了该酊剂的理化特性。
陈皮酊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保存性,适合用于中药制剂中,如制备陈皮颗粒、糖浆等。
陈皮酊剂还具有一定的醇香和柑橘味,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并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附:陈皮酊剂的配方- 陈皮:100g- 酒精:100mL- 水:100mL经过实验验证,该配方制备的陈皮酊剂具有理想的特性,成为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法。
六、参考文献[1] 辛海骅, 季庶光, 等. 《中药提取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2] 赵天骥, 段高翠, 等. 《陈皮酊的提取工艺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1): 41-44.。
制取糖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浆的制备方法及原理;2. 掌握糖浆的制备过程;3. 学习糖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糖浆是一种粘稠、透明、甜味液体,主要成分为糖。
在食品工业中,糖浆常用作甜味剂、增稠剂、保水剂等。
本实验采用蔗糖为原料,通过溶解、加热、浓缩等步骤制备糖浆。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加热器、温度计、容量瓶、滴定管、滤纸等。
2. 试剂:蔗糖、蒸馏水、盐酸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50g蔗糖,置于烧杯中;2. 加入1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完全溶解;3.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5分钟;4. 调节溶液pH值至6.0-6.5,使用酚酞指示剂检测;5. 继续加热溶液,不断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6. 当溶液变为深红色时,停止加热,此时溶液为糖浆;7. 将糖浆过滤,去除杂质;8. 将过滤后的糖浆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9. 计算糖浆的浓度。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称取50g蔗糖,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得到糖浆溶液;2. 加热5分钟后,溶液颜色变为深红色;3. 过滤后,糖浆溶液呈粘稠状,无杂质;4. 定容至100ml后,计算糖浆浓度为5%。
六、实验讨论与分析1. 本实验中,蔗糖溶解于蒸馏水后,加热至沸腾,有助于提高溶解度,使蔗糖充分溶解;2. 加热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反映了蔗糖的分解程度。
当溶液变为深红色时,说明蔗糖已充分分解,形成糖浆;3. 实验中,调节溶液pH值至6.0-6.5,有助于提高糖浆的质量。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糖浆的口感和稳定性;4. 过滤步骤有助于去除溶液中的杂质,提高糖浆的纯度。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糖浆,通过溶解、加热、浓缩等步骤,使蔗糖充分分解,形成粘稠、透明的糖浆。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糖浆浓度为5%,可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甜味剂、增稠剂等。
酊剂及糖浆剂的制备 实验报告
浸出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浸出制剂的原理和制法2、掌握溶解法制备酊剂的方法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熟悉含糖量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1、浸出剂(1)定义: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直接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获得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2)浸出制剂的分类:a、水浸出制剂:汤剂、合剂、口服液等b、含糖浸出制剂:糖浆剂、煎膏剂等c、含醇浸出制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等d、无菌浸出制剂:中药注射剂等e、其它浸出制剂: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栓剂、软膏剂、气雾剂等(3)常用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等2、酊剂(1)定义: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附:a、酊剂多供内服,少数外用b、酊剂不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c、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的10g;其它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因片的20g(2)制备方法:a、浸渍法: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用浸渍法提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b、渗漉法:将药材用乙醇渗漉出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c、溶解法:用于化学药物的配置d、稀释法:以浓酊剂、浓浸膏为原料,用适宜乙醇稀释至规定浓度,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即得3、糖浆剂(1)定义:含有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附:a、糖浆剂含着糖量应不低于45%b、糖浆剂中的糖主要用于矫味(2)分类a、单糖浆: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附:1)可供配制含药糖浆、矫味、作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和片、丸剂的粘合剂2)作矫味时,一般用20%,小儿用药为20~40%b、药用糖浆:是含药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c、芳香糖浆:是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3)制备方法一般工艺流程:浸提—净化—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a、热溶法适用:单糖浆、不含挥发性成分的糖浆、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优点:蔗糖易于溶解,糖浆易于过滤,可杀死微生物,易于保存缺点: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超过100度b、冷溶法适用:单糖浆制备,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优点:制得的糖浆色泽较浅或呈无色、转化糖较少缺点:溶解时间较长,生产过程易受微生物污染c、混合法: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成药物糖浆的方法三、实验仪器1、仪器:烧杯、量筒、不锈钢锅、回收装置、铁架台、玻璃漏斗、玻璃棒、蒸发皿、抽滤装置2、设备:手持测糖仪、电炉、水浴锅四、实验内容(一)溶解法制备碘酊1、处方分析(1)处方:碘0.5g碘化钾0.4g:易溶解碘在水中溶解1:2950(0.03%)碘加碘化钾发生络合反应,能使碘的溶解度达到5% 乙醇:13ml蒸馏水加至25ml(2)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3)用途:杀菌消毒,适用于皮肤消毒与局部消毒(4)用法:用棉签粘取少许外涂需消毒部位(5)贮存: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2、制备:取碘化钾加1~2ml水溶解,加入碘搅拌使其全溶解,再加入乙醇搅拌,再加水至所需量。
橙皮酊剂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橙皮酊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主要由橙皮和乙醇制成。
橙皮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橙皮酊剂,了解其制备过程,掌握制备方法,并探讨橙皮酊剂的药理作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橙皮:新鲜橙皮,无霉变、无农药残留。
- 乙醇:95%乙醇,分析纯。
- 烧杯、漏斗、滤纸、量筒、玻璃棒、电热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容量瓶、滴定管等。
2. 实验方法:- 将橙皮洗净、晾干,切成小块。
- 称取一定量的橙皮,加入适量的95%乙醇,采用浸渍法进行提取。
- 将提取液过滤,得到橙皮酊剂。
- 对橙皮酊剂进行含量测定,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
- 将橙皮酊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外观、气味、pH值、乙醇含量等。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橙皮酊剂的制备:- 称取100g橙皮,加入500ml 95%乙醇,置于烧杯中。
- 将烧杯放入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50℃,保持24小时。
- 将提取液过滤,得到橙皮酊剂。
2. 橙皮酊剂的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酊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 结果显示,橙皮酊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为1.2mg/g。
3. 橙皮酊剂的质量分析:- 外观:橙皮酊剂为橙黄色透明液体。
- 气味:具有橙皮特有的香气。
- pH值:5.2。
- 乙醇含量:96%。
四、问题与解决方案1. 问题:橙皮酊剂在制备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
- 解决方案:在制备过程中,适当增加搅拌,避免分层。
2. 问题:橙皮酊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
- 解决方案:优化提取工艺,严格控制提取条件。
五、实验结论与展望1. 实验结论:- 成功制备了橙皮酊剂,其外观、气味、pH值、乙醇含量等指标均符合要求。
- 橙皮酊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为1.2mg/g,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2. 展望:- 进一步优化橙皮酊剂的制备工艺,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
- 研究橙皮酊剂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乙醇蒸气吸入。
糖浆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浆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糖浆的粘度、浓度、沸点等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3. 研究糖浆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糖浆是一种含有一定浓度糖的粘稠液体,主要成分是蔗糖。
糖浆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糖化法、转化法等。
本实验采用溶解法制备糖浆,通过测定糖浆的粘度、浓度、沸点等物理性质,了解糖浆的基本性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蔗糖、蒸馏水、无水硫酸铜、氯化钠、酚酞指示剂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锥形瓶、温度计、粘度计、滴定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溶解法制备糖浆(1)称取一定质量的蔗糖,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放入烧杯中。
(2)用玻璃棒搅拌,直至蔗糖完全溶解。
(3)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4)根据需要,调节溶液的温度,使其达到实验要求的温度。
2. 测定糖浆的粘度(1)将粘度计放入锥形瓶中,调整至水平。
(2)将糖浆加入粘度计中,启动仪器,记录糖浆的粘度值。
3. 测定糖浆的浓度(1)用滴定管吸取一定体积的糖浆,放入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铜,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现粉红色。
(3)根据滴定结果,计算糖浆的浓度。
4. 测定糖浆的沸点(1)将糖浆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2)加热烧杯,观察溶液的沸腾情况,记录溶液的沸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糖浆粘度测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糖浆的粘度也随之增加。
这说明糖浆的粘度与其浓度有关。
2. 糖浆浓度测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糖浆的浓度为20%,符合实验要求。
3. 糖浆沸点测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糖浆的沸点为100℃,符合实验要求。
六、实验讨论1. 影响糖浆粘度的因素糖浆的粘度受温度、浓度、分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糖浆的粘度也随之增加。
2. 糖浆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糖浆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糖浆可以用作调味剂、防腐剂、增稠剂等;在药品工业中,糖浆可以用作溶剂、赋形剂等。
常见的药物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不同药物制剂的特点、应用及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1. 散剂2. 酊剂3. 流浸膏4. 滴丸三、实验原理1. 散剂: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供内服或外用。
制备散剂的关键在于药物的粉碎、混合和分剂量。
2. 酊剂: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制备酊剂的关键在于药物的提取、溶解及乙醇浓度的控制。
3. 流浸膏:流浸膏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
制备流浸膏的关键在于药材的提取、溶剂的选择及浓度的调整。
4. 滴丸:滴丸是一种固体剂型,其制备原理基于固体分散法。
将药物溶解或混悬于适宜的基质中,滴入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剂中,液滴收缩成球形丸粒。
四、实验步骤1. 散剂制备(1)称取处方中药物,进行粉碎。
(2)将粉碎后的药物过筛,确保粉末细度符合要求。
(3)将药物粉末均匀混合,分剂量。
(4)质检合格后,进行包装。
2. 酊剂制备(1)称取处方中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进行浸泡。
(2)浸泡一定时间后,过滤、收集滤液。
(3)调整酊剂浓度,进行质检。
(4)质检合格后,进行包装。
3. 流浸膏制备(1)称取处方中药材,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浸泡。
(2)加热回流提取药材有效成分。
(3)过滤、收集滤液。
(4)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
(5)质检合格后,进行包装。
4. 滴丸制备(1)称取处方中药物,溶解或混悬于适宜的基质中。
(2)将药物溶液滴入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剂中。
(3)液滴收缩成球形丸粒。
(4)干燥、质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散剂:本次实验制备的散剂粉末细度符合要求,混合均匀,分剂量准确。
2. 酊剂:本次实验制备的酊剂澄清透明,乙醇浓度符合要求,无杂质。
3. 流浸膏:本次实验制备的流浸膏浓度稳定,无沉淀,无杂质。
药品生产技术《酊剂与流浸膏剂制备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一〕土槿皮酊土槿皮2021乙醇〔80%〕适量,制备量为100ml。
取土槿皮粗粉,置广口瓶中,加80% 乙醇100ml,密闭浸渍3 ~5 日,时常振摇或搅拌,滤过,残渣压榨,滤液与压榨液合并,静置24 小时,滤过,自滤器上添加80% 乙醇使成100ml,搅匀,滤过,即得。
外用,将患处洗净擦干,涂于其上,1 ~2 次/ 日。
〔二〕远志流浸膏远志〔中粉〕100g、浓氨溶液适量、乙醇〔60%〕加至100ml。
取远志,按渗漉法制备。
用60% 乙醇做溶剂,浸渍24 小时,以每分钟 1 ~3ml 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ml,另器保存。
继续渗漉,等有效成分完全漉出,收集续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参加初漉液,混合后滴加浓氨溶液适量使呈微碱性,并有臭氨味,再加60% 乙醇稀释使成100ml,静置,使澄清,滤过,即得。
口服,1 次05 ~2ml,一日15 ~6ml。
考前须知〔1〕远志含有酸性皂苷和远志酸,在水中渐渐水解而产生沉淀,因此,加适量氨溶液使成微碱性,可以延缓苷的水解,而产生沉淀。
〔2〕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溶剂将药粉润湿。
装筒时应注意分次投入,逐层压平,松紧适度,切勿过紧、过松。
投料完毕用滤纸或纱布覆盖,加几粒干净碎石以防止药材松动或浮起。
加溶剂时宜缓慢,并注意使药材间隙不留空气,渗漉速度以 1 ~3ml/min 为宜。
〔3〕药材粉碎程度与浸出效率有密切关系。
对组织疏松的药材,选用其粗粉浸出即可;而质地坚硬的药材,那么可选用中粉或粗粉。
粉末过细可能导致较多量的树胶、鞣质、植物蛋白等黏稠物质浸出,对主药成分的浸出不利,且使浸出液与药渣别离困难,不易滤清,使产品混浊。
〔4〕收集85% 初漉液,另器保存。
因初漉液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可防止加热浓缩而导致成分损失和乙醇浓度改变。
〔5〕本品为棕色的液体。
【思考题】1常用的浸出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比拟浸渍法与渗漉法的异同点。
操作中各应注意哪些问题?3比拟酒剂与酊剂的异同点。
实验二 酒剂、酊剂、流浸膏的制备
实验二酒剂、酊剂、流浸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的方法,制备远志流浸膏。
2.掌握酊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流浸膏剂的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方法。
4.了解含醇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1.含义浸出制剂是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可采用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制备。
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应相当于原药材1g,即浓度为1:1(mL:g)。
流浸膏剂大多作为半成品,供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等使用,少数可直接使用。
2.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某些以水为溶剂的中药流浸膏也可用煎煮法制备,亦可用浸膏加规定溶剂稀释制成。
渗漉法制取流浸膏剂的工艺流程为: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浓缩→调整含量。
3.影响因素药材粉碎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过粗浸出效果差、溶剂消耗量大,一般用药材的粗粉为宜。
药粉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使其充分膨胀,以免在筒内膨胀,造成渗漉障碍。
药粉装筒时应均匀、松紧适宜。
药粉装量一般不超过渗漉筒容积的2/3。
添加溶剂时应先打开浸液出口以利排气。
避免粉柱冲动而影响浸出效果。
渗漉前应浸渍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提高浸出效率。
渗漉的速度应适当,既要使成分充分浸出,又不致于影响生产效率。
4.其他流浸膏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若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使成品中亦需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贮存。
成品应检查乙醇含量。
本次实验主要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制备方法,采用渗漉法制备远志流浸膏,并以远志流浸膏为原料配制远志酊和远志糖浆。
三、实验内容1.远志流浸膏(Extractum Polygalae Liquidum)【处方】远志(中粉,Radix polygalae)40g60%乙醇(60%,Alcohol)适量浓氨试液(Ammonia Water)适量全量40mL【制法】取远志粉碎为中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mL~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5mL,另器保存,继续收集续漉液120mL,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后滴加浓氨试液适量使微显碱性,并有氨臭,用60%乙醇调整体积使成40mL,静置,待澄清,滤过,即得。
远志酊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远志酊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 掌握远志酊的制备过程及注意事项;3. 掌握酊剂的质量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远志酊是以远志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渍法提取有效成分,用规定浓度的乙醇制备的澄清液体制剂。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止咳、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失眠、健忘、咳嗽、痰多等症状。
三、实验材料1. 远志药材:500g;2. 95%乙醇:适量;3. 纱布:适量;4. 玻璃棒:1根;5. 电子秤:1台;6. 烧杯:1个;7. 滤纸:适量;8. 胶头滴管:1个;9. 量筒:1个;10. 磁力搅拌器:1台。
四、实验步骤1. 称取远志药材500g,用纱布包裹;2. 将远志药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醇,浸泡过夜;3. 第2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药材充分提取;4. 将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5.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用电子秤称取所需量的95%乙醇,加入烧杯中;6. 用胶头滴管滴加95%乙醇,使酊剂达到规定浓度;7. 将酊剂倒入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8. 将酊剂装入瓶中,密封,放置阴凉处储存。
五、实验结果制备出的远志酊为澄清液体,颜色为黄棕色,具有远志的特有香气。
六、实验讨论1. 在制备过程中,远志药材的浸泡时间对酊剂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浸泡时间过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浸泡时间过长,可能使酊剂浓度过高,影响口感。
本实验中,将远志药材浸泡过夜,取得了较好的提取效果。
2. 在制备过程中,使用95%乙醇作为溶剂,有利于提高远志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但乙醇浓度过高,可能使酊剂口感刺激性强。
本实验中,采用95%乙醇制备的远志酊口感较好。
3. 制备过程中,需注意搅拌和过滤,以确保酊剂的质量。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远志酊,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质量稳定。
远志酊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止咳、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失眠、健忘、咳嗽、痰多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出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浸出制剂的原理和制法
2、掌握溶解法制备酊剂的方法
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熟悉含糖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浸出剂
(1)定义: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直接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获得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2)浸出制剂的分类:
a、水浸出制剂:汤剂、合剂、口服液等
b、含糖浸出制剂:糖浆剂、煎膏剂等
c、含醇浸出制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等
d、无菌浸出制剂:中药注射剂等
e、其它浸出制剂: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栓剂、软膏剂、气雾剂等
(3)常用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等
2、酊剂
(1)定义: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附:a、酊剂多供内服,少数外用
b、酊剂不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
c、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的10g;其它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因片的20g
(2)制备方法:
a、浸渍法: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用浸渍法提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
b、渗漉法:将药材用乙醇渗漉出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
c、溶解法:用于化学药物的配置
d、稀释法:以浓酊剂、浓浸膏为原料,用适宜乙醇稀释至规定浓度,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即得
3、糖浆剂
(1)定义:含有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附:a、糖浆剂含着糖量应不低于45%
b、糖浆剂中的糖主要用于矫味
(2)分类
a、单糖浆: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附:1)可供配制含药糖浆、矫味、作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和片、丸剂的粘合剂
2)作矫味时,一般用20%,小儿用药为20~40%
b、药用糖浆:是含药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c、芳香糖浆:是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3)制备方法
一般工艺流程:浸提—净化—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
a、热溶法
适用:单糖浆、不含挥发性成分的糖浆、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
优点:蔗糖易于溶解,糖浆易于过滤,可杀死微生物,易于保存
缺点: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超过100度
b、冷溶法
适用:单糖浆制备,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
优点:制得的糖浆色泽较浅或呈无色、转化糖较少
缺点:溶解时间较长,生产过程易受微生物污染
c、混合法: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成药物糖浆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
1、仪器:烧杯、量筒、不锈钢锅、回收装置、铁架台、玻璃漏斗、玻璃棒、蒸发皿、抽滤装置
2、设备:手持测糖仪、电炉、水浴锅
四、实验内容
(一)溶解法制备碘酊
1、处方分析
(1)处方:碘0.5g
碘化钾0.4g:易溶解碘在水中溶解1:2950(0.03%)
碘加碘化钾发生络合反应,能使碘的溶解度达到5% 乙醇:13ml
蒸馏水加至25ml
(2)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
(3)用途:杀菌消毒,适用于皮肤消毒与局部消毒
(4)用法:用棉签粘取少许外涂需消毒部位
(5)贮存: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2、制备:取碘化钾加1~2ml水溶解,加入碘搅拌使其全溶解,再加入乙醇搅拌,再加水至所需量。
3、检查
观察无沉淀,红棕色澄清液体
(二)养阴清肺糖浆的制备
1、处方分析
(1)处方
白芍6g: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浙贝6g: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玄参10g: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麦冬10g: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生地16g: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甘草3g: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丹皮6g: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后下
薄荷油0.15g(约三滴):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单糖浆35ml(相当于总量的30%)
共制100ml
(2)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化咳止痰。
用于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口渴咽干,喉痛声哑,痰中带血等症
(3)用法用量
日服两次,每次20ml,温开水送服
2、制法
(1)提取
取白芍至甘草六味药至小锅中,加水没过药面(约药材体积的8倍量水)直火加热,煮沸后25min加入丹皮,继续煎煮至1h,以双层纱布过滤,药渣加入6倍水,加热煎煮至沸后45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没ml相当于原药材的1g,放冷,加95%乙醇使含醇量为60%,置冰箱中静置过夜,过滤,回收乙醇,于水浴中挥干乙醇至无醇味,以煮沸过的蒸馏水稀释至60ml。
(2)单糖浆的制备
取蒸馏水16ml,煮沸,加入蔗糖30g搅匀,溶解后,继续加热至100度,用脱脂棉过滤,自滤器上补加适量热蒸馏水,使全量为35ml,搅匀,放冷,待用。
(3)配置
以适量95%乙醇(约5ml),将0.15g薄荷油溶解并加入溶液中,混匀,
加入相当于总体积30%的单糖浆,混匀即得。
五、实验步骤
(一)碘酊的制备
1、取碘化钾加1~2ml水于50ml小烧杯中溶解
2、加入碘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3、加入乙醇搅拌,再加蒸馏水至25ml
(二)养阴清肺糖浆的制备
1、提取
(1)取白芍、浙贝、玄参、麦冬、生地、甘草六味药至不锈钢锅中,加水没过药面(约药材体积的8倍量水)直火加热,煮沸后25min 加入丹皮,继续煎煮至45min,
(2)以双层纱布过滤,药渣加入6倍水(约350ml),加热煎煮至沸后3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3)浓缩至没ml相当于原药材的1g,放冷
(4)加95%乙醇使含醇量为60%(加入乙醇量约105ml左右),置冰箱中静置过夜
(5)过滤,回收乙醇(约75ml—80ml),并于水浴上用大蒸发皿挥干乙醇至无醇味
(6)以煮沸过的蒸馏水稀释至60ml
2、单糖浆的制备
(1)取蒸馏水16ml,煮沸,于250ml烧杯中加入蔗糖30g搅匀,溶解至澄清后,继续加热至100度
(2)将用水润湿的棉花平铺在玻璃漏斗口处,过滤,用50ml小烧杯接
(3)若所接热蔗糖水不够35ml则自滤器上补加适量热蒸馏水,使全量为35ml,搅匀,放冷,待用
3、配置
(1)以适量95%乙醇(约5ml),将0.15g薄荷油溶解
(2)将混匀的乙醇与薄荷油加入中药提取物中,混匀
(3)再加入相当于总体积30%的单糖浆(即约35ml),混匀即得4、检测
将配置好的养阴清肺糖浆用玻璃棒粘取少许于折光棱镜上,用手轻按压盖板,对准光亮的方向,通过目镜读取蓝白分界线的相对刻度,即为液体的浓度含量
六、实验结果
(一)碘酊
碘酊为红棕色澄清液体,味臭
(二)养阴清肺糖浆
养阴清肺糖浆为棕色粘稠液体;含糖量为36%(g/ml)
七、实验讨论
1、称量碘化钾时要擦干净药匙再称量碘,否则易药物污染
2、碘酊的制备中碘要完全溶解后才可进行下一步
3、提取时,回收装置要准确安装
4、在提取时,在水浴上要完全挥至无醇味
5、制备单糖浆前应先准备好玻璃漏斗过滤装置
6、单糖浆制备时,过滤要保证蔗糖水溶液是完全溶解,并在稍凉时继续加热后再过滤
7、配置时应将薄荷油滴加至约5ml的95%乙醇中,再加入中药提取液中
8、使用手持测糖仪时,使用前后需用乙醇擦拭折光棱镜
八、思考题
1、浸出剂中那些剂型需要测含醇量?
酊剂、酒剂、流浸膏等
2、什么是单糖浆?其浓度是多少?
定义: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
浓度:85%(g/ml)或64.72%(g/g)
矫味时:一般用20%,小儿用药为20~40%
3、养阴清肺糖浆水提醇沉时为什么要将水提液浓缩至没ml相当于原药材的1g?醇沉时为什么控制含醇量为60%?
(1)减少乙醇使用量,滤去杂质
(2)使有效成分稳定,;滤等淀粉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