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概念解释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规则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a15009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5.png)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规则1.引言1.1 概述: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是指在体育场馆、表演场所等公共场所中,供观众就座的区域。
这一区域的设计和规划对场馆的功能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休闲文化和体育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现代化的场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活动场所。
这些场所承载着大量观众,需要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环境。
建筑空间的规划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场馆的使用功能、观众的容量需求、人员流动性、安全要求等。
而建筑面积规则则是为了确保这些方面得到合理的满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对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规则进行系统的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建筑空间的定义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场馆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我们将探讨场馆看台下建筑空间的重要性,包括对观众的需求和满足、场馆功能的实现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建筑面积规则的必要性和应用。
通过研究不同规模场馆的建筑面积规则,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可以为未来的场馆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建筑面积规则的应用对场馆使用和管理的影响,以及对场馆功能和观众体验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场馆看台下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规则,本文旨在为场馆设计师、规划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促进场馆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化、规范化,并进一步提升场馆的功能性和观众的舒适度。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规则。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介绍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以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同时,会简要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研究目的,以引导读者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
正文部分会重点探讨建筑空间的定义和特点,以解释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在规划和设计中的独特属性。
进一步阐述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对于场馆功能、观众体验以及整体环境的重要性。
建筑空间认知
![建筑空间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1161f600ba1aa8114431d9c4.png)
• 建筑的目的是为 人提供活动的空 间,创造质量越 来越高的人造空 间环境,使人的 生活能够舒适, 方便。从原始的 人类到现代人的 建筑实质都是为 了这一目的。
建筑空间的性质
• 场所性:建筑空间是 由物质形式限定的场 所,空间是由实体界 定的。
• 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 与建筑空间相比,自然 空间有着几乎是无限的 广阔范围,但是不能满 足人多方面的需求,建 筑空间是因人的需要设 立的,建筑空间是对自 然的限定和改造。
• (2)由垂直要素 设置构成的空间。 垂直线设置会在 它本身的周围形 成控制场,沿基 线间隔设置的垂 直线可以形成一 个虚面,该虚面 具有限定和连通 空间的双重功能。
• 一型垂直面: 在面的周围 形成环绕的 空间场,并 自然的把空 间分为前后 两部分,有 某些引导人 环绕的作用; 面的朝向与 表面及基面 的状态相关。
复合空间:复合空间是由 两个以上简单空间通过连 通,穿插,贯穿生成的新 型空间。许多建筑空间是 由简单空间组合而成的。
由面穿插,旋转,错位形 成的变异空间。
方形空间中,斜 插入异型,形成 富有变动感的环 绕式空间。
中介空间:指室 内外过渡状态的空间, 中介空间可以兼有自 然空间和人造空间的 特点。如建筑中的亭, 廊,中庭等.
江南园林
• 空间渗透:(1) 线构成的虚面具 有空间渗透作用。 (2)建筑的架空 层具有空间渗透 作用。
有开口的建筑界 面具有空间渗透 作用。空间渗透 兼有限定和连通 空间的双重作用。
廊具有空间分割 与渗透的双重功 能。利用中庭围 护材料的透明性 实现自然与建筑 内外渗透。
空间的形态
• 空间的形态是由边 界的形状围合形成 的。在一些顶面有 特色的建筑中,建 筑空间的形态主要 是有顶面决定的, 传统建筑中,空间 形态受屋顶形式的 影响较大。 • 地面的起伏高差也 是影响空间形状的 因素。
建筑设计讲义---空间篇
![建筑设计讲义---空间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74ae3804a1b0717ed5dd5a.png)
■ “可以安居的场所”:《德伯家的苔丝》描述苔丝对 “家”的印象。
■ “土地之灵” :表现了某种确切的性质,这样的性质 决不是单纯的,尤其是今天我们的时代,确实充满了错 综复杂和矛盾。
心理性综合: 由场所、 路线、领域构成一个可称 之为“场”(FIELD)的东 西。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年12月25日星 期五5时 21分3秒Friday, December 25, 2020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2.252020年 12月25日星期 五5时21分3秒 20.12.25
谢谢大家!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25日 上午5时 21分20.12.2520.12.25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5时 21分3秒05:21:0320.12.25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5时21分20.12.2505:21December 25, 2020
■ “存在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应保持结构的同型关系。
一、物理空间(均质空间) ● 特点尺寸、形状、体积、材质、颜色……
二、心理空间(非均质空间)
特点: 形式、尺度、体量、质感、力度、方 向、方位、 光影、比例、节奏、韵律……整合成明晰的心理图式, 形成特殊的视觉心理场(空间知觉场),即“格式塔”。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2月25日星 期五5时 21分3秒05:21:0325 Dec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5时21分 3秒上 午5时21分05:21:0320.12.25
名词解释空间结构
![名词解释空间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4b2d31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1.png)
名词解释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指的是由物体、建筑、场所等所构成的空间形态、组合与结构关系。
它包括了空间的组织方式、排列形式、分区方式、尺度比例、功能分配、视觉效果等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可塑性。
空间结构是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专业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结构可以被理解为建筑空间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空间的尺寸、高度、形状、布局、开合等方面。
在城市规划中,空间结构则表现为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结构组织,如街道、公园、广场等空间形态。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结构,则是指景观中各个景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如景点的分布、连接、展示等方面。
总的来说,空间结构是一种组织和规划空间的手段,它决定了空间的形态、使用功能和审美效果,是实现空间设计目标的基础和关键。
- 1 -。
建筑空间认识ppt课件
![建筑空间认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ddb375284ac850ad0242ea.png)
XL,L: 地球表面的“图画”
——人类的城市和聚居地
地球的颜色: 即使从遥远的太空中看,人类活动 的空间也与自然地理世界有了根本 的区别: 在白天表现为色彩的区分:土黄与 绿(或者蓝);在夜里表现为亮度 的闪烁。
精品课件
同时,人类的建造活动在与各种地形地貌的斗 争中,不断发展出新的空间策略与空间形态。
对自然的吸收或者反抗,成为构建人类自 身的空间体系的基础。
精品课件
空间知觉因素的提炼
人类在地理世界中活动,得到的关于空间的基本 知觉经验有哪些呢?
精品课件
界域: 天,地,人
这种界域的划分深入到 我们的心理层面,成为一种潜藏 在文化中的背景。人类的空间营 造总在不断探索与天空、与土地、
精品课件
建筑的功能性 建筑的首要目的不是艺术,
建筑设计不只是塑造一个艺术品,而首先 是个使用对象。住宅首要的目的是供人居 住;应当首先记住建筑以功能为重。建筑, 提供给人们一个有用的空间是首要的。建 筑的功能性要做得成功也是件不易之事。
精品课件
建筑的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 建筑与其他艺术的另一个不同之
精品课件
地形地貌的类型与空间形态认知的原型
平
峡
原
谷
台
洞
地
穴
河
峭
道
壁
精品课件
平原,山地,台地,洞穴,峡谷/盆地, 河道/沟渠等等地理世界中的基本地形,成 为人类认识空间形态的原初点。它们的空间 意象仍然深刻的留在今天我们建造的建筑与 环境中,表现为平坦、开阔、凸起、耸立、 深邃、幽闭、急促等不同的空间形态类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是人们在通过感官(听觉、 视觉、嗅觉、 触觉、心理)综 合感知的一种空间尺度感。
名词解释公共建筑空间的主次关系
![名词解释公共建筑空间的主次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699d1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0.png)
公共建筑空间是指为公众使用而设计的建筑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市政大楼、公园等。
在这些公共建筑空间中,有些区域或设施被认为是主要的,有些则是次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公共建筑空间中主次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一、主次关系的定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主次关系指的是不同区域或设施在空间布局和功能上的重要程度和优先级。
主要区域或设施通常是空间的核心部分,功能和地位较高,而次要区域或设施在空间中扮演着辅助或补充的角色。
主次关系在空间设计和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着空间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
二、主次关系的特点1. 空间布局上的主次关系在公共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主要区域或设施往往占据着最核心的位置,通常位于空间的中心或者最显眼的位置,其布局和结构对整个空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次要区域或设施则相对分散或隐藏在主要区域的周边,其空间布局通常是为了服务主要区域的功能需求。
2. 功能定位上的主次关系主要区域或设施在公共建筑空间中担负着最重要的功能定位,通常是空间的核心功能所在,为用户提供主要的服务和体验。
而次要区域或设施则常常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辅助需求或提供额外的功能服务,其功能定位相对次要而灵活。
3. 使用频率上的主次关系在公共建筑空间中,主要区域或设施通常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流量,使用频率较高,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间容纳和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次要区域或设施则因其功能定位辅助或特定,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空间规模和资源投入也相对减少。
三、主次关系的影响主次关系在公共建筑空间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空间的实际使用效果和用户的体验感受。
1. 空间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主要区域或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能够提高空间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使用户更加容易找到所需的服务和资源,提高空间使用的效率。
2. 空间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主次关系的合理配置能够提高空间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使用户在空间中的移动和导航更加顺畅,减少使用者在空间中的迷失和不便。
3. 空间的效益和管理通过优化主次关系,公共建筑空间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和价值,使得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
![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96696c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c.png)
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简述概念介绍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是一种在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布局形式,也被称为“回旋式布局”。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建筑物围绕中心空间呈回字形排布,形成一个回旋的空间布局。
特点与优势1.紧凑而高效: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通过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建筑场地,提供了高效利用空间的方式。
2.通风采光良好:由于回字形布局的特点,建筑内部通常有多个中庭或庭院,使得自然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到室内,同时也保证了通风的良好。
3.视觉连通性强:回字形布局通常会将各个功能区域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视觉上的连通性,使室内外空间在视觉上统一而连贯。
4.功能分区明确: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常常将不同功能的区域有机地分隔开来,使得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具备较高的独立性。
5.私密性与公共性兼具: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结合不同功能区域的布置,既保障了私密性的需求,也提供了公共性空间供人们进行社交和互动。
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应用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的著名案例: - 北京故宫:故宫是一座典型的回字形空间建筑,它围绕中轴线呈回字形排布,将不同的建筑和功能区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 巴黎卢浮宫:卢浮宫也采用了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通过中庭与走廊的布局,使得博物馆内部的展示区域形成了一个有机连续的空间。
- 迪拜布尔吉·哈利法大厦:迪拜的布尔吉·哈利法大厦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它采用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为大厦营造了独特的外观和内部布局。
结论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提供高效、舒适和美观的建筑环境。
它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策略。
设计原则1.中心点设计:回字形空间建筑概念的核心是围绕中心点进行设计,中心点应当具有吸引力和突出性,能够成为空间的焦点。
2.流线设计:合理的流线设计能够使空间布局更加流畅和便捷,用户在其中可以更自然地移动和导航。
3.功能合理性: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应当合理安排,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功能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和连接。
建筑空间的形和意
![建筑空间的形和意](https://img.taocdn.com/s3/m/7f32e443852458fb770b56f6.png)
抵 r 巾规 划 与 设 计
建筑 空间的形 和意
张卫 荣
徐 州华 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 司 江 苏徐 州 2 2 i O O O [ 摘要 ] 我们把建 筑做如 此的认 识,它的意 义在于 能够使我们从 虚 实两个 方面把 建筑看作一个有机 的整体 ,从 而把 握建筑 与环境 、与人、与生 态 之间的关 系,深入对建筑整体的认 识,理解虚 实之间对 立统一的辨证 关系。 [建筑 ]空间;形式;意境 中图分类号:T U - 0 2 4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编号 :2 3 0 6 — 1 4 9 9( 2 0 1 3 )1 5 一 O 1 7 6 — 2 建筑 中虚的部分 一空 间.一直 是建筑 的重点所在 ,建 筑原来 的、本 质意义 和价值便在 于建筑 的空 间性 。建 筑是人类 的生活活 动环境 ,它的 存在不 外乎是 为了满足人 类的物质需 求和精神需 求 ,无论从 哪个方面 来 看 ,空 间都可 以说是建筑 的 “ 主角”。 “ 三十辐共一 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埏埴 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 之用 。 凿户牖 以为室 ,当其无 , 有室之 用。 故 有之 以为利 , 无之以为用 。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 《 道德 经》中的这段名言道破了空 间的真正意义 , 直 为 国内外建筑界人 士所津 津乐道 。其意 思是 :三十 根辐条汇 集到一 根毂 中的孔 洞当 中,有 了车毂 中空的地方 ,才有车 的作 用。揉和 陶土做 成 器皿 ,有 了器具 中空的地方 ,才 有器皿 的作用 。开凿 门窗建造 房屋 , 有 了门窗 四壁 内的空虚部分 ,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 , “ 有”给人便利 , “ 无 ”发挥 了它的作 用。 “ 有” 因为 有物质存 在 ,所以我们可 以取用这 些物质 ,这 种情形对 人而言 就可 以称之 为 “ 利 ”。 “ 无”虽然没 有物质 存在 ,却有 空间供 我 们使用 ,这 种情形 对人而言就 可 以称之 为 “ 用” 。古 人崇 尚以心法达 到 “ 无 ”的境界 ,这 是一种逻辑 上 的境 界。实 际上 ,现代科学也 广泛使 用 “ 无”的概念 , 物理 学上 的 “ 虚功原理”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可惜的是 , 现代科 学一直不 敢将 “ 虚 功原 理”推 向宇宙整体 ,以致于在解 决宇 宙起 源 的问题上一直 滞步不 前。古人将 “ 有”作 为宇宙整体 ,将 “ 无”作 为 宇宙整体的对立面 ,解决了宇宙起源 的问题 。 “ 无”虽然是什 么都没有 , 却是宇宙学 中的宇宙天枰上的不可或缺的砝码 。 空 间,辞海 中解释 为 “ 物质存在 的一种形式 ,是物质存在 的广延 性 和伸 张性 的表 现…… ,空 间是无限和 有限 的统一 。就宇宙而 言 ,空 间是 无限 的, 无边无际 , 就每 个具体 的个别事 物而言 , 则空 间又是有限 的……” 。 空 间是指与 实体 相对 的概 念 ,按照哲 学的观 点来解释 ,凡是 实体 以外的
古代建筑空间的观念解释与理论模式
![古代建筑空间的观念解释与理论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7ca8e1ad02de80d4d840e2.png)
古代建筑空间的观念解释及其理论模式时间:2010-3-12 8:59:13点击:13一、关于理论模式的讨论在社会/人文学科和建筑史学研究的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建筑空间往往和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乃至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分析。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通过建立一种理论模式来进行解释的。
本文把“理论模式”理解为研究者用来描述对象的术语及其关系和规定。
对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和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考察,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式就是:把一种文化的高级意识形态(一般是宗教、哲学)和它的主流建筑形态(一般是寺庙、教堂或宫殿)进行对应性的考察,在意识形态和建筑形态的各种要素之间寻求对应关系。
这种理论模式的特点是静止的、典型的和对应性的。
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对应性关系的判断和分析,合理的对应性关系可以使理论模式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这种简化的理论模式的缺点在于:(1)对意识形态和建筑形态的描述采用一种静止的概念,这对于稳定的历史现象的概括性解释是有效的,但是很难对意识形态和建筑形态的历史演进作出解释,尤其是当这些用来描述的概念直接使用既有的名称时(如宗教派别或建筑类型等等),还有可能受其历史语境的影响;(2)意识形态和建筑形态的对应,实际上省略了人的行为这一中介。
意识形态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反映的,人的行为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建筑的空间关系来反映。
人是建筑空间中活动的主体。
建筑空间中有不同的人群活动,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不同的行为模式。
因此考虑人的行为这一中介,实际上就是要考虑主体的多样性和主体行为的多义性。
进一步的,这就带来了建筑空间解释的多义性。
一种理论模式要更为有效,就必须恰当地处理好历史因素(上文(1))和主体因素(上文(2))的影响。
在前述简化的理论模式中,历史因素和主体因素都是作为模式的外部因素起作用,因此很难在模式内部处理。
当这种外部效应比较大时,理论模式的解释力就会受到影响。
一般说来,这种外部效应的大小和研究对象有关:当研究对象在一段时期中的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系统时,历史因素的外部效应就比较小乃至可以忽略;当研究是在一个较大规模的概略性的层次上进行时,主体的多样性和主体行为的多义性也就可以简化处理,比如以最具有代表性的主体及其主要行为作为空间分析的基础,乃至直接以空间的关系作为行为规律的表现,后者就取消了主体因素的外部效应。
建筑虚拟空间的定义概念
![建筑虚拟空间的定义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02fd3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c.png)
建筑虚拟空间的定义概念建筑虚拟空间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虚拟现实环境,其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和场景模拟,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和感知建筑设计与布局。
建筑虚拟空间能够为设计师、建筑师、业主、投资者和用户提供一个便捷、直观和真实的方式来理解和评估建筑设计方案。
在建筑虚拟空间中,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头盔、手柄或其他交互设备进行与环境的交互。
他们可以通过漫游、观察和操作来模拟真实世界的行为。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切换不同的空间场景、改变材料、灯光和家具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方案的外观、布局和功能。
建筑虚拟空间与传统的建筑设计工具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 真实感体验:通过建筑虚拟空间,用户可以获得更真实的建筑体验。
他们可以真正感受到空间的尺度、光线、材料和环境氛围。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筑虚拟空间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情景,从而让用户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
2. 设计决策支持:建筑虚拟空间可以帮助设计师和业主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通过建筑虚拟空间,设计师可以直观地展示他们的设计想法,并及时了解用户的反馈和需求。
同时,业主可以通过虚拟空间模拟真实使用场景,从而更好地决策和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 效率提升:通过建筑虚拟空间,设计师和建筑师可以更快速、可视化地建立和修改设计方案。
他们可以通过虚拟空间改变建筑外观、内部布局和材料选择,从而迅速获得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演示。
这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并减少了实际建造前的试错次数和成本。
4. 沟通与合作:建筑虚拟空间可以帮助设计师、建筑师和业主之间更好地沟通和合作。
通过虚拟空间,设计师可以直观地展示他们的设计想法,并与业主实时交流和讨论。
同时,建筑师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和用户进行交互,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意见。
这有助于促进设计成果的共享和合作。
总之,建筑虚拟空间是一种技术工具和设计方法,可通过创造虚拟现实环境来帮助设计师和业主理解和评估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bb167a10ff00bed5b9f31dd2.png)
华盛顿美术馆:贝隶铭
深圳湾体育中心“海之贝”
(2)剖面的设计
空间的剖面大都也是以矩形为主,剖面的 高度直接影响建筑中楼层的高度。 层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剖面的形状的确定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
2、空间的组织 按照人的活动要求,可以对不同 的空间属性进行划分。
(1)流通空间与滞留空间
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 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 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 此馆的设计后来在他诞辰100周年时原址重建. 1930年密斯在捷克波尔诺(en:Brno)的作品图 根哈特别墅(en:Villa_Tugendhat)也被视为 此高峰期的经典建筑。
1、空间的大小与形状
(1)由于平面形状决定着空间的长宽两 个向度,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大多首先从平 面入手。 在平面设计中首先考虑空间中活动尺 寸和家具的布置。
矩形平面是设计中 采用最为普遍的一 种。 原因:结构简单, 易于家具或设备的 布置,面积利用率 高
观众厅的平面形状
圆形、半圆形、三角形、六角形、梯形等, 以及某些不规则形状的平面,多用于特定情 况的平面设计中。 例如:椭圆形可用于过厅、餐厅的设计; 圆形平面用于体育或观演空间; 三角形等平面的采用常与建筑整体布 局和结构柱网形式有关。
流通空间要求 畅通便捷
滞留空间要求安静稳定
(2)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公共空间应 具有良好的 交通组织和 适当的活动 分区
私密空间应 避免大量的 人流通行。
(3)主导空间与从属空间
例如:剧场中观众厅是主导空间;休息厅、门厅 等为从属空间。 注意:主导空间对整个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属空间应视其主导空间的关系来确定在建 筑布局中的位置。
建筑空间序列的定义
![建筑空间序列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961a8a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4.png)
建筑空间序列的定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建筑空间序列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有规划的空间布局和连接方式,将不同空间元素相互关联、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空间序列系统。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序列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建筑的使用体验、视觉效果以及功能性等方面。
建筑空间序列的定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空间的连接方式,它还包括了空间的大小、形状、功能、使用顺序等方面。
一个好的建筑空间序列应该是具有连贯性、合理性、韵律性的,使得人们在建筑内部流动时能够感受到空间的变化、丰富性和层次感。
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空间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还要考虑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性,使得整个空间序列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设计合理的空间序列,可以有效地引导空间的使用流线,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商业建筑中,设计师通常会通过设置明确的入口、过道、展示区域、收银台等空间元素,形成一个清晰的空间序列,引导顾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进行空间使用,提升购物体验和购物效率。
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通过设计不同的空间序列,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体验感。
一条蜿蜒曲折的空间序列可能会让人感到神秘和探险,而一条直线简洁的空间序列可能会让人感到安全和舒适。
设计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情感需求。
在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空间的开放性和私密性。
建筑空间序列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考虑到用户的隐私和个性化需求。
在设计空间序列时,需要综合考虑开放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布局,使得空间序列既可以提供共享空间,又能提供私密空间,满足用户对于空间的多样化需求。
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设计合理的空间序列,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空间的环境适应性,增加建筑的寿命。
在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环境性能和可持续性,寻求合理的空间序列设计方案,使得建筑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知识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7dcb7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6.png)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知识建筑的外部设计是指对建筑实体和周围环境的设计。
那么,对于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何为空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空间这一词的使用是相当的频繁,因此我们对于空间这个词汇是非常的熟悉,但是如果让我们用具体的话去解释空间,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它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人也是很陌生的。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空间是多义性的,以至于在我们用具体的语言为它下一个定义时,就有了较大的难度。
空间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反映空间的特有的属性,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根据空间的多种属性当中所找出一种特有属性进行概括的。
对于空间的概念其实就是有空间的实践中所转化的,这也标志着我们对于空间的认识,已经从感性到理性了。
其中变化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1)物质的存在性,这也反应了物与物两者间的关系,这也是空间关系论的起源。
(2)确实有空这一状态的存在,空间实体伦有以经验来源,也就是虚空经验所反映出的是一种超脱物体自身以外的存在。
(3)物体形态与大小大部分都有差别,物体和物体本身不可分离这一特性是广泛经验所体现出的,也是属性论的起源。
其实在对空间的理解上,中国与西方,现代与古代都是不同的。
对于空间的认知其实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人类对山洞的利用时了,原始社会的人为了躲避风雨,他们就居住在山洞里,于这天然空间就被原始人所利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学会用石头或者草木搭造出居住的场所。
对外部空间的认识外部空间其实是具有相对性的,对于所指内部其他的都是外部,假如说内部空间是实体建筑的内壁所围合成的虚空空间,那外部空间就是实体建筑的外部和周围的环境所形成的空间,其特点是流动、开敞。
以上所说是一种较为狭义的外部空间定义,而它特指的是人有目的所创造出的外部环境,比如说室外景观,是一种不同于室内空间设计的一种室外空间设计,他没有室内建筑所必需的天花板,是一种没有屋顶的室外建筑。
从广义上来说,外部空间是包含整个自然界的所有的地表形态,所以广义的外部空间可以把它当做是下移外部空间的一种无限制的延伸状态。
建筑空间概念解释
![建筑空间概念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c6f111610a6f524ccbf8596.png)
•
•
• 空间‘质感’的 问题
‘第四维空间’、时间因素
空间中形式与其背景的视觉对比使 人对形式、光影等· · ·
成都城市发展中的污染
上海市中心
成都市中心
国际主义风格建筑运动(1945~1970年代初期)
二战前夕,战后世界建筑发展的第二阶段—— 国际主义风格运动阶段。特征:“少就是 多”的极限主义。现代主义已成为当代世 界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在这种 建筑思潮影响下的建筑物有一些共同特征, 风格也比较接近。因而被称为“国际式建 筑”(International Style)[《外国近现代史》
•
“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二次 世界大战之间以格洛皮乌斯和他 的包豪斯学派,和以柯布西耶等 人为代表的欧洲“现代建筑”。 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 称”;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 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 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 “国际式”。具有一切“现代建 筑”的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 造社会的任务。 设计中,提倡建筑师“必须面对 工艺”,必须“把想象丰富的设 想同技术的精通结合起来”。在 工作方法上,,注重调查研究和 认真分析的方法;并提倡建筑师 的共同协作。 只是一种思潮;对其充实与提高 是没有代表人物、没有提倡人、 其特点是坚持 “理性主义”的设 计原则与方法。
空间——时间
• • 蒙德里安:当在一个人在建筑的周围或里面 走动时,得到的印象是一连串的二维空间的 面貌。但是更真实的讲:得到的是一连串三 维空间的面貌。 柯布西耶《空间的新世界》:“第四维空间, 是由于是用造型方法的一种特别恰当的和谐 所引起的无限逃逸之时刻”——现在,建筑 中“第四维空间”指,被看作位移尺度的时 间。但因建筑是不动的,“第四维空间”就 得借助位移者。 吉迪恩:想彻底欣赏一座‘空间——时间’ 的建筑,一个人就必须在她的周围走动;一 个人可以站在同一地点,同时欣赏到内部与 外部——一个表面上矛盾的特性,她实际上 只限于外部有大块玻璃的建筑。 沃尔弗林:“我们四处走动,因为在走道交 叉处,新的画面不断出现。目标不能落在交 叉形式的最终展示上,甚至不想那样,而是 造成一种感觉,觉得从尽可能多的方面,都 潜在有风景。
建筑外部空间概念和解析
![建筑外部空间概念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9b3fbdf705cc1755270989.png)
因此,从建筑与城市认识出发,我们 说:围合产生了空间。
空间的产生
围合产生了空间
地面的上升与下沉塑造了不 同领域感的空间,下沉的地面获 得了围合的空间效果,而抬高的 地面具有构筑物的标志作用。
空间的上升与下沉
建筑的产生使室内空间独立于室外 空间。室内外空间主要差别在于屋顶 这一水平向的空间维度,它产生于墙 体或柱体的竖向支撑。缺少围合的有 顶空间作为半室外空间,对室外空间 进行了限定,有强烈的空间领域感。
建筑内外空间
通过竖向元素(墙、柱等)的排列组 合 空间被划分成不同区域,空间依托 于界面形 成有限的领域空间,如柱子 周围的空间与靠墙面的两侧空间。
建筑的构成方法 柱子对空间的限定
空间能被作为认知的主体,则需要围合。 这是室外与室内空间相同的地方。围合度 低或缺少围合的空间容易作为背景(底)被 认知,建筑成为突出的主体,围合度高、 比例协调的围合空间则给人强烈的空间氛 围与空间主体性。
《城市意象》 Kevin Lynch 《存在.空间.建筑》 C·Norberg Schulz 《城市与广场》 P· Zucker 《城镇设计》 F· Gibberd 《图式语言》 Christopher Alexander
当时研究背景
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两个国家内外空间的对比: 日本:内外空间区别明显 意大利:内外空间相似——功能相似,形式相似。
街道和沿街道线性布 置的各种派生空间
a.步行街
b.滨水街道或线性广场
c.沿连续的街道空间局 部扩大而形成的带形空 间或广场
d.街道的渗透空间
e.街道交叉点的节点广 场
建筑艺术对空间的解释
![建筑艺术对空间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f195d9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f.png)
建筑艺术对空间的解释建筑,就像一本立体的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对空间的独特解读。
当我们走进一座古老的宫殿,那高大的廊柱、宽敞的大厅,是不是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空间在这里,成了时间的容器,承载着岁月的故事。
建筑艺术对空间的解释,可不是简单的堆砌和划分。
它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能把看似平凡的空地,变成令人惊叹的艺术殿堂。
比如说,苏州的园林,那曲折的小径、错落的假山、精致的亭台楼阁,不正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了无限的可能吗?想想看,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四面围合,中间一方小小的天空。
可就是这方天空,给了整个院子生机和活力。
一家人在这儿生活,空间虽然不大,却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这不就说明了建筑艺术能够赋予空间独特的情感和氛围吗?再看看现代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
内部的空间布局合理,办公区、休息区、娱乐区划分清晰。
这难道不是建筑艺术对空间的高效利用和优化吗?建筑艺术对空间的解释,还体现在对光线的运用上。
教堂里那些彩色的玻璃窗,阳光透过时,洒下五彩斑斓的光影,空间瞬间变得神圣而神秘。
这难道不比任何一幅画都要美吗?还有那些独特的建筑造型,像悉尼歌剧院,那独特的贝壳形状,不仅成为了城市的地标,更是把空间演绎得如梦如幻。
难道你能说这不是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走进一座建筑,就像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空间不再是空洞的、无意义的,而是充满了生命和灵魂。
建筑艺术让空间有了性格,有了温度,有了故事。
所以说,建筑艺术对空间的解释,是多么的奇妙和丰富啊!它能让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和可能。
我们怎能不珍惜和欣赏这些建筑艺术的杰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