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重点复习试题及小抄参考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考试重点复习试题及小抄参考一、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教师的晋升职称考试试题

教师的晋升职称考试试题在教育行业,教师的职称晋升是对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认可。
晋升职称考试通常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能力评估两个部分。
以下是一套模拟的教师晋升职称考试试题,旨在考察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民素质2.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 爱岗敬业B. 严谨治学C. 团结协作D. 追求个人名利3.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A. 替代教师B. 辅助教学C. 增加作业量D. 减少学生学习时间4. 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问题?()A. 立即解决B. 课后处理C. 忽视不理D. 交给其他老师处理5. 教师在备课时应重点考虑的是什么?()A. 教学内容的难度B. 教学方法的选择C.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D. 教学进度的安排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描述一下你认为的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特质。
3.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4. 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名学生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尽管自己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请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你即将教授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请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
2. 请根据你所教授的学科,设计一个创新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这套试题旨在全面考察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能力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考试试题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考试试题第一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考试试题幼儿园职称晋升专业考试试题第一部分公共知识(3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是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
2.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其活动过程依靠具体动作,是展开的,而且有许多无效的多余动作。
3.对幼儿来说,辨认不同的几何图形,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
4.3~6岁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基本动作、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练习等。
5.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7.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应该以直接指导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
8.利用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进行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简述题(本大题6分)结合案例答题。
9.联系幼儿园工作实际,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8分)只需答出要点。
10.某幼儿园大二班家长纷纷向老师反映:担心孩子入小学后不能适应小学生活,特别是怕学习跟不上,并一致要求:加大大班幼儿学习的知识量,增加拼音学习内容,强化数学加减运算练习,希望老师布置幼儿书面的家庭作业。
这样就能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
请结合上述案例,简述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第二部分课程纲要、教材教法及专业知识(70分)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卷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是A.集体活动B.集体活动、小组活动C.游戏D.区域活动、个别活动12.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需要注重的是A.综合性、顺序性、游戏性B.系统性、趣味性、广泛性C.多样性、趣味性、活动性D.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13.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应当贯彻的原则是A.保育与教育相结合B.教育为先C.保育为先D.兴趣首位14.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特点是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潜移默化D.情感体验15.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6.0~6岁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水B.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水C.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钙、锌D.蛋白质、脂肪、钙、锌、维生素C、水五、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卷上。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一、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容的确定,教学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说法错误的是()A. 研究个体心理过程与行为发展的规律B. 研究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C. 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D.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规律答案:D2.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 实验环境的局限性B. 实验对象的局限性C. 实验过程的局限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关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说法错误的是()A. 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B. 智力由八种智能构成C. 每种智能都是一个单独的体系,相互之间相互独立D. 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八种智能答案:B4. 下列哪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A. 启发式教学B. 传递-接受教学C. 情境教学D. 直接教学答案:C5.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A. 单元测试B. 期中考试C. 期末考试D. 学业水平考试答案:A6. 下列关于班主任工作,说法错误的是()A.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D. 做好操行评定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答案:D7.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认知策略()A. 精讲多练B. 分散注意力C. 划线D. 复述答案:D8. 下列哪种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A. 情境教学B. 直接教学C. 抛锚式教学D. 传递-接受教学答案:C9. 下列哪种教学评价方法是质性评价()A. 标准化考试B. 论文式评价C. 等级评价D. 客观性试题评价答案:B10. 下列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B.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C.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D.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一、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研究、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测验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研究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会合,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1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 爱岗敬业B. 敬业爱岗C. 爱岗如家D.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答案:A2. 以下哪个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知识与态度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个性心理D. 心理测量答案:D4. 以下哪个属于教育法规中的教育基本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A. 课程标准B. 课程计划C. 教学大纲D. 教材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A. 素质教育B. 课程改革C. 教育公平D. 教育国际化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A. 文献研究B. 实验研究C. 调查研究D. 案例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A. 导向功能B. 诊断功能C. 激励功能D. 管理功能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1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学习过程、教学过程14. 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中小学教师晋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晋级职称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B.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C. 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的传递与接受过程D. 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答案:C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的作用。
A. 主导B. 主体C. 辅助D. 客体答案:A3.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不属于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观察法答案:D4. 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B. 班级管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C. 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D. 班级管理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答案:C5.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不属于中小学常用的评价方式()。
A. 平时评价B. 期中评价C. 期末评价D. 单一性评价答案:D6. 下列哪种教学策略不属于中小学常用的教学策略()。
A. 直观性策略B. 启发性策略C. 巩固性策略D. 随意性策略答案:D7. 下列哪种教育理念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A. 学生为本B. 全面发展C. 尊重个性D. 应试教育答案:D8. 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不属于中小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A. 个别教学制B. 班级授课制C. 道尔顿制D. 随机教学制答案:D9. 下列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错误的是()。
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学生心理D. 教师心理答案:B10.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认知过程的范畴()。
A. 知觉B. 记忆C. 想象D. 情感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认识的目的性、间接性、交往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教师职称晋升测试题及答案

2024教师职称晋升测试题及答案2024教师职称晋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 A. 终身学习的代表 B. 知识传授者 C. 学生心灵的建筑师 D.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2、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 A. 教师的学识渊博 B. 教师的年龄大小 C. 教师的教育理念 D. 教师的情感态度3、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逐渐从传统的“传授者”向()转变。
A. 课堂管理者 B. 终生导师 C. 促进者 D. 服务员二、判断题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首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一观念是由现代教育思想提出的。
()2、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管理者。
()3、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4、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职业道德。
()三、简答题1、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哪些能力?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良好的专业素养?3、简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四、论述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分析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实施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4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前测试题及答案2024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前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会计账户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报表开设的 B. 会计账户是用于分类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C. 会计账户设置过多是导致账务处理困难的唯一原因D. 会计账户的格式包括账户的名称、日期和凭证种类正确答案是:B. 会计账户是用于分类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202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题库及参考答案

(202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学生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喜欢和别对答案,不敢肯定自己的回答,有的学生坚持自己的答案。
坚信自己答案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C)A沉思型B冲动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2.研究发现,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知识一般能记住25%,通过听觉能力记住15%,如果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是65%这种促进记忆提高方法是(A)A多感官参与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C复习方式多样化D及时复习3.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成败原因,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和安排,这属于(B) A精加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4.学生由于喜欢某个教师所教的课程。
这是(C)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5、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D)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B从小就进行科学研究C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D尊重、理解、热爱科学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7.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B)A.演示法B.痕法C.谈话法D.陶冶法8.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B)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C.开始较晚持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续最长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D)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心、课本中心1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11.美育的直接功能是(C)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体1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C)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B)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1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16.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17.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18.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C.19世纪末A.17世纪末B.18世纪末D.20世纪末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C.源说2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D.形成学生的品行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D.系A.随意性B.娱乐性C.自觉性统性2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D)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A)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中间型学制2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一一。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知识全套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知识全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是()A. 教学成绩B. 教学能力C. 科研成果D. 教学经验2. 以下哪项不是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分类?()A. 初级教师B. 中级教师C. 副高级教师D. 正高级教师3.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评审工作?()A. 教育部B. 省教育厅C. 市教育局D. 学校4. 以下哪个条件不是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A. 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学位B.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C. 具备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D. 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 下列哪个职业不受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约束?()A. 小学教师B. 初中教师C. 高中教师D. 大学教师6. 以下哪个评价环节不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环节?()A. 教学评价B. 科研成果评价C. 师德评价D. 职务评价7. 下列哪个指标不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关键指标?()A. 教学成果B. 教学质量C. 科研成果数量D. 教学年限8. 以下哪个培训不是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所需的培训?()A. 教育教学培训B. 专业技能培训C. 师德培训D. 管理能力提升培训9. 下列哪个政策不是近年来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所出台的政策?()A. 提高了职称晋升的比例B. 降低了职称晋升的条件C. 优化了职称评审流程D. 取消了职称评审制度10. 以下哪个做法有利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A. 只注重教学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B. 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C. 只关注学科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思想教育D. 减少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教师职称晋升与教师工资待遇直接挂钩。
()12. 具备高级教师资格的教师一定具备中级教师资格。
()13. 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教学评价成绩占比较大。
()14. 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15. 教师职称晋升所需的培训费用由教师个人承担。
十堰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新版

十堰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第一部分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每小题1分,共15分)根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新课标等知识单项选择填空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oA.生存B.情境C.教材D.学生2、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oA.系统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o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5、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oA.课程目标B.教学火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6、学生所享有的受她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蒙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力。
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 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A.康德B.赫尔巴特C.第斯多惠D.福禄倍尔8、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A.孔子B.杜威C.夸美纽斯D.苏格拉底9、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o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 180。
”属于o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H、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一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1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A.皮亚杰B.艾宾浩斯C.布卢姆D.桑代克13、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有: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序的,遵循着发展的一般规律。
区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区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卷面100分,时限120分钟一、填空题(20分)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3、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4、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5、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6、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8、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9、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2.“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是(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3.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开展班级多种多样的活动 4.实施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D)。
A.消除文盲B.多出人才C.快出人才D.提高国民素质 5.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6.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7、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8、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9.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11.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12. “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 13.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C)。
中小学生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题问题:什么是职称晋升?答案:职称晋升是指在教师职业中,根据职业水平和工作经验的要求,从一个级别晋升到另一个更高级别的称号。
职称晋升是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之一。
第二题问题: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有哪些?答案: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背景:具备相应的学历或学位要求,如本科、硕士等;- 教学经验:拥有一定年限的教学工作经验;- 专业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知识;- 教育业绩: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贡献。
第三题问题: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职称晋升水平?答案:有几个途径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职称晋升水平:- 不断研究和进修:继续深造,参加各类培训和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积累教学经验:多参与实践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拓宽视野: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关注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方向,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业绩;第四题问题:中小学生职称晋升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中小学生职称晋升的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发展:职称晋升是教师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待遇;- 教学质量:职称晋升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可推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校形象:拥有一定数量和水平的职称教师对学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所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职称晋升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以上是中小学生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1. XX省教育局网站2. XX大学教育学院教师职称晋升规定。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复习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的考试内容?A. 教育政策法规B. 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C. 教育教学能力D. 计算机应用能力答案:C2.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的考试形式是什么?A. 笔试B. 面试C. 试教D. 论文写作答案:A3.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哪种方式与学生沟通?A. 严厉批评B. 鼓励支持C. 挖苦讽刺D. 放任自流答案:B4.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讲授法B. 提问法C. 练习法D. 情境教学法答案:D5.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哪种教育原则?A. 严慈相济B. 以分数为导向C. 因材施教D. 统一要求答案:C6.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考试成绩评价B. 综合素质评价C. 学科竞赛评价D. 教师评价答案:B7.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哪种教育观念?A. 应试教育观念B. 素质教育观念C. 英才教育观念D. 功利教育观念答案:B8. 下列哪种教育现象属于教育不公平?A.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B. 学生之间的竞争C. 教师之间的交流D. 学校之间的合作答案:A9.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A. 相互竞争B. 相互尊重C. 相互挖苦D. 相互利用答案:B10.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A. 体罚学生B. 收受贿赂C. 关爱学生D. 推销教辅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的考试目的。
答案: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的考试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请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教育原则。
答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全面发展等教育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教学容的确定,教学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在精神品质。
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25、《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2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围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六十三)条。
33、( 2006)年( 6)月( 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务教育法》。
3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5、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36、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37、凡具有中华人民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8、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9、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40、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4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42、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43、(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44、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4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46、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7、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48、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49、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二、选择题1、“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B、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3、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 13、D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B、以评价促进考试成绩提高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D、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 14、BA、尊重老师、同学B、正确对待知识、学习、他人和社会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D、养成好的学习习惯5、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 15、D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B、从小就进行科学研究C、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D、尊重、理解、热爱科学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7.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B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冶法8.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B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1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11.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体1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在的因素是(A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B )A.商周B.春秋战国C.汉D.隋唐1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16.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17.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 )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18.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 )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D.形成学生的品行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 )A.随意性B.娱乐性C.自觉性D.系统性2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中间型学制2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2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
(A)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2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
(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2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B)A、三年B、三至五年25、《中华人民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B、1994年1月1日26、《中华人民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27、《中华人民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国( B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