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中国古代青铜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青铜器》说课稿
高中美术《青铜器》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专家,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高中美术鉴赏的第三课:《青铜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详细介绍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研究领域,旨在引导学生从材质、外形、花纹、铭文等方面欣赏中国青铜器作品。
青铜器是我国最古老的绘画宝库之一,其中饕餮纹、兽纹类纹样等最为著名,展现了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
其次是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级学生,他们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他们已经具备对绘画作品等作品的基本欣赏能力,可以用“美术的眼光”来欣赏、评判周边的实物,并且有些强烈的用美术来表现自己所思所想的欲望。
接着是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古代青铜器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从造型和装饰欣赏青铜器代表作品,了解“先秦三代”青铜器的主要工艺变化及时代特色;二是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热爱祖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是结合历史背景青铜器的造型分类及纹饰特点,而教学难点则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研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三种方式。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小组合作研究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创设形像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是教学过程。
首先展示《司母戊方鼎》并讲述它的传奇经历,然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形象展示青铜器的各个知识点。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在小组合作研究中进行合作解决。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制作美术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录相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形像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青铜美术教学设计
青铜美术教学设计青铜美术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铜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铜美术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本课重点是介绍青铜艺术的种类、用途和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二)内容结构本课教学内容分成玉器、青铜器和漆器三部分。
各部分分别叙述有关欣赏玉器、青铜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
全课共分以下18个自然段落:第一段是本课的引言。
说明为什么选择玉器、青铜器和漆器,作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的主要内容。
第二段说明玉、石的关系。
第三段说明玉器在中国古代的主要用途,以及商周至汉代玉器工艺的演变和发展。
第四段说明玉器的设计创作的主要特点。
第五段分析周代玉器《玉佩垂饰》的艺术特色,进一步说明工艺美术设计所遵循的法则。
可惜本课图版中未能刊出这一作品的图片。
第六段说明青铜的特点以及青铜工艺产生的时间和它的鼎盛时期。
第七段说明青铜器的范围以及如何欣赏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第八段说明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特征,并以著名的商代青铜器《司母戊方鼎》、《四羊尊》、《虎食人卣》为例。
由于图版限制,前两件作品未能刊出图片。
第九段说明西周青铜器的主要特征,⒁晕髦茉缙诘摹队鄱Α肺例?第十段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征,并以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和战国时期的《十五连盏树形铜灯》为例。
第十一段说明秦汉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征。
第十二段分析著名汉代青铜器《长信宫灯》的艺术特色。
第十三段分析著名汉代青铜器《虎牛形祭案》的艺术特色。
第十四段说明中国古代漆器的特点和它产生的年代,以及它的发展演变。
高中美术_商周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商周青铜器艺术》学情分析本课授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对青铜器艺术有了基本的了解,作为高中生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应对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赏析青铜器的纹饰、造型和铭文特点,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方面的美术核心素养。
知识框架的设计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浅入深,从功能性到纹饰的分析,再到赏析不同年代作品的纹饰、造型和铭文特点,环环相扣,学生逐步结合已有的历史背景尝试理解青铜器艺术特点的演变过程,逐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课堂讲解员的角色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灵活的方式,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并能从他们的视角去欣赏作品,给课堂的教学会注入新鲜的元素。
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的制作课件的能力,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综合能力和素养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两次课堂讨论问题设置难度递增,培养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比较出纹饰的分类和不同历史时期青铜器艺术的美感。
借助视频资料赏析,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符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
青少年乐于探索、善于发现,最后的环节了解身边的传承与创新,鼓励学生走进山东省博物院,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商周青铜器艺术》效果分析通过了解商周青铜器艺术的纹饰、造型和铭文的艺术特点,分析演变的历程,学生对以往陌生的青铜器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再只局限于认为青铜器只是礼器,只有厚重的造型和神秘的纹饰。
学生通过完成解说员的学习任务,对“后母戊鼎”的认识与课前发生了变化,对纹饰的具体细节和制作工艺“范铸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讨论环节则丰富了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造型的青铜器所体现出的美感的原有认知。
彩色图卡的运用使课堂赏析更加充分,纹饰的细节处理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了教材信息。
大量视频资料的运用,体现出美术学科的视觉赏析的独特性,学生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简短精湛的解说中对青铜器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青铜器(教案)
青铜器(教案)第一篇:青铜器(教案)青铜器李雪平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有所了解,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图片、录象带(L49)。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青铜及青铜时代1、什么是青铜?大家知道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金属材料是什么吗?(铜),玉和铜哪一个先被人们发现并使用?(玉)。
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是铜,因为大家看到的或者接触到的青铜器大都年代久远,1 而玉器现时都在生产。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发现了不一样的石头——玉石,在寻找石料和玉石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的铜(红铜)。
我们来看一看红铜的特点(P16)、天然的纯铜是红色的,称为之红铜。
这个红铜由于它的熔点很高(1080多度),不容易熔化,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只能是用锻打的办法来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和装饰品。
在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红铜的器物是土耳其和伊朗,距离现在是9000多年。
后来随着陶器的产生,烧陶器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度,那么这样的话就对熔铜就不困难了。
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摸索,慢慢地发现在红铜中加入适量的锡或铅便会降低熔点(仅为800℃~900℃左右),硬度增强,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和化学性也很稳定,因色泽青灰,故称青铜。
所以,青铜也就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
青铜器铸造最常用的方法是浇铸法、失蜡法。
(失蜡法可以做细、做镂空效果)失蜡法的特点:1、制作简便,无需分块。
它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熔液,蜡液流出,有蜡处即为铸造物。
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铜艺术一、学习目标:1.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进行欣赏评述活动,从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来了解青铜艺术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青铜艺术,陶冶艺术情操。
2.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增强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增加对祖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祖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了解我国青铜艺术的起源、发展、用途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从青铜艺术的器形、纹饰及铭文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二、课堂流程:1、导入:成语导入觥筹交错破釜沉舟加官进爵九鼎八簋2、思考问题:鼎最早是谁铸造?3.动手画鼎——描述特点小组讨论:不同时期鼎的风格不同,这种威慑力也在减退,造成这种演变的原因?(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器物的用途分析)不规则的几何形态——流畅舒展均衡象生形态—生动、逼真、富有情趣几何形态和象生形态的结合——庄重不失灵动相结合4、特殊的美——看视频谈感受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纹饰饕餮纹又叫兽面纹。
饕餮(tāo tiè)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左传·文公十八年》。
古人说:贪财为饕,贪食为餮”你心目中的饕餮纹(动手试一试)5.铸造工艺6.小节:青铜艺术是商周时期青铜器并不是单纯的是装饰艺术,而是同古人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政治意识紧密相联的。
7.课后作业:伴随音乐欣赏精美的青铜器作品,课下思考: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青铜器铸造的越来越精美,为何说商周时代的艺术高峰难以再现。
学情分析: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是学习主体,又是学习客体,因而,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级学生,学生有所知晓,但缺少全面系统的认知和审美。
高中美术《 青铜器》教案+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二章《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第二节《材质与肌理》中的青铜器部分。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提高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青铜器图片、青铜器模型。
学具:美术鉴赏笔记本、画笔、颜料、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代表了哪个时期的文化?”2. 新课内容:(1)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
(2)分析青铜器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
3. 实践活动:4. 例题讲解:以《后母戊方鼎》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件青铜器作品进行分析,并运用美术术语进行评价。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七、板书设计1. 高中美术鉴赏——《青铜器》2. 内容:(1)青铜器的历史背景(2)青铜器的艺术特点(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4)青铜器在美术史上的地位3. 结构:总分总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四羊方尊》(2)《大盂鼎》2. 答案:(1)作品:《四羊方尊》艺术特点:造型庄重,纹饰繁复,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作品:《大盂鼎》艺术特点:造型古朴,纹饰简洁,线条遒劲,展现了商代青铜器的雄浑大气。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播放的流动图片引出中国古代工艺,让学生列出工艺美术的种类,并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工艺品类,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狞厉之美——青铜艺术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体现在商周时期,本小节通过三个之最来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及象征意义。
1、司母戊鼎商扩充知识:饕餮纹学生思考: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纹饰中饕餮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到底是何种神兽,为什么会受到古代帝王的喜爱呢?2、四羊方尊商3、虢季子白盘西周4、学生分析:长信宫灯西汉教师播放视频,详细了解长信宫灯的科学原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蜚声海外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的质地分类:锦、绫、纱、绢、罗、绸、缎让学生说出锦在丝绸中的重要地位,与学生互动列举与锦相关的词语,以此引出锦中之宝。
1、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唐2、卷草凤纹锦唐四、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分析了解彩陶艺术的两段重要时期及代表作品1、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2、马家窑文化米字纹瓮五、瓦瓯胜金瓯——陶瓷艺术1、教师课件列出陶瓷艺术的发展史2、东汉时期的单色瓷,课件展示其相关图片3、宋朝的五大名窑4、青花瓷学生讨论青花瓷的特点及烧制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将精美的青花瓷展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花瓷是本小节的重点,将视频、图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元青花作品分析:青花缠枝牡丹纹罐5、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六、君子比德于玉——古代玉器播放图片临沂层山出土的两件玉器:玉斗、玉带钩,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本环节作品分析:1、新石器时代——玉龙商代——玉凤2、白玉雕桐荫仕女七、随堂小测以历届高考中出现的题目为主,在巩固本课知识之余又可以通过高考命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总结学情分析:对于00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看到工艺美术品种都眼前一亮,因为新鲜对于“工艺美术”一词只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得到一点认知,所以,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成为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视频或音频来丰富教材内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时代背景,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024年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第二章《青铜器艺术》。
具体内容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作品及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掌握青铜器艺术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青铜器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及其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代表作品及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青铜器图片、实物或模型、鉴赏指导手册。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吗?它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有什么地位?”2. 新课内容(1)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
(2)讲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3)展示青铜器代表作品,引导学生鉴赏。
3. 实践环节(1)分发青铜器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2)小组合作,制作青铜器创意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艺术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作品鉴赏方法2. 实践环节:青铜器创意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鉴赏青铜器艺术2. 答案示例:作品名称:《后母戊鼎》鉴赏分析:此鼎造型庄重,纹饰精美,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从造型上看,它采用了圆形底座,三足中空,腹部饰有兽面纹,呈现出神秘古朴的氛围。
从纹饰上看,兽面纹、云雷纹等图案繁复多样,富有装饰性。
整体而言,《后母戊鼎》是一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青铜器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图片鉴赏、实践创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青铜器艺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2.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美术_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中国古代青铜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学习、分析和探究,我认为新课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建议和要求如下:1.强调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将中国美术放在世界美术的大背景下,凸显中华美术的审美品格、创作思维与历史成就特点。
2.强调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美术素养。
立足于比较学习,强化学生方法自觉性。
3.强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比较鉴赏,学会清晰、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单向思维的局限,从而帮助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建立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自信。
4.强调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美术资料,运用于美术鉴赏活动。
5.强调对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并要求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二)教材特点分析:新课改后的美术鉴赏课程,打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程的美术类别或美术史的编排方式,每一课都按照一个主题从中西比较的视角鉴赏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
从作品形式看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建筑、雕塑、工艺、民间美术、电脑美术、园林等。
教材内容的这种变化,使美术教学的课堂容量变的更加庞大。
[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如作品挖掘肤浅,课堂结构散乱,教学目标自然难于达成。
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反映冷漠,师生互动缺失和学生对作品分析的肤浅,使得美术的审美教育流于形式。
[解决办法]:正如德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所描述:在现代知识量无限膨胀的背景下,要提倡“角落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心智特点,选择一种具有共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的一种个案作为范例,使学生从典型范例中发现所属知识的规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演变之中,具有“迁移效应”,是一种开放式教学。
尹少淳教授也认为初中美术是“走马观花”,而高中美术教学则是有选择的“下马赏花”,是一个由博返约的过程,是学生兴趣相对集中的过程。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关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欣赏以及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奇异造型和纹饰引导学生了解远古先民的生活和艺术创造力。
古代青铜艺术本课古代青铜艺术在整个教材中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说较为冷辟,其原因在于青铜器繁荣的时代离现代非常遥远,在现实生活中较为罕见,造成学生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困难。
本课的优势在于这些青铜艺术艺术品因其年代遥远而使它们都具有的神秘感,奇异的造型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力。
(二)教学目标古代青铜艺术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展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以欣赏为主。
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
第二部分着力于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作品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艺术特色。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教具:课作、电教设备、黏土等。
学具:课本、各种黏土制作工具。
课时:1课时。
古代青铜艺术(二)设计方案●教学导入感受《编钟》音乐,导入课题。
●教学新授(1)师生欣赏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作品;(2)各组学生谈感受、联想、编故事;(3)欣赏后每组合作模仿古代青铜器制作一件作品;(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创作意图;(5)各组通过学习进行小结。
三、学习评价建议:●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鉴赏、评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方式,感觉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
【关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案例分析
优秀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案例分析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盛世辉煌。
作为艺术教学的一种重要内容,青铜器的教学既需要运用到课堂内,更需要将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当中,唤醒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一位优秀高中美术教师的青铜器教学案例。
一、教案基本信息1.教师:李老师2.教学目标:①了解中国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②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结构,并能根据青铜器进行基础绘画。
3.教学内容:①了解中国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②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结构;③根据青铜器进行基础绘画。
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或场景进行引入,让学生进入到青铜器的世界当中。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青铜器图像或相关场景,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殷代的鼎、尊、盘等;周代的方盘、圆盘、簋、觥等等。
2.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史和地位,阐述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不仅在造型、结构等方面呈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
3.放映视频: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青铜器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
这些视频可以包括青铜器的加工工艺、青铜器的功能用途等,还可以展示青铜器的图像和造型。
4.实践体验: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或造型练习基础青铜器绘画。
5.作业:教师可以分发一些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作业,如绘制青铜器等,让学生深入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结构,并体验青铜器制作中的艺术乐趣。
三、教学思路李老师的青铜器教学案例不仅具有高度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将青铜器的历史文化、结构造型和艺术表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青铜器的多元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纳入到课堂内,将抽象的艺术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体验,进而加强学生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与感受,达到了预期目标。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功能、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探究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3、感受我国青铜文化,激发学生对青铜器学习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鉴赏青铜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播放视频《如果国宝会说话》曾侯乙尊盘,欣赏春愁时期繁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失蜡法。
2、什么是青铜?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3、青铜器的功能结合作品赏析:礼器:司母戊鼎乐器:钟兵器:越王勾践其他生活工具:4、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五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1)、夏代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地位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2)、商代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司母戊鼎》(3)、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虢季子白盘》(4)、春秋战国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议论文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变得奇巧富丽。
欣赏《立鹤方壶》。
战国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处于开创新风格的变革时期,新工艺广泛流行,出现了《曾侯尊盘》2件合一的器物(5)、秦代以后,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
引导赏析。
三、小结: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结合的,大家要了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青铜艺术学情分析一、分析我校学生状况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高中,生源基本上来自北部山区,因此学生文化知识相对比较薄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美术学习,对美术的重视度不高,尤其中学,学习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但是高中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对美术课有较强的兴趣,知识面比较丰富,对不懂得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有较强的表现欲。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一、授课课题:《传统艺术的根脉青铜器》二、授课时间: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玉器、陶瓷、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及其发展。
2、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美学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玉器的丰富内涵、陶瓷意识的审美观、青铜器的社会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艺术成就和美学特点。
五、教学难点:内涵及文化层面的理解。
六、课业类型:讲授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八、教具学具:教材,ppt九、板书设计:十、教学过程:导入:青铜治炼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伟大的青铜时代,历经了夏、商、周,持续了1500多年的时间,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迈开了世界文明史上领先的步伐。
在中国发现的青铜器,不管是数量、种类,还是精美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一、青铜是什么?青铜:红铜、锡和铅的合金。
红铜的熔点高,软。
溶化困难那。
加入锡和铅降低熔点,增加硬度。
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是人类快出时期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课后小辞典)二、青铜器欣赏提问:你知道得最有名的青铜器是什么?A商代司母戊鼎(着重鼎文化)1鼎文化(1)提问:鼎是做什么用的?功能?鼎原始社会日用的饮食容器。
商周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礼器”。
(2)提问:鼎象征什么?看看这些文献和成语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用鼎制度,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文献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成语: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2挖掘故事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播放的流动图片引出中国古代工艺,让学生列出工艺美术的种类,并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工艺品类,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狞厉之美——青铜艺术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体现在商周时期,本小节通过三个之最来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及象征意义。
1、司母戊鼎商扩充知识:饕餮纹学生思考: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纹饰中饕餮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到底是何种神兽,为什么会受到古代帝王的喜爱呢?2、四羊方尊商3、虢季子白盘西周4、学生分析:长信宫灯西汉教师播放视频,详细了解长信宫灯的科学原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蜚声海外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的质地分类:锦、绫、纱、绢、罗、绸、缎让学生说出锦在丝绸中的重要地位,与学生互动列举与锦相关的词语,以此引出锦中之宝。
1、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唐2、卷草凤纹锦唐四、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分析了解彩陶艺术的两段重要时期及代表作品1、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2、马家窑文化米字纹瓮五、瓦瓯胜金瓯——陶瓷艺术1、教师课件列出陶瓷艺术的发展史2、东汉时期的单色瓷,课件展示其相关图片3、宋朝的五大名窑4、青花瓷学生讨论青花瓷的特点及烧制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将精美的青花瓷展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花瓷是本小节的重点,将视频、图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元青花作品分析:青花缠枝牡丹纹罐5、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六、君子比德于玉——古代玉器播放图片临沂层山出土的两件玉器:玉斗、玉带钩,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本环节作品分析:1、新石器时代——玉龙商代——玉凤2、白玉雕桐荫仕女七、随堂小测以历届高考中出现的题目为主,在巩固本课知识之余又可以通过高考命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总结学情分析:对于00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看到工艺美术品种都眼前一亮,因为新鲜对于“工艺美术”一词只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得到一点认知,所以,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成为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视频或音频来丰富教材内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时代背景,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024年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
2024年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高中美术教材第二单元《古代美术》中的第三章《青铜器》。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7至第12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理解青铜器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
2. 通过对青铜器艺术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古代艺术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及其在古代艺术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代表作品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绘图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的艺术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
(2)分析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3)讲解青铜器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代表作品,如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讲解其艺术特点及历史价值。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他青铜器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2. 主要内容:(1)历史背景与制作工艺(2)艺术特点(3)代表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并比较两件青铜器作品,阐述其艺术特点。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从造型、纹饰、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的青铜器作品。
(2)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青铜器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功能、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探究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3、感受我国青铜文化,激发学生对青铜器学习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鉴赏青铜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播放视频《如果国宝会说话》曾侯乙尊盘,欣赏春愁时期繁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失蜡法。
2、什么是青铜?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3、青铜器的功能结合作品赏析:礼器:司母戊鼎乐器:钟兵器:越王勾践其他生活工具:4、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五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1)、夏代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地位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2)、商代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司母戊鼎》(3)、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虢季子白盘》(4)、春秋战国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议论文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变得奇巧富丽。
欣赏《立鹤方壶》。
战国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处于开创新风格的变革时期,新工艺广泛流行,出现了《曾侯尊盘》2件合一的器物(5)、秦代以后,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
引导赏析。
三、小结: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结合的,大家要了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青铜艺术学情分析一、分析我校学生状况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高中,生源基本上来自北部山区,因此学生文化知识相对比较薄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美术学习,对美术的重视度不高,尤其中学,学习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但是高中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对美术课有较强的兴趣,知识面比较丰富,对不懂得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有较强的表现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学习、分析和探究,我认为新课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建议和要求如下:1.强调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将中国美术放在世界美术的大背景下,凸显中华美术的审美品格、创作思维与历史成就特点。
2.强调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美术素养。
立足于比较学习,强化学生方法自觉性。
3.强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比较鉴赏,学会清晰、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单向思维的局限,从而帮助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建立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自信。
4.强调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美术资料,运用于美术鉴赏活动。
5.强调对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并要求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二)教材特点分析:新课改后的美术鉴赏课程,打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程的美术类别或美术史的编排方式,每一课都按照一个主题从中西比较的视角鉴赏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
从作品形式看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建筑、雕塑、工艺、民间美术、电脑美术、园林等。
教材内容的这种变化,使美术教学的课堂容量变的更加庞大。
[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如作品挖掘肤浅,课堂结构散乱,教学目标自然难于达成。
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反映冷漠,师生互动缺失和学生对作品分析的肤浅,使得美术的审美教育流于形式。
[解决办法]:正如德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所描述:在现代知识量无限膨胀的背景下,要提倡“角落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心智特点,选择一种具有共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的一种个案作为范例,使学生从典型范例中发现所属知识的规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演变之中,具有“迁移效应”,是一种开放式教学。
尹少淳教授也认为初中美术是“走马观花”,而高中美术教学则是有选择的“下马赏花”,是一个由博返约的过程,是学生兴趣相对集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有所选择并较深入的进入个别典型范例知识的学习,才会对这一类型的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有更深的审美认识和情感体验,才会关注与之相关的作品、风格以及艺术家,因而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科本体的深入和教育功能的拓展。
(三)本课内容分析:本课属于全书第3单元美术的风格与创新部分,是学生进入工艺美术世界的一个敲门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青铜器文明的脉络,理解如何进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鉴赏,鉴别不同时期的青铜审美文化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结构分析:本课共3部分:1.识器2.赏器3.鉴器(五)本课重点:1.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2.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六)本课难点:不同时期青铜器审美特点的文化内涵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使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发展衍变过程,学会从几个角度分析比较不同时期青铜器的风格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会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对审美的整体素质。
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角度的创造性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乐学)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无处不在,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三、学生特征分析[学情概况]: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文化知识的增加,对美的感受、对美的判断,即审美情感和审美态度逐渐成熟起来。
他们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他们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加强烈。
我校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部分美术鉴赏的方法和基础知识,这一切都为在今后的鉴赏课堂中进一步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另外,教师必需面对的一个现状是:我国当代社会的“泛娱乐化”现象很大程度地削减了青少年学生对于深沉知识和高雅艺术的学习热情!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浮浅的感官娱乐刺激,对于知识、文化的学习比较冷漠;对于美术学科存有漠视心理;学生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践经验普遍比较缺乏等等。
[学生优点]:从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看:1.头脑灵活,见多识广。
2.性格活跃,容易带动。
3.没有成规束缚,易于接受新的审美观念。
4.一经启发,乐于实践。
[学生不足]:1.在学习上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较差。
2.追求个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交流合作观念教弱。
3.生活实践较少,审美判断力模糊。
4.学习的目的性较强,对非高考科目兴趣不够浓厚。
5.波动性较强,行为情绪化。
在教学中,我力求进一步发挥学生优势,修正劣势,以学生为本,立足于美术的学科本体,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探索挖掘作品深层内涵,提升教学层次,真正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学生养成终身爱好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一)教法分析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因此,我主要设置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学科特点,我主要以情境陶冶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以达到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
1.情境陶冶法: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给出知识框架、营造艺术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艺术情境中深入思考艺术内涵,合作交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突出本课重点和突破本课难点。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形成的脉络和根源的自我归纳总结能力。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4.图示法(二)学法分析古希腊哲人说:“学生不是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团需要点燃的火焰。
”所以我设置的学法主要以情境感受、探究合作、表达实践为主线,使学生达到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乐学的境界!1.研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2.讨论法3.联系实际法(此学法符合‘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新理念)4.对比法(三)设计意图总体构想是:通过创设情境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对如何进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基本了解,并能够深入某一具体青铜器的鉴赏,提高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并达到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的目的。
设计新理念:1.[“点、线、面”教学策略]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对传统教学策略的传承和发展,指在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并抓准一个“点”,使它贯穿教学始终,从而建构一条教学主“线”,并由此铺开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主动生成符合学生个体智能优势的知识“面”,有效改变高中美术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
2.打破传统的美术教学局限,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宗旨,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对整体知识脉络的把握,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认识美术的深意。
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审美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表达能力,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五、教学环境、资源准备1.教室;注重室内的装饰布置,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学生身在其中,等于创设了大的艺术情境。
2.网络、视听器材资源:多媒体网络、投影、音响等。
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创设教学情景、提高教师和学生资料收集效率,演示鲜活的、能够引起共鸣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变说教为真实体验,变灌输为情境陶冶,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和现实资源。
4.教材资源和其他相关文字、图像资源等。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方式:请同学们欣赏一个视频短片,这段视频的内容就是我们这节课主题,你猜到了吗?目的: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第一板块:识器方式一:展示识器部分的环节:青铜是什么;中国青铜器的发展过程;青铜器的功能;青铜器的种类;目的;让学生对识器环节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为进一步欣赏青铜器做好铺垫。
方式二:设置层层铺垫的问题环节:青铜是什么;先民们为什么采用青铜这种合金;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青铜时代属于什么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下,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这样一种社会历史环境下你认为青铜器会有哪些功能;青铜器既然具有实用功能,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能猜到有哪些方面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之后进一步展示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图片数张目的:通过支架式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设置问题,启动学生的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深化认识,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二板块:赏器方式一:设置问题情境,当我们面对一个美丽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如何欣赏她呢,比如说一位美女。
得出结论:当我们在面对青铜器的时候,就像欣赏一位美丽的女子,有着美丽的身材——青铜器的形制;穿着华丽的衣服——青铜器的纹饰;有着高贵典雅的内在气质——青铜器的铭文。
方式二:展示各具代表性的青铜器图片,使学生得到进一步地启发。
目的: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益处,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从形制、纹饰、铭文三个角度鉴赏中国古代青铜器。
实践了课标精神,突破了教学的重点。
第三板块:鉴器方式一:设置问题情境,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历程,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体现出什么样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目的:使学生进入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二:小组讨论活动,展示青铜器发展不同时期的几张青铜器图片,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目的:使学生自主学习第四板块:课外拓展方式:鼓励学生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一些展览,生活是培养发现美的眼睛的最好土壤。
目的;强化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性,联系实际突破教学难点,面向生活!布置研究性作业:学生搜集一张青铜器图片,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把研究成果以书面的形式作好记录目的: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生活化,使学生养成开放的、自主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养成对美术的终身爱好。
七、教学反思·任何教学设计都是“纸上谈兵”,而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将教学升华为优美的艺术。
·从而,让学生在艺术的情境中“追寻”美,实现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