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三字经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四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四](https://img.taocdn.com/s3/m/633f46ec376baf1ffd4fadcd.png)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才者,( 三纲者,( 曰春夏,( 曰南北,( 曰水火,( 曰仁义,(
)。三光者,( )。父子亲,( )。此四时,( )。此四方,( )。此五行,( )。此五常,(
举案齐眉
东汉的梁鸿品德高尚,很多人都想和他成 亲,他却听说同县有个又黑又丑的孟姓女子 非常贤惠,就娶了她。婚后,梁鸿读书,孟 女织布,两人感情非常好。每次梁鸿从外面 回来,孟女都准备好食物,弯腰低头把餐盘 举到 眉头那里,对丈夫十分尊敬;而梁鸿也 是弯腰伸手接过餐盘,感谢妻子的辛劳。他 们夫妻之间互敬互爱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这五种品质在现在还重要吗?
课外小知识 “契约由来”
现在每人都会数数,所以并不觉得算术这门学问 有多大!在数字没有发明以前,人类怎么计算呢?当 夕阳西下,羊群一只只地回到羊圈,每进一 只,在 绳上打一个结,然后再对照以前的结,看看羊儿有没 有少。到了后来,结绳已经不够用了,于是便发明了 一到十的数。传说“一”是上古的伏羲氏发 明的,其 余数字有仓颉造的。伏羲教人们用两块木板,在上面 刻几道痕记下数目,两方的人各拿一块,作为凭据, 就是最早的契约。
三才者,( 三纲者,( 曰春夏,( 曰南北,( 曰水火,( 曰仁义,(
)。三光者,( )。父子亲,( )。此四时,( )。此四方,( )。此五行,( )。此五常,(
)。 )。 )。 )。 )。 )。
( ),天地人。( ),日月星。 ( ),君臣义。( ),夫妇顺。 ( ),曰秋冬。( ),运不穷。 ( ),曰西东。( ),应乎中。 ( ),木金土。( ),本乎数。 ( ),礼智信。( ),不容紊。
三字经全文经典诵读(带拼音)
![三字经全文经典诵读(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22c60ee7195f312b3069a509.png)
三字经
3
3
yǎnɡ bú jiào yán xué fù shī fēi zhī zhī suǒ hé ɡuò duò yí
女生齐读
养 教
zǐ
不 教 , 父 之 过。 不 严 , 师 之 惰。
bù
jiào bù
子
幼
不 学 , 非 所 宜。
不 学 , 老 何 为。
三字经
4
yòu bù
xué
lǎo
wéi
高
身
zì
曾 祖 , 父 而 身。
而 子 , 子 而 孙。 子 孙 , 至 玄 曾。 九 族 , 人 之 伦。
jiǔ zú rén zhī lún zǐ zǐ ér sūn
zēnɡ zǔ
13
接龙读
fù
ér
shēn
shēn ér
自
nǎi
zǐ
sūn
zhì xuán zēnɡ
乃
三字经
14
fù
父 兄 长
cǐ
三字经
33
33
yán
炎 十
宋 兴 , 受 周 禅。 八 传 , 南 北 混。
chuán nán
jīn dì
sònɡ xīnɡ
shòu zhōu shàn
shí bā
běi
hùn
liáo yǔ
辽 迨
与 金 , 帝 号 纷。 灭 辽 , 宋 犹 存。
miè liáo sònɡ yóu cún
hào
fēn
dài
三字经
34
34
zhì
至
有 并
元
宋 中
yuán xīnɡ sònɡ shì
三字经(一年级拼音版)
![三字经(一年级拼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edd53eb90d6c85ed3ac609.png)
第二实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姓名三字经rén zhī chū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yǐ zhuān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xīmèng mǔ zélín chǔzǐ bùxué 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jiào wǔzǐ míng jùyáng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zhī guò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zǐbùxuéfēi suǒ yíyòu bùxué lǎo héwéi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yùbù zhuó bù chéng qìrén bù xué bùzhī yì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fāng shào shíqīn shī yǒu xílǐyí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香九龄,能温席。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d54de54a8114431b90dd8a2.png)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第一部分:《三字经》节选fù zǐēn fū fù cóng xiōng zé yǒu dì zé gōng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解读〗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zhǎng yòu xù yǒu yǔ péng jūn zé jìng chén zé zhōng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
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解读〗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
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
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cǐ shí yì rén suǒ tóng dāng shī xù wù wéi bèi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解读〗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
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lǐ yuè shè yù shū shù gǔ liù yì jīn bù jù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十四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十四](https://img.taocdn.com/s3/m/6829aca28e9951e79a89272b.png)
梁唐晋,( 炎宋兴,( 辽与金,( 至元兴,( 并中国,( 明太祖,( 迁北京,(
),称五代,( )。十八传,( ),殆灭辽,( ),有宋世,( ),九十年,( ),传建文,( ),迨崇祯,(
)。 )。 )。 )。 )。 )。 )。
( ),及汉周,( ),皆有由。 ( ),受周禅。( ),南北混。 ( ),帝号纷,( ),宋犹存。 ( ),金绪歇,( ),一同灭。 ( ),兼戎狄,( ),国祚废 。 ( ),久亲师,( ),方四祀。 ( ),永乐嗣,( ),煤山后周恭帝继位只有七岁,他的母亲也是个 没有主意的人,辽国听说后便举兵来犯,由于恭帝母子不会指 挥政事,因此把兵权给了大将军赵匡胤,由他随意调动全国的 兵马迎战。赵匡胤通过这件事情认清了朝廷的软弱,因此在离 开京城以后,悄悄派人返回京城传播谣言,说赵匡胤就要做皇 帝了。朝廷中的人听说了这件事情,惊慌极了,立刻变得人心 不稳。赵匡胤带着队伍到了陈桥驿的时候,他的弟弟和手下商 量了一夜。在他们商量过后的第二天早晨,赵匡胤睡醒了刚要 起身,突然发现床边站着一群人,手捧一件皇帝的龙袍,这些 人请他披上黄袍,自立为帝。赵匡胤假意推辞不过,穿上了龙 袍,然后发动了兵变,要求恭帝母子将皇位让给他。赵匡胤称 帝后,改国号为宋,宋朝在历史上分为北宋和南宋,赵匡胤建 立的宋朝被称为北宋。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译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称
为五代,它们的建立都有不同的原因。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译文:宋太祖赵匡胤兴兵,接受后周皇帝的禅让而
建立宋朝,宋朝共传了十八代,分北宋、南宋两 个阶段。
辽与金,帝号纷,殆灭辽,宋犹存。
译文:辽国和金国相继建立,到了金灭辽时,宋朝
《过零丁洋》
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
![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94793aa14028915f804dc2a2.png)
sī yǔ zhú nǎi bā yīn
丝 与 竹 , 乃 八 音。
三字经
第 ɡāo zēnɡ zǔ
fù ér shēn
五 高 曾 祖 , 父 而 身。
章 shēn ér zǐ
zǐ ér sūn
身 而 子 , 子 而 孙。
zì zǐ sūn zhì xuán zēnɡ
自 子 孙 , 至 玄 曾。
周 文 武 , 称 三 王。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夏 传 子 , 家 天 下。
sì bǎi zǎi qiān xià shè
四 百 载 , 迁 夏 社。
三字经
tānɡ fá xià ɡuó hào shānɡ
汤 伐 夏,
国 号 商。
liù bǎi zǎi zhì zhòu wánɡ
作 《大 学》, 乃 曾 子。
zì xiū qí zhì pínɡ zhì
自 修 齐, 至 平 治。
三字经
xiào jīnɡ tōnɡ sì shū shú
《孝 经》 通 , 《四 书》 熟。
rú liù jīnɡ
shǐ kě dú
如 《六 经》 , 始 可 读。
shī shū yì
lǐ chūn qiū
mǎ niú yánɡ jī
马 牛 羊, 鸡 犬 豕,
cǐ liù chù rén
此 六 畜,
shǔ jì
suǒ shí
quǎn shǐ
suǒ sì
三字经
yuē xǐ nù yuē āi jù
曰 喜 怒 , 曰 哀 惧,
ài wù yù qī qíng jù
爱 恶 欲 , 七 情 具。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十一修改后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十一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1a4a5fc5f18583d048645954.png)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译文:商汤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经历六百多年,到商纣王时灭亡。
酒池肉林
商朝跟夏朝一样也是由一个仁德的国君建了国, 最后被一个残暴的国君亡了国。商朝的最后一个 国君叫商纣,只顾享乐,根本不管人民死活。他 没玩没了地建造宫殿,建了富丽堂皇的“鹿台”, 把搜刮来的金银财宝都藏在里面;又造了一个极 大的仓库,叫“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 来,还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还 采用各种残酷的刑罚,凡有诸侯背叛或老百姓反 对他,他就把人捉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 种刑罚叫做“炮烙”。最终在牧野之战中,被周 武王灭掉,改国号为周。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周武王灭掉商纣建立周朝,经 历八百多年,是我国古代历时最长的 朝代。
姜太公垂钓
在我国,有个传说。传说在周朝建立以前,有次周文王走到渭 水边,见一位老者在垂钓,让他惊奇的是,那位老者把鱼钩悬在离 水三寸远的地方,自己只是悠闲地等在水边。周文王最终明白其中 的道理:愿者上钩。他想这位老者一定是位贤能之士,只等贤明的 主公来找他。于是把这位老者请回去,辅佐自己。老者说:“你愿 意为我拉车吗?”周文王说:“我肯。”于是老者坐在上面,周文 王为他当车夫,刚开始的时候不觉得累,可是周文王越拉越累,最 后终于坚持不住了。老者见周文王拉不动了,叹了口气说:“哎, 你实在走不动了,也没有办法了,这是天意啊!”周文王问:“是 什么天意?”老者说:“刚刚你走了八百六十七步,也就是说,您 创下的大业只能坚持八百六十七年。”这位老者就是姜子牙,周朝 最终持续了八百六十七年。
一天,神农刚吃下一种奇怪的小黄花,肠子便一节节断开,死 去了。从此,人们称这种草为“断肠草”。后人为纪念神农,还不断 在很多地方盖“药王庙”来祭祀他,也祈求神农保佑他们身体健康。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十八
![国学经典三字经——经典诵读十八](https://img.taocdn.com/s3/m/212c204d51e79b896902262b.png)
科”,被授予翰林正字的官职。
小神童刘晏
唐朝小神童刘晏七岁时就已经极有才识,极有学问。有 一次,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去泰山封禅,刘晏拿着自己写的 一篇《东风颂》的文章求见玄宗,小刘晏见到皇帝后一点 也不害怕,大大方方地跪在那里把自己所写的文章读了一 遍,玄宗听了非常惊讶,因为小刘晏的文章文采很高,根 本不像是一个孩子写的,所以,唐玄宗又让丞相张说去试 试他。张说告诉皇帝,刘晏真的是一个有才学的孩子,玄 宗才相信了,立刻命他为正字郎,也就是为国家的藏书和 典籍检查正误,可是一个不小的职务。在刘晏长大以后, 皇帝派他管理财政,他仔细认真地对待国家的每一分钱, 自己却没有多拿一两银子,他最大的财产就是自己经常读 的两车书。后人因为他的廉洁非常敬佩他。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译文:他虽年纪幼小,却已提任重要官职。
你们作为年幼的学生,应当努力勤学,达到 这样的目标。
有为者,亦若是。
译文: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会如他们一样功
成名就。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译文:狗守夜,鸡报晓,人如果不读书,
连鸡犬都不如,又怎能称得上人呢?
公鸡为什么早上会打鸣?
三字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十八课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译文:唐朝的刘晏刚刚七岁便考取“神童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译文:蚕能吐丝结茧,织成丝帛;蜜蜂能
酿蜜供人食用。这些动物尚且知道自己的 职责,人如果不学习,那么连小小的昆虫 也不如啊!
一年级下期经典诵读带拼音三字经
![一年级下期经典诵读带拼音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966f3daac281e53a5802fff3.png)
《三s ān 字z ì经j īn g 》人之初r énzh īch ū,性本善x ìngb ěnsh àn 。
性相近x ìngxi āngj ìn ,习相远x íxi āngyu ǎn 。
苟不教g ǒub úji āo ,性乃迁x ìngn ǎiqi ān 。
教之道ji àozh īd ào ,贵以专gu ìy ǐzhu ān。
昔孟母x īm èngm ǔ,择邻处z él ínch ù。
子不学z ǐb úxu é,断机杼du ànj īzh ù。
窦燕山d òuy ānsh ān ,有义方y ǒuy ìf āng 。
教五子ji àow ǔz ǐ,名m íng 俱j ù扬y áng 。
养y ǎng 不b ú教ji āo ,父f ù之zh ī过gu ò。
教ji ào 不b ù严y ǎn ,师sh ī之zh ī惰du ò。
子z ǐ不b ú学xu é,非f ēi 所su ǒ宜y í。
幼y òu 不b ú学xu é,老l ǎo 何h é为w éi。
玉不琢y ùb úzhu ó,不成器b ùch éngq ì。
人不学r énb úxu é,不知义b úzh īy ì。
为人子w éir énz ǐ,方少时f āngsh ǎosh í。
亲师友q īnsh īy ǒu ,习礼仪x íl ǐy í。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及诵读指导)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及诵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500f6806bec0975f465e25d.png)
ɡāo
zēnɡ zǔ
13
接龙读
fù
ãr
shēn
高
身
zì
曾
而
zǐ
祖 , 父
zǐ zǐ ãr
而
sūn
身。
孙。 曾。 伦。
shēn ãr
子 , 子
sūn
而 玄
lún
zhì xuán zēnɡ
rãn zhī
自
nǎi
子 九
孙 , 至 族 , 人
jiǔ zú
乃
之
三字经
14
fù
zǐ ēn
fū yǒu
14
fù
cïnɡ
shànɡ shì
号 唐 相
tánɡ yǒu
虞 , 号 逊 , 称
二 盛
xiānɡ yī xùn
chēnɡ shânɡ shì
三字经
25
25
xià yǒu yǔ shānɡ yǒu tānɡ
夏
周
xià
有
文 传
bǎi
禹 , 商
wǔ
有
三 天 夏
汤,
wánɡ
zhōu wãn
chēnɡ sān jiā
武 , 称 子 , 家
1组 此
五
常 , 不
三字经
11
11
dào liánɡ shū mài shǔ jì
三组轮流 交替
稻
cǐ
粱
六 牛 六
菽 , 麦
谷 , 人
yánɡ jī
黍
所 犬 所
稷,
食。 豕, 饲。
liù ɡǔ
rãn suǒ shí quǎn shǐ
此 马 此
一年级下期经典诵读带拼音三字经
![一年级下期经典诵读带拼音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c6ea28d7a21614791611289c.png)
一年级下期经典诵读带拼音三字经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三s ān 字z ì经j īng 》人之初r énzh īch ū,性本善x ìngb ěnsh àn 。
性相近x ìngxi āngj ìn ,习相远x íxi āngyu ǎn 。
苟不教g ǒub úji āo ,性乃迁x ìngn ǎiqi ān 。
教之道ji àozh īd ào ,贵以专gu ìy ǐzhu ān。
昔孟母x īm èngm ǔ,择邻处z él ín c h ù。
子不学z ǐb úx u é,断机杼du ànj īzh ù。
窦燕山d òuy ānsh ān ,有义方y ǒuy ìf āng 。
教五子j i ào w ǔz ǐ,名m íng 俱j ù扬y áng 。
养y ǎng 不b ú教ji āo ,父f ù之z h ī过g u ò。
教ji ào 不b ù严y ǎn ,师sh ī之zh ī惰du ò。
子z ǐ不b ú学xu é,非f ēi 所su ǒ宜y í。
幼y òu 不b ú学xu é,老l ǎo 何h é为w éi 。
玉不琢y ùb úzhu ó,不成器b ùch éngq ì。
人不学r énb úx u é,不知义b úz h īy ì。
为人子w éi r én z ǐ,方少时f āngsh ǎosh í。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三字经》节选已校对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三字经》节选已校对](https://img.taocdn.com/s3/m/2995d570ddccda38376bafc2.png)
二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三字经》节选三字经rén zhīchū ,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xiāng yuǎn.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gǒu bú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dào, guìyǐzhuān.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lín chǔ. zǐbùxué, 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fāng. jiāo wǔzǐ, míng jù yáng.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jiào, fùzhī guò. jiào bùyán, shīzhī duò.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zǐbùxué, fēi suǒyí. yòu bùxué, lǎo héwéi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yùbùzhuó, bù chéng qì. rén bùxué, bùzhīyì.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wé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qīn shī yǒu, xílǐyí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字经》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三字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088ba0de80d4d8d15a4fff.png)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课件制作:梁篆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经典诵读 三 字 经(之一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年级周一诵读《三字经》
![一年级周一诵读《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41115422f111f18583d05ab8.png)
mï
Yǒu zhōu
diǎn
sān
yǒu
yì
xùn
xiánɡ
ɡào
《周 易》 , 三 《易》 详。
有
Yǒu
典
shì
谟 ,
mìnɡ
有
shū
训
zhī
诰,
ào
有
誓
命 , 《书》 之 奥。
三字经
wǒ
zhōu ɡōnɡ
zuî cún zhù
zhōu lǐ zhì tǐ
我
zhù
周
liù
公 , 作 《周 礼》。
bìnɡ zhōnɡ ɡuï
jiān rïnɡ dí
jiǔ shí
ɡuï zuî
年,
国
废。
三字经
第八级 mínɡ
tài
zǔ
jiǔ
qīn
shī
明 传 迁
dài
太 建 北
祖 , 久 文 , 方 京 , 永
亲 四 乐
师。
sì
chuán jiàn wãn
fānɡ sì
祀。
sì
qiān běi jīnɡ
chïnɡ zhēn
尼 , 师 贤 , 尚
dú xuã shì
项 勤
lǔ qiě
橐 。
xuã
shânɡ xián shànɡ qín
古
学 。
lún qín
zhào zhōnɡ lìnɡ
赵
bǐ
中
jì
令 , 读 《鲁 论》。 仕 , 学 且 勤 。
彼
既
三字经
第九级
pī
pú
biān shū
经典诵读三级考试内容 三字经
![经典诵读三级考试内容 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3692a6dba1c7aa00b42acb07.png)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一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
![一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80415a5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2.png)
一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
1. 语言启蒙。
2. 文化传承。
3. 品德教育。
1. 开篇部分。
-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 这几句主要讲述了人性本善,但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会使人产生差异。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教育要专注、专一。
2. 教育与学习相关。
-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
- 这里通过孟母三迁和窦燕山教育五子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家长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
- 明确指出父母有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有严格教导学生的义务。
孩子应该从小努力学习,不然到老就一事无成,就像玉石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一样,人不学习就不知道义理。
3. 历史知识启蒙。
-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
- 开始向孩子介绍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等早期历史人物,让孩子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有初步的认识。
四、学习方法。
1. 诵读法。
2. 故事引导法。
3. 亲子互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后教案
三字经(勤学篇)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读了很久的《三字经》了。
今天,你们能用不同的方法吟诵给大家听吗?谁先来?(生:我会背:人之初┄┄┄、我和同桌一起来对答、我们这一组接龙、我会打快板
2、你们真是一群优雅的小吟诵家啊!老师为你们高兴。
你们能读、能背,会唱吗?生唱舞
3、唱得真好,就让这歌声带着我们一起继续走进《三字经》,感受他的魅力。
二、学习《三字经》
(一)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展示本课内容
xuán liánɡzhuīgǔ bǐ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nánɡyínɡsuī pín chuò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fùxīn suī yóu zhuó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sūshǐ fèn jí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bǐ jìyóu huǐ ěr yí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1、请小朋友拿出老师发的讲义,借助拼音把这段《三字经》读
四遍。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小朋友在读的时候,眼睛看得特别仔细。
下面,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读,读错的地方教教他,争取读得更好。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来,你读。
其他小朋友,我们的小眼睛看哪儿呀?小耳朵干什么呢?(看着书,认真听)你们真会学习,那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听。
谁再来读读?还有谁和她比赛的?(评:声音真响亮。
真流利呀!梁是后鼻音,辍是第四声他都没有
读错。
精神很饱满像一个小爆竹)读得多好呀!声音又响又脆!他不怕困难,读了几次,坚持读正确,多认真的孩子呀!)
(二)看故事读明勤学道理
﹤一﹥学习: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1、三字经文字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最有意思的是它几乎每个句子里都藏着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故事,读读三字经吧。
2、出示课件:(学校围墙上的悬梁刺股图)这幅图你们熟悉吗?
在哪儿看到过?谁来说说这个故事?
头悬梁这倒真是一个克服困意的好方法。
锥刺股那是尖锐的锥子啊,疼吗?
3没有人强迫他们这样做,他们这样做是自觉的。
我们也学他们把头发吊在梁上,用锥子戳自己的大腿,好吗?这样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那我们向他们学习什么呢?(勤奋好学的精神)
4、悬梁刺股这个成语故事就来自于我们今天要学的《三字经》-( 出示课件: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谁来读?(评读得真好!真棒!真疼呀!读出了你的佩服)
5、试试延长第一个字的音,再放慢速度读一读,比如:头-悬梁(师范读),味道又不一样了,自由读。
6、读着读着,我发现有的同学摇头晃脑,都读入迷了,谁来读?谁再来读?还有谁想来试试?(读得真棒!真像一位小古人!有点古文的韵味了。
你读出了三字经的韵味。
)
7、我们一起来。
8、读得真有味儿!老师奖励你们看一个动画吧!
﹤二﹥学习: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1、播放动画: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点击图)就着萤火虫的光看书,能看清吗?可是,车胤却看得津津有味。
(点击图)在雪地里看书,冷吗?可是,孙康看书看得入了迷,忘记了寒冷。
3、这两个人啊,家里很穷,买不起灯,但都没有放弃读书,这
就是:(点击图)家虽贫学不辍
4、(点击图)一边挑着柴火一边读书,放牛的空隙用来读书,感觉怎么样?他们有没有放弃? 这两个人都是一边干活一边坚持学习的,多勤奋呀!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点击)谁愿意再来读?(你看,明白了意思读,味道就不一样了。
听出来了,你读出了顽强求学的信心,你读出了学不辍的坚定)
5、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啊!好,请同桌的小朋友合作读,我一句你一句,读得过瘾吗?我们一起来读,男小朋友读上句,女小朋友读下句。
(这朗朗读书声,在老师听来就是最美妙的乐曲!)
<三>学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1、可是,就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苏洵,号老泉,人称苏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27岁才开始认真读书。
(点击)指名读
2、苏老泉后悔自己老了才开始用心读书,所以他对我们说:(点击)“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3、苏老泉的话,你们明白了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时候不好好读书,,老了之后就会后悔。
“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要抓紧时间认真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掌声表扬!你真是一个学习的小精灵!你们明白了苏老泉的教导。
)
4 、每当看到自己镜中的白发时,苏老泉懊悔不已地说:(点击)彼既老,犹悔迟
每次手捧书籍,却又记不住时,他是万分后悔:彼既老,犹悔迟
5、苏老泉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他告诫后人们,告诫我们每一位小朋友:(点击)尔小生,宜早思。
当你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时,苏老泉严肃地对你说——尔小生,宜早思。
当你偷懒贪玩时,苏老泉会语重心长地对你说:——尔小生,宜早思。
让我们记住苏老泉的教导——-尔小生,宜早思。
三、各种形式读三字经
1、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三字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儿的,读起来特别顺口,谁来读?还有谁来读?(加上节奏,注意停顿,你会读得更棒!真是一位朗读高手!)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读三字经可有趣啦!它可以拍着手儿读( 师范:头悬梁锥刺股)我们也起来。
它还可以--谁来说说?(拍桌子读)你试试看(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同桌拍手,)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试试吗?师生拍手。
同桌的小朋友试试,各按各的节奏。
说说你的办法?(跳着读)谁和她一起?(像一群美丽的小蝴蝶,掌声送给她们)还可以怎么读? 拍铃鼓读。
你来试试。
你来说说。
(打快板读。
)今天谁带快板了?你们一起上来说。
四、唱三字经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三字经,读出了韵味味,读出了故事,读出了道理,读出了趣味。
可我觉得还不过瘾,我想放声歌唱,你能把这段三字经编到我们刚开始唱的那首歌里吗?(多悦耳的歌声!多聪慧的孩子!我们一起唱。
四、作业
古人说: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课后,请小朋友们继续认真阅读老师发的《三字经》讲义,了解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