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一、前言农作物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正确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本篇文章将从施肥原则、施肥方法和施肥管理三个方面论述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
二、施肥原则1.科学施肥:根据农作物品种、土壤肥力、水肥条件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确保作物获得所需的营养元素。
2.量力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要,施以适量的肥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均衡施肥:根据农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保证各种养分的平衡供给。
4.调整施肥: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进行适时的施肥调整,满足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三、施肥方法1.基本施肥:在耕种前或肥料用完后的适当时机,将有机肥或基肥施入土壤,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2.追肥施肥:随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根据作物需要和土壤养分状态,适时进行追肥,补充所需养分。
3.叶面追肥:对于有些农作物或作物特定生长阶段,可以通过叶面追肥的方式,为作物提供迅速吸收的营养元素。
4.基施追结合: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采用基施追结合的方式,综合使用基肥和追肥,实现养分供应的优化。
四、施肥管理1.合理配方: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配合比例和施用时间,制定科学的施肥配方。
2.减少亏损:施肥时要注意避免肥料损失,比如避免施肥量过多导致土壤流失,避免肥料在施肥过程中挥发或淋洗掉。
3.养分监测:定期对土壤和植株进行养分监测,了解作物的营养状况和土壤的肥力,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4.施肥记录:建立施肥记录,记录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等信息,方便后期分析和总结经验。
五、总结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参考,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科学施肥、量力施肥、均衡施肥和调整施肥是农作物施肥的原则。
基本施肥、追肥施肥、叶面追肥和基施追结合是常用的施肥方法。
农作物种植的精准施肥技术
农作物种植的精准施肥技术随着农业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改进。
其中,精准施肥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精准施肥技术旨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种植的精准施肥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和效果。
一、精准施肥技术的原理精准施肥技术是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以及土壤的营养状况,通过科学手段和方法精确计算所需施肥量。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土壤测试分析: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决定施肥的种类和用量,确保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养分。
2.作物需求量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差异。
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特点,合理配置施肥量,确保农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获得充足的营养。
3.施肥方式创新:传统的施肥方式通常是将化肥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容易造成养分的浪费和土壤养分的不均匀分布。
现在,农业专家通过研究和试验,提出了诸如滴灌、叶面喷肥、根际施肥等新的施肥方式,使施肥更加精确和高效。
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农作物种植领域。
下面以主要农作物为例,说明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情况:1.水稻种植:针对水稻的特殊需求,采用底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法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阶段,科学施放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2.玉米种植: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的变化,精确控制氮肥的施放时间和用量,避免施肥过多或不足造成的生长不良和产量下降。
3.果树种植:根据果树的品种、年龄和生长状况,进行定量施肥。
通过滴灌等方式,将化肥直接送到果树的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的丢失。
4.蔬菜种植:以蔬菜自身的特点为依据,结合土壤测试结果,确定蔬菜施肥量和施肥次数。
同时,可以采用叶面喷肥的方式,通过叶片吸收养分,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作物施肥技术
作物施肥技术
作物施肥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正确施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以下是关于作物施肥技术的一些建议:
1.了解土壤状况:施肥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质量和营养元素的含量,确定需要添加的肥料类型和量。
2.选择肥料: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比如有机肥料、化肥、生物菌肥等。
选择肥料时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生长期、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施肥量控制:在选择肥料的同时,还要注意施肥的量。
过少的施肥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困难,影响产量、品质。
而过量的施肥则会导致肥料残留,造成土地质量恶化,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注意施肥时间:不同作物和不同肥料有其特定的施肥时间和方法。
一般来说,春季和夏季是施肥的较好时间,越靠近冬季则应减少施肥。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和生长期来确定施肥时间。
5.施肥方法:有多种施肥方法,如深施、浅施、条施、坑施等。
一般来说,应根据土壤状况、作物种类、气候条件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施肥方法。
总之,正确的作物施肥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常见作物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常见作物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一)大田作物1、小麦需肥规律: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 3.00kg,磷(P205)1.00-1.50kg,钾(K20)2.00-4.00kg,氮、磷、钾比例约为3:1:3。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施肥技术: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 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
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
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2、玉米需肥规律: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2.22-4.24kg氮,平均量为2.57kg;磷(P2O5)1-1.5kg;钾(K2O)1.52-4.00kg,平均量为2.14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施肥技术: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作物施肥是指通过给作物提供养分,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质量的一种农业技术。
施肥的原理是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配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并采用适当的施肥方式,使养分能够有效地供给到作物根系,从而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1.了解作物的养分需求: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差异,根据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确定所需的养分类型和量。
例如,蔬菜类作物在生长初期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而果树类作物则对磷、钾等元素的需求相对较多。
2.理解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检测和分析,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特性,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缺陷。
根据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缺陷,选择适合土壤肥力状况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类型。
3.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不同类型的肥料含有不同的养分元素,例如氮、磷、钾等,或是有机肥、无机肥等。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而无机肥料则可以提供更直接的养分供应。
4.确定施肥方法:施肥方法可以根据作物类型和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根部施肥、叶面施肥和灌溉施肥等。
根部施肥是将肥料直接施加到作物生长的根部附近,使养分能够更快速地吸收。
叶面施肥则是通过将肥料喷洒到作物叶面,通过叶片的吸收来提供养分。
灌溉施肥则是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浇灌的方式进行施肥。
5.控制施肥量和时间:合理控制施肥量和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养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测定施肥量,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
作物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杂交施肥技术:根据杂交种的特性和需求,将不同的肥料按比例混合后施给作物,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比如对于绿肥作物,可以与化肥混用后施肥,以减少化肥的用量。
2.穴施肥技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将肥料钻入土壤中,使养分能够直接供给到作物根系。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养分的损失,并且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引言:农作物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施肥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施肥原则1.1 营养平衡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保持农田土壤养分的平衡,避免因长期单一施肥而引发的营养失衡问题。
1.2 土壤环境适宜原则施肥应根据土壤类型、质地、酸碱度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品种和施肥方式,避免因施肥不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
1.3 时期适应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期和需求特点,科学安排施肥时间,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要,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施肥时间2.1 基肥期基肥期是指农田开垦、整地、肥料施用的初期。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一般在播前或移栽前进行施肥,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2 追肥期追肥期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适时进行补充肥料的施用。
一般可以在作物萌发后的生育期及生长旺盛期进行追肥,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壮实。
三、施肥量3.1 营养需求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时期和产量目标,合理确定作物对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需求量。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避免养分过量或缺乏。
3.2 施肥比例施肥应根据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比例进行科学配置。
通常认为,大部分作物对氮的需求较高,磷和钾的需求相对较低,但具体比例还需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四、施肥方法4.1 施用方式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
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施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施肥。
4.2 施肥方式施肥方式有点施、沟施、穴施、条施等多种形式。
需要根据作物的品种、布局和土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确保肥料能够充分接触作物根系,提高利用率。
大田作物施肥技术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大田作物种植是黑龙江地区常用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之一。
可以采用大田作物种植的农作物有很多,无论是哪种农作物,在种植过程当中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种植产量和质量。
这些必须的条件包含日照、营养以及温度等因素。
其中营养可以通过土壤当中自带的营养物质进行提供,但是土壤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可以人为地进行肥料的施加,为土壤增加营养,使得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获得有机物质,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如果说农作物是我们人类的粮食,那么肥料就是农作物的粮食。
要想使农作物的产量获得增加,那么就离不开肥料的施加。
在农业种植过程当中,我们拥有丰富的增产丰收经验,而通过这些经验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施加肥料进行增产的这一技术措施,可以产生的效果高达40%~65%。
由此可见,肥料拥有非常大的益处,但是任何物质的世家都要有底线,我们要在合理科学的范围之内进行使用。
按照土壤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供给,才能够恰到好处的做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一、大田作物玉米施肥技术玉米是我国黑龙江地区主要的农作产品之一。
在进行大田作物玉米的种植过程当中,我们对齐肥料的施加拥有一定的要求。
下面对于大田作物玉米的施肥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
1、玉米的需肥规律①不同的农作物生长过程当中的形式也不同。
对于玉米来说,它的营养物质所供给的器官也不一样。
玉米3叶期以前所需的养分由胚乳供给。
所以我们要对农作物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学习,针对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施肥,这样才能够做到精准有效。
②第4片叶出现至拔节前,此期根系和叶面积都不发达,生长缓慢,吸收养分较少。
吸氮量约占一生需氮量的2%,对磷的吸收占-生的1%,对钾的吸收占一生的3%。
此期是玉米的需磷临界期,需要量不大,但不可缺少。
原因在于磷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氮的吸收,缺磷根系发育不良,影响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形成紫苗。
2、玉米施肥技术我们在进行肥料施加的过程当中,是有很多施肥的节点和环节的。
作物叶面施肥及其应用技术
期 各 喷 1 , 度 为 0. % 0. 5 。 增 次 浓 1- 1茗
产 素 :含 C + e M + n B O. %, u F + n Z + ≥1 O
二 、影 响叶面 肥 吸收 的 因素 和增 效措 施
( ) 一 影响 叶 面 肥 肥 效 的 因素 1 作 物 因 素 。如 水 稻 、 麦 等 叶 片 、 小 窄 长 , 蜡 质 , 收 能 力 较 低 。 双 子 叶 具 吸 而 作 物 如 油菜 等 叶 片 宽 大 , 收 效 果 好 。 吸 2 气 候 。 一 般在 温 度较 高 ( 8 c 、 2 o~ 3 c 、湿度较大 ( 对湿 度8% O c) 相 0~ 9 % 、 风 ( 于 3 ) 条 件 下 , 物 O )微 小 级 的 作
红 薯 施 钾 肥 宜 在 薯 块 膨 大 期 。 油 菜 施 硼肥应在 现蕾和初花 期。
7 d;叶 类 蔬 菜 在 苗 期 喷 施 , 浓 度 为 0. % 0. % 3 - 4 。注 意 尿 素 不 能 在 作 物 的 盛 花 期 喷 施 。 磷 酸 二 氢 钾 : 含 磷 量
( 2 5 %, 钾 量 ( 2) 4 水 溶 性 PO) 2 含 K0 3 名, 强 , 提 高 作 物 的 生 理 功 能 , 进 有 机 可 促 物 的 合成 . 于 作 物 茎 秆 及 子粒 的 生长 利 发 育 。 用 方法 : 类 于 拔节 、 穗 和 灌 施 麦 抽 浆 期 各 喷 1 , 度 为 0. % 1 。薯 类 次 浓 5- % 在 收 获 前 4 — 5 喷 施 2 3 ,每 次 间 04 d -次 隔 1 一 d O 1 。西 瓜 在 膨 大 期 喷 施 , 度 5 浓 为 0. % 0. % 4- 5。 ( ) 量 元素 叶面 肥 二 中
植物施肥的方法和特点
植物施肥的方法和特点植物施肥方法、特点及主要的适用作物如下:1、撒施利用机械或人工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撒后及时灌水或耕翻覆土,主要用于基施。
主要特点:①适用于密植、根系在耕层广泛分布的作物;②有利于作物早期吸收,但易流失。
适用作物:结合整地撒施基肥的各种作物。
2、条施(沟施) 条施即开沟施肥,施后覆土,根据作物种类可以开不同深度的条形沟、环形沟或放射状沟等。
主要特点:①肥料近根,容易被吸收利用。
②肥料被土壤固定程度低,有效时间长。
③肥料深施,能促进根系向下深扎,有利于抗旱。
④机械化分层施肥,能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求。
适用作物:主要是密植作物及苗圃等。
多用于垄作或条播作物。
3、穴施在作物种子周围或定植作物幼苗根部,挖穴施入肥料并覆土。
主要特点:①适用于株行距较大的中耕作物和深根作物。
②肥料易被利用,时效长。
③机械或人工投入大适用作物:大田中耕作物和果树、林木等。
4、冲施液体肥料或将固体肥料溶化在水中,让肥料随着灌水施入。
主要特点:①适用于设施农业或需经常追肥的经济作物。
②施用方法简单。
③施用效果好,不损伤作物,肥料利用率高。
④土壤中移动性较弱的矿质元素施用效果较差。
适用作物:有灌水条件且水肥同步的大棚蔬菜等。
5、微灌施肥利用滴灌(喷灌)设施将作物需要的养分、水分一体化供给,并将土壤灌水范围限定在作物主要吸收根层。
主要特点:①能少量多次、适时满足作物各阶段养分需求②便于肥料和农药的施用;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不污染环境。
③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适用作物:以旱区农业和设施作物为主,大田、果、蔬均可。
6、精准施肥又称可变量施肥,能够实现在每一操作单元上因土因作物全面平衡施肥,是精准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主要特点:①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②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
③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要求较高,适合大面积操作。
适用作物:以大田作物为主,取决于“3S”农业技术水平。
施肥技术方案
施肥技术方案一、引言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施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田土壤质量,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施肥技术方案,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二、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种植前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整个农田的施肥方式。
基础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肥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2. 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整个农田,可以使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施肥。
3. 注意施肥时的间距和深度,避免肥料过浅或过深。
4. 施肥完成后,及时进行土壤覆盖,避免肥料流失。
三、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补充养分的施肥方式。
追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确定追肥的时间和种类。
2. 将肥料均匀撒施在作物根系周围,可以使用分批施肥或喷洒的方式。
3. 注意追肥时的施肥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
4. 追肥后,及时进行土壤湿润,促进肥料的吸收和利用。
四、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叶片表面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肥。
叶面喷施的目的是为了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微量元素,促进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养分缺乏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叶面喷施。
2. 将肥料充分溶解在水中,注意控制浓度和PH值。
3. 在作物生长期间,选择阳光充足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叶面喷施。
4. 喷洒时要均匀覆盖作物的叶片,避免过量喷洒导致叶片烧伤。
五、其他技术方案除了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喷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施肥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具体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和应用,如滴灌施肥、穴施肥、双层施肥等。
这些技术方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六、总结施肥技术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
基础施肥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养分,追肥和叶面喷施能够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常见作物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要领
30
10-15
20-40
1、小麦基肥施肥技术,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黏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
高产田,一般亩施45%复合肥40~50千克,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中低产田,可亩施45%复合肥30~40千克。
4、施盖顶肥补施盖顶肥主要防止棉花后期缺肥而早衰,促进植株稳健生长,增强抗病、抗虫、抗早衰能力,争取多结秋桃和增加铃重。一般于打顶前后进行根外追肥,对缺氮或早衰棉田,每亩喷施1%尿素溶液50~75公斤,5~7天一次,连喷2~3次。对缺磷、钾或旺长贪青晚熟棉田,每隔7~10天喷一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3次,以达到后期不黄叶、不落叶、不早衰、高产优质的目的。
作物需肥规律
作物名称
每生产1000千克
施肥技术要领
N
P2O5
K2O
莲藕
6.04
2.22
4.56
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公斤、通用型复合肥60~80公斤,并施入钙、硼、锌等肥料,然后深耕20~30厘米,耕细耙平,放入3~5厘米浅水待用。
合理追肥。第一次在植株有1~2片立叶时(定植后25~30天)施入,每亩施尿素15公斤或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硫酸钾7.5~10公斤;第二次在有5~6片立叶(定植后40~50天)时,每亩施高氮钾复合肥20~25公斤;第三次在终止叶出现时施入,此时开始结藕,每亩施高钾型复合肥15~20公斤,或施入腐熟的人畜粪肥2000公斤左右。施肥时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每次施肥前放浅水,让肥料溶入水中,施肥后2天再灌水至原来的深度,追肥后泼浇清水冲洗荷叶。对深水藕田,最好做成肥泥团追施,以防肥料漂浮。施肥时注意24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导言:农作物施肥技术规程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确保作物生长的正常需求和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合理安排施肥措施的一系列技术规定。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肥料选择、施肥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科学可行的农作物施肥技术指导。
一、施肥原则合理施肥是农作物健康生长和增产的关键。
采取以下原则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 依据土壤肥力状况: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2. 平衡供给养分:施肥应注意提供作物所需主要养分氮、磷、钾的平衡供给,以及微量元素的适量补充。
3. 细分施肥:根据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和需求,在不同生长期实施不同的施肥措施。
4. 动态管理:根据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施肥措施。
二、肥料选择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根据土壤类型和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秸秆堆肥等。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2. 矿质肥料:矿质肥料是提供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重要来源。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矿质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
要注意矿质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避免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微量元素肥料: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农民应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分析结果,适量添加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硼肥、锰肥、锌肥等。
三、施肥方法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播种前或栽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要,合理选择有机肥和矿质肥料进行基础施肥。
有机肥料可通过耕种和翻晒等方式与土壤混合,使其充分发挥营养作用。
2. 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需求进行的肥料补充。
农民应根据作物的生育期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追肥时机和施肥量。
追肥可采用根域施肥、叶面喷施等方式进行。
3. 水田施肥:水田施肥是指在稻田中施肥的一种方法。
施肥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施肥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有哪些施肥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施肥的一些方法、技术和注意事项:施肥方法:1. 基础施肥:在种植前或种植季节开始时,将主要的肥料均匀地施入土壤中,以为作物提供基本的养分。
2.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养分需求,适时追加肥料。
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滴灌等方式进行。
3. 局部施肥:针对某些特定作物的需求,可以在特定区域进行施肥,以满足作物的特殊养分需求。
4. 有机肥施用:使用有机肥料,如堆肥、腐熟的动植物废弃物等,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施肥技术:1. 土壤测试:在施肥前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从而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2. 合理配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期、养分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配比,确保作物得到全面的养分供应。
3. 分次施肥:将总的肥料量分成几次施用,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造成养分浪费或土壤污染。
4. 深施肥:将肥料施入土壤深处,有助于根系更好地吸收养分,避免养分流失。
注意事项:1. 量力而行: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来确定,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养分浪费或环境问题。
2. 均匀施肥:施肥时要保证肥料的均匀分布,避免造成局部过浓或过淡。
3. 避免过量:过量施肥可能导致养分积累、土壤盐分过高,对植物生长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 选择适宜时机:施肥时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时机,避免在作物生长迅速阶段施肥,导致病虫害问题。
5. 合理选择肥料: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避免过多的无效元素施用。
综上所述,合理施肥需要考虑作物需求、土壤状况和环境保护等因素,遵循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农作物种植的精准施肥技术
农作物种植的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是现代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利用施肥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农作物种植的精准施肥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实现精准施肥管理。
一、土壤检测技术土壤检测技术是精准施肥的基础。
通过对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我们能够了解到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是否充足,从而调整施肥方案。
常用的土壤检测技术包括土壤分析和土壤pH测试。
通过对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农民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管理,避免浪费和过量施肥。
二、基于作物需求的施肥技术在进行施肥决策时,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施肥方案。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对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也不同。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精确施肥。
例如,在作物生长初期,氮肥的施用量较大,以促进植株生长;而在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磷肥和钾肥的施用则更为重要,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三、精准施肥装备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装备的更新也为农作物精准施肥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农民可以借助各种精准施肥装备来实现有效施肥管理。
这些装备包括智能化施肥机、无人机和农田监测系统等。
智能化施肥机通过精确的施肥量控制,能够将施肥过程自动化,减少施肥误差。
无人机和农田监测系统则可以借助遥感技术和传感器监测土壤养分和植物生长状况,提供及时的施肥建议。
四、有机肥料的应用有机肥料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施肥选择。
相比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养分利用率。
有机肥料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通透性,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根系发达。
同时,有机肥料还能够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农作物种植的精准施肥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运用土壤检测技术、基于作物需求的施肥技术、精准施肥装备的应用以及有机肥料的使用,农民可以实现施肥管理的精确化,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一、施肥原理作物施肥是为了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施肥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分供应:作物需要不同的养分来维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主要元素(氮、磷、钾)、次要元素(钙、镁、硫)以及微量元素(锌、铜、锰等)。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满足作物的需求。
2.养分吸收:作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不同养分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释放特性不同,因此施肥时需要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3.养分转运:施肥后,养分需要通过植物体内的转运系统被输送到需要的部位。
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在植物体内通过根系、茎、叶等组织间的转运来满足作物的需求。
二、施肥技术作物施肥技术是指根据施肥原理,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以下是常用的施肥技术:1.基础施肥:在播种或栽植前,将适量的有机肥或化肥施入土壤中,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基础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作物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追肥: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适时进行追肥。
追肥可以补充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消耗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追肥的方法有根际追肥、叶面追肥等。
3.深层施肥:对于根系生长较深的作物,可以采用深层施肥的方法。
深层施肥可以使养分更好地被根系吸收,增加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定向施肥: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养分配比和施肥方法,进行定向施肥。
定向施肥可以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减少养分的浪费,提高施肥效果。
5.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具有互补的优点,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而化肥可以提供快速有效的养分供应。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施肥效果。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为了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不完全相同,因此针对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不尽相同。
以下将对一些主要作物的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介绍。
1.谷物作物谷物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需肥规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
在苗期,主要需肥氮、磷和钾;在拔节期,氮素和磷素的需求量较大,钾素需求也逐渐增加;在灌浆期,需要充足的氮素和磷素,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谷类作物的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作物种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以满足幼苗期的需要;追肥主要是在苗期和拔节期及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果树作物果树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与谷物作物略有不同。
果树的需肥规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实发育期。
在生长期,果树需要充足的氮肥,以促进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在花芽分化期,需要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有利于芽并形成和分化;在果实发育期,需要充足的钾肥,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果树作物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果树栽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以满足树体生长的需要;追肥主要是在果树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3.蔬菜作物蔬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配方施肥技术与谷物作物和果树作物也有所不同。
蔬菜作物生长期较短,一般分为苗期、生长期和结果期。
在苗期,主要需要磷、钾等养分促进根系的发育;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氮肥和磷肥,促进叶片和茎的生长;在结果期,适量补充钾肥有助于促进果实的发育。
蔬菜作物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和叶面施肥三个阶段。
底肥的施用是在蔬菜作物栽植前将磷、钾等主要养分施入土壤中;追肥主要是在蔬菜生长期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叶面施肥是通过喷洒肥料溶液的方式将养分直接供给叶面,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根茎类作物科学施肥方案肥料,实用技术
根茎类作物科学施肥方案肥料,实用技术
根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红薯、淮山、巴戟等,均属于喜钾作物,增施钾肥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南方根茎类作物主产区的走访调研,金正大高级农艺师结合公司肥料给出了一整套科学施肥方案,供农民朋友借鉴: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金正大优质复合肥如15-15-15S、17-17-17S。
也可选用金正大硫基控释肥,如18-9-18、18-8-16等。
马铃薯追肥:在马铃薯开花现蕾期,也是地下块茎膨大期,结合浇水、培土进行追肥,选用金正大硝基肥15-5-20,8-15天追肥一次,连续2-3次。
淮山追肥:苗期、甩蔓期和现蕾期各追肥1次,以金正大硝基肥21-6-13为主,沟施覆土为主。
芋头追肥:可在幼苗前期追一次提苗肥,发棵和球茎生长盛期的初期、中期追肥2-3次,施肥量前少后多,逐渐增加,氮、磷、钾肥要配合施用。
后期应控制追肥,避免贪青晚熟。
追肥可选用金正大硝基肥15-5-20、16-6-24S或硝硫基17-7-17等。
巴戟追肥:在种植后的两年内,每年配合除草进行追肥2-3次,以金正大高塔肥15-15-15或17-17-17做底肥。
追肥可用金正大硝基肥15-5-20、17-7-17或16-6-24等高钾肥。
第1页共1页。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一、当前农民在施肥量、施肥方法1、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氮素过多容易造成茎叶徒长、组织柔弱,抗病能力降低,尤其是生长发育后期偏施氮肥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因此,施用氮肥应适时、适量,而且要与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作物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2、忽视微量元素的施用只注重氮、磷、钾的施用,认为就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忽视了微量元素的施用。
后果是微量元素跟不上,不仅影响了大量元素的吸收利用,造成浪费,而且会因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
因此,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在施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配合施用铁、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3、施肥越多越好施肥量过大,虽然有时产量、收入提高了,但因成本过高,实际收益却不高;有时因为只促不控而导致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生殖器官生长发育不足,产量下降,适得其反。
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最佳施肥方案,充分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4、出现缺肥症状后再施肥肥料施入后,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作物出现缺肥症状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
所以施肥应根据作物需肥特性以及光、温、水、施肥方法等因素来确定施肥时间。
5、施肥浅或表施施肥浅或表施,肥料易挥发、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
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果。
6、盲目采用“一炮轰”施肥方法一次性施肥必须掌握施肥技术和施肥方法,盲目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必然导致减产减收。
例如坡耕地、漏水漏肥地块,采用一次性施肥,易造成肥料流失,导致后期脱肥。
土壤肥沃的地块,采取一次性施肥,前期氮肥供应量过大,会导致前期作物徒长,后期倒伏。
二、农民经验(一)选择适宜品种,防止越区种植。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与方法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与方法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谷物的种植来说,合理的施肥技术与方法能够直接影响到谷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谷物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施肥技术与方法。
一、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谷物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物质补充,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通常采用化肥或有机肥的形式,通过施入土壤来提供营养。
1. 化肥施用化肥是一种常见的施肥方式,可根据农田土壤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和施肥剂量。
常用的化肥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和单一元素肥料。
在施肥时,应根据谷物的品种、生育期和土壤养分含量等因素来确定施肥量。
一般而言,氮肥在谷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需求量不同,要根据生育期的需要进行分期施肥。
磷肥主要用于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养分吸收能力。
钾肥则对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有较大作用。
2.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通过将动植物残体或农业废弃物转化而成的一种肥料。
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在谷物种植过程中,适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二、追肥施用追肥是在谷物生长阶段中对作物进行补充养分的施肥方式,常见的追肥包括追氮肥、追磷肥和追钾肥。
1. 追氮肥氮肥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谷物对氮的需求量较大。
在谷物生长过程中,氮肥的供应要根据作物的生育期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灵活调控,以满足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
追氮肥的施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土壤施肥、水肥一体化和叶面喷施等方式进行。
在选用氮肥种类时,要注意氮肥的施用速效性和持效性,尽量选择对谷物生长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肥料。
2. 追磷肥磷是谷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磷肥的追施能够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水平。
在追施磷肥时,应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磷含量来决定施肥剂量和施肥时间。
追施磷肥可以通过直接追肥、沟施和穴施等方式进行。
其中,直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期内将磷肥直接施入作物根际的土壤中;沟施是将磷肥沿作物行间进行沟施;穴施是将少量磷肥直接施入作物的孔洞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西瓜施肥技术
• 第2次追肥在幼瓜期(幼瓜 退毛时),每亩追施“丰 喜”牌硫型高塔复合肥 (N:P2O5:K2O=22:5:15) 12—15公斤。
西瓜蔓伸长以后,对养分吸收 数量增加,此时追肥对西瓜营养体的 形成和开花坐果十分有利。应选用高 氮低磷中钾型复合肥料。或者每亩追 施尿素20-25公斤、硫酸钾10-12公斤。 伸蔓肥以穴施为宜,但施肥穴不宜太 接近瓜株,以免伤根,施肥后盖土。
番茄耐氯力弱,作不物适应用施施肥技术用含氯肥料。
番茄施肥技术
基(底)肥:
番茄根系庞大,吸肥能力强,在适宜的栽培条 件下产量较高。因此,一定要施足基肥,并做到有 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定植前每亩基施腐熟的有机 肥4000—5000公斤。“丰喜”牌硫型复合肥 (N:P2O5:K2O=15:15:15)50—60公斤、 “罗布泊”牌硫酸钾15—20公斤。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番茄施肥技术
施肥方法:
先将全部有机肥和50%—60%的化肥均匀的 撒于地表,然后深翻30—40公分, 剩余的化肥在整地时用施肥耧将化 肥施入土表下15—20公分处。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番茄施肥技术
追肥:
定植后一周进行第一次 追肥,每亩追施“丰喜”牌硝 基复合肥(N:P2O5:K2O=26:13:0)20—25 公斤,将肥料施入土表下10—15公分处。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上述基肥和追肥均为露地栽培条件下 的施肥量,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的 施肥量比上述用量增加20%左右;并 且,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不应施用 尿基复合肥和铵态氮肥,以免产生氨 中毒现象。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番茄施肥技术
叶面喷肥:
在每穗果的现蕾期,喷施1500倍的禾丰硼 溶液1次;在每穗果的幼果期至膨大期,喷施 300—400倍的“丰喜”牌农用硝酸钙溶液1— 2次、0.5%尿素溶液和0.5%“宜欣”牌磷酸 二氢钾溶液2—3次。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番茄施肥技术
追肥:
第一穗果坐住后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追施 “丰喜”牌硝硫基复合肥 (N:P2O5:K2O=15:15:15)30—40公斤、 “丰喜”牌农用硝酸钙10—15公斤。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番茄施肥技术
追肥:
之后,每采收一茬果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 施“丰喜”牌硝硫基复合肥 (N:P2O5:K2O=16:6:21)25—30公斤, “丰喜”牌农用硝酸钙10—15公斤。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一)、西瓜需肥规律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一)、西瓜需肥规律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一)、西瓜需肥规律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一)、西瓜需肥规律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二)、西瓜施肥技术
• 1、 基肥 基肥必须做到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每亩应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 腐熟的饼肥200—300公斤、“丰喜”牌硫型 BB肥(N:P2O5:K2O=18:16:14)40—50 公斤,或者50%的“丰喜”牌西瓜专用 肥(N:P2O5:K2O=1.7:1:1.5) 40—45公斤。有机肥在深 翻土地时施入;化肥在播 种前用机械施肥耧施入土 表下20—25公分处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二)、西瓜施肥技术
• 2、 追肥(一般应追肥3次。) (1).第1次追肥在团
棵期, 每亩追施“丰喜”牌硝 基复合肥(N:P2O5:K2O= 26:13:0)12—15公斤,采用 穴施方法,将肥料施入土表下 15公分处。
(巧追苗肥,以促进幼苗的正常 生长发育忌过多、距 根部过近,以免烧根造成僵苗。)
天然水润防晒霜 打造美腿的秘密武器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一)、西瓜需肥规律
• 西瓜全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 收比例大致为3.5:1:4.0。西瓜对硼、 锌、锰、钴等微量元素较敏感,全生 育期吸收量分别为90、120、80、20 毫克/千克(干物重)。
据无土栽培研究资料,每生产1000公 斤西瓜,需吸收氮素1.94公斤、五氧化二 磷0.39公斤、氧化钾1.98公斤。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Thank You!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茄子施肥技术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茄子施肥技术
茄子需肥规律
茄子具有侧根生长良好、纵深生长旺盛的发达 根系,但它的根系木质化较早,再生能力差,不适 于多次移栽,但比较耐肥。但不耐干旱,为获 得高产,最好选用富含有机质和保水保肥能 力强的土壤。茄子的生长期可分为发芽期、 幼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四个时期。 茄子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有氮、磷、 钾、钙、镁、硼等多种元素。
西瓜施肥技术
笑面 心酷 滚根 ,对 。暑 ,植
长练贫 刀就瘠 对赤圆 天红滚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玉拔水千入下 瓶出晶点齿咽 。金。红便顿
佩 樱作除 刀 桃冰烟 , ,雪火 斫 一声气 破 团。, 苍黄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西瓜堪称“瓜中 之王”,性寒解热, 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 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 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 的利尿作用,因此有" 天然的白虎汤"之称.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二)、西瓜施肥技术
• 第3次在西瓜膨大期,每亩追施“丰喜” 牌硝硫基复合肥(N:P2O5:K2O=16:6:21) 20—25公斤。
(在幼瓜长到鸭蛋大小时,西瓜进入吸肥高峰期。此期若缺肥不 仅影响瓜的膨大而且会造成后期脱肥,使植株早衰,既降低西瓜产量, 又影响瓜的品质。所以要酌情施用坐瓜肥,应施用高氮低磷高钾型复 合肥料。)
(西瓜膨瓜后进入后期成熟阶段, 根系的吸肥能力明显减弱,为弥补根系 吸肥不足而确保西瓜的正常成熟与品质 的提高,可进行叶面喷肥。)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番茄施肥技术
番茄需肥规律
番茄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种养分的吸收比例和 数量不同,一般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在生育前 期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数量虽不及后期多,但苗期 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蕾期是氮素营养的临界期, 加强生育前期氮、磷营养供应,可为番茄高产奠定 基础。在番茄第一穗果开始结果时,对氮、磷、钾 三要素的吸收数量急剧增加。
作物适用施肥技术
叶面喷肥
在开花前和开花后,各喷施 一次2000倍的禾丰硼溶液。在 雄花开放前和雌花坐果后各喷施 一次300—400倍的“丰喜”牌 农用硝酸钙溶液。在幼瓜期和膨 瓜期各喷施一次5000倍的禾丰 锌溶液。在坐瓜后至西瓜成熟前 半个月,喷施0.5%尿素溶液和 0.5%“宜欣”牌磷酸二氢钾溶液 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