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的主要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的主要措施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商品市场总体运行平衡,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本文分析了市场波动呈现出的新特点,依据市场调控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了目前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市场调控商品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据商务部对20XX年上半年商品市场供求趋势调查分析,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的69种,占23%;供求平衡的218种,占%;供不应求的13种,占%。总体上,当前商品市场运行平衡,品种丰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极易造成国内市场异常波动的不稳定因素。

商品市场平稳背后的隐忧

对外依赖性增大

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特别是能源、资源的约束,经济安全已蕴涵一定的风险。在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品中,能够满足20XX 年国内需求的只有21种,到2020年仅剩下6种,铁、铜、铝等矿产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70%,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40%和60%,一些进口产品来源地过于集中,部分产品出口对局部地区依存度过高。国际竞争方式已经不局限于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而是出现了一些新形式,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复杂性。

突发事件经常发生

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突发事件较多,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火灾等自然灾害;包括工矿商贸等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事件等事故灾难;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除此之外,突发事件还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造成市场异常波动。

农业生产行为趋同

农产品的突出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双重约束。在我国,由于农业现代化

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一家一户小生产的分散性、趋同性十分明显,因此供求方面的信号往往引起农民生产行为的趋同,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时常交替出现。另外,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一旦发生供不应求现象,恢复供需平衡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异常波动的持续性。

市场配置资源水平不高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有将近96%的消费品、94%的农副产品和88%生产资料的价格均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基本确立。但是,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市场信息零散并且混乱,甚至出现失真的现象,以致呈现严重的不对称性,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据调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目前已达亿吨,大于市场需求亿吨,现阶段正在建和拟建的能力还有亿吨,汽车、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少数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幅度达200%以上。这种异常波动不仅影响了市场供应和农民增收,也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运行。

当前市场异常波动的新特点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先后爆发了重大洪涝灾害、非典型性肺炎、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市场异常波动。从各地爆发的市场异常波动来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突发性。市场异常波动,不仅伴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发生,而且受谣传等非客观因素影响明显。从所需的应急商品及其规格来看,也具有不可预知性,因突发事件不同而不同。例如,20XX年春节前夕,河南省连降大雪,交通严重受阻,引发北方各市蔬菜价格大幅上涨;20XX年我国局部地区爆发“非典”,食醋能防非典的谣传迅速引发南方六省区大面积抢购现象,北京市将要封城的谣传迅速引发北京市城八区部分商品严重脱销。从应对异常波动所需的商品来看,“非典”所需的应急商品主要包括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应对禽流感所需的应急商品主要是八角茴香;从品种规格来看,“非典”期间,尽管国家储备了大量粮食,但由于粮食加工和包装需要一定的时间,北京市场仍出现了小包装大米脱销的现象。

扩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现代传媒的发展,市场异常波动具有极大的扩散性,小范围的人心浮动容易造成大范围人心浮动,局部地区波动引发全局性波动。如20XX年“非典”爆发初期,广东省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醋的事件,抢购行为当天就蔓延到南方六省区。

国际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资源跨国流动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全面,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也越来越紧密,不仅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冲击,而且应

对难度也更大。如20XX年以来国际糖价大幅上涨,由每磅6美分涨到20美分左右,由此引发国内糖价大幅上涨,尽管国家为稳定国内糖市投放了大量国家储备糖,但收效并不十分明显。

危害性。由于市场异常波动具有突发性和扩散性,并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应对工作难度大、要求高,因此一旦各部门配合步调不一致,应对不及时或措施不到位,就将产生“蝴蝶效应”,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巨大损失。

市场调控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目前,商品市场平稳背后潜伏着隐忧,局部地区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还呈现出新特点,但一些地区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只看到商品市场的丰富和繁荣,重视“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作用,而忽视了市场调控,弱化或取消了原有的市场调控手段。一些地方虽然制定了市场应急预案,但预案内容空洞,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难以操作。

从理论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在市场机制失灵或者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等导致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下,政府对市场实施必要的干预,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从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市场调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十分关心市场调控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为加强应急管理,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

调控的同时,专门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应急预案体系,不仅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而且制定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方面的25个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各部门还结合自身职责制定了部门应急预案。

市场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组织实施市场调控应遵循以下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