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广利王
中国海洋文化史
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
海防思想史反映的海权观与海洋意识
陈尚胜《明初海防与郑和下西洋》-《南开学报》1985(5); 时平《元明时期的海权观念与郑和下西洋》-《郑和研究》1988年 (7); 王家俭《魏默深的海权思想》-《清史研究论薮》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戚其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王宏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年; 《中国海疆通史》(张炜等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明朝中期的海防思想研究》(易泽阳)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王宏斌)商务印书馆,2005年
南海神庙文献汇辑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广州出版社2008海疆文獻初編海疆文献初编沿海形势及海防编委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一二三辑共61册明姚虞岭海舆图清佚名清初海疆图说清陈伦炯天下沿海形势录清朱逢甲沿海形势论清严如煜沿海碉堡说清华世芳沿海形势论清华湛恩沿海形势考英国金约翰辑海道图说山东海疆图说明黄衷海语明佚名海道经清吕调元校东南洋针路清齐召南海道编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川渎海道清郭起元吴中江海形势说皇朝经世文编清朱正元福建沿海图说嘉靖海道经佚名海运则例附供祀记清龚柴中国海岛考略清姚棻虾夷纪略等等
时平
《郑和时代的中国海权》晨光出版社 , 2005; 《中国航海文化论坛》第1辑,海洋出版社 , 2011;(主编) 《中国民间海洋信仰与祭海文化研究》海洋出版 社 , 2011;(主编) 《中国民间海洋信仰研究》海洋出版社 , 2013; (主编)
中国海洋文化史
海洋意识 海权观念
南海神庙: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旧称扶胥村)
還有一座在西關大觀河德興橋附近(今廣州酒家北側)
神仙也要皇帝封?从古代帝王热衷封神的背后看皇权与神权的融合
神仙也要皇帝封?从古代帝王热衷封神的背后看皇权与神权的融合贵为天⼦,普天之下,莫⾮王⼟,率⼟之滨,莫为王⾂。
⾃秦始皇开创“始皇帝”的伟⼤事业以来,两千多年中国出了近五百位皇帝,皇帝的地位⾄⾼⽆上,受到“皇封”,对⽼百姓来说是⽆⽐荣耀之事。
皇帝为表⽰对某⼈的尊宠,也乐于封官许愿。
⼈也就罢了,许多神仙,竟也“有幸”受到“皇封”,虽有些“越权”,但事实上提⾼了“神仙”在⼈间的社会地位。
到底是神仙⼤还是皇帝⼤,将⼈们弄得⼀头雾⽔。
中国的神仙谱系,⼤多来⾃道教体系⾸先要说,神和仙是两回事。
神⽐仙的概念早得多得多。
神属于⾃然,⾮⼈⼒⽽及,“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盘古开天地”那样的事情,是“神”才能做到的;仙则是⼈可以修来的,“⽼⽽不死⽈仙”,关⽻、妈祖、吕洞宾等,历史上实有其⼈,道教认为⼈经过修炼可以达到“仙”的境界。
从炎帝、黄帝那时侯,到夏、商、周,中国就有信奉“神”的现象,⽼天爷其实就是神,那时候还没有⽟皇⼤帝的概念,叫上帝、天帝、昊天上帝。
“天垂象,⽰吉凶”,中国为什么叫“神州”?因为中国是⼀个信奉神的国度,尤其是商朝,神有着⾼⽆上的地位,“尚⿁”、“尊神”是商朝的国策基⽯。
最⾼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神的意志治理国家,商朝的法律是根据“天”与“神”的名义制定的,还有专门与“神”沟通的神职⼈员巫、史。
⽽“仙”的出现,是战国时期的事了,伴随着⼈追求长⽣不⽼的观点⽽来,不只秦始皇追求长⽣不⽼,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王都盼望长寿长⽣,后来神与仙的观点慢慢模糊同⼀化,统称神仙。
神仙谱系的形成,离不开两位著名的道学名家⽼⼦和庄⼦,尤其是庄⼦,提出了许多神仙概念,“藐姑射之⼭,有神⼈居焉,肌若冰雪,绰约若处⼦,不⾷五⾕,吸风饮露,乘云⽓,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
“⾄⼈”、“神⼈”、“真⼈”、“⼤⼈”都是庄⼦笔下的“神仙”,有“不死之道”。
⽼⼦和庄⼦都被后来的道教尊为祖师级⼈物,就连黄帝也由⼈⽂始祖抬上了神仙地位。
“黄⽼起于齐,神仙之说与黄⽼通”。
南海神庙 广州的海神信仰“情结”
南海神庙广州的海神信仰“情结”千百年来,南海神庙作为广州海神信仰“情结”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见证了广州乃至中国海上对外交往的历史。
如今,南海神庙以其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珍贵的文化内涵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
标签:南海神庙海神信仰情结南海神庙是一座古代祭海的海神庙,自建庙以来,香火不衰,迄今已有千年历史,一直是人们海神信仰的精神寄托。
一、南海神信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大地四周被海水包围。
局限于这种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他们相信有一位法力无边的神主宰者海上的一切,为了获得海神的保佑,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对它产生敬畏之心,纷纷为他立祠,修建海神庙。
海神信仰作为人类在神秘莫测,未知海洋世界所经历的海上活动找到的一种精神寄托。
最早的祭海活动从夏商周就开始了,当时的祭祀仪式比较简单。
有固定祭祀庙宇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秦朝,后来隋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在近海建海神祠。
据记载,广州南海神庙之始在唐太宗贞观年间。
南海神庙位于今广州黄埔区庙头村,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庙的院门有一座石牌坊,上书“海不扬波”,庙内殿宇供奉的海神叫祝融。
相传祝融本是一位火神,因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神为一身,也被称“南海神”。
庙内第二进建筑仪门的东侧,有位面呈棕色,貌似外邦人的男子塑像。
只见他左手举至额前,遥望远方,身披衣冠,双目炯炯有神。
相传唐朝时,古波罗国有一位来华使者朝贡,回程经过南海神庙将两枚波罗树种子播于庙内,后因迷恋庙中的美景而误了返程的船只,于是他追悔莫及,望江而泣,后立化海边。
人们认为他是友好使者,将其厚葬,并按照他生前的样子给他穿上中国服饰,将塑像立于南海神庙中,封为达奚司空,因此,南海神庙也叫“波罗庙”。
关于波罗庙还有另一个传说,宋朝有位天竺高僧的弟弟,叫达奚,他跟随兄长经海上来到中国,来到南海神庙便进庙叩拜海神。
南海神祝融见他是天竺高僧的弟弟,而且本领高强,就力劝他留在庙中协助共管南海。
南海神庙_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
“海 不 扬 波 ”石 牌 坊
愿 望 与 日 俱 增 。可 以 说 南 海 神 庙的建立是适应了当时海上
黄 木 之 湾 ”! "。 始 建 于 隋 开 皇 十 四 年( 594 年 ) , 是
贸易等各种形势的需要。
中国古代帝王祭祀海, 是因为:
有关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最早可见之于 《淮南子·人间训》。它提到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 贪 图 岭 南 越 人 的 犀 角 、象 齿 、翡 翠 、珠 玑 而 使 尉 屠 睢 率 领 五 十 万 军 人 入 岭 南 。说 明 岭 南 其 时 已 有 犀 角 、象 齿 等来自海外的珍宝了。其后,《汉书·地理志》载, 汉 武帝元鼎六年( 公元前 111 年) 灭南越国之后, 派谴 一支官方船队已到达印度半岛南部, 最后到达锡兰 岛( 今斯里兰卡) 。与此同时, 古罗马帝国商人的船 队也由红海进入印度洋, 沿阿拉伯湾航行到印度半 岛南部, 汉帝国和古罗马帝国各自到达同一远航点, 中国与东南亚和欧洲发生了贸易关系。广州西汉第 二 代 南 越 王 墓 出 土 了 来 自 南 亚 、中 亚 的 象 牙 、香 料 、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国家级:民间舞蹈:醉龙舞项目简介:舞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
源起宋代,盛于明清。
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巡游活动。
早期舞醉龙没有音乐伴奏,只有呐喊声,后随舞狮鼓点,以“三星鼓点”为主。
舞蹈内容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巡游。
原舞醉龙者是在拜祀过程中随意舞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为民间舞蹈。
在舞蹈中,舞龙者如略有清醒,持酒埕者则又强灌,务必使舞龙者醉之。
醉龙源于中山,流传于长洲、张溪、沙溪、大涌、濠头等地,尤其是从长洲等地移居到澳门的中山籍邑民,也将四月八舞醉龙之习俗传至当地。
醉龙舞由自发的即兴跳神舞蹈,发展到道具舞蹈醉龙舞,深受乡民的欢迎,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在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中,有各种各样的龙图腾舞蹈,如金龙舞、银龙舞、云龙舞、板龙舞、纱龙舞、草龙舞等,醉龙舞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以其特有的表演艺术,融汇了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
醉龙舞于1951年后沉寂,从1996年开始被挖掘整理,由于主要传承人年事已高等原因,使其处于濒危状态。
2008年6月,醉龙舞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民间习俗:崖口飘色项目简介:南朗镇崖口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东南约18.6公里的珠江出海口西侧。
南朗崖口飘色是流行于当地各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后称为“出会景”、“枭色”、“飘色”等,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
据清同治七年出版的《香山县志》载:“每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
”文字记载的就是南朗崖口飘色的盛况。
这一岁时民俗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崖口飘色原为民间岁时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色彩。
崖口飘色主要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为素材,与一般飘色不同,南朗崖口飘色以最有当地特色的“秋千色”为主,色芯、色脚不用固定在色梗上,出巡时随着秋千上下飘动,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色芯、色脚,更具人性化。
南海龙王历史传说概述
南海龙王历史传说概述南海龙王被认为与降水相关,遇到大旱或大涝的年景,百姓就认为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所以龙王在众神之中是一个严厉而有几分凶恶的神。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南海龙王的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
一、南海龙王基本介绍南海龙王,名字是敖钦。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作为中国民间的重要信仰,各地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
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
南海龙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南海龙王的职责是管理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统帅无数虾兵蟹将。
唐僧西天取经,南海龙王曾多次帮忙,或去兴风作雨,或率兵助阵二、南海龙王概述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王「兴云布雨」之说,唐宋以来,帝王多次下诏祠龙、封龙为王,道教也有四海有龙王致雨之说,四海是指东、南、西、北四海,但四海龙王的名字却有不同的说法。
《封神榜》∶东海龙王名为敖广,南海龙王名为敖明,西海龙王名为敖顺,北海龙王名为敖吉。
乾隆17年《台湾县志》:「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王之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礼。
至于其名讳见于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
龙在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龙王有为民造福的,也有与民为害的。
在神话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在《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描写以及龙的故事。
随着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中国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
在这以前,龙王的印象大体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开始兴盛后,龙王的地位开始下降,在《西游记》中已变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的就是大家熟识东海龙王敖广的龙宫,四海龙王面对孙悟空时也无力反抗,只能颤颤惊惊地献上金箍棒、黄金甲等宝物,而出场时间也寥寥可数;而因为放火烧了龙宫,差点被玉帝处死,幸好被观音菩萨所救,成为了唐三藏的白马的龙王,正是另一个大家熟识的西海龙王敖闰的三太子。
数字典故系列之含“九”的典故
数字典故系列之含“九”的典故
数字典故系列之含“九”的典故
(2013-06-19 16:11:35)
转载▼
标签:
历史
分类:史海沧桑
典故
⽂化
【九天】
⼀为中天、⼆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为沉天、九为成天
【九州】
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九⼤古都】
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同
【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属(九族)】
*⾼祖、曾祖、祖、⽗、⾃⾝、⼦、孙、曾孙、⽞孙
*外祖⽗、外祖母、从母⼦、妻⽗、妻母、姑之⼦、姊妹之⼦、⼥之⼦、同族
【九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调、双调、商调、越调
【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九龙】
*(宗教)青龙神⼴仁王、⾚龙神嘉泽王、黄龙神孚应王、⽩龙神义济王、⿊龙神灵泽王、东海⼴德龙王、南海⼴利龙王、西海⼴润龙王、北海⼴泽龙王
*(风⽔)回龙、出洋龙、降龙、升龙、飞龙、卧龙、隐龙、腾龙、领群龙
【九拜】
稽⾸、顿⾸、空⾸、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九家】
战国时代的九个学派: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九卿】
*周九卿: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司空、司马、司寇、宗伯
*秦汉九卿:奉常(太常)、郎中令(汉称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汉称⼤鸿胪)、宗正、治粟内史(汉称⼤司农,⼀度⼜称⼤农令)、少府。
【九⼤名关】
⼭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武胜关、友谊关、娘⼦关。
天后庙与南海的海神信仰
天后庙与南海的海神信仰作者:梁二平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19期如今在中国沿海,最普遍的海神信仰是妈祖崇拜,这种海神信仰已有千年之久,但在此之前,沿海先民并没有统一的海神崇拜。
起初,海边的人们认为主管海上事物的是祝融,司水火、司夏、司南岳、司南海,被南海渔民奉为神明,即后来的南海神。
宋代,官方与民间海上贸易空前繁荣,海神崇拜更加活跃。
南宋之后,妈祖信仰由福建兴起,并迅速在沿海地区传播开来,南宋末年已南传至广州。
元代时,妈祖信仰北传至天津。
海上贸易最为活跃的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妈祖信仰,在官船与民船海神祭祀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快得到宋王朝敕封,民间的妈祖转而成为国家偶像——“天妃”,由此成为一统中国的海神信仰。
中华文化常有借助神灵信仰完成民族文化的统一与团结,“天妃”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
中国海洋文化的重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海洋文化的重心在东南沿海地区,海神信仰也以此为正宗。
由民间进而影响朝堂,甚至帝王亦礼敬之。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诏“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
这是南海神庙之始。
大唐代隋后,南海庙地位不断提高。
天宝十年(751),以“屡效休征之应”,南海神被册封为“广利王”。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时途经广州,适逢南海神庙修葺,遂请韩愈著文纪念,韩愈欣然写下了1000多字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碑文载:“海于天地间,为物最钜。
自三代圣王莫不祀事,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唐代对外开放,外贸兴旺,来往广州的海舶皆经过或停泊于神庙所在地,故封其神号为“广利”,以隆其地位。
宋仁宗康定年间,也曾加封“洪圣广利王”,皇祐年间再加封为“洪圣广利昭顺王”。
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更加封为“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王”。
宋廷和广东官员把南海神的“威灵”尽情扩大,称其“庇护南服,民无震惊;风雨时叙,百谷用成;夷舶往来,百货丰盈;顺流而济,波伏不兴”。
波罗诞购波罗鸡
龙源期刊网 波罗诞购波罗鸡作者: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7年第01期位于广州黄埔区庙头村的南海神庙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供奉着南海水神洪圣广利大王。
南海神庙是中国曾经的东南西北四座神庙中仅存下来的一座。
而这座神庙,有一个别名“波罗庙”,并引出了一个“波罗鸡”的民俗故事。
传说古代波罗国船队经此地,贡使达奚司空上岸参拜,并种下了两棵波罗树以作纪念。
达奚司空因种树、观景,误了时辰,没登上返程的船队,他每日立于土墩眺望,后来化为石人。
村民便把他供奉在神庙中,称为“波罗神”,南海神庙从那时起也称“波罗庙”。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是传说中的波罗诞,四乡善男信女都来朝拜,争相购买一种用纸和鸡毛粘制的工艺品——波罗鸡。
波罗鸡实际是一种吉祥物,“鸡”与“吉”音相近,寓意更佳,故此受到欢迎。
据说10万只波罗鸡中,有一只像真鸡一样,清晨会啼。
谁的运气好,买到那只会啼的波罗鸡,就能发财致富,享用不尽。
传说某年,有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参拜的妇女,被五光十色的波罗鸡迷住了,在档位上犹豫不决,档主便建议她:“你们山区,山高路远,挑只大的吧,声音大,远处也能听得见”。
当妇女走到附近文园南边的田梗上时,波罗鸡突然:“喔……喔……喔……”地啼叫起来,吓得她慌了手脚,丢下鸡就跑。
第二天清晨,一个老农到田间灌水,听到“喔……喔……喔……”的鸡啼声,循声找到了田梗上的波罗鸡,并把它请回了家中。
此后,每日五更天,波罗鸡准时啼鸣,老农闻声而起,下田劳作,年复一年,逐渐富裕起来。
人们都说,是那只波罗鸡给他带来的财运。
从此以后,每届波罗诞,大家都会到庙会里购买波罗鸡。
这一风俗,至今盛行不衰,文园至今还有一条“鸡啼塍”,相传就是当年老农拾获波罗鸡的地方。
波罗诞: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南海神庙外来游客出行路线推荐:地铁5号线(广州火车站)--大沙地站(C出口)--b28(大沙地站)--brt南海神庙站步行500米传统造型波罗鸡售价:大的十元一只,小的五元一对。
澳门城市介绍PPT
四 民俗文化
澳门妈祖信俗
澳门妈祖信俗,流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一。妈祖文化植根澳门数百年,在澳门影响深远。澳门妈祖信俗的香火从未间断,完整地 保留了妈祖信仰的传统。每年农历除夕和妈祖诞,香火更盛,四方香客云集,一派祥和。澳 门位处珠江口西岸,数百年前是一个渔港,明朝时称“阿妈港”。葡萄牙人于十六世纪登陆 澳门的地方就在妈阁庙旁,葡文“Macau”(澳门)也和妈祖信俗相关。
二 特色景点
大炮台
大炮台在当地又叫中央炮台或者大三巴炮台,是 澳门的主要历史名胜古迹之一,始建于1616年, 本来属于教会所有,为了防止海盗入侵,后来转 变为军事设施区域。炮台周围的建筑还有澳门博 物馆及大三巴牌坊等等著名旅游景点,所以大家 来到此地一定要花上一天时间将周围及此地的景 区一个个参观过去,漏下哪一个都觉得十分可惜。
旅游 胜地
高也世世澳 的是界界门 地世四旅, 区界大游是 之人赌休国 一口城闲际 。密之中自
度一心由 最,、港
、
第一章 历史故事
一 历史故事
妈阁庙与澳门得名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 萄牙人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吏,获准在澳门码头 停靠船舶进行贸易;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葡萄牙人进入并开始聚居澳门。而妈阁庙是澳门 的原址,相传葡萄牙人初来澳门时,正是以妈阁 庙所在的一带作为落脚点的,故而澳门的葡文名 “Macau”在葡萄牙语中意为“妈阁庙”。
三 当地美食
澳门姜糖
澳门姜糖则是一道具有浓郁澳门特色的甜品。这种姜糖采用了新鲜的姜和砂糖制作而成,外 层酥脆内层软糯,带有姜的辣味,有助于消食和暖胃,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尤为受欢迎。
三 当地美食
老婆饼
南海神庙历史沿革
南海神庙历史沿革南海神抵为古之帝王封祀的五岳、五镇、四渎、四海神抵之一,是我国古代四海神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国家祀典海神庙。
据《南海庙志》和《波罗外记》记载,神庙始立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神庙起初设置于广州海珠路,隋以后由于珠江河湾淤塞,大海船难以进入广州,加之朝廷规定西入之番船不得入广州,只得停泊于黄木湾或狮子洋,所以作为出海远洋祭神场所的南海神庙东移至今天的所在地。
唐天宝十年正月(751年)封南海神为“广利王”,神庙建筑“循公侯之礼,明宫之制”,有重门、环堵、斋庐、前殿、后殿、后廷侠庑等设置,是属王制。
宋康定二年(1041年)又加号“洪圣”,元世祖又加以灵孚”之号等。
南海神祗屡次成为古之帝王加封的对象,反映了南海海上贸易之发达。
明代我国对外主要贸易港口移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温州)等地,黄木湾头淤浅,但南海神庙由于己成名胜之地,故明洪武三年又封南海神,行春秋两祭。
至清代珠江涨沙变狭,海湾北部淤积成陆,海岸线遂南移,神庙远离江边,“扶胥浴日”虽然还列入羊城八景,但己不列榜旨,表明南海神庙清代己逐渐衰落。
民国时期神庙建筑部分破败,建国后广州市于庙内设立广州海运学校(1966年),在庙址范围内加建了多栋厂房、办公楼和宿舍,原有古建筑被改建甚至拆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仪门复廊、两庑、头门被改建成宿舍、仓库,后殿改建为厨房,主要建筑大殿被拆毁并新建餐厅。
文革中神庙古建筑及碑碣等文物进一步遭到破坏。
鉴于神庙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广东省于1962年7月7日核定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7月18日重新审定公布。
省有关部门及文物管理部门于1984年决定修复南海神庙,在著名古建筑学家龙庆忠教授的指导下,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进行了修复规划与设计,自1985年5月至1992年8月先后修复和重建了头门,仪门复廊,牌坊,碑亭,两庑,礼亭,大殿和后殿,并加建了围墙,整理了庙内环境,使破败的南海神庙又焕发出名胜的光彩。
韩愈南海神广利王庙碑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交之 赋税 . 孑 L 戳 不愧是孔子 的后裔 , 他 继 承 了孔 子
值, 还具有较高 的文学价值.
韩 碑 具 有 重 要 的历 史 价值
韩 愈碑 文记 载 了孔戮 治理 岭 南 的经 验 , 记 载 了 祭海 的习俗 , 碑 文还最 早 出现 了“ 海事” 一词 .
安宁环境. 之所 以能 出现如此 良好 的环境 , 究其 原
因, 主要有 以下 2点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7—0 1 基金项 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 - -3 i 规划项 目( G D 1 2 X Z X 0 8 )
还记载了孑 L 戥“ 罢衣食于官之可去者” , 减少无谓的 开支 , 裁去多余的政府官员 , 精简机构. 为 了解决 当
灵, 意在孔 戮 , 既顺 应 朝 野 上 下 之 愿 , 也 赞 美 了孔 戥
之德 , 可谓 一 碑 而 双 美 . 在 我 国建 率领众官员亲 自 前往南海神 庙祭祀. 而过去的刺史只派副手前往. 在祭祀中, 从时 间的安排 、 祭品的丰富到祭神的仪式 , 无不体现孑 L 戴 是一个对工作态度慎敬 、 认真负责之人. 韩愈碑文所 述孔戮的这些优 良品德值得我们今天的各级政府官 员学 习. 在其 位 , 谋 其政 , 政府 官员必 须切 实做好 本职
目 标,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人民服务. 第二 , 领导 者正确 的治理 方法. 孔戴 治理岭南
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 1 ) 减、 免赋税. 碑文记载 : “ 始 公之至 , 尽除他名之税 , ” 、 “ 赋金之州, 耗金一岁八 百, 困不能偿. 皆以丐之. ” 孔戳免 除了不必要 的捐
《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庙之碑》来源考略
文 章 编 号 :1006-4702(2018)05-0147-08
《大宋 新 修 南 海 广 利 王 庙 之 碑》(其 碑 文 名曰《大宋新 修 南 海 广 利 王 庙 碑 铭 并 序》,以 下简称“南海 神 庙 宋 碑”)建 盖 于 宋 开 宝 六 年 (973年),原 碑 现 仍 存 放 在 广 州 南 海 神 庙 头 门“门内西侧,北向”[1]3,与 清 代 所 处 位 置、格 局一致。先前 学 者 论 及 该 碑 时,多 侧 重 探 讨 该碑与海上贸 易 间 的 联 系,代 表 性 成 果 有 闫 晓青《南 海 神 庙———中 国 古 代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的重 要 遗 迹》[2]、高 乔 子 《南 海 神 庙:广 州 海 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3]、广州市文物考 古 研究 所 编 《南 海 神 庙 古 遗 址 古 码 头 》[4]22 等, 但上述研究对该碑的来源问题均未加论及。 兹拟从该碑碑 文 撰 写 入 手,对 其 源 流 问 题 一 探 究 竟 ,以 求 证 于 方 家 。
从上述推 测 出 发,对 开 宝 五 年 十 一 月 宋 太祖诏令要求 撰 写 岳 渎、历 代 帝 王 碑 事 宜 进 行合理的解构 和 讨 论,应 能 还 原 整 件 事 的 真 相 ,并 解 释 南 海 神 庙 宋 碑 之 来 源 问 题 。
二 、撰 文 对 象
宋 初 ,“其 诸 州 奉 祀 ,则 五 郊 迎 气 日 祭 岳 、 镇 、海 、渎 ,春 秋 二 仲 享 先 代 帝 王 及 周 六 庙 ,并 入中祀”[6]卷98,1630,岳 渎 与 历 代 帝 王 均 属 吉 礼 中 祀 的 组 成 部 分 。 开 宝 五 年 之 前 ,岳 渎 、历 代 帝王的祭祀格局如下:
考 察 史 籍 ,除 《宋 史 》外 ,另 有 两 种 南 宋 史 料 记 载 了 宋 太 祖 命 人 撰 岳 渎 、历 代 帝 王 碑 事 :
《大宋新修南海神广利王庙之碑》与宋灭南汉考释
第11卷第2期2018年3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ngyuan PolytechnicVol. 11 , No.2Mar. 2018《大宋新修南海神广利王庙之碑》与宋灭南汉考释赵磊(广州市黄埔区博物馆,广东广州510700)摘要:《大宋新修南海神广利王庙之碑》与宋灭南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密切。
该碑在内容上表达了宋灭南汉乃天 命所归的政治思想,揭示了宋军胜利的某些内在原因。
该碑的建盖与同时期祭祀南海神的行为,均是宋初平南汉后治理岭 南地区的重要措施。
碑阴处详列的潘美等五位将领职官,明显地体现了战时特征,宋灭南汉战争亦对这些将领的仕途有着 关键性影响。
关键词:南海神庙;碑刻;宋;南汉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大宋新修南海神广利王庙之碑》(以下简称 开宝六年碑)建盖于宋开宝六年(973年),是南海 神庙现存最重要的碑刻之一。
清代陆耀適曾言:“潘美等兵薄广州,己丑克之,俘刘銀,广南平。
六 月癸酉,遣使祀南海修庙立碑,即其时也。
”[1]指出 了其与宋灭南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深刻关 系。
但先前学者论及该碑时,多侧重探讨其与海上 贸易的联系,而忽略了宋灭南汉的历史大背景,未 能论及该碑所反映的宋与南汉战争、岭南秩序重 建以及灭南汉宋军将领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本 文试于此一探究竟。
1碑刻内容与宋平南汉战争开宝六年碑正文共约1300字,内中表达了宋 统一岭南乃天命所归、灭南汉是拯救其治下万民 的政治思想,碑文的具体内容有四:其一,宋统一 岭南犹如四海归一。
碑文开头点出了海洋之能为 大的原因在于其“善下故也”,即由于海洋所处的 地理位置低,使得“百川委输归往焉”“众水所宗 焉”[2],即以海喻大宋;又道四海以“四夷分而言 之”,即四海来源以方位区分,类似大与小相对,文章编号:1674-4896(2018)02-022-04“以大瀛总而言之,谓之裨海,其实一也”[2],意思是 四海也好、小海也罢,最终要汇聚一处,犹如大宋 兼并四方。
“扶胥浴日”与南海神庙
“扶胥浴日”与南海神庙作者:陆琦来源:《广东园林》 2014年第1期陆琦“扶胥浴日”曾是宋、元时期羊城八景之一,又称“波罗浴日”,是指登临南海神庙西侧小岗的浴日亭观看海上日出。
这里东连狮子洋,烟波浩渺。
每当夜幕渐退,红霞初升,万顷碧波金光披染,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
此时日映大海,海空相接,霞光万道,瑰丽多姿,风光无限,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唐宋时,这里三面环水,“前鉴大海,茫然无际”。
岗上建有小亭,称为看海亭,亭始建于何时,已难考证,一般认为始建于唐代。
北宋绍圣初年(1094年),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至岭南惠州,途中曾慕名到南海神庙游览,并登亭看日出,被“扶胥浴日”的景观所吸引,诗兴大发,写下了《南海浴日亭》一诗,感叹“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如今亭中立有《苏轼南海浴日亭诗》碑作为纪念。
诗因亭作,亭仗诗威,小岗因此声名远播,小亭也就被人称为浴日亭了。
在浴日亭苏东坡碑的后面,还立有一碑,是明代理学家陈献章的《浴日亭和东坡韵诗》碑。
诗云:“残月无光水拍天,渔舟数点落前湾。
赤腾空洞昨霄日,翠展苍茫何处山。
顾影朱须悲鹤发,负暄可以献龙颜。
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岩万壑间。
”到了清朝,浴日亭下已成一片海滩,由沧海变桑田了。
到了清嘉庆初年(1796年),据崔弼的《波罗外纪》记载:“浴日亭下今则淤积既久,咸卤继至……潮当长就岸易,水消长则平沙十里,挽舟行陆,进退两难。
”到了清道光年间,附近海滩更因潮水退缩而成为一片田园,过去那波光帆影不复存在。
据史书记载,浴日古岗的阶梯共108级,现周边地势抬高,仅存有72级。
今天南海神庙四周,近观绿树成荫,远望楼宇林立,亭上再也难以欣赏到海上浴日的奇观了。
昔日文人墨客游南海神庙,喜欢黄昏泛舟于此,次日登亭观日出。
浴日亭坐北朝南,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共7 m,单檐歇山顶,梁架简洁。
亭正面悬“浴日亭”木匾,亭旁古木葱葱,其中有一株高大的红豆树特别引人注目。
南海神庙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古属扶胥镇。
广东南海神的信仰发展与神格变迁
广东南海神的信仰发展与神格变迁作者:刘翀来源:《神州民俗》2017年第06期[摘要]广东因其滨海的地理特色,海神(水神)信仰繁盛,所奉海神(水神)也众多,其中南海神信仰颇具岭南地区特色。
在南海神信仰传播发展的过程中,还伴随着神格的变迁,祝融从南方司火之神,演变为南海神可以看作是五行观念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而南海神进一步演化为南海龙王,则是国家祭祀与民俗信仰相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南海神信仰;祝融;神格南海神,民间俗称“洪圣大王”,自隋代于广州东南设南海神庙以祀,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祀典,南海神诞——“波罗诞”也是民间社会重要的庆典活动。
而南海神在其信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伴随着神格由“火神”转变为“水神”,进而成为“龙王”的变迁历程。
一、火神司海:五行观念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依照南海神庙内韩愈所撰《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所载:“海于天地间,为物最巨;自三代圣王,莫不祀事。
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天宝中,天子以为古爵莫贵于公侯,故海岳之祝,牺币之数,放而依之,所以致崇,极于大神”[1],可知官方所认定的南海神为“祝融”。
而祝融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却是以“火神”的面貌存在的。
祝融传说多被认为起源于楚地,而明确把祝融与火联系在一起,则大概可以认为是在五行学说已然体系化的春秋时期,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所载: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
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
社稷五祀,是尊是奉。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2]五行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融合,形成了“五德始终说”用以解释朝代更替,祝融的职司与位阶已经基本固定下来,如《孔子家语·五帝》所言: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康子曰:“吾闻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同帝”。
广州海事博物馆馆藏南海神庙出土文物述论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南海神庙位于今广州市黄埔区庙头社区,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是古代朝廷祭祀南海海神的场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归属广州海事博物馆管理(图1、图2)。
2005年11月至2007年2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海神庙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自西汉南越国至民国时期的大量陶瓷器物、钱币及建筑构件等文物。
目前,除《南海神庙古遗址古码头》一书对南海神庙考古发掘情况进行初步论述外,学界尚未有专文对这些文物进行讨论,本文试结合馆藏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等资料进行初步探究。
1 考古发掘与出土情况2005年正式考古发掘之前,南海神庙周边已有文物出土,最具代表性的是1970年由当地居民发现的“码头园枕木”,该枕木“为两侧桩木夹持,排成直行,延伸20米以上”,经碳十四测定为“晚唐遗物”。
1980年,南海神庙进行了全面的重建、修复,2000年神庙周边环境整治持续实施,神庙考古发掘得以开展。
南海神庙大规模考古工作历时1年4个月,分4个阶段进行,完成了11个地点的发掘工作,主要发现了西汉南越国时期遗址、宋代大型建筑、清代凝真观建筑基址及院墙、清代扶胥旧街以及明码头与道路、清码头等重要遗址6处。
经梳理馆藏资料,将考古发掘情况整理如表1。
可以看出,相关遗址遍布今南海神庙各个主要方位,间接证明了一千余年来,南海神庙的地理位置未发生重大变化。
除遗址本身外,在上述地点中,具有较重要意义的文物发现有:广州海事博物馆馆藏南海神庙出土文物述论摘 要:南海神庙考古发掘的11个地点中,发现了西汉南越国时期遗址、宋代建筑、清凝真观、清扶胥旧街以及明、清码头等重要遗址6处。
神庙出土文物现主要由广州海事博物馆收藏,共有建筑构件、玉石、陶器、瓷器、钱币、金属等六大类1324件(套)。
这些出土文物是神庙历代建设、修葺的见证及建筑形制、规模的再现,也是古代人民经久不息生活和历史起伏的直接反映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生动写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值得全面整理、研究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南海爭議
*十一段線或九段線的意義解釋 1.國界線(疆域線)。 2.歷史性水域線(由歷史文獻等相關資料
證明,為某國最早發現、命名、開發、 經營及管轄之固有水域界線)。 3.歷史性權利線(主張國家公開地、連續 性地行使實質管轄權,而此一行為獲得 外國的默認或容忍的水域界線)。 4.島嶼範圍線(用以表示線內水域中之島 礁主權歸屬而劃定的界線)。
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中,標示了 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島,並以 四群島最外緣島礁與鄰國海岸線間的中 線,在南海周邊標繪一條由十一段線組 成的「傳統疆域線」。 2.九段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承 中華民國在南海劃定的十一段線,但於 1953年銷除與越南相鄰的北部灣、東京
案例一:南海爭議
灣兩段線,對外 聲明九段線內的 東沙、西沙、中 沙、南沙等群島 為固有領土。
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
*理念
教師
學生
形塑情境
主動學習
以導代教
自我建構
設計案例
統合應用
*形塑情境-主動學習 由學生的學習心理切入,強調學習者
與學習環境的交互作用,以外部學習環境
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
驅動學習情緒,使學習者能主動學習。 社會學習領域應強調從「生活環境」
出發。 1.圖像情境-圖、表、照片、標本和其他
案例一:南海爭議
*各國對南海的控制現況 1.臺灣: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環礁。 2.中國: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
礁、渚碧礁、華陽礁、美濟礁等。 3.越南:鴻庥島、南威島、南子島等29個
島礁(數量最多)。 4.菲律賓:南鑰島、中業島、西月島、北
子島等8個島礁。 5.馬來西亞:光星仔礁等3個島礁。 6.汶萊:南通礁。
案例一:南海爭議
/pic/%E6%B8%9A%E7%A2%A7%E7%A4%81/5702500/0/77c6a7 efce1b9d168871bda7f4deb48f8d546445?fr=lemma&ct=single#aid=0&pic=77c6a7efce1 b9d168871bda7f4deb48f8d546445
討論。
海洋教育的理念和面向
*理念 1.培養「認知海洋、善用海洋」的能力。 2.建立「海陸平衡」思維。 3.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情境。
*面向 1.海洋休閒 3.海洋社會 5.海洋文化
2.海洋科學 4.海洋資源
案例一:南海爭議
*背景:十一段線與九段線形成 1.十一段線: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在其
案例一:南海爭議
/imgres?imgurl=/maps/Upload_maps/ 201209/20120915155258889.jpg&imgrefurl=/maps/HTML/3388 0.html&h=959&w=1053&tbnid=mTGNmRDeGwweeM:&tbnh=160&tbnw=175&docid=aM T-jX_-crSaAM&itg=1&usg=__qa8NuPWagpXGJp3plSPaJZk2TQk=
多媒體的使用。 2.實驗情境-實驗的演示或操作。 3.語音情境-詩詞、音樂、軼事、傳奇等
吟唱或敘說。 4.遊戲情境-體智能力挑戰活動的安排。 5.角色情境-議題關係人的扮演與互動。
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
*以導代教-自我建構 引導或啟發學習者進行有目的、有方
向、有系統的科學性探究。由學習者自行 決策或獲得結論,使其既是教學活動的接 受體,亦是知能的建構者,培養出個人或 團隊的獨立探索與工作能力。 1.發現問題-本體論的建構。 2.探索問題-認識論的建構。 3.分析問題-方法論的建構。 4.解決問題-知識與技能的統整建構。
案例一:南海爭議
*爭議白熱化 1.2002年東協與中國簽署《南海各方行為
宣言》,強調以遵從聯合國國際海洋法 為核心。臺灣因未受邀參與對話而對此 發出抗議聲明。 2.2012年中、菲兩方船艦在黃岩島海域發 生對峙,後菲律賓船艦撤離,中國控制 黃岩島海域。 3.2013年菲律賓決定將其與中國之間存在 的領土主權爭議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仲
案例一:南海爭議
裁,並於2014年正式提出。中國主張, 本案涉及主權爭議或劃界,仲裁庭對此 並無管轄權。 4.2014年中國在越南聲稱的專屬經濟海域 內建立「海洋石油 981」深水油氣鑽井 平台,引發越南不滿。 5.2014年中國加強對於南沙島礁的大規模 硬體建設。 6.2015年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拉森號 」駛入渚碧礁12浬海域內,中國派軍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一:南海爭議
/news/20160123/636030.htm
案例一:南海爭議
/pic/%E7%BE%8E%E6%B5%8E%E7%A4%81/918093/0/7dd98d 1001e93901fd9c21ac7cec54e737d19682?fr=lemma&ct=single#aid=0&pic=7dd98d1001 e93901fd9c21ac7cec54e737d19682
案例一:南海爭議
/news/firstnews/201405095007-1.aspx
案例一:南海爭議
https:///wiki/Philippines_and_the_Spratly_Islands#/media/File:Spratly _with_flags.jpg
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
*設計案例-統合應用 透過案例剖析或實作,讓學習者熟悉
、了解相關知能。案例的選擇以典型、豐 富為原則,設計上以達到多面向或全面向 的分析為目標,讓學習者能統合應用。 1.案例內容-理論與方法、概念與技能。 2.案例情境-虛擬情境、實例情境。 3.案例用法-律則驗證、差異對比、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