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超详细个人所得税速算公式(内含多份图表)

合集下载

2019年最新个税专项附加excel速算表(工资薪金、年终奖公式)

2019年最新个税专项附加excel速算表(工资薪金、年终奖公式)

扣除标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范围: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扣除标准: 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范围: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

扣除标准:1) 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2)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3)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6.赡养老人范围: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扣除标准: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公式说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规,Excel适用)一、工资核算=ROUND(MAX((A1-500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公式解释:释①:0.01*{3,10,20,25,30,35,45}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释②:{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释①:0.01*{3,10,20,25,30,35,45}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释②:{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释③:参数MAX意为:个人工资减去起征点5000的免征额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数据取最大值。

年终奖个税的详细计算公式(附EXCEL源文件)

年终奖个税的详细计算公式(附EXCEL源文件)

×20%-555=10245.2 元。
由此可见,乙比甲的年终奖多拿 1 元,但收入反而少:10245.2-5295=4950.2 元。
年终奖一元钱临界点效应:发 18001 元比 18000 元多纳税 1155.1 元;54001 元
比 54000 元多纳 4950.2 元;发 108001 元比 108000 元多纳 4950.25 元;发 420221
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经研究,现就调整征收个人
第5页共4页
所得税的有关办法通知如下: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 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 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 12 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 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 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 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 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 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 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 通知第二条、第三条执行。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取的所得,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款。

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7个等级,从3%到45%不等。

对于纳税人来说,了解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税额的计算两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计算公式。

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税率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来确定的。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所得收入扣除各种费用、捐赠和减除项目后的剩余金额,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个人所得收入 - 所得费用 - 准予扣除的项目 - 减除费用 - 减免税额个人所得收入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

所得费用是指个人取得所得的必要支出,如差旅费、住宿费、通讯费等。

准予扣除的项目包括子女教育费、继续教育费等。

减除费用是指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费用,比如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等。

减免税额是指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包括低于起征点部分的税额等。

2. 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税额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和税率来确定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划分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7个等级,依次是3%、10%、20%、25%、30%、35%和45%。

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和税率进行计算的,具体的速算扣除数可以在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上查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结果为负数或者小于零,那么该纳税人在该月的个人所得税可以为零。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进行计算的。

纳税人可以按照这个公式,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计算出自己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各种税收计算工具,如电子表格和手机应用程序等,来方便地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个税,即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取得的所得按规定征收的一种税收。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是指根据个人所得额不同,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的一种税收计算方式。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的制定,旨在体现税收公平和社会公正,使得高收入者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减轻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的制定,首先需要确定不同层次的税率。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级累进税率制度,即个人所得税税率随着所得额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具体来说,中国个人所得税分为七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中国个人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如下:1. 月应纳税所得额 = 月收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2. 应纳税额 = 月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3. 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额已预缴税额。

其中,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税的起征额,超过这个额度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应税率是指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所得额度,对应不同的税率。

速算扣除数是指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扣除数,用于简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的制定,体现了税收的差别征税原则,即高收入者应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而低收入者应承担较少的税收负担。

这种差别征税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减轻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的制定,也需要考虑税收的调节作用。

通过分级累进税率制度,可以调节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减少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通过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的制定,也可以调节社会的消费行为,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的制定,还需要考虑税收的激励作用。

通过分级累进税率制度,可以激励高收入者增加投资和创业,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个税所得税分级计算公式的制定,也可以激励低收入者增加劳动和就业,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

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

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新个税计算公式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税款的,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税款=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税前收入是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五险一金是指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金额。

起征点是指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最低收入标准。

新个税法规定的税率分为七个级别,分别是3%、10%、20%、25%、30%、35%、45%。

速算扣除数是减轻计税人税负的措施,用来减少纳税人计算时的复杂度。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假设人的税前收入为8000元,五险一金为1000元,起征点为3500元。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来计算税款:税款=3500×3%-0=105元因为应纳税所得额在最低级别所以速算扣除数为0。

所以,该人的税款为105元。

在Excel中,可以使用IF函数和VLOOKUP函数来实现这个计算公式。

假设A1单元格是税前收入,B1单元格是五险一金,C1单元格是起征点,D1单元格是应纳税所得额,E1单元格是税率,F1单元格是速算扣除数,G1单元格是税款。

公式如下:D1=A1-B1-C1E1=VLOOKUP(D1,税率表,2,TRUE)F1=VLOOKUP(D1,速算扣除数表,2,TRUE)G1=D1*E1-F1其中,D1单元格使用减法计算,税率表和速算扣除数表可以事先准备好并使用VLOOKUP函数进行查找。

这样就可以在Excel中方便地计算个人所得税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公式是一个简化版,实际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定和调整,例如特殊扣除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最新法规进行调整和计算。

总结起来,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来计算税款。

使用IF函数和VLOOKUP函数可以方便地在Excel中实现这个计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税率扣除项目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税率扣除项目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税率扣除项目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是指按照个人获得的各类收入进行计税,纳税人需要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自己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税率扣除项目和计算公式两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税率的递进扣除方式和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

一、税率扣除项目个人所得税税率扣除项目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

具体来说,个人所得税税率扣除项目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特定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中,收入总额是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全部收入的总和。

减除费用是指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给予个人的生活津贴、住房津贴等,以及个人因特殊情况发生的医疗费用、赡养费用等。

专项扣除是指依照国家税务部门规定,个人可以根据特定情况进行扣除的项目,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

特定扣除是指专门针对某些行业或职业的个人所得,如个体工商户的成本、开支等。

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纳税人,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附加扣除的项目,如赡养老人、赡养残疾人等。

二、计算公式根据税率扣除项目的结果,在中国个人所得税计算中应用了递进税率制度,税率按照收入递增的方式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不同的税率档次,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不同的。

中国个人所得税采用了7个档次的递进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和45%。

以年收入为例,收入在不同区间时使用不同的税率,并且每个档次都有对应的速算扣除数。

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国家税务部门的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查询。

三、税率扣除项目与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应用需要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2024年最新个税公式大全含倒推公式

2024年最新个税公式大全含倒推公式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从其取得的各种居民收入中支付的税费。

2024年起,中国个人所得税有了一系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

根据新的个税政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大病医疗费-专项附加扣除-5000元(起征点)
税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3000元3% 0
3.根据税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数,我们可以得到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4.税额=5000×10%-210=290元
所以,该工薪阶层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90元。

根据以上公式和税率表,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应纳税所得额的个人所得税额,进而掌握自己的税负情况,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和开支。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税计算公式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用应纳所得税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形包括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等。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应纳所得税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额-费用5000元;3.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4.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次收入额;二、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形 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2.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申报4.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申报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国籍的纳税申报6.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申报。

三、工资多少要交个人所得税二、工资税率怎么算工资少于3000的按3%计算,3000到12000之间的按照10%计算,80000以上的按照45%进行纳税。

缴税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也是一项强制性规定。

纳税的标准也是有一定的梯度的,符合纳税条件就要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一、工资税率怎么算(一)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元的按照3%税率计算;(二)3000<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元的按照10%税率计算;(三)12000<月应纳税所得额≤25000元的按照20%税率计算;(四)2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35000元的按照25%税率计算;(五)3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0元的按照30%税率计算;(六)5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80000元的按照35%税率计算;(七)80000<月应纳税所得额按照45%税率计算;注:月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起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税缴纳表(调整后)
个税起征点:3500元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级数一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30一二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二三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三四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四五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五六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六七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七


调整前后扣税比较
税前工资应扣税额
1调整前00
2调整后00
注:在紫色部分输入税前工资
年终奖计算公式
税前年终奖应扣税额
1税前年终奖0
2根据税后奖金推税前奖金较小解#N/A
3根据税后奖金推税前奖金较大解#N/A
个税缴纳表(调整前)
个税起征点:2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0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