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一、问答题:1.什么是写作?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

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

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

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

读者是写作的受体。

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

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基础写作形成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基础写作作业1:1、从三个方面来谈:(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一切写作之源都是客观社会生活,作者主管有写作的能力与愿望,但无社会生活之源,是无法进行写作的。

(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的实践一是向生活学习,二是向已有的书籍学习,增强一个人的鉴赏能力,也是在提高写作能力。

(3)、将理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勤于动笔是最重要。

2、写作具有交流性,作者与读者在交流中可以彼此转化或融合。

(1)、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

阅读者在阅读时,不机械的阅读,要有自己的观点、评价、态度、阅读自身是写作的延续。

(2)、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

作者创作者要期待读者阅读,因此要考虑读者的期待,并按其愿望进行创作,例如小品、小说等创作等。

(3)、双全主体、作者于读者的相对性。

3、言之有物的物包含两个因素:一是问题的材料,二是问题的思想内容。

材料是思想产生的基础和表现的支柱,是为文之物。

思想是问题的主旨、中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魂,我们常常把主题思想比喻为文章的魂,把材料比喻为文章的血肉之躯。

4、材料全在选择,选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材料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内涵要深刻,材料要有可读性——新颖,如果你所用的材料新颖,丰富,会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例如毛泽东的文章,鲁迅的文章,都能达到此种境地。

5、文章主旨明确,立意深刻,人不要自吹自擂,更不要贪天功为己有,即使是对人类有过巨大的贡献的人,也应该感谢别人。

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运用了爱因斯坦的例子,介子推的例子,雨果推字的约伯记的观点,这些材料的运用,新颖、典型、有分量。

除此之外,还用了自己的祖母、教导笔者要感谢上天的平凡的例子,使读者感到生动,鲜活,仿佛这些道理就在读者的身边。

这些生动、鲜活、典型、新颖的材料的运用,使得文章说服性更强,论理更深刻。

基础写作作业2:1、言之有序是确定材料与思想之间组合关系和组合方式——是问题的结构。

电大基础写作答案

电大基础写作答案

电大基础写作答案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1、P26、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以下为观点)一、文本的材料[一]文本的含义与作用(一)材料的含义(二)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二]材料的分析与综合(一)材料的分析1、分析为实现对材料的意义与价值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把握奠定了基础。

2、分析为实现对不同材料之间意义与价值关系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二)材料的综合。

所谓综合,正好与分析相反是指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方在、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一)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科学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二)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材料要最具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检具有可读性二、文本的思想[一]思想的含义与作用[二]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

1、归纳概括法2、主客遇合法3、纵横比较法[三]思想的提炼及要求(一)思想的提炼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二)思想的要求1、文要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2、P26 33-34 34-38(以下为观点)广义的“材料”概念,是泛指已被写作者关注并意识到具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搜集积累以备选用的一切原始资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据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概念则是专指经过写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要写入文本中,因则成为文本的构成因素之一的那一部分取自原始资料的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3、P34-38(以下为观点)(1)材料要最具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4、P40(以下为观点)(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工业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作业2:1、P52(以下为观点)“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使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最有效地实现与写作者的精神交流。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基础写作》第七章结构一、问答题: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文章结构的原则有四点:(1)、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在联系;(2)、文章的篇章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4)、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思路是思想运行的路线。

思路是结构的在依据。

思路的起始、结尾以及曲伸流转便是文章的结构形式。

思路清晰,结构才清晰条理。

因为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

而结构是思路的物化形式,是思路在文章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结构可以检验并促进思路的清晰条理。

因此,安排文章的结构,深思熟虑,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

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容;段落的划分依据是表达。

②两者在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层次是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段落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③两者的大小不同:一般层次大于段落。

在一些短小文章中,比如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层次等于段落,这时的层次相当于一个“意义段”。

④两者的外部征象不同:段落有“换行”另起,开头空两字的明显标志;而层次没有。

层次的划分必须经过阅读,根据容的次序来划分。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其一,应根据不同文体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①记叙文,主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

A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B 按照空间顺序安排;C 按照时空交错的方式安排;D 按照认识发展或者感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

②议论文,大多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侧面来安排。

A 总分式;B 平列式;C 递进式。

③说明文主要按照被说明的事物的实际情况结构文章。

其二,层次安排的次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得随意措置或颠倒,以免整体松动、脱节。

比如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性质不同的三个材料安排的三个层次就是按照战士的职责与义务安排的,不能随便调换。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第一次1、论文写作中,对资料工作的要求首先是C:广泛搜集2、文学评论要求评论者研究评论对象,研究作家作品,这就是C:知人论世3、短论要求问题抓得准,这就是它的A:针对性的特点4、以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思想作为报道中心的通讯,称之为B:人物通讯5、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D:层次)6、读后感写作的基本任务是D:剖文析理7、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C:自然段)8、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B:文章灵魂)9、行文中前后照应指(C:远近照应)。

10、材料生动的特点是(A:具体形象)。

第二次1、《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2、《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3、《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钱刚4、《中国姑娘》的作者是鲁光5、《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6、《谢谢》的作者张晓风7、《波可小姐》的作者星新一8、《致橡树》的作者舒婷9、《再忆萧珊》的作者巴金10《大学时代读的书》的作者林非第三次1 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

V2 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要描写和详细描写的两种。

前者通常称为"工笔”,后者通常称为"白猫”。

X3 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经。

V4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V5 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

X6 在文学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称作主题。

V7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

V8 常见的照应方式主要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V9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

X10 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V第四次一、阅读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材料的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2、在下列材料中找出主题句。

3、本段文章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职业和事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

基础写作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教程》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写作主体、细描、分叙、嗅觉、素材二、选择题:D C B D D三、简答题:每提到下面内容中一项给1分,叙述流畅2分。

需要写出美文、絮语散文、小品散文等名称,应该提到周作人、鲁迅、朱自清等作家。

四、操作题主要从内容、结构、语言、卷面四个方面来评价一类(24-30)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立意新.开掘深,文情并茂,叙议结合。

二类(16-24)有一定见解,有理有据。

三类(0-15)直接沿用他人观点,简单片面,综合概括不出与材料相洽的观点。

作业2一、填空题:构思、表达、感受、形象、主题二、选择题B A A A B三、简答题论点要正确、鲜明,力求深刻,有现实意义。

论据要真实、充分、典型。

论证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

四、操作题主要从内容、结构、语言、卷面四个方面来评价,描写是否恰当,能否运用描写的方法等作业3一、填空题1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2 社会现象3文艺评论4学术问题二、简答题1、主要环节包括采撷、积累、回忆、体验、想象、整合;立意、选材、构思、赋形、表达、修改、反馈、吸收等。

2、社会短评的特点:评论对象具体明确、紧跟时代步伐,追踪社会进程、据事论理,短小精悍。

学术短评的特点:专业性、针对性三、操作题主要从内容、结构、语言、卷面四个方面来评价一类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立意新.开掘深,文情并茂,叙议结合。

二类有一定见解,有理有据。

三类直接沿用他人观点,简单片面,综合概括不出与材料相洽的观点。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写作: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2. 主题句:一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通常出现在段落开头。

3. 逻辑连贯性:文章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清晰有序。

4. 描述: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人物或场景,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描写。

5. 议论文:通过提出观点、论证论据和反驳对方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文章。

二、填空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主题、材料、结构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答案:形式与内容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连接词。

答案: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递进连词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模糊词语。

答案:模棱两可的词语、歧义词语5. 为了提高写作的质量,可以多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练习。

答案:模仿写作、创新写作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B. 材料C. 结构D. 图片答案:D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A.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分离C. 形式与内容的矛盾D. 形式与内容的无关性答案:A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种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种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句B. 逻辑连贯性C. 描述能力D. 语法正确性答案:D2.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些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因果关系连词答案:A、B、C、D3.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些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A、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B5. 下列哪个选项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A. 引言-论点-论据-结论B. 引言-论据-论点-结论C. 论点-引言-论据-结论D. 论据-引言-论点-结论答案:A五、判断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材料和结构。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见教材P4.5)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

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

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

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基础写作参考答案写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都需要掌握基础写作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写作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主题应该与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相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比如,如果你对环保问题感兴趣,可以选择“如何保护环境”作为主题。

二、明确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是指写作的意图和目标。

在写作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读者一些知识,还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明确了写作目的,才能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三、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结构。

可以采用“引言-论述-总结”的结构,或者根据主题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

在引言部分,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个有趣的事实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论述部分,可以分段论述不同的观点或者提供相关的事实和证据。

在总结部分,可以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四、注意语言表达语言是写作的基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让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以确保文章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五、丰富文章内容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丰富的内容。

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事实、数据、案例和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来丰富文章内容。

同时,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给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以增加文章的深度。

六、注意文章的逻辑性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以确保文章的逻辑性。

可以使用一些过渡词或短语,如“首先”、“其次”、“然而”等,来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七、反复修改和润色写作是一个反复修改和润色的过程。

在写完文章之后,要仔细检查文章的逻辑性、语言表达和内容的准确性。

可以请他人帮助修改和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总之,基础写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形考任务1(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 形考任务2(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

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 形考任务3(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p 、梳理。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p 。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倒装句式的是:A. Only after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did he go to bed.B. He went to bed after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C.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and then went to bed.D.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before going to bed.答案:A2. 下列哪个词组的意思是“在...的边缘”?A. on the edge ofB. at the edge ofC. in the edge ofD. to the edge of答案:A3. 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连词填空:The weather was terrible, ________ we decided to stay at home.A. andB. butC. orD. so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虚拟语气的是:A. If I were you, I would take an umbrella.B. If I was you, I would take an umbrella.C. If I am you, I would take an umbrella.D. If I was you, I would take an umbrella.答案:A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被动语态?A. The book was wrote by him.B.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C. The book was written to him.D. The book was wroted by him.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________ next week.A. sometimeB. some timeC. sometimesD. some times答案:A7. ________ he was very tired, he continued to work.A. DespiteB. In spiteC. RegardlessD. Although答案:D8. The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________ the book to the next chapter.A. turnB. turn onC. turn offD. turn up答案:A9. The police are ________ the case.A. looking intoB. looking forC. looking afterD. looking out答案:A10. The children were ________ in the playground.A. playingB. playedC. to playD. plays答案:A三、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11. She don't like chocolate.答案:She doesn't like chocolate.12. He has went to the store.答案:He has gone to the store.13. They are waiting you.答案:They are waiting for you.14. I wish I can go to the concert.答案:I wish I could go to the concert.15. There is a lot of books on the table.答案:There are a lot of books on the table.四、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1答案1、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2、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表述的光辉思想,是化了40年的心血,研读了1500多种书籍,做了大量的笔记,在详尽地占有了广博的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3、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是材料要有典型性;要使材料具有典型性,需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在选择的符合思想表达要求的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2材料要最有启迪效果;所选的材料,,不只是被动地或简单的完成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的任务,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积极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甚至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3材料要有可读性;材料的可读性主要指由材料的鲜活生动所产生的使读者“一见钟情”的吸引;4、提炼文本思想有以下几条基本途径: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文本思想的提炼,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有关材料,如果掌握的材料残缺,会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出现错误;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我们在提炼文本思想时,要善于由现象探寻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探寻较为深刻以至更为深刻的本质,由现实追寻历史,由结果追问原因,由表面原因追问深刻原因以至产生原因的原因;如此尽量发挥自己的思维潜力,在自己的学识积累和思辨能力范围内,穷理极义,在逐层深入的推求与追问过程中,达到对事物尽可能深刻的认识;3在对多中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同样的材料,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分析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提炼文本的思想时,应该尽可能发生多地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分析材料并获得多样性的结论,然后在次基础上,进行比较、选择,舍弃那些一般的、缺乏新意的认识,提炼出某种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认识;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予以论述.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文本思想的要求: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2.如何理解从广义的材料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之前,广博,深入的原始材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从狭义的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之中,善于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使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的支柱这样的理论观点.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略3.简要说明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4.具体说明提炼文章思想的几个基本途径.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基础写作>作业2答案1、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结构安排要做到”言之有序”,是由写作及接受活动中思维与表达所使用的基本工具__语言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决定的.因此,结构安排必须遵循写作的交流性质所要求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艺术手法.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当特别重视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它包括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2、文章的结构安排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思维的内容应当是事物客观性质与规律的正确揭示,而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二是说思维的形式也应反映并符合事物存在的普遍规律;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的需要;结构安排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使文本思想的内容能够获得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结构安排得一切考虑,诸如线索与脉络、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以及内容表现过程中的详略祝辞和形式安排的张弛快慢等等,都要服从思想内容表现得需要;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文本结构安排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3、章的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它包含完整匀称\周严缜密\错综变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文本结构的完整性,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有头有尾有中段,首尾圆合,自成一体,没有结构残缺的现象.其次体现在结构安排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统一性.最后要求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度与照应.文本结构安排的匀称性,是使结构安排在形式上呈现出各个环节之间和谐关系的根本保证.首先,它要求各个环节之间的比例要适量匀称,不要出现”头重脚轻”\畸大畸小的情况.其次,体现在结构安排与内容表达需要相互和谐,融为一体.4、文本结构安排要做到有张有弛;张,指行文节奏紧张、急促,弛,指行文节奏舒缓、轻松;写作中要正确而灵活地运用张弛之法来调配节奏,安排结构,使之与人的心灵节奏的内在要求相适应,是既使文本结构显示出错综变化之美的艺术手法;少说智利地震写一对情侣叶罗尼莫赫瑛秀斌;;;;;;从P61倒数3行抄到P62“对教会制度之恶的痛恨基础写作作业2参考答案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文本的结构安排,处于使写作实现由"隐"到"显"的中介转化的地位.它上承写作者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内在思考,经过一系列的结构化处理,使其与书面语言表达的本质要求"接轨",从而下启书面语言表达意义上的"写"的过程.结构的原则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结构的艺术方法结构的艺术方法主要包括"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等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主要有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2.文章写作结构安排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请予以说明.结构的原则包括: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如:记叙类的文体的结构方式一般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议论类文体写作的基本结构方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类文体为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的条理性,这些都是从符合人类的思维角度去考虑的,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3.文章的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选择其中的完整匀称或错综变化等基本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这个原则包括三个要点:一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对其完整性要求,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其次体现在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统一性,最后,文本结构完整性还体现在结构安排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渡与照应以使其衔接紧密,从形式上为文本结构的整体感的形成提供保障.二结构安排应当周密缜密.三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分析略4. 阅读19世纪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智利地震,谈谈你对小说结构安排的一些感受.如:小说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这篇文章虽不长,但其故事是完整的第二,小说描写了具体,真实的环境.第三,小说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在分析中可对文章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作简要分析此题较灵活,可从文章的总体上谈,也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基础写作>作业3答案1\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层次与段落二\过渡与照应三\开头与结尾层次,也称结构段\意义段.它是指文本内容各主要部分的划分和表达次序的安排.段落,就是自然段.它是从文字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层次与段落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层次安排的不可或缺性;二是层次安排的不可调换性.对段落的划分还要符合两条基本要求:单一而完整;长短要适度.2\”言之有文”指的是作者要能有效的使用语言表达思想.首先应当对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其次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有自觉的认识和把握,第三还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风格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把握.“言之有文”还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表现技法因其表达方式方式不同也有多种多样:如叙述的技法有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等,描写的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等,说明的技法有定义法\诠释法\分类法等.议论的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等.抒情的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等等.3\ 提示: :回答这道题时,可选择”顺叙”这种方式来谈. 先说明什么是顺叙,再说明使用顺叙法应当注意的问题.P109_1104\提示:回答这道题时,可选择”人物描写”这种描写类型来谈.P101_102基础写作作业3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德保1.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哪些方面,就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予以具体阐述.如:选择段落与层次这个角度,就要求首先对段落与层次的含义作解释,然后就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作具体阐述.最后还要谈谈层次安排的方式.层次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 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段落划分的两条基本要求:单一而完整,长度要适度.层次安排的方式有: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和纵横交错的关系.当然文体不同,结构安排的方式又有所不同.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2.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文"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如:言之有文中可以从书面语言的表达特征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方面去理解.一书面语言的表达的基本特征:1.准确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2.畅达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2正确选用适当的句式;3.简洁1要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东西来写;2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1.声韵美与辞藻美;2.感性美与理性美;3.朴素美与华丽美.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3.叙述的方式主要有详叙,略叙,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等,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如:倒叙法,首先要解释什么是倒叙,然后再说在倒叙中应注意的问题.倒叙:就是反事件结尾,或是事件中的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讲,然后再回头按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应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由倒叙引入顺序时的衔接与转换.2.处理好倒叙部分在顺叙过程中的照应关系.3.倒叙的运用一定要从表达内容的实际出发.注意:其它几种叙述技法也采用同样的方法.4.写作中描写的表现类型主要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三种,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如:人物描写它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言语描写.肖像描写:要通过对人物外貌中能够体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的描写来"以形传神"使所写的人物"形神兼备".行动描写是通过人物怎么做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心理描写重在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的复杂性,丰富性,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言语描写一是通过"言为心声"的途径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二是借助人物的言语特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色.景物描写与场面描写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基础写作作业4答案1、答这道题时,只要照抄P104“说明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这部分的1、2、3小点就行了;2、提示:答题时,先答议论的“三要素”是什么,再说驳论方法的“单刀直入”法; 驳论方法的“单刀直入法”实际是反证发中通常运用的“直接否定”的方法;即经过分析,显示对立观点所依据的论据、所赖一成立的论证过程,以致其论点本身是虚假的,应当否定;接着抄P118倒数地4行“例如;;;;;;至P119地5行;3、提示:所谓‘描写抒情“,实际是P119”抒情技法”中的“客观发”;答题时可照抄P119倒数第4行至P120;;;;;;与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段话;可省去哄小儿这首诗;4、“言之有物”是指文本的材料和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整体性的、基本意旨或倾向;都江堰一文通过赞美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其修建者李冰,从而赞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抒发了对李冰的崇敬指情;情感真实;“言之有序”是指文章的结构,都江堰一文的结构有四部分,整体上显得完整匀称、周严缜密而又错综变化;“言之有文”是指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等;都江堰一文的语言准确、畅达、简洁,富有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基础写作作业4参考答案1.要想较好地运用说明方式达到写作目的,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时,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1.说明的内容必须科学;2.说明的过程要有条理;3.说明的语言要准确简洁.2.议论的"三要素"是什么简要说说议论类型中驳论方法的"单刀直入"法.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单刀直入"法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它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二是采用"归谬法",即将对方论点加以合乎逻辑的引申,使之得出荒谬的结果,从而不攻自破.答题思路:应在答出要点的基础上,作适当的阐述,或举出驳论方法中"单刀直入"法的一些具体运用.3.什么是"描写抒情",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举例说明.描写抒情即通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表现目的不在于客观地描绘出事物的自然形态来,而是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描写对象融合于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之中,达到一种"情景交融",主客不分的化境,从而使描写成为一种抒情的手段.注意:应举出实例,在诗歌和散文中这类例子很多.4.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等不同的方面,对下面这篇例文进行简要分析."都江堰"余秋雨此题的要求内容较为空泛,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答题时可灵活一点,可着重谈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言之有物",是从文章的材料和思想方面来谈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那么本文的思想,包括主题的提炼,文本的思想的要求等都应该有所论述.其二,还得谈谈本文所选取的材料,文章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从古至今,哪些重要人物来论述说明他的观点.如从"言之有序"这个角度谈,那就主要涉及文章的结构及其相关内容.这包括结构安排方面的原则,结构主要的艺术手法以及开头,中间,结尾等段落的组织与安排.无论从哪个角度谈,都有许多可论述的内容.如从"言之有文"这个角度谈,又可以谈到文章语言方面的特点,写作表达方式的一些方式和技巧.总之,这类分析题要在找准相关知识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分析,并且还要紧密结合原文.基础写作作业1:1、P26、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以下为观点一、文本的材料一文本的含义与作用一材料的含义二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二材料的分析与综合材料的分析1、分析为实现对材料的意义与价值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把握奠定了基础;2、分析为实现对不同材料之间意义与价值关系的整合奠定了基础材料的综合;所谓综合,正好与分析相反是指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方在、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的思维过程;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科学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材料要最具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检具有可读性二、文本的思想一思想的含义与作用二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1、归纳概括法2、主客遇合法3、纵横比较法三思想的提炼及要求一思想的提炼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二思想的要求1、文要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2、P26 33-34 34-38以下为观点广义的“材料”概念,是泛指已被写作者关注并意识到具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搜集积累以备选用的一切原始资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据形态的等等;狭义的“材料”概念则是专指经过写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要写入文本中,因则成为文本的构成因素之一的那一部分取自原始资料的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3、P34-38以下为观点1材料要最具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4、P40以下为观点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工业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作业2:1、P52以下为观点“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使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最有效地实现与写作者的精神交流;2、P52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需要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3、P55-57对文本结构安排的完整性要求,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有头有尾有中段,首尾圆合,自成一体,没有结构残缺的现象;其次体现在结构安排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统一性,即都是从其所在的局部意义上为实现统一的文本思想的表达而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文艺工作者本整体结构中各个具体环节的局部安排一定要服从整体表达效果的需要,否则局部各自独立,不能为整体结构的完美和谐发挥积极作有,那么它们本身再好,也没有意义;最后,文本结构的完整性要求还体现在结构安排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渡与照就以使敬奉衔接紧密,从形式上为文本结构的整体感的形成提供保障;。

基础写作练习题答案

基础写作练习题答案

基础写作练习题答案写作练习一: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答案:我熟悉的人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位温柔而坚强的女性。

她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嘴角常常挂着慈祥的微笑。

母亲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还是社区中的积极分子,经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她总是鼓励我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写作练习二:叙述一次难忘的经历答案:在我记忆中,最难忘的经历是我第一次独自旅行。

那次旅行让我学会了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去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在那里我遇到了各种人,体验了不同的文化。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但我最终克服了它们,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写作练习三:阐述你对环境保护的看法答案: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电,以及参与植树等活动。

此外,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企业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情。

写作练习四:写一封信给你的朋友,分享你最近的生活答案:亲爱的李明,好久不见,我非常想念你。

最近我的生活充满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开始了一份新的工作,虽然压力很大,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业余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摄影俱乐部,这让我有机会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希望你一切都好,期待我们下次的相聚。

最好的祝愿,张伟写作练习五:创作一个短故事答案: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有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

他总是梦想着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天,他发现了一张古老的地图,上面标记着一个神秘的宝藏。

小明决定踏上寻宝之旅。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凭借智慧和勇气一一克服了。

最终,他找到了宝藏,但他意识到,真正的宝藏其实是他在旅途中获得的经验和友谊。

希望这些答案能够帮助你提高写作技能,并且激发你的创造力。

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尝试都是向更好的自己迈进的一步。

基础写作5288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基础写作5288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基础写作一、单选题1.写作应遵循文有大法,无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无,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A.写作化生律B.写作整合律C.写作通变律D.正确答案: C2.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正确答案: B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A.化生性特征B.书面性特征C.参与性特征D.交流性特征正确答案: C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A.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B.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C.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正确答案: C5.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正确答案: C6.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正确答案: A7.调查报告的特点不包括()A.针对性C.典型性D.审美性正确答案: D8.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不包括()。

A.声韵美与辞藻美B.感性美与理性美C.朴素美与华丽美D.讲究对仗平仄正确答案: D9.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以下不准确的是?()A.结构安排应当完整匀称;B.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C.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D.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随心所欲;正确答案: D10.一个完整的议论,应该包括论点、论据和()三个组成因素A.论述B.论衡C.论证D.论辩正确答案: C11.下列不属于说明的主要特点的表现方面的是()。

基础写作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写作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有效的论据来源?A. 个人经验B. 统计数据C. 虚构故事D. 专家意见答案:C2. 在写作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通常适用于哪种文体?A. 学术论文B. 个人叙事C. 商业报告D. 新闻报道答案:B3.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用于强调语句中的某个部分?A. 比喻B. 排比C. 反问D. 夸张答案:B4. 在写作中,段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引入主题B. 展开论述C. 总结全文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写作过程中的常见步骤?A. 构思B. 草拟C. 编辑D. 发布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写作中,______是指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个观点或论点。

答案:例证2. 使用______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信息。

答案:过渡词3.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包含______、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

答案:引言4. 在写作中,______是指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的过程。

答案:编辑5. 为了保持文章的一致性,作者应该在全文中使用______时态。

答案:一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写作中如何有效地使用比喻。

答案:在写作中,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形象地表达思想或情感。

有效的比喻应该清晰、贴切,并且能够增强读者的理解和感受。

使用比喻时,应确保比较的两个事物之间有共同点,同时保持新颖性,避免陈词滥调。

2. 描述在写作中如何组织段落。

答案:在写作中,组织段落通常遵循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段落的主题句,它概括了段落的主要内容;接着,围绕主题句展开支持细节,这些细节可以是例证、解释、定义等;最后,确保段落内的信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并且与文章的主旨紧密相关。

3. 阐述为什么在写作中避免使用行话和术语的重要性。

答案:在写作中避免使用行话和术语的重要性在于,这有助于确保文章的可读性和普遍性。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词汇运用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写正确的单词。

1. He is a very successful businessman and has made a lot of money in the p_________ years.答案:past解析:根据句意“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在过去几年里赚了很多钱”,需要填入一个表示时间的单词,结合首字母提示“p”,可知填入“past”。

2. The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keep their eyes c_________ during the exam.答案:closed解析:根据句意“老师要求学生在考试期间保持眼睛闭着”,需要填入一个表示状态的单词,结合首字母提示“c”,可知填入“closed”。

3. The company is going through a period of rapid g_________.答案:growth解析:根据句意“公司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需要填入一个表示发展状态的单词,结合首字母提示“g”,可知填入“growth”。

4. She is a very talented singer and has won many a_________.答案:awards解析:根据句意“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歌手,赢得了许多奖项”,需要填入一个表示荣誉的单词,结合首字母提示“a”,可知填入“awards”。

5. The police are investigating the m_________ of the famous scientist.答案:murder解析:根据句意“警方正在调查这位著名科学家的谋杀案”,需要填入一个表示犯罪行为的单词,结合首字母提示“m”,可知填入“murder”。

二、语法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语法和上下文,用适当的单词填空。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travel by air has increased rapidly. The first airplanes 6. (carry) only one or two passengers, but now they 7. (be) able to carry hundreds of passengers. Air travel has become 8. (popular) than ever before, and the number of air travelers 9. (rise) steadily since the 1960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ncrease in air travel i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hich has made flying 10. (safe) and more comfortable. Nowadays, people can travel to many places 11. (quick) than before, and air travel has become a common mode of transportation for both business and leisure.答案:6. carried7. are8. more popular9. has risen10. safer11. more quickly解析:6. 根据句意“第一架飞机只能载一两个乘客”,需要填入一个表示过去的动词,结合语境可知填入“carried”。

西南大学《基础写作》网上作业题答案

西南大学《基础写作》网上作业题答案

(0020)《基础写作》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填空题]写作提纲一般有和两种。

参考答案:纲领式细目式2:[填空题]记叙文体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结构形式,一般为或。

参考答案:时间结构空间结构3:[填空题]议论文体以说理为主,其结构形式,一般是,,的逻辑结构。

参考答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填空题]结构的基本类型分:,,,,,。

参考答案: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时空交织结构心理结构逻辑结构综合型结构5:[填空题]过渡的形式有三种:,,。

参考答案:用关联词或转折词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落过渡6:[填空题]照应的方法有三种:,,。

参考答案:开头和结尾照应内容和标题照应行文中相互照应7:[填空题]理清思路包括以下步骤:,,,,。

参考答案:讲求顺序区分主次注意逻辑理清线索编列提纲8:[填空题]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与参考答案:组织构造9:[填空题]制作标题的要求主要是、、参考答案:确切简洁醒目10:[填空题]消息的两行式标题分别是:和参考答案:引正式主副式11:[填空题]审题的主要任务是:,,,。

参考答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真实准确的材料典型精粹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12:[填空题]选择材料要遵循四条原则:,,,参考答案:直接材料间接材料13:[填空题]材料从来源的角度,可分为和参考答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真实准确的材料典型精粹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14:[填空题]材料对于写作的意义:,,参考答案: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材料是主题的支柱材料是文章的血肉15:[填空题]文章是作者、、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参考答案: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材料是主题的支柱材料是文章的血肉16:[填空题]文章应具有"劝善惩恶”的;长知识、广见闻的;移人情、育操守的参考答案: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17:[填空题]写作素养是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应具备的先天和后天的和。

参考答案:质能修养18:[填空题]在由"意”到"文”的转化中,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参考答案:选材、剪裁、定体、谋篇、选技、用笔(遣词造句)19:[填空题]在由"物”到"意”的转化中,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参考答案:根本规律20:[填空题]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律,是写作的参考答案:根本规律1:[单选题]最基本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A:引证法B:例证法C:对比法D:比喻法参考答案:B根本规律2:[多选题]分段要注意()A:段意的单一B:内容的完整C:方式的多样D:长短的适度3:[多选题]议论主要有两类()A:正论B:言论C:立论D:驳论参考答案:CD根本规律4:[单选题]最基本的叙述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补叙参考答案:A根本规律5:[单选题]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A:单义段B:过渡段C:自然段D:照应段参考答案:C根本规律6:[多选题]叙述的人称主要有()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我"字叙述7:[多选题]对前面事件进行补充交代,叫做()A:分叙B:平叙C:补叙D:追叙参考答案:CD根本规律8:[多选题]常见的照应有()A:首尾照应B:题文照应C:行文中互相照应D:抒情与议论照应参考答案:ABCD根本规律9:[单选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A:直接抒情B:依附于事C:依附于理D:依附于景参考答案:B根本规律10:[单选题]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A:段落B:布局C:构成D:层次11:[填空题]通讯不但要有事实的具体性,还要有。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形考任务1(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2(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

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3(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开始阅读3.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散文《雪野里的精灵》,对文本语言的文采之美进行分析。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回答。 不一定三个方面都分析, 分析一个方面就行了。 可以参照上面对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的分析,这个故事的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有 很多处理得好的细节,请同学们注意,比如,在开头部分,“我”的冷漠与淡然,到最后变 得那样的缠绵和对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牵挂,这样的对照,是很引人入胜的。 4、层次和段落是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 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阅读小说 《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这篇小说在上面已经分析了,请参考。) 答: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即按照:冷漠——热情——同情——关心— —牵挂这一感情变化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 使文章的思想内容自欺欺人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既反映了作者的心情的变化,也能通过阅读而影响读者的情绪,这对强化文章思想内容的表 达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5、阅读 19 世纪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智利地震》,谈谈你对小说结构艺术手法的 感受和思考。(见教材 P61-62) 答:先了解一下小说的主要特点: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第二,小说要描 写具体、真实的环境;第三,小说要塑造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
《智利地震》,让读者从头至尾会笼罩在当时浓浓的封建宗教的乌云中:小说主人公荷塞 发与家庭教师相恋未婚先孕,被教会判处死刑。突然袭来的大地震让她和恋人奇迹般地逃脱 了被处以死刑的命运。出于教徒的虔诚,荷塞发在地震后重返教堂忏悔,最终与恋人双双死 于遭受封建宗教思想毒害的教徒棒下。
小说开始是非常紧张的,荷塞发就要被处死,她的恋人也准备自杀殉情,这时,地震发 生了。九死一生的恋人相聚在一起,劫后余生的人们似乎接纳了他们,他们也以为经过惨烈 的地震,人们会忘记会宽恕,此时的描写是疏缓和缠绵的。但是,当他们重返教堂,神甫将 矛头指向了他们,小说骤然紧张,一场混战,愚昧的信徒残忍地杀死了他们。(具体分析请 参见教材 P61、 62 的分析。)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三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 作 简要分析、梳理。(见教材 P71、72、 87、88、89、 90—95)
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见教材
P55-57)
答:就一般写作而言,结构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即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
两个方面。而结构的审美效果是一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完整匀称,
周严缜密,错综变化。
我们就拿这次作业的第四题中的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来分析吧。
事”。前面那个“应付”的细节在这里得到了呼应。
第三部分是尾声,是对文章思想的重要烘托与进一步推波助澜。
“我”回到了家里,此时“我”由最怕碰上风雪天变得“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
好”。然而,文章写道:“一天无雪”,“一夜无雪”。两段话,分别只有一句话。这样的
安排非常强烈地表达了“我”对那个小女孩的心痛的感觉,只是这种心痛是藏在朴素的文字
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 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 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 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 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 的。
答:“序”就是文本结构,结构就是文本内部的组织构造,也是我们平常说的“谋篇布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
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不能只答这些,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 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 对于能否有效地实 现与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
寞的玩伴,而这个冷漠的“认为”在文章结构上是一个重要的伏笔,为文章最后的“我”的
转变、“我”对“父女”的牵挂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好地突出了主题,在文章的感情发展
的线路上掀起了波澜。
第二部分是文章重点,故事展开。
“我”由于寂寞想请那对“父女”吃饭,故事进行到这里并无多的进展,转机发生在小
女孩的提问:“你看过雪吗?”注意了:题目中的“雪”出现了。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 考写什么, 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 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 然后你得下笔 (敲电脑) , 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 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 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 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 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 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 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2、写作的根本目的, 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 并通过读者的阅 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 性特征的认识。(见教材 P11— 12)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 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 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 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 体现得非常明显, 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 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 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 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 3 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3、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 此中之“物”, 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 具体论述。(见教材 P26、27、 38)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
起伏有变化,扣人心弦。
Hale Waihona Puke 全文分析结束。同学们不一定要像我这样分析得这般细,但几个大的转折点、重要的地方还是要分析到
位。当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与分析,但一定要建立在对客观的原文的基础上,并能够
自圆其说,要完整,不要自我矛盾。
3、文本结构的安排涉及诸多环节,对此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 就 其中的某一方面予以具体阐述。 答:结构安排的考虑有这样几个方面: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下面的,更是能够揪住读者的心肺。
最后的安排非常地温情,终于,下雪了,越下越大,如一床巨大的被子,“被子下面熟
睡着一个善良而又苦难的灵魂”,苍天有情。
文章进行到这里,我们的感情跟随着“我”翻山越岭、一路跋涉,由冷漠淡然走到悲天悯
人、温暖而感伤。
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完整匀称的,有头有尾的,内部材料的组织也是周严缜密,并且有
但是,“我”只是随意应付了几句,这个细节的安排在后面是极有用处的。
然后,故事进一步发展,“我”发现那个男人在偷偷地哭泣,于是,“我”知道了这个苦
难的家庭,知道了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雪的小女孩因为白血病就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个男人就
是带女儿专程去杭州去雪。
于是,“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
《 基础写作 》作业参考 答案之一
一 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 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 理解和认识。(见教材)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 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 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 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 5、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 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 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 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 议论(名 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 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 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 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第三个材料是议论,也可以说是名人名言,用雨果的话,点出主题,“富亦谢天,贫亦谢 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中国的“天”,与国外的“天”,是一样的,“谢”的情怀也 是一样的。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谢天”的进一步阐释。 最后,点明文章的每一个材料都精心组织的,没有多余的、枝蔓的东西,对表达思想起 到了非常好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文章作者由外国家庭吃饭时,饭前常由小孩或老人谢天而想到自己儿时祖母时常教诲自 己要爱惜粮食,感谢老天,进而想到爱因斯坦在成功面前总是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 雨果对约伯的推崇。所选取的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 阅读者有“一见钟情”的吸引,让我们与作者一道从更普遍、更深广的层面上去领悟了谢天 的道理,更天象,更生动地告知人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二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 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 体论述。(见教材 P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