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手电筒、玩具、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室内光线充足,有利于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解影子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主体活动:a) 教师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演示,让幼儿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b)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并记录下来。
c)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会随着什么变化?3.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化对影子概念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影子的变化。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有关影子的主题墙,引导幼儿持续关注。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2. 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活动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手电筒照射下的影子,让幼儿自主发现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2. 实验法: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七、教学内容1. 影子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影子,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2. 影子的变化:观察影子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变化。
3. 光与影子的关系:探讨光线照射角度对影子的影响。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初步了解影子的概念。
2. 主体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的影子。
3.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化对影子概念的理解。
九、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影子知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影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影子》教案:课题:有趣的影子教材:科学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线的传播原理和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个手电筒和一张白纸。
2. 准备一些小玩具、卡纸和灯泡等物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教师手里拿着手电筒,透过白纸照射光线在墙上形成的影子。
实验活动:1. 教师将一个小玩具放在手电筒光线的路径上,观察其影子的变化。
2.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着一个小玩具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照射在不同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3. 学生可以尝试改变光线的方向、强度、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观察影子的变化。
讨论和总结:1. 学生回到教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线的传播原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有趣的影子”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认识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线的传播原理。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实验活动,并且对影子的形成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会积极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条件,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但是有一些学生在实验时缺乏互相合作和沟通的能力,他们更倾向于个人独立操作,而不是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和分享观察结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和分享。
另外,我也会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引导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比如在讨论环节,我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线的传播原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于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线的传播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影子》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影子》教案幼儿园大班《有趣的影子》教案(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有趣的影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影子》教案篇1活动目标1、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
3、通过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感知影子的特征,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1、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教学用具手影戏《小鸟归巢》活动过程一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
带领幼儿散步,找影子。
请幼儿观察什么地方有影子,什么地方没有影子,发现了什么东西的影子?1、室内谈话:幼儿说一说散步时的发现,(1)小结:太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没有影子。
(2)欣赏多媒体课件手影戏与表演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小实验:影子的产生。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带领幼儿从开着的幻灯机旁走过,出现自己的影子,让幼儿在前面做做不同的动作,感知影子的有趣,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回到位置上,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影子)如果幼儿说不出就请再请一幼儿再次上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
向幼儿介绍这个黑黑的就是他的影子。
再次提问: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就请一幼儿走到另外一边,让幼儿看看墙上有没有影子,让幼儿进行对比,有了对比幼儿很快就会明白:有了光,物体挡住光才会产生影子。
由开着的幻灯机的光引出生活中的手电筒也会发出亮亮的光,从而让幼儿进行探索操作。
由于手电筒在现在的孩子生活中很少用到,于是先让幼儿了解一下手电也能发光的功能。
“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手电打开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在墙上演示一下,出现亮的光。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5篇)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教案主题:《有趣的影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和光的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光的传播和反射。
3. 影子的大小和形状。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灯、白纸、物体。
2. 教学辅助工具:PPT、投影仪、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影子图片,激发学生对影子的注意。
2. 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这样有趣的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当物体遮挡光线时,光线不能通过,就形成了影子。
2. 介绍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让一名学生站在灯前,把手举起放在灯光前方的白纸上。
学生们观察到手在白纸上的影子。
2. 让学生们自行选取一件物体,放在灯光前方的白纸上,观察其影子。
之后,让学生们移动物体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四、实验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张白纸和一根铅笔。
2. 让学生们互相合作,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物体的影子,并观察影子的大小和形状。
3. 让学生们尝试使用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其影子的变化。
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影子形状。
五、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们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 提问: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物体的形状对影子有什么影响?六、拓展延伸(20分钟)1. 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光线条件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2. 鼓励学生们自行设计简单实验来探究其他影子相关的问题,如:不同颜色的光源对影子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光的传播特性。
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了自己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并且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必备12篇)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必备12篇)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
2、在探索欢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影子的变化。
活动难点: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活动准备:1只手电筒(做手影游戏用)、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1、玩手影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用手玩一个游戏,你们来猜猜墙上会变出什么?然后再跟老师一起玩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
(2)、讨论:墙上可爱的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手影吗?2、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1)、讨论:除了手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呢?(2)、用手电筒做试验,帮助幼儿理解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3、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其变化。
(重点)(1)、户外活动:请你在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再找一找,看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的?这些影子会不会变?为什么?怎样使自己没有影子?(难点)(2)、改变光的位置,影子就会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
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4、阅读幼儿用书。
(1)、观察影子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影子?请你连线找到相应的实物。
(2)、看图说说:太阳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想一想,是什么时间呢?(3)、观察手指动作和手影,看看像什么动物。
活动反思: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的理念能较好地在本次活动得到体现。
1.选材内容的生活化。
教师抓住随时捕捉到的影子这一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寻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戏,从而共同探索影子的变化与事物间的联系,继而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活动的游戏化。
本活动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游戏这一幼儿特有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动物影子、演皮影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变戏法的秘密等问题,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
大班有趣的影子科学教案(热门8篇)
大班有趣的影子科学教案(热门8篇)大班有趣的影子科学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1、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活动,有兴趣地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初步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
[活动准备](1)活动前几天就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物体的影子。
(2)室内布置的暗一些,准备多媒体大屏幕、简单的背景图。
(3)部分小动物或蔬菜、水果等玩具(塑料的或绒布的)以及透明的玻璃片、饮料瓶等。
(4)手电筒、简单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一、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影子1、师:我的手能变出各种小动物,请你看着它的影子,猜猜它是谁?2、(猜猜老师的手影,在强光下变化出不同的形象)让孩子们尽情地猜一下“它是谁”?你还能用自己的小手变出什么吗?来试试看?(给孩子机会,让他大胆尝试)3、扩散思维:(1)、师:“刚才你看到的是我们手的影子,除了这些你还见到过谁的影子呢”?(尽量调动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影子)(2)、大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怎么来表示?小狗的呢?小花的呢……?)”(这里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二、引导孩子探索影子的产生原因。
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它们的影子的?(教师引导孩子多说)2、引导幼儿手拿手电筒照玩具或手:打开手电筒,让光照在墙上,用手挡在手电筒前面的光上,“手的影子”就会出现在墙上,关上手电筒“光”没有了,墙上就没有“手的影子”了。
总结:光被物体挡住就有影子,教案《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
(引导孩子说一说)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
老师(小结):在太阳光下、月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时、烛光下、房间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
三、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变化1、桌子上有一些手电筒和玩具(包括透明的一些物品透明薄膜、玻璃片等,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变出影子来,再玩玩看看能不能发现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别有趣的地方,来告诉大家。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一、活动目标1.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2.培养观察、探索、合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手电筒、各种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白纸、水彩笔。
2.环境准备:室内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老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物品,观察产生的影子。
(二)基本部分1.影子产生的原因(1)老师讲解影子产生的原理,即光线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挡住的部分形成影子。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2.影子的变化规律(1)老师展示不同物品的影子,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大小。
(2)邀请幼儿上台操作,改变物品与手电筒的距离,观察影子大小的变化。
3.影子游戏(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配对”游戏,即找出相同物品的影子。
(2)引导幼儿合作完成游戏,培养团队精神。
4.影子画(1)老师发放白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影子。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影子画。
(三)拓展部分1.老师组织幼儿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有趣的影子现象?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影子,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影子画作品,下节课展示。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操作和游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影子的大小变化规律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一、影子产生的原因难点:让幼儿理解光线的直线传播和物体遮挡光线形成影子的科学原理。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2篇)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教案名称:有趣的影子适用年级:大班(4-5岁)教案目标:1. 培养孩子们对影子的观察和发现能力;2. 通过观察影子的特点,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影子实物:椅子、玩具、水杯等;2. 白色纸张;3. 彩色笔或蜡笔;4. 教学频道或计算机及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孩子们讨论他们对影子的认知:影子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2.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影子实物,引导孩子们发现实物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二、观察与讨论(20分钟)1. 给孩子们发放白色纸张和彩色笔,让他们在纸上画下自己的影子。
2. 鼓励孩子们观察影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并与自己绘制的影子进行比较和讨论。
3. 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影子的形状和自己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影子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三、游戏与实践(30分钟)1. 提供一些影子实物(椅子、玩具、水杯等),让孩子们在光线的照射下观察并描绘实物的影子。
2. 带领孩子们进行游戏:找出和自己影子形状相似的实物,让他们将实物放到自己的影子上,观察影子的变化。
3. 组织孩子们合作,使用实物的影子拼图,让他们合作完成一幅完整的影子拼图。
四、小结(10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影子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孩子们总结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学到的东西,并鼓励他们运用影子的特点进行思考和表达。
3. 引导孩子们思考: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影子来创造有趣的事物?五、延伸活动(10分钟)1. 鼓励孩子们回到家里,观察自己的影子,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提供一些有趣的影子实物图片,让孩子们进行绘画或创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影子的认知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游戏和实践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幼小衔接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开始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时期。
本次科学教学主题为“有趣的影子”,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影子的形状、变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影子,发现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2.能够理解影子是由光线穿过物体产生的。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1.影子的概念介绍2.影子的形状和变化3.影子和光线的关系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并且问学生们所看到的是什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启发幼儿了解什么是影子,以及产生影子的原因。
第二步:实践操作老师发放实验用具:用手摆弄玩具、阳光、墙纸、等工具,让学生自主拿取,观察玩具的影子变化以及墙纸的影子贴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的形状、大小和变化是怎样的。
学生尝试摄影、手影戏和画影子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逐步感受影子的神秘、有趣和变化。
第三步:总结与分享通过讨论影子实验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影子的基本特性。
让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内容,促进学生间思想和语言交流。
教师还在此环节中,对此次教学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影子是由光线产生的,光线和影子的变化原因、诱因、温室效应等相关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教学活动以实践操作为主,幼儿们通过亲手摆弄玩具、阳光、墙纸等物品,深入了解影子的形状、变化以及与光线的联系。
最终,幼儿们能够理解影子是由光线产生的,掌握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培养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调整,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还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问题,如实验用具、教学环境的准备等,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电筒、玩具、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室内光线充足,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影子游戏,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影子的特点。
3.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探究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影子的高度兴趣。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幼儿能够主动发现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在实验探究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动手操作,探究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光和影子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内容:1. 复习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巩固幼儿对光和影子关系的理解。
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开展影子创意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巩固对影子产生和变化的理解,了解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能够运用影子进行创意绘画。
八、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影子创意绘画材料。
2. 环境准备:室内光线充足,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九、教学过程:1. 复习与导入:教师通过故事课件复习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引导幼儿了解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光和影子的关系。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影子的概念:影子是物体遮挡光线时产生的暗区。
2. 光和影子的关系: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在物体背后形成影子。
3. 影子的变化:影子的位置和形状会随着光源的位置和方向发生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手电筒、玩具、卡片、绳子等。
2. 环境:室内光线充足,有利于观察影子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探究活动:(1)教师出示各种玩具,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并记录下来。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改变手电筒的位置和方向,观察影子的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光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3. 知识拓展:教师讲解影子的其他特点,如影子的颜色、大小等。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加深对影子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对影子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
2. 在实验环节,幼儿能够主动观察、操作,锻炼了动手能力。
3. 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总结,帮助幼儿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4. 对于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5.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为他们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准备:1. 教具:手电筒、玩具、卡片、绳子等。
2. 环境:室内光线充足,有利于观察影子的形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探究活动:(1)教师出示各种玩具,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并记录下来。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改变手电筒的位置和方向,观察影子的变化。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教案一:探索影子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探究,让学生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的照射产生的。
2.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影子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准备:
1. 影子变化观察表格
2. 不同物体(包括立方体、球体、纸板、树叶等)
3. 灯光源
4. 幻灯片(展示不同物体的影子变化)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幻灯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影子变化,并引导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安排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在灯光下观察该物体的影子,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调整灯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影子的变化。
3. 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观察到的影子变化,并与全班一起探讨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4. 归纳: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出物体的形状、材质、灯光的角度和强度等因素会影响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5. 总结:让学生总结影子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并帮助他们理解光线是如何产生影子的。
6. 拓展:通过幻灯片展示其他有趣的影子变化,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兴趣,并展示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在家中、学校和公园等环境中继续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变化,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可以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进一步加深对影子变化的理解。
幼儿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4篇
幼儿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幼儿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影子的认识。
2. 提升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发展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1. 影子练习区:在室外选择一个空旷的地方,确保有阳光。
2. 准备多个小球。
3. 准备一个大型白纸和一支黑色画笔。
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a. 打卡拉跑步:老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例如:跑步、踢腿、摆动手臂等。
b. 身体摆动:老师带领幼儿摆动身体,放松身体肌肉。
2. 影子观察:a. 带领幼儿来到影子练习区,让他们坐在地上,瞪大眼睛观察自己的影子。
b.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影子的特点,例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c. 让幼儿尝试各种动作,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
d. 提示幼儿注意自己与伙伴的影子之间的差异。
3. 形状游戏:a. 教师给幼儿举例,例如:向前走、向后走、跳跃等,然后幼儿依照老师的动作模仿。
b. 在大型白纸上,让幼儿用黑色画笔画出自己的影子形状。
c. 鼓励幼儿团队合作,互相观察并帮助。
4. 影子灯光表演:a.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准备一个小舞台。
b. 让幼儿分组,每组两人。
c. 一人站在舞台上,另一人用手在阳光下摆动玩具或身体的部分,创造出有趣的影子画面。
d. 每组表演完后,其他幼儿为他们鼓掌。
5. 游戏时间:a. 给每组幼儿准备一些小球。
b. 让幼儿分组站成一排。
c. 幼儿在阳光下用手或球形成影子的形状。
d. 鼓励幼儿用影子之间的互动创造一些有趣的场景,例如:传球、接球等。
e. 每组换成其他组观察和互动。
6. 结束活动:a. 整理活动场地,让每个幼儿站在自己的影子上,观察影子的变化。
b.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想法。
c. 老师表扬幼儿的表现,结束活动。
幼儿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有趣的报纸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学会报纸的用途和价值。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观察和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影子的特点和变化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电筒、玩具、卡片、投影仪等。
2. 环境准备:室内光线明亮,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光影表演,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探索影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形状和大小,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3. 讨论影子: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影子的特点和变化原因,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 影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趣味性。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个玩具或一本书,以及一张白纸和彩色笔。
2. 环境准备:教室内光线充足,空间宽敞,以便幼儿自由探索和活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通过手电筒和玩具进行光影表演,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2. 探索影子(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形状和大小,让幼儿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3. 讨论影子(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影子的特点和变化原因,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 影子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如“影子捉迷藏”、“影子舞蹈”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趣味性。
5. 创意绘画(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手电筒和白纸,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影子图案。
幼儿可以用彩色笔在影子上进行绘画创作。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三篇)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教案:有趣的影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2.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4.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学工具:投影仪、影子实验器材。
教学材料:有趣的影子图片、黑色纸张、灯光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或者手绘的方式展示有趣的影子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有趣的影子科学之旅。
2.导入故事(10分钟)导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玩耍。
有一天,当他玩耍的时候,他发现地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黑影,他好奇地追着影子走,却发现影子总是跟随着他。
小男孩很兴奋,他开始做出各种动作,影子也照样跟随着他。
小男孩感到很神奇,并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在讲完故事后,启发学生对于故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观察影子实验(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影子的实验。
步骤:(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代表来进行观察实验,其他成员配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教师将黑色纸张悬挂在光源的下方,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光源所产生的影子。
(3)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影子的大小、形状、位置等。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子形成的原因。
4.实验探究(20分钟)学生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2)学生调整灯光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实验装置产生的影子。
(3)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灯光位置和角度对影子的影响。
(4)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找出影子形成的规律。
5.分享交流(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享和交流。
步骤:(1)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准备分享。
(2)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自己的观察体会。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6.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影子的存在和变化,并能够描述和解释影子的形状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幻灯机或手电筒、各种玩具和物品、白纸和墨水,灯光设备。
2. 图片资料:准备一些关于影子的图片或幻灯片。
3. 影子实验:准备一张大纸和一个灯光设备,让幼儿自己体验影子的形成。
4. 游戏道具:卡片和各种形状的玩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在户外玩耍时是否注意到了自己的影子,并询问幼儿对影子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幼儿观察一张图片或幻灯片,让他们描述看到的影子形状,并提出关于影子的问题。
二、探究影子(15分钟)1. 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影子的形成:教师让一个幼儿站在离灯光设备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大纸挡住灯光,观察幼儿的影子变化。
然后,教师让另一个幼儿站在不同的位置,重复实验。
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影子的形成与光线的方向和位置有关。
2. 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例如,让幼儿用卡片和各种形状的玩具在灯光下观察和比较影子的形状,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形状对影子的形状有何影响。
三、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光线的方向、物体形状和物体与灯光的距离有关。
2. 教师向幼儿提问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影子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四、游戏与活动(1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教师用幻灯机或手电筒对幼儿进行光影变化,让幼儿猜测光影变化的物体是什么。
鼓励幼儿用形容词描述影子的形状和变化。
2. 给幼儿提供一些玩具和物品,让他们自由发挥,探索和观察物体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五、小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影子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 提供图片或故事书,让幼儿再次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形状和变化。
六、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课堂活动,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听取幼儿对本节课的反思和建议。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优秀9篇)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优秀9篇)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课文是一首儿歌,语言简洁、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符合低年级小学生活泼的个性。
通过前、后、左、右描绘了影子和太阳的关系,通过小黑狗、好朋友、我走他也走、我拍手他也拍手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生动的语言既让学生觉得有趣,又能形象地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会子、在、也、手四个生字,会认前、后、走、他、左、右、朋七个生字。
会认笔画一(横钩)、)(弯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有趣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确子、在、走、左的平舌音、手的翘舌音、影的后鼻音。
重点指导带有新笔画一(横钩))(弯钩)的子字的写法。
2.抓住重点句子影子是条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激、趣、乐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汉字学习结合。
这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所应采取的学习策略。
在《影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的运用了游戏开展各式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踩影子游戏有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孩子快乐地进入学习;找影子以丰富的形式诱发学生表现出极大的识字热情,让孩子愉快地自主学习;影子学生在看、学、做的游戏中积极参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文解惑;整个设计以趣导学,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快乐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真正地享受到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培养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品质。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游戏踩影子学生分为两队,一队躲避一队踩影子。
要求学生在游戏中仔细观察,迅速地踩到影子,在游戏中获得胜利,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一、课前导入趣味识字1.在阳光下,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还进行了比赛。
大家还记得游戏的名字吗?(学生齐答踩影子)出示课题影子,指名读词,读准后鼻音和平舌音。
大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15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有趣的影子”教案1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教育生活内容要贴近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探索影子秘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
因此,设计了“有趣的影子”这一活动。
活动过程:一、寻找屏幕上的影子,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这儿有我们的影子,一起来看哪!师:挥挥手,摇摇头,我们一起来和影子跳个舞吧!(评:孩子们兴奋地在大屏幕前急切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不停地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舞动,继而产生了对影子的好奇。
)二、猜一猜手影并欣赏手影录像,感知手影的神奇魅力1、幼儿互相讨论师:白色的屏幕上怎么会有影子的呢?师(小结):光照在身上,身体挡住了光线,屏幕上就有了影子。
2、师生做手影。
猜手影,感受影子的多样性师:光照在我的手上,屏幕上就有了手的影子。
我来表演几个手影,你们来猜猜。
师:看这是谁呢?(师分别用手变出小鸟、大灰狼、孔雀。
)师:你们真厉害,都被你们猜到了。
谁也会表演手影来考考大家?(分别请3—4个幼儿演示手影)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影子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你们真聪明,原来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3、观看手影录像,体验手影的神奇师:有一位大师,做的手影特棒,我们一起来猜猜他表演的手影是什么?(放手影录像,幼儿观看)(评:此环节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手影的神奇魅力所在,幼儿被大师精彩的手影表演所折服,纷纷把掌声送给了表演大师。
)三、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感知影子的变化,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找一找影子师: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在白色的屏幕上找到影子,等一会儿三个小朋友一组,去找一找、玩一玩,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找到了谁的影子?(幼儿分组在小屏幕后面操作)师:你找到了谁的影子?谁来做给大家看看?(请3—4名幼儿操作演示)师:你用什么办法找到小动物的影子?(手电筒)为什么?幼:因为光照在小动物的身上,小动物挡住了光线,就有了影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知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的距离有关。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掌握影子与光源距离的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影子与光源距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手电筒、各种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白纸、绳子、胶带、剪刀等。
2.环境准备:将教室内的物品整理干净,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探索(1)教师将手电筒放在地上,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与地面之间的影子。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影子是怎么产生的?”(3)教师将手电筒放在幼儿的头顶,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4)教师提问:“影子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实验验证(1)教师将手电筒放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长度。
(2)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影子与手电筒的距离有什么关系?”(3)教师将手电筒逐渐远离地面,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4)教师提问:“影子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什么?”5.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6.活动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实验结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入手电筒,激发幼儿对光的兴趣,为探索影子的产生原理奠定了基础。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实验验证环节,教师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4.在活动延伸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5.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简练,表达清晰,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有趣的影子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影子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影子的基本特性,知道影子的产生与光源的关系。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激发对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具:手电筒、各种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白色屏幕。
2.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如蜡烛、火柴、手电筒、不同形状的物品等)。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线。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物品,观察产生的影子。
(二)基本概念1.教师简要介绍影子的定义:影子是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在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暗影。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三)实验探索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物品,用蜡烛和手电筒照射,观察影子的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影子的形状、大小和方向。
3.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影子的特点。
(四)深入探究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品,引导幼儿猜测:如果用这些物品做实验,影子会有什么变化?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物品产生的影子。
3.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影子的形状与物品形状的关系。
(五)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白色屏幕,邀请幼儿上台用手电筒照射,观察影子的变化。
2.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大小和方向与光源的距离有关。
3.邀请幼儿尝试改变光源距离,观察影子的变化。
2.邀请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完成家庭实验,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影子,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
五、活动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影子的认知程度。
六、活动反思1.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影子
2019-05-08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
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
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
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
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
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